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说明书目录上篇东黄村村庄布点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解读三、长丰县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四、规划主要技术路线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原则四、规划目标与定位五、规划重点六、规划范围与期限第三章东黄村现状概况一、概况二、村庄分布现状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二、发展重点三、产业布局四、实施措施第五章村庄布点规划一、村庄分布概况二、现状存在具体问题三、规模预测四、村庄发展的新特点五、村庄布点体系第六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一、村庄服务设施二、村域道路三、渠道水系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生态建设目标四、规划措施下篇村庄建设规划第八章总体构思一、规划设计理念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构思第九章中心村规划布局一、布中心村现状二、规划布局特点第十章市政设施与竖向一、市政设施二、竖向第十一章近期建设及投资估算一、近期项目安排二、项目投资估算第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上篇村庄布点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姓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号: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完成学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前言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逐步开展,村庄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已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李家大湾是冯桥村中心村,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取此村庄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要求:以村庄现状为基础,对村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整体风貌,加速城郊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使村庄面貌有一个质的改变。
此规划为土地整理规划课程设计一部分。
122. 项目信息2.1地理信息李家大湾属王河镇冯桥村,地处规划区西北角,西接滠水河,东隔河港与孙家湾相望。
村庄为村湾型村组,北为李家大湾,南为胡家墩,西面为主要耕地。
2.2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冯家大湾地形属低岗丘陵地貌,村庄四周为堰塘所围,东北东南地势较中部略高,总体用地呈海豚形。
2) 气候条件:冯家大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无霜期长。
2.3历史与现状分析1) 对外交通条件:有水泥公路直达村庄,西有水泥路到滠水河。
2)用地情况: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住宅主要朝南,住宅建设占地大,北部有一片荒草地,四周为堰塘所围,建设用地紧张。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村委会和卫生室位于村庄南端,属低层砖木建筑,建筑质量一般。
4)村庄绿地景观现状:以村旁林地为主,生态资源丰富。
33.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规划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分步推进,既强调立足当前,又敢于大胆超前,前瞻性高,时代感强。
设计始终强调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协调建设需要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同时尽量融自然景观与现代文明为一体。
甫江村整治规划说明书
目录前言 (2)一、概述 (3)(一)规划背景 (3)(二)基本概况 (3)二、现状条件分析 (4)(一)土地利用情况 (4)(二)设施情况 (4)(三)村庄相关情况 (4)(四)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4)三、规划编制依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一)规划依据 (5)(二)规划指导思想 (5)(三)规划原则 (5)(四)整治期限 (6)(五)村庄整治思路 (6)四、整治规划目标与定位 (6)(一)规划基本目标 (6)(二)规划定位 (6)五、用地整治规划 (6)六、道路整治规划 (7)(一)整治原则 (7)(二)整治措施 (7)七、基础设施整治规划 (7)(一)给水工程规划 (7)(二)排水工程规划 (7)(三)电力工程规划 (7)(四)电信工程规划 (7)(五)防灾系统规划 (8)八、公共设施整治规划 (8)九、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8)(一)绿地系统....................................................8 (二)水体保护. (8)(三)改厕 (8)(四)垃圾处理 (8)十、村容村貌整治规划 (8)(一)农房整治 (8)(二)围墙、大门整治 (9)(三)重要节点整治 (9)(四)清理整顿 (9)十一、整治规划时序 (9)十二、环境整治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9)十三、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10)十四、附表 (10)(一)村庄整治主要统计指标一览表 (10)(二)村庄整治项目配置表 (11)图纸部分(一)区位关系图(二)用地现状及道路系统分析图(三)现状综合分析图(四)建筑质量评价图(五)总平面图(六)交通系统及绿化景观分析图(七)村委会办公楼方案设计(八)村委会办公楼及村民广场鸟瞰图(九)景观意向图(十)庭院空间设计意向图(十一)道路断面示意图1(十二)道路断面示意图2(十三)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十四)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前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村庄整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当前村镇建设的重点,也是摆在全国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一道全新课题。
北陶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
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官巷组整治规划前言:六郎镇北陶村官巷组位于六郎镇中心镇区西北部,紧连芜屯快速干道,该村形成于北宋末年,是六郎镇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
从全球的发展来看,无论城市化多么发达的国家,乡村是一个永远不能消灭的地区。
这不仅因为乡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来源,同时乡村还承载着人类的远古记忆和复杂的人类情感。
