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器械治疗

合集下载

ICD CRT

ICD CRT

一、ICD(一)ICD即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是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医学仪器,ICD具有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作用,能在几秒钟内识别病人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能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

(二)ICD是集起搏和电复律两项功能为一体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疗装置,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自动识别并治疗该类心律失常的优点,是此类患者最佳的选择。

较普通起搏器而言,除了能除颤后又可心脏起搏,还可以随时进行体内除颤,终止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可谓“一机两用”。

许多研究已表明,ICD能有效地终止99%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三)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指南首次于1984年发布,1991年、1998年和2002年分别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随着人们对心律失常认识的不断深化、器械治疗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丰富和积累,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律学会(ACC/AHA/HRS)再次对2002年ACC/AHA/NASPE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器械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于2008年5月正式公布了《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

以下主要探讨新指南关于ICD的适应证。

I类1.非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导致的心脏骤停(证据水平:A)。

2.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证据水平:B)。

3.原因不明的晕厥,在心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有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持续室速或室颤(证据水平:B)。

4.心肌梗死所致L VEF<35%,且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NYHA 心功能II或III级(证据水平:A)。

5.NYHA心功能II或III级,L 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证据水平:B)。

6.心肌梗死所致L VEF<30%,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NYHA 心功能I 级(证据水平:A)。

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器械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病症和相应的医疗器械治疗方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医疗器械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植入支架来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可以帮助管理心律失常,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此外,还有一些微创手术器械,如心脏导管和介入器械,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脑外伤等。

医疗器械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脑起搏器可以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深脑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来减轻症状。

神经导管和神经刺激器可以用于神经修复和神经疼痛治疗。

此外,一些神经介入器械可以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脑动脉瘤的栓塞治疗等。

三、肿瘤治疗医疗器械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肿瘤手术中使用的刀具、电刀等器械可以帮助医生切除肿瘤组织。

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中的造影仪器可以用于放射性粒子的定位和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肿瘤标记物和检测仪器可以用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四、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康复治疗是一种通过运动和物理疗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医疗器械在运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康复训练器械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促进康复过程。

此外,一些助行器械和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心血管疾病到神经系统疾病,从肿瘤治疗到运动康复,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医疗器械会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心脏器械植入后心律失常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心脏器械植入后心律失常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其 在 治 疗心 律 失 常 、 力 衰竭 ( 心 衰 ) 心 简称 等疾 病 中 占据 了越 来越
重 要 的地 位 。
心律失常的病 因往往具有不可逆性 , 而且经常伴 有反复的症状 。
通 常通 过 合并 使 用 抗 心律 失 常 药物 , I D 电次数 , 低恶 性 减少 C 放 降
为 阵发 性 室 性 心 动 过 速 和 心 房 纤 维 颤 动 2 。 种 2 心脏 器械 植 入后 心 律 失常 的选 择 药 物治 疗 心 律 失 常 经 常伴 有 复 发 症 状 , 些 用 于 治 疗 室速 和 室 颤 的 约 有 物 , 们 也 可以 将 它 用于 远 期 的 防治 , 此来 预 防 疾 病 的复 发 。 我 以 通 过 多年 的 研 究及 临 床 验 证 , 然 大 家在 选 择 抗 心 律失 常 的 药 物 上 虽
进 一步 降低 植入 C 患者 的 死亡 率 , RT 升级 为 C T D 联合 使用 胺 R — 并
常 时 首先 要 根 据 心 率失 常 种 类 的不 同 选 择 不 同 的治 疗 药 物 , 面 下
介 绍 几 种 常见 的 心 律失 常…:1是心 率 正 常 的 心律 失 常 , 以下 2 () 有
心律 失 常 的 发 作频 率 , 延长 器械 寿 命 , 缓 发 作时 的心 室率 , 而 减 从 治疗 这 部 分 患者 , 高 患者 耐 受 性 , 提 为治 疗 争 取时 间和 机会 。 心 在 脏 性猝 死 (C ) S D 的预 防 药物 治疗 中 , 我们 首选 胺碘 酮 。 A —C D C S A E 的研 究 结果 表 明使用 胺 碘 酮 的治 疗效 果 优 于I 类抗 心律 失 常 药物 , 因此 治 疗 者 在 推荐 患者 植 入 I D的 同时 , 联 合 使 用 胺 碘 酮进 行 C 应

室颤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室颤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室颤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室颤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室颤或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

