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寒江独钓图》的留白之美13
传统诗词“留白”艺术例析
传统诗词“留白”艺术例析展开全文传统诗词“留白”艺术例析文字〖大中小〗)“留白”,雅称“余玉”,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以期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的余地。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余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我国艺术传统中,诗和画总是作为姊妹艺术如影随形,诗情与画意就像同枚硬币的两个面,绘画与诗词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
不少诗词歌赋都借鉴了绘画的留白手法,取得了特别的审美效果。
白居易是大家公认的留白高手,他的《琵琶行》堪称留白的巅峰之作。
在琵琶曲“声渐歇”的留白间隙里,读者仿佛化身诗人去感受着琵琶女汩汩流动的哀惋之情,感受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撞击的震颤。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乐曲演奏过程之中短暂的“无”,使音乐和情感实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看似“无声”的“无”中生出整首乐曲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有”。
短暂的空白仿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给予我们的那种飘渺悠远的感觉。
短暂的余韵徐歇之后,积蓄的力量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般轰然爆发出来,随即戛然而止。
此时惟有留白的“江心秋月白”冷寂无声,听众还深深地沉浸在乐曲营造的美妙世界里。
白居易在此诗中直接抒发内心情怀的句子很少,但诗人那绵绵浩荡的怨悱心潮,正是在琵琶女手翻弦飞的音符跳跃之间、旋律流转背后汹涌澎湃着 !即使在曲“声渐歇”的留白间隙里,诗人内心里何尝一刻暂息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潮涨潮落 ?如刘商的《行营即事》也是留白的杰作。
“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场的血腥场面,而是选取“将军夸剑”这一细节。
通过将军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宝剑又杀了多少多少人,又荣膺了多少多少功名这一生活场景,控诉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惨现实,揭露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反动本质。
漫话唐诗宋词中的“留白”
漫话唐诗宋词中的留白中国画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不能太挤太紧。
留白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广袤深远的创意,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风极其简约。
此画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在船上独自垂钓。
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即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留白雅称余玉,也就是说,它留下的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
画艺如此,诗艺亦如此。
在古典诗词中,留白艺术的运用,同样给读者提供了丰富联想与想象的空间。
读者可以借助于自己的人生经验组接生活的画面,对诗歌的形象、意境进行扩展、补充和再创造。
可以说诗歌中的留白,也是诗歌的一个有机部分,是诗歌形象、意境的延续与衍生。
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清袁枚《随园诗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作品,正是因了诗人独具匠心的留白,才绽放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结构留白先看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的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秀美明丽的意象,足见春色骄人。
下片写人物,可东邻女伴何以笑的那样灿烂美丽?东邻女西邻女何以在采桑的路上不期而遇?东邻女昨夜究竟做了怎样的春梦?这样的春梦又怎样让东邻女在斗草中得了彩头?西邻女又是如何取笑东邻女的?最后的笑从双脸生的笑,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是一种得意,还是一种羞涩?诗人都巧妙地回避了,只是写出人物的一种状态,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
这就是结构留白中的不全之全。
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只有33个字,篇幅虽短,情感却极繁复。
永远流淌着美丽神韵的《寒江独钓图》
