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方法
新生儿 前囟 1.5~2cm 后囟闭合
3~4个月 骨缝闭合
1~1.5岁 前囟闭合
临床意义
早闭
迟闭
2、脊柱 代表扁骨的发育。 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随动作发育而
形成3个生理弯曲,有利平衡。 3、骨化中心
骨龄:骨化中心按年龄依次出现,反映 小儿骨骼发育的年龄。
1-9岁骨化中心=年龄+1 临床意义:骨龄延迟 骨龄超前
❖ 临床意义 1、有个体差异 ±10% 男 > 女 城市 > 农村 2、正常 均值±2SD 均值–1~2SD 增长过快 可能发生肥胖 增长缓慢 可能营养不良
❖ 测量方法
身高(长)
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代表头、脊柱 和下肢的增长。反应骨骼发育、身体长度 的指标。 ➢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1、生后第一年最快,是出生时的1.5倍 2、生后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 3、青春期:第二高峰期 4、头、脊柱和下肢增长速度不一致
第一篇 儿童保健
第一章 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 指细胞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
加,主要是量的变化。
发育: 指人体达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
系列变化,主要是质的变化。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一节 小儿体格生长
一、生长规律及临床意义

体重

身高

头围


胸围
指 标
上臂围
骨骼
牙齿
体重 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和体液重量的
和“身高别体重”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即可评价近期营养状况,又可反映远期营
养状况。
<P20

P20~P80 中
> P80

小儿生长发育图 评价法 纵向观察小儿体格
生长状况的评价方法。 用同性别、各年龄
组小儿的某一项体格 生长指标的各主要百 分数值画成曲线,可 制成生长发育曲线图, 供作评价小儿生长的 依据。
牙齿的发育
乳牙 4~10个月萌出,2.5 ~3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月龄-4(或6) 临床意义:出牙延迟
恒牙 28~32 六龄齿
二、小儿体格生长的特点
连续性和阶段性 快-慢-快 两个高峰
头尾规律 各器官系统发育速度不等
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 育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而后回缩。 个体差异
1、脑、脊髓发育 胎儿期领先于其他系统 脑: 新生儿 350g 相当于体重的10~12%,神经
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
6个月 600g 1岁 900g 相当于出生时2.5倍 4~6岁 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85~90%
脊髓:
出生时已成熟,2岁时构造接近成人。
随年龄而增长、加长
大于均值加2个标准差 均值加1~2个标准差之间 均值到均值加1个标准差之间 均值到均值减1个标准差之间 均值减1~2个标准差之间 小于均值减2个标准差
>第97百分位 第75~97百分位之间 第50~75百分位之间 第25~50百分位之间 第3~25百分位之间
<第3百分位
Kaup指数
利用人体各部分之间 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 式把有关体格生长的指 标联系起来,计算出相 应的指数来进行评价。
体重正常 曲线向上并与标准曲线相平行
体重未增 曲线平坦,走向与曲线横坐标相平行
体重增长 曲线低偏,走向与标准曲线相仿,但 速度减慢 略低,本次体重-上次体重仍为正数。
体重减轻 曲线下斜,远离标准曲线,本次体重-
上次体重为负数
体重超常 曲线上偏,与标准曲线不平行
第二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 解剖生理特点
三、小儿体格生长的评价 定 以一种体格生长的“标准”为依据, 义 来判断个体或群体儿童生长状况的过程。
1、了解个体或群体儿童的体格生长水平和
营养状况。
2、检出需要干预的儿童

3、对干预结果的评估

4、对群体儿童进行评价
基本要求:
1、有可用的体格评价的参考值 2、有科学的体格生长评价标准 3、有准确的测量用具和统一的测量方法 4、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相结合
出生 34cm 1岁 46cm 2岁 48 cm 5岁 50cm 15岁 接近成人 临床意义 过小
过大
测量方法
胸围
反应胸廓骨骼、肺、肌 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
胸围发育规律
出生 32cm 1岁头、胸围相等 1岁后 >头围 (年龄–1) 临床意义
交叉延迟 胸廓发育异常、
佝偻病、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
上臂围
总和,衡量小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 标。 ❖ 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新生儿期 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 婴儿期 第一个高峰期 第二年 增长速度减慢 青春期 第二个高峰期
❖ 体重计算公式 生后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8 7-12个月小儿体重(kg)=出生体重(kg)+4.8+(月龄-6) ×0.25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岁) ×2+7(或8)
➢ 身高计算公式 1~10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7+70
➢ 临床意义 正常 :±2 SD 生长发育迟缓:< - 2SD
➢ 测量方法
坐高
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代表头部与脊柱的增长。 坐高增长规律
出生时 33cm 与身高的比例 随年龄增
长而下降
临床意义 比例大于正常值
测量方法
头围
反应脑和颅骨的发育。 头围 发育规律
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的发育, 常用来评价营养状况。 增长规律
新生儿 10.2~10.5cm 1~5岁 共增长1~2cm 临床意义 判断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13.5cm 营养良好 12.5cm~13.5cm 中等 <12.5cm 营养不良 测量方法
骨骼发育
1、囟门与骨缝
前囟 后囟
囟门与骨缝发育规律
评价方法
均值离差法 用体格生长指标的
均值为基准值,以标 准差为离散度来划分 评价等级。通常采用 六级评价法
百分位数法 以体格生长指标的
中位数为基准值,以 其余各百分位数值为 离散距对体格生长水 平进行等级评价。
表1-1 均值离差法和百分位数法六等级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离差法
Fra Baidu bibliotek
百分位数法
上等 中上 等 中+ 等 中– 等 中下 等 下等
主要反映人体的发育 和营养状况。
体重(kg) [身高(cm)]2 104
Kaup指数的评价标准
营养状况 中国儿童 日本儿童
肥胖 优良 正常 偏瘦 不良
>20 20~18 18~13.5 13.5~12 <12
>20 20~18 18~15 15~13 <13
三项指标综合评价
应用“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