其操作流程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步骤、治疗结束后的处理等环节。

一、设备准备1. 确保除颤仪的电池电量充足,并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完好并与设备连接良好。

3. 确认除颤仪的设置参数是否符合治疗需求,如电能选择、除颤模式、分析时间等。

二、操作步骤1. 拔下病人的衣服并暴露胸部。

2. 在病人胸骨右边的胸部中线位置,粘贴除颤仪电极贴片。

3. 在病人胸骨左边的肋间隙位置粘贴第二块电极贴片。

4. 连接电极贴片与除颤仪的电源线。

5. 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启动设备。

6. 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除颤模式、电能大小等参数。

7. 制止周围人员接触病人,按下分析键使除颤仪开始分析病人心律。

8. 除颤仪完成分析后,根据设备指示判断病人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如需要则确认治疗意愿。

9. 确认无误后,高举除颤仪手柄,并喊清楚“放电”等口令,确保周围人员远离病人。

10. 将除颤仪手柄放在病人胸骨右侧贴片下方,紧贴病人皮肤。

11. 在病人不运动的情况下,按下放电按钮,完成除颤治疗。

三、治疗结束后的处理1. 治疗结束后,将除颤仪手柄收回原位。

2. 断开电源线,拔下电极贴片。

3. 关闭除颤仪电源开关,停止设备工作。

4. 整理设备,清洁除颤仪的表面和电极贴片。

5. 记录治疗的相关信息,如治疗时间、治疗参数、治疗效果等。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和感染控制的规范,保持设备和电极贴片的清洁卫生。

2.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该型号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3. 除颤仪应处于可靠的电源供应状态,并定期进行性能检测和维护。

4. 操作过程中,应确保病人周围没有任何导电物质,以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5. 在除颤治疗期间,应保持病人身体的稳定,避免任何干扰和揉动。

6. 当病人有意识时,应充分向病人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争取其合作和理解。

应急医疗器械名单

应急医疗器械名单

应急医疗器械名单
一、心脏骤停处理设备
1.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功能: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和室速。

- 适用场景:心脏病突发、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2. 心脏按摩泵
- 功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

- 适用场景:心脏骤停、心脏停搏等。

二、呼吸支持设备
1. 氧气罐
- 功能:提供高流量氧气,以支持患者呼吸。

- 适用场景:急性呼吸道阻塞、心脏病突发、中毒性呼吸困难等。

2. 呼吸机
- 功能:辅助或完全替代患者自主呼吸。

- 适用场景:严重呼吸道疾病、呼吸衰竭、心跳呼吸骤停等。

三、创伤处理设备
1. 止血带
- 功能:用于紧急止血。

- 适用场景:严重出血、创伤等。

2. 急救包
- 功能:包含多种急救用品,如纱布、绷带、夹板、剪刀等。

- 适用场景:各种创伤、切割伤、擦伤等。

四、监护与诊断设备
1. 心电图机
- 功能:记录和分析心电活动。

- 适用场景:心脏病诊断、心律失常监测等。

2. 血压计
- 功能:测量血压。

- 适用场景:高血压、低血压、休克等。

五、其他重要设备
1. 血糖仪
- 功能:检测血糖水平。

- 适用场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等。

2. 解毒设备
- 功能:用于中和或去除体内的毒素。

- 适用场景:中毒、药物过量等。

请根据实际需求和医疗条件,合理配置应急医疗器械,并确保所有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建议定期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电生理介入器械简介介绍

电生理介入器械简介介绍

02
电生理介入器械主要类型
心脏电生理介入器械
心脏起搏器: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 异常,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收缩 ,维持正常心跳。
心脏再同步治疗设备(CRT):用于 心力衰竭患者,通过调整左右心室收 缩的同步性,改善心脏功能。
心脏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将高频电 流引入心脏特定部位,消融异常心电 信号,治疗心律失常。
市场竞争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电生理介入器械领域的竞争也日益 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以抢占市场 份额。
法规限制
各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法规不尽相同,电生理介入器械在 推向市场前需满足多个国家的法规要求,增加了开发难度 和成本。
成本控制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是电生理介 入器械企业面临的另一挑战,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采购 策略优化等方式实现成本控制。
膀胱功能。
脑电图仪(EEG):用于监测和 记录大脑电活动,帮助诊断癫 痫、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 ,还可用于神经科学研究。
这些神经电生理介入器械在神 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中具 有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 多的治疗选择。
03
电生理介入器械的技术特点
导管技术
导管材料
电生理介入器械中的导管通常采 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如聚 氨酯、硅橡胶等,以确保在介入
控制系统
器械的控制系统需实现精确的能量输出调节,同时具备故障检测和 报警功能,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遥控操作
为了方便医生操作,电生理介入器械通常配备遥控操作功能,医生 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触摸屏等设备实现对器械的远程控制。
04
电生理介入器械的发展前景与挑 战
发展前景
1 2
技术创新驱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生理介入器械在设 计和功能上将持续实现突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患者的介入治疗及术后护理指南

