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及其变化

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及其变化
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及其变化

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研究

摘要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人口结构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还与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紧密相关。所以研究某一地域的人口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总结了现今其人口发展特点,主要是: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口结构逐渐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促进城乡和谐,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结构变化,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明显;优先发展教育,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加强环境保护,人口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并通过鄂尔多斯市1949年~1989年的人口结构变化,找出其发展形势。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的人口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使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与之相协调。

关键词:鄂尔多斯;人口结构;变化;特点;问题

Abstract

Population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deciding factor, human resources are needed for social development resource.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go hand in hand, closely interrelat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gion's demographic trend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So on a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Ordos cit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day's development of its population, mainly: population growth and low speed stability, economic,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economic development gradually entered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period; promote harmon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significantly improve; labor force structure, population transfers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significantly;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by erduos 1949 ~ 1989 demographic change, find out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Ordos c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the problem accordingly suggested measures to enabl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rdos city and coordination.

Keywords: Erdos;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 features; issues

目录

引言 (1)

1鄂尔多斯市概况 (2)

1.1鄂尔多斯市人文 (2)

1.2鄂尔多斯市经济 (2)

2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现状 (3)

2.1人口结构基本状况 (3)

2.2研究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意义 (4)

3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变化 (4)

3.1年龄组成 (4)

3.2性别结构 (5)

3.3城乡分布 (6)

3.4民族结构 (6)

3.5职业、行业结构 (7)

4人口结构研究分析 (8)

5针对研究提出措施建议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人口是生产力构成的要素,是经济关系的体现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构成表现为质的区别和量的比例,其状况如何,取决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状况,同时对国民经济发展也有反馈的促进与制约作用。

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采用统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对鄂尔多斯市1949年~1989年的人口结构进行研究,并针对现今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状况,综合分析得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通过研究鄂尔多斯市的人口结构,可以掌握其发展规律,了解该地的人口发展趋势,使鄂尔多斯市的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目前,研究人口结构的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在于研究人口问题资料需要比较广泛,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多,许多地方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人口结构统计系统,所以研究所需要的很多材料还不够充足。

1鄂尔多斯市概况

鄂尔多斯市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隔黄河由西到东分别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盟相望,南和东南与陕西省、山西省接壤。面积8.64万平方公里。人口119.89万,蒙古族14.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33万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地级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区。辖7个旗、1个市。盟行政公署驻东胜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总面积86752平方千米。截止2008年3月10日,据人口计生部门统计,全市有户籍人口150万人,外来流入人口44万。

1.1鄂尔多斯市人文

早在三万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是著名“河套人”的发祥地。秦时分属北地郡、云中郡、九原郡、上郡。汉时分属朔方郡、五原郡等。明为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游牧地。清初划为6个旗(后增至7个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海拔大都在1000 1500米之间,有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黄河流经全盟860公里,主要河流有都思图河、呼斯太河、纳林河、无定河等,有大小湖泊100多个。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9-10度。无霜期130-165天,年降水量300-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减为200-300毫米。

鄂尔多斯市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又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境内有著名的成吉思汗陵园、银肯响沙、准格尔召等名胜古迹。

1.2鄂尔多斯市经济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迅猛,“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7亿元,是前51年总和的2.6倍。2004年,鄂尔多斯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又成功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并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达32.2%,在全国333个地级城市中

居第5位。人均GDP达6600美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8位, 年均增速达29.1%,居全国第4位。财政收入达到1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3亿元,年均增速达41.9%,居全国第4位。人均财政收入达5434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7位,年均增速达39.9%,居全国第4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2元,年均增速达15.4%,居全国第8位。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308元,年均增长速达13.7%,居全国第11位。三次产业比重为5.3:55:39.7。