永远流淌着美丽神韵的《寒江独钓图》作者:吴莎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2期摘 ; 要:马远的《寒江独钓》画一叶孤舟,一个老翁独坐船头,画面空阔辽远,体现了寒和独的意境,体现出了自然美,艺术美,境界美,和谐美,空灵美……关键词:美;自然中图分类号:J20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87-01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深深吸引了我,初识此画是在初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大片的白,如此自然的白。
在画中没有画一滴水,只有一位老翁独驾一叶扁舟,呈现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无边无际的水面。
画中以简洁的手笔,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
让我联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位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韵,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
可谓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来形容这画面正是再合适不过了。
画中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叶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
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
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特有的笔意。
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
一派寒气,作品凝重而又充满生气,营造静寂、萧寒的气氛。
我们可以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看到画中的自然美,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画中的雪景浑然天成,让人深感大自然的魅力。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清晰的反映了作者心灵的孤独与内心的清冷。
岁月的留白 岁月的留白是什么意思
岁月的留白岁月的留白是什么意思闲时翻书,遇见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整个画面寥寥数笔——茫茫天地间,仅一孤舟,一钓叟,几点水纹。
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
整幅画落在眼里,全是清寒之意。
想来那作画的人,将笔墨收住了,又将境界铺开了。
这观画的人,一点点地,循着深深浅浅的墨痕,循着升腾的幽寂之气,心中的山水,也一点点地,跑出来了。
那跑出来的,全是自己的山川,自己的流水,自己的巍峨俊秀,空山俱静,自己的烟波浩渺,水月俱沉。
这是留白。
悠然一境,不许尘侵。
无胜于有,方寸天地宽。
真是合我的意。
像读一首诗。
文字之外是意境的张力。
心中起伏鼓荡,偏又说不到那一个恰到好处,甚微甚妙。
只余叹息,于此深味。
听一首曲子,听到那一层微微的巫凉之气,萦绕在眉睫上。
我听不懂,但也无须懂。
像我在黄昏里的山村洗头,一盆清水,一寸一寸地搓着头发,心是惆怅的,也是明净的。
那时间里的留白,我也是不懂的。
但我晓得,它正一寸一寸地匍匐在我湿湿的头发里,萦绕在微微的雾气中。
像在雪夜,与一个人静静相对,坐到更深了,就一起去看雪。
雪花一片片地落,落在树枝上,发出微微压枝的声音;落在暖暖的脖颈里,一点点地,在皮肤上化掉。
雪后,残月升起来,就在月下沉默地点烟。
视线之内,除了白,还是白。
烟头在清虚冷寂的空气中一明一灭。
两颗心,怦怦跳着,却静到了极处。
忆起十几岁的时候,心里藏着一个喜欢的人。
学他的样子,临摹他的字迹,闻他用过的书本,却始终拒绝和他说一句话。
不能说出,也说不出。
现在,依然喜欢美好单薄的少年。
喜欢看他们无辜的眼神里,散发出来的荷尔蒙因子,带着青草的气息,微微的迷人,微微的忧伤。
这样的喜欢,是用来藏的——让它只属于自己。
原来这一份留白,一直在体内,一直在青春里。
清凉,寂寞,且盛大。
纷繁错杂的生活中,何尝不需要留白?日日相对的两个人,观望着日益堆积起来的疲惫,呼吸着相互纠缠过的空气,便有了渐次而来的窒息之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么,为何不多留出些空间,给对方,也给自己?有些话,不说,比说了好。
懂得“留白”
懂得“留白”作者:李峰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2022年第12期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创作中为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艺术大师往往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间亦显天地之宽。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懂得“留白”,是一种显现精明、难能可贵的工作智慧、哲学方法。
留白是一种“充实”,而不是“虚无”。
充实之心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思想充盈、固本强基,汲取丰厚滋养,转化为我所用,绽放智慧之光,方能“补课”“充电”,行稳致远。
留白是一种“有为”,而不是“无为”。
有为之志,登高望远、视通万里,胸怀大局、勇于担当,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生动实践精彩演绎出来。
留白始于谋篇布局。
大到一个国家的治国理政,中到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小到一个单位的具體工作,都起始于谋篇布局。
既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大作为,又要有小切口、关键处、精准点;既要谋篇得当、布局合理,又要统筹兼顾、适当“留白”。