心律失常患者的介入治疗及术后护理指南

心律失常患者的介入治疗及术后护理指南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搏动过程中节律异常或节律不齐,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将治疗器械送入患者体内进行操作的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和矫治。

本文将为心律失常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以及术后护理指南。

1.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1.1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高频脉冲射频能量传递至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起搏点或传导径路来消除心律失常的方法。

在该术中,医生会经由静脉穿刺进入心腔,通过导管准确定位,然后使用射频能量进行消融。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1.2 内腔消融术:内腔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冷冻或热能量传递至心脏瓣膜周围进行破坏,修复失调的传导径路,以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的方法。

该术后要注意避免发生感染,保持导管穿刺部位清洁干净。

1.3 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来维持正常心律的方法。

该术后需要避免电磁干扰,定期复查起搏器功能。

2. 术后护理指南2.1 休息与饮食: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饮食方面,应保持营养均衡,减少盐和咖啡因的摄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2 药物服用:术后患者需要按医嘱规律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并且,注意不要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3 导管穿刺部位护理:术后患者要保持导管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和感染。

如果有异常出血或感染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

2.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

2.5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关心和理解,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心律失常患者交流心得。

3. 总结心律失常患者的介入治疗及术后护理是帮助患者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重要措施。

在手术后,患者要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定期服药,注意导管穿刺部位的护理,并按医生安排进行定期复查。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的操作步骤和器械使用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的操作步骤和器械使用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的操作步骤和器械使用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通过使用射频消融器械,可以准确地破坏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传导途径或心脏组织,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1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的重要性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紊乱,包括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等。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

射频消融手术通过烧灼异常的心脏组织,破坏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低创伤、高成功率的手术。

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射频消融手术通过导管经皮穿刺进入心脏,对异常组织进行消融,无需开胸。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同时,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也很高,对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都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可以减少患者长期使用药物的需要。

心律失常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症状。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通过射频消融手术,可以消除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从而减少或甚至不再需要长期使用药物,减轻患者的药物负担。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还可以预防心律失常引发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心脏的节律不规律,可能导致血液在心脏内积聚,易发生血栓形成。

心内科射频消融手术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心律失常患者常常伴随着心慌、气短、焦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通过成功的射频消融手术,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射频消融手术的操作步骤2.1病人准备病人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这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波检查、血液检查等,以评估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脏功能。

病人需要停止服用特定的药物。

消融电极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消融电极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消融电极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消融电极是一种外科手术器械,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癫痫、心律失常等疾病。

它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将病变组织消融,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消融电极的发展历史
消融电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医生们开始使用高频电流治疗癫痫,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器械,手术效果并不理想。

直到1967年,美国医生R.W. Rand和D.G. Brock发明了第一台消融电极,才使得高频电流治疗成为可能。

二、消融电极的工作原理
消融电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将病变组织消融。

在手术中,医生将消融电极插入病变组织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产生高温,将病变组织烧灼,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消融电极的应用范围
消融电极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癫痫、心律失常等疾病。

在肿瘤治疗方面,消融电极可以用于消融肝癌、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也可以用于治疗良性肿瘤。

在癫
痫治疗方面,消融电极可以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

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消融电极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

四、消融电极的优点和不足
消融电极的优点是治疗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消融电极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但是,消融电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治疗范围受限、手术难度较大等。

五、消融电极的未来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融电极在治疗肿瘤、癫痫、心律失常等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消融电极有望实现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消融电极的研发也将更加注重手术操作的简便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icd植入流程

icd植入流程

icd植入流程
ICD(全称为心脏除颤器)是一种用于治疗阵发性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其植入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评估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对患者进行心电图(ECG)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阵发性心律失常。

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心脏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植入ICD。

2. 手术准备:在进行植入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3. 麻醉:手术时一般使用全身麻醉。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4. 手术部位准备:手术部位一般是在左上胸部。