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绝对不是去农村化的过程,而是在提升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一产和三产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农村化景观特色,建造与城市廻然不同的,具有强烈乡土特色和风土人情的宜居环境。
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建立城乡和谐的新农村。
这是本规划的“立意”。
根据以上“立意”,本规划从“村庄景观环境格局,聚落肌理,庭院空间及风土人情”四个方面来研究解决乡村聚落居住点人居环境整治规划设计。
第一章.现状分析1-1.区位概况:六郎镇北陶村官巷组位于六郎镇中心镇区西北部,紧连芜屯快速干道,该村形成于北宋末年,是六郎镇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历来就是钟灵敏秀,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曾有13人同朝为官,由此得名的十三官巷遗址尚存。
北陶村村庄四面环水,环境极其优美,现状村庄建设面积1.7公顷,人口260人。
村名主要来源收入,农业以水稻,渔业为主,其他增收渠道为外出务工或经商。
1-2.基地分析:基地位于六郎镇北陶村官巷组,现状为湖面,小树林与农田交叉融合在一起,道路、农宅、水体交织在一起,是一个较典型的围绕水体的聚落居住点。
农宅绝大部分为一至二层平顶或坡顶砖混结构,部分框架结构质量较好,外墙装饰也较好。
有少量的瓦顶平房和部分土房子,质量较差属三类房,有待整治拆除,村庄基地地势高差不大,房屋排列也较无序,绿化树木较多,但因缺乏管理,杂乱无序。
道路路面弯曲,多为砂石路,交通较方便。
第二章.总体区位2-1.规划定位:对农业从现有的传统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经济转变发展,建成一村一品的新农村。
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
**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深化镇村布局规划的内容,进一步为村庄的具体改造、整治、实施做出详细的规划指导。
二、规划依据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2005)29号文件》2、《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2004试行)3、《****镇村镇布局规划》4、《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5、相关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是沟上行政村中的沟上自然村,村庄建设用地32.9公顷,四、规划目的1、规划以整治为主,新建为辅。
2、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村庄的积聚能力。
3、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4、突出地方特色、乡村风情、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达、生产生活便利的新农村。
第二章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沟上行政村位于**镇南部1.5公里处,距徐州市东郊40公里。
西边与该镇彭楼邱庄搭界,西北角紧靠京杭大运河,东临铜山县太山镇,北临310国道,南靠徐连一级公路和霍连高速公路。
沟上自然村位于沟上行政村西部,与单庄、姚庄隔双塔公路相望。
二、道路交通情况1、对外交通陆上交通主要是双塔公路,向北通往**镇,向南通往大许镇;京杭大运河是水运的主航道,过往船只频繁,建有水旱码头。
2、村内交通情况村里主干道为水泥路,宽5米,路面平整,两边布有排水沟,但是,村民的生活垃圾,给排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村内其余路面大多为土路,路面质量较差,无排水设施,雨天会有大量积水。
三、人口情况沟上自然村2005年末总户数为425户,总人口为1360人。
自2001年以来,**人口总数基本保持稳定。
村里的老年人较多,呈老龄化趋势。
人口男女比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村里绝大部分适龄学生能及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但村民78%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四、产业结构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总产值占全村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
村庄整治规划文本样稿
村庄整治规划文本样稿第 1 章村庄概况1、位置、面积和人口××村西北临枫孤溪,接××镇区,诸永高速公路从村西经过,东南靠下段村,东北离孤山村 2.5公里。
由于汤氏居此山岙,取名××。
村庄现状用地约 12.06公顷,居住户数 489户,1934 人。
2、自然条件(1)××村在大山西侧山岙中,村西北枫孤溪中有三块沙洲,溪流成多股叉道,溪边是冲积地。
(2)××村北低南高,西低东高,地形高差起落比较大,高差达20 米。
(3)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8.2℃,年雨量 1698 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4)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3、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保护农田较多,建设用地较少。
(2)水资源楠溪江支流枫孤溪常年流水,是村里主要过境水。
沙门地下水库即××引水工程,渠首拦水堰位于枫孤溪,坝长 280 米,渠道长 3.79 公里,左渠道至××村,灌溉 300 亩;右渠道和下加兰水库输水渠道连网。
(3)森林资源××村处于××县中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常见森林植被是以马尾松群系为代表的暖性针叶林及长绿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如楠溪江滩林。
盛产油桐、板栗、红柿、茶叶、水果以及杉、松、竹、樟、泡桐等多种经济林和用材林。
(4)旅游资源枫孤溪是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组成部分,以清弯秀美的溪流为主体,其特色是水秀、岩奇、村古,山水风光与田园情趣相融,是供游览观光、休养度假、科研考察的理想胜地。
4、社会经济条件(1)丰富的劳力资源,良好的耕作与传统而发展的多基础性产业。
(2)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尤以小麦为著。
(3)××村有板栗、杨梅、西瓜基地。
5、建设条件1)用地:本村多山地,发展建设用地很少。
村庄总体规划的说明书(示范)
村庄总体规划的说明书(示范)前言一、规划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XX市委、市政府确定XX县下东乡的XX村为村庄整治示范村,成立了以XXX为联点领导的帮扶工作组。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XX市规划局于2006年3月委托XX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该村的村庄整建规划。
XX市规划设计院立即成立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小组,落实责任人。
先后数次与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组、乡、村主要领导和广大农民进行了交流和走访,对现场进行查勘,并与当地规划、国土、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了较为详实的基础资料。