无论一个战略家,还是一个实干家,都要在制定规划、谋定思路、安排工作时,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该落子时果断落子,该留白处恰当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通盘考虑、错落有致。
留白善于把握尺度。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数量界限,量变引起质变。
做好任何工作,既要全力以赴、开足马力,又要留有余地、准备后手,打好有准备之仗,做好有预案之事,把各种情况、各种因素、各种变化考虑在前、安排于前、防范于前,坚守底线、居安思危,牢牢把握主动权。
既要大刀阔斧、处事果断,又要精准施策、把握分寸,符合实际、实事求是,拿捏得当、恰到好处。
既要掌握原则、守住底线,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其更好地作出贡献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空白在中国画中的美学特色
在马远的《 寒江独钓 图》 , 中 可看出整幅画面只有一 叶扁 舟 ,
一
位老翁 , 整个江水 皆为“ , 际上 画面 的空 白正代表 了 白”实
浩瀚 的江水 , 给人的感觉是 : 老翁载着一叶扁舟在浩瀚的江 水 中行走。总之 , 中国画在经营位置的时候 , 要在画面上 留 出或大或小 的“ 白” 空 。中国画中的主宾 、 呼应 、 让就、 开合 、
构思和构 图。马远 的《 寒江独钓图》布局简约概括 , , 独具一
郭熙在《 林泉高致》 中说 :凡经营下笔 , “ 比合天地 。 何谓
天地 ?谓如一尺半幅之上 , 上留天地之位 , 留地之位 , 下 中间
南宋马远的《 寒江独钓图》 在画幅中央只画出一叶扁舟 和几条淡淡 的水 波 ,却表现 了浩茫大江中垂钓者的逍遥 自
在 。画家巧妙地利用 四周空 白突 出中央主体 , 同时也给人以
江水浩瀚的想像 空问, 船篷上 的蓑衣 、 草笠 的细节刻 画又予
人 以“ 风细雨不须归” 斜 的联想。他的这幅画是古代绘 画中
章法经典之作。马远用一只扁舟、 一位老翁 、 虚白一片 ,虚 “
实相生 , 无画处 皆成妙处 ” 空 白” 。 在这幅作 品之 中成 了不 可缺少的部 分。在 中国绘 画中 , 白是形象的组成部分 , 空 是 组成画面的一个有机部分 , 它是形象的延续 与衍生状态 , 代 表 了疏 与密的关 系、 画面 的空间。它不仅与具体物象息息相
成 妙 处 ” 艺术 效果 。 的 中国 画的 空 白是 中 国传 统 文 化影 响 的 必 然结 果 , 是 构成 中 国画特 色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白在 中 国画 中 也 空
体 现 的 美 学特 色 , 以指 导我 们 在 艺术 创作 、 术欣 赏 中更加 自觉地 利 用空 白 来 为 画 面服 务 。 可 艺 关键 词 : 中 国画 ; 白 ;寒 江 独 钓 图》 空 《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寒江独钓图》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山水画作家马远的传世之作。
马远的山水画名声甚大,他与夏圭并称为南宋后期山水画的两大家。
马远还与李唐、刘松年、夏珪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山水画家”。
马远的作品有《水图》、《踏歌图》、《远山柳岸图》等。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故治在今山西永济西),生长于钱塘(今浙江杭州)。
其曾祖马贲、祖父马兴祖、父亲马世荣、伯父马公显、兄马逵都是画院画家。
他秉承家学,专攻山水,光宗宁宗两朝官画院待诏。
师法李唐,又能独出新意。
作品遒劲严整,设色清润,秀丽精工。
马远作画,往往是以小见大的,可表现江天空旷之趣,故时人称“马半边”、“马一角”。
《寒江独钓图》就是最能够反映马远的绘画风格与技法之作。
马远在此图中摒弃了北宋以来定型的常见的“鸟瞰式”的全景构图法,而是采用了平视的角度,从而描绘出了一叶小舟飘浮于江面的图景;四周则是空茫一片,不多着笔,显示出江天之广阔、辽远。
《寒江独钓图》(局部)《寒江独钓图》在构图上非常具有创造性,令时人耳目一新,也显示了作者将大自然复杂的形态提炼成了单纯、简朴但却完整、真实之艺术作品的深厚功力。
此《寒江独钓图》在我国的绘画史上素来负有盛名,为后人所喜爱。
《寒江独钓图》中有老翁垂纶,以孤舟泛水,仅以简单几笔反而令我们觉得江水更为浩渺,江面显得寒意阵阵。
其留白之处显示出一种语言难以表述之意趣,而这些都是画家抒发自己体会到的心灵与自然触碰后的感悟。
在手法上,则是虚实融合营造出画面气氛,使画面有了空间感、深远度。
这正是在寥寥几笔中呈现实物,在不丰富的画面当中突现情景。
《寒江独钓图》(局部)马远善画山水,在平衡排布与画面呼应中灵活运用“计白当黑”手法,虚实强烈,用“白”衬托物,承载意境,以“残山剩水”的艺术风格闻名。
马远绘画当中的斧劈皴法独树一帜,笔法精炼,线条硬劲,意境清远深邃,阐释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韵味。
空白的利用,是中国画构图的一大特色。
我国宋代画家马远创作了一幅名为《寒江独钓图》的山水画
我国宋代画家马远创作了一幅名为《寒江独钓图》的
山水画
《寒江独钓图》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
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
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
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在中国画中何谓虚实,一般说,“实”指绘画中有笔墨处(或画得洋细的部分)。
虚与实相对,无笔墨处(或画得简略,用笔较淡的部分)即为“虚”。
画家作画常常用心:厂无笔墨处,用力于有笔墨处,以达到“虚实相生,元画处皆成妙境”引自《画鉴》。
在这幅画上,作者正是这样处理的,他着力描绘垂钓者的凝神专注神态,和几条淡淡的轻柔起伏的水纹,来引起观者的想像,使空白不再是虚无,而给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
