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
高中物理专题:摩擦力专题
摩擦力的定义:为了阻止物体的运动或者运动趋势而产生的一种力。
①滑动摩擦力:阻止物体的运动产生一种力。
②静摩擦力:阻止物体的运动趋势产生一种力。
摩擦力的作用:使物体与接触面保持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①物体与接触面的速度大小与方向相同;②物体与接触面都处于静止状态。
题型一:如下图所示:物块m静止放置在固定斜面的最上端,斜面的长度为L,斜面的倾斜角为θ,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Ⅰ)物块是否可以一直静止在斜面上,如果可以一直静止,分析需要满足的条件,判断摩擦力的类型,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Ⅱ)物块如果不可以在斜面上一直静止,分析需要满足的条件,判断物块的摩擦力的类型和物体的运动类型,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离开斜面底端时的瞬时速度,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物块除摩擦力之外,受到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如下图所示:①开始时:物块与斜面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经达到了相对静止。
②摩擦力的使命是保持物块静止,要保持物块静止,就需要物块受力平衡。
③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可以受力平衡;在沿斜面方向上,只有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不能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为沿斜面向上,才有可能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
垂直于斜面方向:受力平衡⇒θcos mg F N =。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式得到:θμμcos mg F f N =⋅=。
根据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滑动摩擦力得到:θμcos max mg f =。
沿斜面方向:第一种情况:θμθθμθθμθθμθta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max ≥⇒≥⇒≥⇒≥⇒≥mg mg mg f 。
摩擦力类型: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小:θsin mg f =。
物块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第二种情况:θμθθμθθμθθμθta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max <⇒<⇒<⇒<⇒<mg mg mg f 。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 必修第一册第3章 专题强化 摩擦力综合分析
专题强化摩擦力综合分析[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会用条件法、假设法、状态法判断摩擦力的有无(重点)。
2.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3.掌握摩擦力突变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分析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突变问题(重难点)。
一、对摩擦力的理解如图所示,各物体接触面均不光滑,请分析以下A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如果有,是哪种摩擦力?方向如何?答案A图:物体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水平向右B图: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不受摩擦力作用C图:物体相对斜面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D图: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沿传送带向下的运动趋势,受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1.对摩擦力的理解(1)摩擦力是指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的阻碍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3)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摩擦力的方向(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可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物体相对于它接触的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如图甲)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如图乙所示。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3)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摩擦力为动力,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摩擦力为阻力。
3.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若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存在摩擦力;否则不存在摩擦力。
(3)状态法:由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若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物理摩擦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20题)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N/cm,水平拉着一个重为200N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当弹簧的伸长量为2cm时,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受摩擦力大小是;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如果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物体在水平面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当物体沿着墙壁匀速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墙壁所受压力为。
3、一物体置于水平粗糙地面上,施以水平向右大小为40N的力,物体没有推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4、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5、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6、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摩擦系数为0.5的水平地面上,当用3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N, 当用6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 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N7、重2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0N,动摩擦因数是0.5,物体的一端连一根劲度系数为4×103N/m的轻质弹簧.则:将弹簧拉长2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N,将弹簧拉长4cm时,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N8、重为100 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25,它与桌面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30 N。
若水平拉力F作用在木块上,当力F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到28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力F的大小由35 N减小到28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绝对精品】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
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12F F 、和摩擦力的作用,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12=10=2F N F N ,,若撤去1F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 .10 N,方向向左B .6N ,方向向右C .2N ,方向向右D .0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4,F 1= 1N 和F 2=5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 和B 上,A 、B 均静止,则A 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 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 .1N ,4NB .1N ,5NC .4N ,1ND .0N ,5N3.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木块在质量为m 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 .当F>μ2(m 1+m 2)g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1+m 2)g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 1g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4.已知A 与B 所受重力分别为G A =10N ,G B =20N ,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如图甲乙所示.现在用大小为8N 的力F ,分别作用在A 、B 上,则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是A .甲图中,A 不受摩擦力,B 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大小为8N 的摩擦力B .甲图中,A 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2N ;B 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6NC .乙图中,A 受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2N ;B 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9ND .乙图中,A 受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2N ;B 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2N5.如图所示,物体A B 、叠放在物体C 上,C 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B ,使、、A B C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A .B 对C 有向左的摩擦力B .C 对A 有向右的摩擦力C .