二、规划依据1、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工作导则(试行)》》;3、《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导则(试行);》4、《XX县县城总体规划》;5、XX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XX省建设厅、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章基本情况一、现状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1、地理区位条件XX村位于XX县城西南郊,距县城中心城区1公里。
320省道和106国道分别从村西侧和北侧通过,规划中的衡炎高速公路南北向贯穿村域,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2、自然及资源条件XX村地形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现状用地除部分山丘、水域和农居用地外,大部分为耕地(1502亩)和林地(1485亩)。
南部山丘中有小型山塘水库4座。
3、行政区划XX村辖16个村民小组,598户,总面积7444亩,其中耕地面积1502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0%。
2005年末总人口2225人。
4、社会经济状况XX村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82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0万元,农业总产值为81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3元。
近年来培植发展了粮食、牲猪、菜牛、草莓等支柱产业。
涌现了全国劳模、生猪养殖大户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是县商品瘦肉型生猪的生产地和发源地。
宋家桥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书
石下村村庄建设示范点整治规划说明阳新县规划局新农村工作室1 1阳新县浮屠镇王志村(宋家桥)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一、前言为适应阳新县浮屠镇王志村宋家桥组今后一段时期内村庄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构筑宋家桥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空间,本次规划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明确王志村村庄建设整治规划的规划原则和目标。
本次王志村宋家桥组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所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是:通过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将王志村宋家桥组建设成为生态、环保、明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康文明新农村的典型示范点。
二、概述1、规划依据(1)《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4)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阳新县浮屠镇王志村宋家桥。
3、规划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组织动员农民和全社会力量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速我国乡村城镇化进程。
4、规划原则(1) 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村庄集中居住,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进镇居住,推进城镇化进程。
(2) 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体现居住、活动空间的融合;建筑风格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人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
(3) 村庄规划的生活、生产区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结合自然条件及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现代乡土风格的乡村景观。
(4) 发展空间尽量少占耕地,节约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不相矛盾。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一、前言村庄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
为了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合理配置资源,特制定本村庄规划说明书。
二、村庄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村庄位于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镇,地处_____方位,距离县城_____公里,交通便利程度_____。
(二)人口与劳动力村庄现有人口_____人,户数_____户。
劳动力主要从事_____行业,外出务工人员占比_____。
(三)土地利用现状村庄总占地面积_____公顷,其中耕地面积_____公顷,林地面积_____公顷,建设用地面积_____公顷。
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等。
(四)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交通:村庄内部道路主要为_____路面,宽度_____米,部分道路未硬化,通行条件较差。
2、给排水:供水主要依靠_____,排水方式为_____,污水处理设施缺乏。
3、电力通信:电力供应基本满足需求,通信网络覆盖较好,但部分地区信号较弱。
4、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内有_____小学、_____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
(五)产业发展现状村庄的主要产业为_____,但产业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村庄环境现状村庄环境卫生状况一般,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河道存在污染现象,绿化覆盖率较低。
三、规划目标与原则(一)规划目标1、提升村庄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居村庄。
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3、保护和传承村庄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特色村庄风貌。
(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村民意愿,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布局。
3、生态优先,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统筹兼顾,协调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说明书