鄂尔多斯畜牧业经济占相当比重,拥有天然草场1.1亿亩。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卡拉库尔裘皮羊、乌审马等优良畜种闻名中外。1990年末有牲畜497.3万头(只),其中羊440万只,马4.9万匹。耕地面积320余万亩。1990年粮食产量464343吨,农业总产值100944.6万元。矿产中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1200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是精煤。盐、碱、芒硝等化工资源和耐火粘土、石英砂、石灰石、石膏等建材资源储量也很可观。已建立起采煤、化工、电力、毛纺、机械、建材、皮毛、制革、制糖、制药、陶瓷、食品等多种工业门类。1989年工业产值38400万元。包兰(包头至兰州)铁路穿经盟境西部,包神(包头至神木)铁路和包西(包头至西安)公路南北纵贯全盟,形成了以东胜市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2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现状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一方面,人口增长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越发达,人口增长的基础就越牢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的人口膨胀则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鄂尔多斯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看,目前已进入“人口红利”黄金时期,人力资源存量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财富基础。为此,鄂尔多斯市应抓住人口红利机遇期,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崛起步伐。[1]

2.1人口结构基本状况

结合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的人口发展状况分析来看,其人口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人口结构逐渐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人口红利”时期。

促进城乡和谐,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劳动力结构变化,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明显。

优先发展教育,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人口生存环境不断改善。[2]

2.2研究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意义

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3]人口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是分不开的。鄂尔多斯市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环境建设的不断改进,与其人口结构状况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人口结构不仅对人口状况统计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社会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人口的年龄组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地区人口类型的发展方向,从而即时制定相关政策,使经济发展与之相辅相成。从性别结构情况中我们能够得知当下该区域的男女比例,政府机购会根据此情况制定一些相应措施,来调节男女比例使之协调发展。在城乡分布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出台一些政策,使城乡分布迎合经济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统计,可以清楚的掌握所研究地区的人口变化,系统的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变化规律。

总之,对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3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鄂尔多斯市人口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949~1927年为自由发展阶段,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1973~1979年为提倡节制生育阶段,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80~1989年为开展计划生育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基本达到人口计划增长要求。[4]

3.1年龄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鄂尔多斯市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呈现年轻型、成年型两种。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鄂尔多斯市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属于年轻型,并带有成年型的特征。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鄂尔多斯市人口年龄结

构类型属于典型的年轻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接近成年型。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鄂尔多斯市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属于由年轻型刚转变为成年型。[5]年龄结构变化情况见下表。从这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可知,鄂尔多斯市基本保持在年轻型与成年型之间。这种形态的年龄结构对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即劳动力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的大部分,社会负担小,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表1 鄂尔多斯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时间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少化年龄中位数1953.6 3.71% 35.39% 10.48% 24.1岁

1964.6 3.69% 49.52% 8.41% 19.6岁

1982.6 4.79% 35.81% 13.11% 22岁

1990.6 5.42% 29.60% 18.32% 23.5岁

3.2性别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鄂尔多斯市人口性别构成情况无记载。总体上说是男性多,女性少,性比例失调。

2 鄂尔多斯市人口性别构成情况表

年份性比例

女=100 年份性比例

女=100

年份性比例

女=100

1949 122.77 1963 122.84 1977 115.02 1950 123.02 1964 122.26 1978 114.52 1951 123.26 1965 122.19 1979 113.76 1952 125.75 1966 119.69 1980 114.83 1953 126.48 1967 119.26 1981 114.37 1954 125.80 1968 119.81 1982 113.03 1955 123.86 1969 120.39 1983 114.01 1956 124.34 1970 122.54 1984 114.15 1957 125.03 1971 119.36 1985 114.96 1958 125.41 1972 117.97 1986 114

1960 126.67 1974 116.14 1988 113

1961 124.72 1975 115.59 1989 113

1962 123.53 1976 115.46

1982年0~49岁各年龄的人口性比例,普遍比1946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低10左右。1982年0~9岁组人口的性比例为106.57,正是1973年实行计划生育