物体C 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D .C 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6.3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B 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方向水平向左B .A 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 .B 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F ,方向水平向右D .C 受到5个力作用7.2019年6月24日消息,大连市首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决赛开赛,现场20名砌筑工展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准.如图所示,竞赛工地上的建筑工人用砖夹搬运5块相同的砖(图中阴影部分相当于砖夹),当砖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砖夹对砖块的水平压力越大,1、5两块砖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 .3受到2施加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的一半C .4对3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D .1受到2施加的摩擦力与4受到5施加的摩擦力完全相同8.用水平力F 将一个重为G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 )A .方向竖直向下B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C .墙壁越粗糙,摩擦力越大D .只要物体不动,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G9.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最新-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科学概念: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⑴、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⑴、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教法和学法引导法、讨论法、示范讲解法。
教具或学具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球10个、筷子一双、橡皮泥、棉布、线绳、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一100目砂纸一张。
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⑴、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⑴、15秒夹玻璃球比赛。
思考:对筷子怎样改动能在15秒内夹得更多?⑴、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教师板书)(二)物体运动与摩擦力1、测量摩擦力⑴、出示鞋子请学生思考鞋子往右运动时,摩擦力会朝哪个方向?(左)⑴、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会是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用测力计测量)师示范,“一小格,两小格,三小格……六小格”(物体刚运动时读数)⑴、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这是刚刚能够使鞋子运动起来的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典型例题和讲解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典型例题和讲解
高中物理摩擦力的典型例题和讲解如下:
例一:
题目:一个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另一个木块被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
两个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推导出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施加在第二个木块上的水平向右的力。
例二:
题目:用水平推力F把重为G的黑板擦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力,当把推力增加到2F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原来的几倍?
解析: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由于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当推力增加到2F时,黑板擦仍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仍然是等于重力。
以上两道题目展示了高中物理中关于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通过分析题目和推导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
摩擦力--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
摩擦力--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N不变,f不变2.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3.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2.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A.90 N、80 NB.80 N、45 NC.80 N、90 ND.90 N、90 N4.滑块能沿静止的传送带匀速滑下,如图.若在下滑时突然开动传送带向上传动.此时滑块的运动将()A.维持原来匀速下滑B.减速下滑C.向上运动D.可能相对地面不动.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跟支持力的大小成正比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静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6.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向下传送货物,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7.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F1=4 N,F2=8 N,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将水平力F1增大到10 N,则()A.物体M仍处于静止B.物体M受到的合力方向向左C.物体M受到的合力方向向右D.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8.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μ= 可知,μ与摩擦力F f成正比,与正压力F N成反比B.μ只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C.μ只跟两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D.μ既跟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有关,又跟接触面粗糙有关9.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这段时间内关于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B.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右C.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左D.因小车的运动性质不能确定,故B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0.用水平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t=0时刻起水平力F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t1时刻F减小为零.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时间t变化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A. B. C. D.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是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12.如图,水平的皮带传送装置中,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皮带做匀速传动且不打滑.此时把一重10N的物体由静止放在皮带上的A点,若物体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放上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4NB.达到相对静止后,物体在A点右侧,受到的是静摩擦力C.皮带上M点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D.皮带上N点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1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反向B.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但不一定受到摩擦力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14.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15.A、B两木块重分别为90N和30N,用细线绕过滑轮连结在一起并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 与B、B与桌面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当对滑轮施一水平力F=30N时,则()A.A对B的摩擦力为15NB.A对B的摩擦力为9NC.B对C的摩擦力为30ND.细线的张力为15N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三、实验探究题17.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18.某实验小组使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研究摩擦力,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装置如图所示:(1)保持接触面的压力、面积等因素不变,只研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讲义
一、复习旧知(1) 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 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斷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 最大静摩擦力。
(3) 掌握动磨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磨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 知道影响到摩擦因数的因素。