--------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说明书前言我办(院)受(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对该(乡)镇-------村进行整治和建设规划。
规划工作从2006年月开始,我办人员多次到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反复征求镇党委、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比较后形成了规划方案,并于2005年月提交由(乡)镇政府组织的规划评审专家小组审定。
我办(院)根据专家组的审定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现提交《------------村庄整治、建设规划》正式成果。
第一章村庄地理位置与现状-------村位于该(乡)镇------部,东径-----°,北纬-------°。
东与-----镇------村、--------村------------相邻;南与------村接壤;西与--------毗邻;北---------村交界。
村域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亩。
------村现辖--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户,-----人,其中男-----人,女-----人,-----个劳动力,年人均纯收入-------元。
一、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该村海拔高度位于--------米与------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度,无霜期-----天,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多集中于-------月份。
历史上最大降雨量-------毫米(------年),最小降雨量-------毫米(-------年),宜于农耕。
地形起伏大,山多田少,森林覆盖率达---%,旱田占总耕地的----%,坡度在----%至-----%,水土流失严重。
二、建制沿革(参考写法):群丰这块地盘原由郑家湾、庄家湾、狄家湾、石利家湾等自然村落组成。
上溯至清朝,属当阳中部地区,后因当阳区域缩小,成了当阳的东南部。
公元1800年前属安陆府总辖,后属襄阳道、荆宜道管辖。
其隶属于当阳县花票总。
民国时期(1911——1936年),隶属当阳县第三区(区址:河溶)花票联保乡。
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
**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说明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深化镇村布局规划的内容,进一步为村庄的具体改造、整治、实施做出详细的规划指导。
二、规划依据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2005)29号文件》2、《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2004试行)3、《****镇村镇布局规划》4、《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5、相关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是沟上行政村中的沟上自然村,村庄建设用地32.9公顷,四、规划目的1、规划以整治为主,新建为辅。
2、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村庄的积聚能力。
3、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4、突出地方特色、乡村风情、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达、生产生活便利的新农村。
第二章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沟上行政村位于**镇南部1.5公里处,距徐州市东郊40公里。
西边与该镇彭楼邱庄搭界,西北角紧靠京杭大运河,东临铜山县太山镇,北临310国道,南靠徐连一级公路和霍连高速公路。
沟上自然村位于沟上行政村西部,与单庄、姚庄隔双塔公路相望。
二、道路交通情况1、对外交通陆上交通主要是双塔公路,向北通往**镇,向南通往大许镇;京杭大运河是水运的主航道,过往船只频繁,建有水旱码头。
2、村内交通情况村里主干道为水泥路,宽5米,路面平整,两边布有排水沟,但是,村民的生活垃圾,给排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村内其余路面大多为土路,路面质量较差,无排水设施,雨天会有大量积水。
三、人口情况沟上自然村2005年末总户数为425户,总人口为1360人。
自2001年以来,**人口总数基本保持稳定。
村里的老年人较多,呈老龄化趋势。
人口男女比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村里绝大部分适龄学生能及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但村民78%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四、产业结构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总产值占全村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
杨木林子村规划说明书 - 正文
第一章杨木林子村村庄规划编制概述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和期限(一)规划目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村庄建设并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合理配臵,避免村庄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杨木林子村经济发展,创建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村镇规划卫生标准》;(5)、《吉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珲春市总体规划》(2003——2020);(7)、《珲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规划》。
(三)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二、村庄现状概况(一)地理位臵杨木林子村位于珲春市东南方向,北以珲春河为界,与哈达门乡隔河相望,东与泡子沿村相连,西与马川子乡接壤,南与东阿拉村接壤,距市区13公里。
(二)自然条件杨木林子村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于中温带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有效积温26000C,年日照时数2322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无霜期为135天,(最长160天,最短130天)一般在9月20日前后初霜,最大冻土深度154厘米。
多年主导风向秋冬为西北风,最大风速8.42米/秒(26年),风向频率为17%;春、夏季为东南风,最大风速4.56米/秒(67年),风向频率为11%,静风频率多年平均为18%。
(三)人口与行政区划杨木林子村是杨泡满族自治乡政府所在地,幅园面积2240公顷,耕地347.2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4公顷,旱田面积80公顷,园地面积60公顷,林地736公顷,其中红松林137公顷,落叶松120公顷,椴木林262公顷,混交林202公顷,其他经济林15公顷。