医生会对该区域进行消毒和无菌覆盖。

5. 切口开放:医生会在手术部位进行皮肤切口,然后逐层切开组织,直到达到心脏位置。

6. 导管插入:医生会通过切口插入导管,并将其引导到心脏位置。

导管通过静脉或者动脉输入血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导管类型。

7. 电极植入:当导管到达心脏位置后,医生会将电极穿过导管插入心脏。

电极的具体位置会根据患者的心脏情况而定,以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到心律失常并进行电击。

8. ICD植入:经过电极植入后,医生会将ICD植入到患者体内。

ICD通常被放置在植入袋中,袋子会被缝合在身体组织中以保持固定。

9. 手术结束:手术完毕后,医生会关闭切口,通常会用缝合线或者胶带将切口合拢。

然后,患者会被送到恢复室观察,直至麻醉效果消退。

ICD植入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

因此,如果您有需要进行ICD植入的情况,建议咨询医生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和解答。

除颤仪的原理与应用

除颤仪的原理与应用

除颤仪的原理与应用1. 除颤仪的简介除颤仪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严重心律失常。

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电流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除颤仪可分为手动除颤仪和自动除颤仪,具体使用方法和原理稍有差异。

2. 除颤仪的原理除颤仪的原理是通过施加电流来改变心脏电活动,恢复正常的心律。

具体原理如下:•电击除颤原理:采用直流电或者特定形状的脉冲电流对心脏进行电击,改变心脏电活动,使心脏恢复到正常的节律。

•双向性电击原理:心脏的电活动具有单向性传导的特性,双向性电击可以清除不正常的心电活动,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同步电击原理:通过同步电击可以在心脏电活动的特定相位施加电流,避免在心脏充血期或收缩期施加电流引起二次灾害,提高除颤的成功率。

•逆向心脏电流原理:逆向心脏电流通过改变心脏的束支传导,调整不同位置的心肌细胞兴奋性,达到改善或恢复正常的心律。

3. 除颤仪的应用除颤仪广泛应用于医院、急救车辆和一些特定场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医院急诊科医院急诊科是除颤仪的主要应用场所之一,因为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包括心脏骤停和严重心律失常。

除颤仪的快速响应和准确性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3.2 急救车辆急救车辆通常配备有除颤仪,以便在转运途中及时处理病人的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

这对于将病人安全送至医院并提供准确的治疗至关重要。

3.3 医疗中心一些医疗中心可以设有除颤仪,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中心可能是某些心血管疾病的专科机构,需要为可能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设备。

3.4 高风险职业一些高风险职业,例如警察、消防员和飞行员,也可能需要配备除颤仪。

在这些职业中,可能会发生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及时的抢救往往可以挽救生命。

4. 除颤仪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除颤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并熟悉操作步骤。

•在使用除颤仪时,应确保病人与除颤仪之间的接触良好并使用导电剂,以确保电流传导的有效性。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的安全警示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的安全警示
求 所 致 ? 是 否 为生 产 商 、 理 机 构 ( 两 者 ) 能 充 分 管 或 未
示 的 频 率 如 此 之 高 , 及 的病 人 数 如 此 之 多 , 当前 迅 涉 对
猛 发 展 的 这 一 技 术 的管 理 问 题 提 出 了 严 峻 的 挑 战 。
M i l 的 发 现 表 明 , 植 入 起 搏 器 的 病 人 总 数 as 等 e 与 相 比 ,9 0~1 9 19 9 8年 实 际 受 到 安 全 警 示 影 响 的 病 人 相 对较 少 , 1 9 但 9 1年 是 个 例 外 。在 这 一 年 度 , 收 异 乎 回 寻常 地 增 加 . 8万 例 病 人 , 约 1 %植 入 起 搏 器 的 使 即 6
人安 装 了 起 搏 器 或 植 入 性 心 脏 复 律 除 颤 器 (i c m— pa t l cri etr eirl o ,I D)。 已 有 资 料 证 lna e ado s — g ia r C b v e d b lt
警 示 持 续 在 较 高 水 平 。 在 此期 间 对 I D的需 求 成 倍 增 C 长 , 起 搏 能 力 进 一 步 完 善 , 器 械 的尺 寸大 大缩 小 。 其 且 Ma e 等 的 文 章 认 为 , 全 警 示 频 繁 发 生 , 对 il s 安 其 身 体 、 理 和 经 费 支 出 的 不 良影 响 , 表 了美 国心 血 管 心 代 医疗 方 面 的一 个 重 要 问 题 , 管 不 断 出 现 的 安 全 问 题 尽 的 原 因 目前 仍 不 清 楚 。植 入 性 器 械制 造 业 一 直 面 临 着
的 应 用 和 功 能 的认 识 。
项 挑 战 — — 制 造 的 起 搏 器 体 积 要 更 小 而 功 能 要 更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