所以,美学家认为,“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美学散步》。
虚在画上也具有“实”的意象。
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寒江独钓图》是一幅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创造出意象境界的典范之作。
人生需要留白
人生需要留白留白,是指艺术家在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
在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只有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坐船上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
而正是这一“空白”,有力地衬托出了江面特有的空旷浩渺、寒意袭人的气氛,这反而更加集中地刻画出了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
这就是留白的魅力。
书画艺术讲究留白,人生也需要留白。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而如果想生存和生活得更好些,就得凡事都留有余地。
一个人思考越少,话就越多。
而言多必失,也易伤人。
我们只要略作观察,就会发现,在与人相处时,最受欢迎的人,往往是愿意充当听众角色者。
生活的经验是,没有人乐与话多者深交。
不过,有的人却偏爱卖弄小聪明,在与人交谈时无故频抢他人话头,甚至为了撑面子,而喜欢在人前说大话狠话过头话——全是些只为“过把嘴瘾”而不中用的话。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通常,话少之人,他的话都比较有分量。
雄鸡一声天下白,而麻雀不停不休地叽叽喳喳却只会惹人厌。
是的,人在许多时候,还是少说为贵,沉默是金。
人生总是忙闲交替着的,但遇事时得悠着点,只有从容应对,才能不乱方寸。
可有的人对事太过于执着,甚至拼着命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于是就带来了不良后果。
还是黄炎培先生说得好:“事繁勿慌,事闲勿荒。
”法国人甚至认为,慢就是美。
正确的态度应是,凡事来时,如无事时镇定、理性,不选择逃避,努力把事做好;事情终究是会过去的,但不要事情过去了,还将其放在心上,而是要清空一下心,了心自了事,还心里一片海阔天空,正所谓“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
心,不要总是被事塞得满满当当的。
一个人在为工作而谋,为前程而谋时,保持几分淡定尤为重要。
刻意追求辉煌的人,往往不能如愿,而乐意过平常生活的人,却能获得幸福。
面对很实在的生活,虚荣心不要太重, 欲望不宜太多,期望值不可太高,以免将来无法兑现而徒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
马远《寒江独钓图》:孤寂时是清欢,独处间有静好
马远《寒江独钓图》:孤寂时是清欢,独处间有静好拾画笔记寥寥几笔,以淳朴的中国线条勾勒描绘着一个纯粹的独属于孤独生命的时刻,这就是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寒江独钓图》其实并没有太多我们常以为的马远的“痕迹”,或许这样的创作才是真正属于心境的。
孤舟上独坐的渔父,哪里是在钓鱼,只不过是在风波喧嚣中寻找一处可以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空间中让自己独处罢了。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刻,孤独的情绪从来就不是坏事。
唯有真正与孤独相伴,接受孤独,乐在孤独,方能心无挂碍。
孤独的时候,寻一个地方独处片刻。
在独处中与自己进行一次生命的清谈,这也正是读马远《寒江独钓图》的生命观照。
马远《寒江独钓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诗,大概是儿时最熟悉的一首诗了。
以前,总觉得诗的前两句才是最美的。
漫天的雪花飞舞,山林中寂静一片,没有鸟的鸣叫,亦没有人行的踪迹。
仿佛这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静美世界。
儿时所生活的故土,每年的冬季都会下一场漫长而厚重的雪,村子依着一片小树林。
雪后也常常会到林子里去玩耍,大概也因此对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意有着切身的体会罢。
及至成年,才懂得,揭示生命真理的是诗的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马远,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其中,马远和夏圭以其创造性的构图被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
画风也相比北宋的山水多了些“温婉清丽”。
若要论对国外,特别是日本绘画影响最大的中国画家,当属“马夏”。
但凡西方人谈及心目中的中国画印象,可能更直接的参照就是马远和夏圭的画作。
早些年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并不是特别喜欢,觉得这幅作品太空了。
丝毫没有传统山水的那份雄浑的气象或者宁静的山林诗意之趣。
我甚至以为这只是画家的一幅草稿,如同我们今天对着《芥子园画传》临习的感觉。
有些绘画作品,总是需要时间去度量读画人的心境。
马远《雪滩双鹭图》一、《寒江独钓图》:独钓寒江,处在宁静这幅作品大概是马远笔墨最为精简的作品了。
小说中的 留白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被广泛用于研究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
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1.莫泊桑在《项链》中曾经使用过