总人口1051人,总户数362户,其中满族148户,占全村户数的40.88%;`朝鲜族123户,占全村户数的34.05%; 汉族91户,占全村户数的25.03%。
大溪村村庄规划说明书
3、气象水文:大溪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境内水源充足,环境宜人。
4、对外交通:大溪村地理位置虽较偏僻,但因临青公路横贯本村,因此交通方便。
(二)村庄撤并的原则
村庄的布点必然涉及到部分村庄的搬迁。需要搬迁的村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规模较小的且没有历史文化遗存或特色的自然村庄,应作为搬迁的对象;
2、区位条件差,用地分散、对外交通不便,用水困难,服务设施配套困难的村庄。这种条件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向主要道路沿线、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搬迁;
(3)村域道路系统不完善,除进村主路外,其余道路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严重。
(4)从农业生产结构分析,目前全村主要以竹、苗木培植、毛竹种植等为主,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不太重视;规模企业较少,村办企业不成规模,且停留在粗放型生产阶段,科技含量较小。
第二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规划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村庄发展要求,合理迁村并点,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整合农业、工业生产和生态空间,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第二节 基本任务
在天荒坪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大溪村生产、生活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继承和彰显历史文化。
如下图所示:
大溪村公共建筑情况
名称
用地面积(m²)
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
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一节编制背景 (2)第二节村庄整治技术路线 (2)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3)第一节现状概况 (3)第二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第三节现状分析 (4)第三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5)第一节规划依据 (5)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 (5)第三节规划整治原则 (5)第四章村庄建设整治思路与目标 (6)第一节总体思路 (6)第二节规划基本目标 (7)第五章村庄功能定位 (7)第六章村庄建设规划 (8)第一节建设范围 (8)第二节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结构 (8)第三节道路景观设计 (8)第四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8)第五节景观小品设计 (9)第七章建筑整治设计 (9)第一节建筑整治模式 (9)第二节建筑要素设计 (9)第三节建筑色调控制 (9)第四节建筑高度控制 (9)第五节建筑形态控制 (9)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9)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0)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0)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0)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0)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 (10)第六节消防工程规划 (10)第七节防洪工程规划 (11)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1)第一节建设步骤与实施方法 (11)第二节政策措施 (11)第一章前沿第一节编制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
2、安徽省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省政府2011年7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村庄整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一、区域位置 1二、现状概况 1三、发展条件分析 1四、相关规划 3第二章规划思路 3一、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3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期限 5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六、规划对策 5第三章村域规划 6一、产业发展规划 6二、社会发展规划 7三、文物保护规划 7四、空间管制 7五、村庄性质 7六、人口规模 8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8一、规划用地 8二、用地布局 9三、公共设施规划 11四、市政设施 11五、防灾工程规划 15六、农宅 15七、节能减排规划 16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一、原则 17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7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7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9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19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0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0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区域位置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
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
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1、气候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2.1℃,全年日照2769.8小时。
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
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
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规划涉及八个村,分别为北官厅、西冯村、东冯村、旺庄伙、邢家庙、东蒿坡、西蒿坡、皮庄子。
各村详细情况见下表。
社区一览表3、本村主导产业为农业。
4、现有村委会、小学、卫生所、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5、村庄主要道路均为柏油路或水泥路,路况较好,村内道路硬化程度高。
