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寄生。收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失去在外界环境中营自生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并给被寄生的生物带来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通常是一些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是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即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如牛、马等即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如野猪可为肺吸虫的转续宿主。

感染阶段:寄生虫的各个发育时期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某个或某几个时期称之为该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如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尾蚴,蛔虫的是感染期虫卵等。

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机会致病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一些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的寄生虫可出现异常的增殖且致病力增强,从而使宿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死,这类寄生虫就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等。

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原体还存在,这些能传播病原体的感染者称之为带虫者。带虫者在流行病学方面有重要意义。如阿米巴包囊携带者。

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脊椎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包括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如犬钩虫可引起人体皮肤的损害。

异位寄生:异位寄生是指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如肺吸虫寄生在脑部。

非消除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后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宿主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类型。如人感染疟原虫(带虫免疫)、血吸虫(伴随免疫)。

免疫逃避: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有些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发育、繁殖、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代交替: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如疟原虫、卫氏并殖吸虫等。

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是寄生虫感染中很少见的一种免疫状态。例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其体内的寄生虫在生活史的某一发育阶段可以直接或间接进入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

易感者: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

自然疫源性: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在脊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这类不需要人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人进入该地区后,这些寄生虫病可从脊椎动物传播给人,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原体腔:为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体腔膜覆盖,腔内充满富含多种元素的液体,是组织器官间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交换的介质,且对于保护内部器官和虫体的运动、排泄等功能均起重要作用。

土源性线虫:指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为感染阶段,通过污染食物或主动侵入皮肤致感染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生物源性线虫:指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才能使人感染的线虫。如丝虫、旋毛虫。

钩虫感染:人体感染钩虫后,可在粪便中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征象者,称为钩虫感染。旋毛虫幼虫囊包:旋毛虫幼虫囊包寄生于宿主的横纹肌内,呈梭形,其长轴与肌纤维的长轴方向平行,有囊壁,囊内容物为1—2条卷曲的幼虫,是重要的感染阶段。

丝虫的夜现周期性:丝虫的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的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夜多昼少,白天滞留于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现象称为丝虫的夜现周期性。逆行感染:蛲虫虫卵在肛周皮肤上孵出幼虫,然后幼虫经肛门进入肠内,并可发育为成虫,称为逆行感染。

饱和盐水浮聚法:常为粪便检出钩虫卵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钩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盐水(比重1.20)中,容易漂浮的原理而设计。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肛门拭子法:根据蠕形住肠线虫在肛门周围产卵的特点,用透明胶纸在清晨便前擦、粘肛周围皮肤黏膜,获取标本后,再用显微镜检查。该法对蠕形住肠线虫检出率较高。

蠕虫:指借助肌肉收缩而使身体蠕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并殖吸虫:是吸虫纲并殖科的一类吸虫,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并列,即子宫与卵巢并列,两个睾丸并列。

裂体吸虫:是吸虫纲裂体科吸虫的总称,其特点是雌雄异体,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虫卵从粪便或尿液中排出。

童虫:血吸虫尾蚴钻入宿主皮肤时脱去尾部,进入血液,在体内移行直至到达寄生部位,在发育为成虫之前均被称为童虫。

伴随免疫:是指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产生了对再感染的免疫力,但初次感染的成虫可继续在宿主体内存活并产卵,这种成虫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异位血吸虫病:重度感染时,血吸虫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引起异位寄生。由异位寄生的成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引起的虫卵肉芽肿反应造成的损害。

毛蚴孵化法:是血吸虫病病原诊断方法之一。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光照下短时间内可孵出的特性设计的方法,适用于早起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检查。

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阶段称为中绦期。各种绦虫中绦期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囊尾蚴:俗称囊虫,为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幼虫。虫体大小约5*10mm,为半透明泡状囊。由囊壁和囊液组成。

囊虫病:是由于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后发育为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头痛、癫痫、精神症状、视力障碍等。

棘球蚴:是包生绦虫的幼虫,为圆形囊状体。大小差别很大,由囊壁和内含物组成。

棘球蚴砂: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棘球蚴囊壁的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