二、重难、考点:1. 赫摩擦力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趁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大小:0~几2.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而上物块P,由跨过泄滑轮轻绳与物块Q 相连,滑轮到P 和到0两段 绳都是水平的,已知。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质量都是心滑轮质 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力F 拉。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大小为()【对应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加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而间动摩擦因数为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若长木板仍处于静I 匕状态,则长木板受地而摩擦力大小 一定为()A 、jLi.ing摩擦力专题A 、png C 、3pmgB 、2pirngD 、 4pmgC、他 mgD、【例2】、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B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B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心b、"位于同一水平而上如图所示设该时刻心b所受摩擦力分别皿、仏则下列说法正确是()A、血、斤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D、念歩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C、办若是动力,则.斤一泄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D、屈若是阻力,则£一泄是动力,两方向相同【对应练习2]、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O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P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B、P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C、0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D、0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例3]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而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i和加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而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R.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藹是:()B.【对应练习3】、如图所示重物A 、B 叠放在水平桌而上质量分别为也、加2、心的物体分別通过细线 跨过左滑轮水平系在重物爪 为匕已知心加2+心,爪B 保持静止•现将心解下放在物体A 的上方,发 现A. B 仍处于静止关于A 、B 间的摩擦力力和B 与桌而间的摩擦力去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 、 .力变大,虚不变B 、 力变大,无变大C 、 力变小,虚不变D 、 力变小,无变大【例4]、如图所示,水平地而上有一质虽:为M 的长木板,质虽:为加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摩擦力》课件(共19张)
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 着封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 ,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 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 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 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 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 。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 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 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 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 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摩擦力做功》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糙粗斜面向上滑,达到最高点后又滑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值小B .上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值小C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值大D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比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值大答案:A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7 m / s 的初速度从半圆面的A 点滑下,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 7 m / s 。
若该物块以 6 m / s 的初速度仍由A 点滑下,则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大于6m/sB.等于6m/sC.小于6m/sD.无法确定答案:A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一物块以s m /1的初速度沿曲面由A 处下滑,到达较低的B 点时速度恰好也是s m /1,如果此物块以s m /2的初速度仍由A 处下滑,则它达到B 点时的速度 ( )A 、等于s m /2B 、小于s m /2C 、大于s m /2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识记如图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 和AB /(都可看作斜面)。
甲、乙两名旅游者分乘两个滑沙撬从插有红旗的A 点由静止出发同时沿AB 和AB /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 上.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在B 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 /点的速率 B.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短C.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D.甲、乙停止滑行后回头看A 处的红旗时视线的仰角一定相同答案:D来源:2004年高考江苏 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如图6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 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 ,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图6乙中分别表示它AB B / C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 、加速度a 、势能E P 和机械能E 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来源:2008年天津市模拟二 题型:单选题,难度:应用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在0—6s 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为(取g=10m/s 2)A.kg 35B.kg 910C.kg 53D.kg 109 答案:B来源:2008年北京四中模拟一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C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 、重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答案:D 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从斜面AC 和AB 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高中物理专题08 摩擦力
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大小计算(静摩擦力只能应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1)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其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分析沿接触面其
它力(除静摩擦力)的合力,若合力为零,则静摩擦力不存在; 若合力不为零,一定存 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合力,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反。
(2)若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则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
静摩擦力
【题4】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C )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静摩擦力的方向既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
静摩擦力
【题5】(多选)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D ) A.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杆向下的 B.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杆向上的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增大
力f1作用,此时滑动摩擦力f1的方向与
动的倾向,而实际上不一定沿该方向运动,可理解为“如果物体不
受静摩擦力作用时的运动方向”。
运动方向相反;若v1<v2,则B相对A向
左运动,B受到方向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②“相对运动方向”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运动的方向,在
研究摩擦力时此参考物体一般指摩擦力的施力物体。
,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是静止的,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斜向上的。 可以是阻力(和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公式法:F=μFN。 (2)状态法:若μ未知, 可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必备】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必备】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C.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2.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3.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______N;若要让图乙中的A、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______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5.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重1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20cm(如图所示),测力计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当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5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6.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高中物理摩擦力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物理摩擦力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如下图示的器材是:木质轨道(其倾斜部分倾角较大,水平部分足够长)、小铁块、一根细线、一个量角器. 只用上述器材就可以测定小铁块和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将小铁块从倾斜轨道上的一固定位置由静止释放,让小铁块能下滑到水平轨道上b.用图钉把细线钉在小铁块运动的起点、终点处并拉直c.用量角器测量(先用文字说明再用字母表示)则小铁块与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 .2、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材料动摩擦因数金属―金属0.25橡胶―金属0.30木头―金属0.20皮革―金属0.28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表示用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