6、现状村域内村庄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例
***乡**村庄规划说明书2007—2020**县**乡人民政府**县城乡规划管理局二OO七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条件。
二、土地利用**乡位于**县中心城区东部。
**村整体地势东部、北部高。
西部、南部低。
起伏不大,最低处与高处高差6m。
种植业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生猪为主。
**村全村土地面积1284.28hm2,其中耕地782.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林地101.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居民点用地52.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荒草地38.5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坑塘水面4.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滩涂用地15.4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沼泽地5.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未利用土地1.08hm2,全村总户数306户,总人口1006人。
(详见表1)表1 **村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单位:hm2,%三、道路交通**村对外交通主要是一条通向**乡道路,现状路面宽6m,长度为10km。
村内道路整体布局规整,但是道路围合成三角用地较多,不利于使用并且存在断头路,缺少环村路,局部地区道路需要打通,道路质量急待改善。
主干路路面质量良好,但仍是沙石路。
其余支路质量较差,需铺设沥青路面。
主干路红线宽8m,长度为1km,面积8000 m2,次干路红线宽6m,长度3km,面积18000 m2。
四、社会经济条件**村农业基础较好,大田作物面积11700亩,亩产300斤/亩,年总产值526.5万元/年,畜牧业生猪存栏数50头,年产值4万元/年。
近年第一产业总产值呈平稳发展趋势,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占劳动力构成总人口的90.41%。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仍然很少,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构成总人口的 2.67%。
第三产业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主要以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从业人员占总人口60.92%。
2006年,人口劳动力合计636人。
(详见表2)表2 **村近几年人口劳动力构成情况一览表单位:人五、村庄现状建设情况1、人口规模2006年末**村(包括东岗屯)现状总人口为1006人,共306户,其中:**村现状总人口580人,共152户,东岗屯现状人口426人,共154户,**村农业人口总共996人,非农业人口总共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3‰,人口机械增长率0.13%。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原则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范围 (2)六、规划目标 (2)第二部分村庄概况 (3)一、村庄位置 (3)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3)四、社会经济状况 (3)五、土地利用和建筑现状 (3)六、现状配套设施 (4)七、现状人居环境 (4)八、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4)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第三部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6)一、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6)二、规划规模 (6)1.1 人口规模 (6)1.2 用地规模 (6)三、规划布局 (6)四、用地规划 (6)4.1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6)4.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4.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7)4.4公用工程设施用地规划规划 (7)4.5绿地、水域用地规划 (7)4.6规划指标 (7)五、空间景观规划 (7)六、村庄整治规划 (7)6.1村庄整治规划思路 (7)6.2村庄整治规划 (7)第四部分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1)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根据中共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和谐秀美乡村。
为响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鄱阳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根据鄱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秀美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田畈街镇人民政府特委托我院承担以下村庄环境整治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4.《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8.《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批办法》9.《田畈街镇总体规划》10.江西省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11.田畈街镇、松林村历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与规划相关的其它数据三、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2、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时序,分步实施的原则;3、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优先开展的原则;4、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5、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的原则。
刘坪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说明
刘坪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说明第一章地理位置与现状刘坪村位于鸭子口乡东中部,东经北纬,东与本乡楠木坪村、鸭子口村相邻,南与厚浪沱村、马连坪村接壤,西与古坪村毗邻,北与杨溪村交界,村域国土面积29.2km2,其中耕地3200亩,刘坪村现辖八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75户,3025人,其中男1604人,女1421人,1670个劳动力,年人均纯收入2780元。