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性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 心律。
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适应症
1. 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节律紊乱 2. 严重心律失常并伴有症状的患者 3. 心房颤动或室性心律失常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法控制的患者 4. 其他心律失常相关疾病的患者
保持植入部位的清洁,并 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植入 器械的维护。
效果和预后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对于恢复正常心律和减少症状非常有效,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预后明显改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趋势和前景
医疗科技的进步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心律 失常器械的植入和治疗手段将更 加先进和个性化。
患者护理的改善
医护人员对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 疗的护理经验不断丰富,患者的 护理质量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研究与发展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领域的研 究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 创新和应用。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是一种介入性手术,用于修复或管理心脏的不规律心 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定义和介绍
什么是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
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治疗是通过手术将心律失常 调节器植入患者体内,用于监测和调节心脏节 律。
植入器械的类型
常见的心律失常器械包括心脏起搏器和心律调 节器,它们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选择和植入。
手术步骤
1
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和检查,
手术操作
2
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通过小切口或血管介入的方式将心律失
常器械植入患者体内。

2008accahahrs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解读

2008accahahrs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解读
(4)无症状的窄QRS的II度II型AVB患者。当出现宽 QRS时,则指征升为I类。( LOE: B)
慢性双分支阻滞患者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
• I类 (1)高II度AVB或间歇III度AVB患者。(LOE:B) (2)II度II型AVB患者。(LOE:B) (3)交替性束支传导阻滞患者。(LOE:C)
• IIa类 (1)症状与明确的心动过缓关系不明确时,心率
<40bpm的SND。(LOE:C) (2)不明原因的晕厥,但临床或电生理检查证实存在
窦房结功能异常。(LOE:C) • IIb类
症状轻微,清醒状态下长期心率<40bpm。(LOE: C)
成人获得性AVB患者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的推荐
• I类 (1)任何解剖部位的III度和高II度AVB患者,出
理检查能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 LOE :B)。
ICD植入适应证
• IIa类
(1)原因不明的晕厥,伴有显著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非 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LOE :C)。
(2)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持续性室速( LOE : C)。
(3)肥厚型心肌病,有一项以上的SCD主要危险因素 ( LOE :C)。
合征患者( LOE :C)。 (9)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仍出
现晕厥和/或室速( LOE :C)。 (10)心脏结节病、巨细胞性心肌炎或Chagas病
( LOE :C)。
ICD适应证的进展
• 1、强调ICD应用于心脏性猝死尤其是一级预防时, 仅适用于已接受理想的药物治疗,且良好生活质量 下预期存活时间>1年的患者;
持续室速导致的心脏骤停(LOE:A)。 (2)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论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LOE :B)。 (3)原因不明的晕厥,在心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有显

心脏起搏器 科普文章

心脏起搏器 科普文章

心脏起搏器科普文章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

当心脏的自然节律出现问题时,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发送电信号来帮助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

心脏起搏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发生器和导线。

发生器是一个小盒子,里面包含电池和电路,可以产生电信号。

导线是连接发生器和心脏的电线。

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起搏器治疗。

植入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血管将导线引导到心脏,并将发生器植入皮下。

一旦心脏起搏器被植入,它会持续监测心脏的节律,并在需要时发送电信号来刺激心脏。

这些电信号可以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改善心脏功能,并减少心律失常引起的不适症状。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导线移位等。

因此,在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之前,患者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利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总的来说,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心脏节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适合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