以来出生成活人口的性比例,比1964年0~9岁组出生成活人口的性比例115.55下降8.98。[6]由鄂尔多斯市人口性别构成情况表可以看出来,从1949年~1989年,鄂尔多斯市从最初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逐渐调整,到了1989年男女性别比已开始趋于稳定,基本上保持平衡,这将有助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3.3城乡分布

1949年,鄂尔多斯市有城镇人口53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13%,乡村41121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87%。1957年,城镇人口10827人,比1949年增加1029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3%;乡村550792人占98.07%:1962年,城镇25180人,占3.73%,乡村650256人,占96.27%。1970年,城镇48129人,乡村793421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72%和94.28%。1980年,城镇94821人,乡村948796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9.09%,乡村人口占90.91%。1985年,城镇153132人,占13.51%;乡村980668人,占86.49%。1989年,城镇195340人,占总人口的16.50%;农村牧区人口988808人,占83.50%。[7]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鄂尔多斯市人口分布正由乡村逐渐向城镇转移,逐步实现人口城乡分布的合理化。将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镇的建设。城镇与乡村人口的相互协调,是每一个地区都要面临的问题。协调好这一比例,对于城镇建设,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3.4民族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市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化为:1949~1989年,全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般在96.82~88.7%之间。最高的为1977年,占总人口的88.72%。全是少数民族人口最低的1977年占总人口的11.28%,最高的1952年,占总人口的13.24%。[8]

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每个地域乃至国家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其人口比例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因为其不仅关乎人口问题,也与国家政策、地方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密切相关。所以,民族结构的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表为鄂尔多斯市人口民族构成情况表,反映了鄂尔多斯市1949~1989年民族的构成情况。由下表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鄂尔多斯市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城市。各少数民族在1949~1989年间,人口不断增加,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

表3 鄂尔多斯市人口民族构成情况表

3.5职业、行业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单一,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引起社会劳动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农业就业人口比重缓慢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迅速上升。[9]

表4 1982年鄂尔多斯市各职业人口构成情况表

职业 人数 比重 总计

536981 100%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9874 5.56%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8102 1.51%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8016 1.49% 商业工作人员 5983 1.11% 服务性工作人员 6762 1.26% 农牧林渔劳动者

435599 81.12% 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42049 7.83% 不变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596

0.11%

年份 各民族人口的比重

少数民族人口数

20

40

6080100第一季度第三季度

东部西部北部

汉族

蒙古族 满族

回族

其他少数民

蒙古族 满族 回族 其他

少数名族

合计

1949 86.866 13.099 0.004 0.029 0.001 53936 16 121 6 54079 1950 86.821 13.138 0.006 0.034 0.001 56191 25 146 6 56368 1955 86.941 13.004 0.018 0.033 0.004 68221 93 173 22 68509 1960 88.055 11.869 0.018 0.052 0.006 78465 120 344 38 78967 1965 88.145 11.728 0.034 0.081 0.012 86816 248 602 92 87758 1970 88.585 11.282 0.038 0.082 0.012 94942

322

694 101 96059 1975 88.635 11.222 0.046 0.084 0.013 108408 448 811 127 109794 1980 88.422 11.435 0.052 0.079 0.013 129333 542 825 133 120833 1985 88.046 11.781 0.075 0.084 0.014 133572 850

950

162 135534 1989

87.76

12.04

0.11

0.07

0.02

142626 1256 881

183

144946

表5 1982年鄂尔多斯市各行业人口构成情况表

行业人数比重%

总计536981 100.00

农、牧、林、渔业445966 83.05%

矿业及木材采运业6367 1.19%

电气、煤气、自来水的生产供应业1593 0.30%

制造业22000 4.10%

地质勘探和普查也1970 0.37%

建筑业3944 0.73%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4951 0.9%

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仓储12261 2.28%

住宅、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服务业1196 0.22%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4713 0.88%

教育、文化艺术事业15487 2.88%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905 0.17%