一、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该村海拔高度位于201米与102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8度,无霜期315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毫米,多集中于4-7月份,历史上最大降雨量360毫米(1975年),最小降雨量_____毫米(_______年),宜于农耕。
地形起伏大,山多田少,森林覆盖率达85%,旱田占总耕地的99%,坡度在10%至30%,水土流失严重。
二、建制沿革刘坪村由原来刘家坪、东流溪村、新桥村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地属都镇湾区刘家坪乡管辖,1956年,高级合作化运动开始,我地划分为同晟一社、二社、三社、四社、西竹湾、文银坪、杉木冲、大坪为同晟一社,洞口、横坡、燕子岩为同晟二社,金家坝、喻家坳、华家坳、骜坡、湾丘为同晟三社、连家湾、小简坪、大坡为同晟四社。
1958年成立人民大公社,区为公,合作社为生产大队。
届时,我地为都镇湾公社刘家坪管理区生产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四大队,1959年恢复区行政建制,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即当时的刘家坪公社,管一、二、三、四、五、六6个生产大队),我地隶属都镇湾区刘坪公社。
1961年,生产一大队、二大队合并,改称“生产一大队”,下设18个生产小队,三大队下设12个生产小队,四大队下设12个生产小队;1986年成立鸭子口乡政府,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村民小组,生产大队改称为“刘家坪村”,三大队改称“新桥村”,四大队改称“东流溪村”。
2002年,随着农村深化改革,刘家坪村、东流溪村、新桥村合并,改称为“刘坪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一节编制背景 (2)第二节村庄整治技术路线 (2)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3)第一节现状概况 (3)第二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第三节现状分析 (4)第三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5)第一节规划依据 (5)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 (5)第三节规划整治原则 (5)第四章村庄建设整治思路与目标 (6)第一节总体思路 (6)第二节规划基本目标 (7)第五章村庄功能定位 (7)第六章村庄建设规划 (8)第一节建设范围 (8)第二节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结构 (8)第三节道路景观设计 (8)第四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8)第五节景观小品设计 (9)第七章建筑整治设计 (9)第一节建筑整治模式 (9)第二节建筑要素设计 (9)第三节建筑色调控制 (9)第四节建筑高度控制 (9)第五节建筑形态控制 (9)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9)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0)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0)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0)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0)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 (10)第六节消防工程规划 (10)第七节防洪工程规划 (11)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1)第一节建设步骤与实施方法 (11)第二节政策措施 (11)第一章前沿第一节编制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
2、安徽省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省政府2011年7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村庄整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意见指出,要按照”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分类指导,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和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村容村貌整治。
“十二五”期间,以“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的农房改造为重点,完成全省5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示范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全省1000个乡镇建立以“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全省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
在农村危房改造集中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点、皖北采煤塌陷区、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点、重点景区、历史文化名村、产业特色村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中心村,依据规划,组织实施农房整修、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工作,促进全省万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所好转,但是农民庭院建设参差不齐,排水排污设施不畅,人畜居住混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备等仍然是目前农民急需改善的主要方面。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就是有规划和有政策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即要努力促使农村从根本上克服脏乱差状况,使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形成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的新面貌。
第二节村庄整治技术路线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第一节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XXXXXXXXXXXX位于XXX西南部,沿县道045线向西北方向走近五公里,到达前XXXXXXXXX,交通便利。
距安庆市区约35公里。
XXXXXX下辖5个村民组,村域总面积791.9 公顷。
2、自然条件XXX地势较平坦。
一条季节河流从前XXX中心位置流过,村南侧也有一条季节性河流,与南侧山体形成自然分界线。
地下水丰富,水质好。
林木资源丰富,以果树、槐树、榆树和松树为主。
土质极差,年降水量不足350毫米。
全村有坡耕地2145亩,主要依赖种植水稻,棉花等农作物为主。
3、产业现状XXX的产业目前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种植业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 养殖业以养猪、鸡为主。