医用心肺复苏器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医用心肺复苏器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医用心肺复苏器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一、医用心肺复苏器的种类医用心肺复苏器(Defibrillator)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主要通过给予心脏电击来纠正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用心肺复苏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手动心肺复苏器:这种类型的心肺复苏器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按压按钮来释放电击它通常用于急诊室、抢救室等场所,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肺复苏器它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电图,自动判断并给予适当的电击治疗AED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以便在突发心脏骤停时迅速实施抢救3.心脏复律除颤器(CRT):心脏复律除颤器是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它通过导线将电击传递到心脏,以恢复正常心律CRT适用于长期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4.磁共振兼容型心肺复苏器:这种类型的心肺复苏器适用于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由于磁共振设备产生的强大磁场,普通的心肺复苏器无法在磁场中正常工作磁共振兼容型心肺复苏器可以在磁场中使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二、使用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心肺复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心肺复苏器例如,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了解心肺复苏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使用心肺复苏器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确保患者正确佩戴电极片:将电极片贴在患者的裸露皮肤上,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接触电极片的位置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除颤效果4.保持患者干燥和清洁:在贴上电极片之前,应确保患者的皮肤干燥、清洁如有必要,可使用湿巾或清水清洁患者的皮肤5.保持患者平躺并暴露胸部:让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将上衣撩开,暴露胸部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6.开始心肺复苏操作:按照心肺复苏器的操作步骤,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呼吸状况7.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数据,以及抢救措施的实施时间和效果8.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心肺复苏器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避免受到电击9.定期检查和维护:心肺复苏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对于植入式的心肺复苏器,应定期进行程控检查和电池更换10.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应对医护人员和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演练通过以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器发挥最佳效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抢救过程中的风险和误差一、医用心肺复苏器的种类医用心肺复苏器(Defibrillator)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主要通过给予心脏电击来纠正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用心肺复苏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双向波除颤器:双向波除颤器是一种常见的心肺复苏器类型,它通过发射一个双向电流波形,先向心脏注入电流,然后迅速撤销电流,以终止心律失常2.单向波除颤器:单向波除颤器发射一个单向电流波形,向心脏注入电流,用于终止心律失常与双向波除颤器相比,单向波除颤器通常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达到相同的除颤效果3.体外自动除颤器(AED):体外自动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肺复苏器,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电图,并给出适当的除颤建议4.植入式除颤器(ICD):植入式除颤器是一种植入患者体内的医疗器械,用于长期监测和治疗心律失常当检测到心律失常时,ICD会自动给予电击治疗5.心脏复律除颤器(CRT):心脏复律除颤器是一种结合了电除颤和心脏起搏功能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二、使用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心肺复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心肺复苏器例如,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体外自动除颤器(AED)2.了解心肺复苏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使用心肺复苏器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确保患者正确佩戴电极片:将电极片贴在患者的裸露皮肤上,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接触电极片的位置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除颤效果4.保持患者干燥和清洁:在贴上电极片之前,应确保患者的皮肤干燥、清洁如有必要,可使用湿巾或清水清洁患者的皮肤5.保持患者平躺并暴露胸部:让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将上衣撩开,暴露胸部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6.开始心肺复苏操作:按照心肺复苏器的操作步骤,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呼吸状况7.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数据,以及抢救措施的实施时间和效果8.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心肺复苏器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避免受到电击9.定期检查和维护:心肺复苏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对于植入式的心肺复苏器,应定期进行程控检查和电池更换10.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应对医护人员和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演练通过以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器发挥最佳效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抢救过程中的风险和误差应用场合医用心肺复苏器(Defibrillator)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主要通过给予心脏电击来纠正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医用心肺复苏器主要应用于以下场合:1.突发心脏骤停:当患者出现突发心脏骤停时,及时使用心肺复苏器进行除颤,可以恢复正常心律,挽救患者的生命2.心律失常: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如室颤、室速等,心肺复苏器可以给予电击治疗,纠正心律失常3.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心肺复苏器,以保证心脏功能正常运行4.心脏康复:对于心脏康复期的患者,使用心肺复苏器可以帮助恢复正常心律,促进心脏健康5.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机场等,配置心肺复苏器可以为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及时的抢救6.家庭:家庭配置心肺复苏器,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及时的除颤治疗,挽救生命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心肺复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心肺复苏器例如,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体外自动除颤器(AED)2.了解心肺复苏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使用心肺复苏器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确保患者正确佩戴电极片:将电极片贴在患者的裸露皮肤上,确保电极片与皮肤紧密接触电极片的位置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除颤效果4.保持患者干燥和清洁:在贴上电极片之前,应确保患者的皮肤干燥、清洁如有必要,可使用湿巾或清水清洁患者的皮肤5.保持患者平躺并暴露胸部:让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将上衣撩开,暴露胸部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6.开始心肺复苏操作:按照心肺复苏器的操作步骤,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呼吸状况7.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在抢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数据,以及抢救措施的实施时间和效果8.注意安全防护:在使用心肺复苏器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避免受到电击9.定期检查和维护:心肺复苏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对于植入式的心肺复苏器,应定期进行程控检查和电池更换10.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应对医护人员和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演练通过以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器发挥最佳效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抢救过程中的风险和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认知度仍待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曾有不少商界精英、演艺界名人、年轻学者在其生命的黄金时期因心脏猝死而突然离世。