金融、保险业1916 0.36%

国家机关、政党和群众团体13519 2.52%

其他行业195 0.04% 上述两表为1982年鄂尔多斯市各行业职业构成情况表。此时,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已由原先的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的较为多样化。这有助于发展该地区的经济体制,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4人口结构研究分析

根据鄂尔多斯市人口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仍将存在。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分析解决出现的一些新的人口现象,实现人口与经济等的协调发展。[10]从研究中可知,鄂尔多斯市目前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为人口的红利期,应趁此机会大力发展经济,全面促进本市建设。在男女比例中,男女比例趋向平衡,但男性人口还是高于女性人口。城乡分布中,乡村人口开始向城镇流入,但城乡人口分布并不平衡。民族结构中,各民族比例趋于稳定,汉族人口仍是该区域的主体。从职业、行业结构中可知,鄂尔多斯市已由原先的产业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先的农业户得以转变。促进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

针对鄂尔多斯市的人口发展状况来看,其人口结构有以下问题存在:

人口老年化问题仍然突出。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鄂尔多斯市总人口7.7%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将是鄂尔多斯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相对偏少。首先,2008年末鄂尔多斯市国有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3252人,平均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鄂尔多斯经济结构向资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移的速度有待提高。其次,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相对偏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反映,鄂尔多斯市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7%。

城乡人口发展不平衡。鄂尔多斯市虽然人口城镇化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区域内的城乡人口发展并不平衡。调查资料显示,2003-2007年鄂尔多斯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份额都在较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增加值份额仍比就业份额少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第一产业中还潜在一定数量的剩余劳动力。

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鄂尔多斯市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日见加大。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来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再加上外地劳动力人口的流入,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和就业岗位的提供之间将产生较大的矛盾,社会就业的压力还要进一步加大。[11]

5针对研究提出措施建议

针对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应制定相应措施,予以调整,来适合该市的经济发展,加快鄂尔多斯市的发展脚步。

对于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相对偏少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各企事业用人单位,招揽、吸引各高校毕业生,提高本地人口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另外,还要重视素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为社会的全面进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促使鄂尔多斯市人口逐渐向高层次、高素质目标转化。

对于城乡人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制定一系列设施,使得农村人口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城市人口同样的待遇,促进人口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还可以在城镇建设工厂,开发旅游资源等,来吸引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

对于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的问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努力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机会。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仅体现在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业崛起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上。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要把推进城镇化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优化服务行业结构,积极有序地扩大开放,推进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营造适宜的社会氛围以鼓励城乡居民增加服务消费,以适应城乡居民对服务性需求不断增大的需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业,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同时,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健全小城镇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12]

结论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市的人口结构现状,以及1949~1989年之间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其现今人口结构的特点,并通过结合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运用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得出其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人口结构对整个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不断对其进行研究调查,以促进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相调,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2][10][11][12]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加快鄂尔多斯市发展步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4417061105.html,/TJFX/201004/t20100422_181927.html.2010-04-22

[3] 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5][6][7][8][9]伊克昭盟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伊克昭盟志.现代出版社.1994年:448—455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常立新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常立新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中国的人口结构

.中国的人口结构

————————————————————————————————作者:————————————————————————————————日期: 2

中国的人口结构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调查汇总的全国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二、流动人口 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三、城乡构成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五、年龄构成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七、受教育程度 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974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746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448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八、家庭户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3951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369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集体户人口为6934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7人,农村为3.27人。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在高中的课本中,也有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迁移以及工业革命时的迁移。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就有很多人口迁移过去,我们来南京上学有部分就把户口迁移过来了。这也会引起人口结构的变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虽然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而这 需要广大人民的实施。 由于人们的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完整版)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毕业设计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 析 专业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孙学涛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黄犚 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告: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 从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

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分析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高现象