①试说明这两种测量动摩擦力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②图中已把(甲)、(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4、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
一位同学学习了滑动摩擦力后,怀疑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准备用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这位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成正比,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2)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应制作的木块是下列选项中的。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
专题讲解:摩擦力掌握要求:1、摩擦力的定义把握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3、经典题型的理解与把握一、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者存在相互运动趋势的时候,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非光滑接触面)二、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上是粗糙的;②接触面上要有挤压的力(压力);③接触面上的两种物体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分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没有出现相对运动.经典案例分析:①、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答案:BC②人走路的时候摩擦力方向③自行车在行进过程当中前轮和后轮摩擦力的受力方向,当即刹车的时候,两轮分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引出滑动摩擦)④⑤.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ABCD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可能等于F2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并且产生相对运动。
经典例题:①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答案:AD解析:对照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以看出;选项A、D正确,而C错误.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发生相对滑动,但物体并不一定运动.例如物体A用细绳固定在墙上,当把木板B水平向右抽出时(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而此时它却受到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可见,选项B错误②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越重,物体与水平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B.物体在一支持面上滑动,当支持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时小一些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大小无关D.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成反比答案:C4.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中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A.F f甲>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答案:D6.(长沙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答案:A例6。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专题训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专题训练习题[基础达标练]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D.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运动解析:正压力越大,若是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越大,若是静摩擦力,则可能不变,选项A正确;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选项C错误;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例如随水平加速运动的传送带一起运动的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例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静止的地面受滑动摩擦力,选项D错误。
答案:A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B.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C.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静摩擦力越大D.无论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力,都可以具有动力作用解析:运动的物体一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如加速运动的汽车中相对汽车静止的汽车上的物体,故A错误;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错误;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瓶子的静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只要和运动的方向相同,都可以具有动力作用,故D正确。
答案:D3.(多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成正比B.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摩擦力可能是动力解析:只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与压力成正比,故A错误;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比如正在随传送带上升的物体,物体在运动,但受到静摩擦作用,故B正确;滑动摩擦力只是阻碍相对运动,不一定阻碍运动,可以作为动力,如轻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故C错误;例如人走路时,后脚所受摩擦力为动力,推动物体运动时,摩擦力是阻力,故D正确。
高中必修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物体表面间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摩擦力。
在高中物理中,摩擦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并且是必修一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高中必修一物理摩擦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摩擦力的定义和表达式①定义:指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一般阻碍或减小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其作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②表达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
摩擦力的表达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之间的压力。
二、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已经在相互摩擦的表面上滑动的时候所产生的摩擦力,而静摩擦力则是物体还没有开始滑动的时候所产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大于滑动摩擦力。
三、摩擦系数的物理意义摩擦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的。
摩擦系数的大小通常由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粗糙度所决定。
摩擦系数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
四、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如何测量摩擦系数呢?在实际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采用斜面法测量静摩擦系数实验方法是:将物体放在倾斜角为α的斜面上,通过调整斜面的倾斜角度,使物体刚好开始滑动的角度为θ。
则可计算出静摩擦系数的大小μ=tanθ。
2. 采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动摩擦系数实验方法是:用一定的力F推动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则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计算出动摩擦系数μ=F/N,其中N为物体的重力。
五、摩擦力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摩擦力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例如:1. 汽车制动时,需要摩擦力来减速并停车。
2. 运动员所穿的鞋子表面需要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来提高其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使运动员更容易控制其运动速度和方向。
高中物理摩擦力
2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相互接触 接触面粗糙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有正压力
3
摩擦力的分类
根据产生的形式,摩擦力 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
擦力
摩擦力的分类
1. 静摩擦力
当物体之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 ,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 摩擦力叫静摩擦力。例如:用 力推桌子但桌子没有动,此时 桌子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
摩擦力在环保和能源 领域的应用
在环保和能源领域,摩擦力也 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利用 摩擦力原理设计的风力发电机 叶片,可以通过旋转来产生电 力。此外,利用摩擦力原理还 可以实现废物的分选和回收, 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1
展望
未来,我们有望通过更深入的 理解和应用摩擦力原理,来解 决更多实际问题,推动科技进
B
摩擦力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汽 车的轮胎上常做有凹凸不平的花 纹,在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以及 在连结部分使用润滑油,都是为 了减小摩擦,使汽车更好地启动 和行驶