“唉。
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五百金法郎!……”
在《项链》中作者在妇人讲述真相后结尾,对女主人公之后的生活及反应不再加叙,从而激发了读者对其未来日子的丰富联想。
作者通过留白的手法,让结局充满了多元化,让人难以捉摸最后的结果。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的使用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不知道他是怎么生病的,后来的桃花源变成什么样子?这也给人带来很多猜想,让人很是向往。
3.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也曾使用
“这.....下回还清罢。
”“跌断,跌,跌....一一鲁迅《孔乙己》
作者用省略号来将下面的语言代替,来超越语言,使语言的省略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
这样的语言有着主人公孔乙己鲜明的强词夺理、不知羞耻、毫不争气的语言特点,这样使孔乙己的形象跃然纸上。
赏析名画《寒江独钓图》
因此 , 我不喜欢 夸张 。 变异。因为它不和谐 , 自然。艺术 的价值在 不
山水画总是 会体现 出那 种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的 意 境 , 寒 江独 钓 < 图) 虽然只是寥寥数笔 , 却勾画 出了令人 无限遐想 的空 间。画面 四周皆
不着墨迹 , 只是在船边 勾出淡淡的 几条水波 纹以示 江面 , 人可 以联想 使 江的空旷 。人在画面 中央 , 更突现 出一 个“ 字 。欣赏 此画 , 会感到 独” 你
初 识马远 的《 寒江独钓图》 。给我的 第一印 象就是它的 清新 、 自然。
画 中虽没有一滴水 , 却使人感 到一片 白茫 , 就是 无际的水 面。画 中的 这
老 者独自驾一叶扁舟 , 人物身体略 前倾 , 全神贯注 , 静坐垂钓 , 悠闲 自在 ,
尽 情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宁静 , 令人 羡慕不已。
着夸张 、 变异 , 即各 种不和 谐 的音符 。在人 类社 会 内部 , 情况 则 更加 糟 糕, 冷兵器被热兵 器所取 代 , 人类有了 更加强 大的 可 以杀 伤人 类 自己的
人 类向大 自然索取的东西太 多了 , 近乎是掠夺 。人类在疯狂地破坏 自己 赖 以生存的家园 , 谐宁静 的 自然之 美离我 们越来 越远 了, 和 古时候 本是
“ 和为贵” 的原则 , 认为“ 冤家宜解不宜 结” 。在 风水理论的指 导下 , 代 古
和丑陋 , 了毕加索式的画 家 。崇 尚自然 与人的和 谐是我 的思想 , 出现 和
谐 的就 是美的 , 自然的就 应该是和 谐的 。我的家 住在城市 的郊外 , 而 很 小的时 候 , 我就不太喜欢 喧嚣的闹市 , 总是与 小伙伴 去僻静 的山林 中去 玩 。在寂静的 山林 中 , 没有如蚂蚁般 多的 人群 , 没有 疾驰而 过的机 动车 辆, 没有堵车时各 种车辆烦人的喇 叭声和令 人作呕 的汽 车尾气 , 也没有
浅析马远《寒江独钓图》中的空白之美
浅析马远《寒江独钓图》中的空白之美作者:于瑶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空白是中国画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
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约,水墨沧桑,意境深远。
他的《寒江独钓图》巧妙运用“空白”赋予了作品诗一般深远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空白”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虚实相应;空白;意境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159-01“空白”是画中之画,是整幅作品空灵妙境的关键。
“空白”不仅增加了画面美的魅力,而且在画面中有鲜明的、强烈的表现性,从而净化了画面。
“空白”对意境的表现是中国画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而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很好地利用了空白来构图。
马远是一位艺术禀赋很高的画家,当李唐画风盛行画院的时候,他将李唐新创的技法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进行大胆的改革,将李唐的局部构图变得更为简洁。
所刻画的形象往往经过高度提炼,画面景物多经过裁剪和巧妙经营,留出更多空白,造成空旷虚渺的环境氛围,形成南宋特有的山水画风格。
一、《寒江独钓图》的空白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南宋画家马远所作《寒江独钓图》便与此诗有关,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描述的自然环境,是诗人心中感受到严酷的社会现实的写照。
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幅画的主题,流露出凄清孤独的落寞情调。
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①《寒江独钓图》画一老人坐舟之端,舟的另一端被老者压得翘起,垂钓于水中,仅在舟的前后画几道波纹,其余皆空白,却表现了浩茫大江中垂钓者的逍遥自在。
画家巧妙地利用四周空白突出中央主体,同时也给人以江水浩瀚的想象空间。
布局简约,独具一格,在烘托画面气氛和营造意境上很具有特色。
只画了一叶扁舟浮于水面,一位渔翁独自坐在小船的一端,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物体,几乎全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宽阔,寒气逼人,远处大片的空间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与一叶扁舟形成强烈对比,把观赏者的眼光积聚于此,景虽小却意境深远。