【新闻背景】 中国已经不再是之前外国投资者蜂拥而至建立工厂的黄金宝地。曾经低廉充足的劳动力如今难以寻觅。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诸多大企业转而关注其他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国,到底怎么了? 【原创评论】 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分析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高现象 By 济南大学高远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通过上述6次人口普查的分析,发现在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6.96%,而2011年达到8.87%,已经超过国际社会7%的评估标准。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且愈演愈烈。安联集团上一期《人口结构变化报告》的中国专题中显示,目前中国的退休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之间人口)的比例约为19: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100。这意味着届时100个劳动力将必须供养64个退休人口。按照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计算,2013年劳动力拐点将会突显,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开始进入退休潮,届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

人口数量及结构预测模型

基于Leslie矩阵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探讨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人口问题也是我国的根本 问题,可是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却出现老龄化严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不良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针对近几年的人口数据做出了一些简要的分析,特别是自从2002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一定的降低,为了考虑其以后的人口发展情况,我们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进行一定的预测,并评价其合理性。 从种群的方面出发,在种群的Leslie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整个中国的年龄按阶段分成20组,通过Leslie矩阵建立起他们的相关关系,我们以最近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控制5年内总生育率的倍数来控制每个夫妇所生孩子的个数,通过多次迭代求解,最终可得到:若我国严格采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即每个夫妇仅生一个孩子,则50年后我国的人口将为5亿左右,可见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严重。 为了提出新的政策,我们通过改变其倍数关系来改变其人口的结构,我们发现当生育率为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1.8左右,也即每个夫妇大约生2个孩子时,从人口数量来看,50年后我国的人数将在10亿左右;而从人口的结构来看,男女比例也接近于1,老少比也比较合适。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关于放宽二胎政策的时间,我们通过探索两个不同总和生育率的相关人口变化情况下,发现在2015年对计划生育进行改变,其改变的内容为:在控制人口数量为10亿情况下,在最近50年里,可以对二胎政策给予一定的放宽。 在模型的检验中,在现行总和生育率与原总和生育率的倍数为1.8时,我们通过增大或减小其值时,其效果都不是往老龄化方向发展就是往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的方向发展,所以,

中国人口结构分析

第二章中国人口结构分析 2.1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年龄 2.性别 3.人种 4.民族 5.宗教 6.教育程度 7.职业 8.收入 9.家庭人数 人口结构介绍 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又称人口构成。它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特征,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总体,有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阶级、文化、婚姻、职业以及宗教信仰等标志,但就其性质特征而言,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 3大类。 人口的自然结构 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 人口的社会结构

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再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阶级、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家庭、职业和部门,其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平均寿命也有相应的差异。 人口的地域结构 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和人口的城乡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口结构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下,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变动的规律性。了解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想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二大特征;人口低增长是指年出生人口的低增长(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年出生人口高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和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均会使人口结构恶化!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难控制(特别是进入少子化社会以后更难于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主要通过抑制或鼓励育龄妇女的生育胎次来实现。要实现代际均衡(零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13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要实现代际低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2胎(中产二胎,金领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理想的人口结构如下图:

人口结构变化:2030年的世界

人口结构变化:2030年的世界 2030年人口结构变化 戴德梁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研究报告显示,婴儿潮一代的退休,Z世代踏入职场,以及其他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对世界各地的房地产租户、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一份以《人口结构变化:2030年的世界》(DEMOGRAPHIC SHIFTS THE WORLD IN 2030)为题的报告中,分析了未来十年,伴随着6.93亿婴儿潮一代达到退休年龄及13亿Z世代加入劳动力大军,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将要发生的巨变。由于婴儿潮一代、千禧一代以及Z世代所采取的不同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未来十年随着一代人退出和另一代人加入劳动力市场,世界城市由此受到的改变和影响不容小觑。 对于中国来说,预计未来十年,多座城市将跻身全球最高效生产力行列,但要挑战排名更高的城市,我们仍需不断努力。 未来十年中国城市,将跻身全球生产力最高效的行列 高生产力象限是中国城市所主导的领域,凸显了中国正在历经的快速发展。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已经见证了中国制造业在价值链中上移,同时保留了不甚复杂的出口产品市场份额。因此,中国城市为企业租户提供了一系列机遇。 此外,政策发展,比如设立经济特区打造了全球经济实力。这有助于抵消人口增长减速,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很多城市将会经历工作人口负增长。在国家层面,预计中国年龄介于20-64岁的劳动人口将会下降3%,等同于流失近3000万的劳动力。因此,提高生产力势在必行。 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发展令人瞩目,充分证明了上述分析情况。然而,它们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吸引力和市场透明度,向排名更靠前的城市发起挑战。上海已经成功位列全球外商投资十大城市,然而它是前25座城市中唯一的中国城市,前15座城市中美国拥有4个。如果中国城市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并走向成熟,中国城市排名情况将很容易发生变化。 此外,报告还显示,世界表现最佳的城市位于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区域彰显了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优势。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城市因低生产力或经济及房地产增长市场滞后而排名靠后,它们的发展轨迹需要进一步评估。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影响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7061105.html, 2011-05-10 07:49:13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电/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揭示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些大的趋势:一、过去十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比上世纪90年代明显放缓;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但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少儿人口比重降低,老龄化趋势初现;三、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素质提高; 四、城镇化进程比预期的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50%;五、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内陆欠发达地区的比重下降。 《财经》发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文章分析,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不会因劳动力减少在未来十年大幅放缓?人口结构的变动将如何影响投资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文章如下。

劳动力减少将影响潜在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供给、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平均在10%左右,这其中有劳动力供给的快速增长,高储蓄率支持的资本存量的扩张,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贡献。 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满15周岁不到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是9.2亿,比2000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1亿人。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向媒体透露,根据统计局人口专家的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在9亿左右。前几年9亿多一点,后几年9亿少一点。尤其是2013年以后,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甚至是负面的因素。 劳动力供给减少拖累经济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已有先例。 但中国有一些特殊因素,增加了判断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性。比如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从经济供给的角度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生产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 此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城镇人口达到了6.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而2000年比1990年的前一个十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50%的城镇化率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还在扩大,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在未来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但未来城镇化率上升的速度可能比过去十年有所放缓,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一般认为,中国经济进展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就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要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进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失真、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和转型时期 就业政策滞后效应等客观因素,中国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大量的扭曲现象,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和就业效率低下。此外,一方面中国总体人力本钱投资严峻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却出现了“教育深化”的现象,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本文从人口转变的背景出发,对中国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就业效率进行了简略分析,对未来如何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探究性的思考。 一人口转变的历史与现状 1世界人口转变状况及其主要特征 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是指西欧各国以及主要由欧洲移民定居而逐渐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转变最早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欧,但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即在上述各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过程之中完成。工业革命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各国改善营养状况,改进社会医疗卫生设施和相关条件,使历史上长期威胁人类社会的高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出生率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某些时期内甚至得以提高。这样,原先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二者之间的“生死距差”(demographicgap)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变更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日益加速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早期。 1870年以后,欧洲各国中的生育决策发生了较大转变,生育率迅速下降。与此同时,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生死距差逐渐缩小,西方各国进入了低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第二阶段晚期。 人口变更第二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150-200年右左。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国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更的第三阶段,基本实现了向现代人口均衡的转变。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出现短暂的“婴儿潮”(babybooming)现象,但人口变更之总格局基本确定。进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普遍下降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现代医药技术的引进和推销之外,战后国家的独立、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提高、生活的改善等对这些国家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生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已经凸现的生死距差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六、七十年代,进展中国家开始熟悉到人口膨胀的严峻性,并相继实施操纵人口的政策。从七十年代起,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之外的大多数进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下降,陆续从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和急剧提高的增长率阶段,向以开始下降的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更第二阶段晚期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各国进展不一,办法各异。迄今为止,大部分进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尚未完成,现代人口变更新的均衡状态尚未确立。 2.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化及其特征 从1953年到1990年,中国人口总数由5.8亿增至11.6亿,年均增长1.81。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相差甚大。从1953年到1964年,平均每年增长1.57,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及对策分析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强有力的计划生育国策,人们的生育观发生的重大的转变。从多子多福到优生优育;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这些观念的转变共同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医疗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只有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以免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对策 一、人口结构及变化 人口结构是人口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人口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人口结构是指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生理的特征,吧人口划分成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正确把握人口结构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 2、人口结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内部关系 3、人口结构是一定时点上的人口内部关系 二、人口结构分为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 (一)当前我国人口自然结构呈现以下几种变化趋势: 1、人口老龄化。 2、性别比较高 (二)社会结构包括阶级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文化结构、民族结构。(三)地域结构表现为行政结构和城乡结构 三、人口结构变化原因 1、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减少青年人口比重 2、逐渐宽松的户籍制度加速人口流动 3、改革开放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 4、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了我国文化结构变化 四、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1、加快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2.、减缓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人口消耗资源量 3、提高我国人口平均素质,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权 4、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口爆炸时间的推迟做出巨大贡献 5、提高了经济生产的人力成本 五、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一系列问题,只有正确对待并妥善解决才能化不利为力量。 1、认清国情,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国策,忍受人口红利消失的阵痛。 2、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3、实行适当有序的人口流动,防止部分地区的过度老龄化 人口结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是深远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妥善解决,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做出贡献,避免出现不和谐因素。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的速度,这就考验我国的应变能力,只有认清国情,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持续有效应对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劳工成本上升的问题。 参考文献:《人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吴忠观2005年7月第二版 百度网搜狐网