这一次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据统计,约88%的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

临床专家介绍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律失常。

但是,心律失常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

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突然,且救治成功率低。

心脏病学专家再次强调,“人们应该多关注心律失常,合理应用医疗科技手段,加强检测和预防,以减少心脏猝死的悲剧”。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美敦力公司等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在活动中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共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除颤器(ICD)5万台,比2008年增加了近30%。

不仅如此,北京、江苏等地大幅提高了对起搏器、ICD治疗的医保报销水平。

江苏对ICD的医保报销额度达到5万元;北京医保对普通起搏器基本都能报销——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对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治疗器械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患者对复杂器械治疗仍然顾虑重重。

这是医疗观念、治疗价格、医生经验、植入后管理等诸多原因所造成的。

防治心律失常有多种选择“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

”张澍教授肯定地说,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根据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予以明确诊断;同时,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同事,以及全社会的救治意识和水平。

一旦确诊,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张澍说,这些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学意义,如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甚至挽救生命。

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万例心脏猝死,其每年ICD植入量近20万台;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54万例,然而ICD植入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很显著。

因此,我国无论是对这些治疗器械的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需不断提高。

重视器械植入后管理张澍教授说,目前,患者在植入起搏器、ICD后通常有两个极端:或是过度小心翼翼,或是以为万事大吉。

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有“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的问题。

然而,心律失常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治疗、康复都需要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医生在选择了先进的科技方法后,应建立和利用科学的疾病管理手段,让患者长期受益,增强人们对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的信心,以发挥医疗科技产品的最大价值。

ICD新技术改善治疗房颤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心律失常。

我国房颤患者较多, 现有600万~800万患者,这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健康人的5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米罗斯基医生研制出首款ICD,为房颤的治疗开辟了新篇章。

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该系统能自动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电击除颤,在关键时刻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作用。

另外,由于很多病人的心跳在大多数时间内是正常的,在抢救和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过度的心室起搏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从而导致一些病人出现房颤甚至心力衰竭。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外研发人员在ICD基础上研制出专为鼓励自身心脏传导,减少不必要右心室起搏的新起搏模式的器械——心律转复除颤器。

它能够连续监测每次心跳并识别何时传导是正常的。

这样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使正常的心跳占主导,同时在需要起搏时提供备用起搏,并在监测到心脏节律异常时给予适当治疗。

此外,无线技术使得ICD的使用更加便捷。

一些新型ICD不仅重量越来越轻,并增加了无线遥测和植入管理优化等功能。

有些ICD还能在特定时间内自动记录患者心律、已经接受的治疗方案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这些信息在每3~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可提供给医生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这样可大大改善植入程序,缩短随访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从心脏骤停到除颤之间的时间与患者存活率呈负相关。

如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后3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高达74%;3分钟后除颤,存活率下降至49%。

张澍教授介绍说,目前,很多国家在机场、车站、百货公司等公共场合都配备了体外除颤急救设备,并制定了详细方案,以确保病人在发病时得到实时抢救。

然而,美国和欧洲心脏猝死的院外抢救成功率也只有1%。

从2006年开始,体外除颤器陆续出现在国内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内。

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脏猝死抢救体系,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也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很多装置形同虚设,抢救成功率比国外更低。

因此,普及心脏病院外急救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2012 年9 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 美国心脏协会(AHA)/ 美国心律学会(HRS)对2008 年的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进行了关键更新。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聚焦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方面。

在有关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方面,本次指南中涉及的内容包括: 1 ICD和CRT恰当使用标准(AUC)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临床情况下会对ICD 及CRT 装置的恰当使用发生质疑。

这些临床情况普遍且重要,但无法或者不能被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涉及。

所以这些情况将被录入正在整理的“ICD 和CRT 的AUC”。

与综合指南不同的是,AUC聚焦最常见的可能需要ICD 和CRT 干预的人群,既结合循证医学信息又考虑临床实践经验,有助于指导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AUC 将界定什么时候进行ICD 和CRT 手术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界定什么时候是不合理的。