C
摩擦力在航天航空中的应用:为 了实现飞机升空和降落,飞机机 翼上装有襟翼和缝翼,使机翼上 产生一个上下的压强差,为飞机 提供升力
D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传 送带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例如移动电影机上的轮子 可以将电影胶片卷起来
动方向相反
5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压力大小: 压力越大,摩
擦力越大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 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接触面的材料:接 触面的材料不同,产生
的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 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 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3.3-摩擦力(共41张PPT)
N=mgcosa+kvsina
联立得:
mg(sin a cos a)
6 0.25*8
k=
=
v( sin a cos a) 5*(0.25*0.6 0.8)
=0.84kg/s
课堂练习
1.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只 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 发生相对运动的接触面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D.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 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 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压力FN的确定及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 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本节导航
(1)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跟 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它的 极限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 的变化范围为:
0<F≤Fmax
实际上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是假设静摩 擦力不存在时的相对运动方向,这样处理可 以化“静”为“动”。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 的运动方向之间无必然联系。静摩擦力既可 为动力,也可为阻力。 作用效果: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真正努力精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
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术,都需要无数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训练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训练[A组基础达标练]1.(多选)如图所示,重4 N的物体与弹簧相连,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4 N,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A.方向必沿斜面向上B.一定不为0C.大小必为6 ND.大小可能为2 N解析: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小为F=G sin 30°=2 N,若弹簧弹力表现为向上的拉力,因为F<F弹,物体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F f=F弹-F =2 N;若弹簧弹力表现为向下的推力,则物体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 f=F弹+F=6 N,故B、D正确,A、C错误。
答案:BD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的弹簧秤的示数为T。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T解析:根据受力分析,木块A水平方向受拉力T和长木板对它的摩擦力f两个力的作用,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木块A受力平衡,两个力相等,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A正确,B错误;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长木板B的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只要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就等于T,C、D错误。
答案:A3.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细绳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
水平向右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力F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3.0~3.5 s时间内,木板一定做匀加速运动B.在4.5~5.5 s时间内,木板一定做匀加速运动C.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5∶4解析:由图乙可知,在3.0~3.5 s时间内,物块与长木板之间为静摩擦力,二者保持相对静止,即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在4.5~5.5 s时间内,二者之间为滑动摩擦力,木板一定在相对物块运动,但是不一定做匀加速运动,故B错误;物块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虽然力传感器显示的细绳拉力和长木板提供的摩擦力等大反向,但是图乙中曲线是细绳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不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C错误;由图乙可知,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图中最大F,即5 N,滑动摩擦力为图中相对平稳的F,即大约4 N,所以二者之比约为5∶4,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产生
答案:BC
2.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11.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Q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 B.
C. D.
王子萌同学:和上面的第六题对比着学,它俩不一样,要是不明白,在让你爸用微信微我,拿微信上给你也能讲。.D解析:将P、Q看为一个整体,受两绳相等的拉力F0和地面的摩擦力f及拉力F作用,做匀速运动,有F=2F0- ,再对Q隔离,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F=F0+ 由以上两式联立解得F= .
答案:AD
解析:对照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可以看出;选项A、D正确,而C错误.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发生相对滑动,但物体并不一定运动.例如物体A用细绳固定在墙上,当把木板B水平向右抽出时(如图所示),物体A保持静止,而此时它却受到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可见,选项B错误
3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μ1≠0,μ2= 0 (D) μ1≠0,μ2≠ 0
解析:本题中选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受推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地面对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左,故μ2≠ 0,对A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不受力,μ1可能为0,可能不为0。正确答案为(B)、(D).
8. (年全国考题)如图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物体越重,物体与水平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
B.物体在一支持面上滑动,当支持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时小一些
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大小无关
D.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成反比
答案:C
4.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中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12..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A. 4μmgB. 3μmg
C. 2μmgD. μmg
答案:A
7.(1994年全国考题)如图1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A) μ1=0,μ2= 0 (B) μ1=0,μ2≠ 0
专题讲解:摩擦力
掌握要求:1、摩擦力的定义把握
2、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
3、经典题型的理解与把握
一、定义: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者存在相互运动趋势的时候,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非光滑接触面)
二、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上是粗糙的;
②接触面上要有挤压的力(压力);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D)零
解析;没有撤去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以后,物体在F2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仍保拧静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从上述分析可见静摩擦力是被动力.答案应为(D).
③接触面上的两种物体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分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没有出现相对运动。
经典案例分析:
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答案:A
6.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t;Ff丙B.Ff乙>Ff甲>Ff丙
C.Ff丙>Ff乙>Ff甲D.Ff甲=Ff乙=Ff丙
答案:D
5.(长沙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10、(2014年乐山调研题)如图10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C )
Aμ1mg B.μ1(m+M)g Cμ2mg Dμ1mg+μ2Mg
9、(2014年连云港第二次调研题)某人在乎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到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前和f后,则…( C )
A.f前向后,f后向前B.f前向前,f后向后
C.f前向后,f后向后D.f前向前,f后向前
注意:王子萌同学,如果自行车要是用脚蹬时,后轮是动力轮,有向后转动的趋势,那么后轮摩擦力就向前了,前轮摩擦力就向后了,因为前轮就是从动轮,跟着转,向前转,摩擦力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