最新秘密数据:2012年中国真正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2012年中国真正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建堂: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出生人口16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0‰,比上年提高0.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5‰,比上年提高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比上年提高0.16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上年末下降0.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比上年末下降0.08。 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我建议媒体朋友们关注这个数据。去年中国15-59岁或者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8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 今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发布会公布2012年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2012年劳动人口的总量2012年是9.37亿,减少了345万,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相当长时期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要高度重视这个事情。 马建堂称,感觉跟朋友们发布这么一堆数据,就担心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你说是不是我对人口下降这个问题有忧虑,我也不否认。计划生育政策,我作为国家统计局局长来说,不一定很合适说,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人口的控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取得了很了不起的进步。我们用了30年左右时间,人口增长模式就到了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模式,少生了一两亿人,对推动我们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人口结构图

中国的人口结构图 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5.0‰),并在2002年快速进入了严重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3.0‰),之后继续下降,直到现在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13.0‰;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87‰),可知:10-14岁(1994年~1998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7%(人口出生率低于14.0‰),约在1994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5-9岁(1999年~2003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5.5%(人口出生率低于11.0‰),约在1999年便快速进入了超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1.0‰);中国进入超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可知:①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②总和生育率极低。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总和生育率接近3.10-2=1.10;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2.13,在发展中国家为2.3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2.2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2008年中国人口结构如下图: 帖子附图: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全球人口年龄结构的背景 自二战之后,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三代式变化,总的来说,规模最大的三个年龄群体是婴儿潮一代,X一代和Y一代。婴儿潮一代是二战后196-1964间出生的,他们是塑造营销环境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现在他们大多处于中,壮年,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X一代是指1965-1976年出生的一代,他们更热衷于消费和广告,同时又十分谨慎,关心环境,他们更关注工作满意感甚于为晋升牺牲个人的幸福和成长。Y一代指1977-1994年出生的一代,也是现今我们大学生所属的一代,年龄分布于青春前期到30岁。他们大多熟悉网络和电脑,热衷时尚,数码产品,是市场的新力军。 (三)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很多,主要有:①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②少儿系数。指少年儿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③老少比。指人口中老人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百分比。④抚养比。又称负担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⑤老年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指老年人口或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区分为 3 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