AUC 包括的一些情况可能超出指南适应证。

因此,AUC 是指南的补充,应与指南联合应用以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法。

2 几种特殊情况的ICD适应证本次指南撰写组对2008 年器械置入治疗指南中的下述部分进行了全面回顾后,认为虽然有些新的信息可供参考,但是仍维持目前指南建议 2.1 肥厚型心肌病 2011 ACCF/AHA 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ICD 的适应证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再评估。

本次指南撰写组建议读者参考2011 ACCF/AHA 指南中关于肥厚型心肌病ICD 治疗的全部讨论内容。

2.2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本次指南撰写组复习了自2008年器械植入指南后所有已发表的证据资料,关于2008年指南中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的治疗,目前推荐的ICD的适应证无需变更。

2.3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本次指南撰写组了解到近期的指南和数据提示,ICD在诊断有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但无症状的个体中进行一级预防的作用有限。

然而,撰写组认为,在更多的关键性试验和研究完成之前,进一步限定此类患者中ICD的植入标准可能是不适当的。

因此,ICD在遗传学确定有突变无症状患者中的推荐级别保持不变。

2.4 先天性心脏病与其他类型的结构性心脏病一样,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越来越多应用ICD进行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尽管没有随机临床试验证据,但多项观察性研究一致报道,心功能不全最能预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继发心脏性猝死或适于ICD复苏。

如果能证明ICD 在先天性心脏病和晚期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同样获益,这些研究将支持在未来的指南修订中扩大ICD的角色。

不过,本次指南并未更改。

2.5 离子通道病本次指南撰写组回顾了2008年器械植入指南公布后所有关于离子通道病的已经发表的证据,认为针对离子通道性疾病,如特发性室颤、短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以及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植入ICD的适应证无需更改。

3 关于ICD植入的适应证3.1 Ⅰ类适应证(1)非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导致的心搏骤停(证据水平A)。

(2)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性持续性室速,无论血流动力学稳定或者不稳定(证据水平B)。

(3)不明原因的晕厥,但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诱发出临床相关的、具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速或者室颤(证据水平B)。

(4)心肌梗死后40 天以上,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证据水平A)。

(5)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YHA Ⅱ级或Ⅲ级,LVEF ≤35%(证据水平B)。

(6)心肌梗死后40 天以上,NYHA Ⅰ级,LVEF ≤30%(证据水平A)。

(7)陈旧性心肌梗死伴非持续性室速,LVEF ≤40%,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室颤或者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B)。

3.2 Ⅱa类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晕厥,伴有显著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证据水平C)。

(2)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C)。

(3)肥厚型心肌病,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心脏性猝死主要危险因素(证据水平C)。

(4)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心脏性猝死主要危险因素(证据水平C)。

(5)长QT 间期综合征在应用β阻滞剂情况下仍出现晕厥或室速(证据水平B)。

(6)在院外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证据水平C)。

(7)有晕厥史的Brugada 综合征患者(证据水平C)。

(8)有明确室速发作但未引起心搏骤停的Brugada 综合征患者(证据水平C)。

(9)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综合征患者,应用β阻滞剂后仍出现晕厥和(或)记录到的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C)。

(10)结节性心脏病、巨细胞性心肌炎或美洲锥虫病(证据水平C)。

3.3 Ⅱb类适应证(1)LVEF ≤35%,NYHA Ⅰ级的非缺血性心脏病(证据水平C)。

(2)长QT 间期综合征伴有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证据水平B)。

(3)晕厥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有创或无创检查均不能明确晕厥的原因(证据水平C)。

(4)有猝死史的家族性心肌病患者(证据水平C)。

(5)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患者(证据水平C)。

3.4 Ⅲ类适应证(或禁忌证)(1)即使符合上述Ⅰ、Ⅱa 和Ⅱb 类适应证,但预期寿命短于1 年(证据水平C)。

(2)无休止的室速或者室颤(证据水平C)。

(3)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可能被器械植入术加重,或是不能进行系统的随访(证据水平C)。

(4)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NYHA Ⅳ级,无条件进行心脏移植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证据水平C)。

(5)原因不明的昏厥,既没有可诱发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亦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水平C)。

(6)经手术或导管消融术可以治愈室速者(证据水平C)。

(7)无器质性心脏病,由完全可逆原因导致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电解质紊乱,药物,外伤)(证据水平B)。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指南首次于1984年发布,1991年、1998年和2002年分别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随着人们对心律失常认识的不断深化、器械治疗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丰富和积累,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律学会(ACC/AHA/HRS)再次对2002年ACC/AHA/NASPE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器械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于2008年5月正式公布了《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装置治疗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