村域范围内目前还没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
4、人口与劳动力现状XXX为行政村XXXXXX的一个自然村,2011年现状人口共有130户,户籍人口512人,户均人口数为3.94人,实际居住人口为530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01。
其中劳动力总数为230人。
从XXX的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看出,目前该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高,达到49.06%,17岁以下人口数占总数的7.36%,不到十分之一。
总结以上几组数据分析,XXX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且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XXX 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
距XXX比较远,且交通不便,村屯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人口规模,村域内无优势产业。
5、农民收入情况XXX2011年人均年纯收入600元,与安庆市大岭村人均年纯收入3838元、凌海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58元和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娘娘宫人均年纯收入4419元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综合经济实力处在很低的水平。
6、居民点现状分布XXX现状有3处集中的居民点,分别是前孤家子、后孤家子和汤家屯。
其中前孤家子是村委会所在地;后孤家子位于前孤家子北200米处;汤家屯在前孤家子以西1800米处;3处居民点农户数量和人口数比较平均。
7、土地使用情况XXX村域用地总面积为791.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00.38公顷,全部为旱田,园地10公顷,林地71.6公顷,滩涂用地21.9公顷,荒草地476公顷,未利用土地2.9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9.12公顷。
其中宅基地面积8.37公顷,占村庄建设用地的91.78%,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72平方米。
8、宅基地现状情况XXX现状宅基地情况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刘家院为代表的被市民买下作为别墅性质的宅基地,另一种是纯粹村民的宅基地。
刘家院占地9200平方米,村民审批的宅基地尺寸是“前四丈后一丈”即宅前13米左右宅后4米左右。
部分村民的宅基地有不同程度的向四周占用土地的现象,其中有的宅基地面积达到1100平方米。
最小的宅基地基本面积也达到300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远远超出国家的有关标准。
其中宅基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用于住房及附属用房的建设,余下部分作为各家自用的菜地和饲养家禽牲畜等。
根据了解的情况,村民所占超过标准的用地从责任田中扣除,在规划中,我们将这部分用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操作。
9、设施配套情况(1)公共服务设施现状XXX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就是村委会,在村委会东侧是一所只有两名老师的小学校。
村内没有医院和个体诊所。
村内除了一家只卖简单商品的小卖点外没有其他的公共服务设施。
(2)基础设施现状道路设施:村内有入境公路一条,为亲情路,路面宽5米,沥青路面;村内支路没有形成路网,巷道宽度一般为2-4米,为泥土路面,部分伴以砂石铺装。
给水、排水设施:目前全村有两处供水设施,一处为刘家院内的水井,可以提供20户村民使用;另一处位于前孤家子西侧的方塘内,井深50米,水量充足,水质也不错,但因涉及铺设管道等费用问题一直没有使用。
现各农户均自行打井取水。
刘家院有自己的排水暗渠,村内其他部分均为明沟排水。
村内没有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雨水依靠道路旁的明沟收集排放,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基本就地排放。
电力、电信设施:村内现有变压器3台,均为35KV,沿主要道路布设,一屯一个。
村内采用电表出户的方式,基本是两户一个统一的电表箱,均悬挂在户外的电线杆上,年总用电量为18000度。
村内电信线路引自XXX电信支局,电话已经接入到户。
村内电话共有80多门,没有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
供热、燃气设施:XXX村民住宅冬季采暖主要以秸秆为燃料的火炕取暖,秸杆在庭院门口到处堆放,阻碍交通,污染环境。
燃气目前以液化气罐为主,并没有全部普及,只有少数村民家中使用,而且灌气十分不方便。
环卫设施(垃圾收集、公共厕所):村内无垃圾收集点及垃圾箱,街道上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阻碍交通,污染环境。
村内环境脏乱差。
农户以旱厕为主,有非常简易的公共厕所2处,卫生条件极差。
防灾设施:XXX内目前没有防灾设施。
10、村庄建筑情况(1)农民住宅情况XXX内大部分村民住宅的主体结构都比较完整,采用砖石等混合结构,建筑外观装饰也较完整。
只有少数的村民住宅主体结构有较明显的损坏,采用砖木等结构,建筑外观陈旧。
村内各家院落的围墙和大门与建筑年代不一致,形式各异,好坏不一。
村民住宅多为2-4间的一层建筑,平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3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多在70至140平方米之间,住宅的建造年代主要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有部分居民对住宅进行了翻建。
现有民居质量好(一类建筑)的少,特别差(三类建筑)的也不多,中间(二类建筑)占绝大多数。
(2)其它建筑情况XXX的村委会为2004年的二层建筑,建筑质量良好。
小学为2002年的一层建筑,建筑质量良好。
刘家院为本世纪初的三层建筑,带有附属用房,整个院落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良。
第二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宅基地面积偏大农宅空间分布散,个别住户庭院较大,建筑密度低,间杂闲置地、空置房及畜舍,布局自然无序,功能混杂,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2、村容村貌较差村民无集中活动场所,村民社会生活单调;破损的围墙、路障、堆肥、秸杆杂乱无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中环境。
3、硬化路面少村内除亲情路为硬化路面外,其余均没有,道路系统不完善,没有路灯;路面除亲情路路况良好外,其余路面质量均很差,以碎石路面和泥结石路面为主。
4、管线布局不完善(1)给水现状: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均取用地下水源,每户村民家均设有取水井,经过水泵或人力提升至户内供人畜饮用。
(2)排水现状:村内的亲情路两侧有排水明沟,其他道路两侧无排水设施,雨水及生活污水自然排放,雨天淤泥,夏天蚊蝇滋生。
流经村内的河流为季节河,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大部分污染物直接流入,破坏水环境,还没有发现严重污染现象。
5、环卫设施匮乏村内无垃圾收集点及垃圾箱,垃圾随意排放,主要是生活垃圾,基本没有清理措施,有一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