浅析山水画中的“留白”艺术
54艺术论丛浅析山水画中的“留白”艺术李词江苏师范大学摘要:“留白”是中国山水画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山水画黑白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引用前人所编著的绘画理论中的内容以及对画家的具体作品进行举例并做出简要分析,来论证“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
首先,对“留白”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分析“留白”对山水画的影响,探寻留白与山水画中“经营位置”、“气韵”、“意境”以及“虚实黑白”的关系;最后对“留白”与山水画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山水画;留白;经营位置;意境留白是山水画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它通过与画面的虚实黑白产生的联系以及对气韵和意境的追求,向我们展示了山水画所追求的独特的艺术境界。
一、“留白”与中国画的形式美1.“留白”的基本原则在所有视觉艺术中,构图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技巧,在中国画的绘画理论中,构图又叫做“经营位置”。
山水画在经营位置时,讲求“计白当黑”、“置黑布白”等等。
要经营好画面中的留白,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如何布置空白,注意画面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样才能让画面和谐统一;其次是要处理好画面中虚与实、黑与白、疏与密、聚与散的关系,做到虚实相生、黑白相间、疏密聚散安排合理,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统一于同一幅画面之中。
《老子》中言:“知其白,守其黑”,[1]是说只有知晓空白之处,才能更好地处理黑的地方。
《黄宾虹画语录》中也曾说过:“古人作画,用心于无笔墨处,尤难学步,知白守黑,得其玄妙,未易言语形容。
”[2]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想经营好山水画中物体的位置,要做到“知白守黑”,使无画处也有“画外之画”。
2.“留白”在画面形式美中的作用“留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能够很好的表达画面的内容和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带给观赏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传达出画面中非凡的气韵,所以“留白”在画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一,留白可以将水、天、烟、云、雾霭、日光、道路等多种自然景物完美的表现出来,它的独特性在表现这些自然物象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使整个画面气势贯通又不失美感。
《寒江独钓图》赏析
《寒江独钓图》赏析书画艺术客户端 2019-02-21 15:34:36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为什么Soul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广告导读: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是一幅著名的山水画,原是圆明园收藏的一幅传世名画,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被日本人抢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藏于东京国立美术馆。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千年名画的时候,脑海中下意识地会念出这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是的,马远这幅极简风格的寒江独钓图,就是写唐人诗意.这首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江雪》,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一片萧瑟清冷,孤舟泛江,寒风袭人,独有钓鱼翁。
展开剩余66%这幅画原本藏于圆明园,1860年列强火烧圆明园,日本在混乱中将这幅传世名画掳走日本,现藏于东京国立美术馆。
在画面中,马远没有对江水进行刻意的描绘,而是仅用寥寥数笔勾勒出水波荡漾之感,却让人感觉得到江水浩渺。
画面中亦没有萧瑟的冬景,他用蜷缩的渔翁躯体神态,将那寒意逼人的冷冽直接渗透出来。
而极简的构图,大面积的留白,正是中国画中虚与实运用的最高境界之体现,创造出万般想象空间的意象境界。
所以任何一个中国画家,都无人不知马远其人,更是将寒江独钓图奉为虚实境界的最高层次。
中日建交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虽然传世名作归国无望,在多次交涉努力下,专家终于在东京国立美术馆取得了寒江独钓图的高清影像文件,以作研究学习。
将寒江独钓图放大之后,渔翁的表情神态栩栩如生,历经千年之后画中的渔翁依然保持着期待、无奈的神情全神贯注地望着江面,似乎下一秒就有所渔获。
而当你将视线移至他手中的钓竿时,会惊讶地发现他手持的是带着绞轮的海竿!至少1000年前的钓具已经和今天大致相仿,可见钓鱼文化在宋时已经相当发达。
《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的留白手法与意境营造的对比实例2000字》
《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的留白手法与意境营造的对比实例上面我们分别讨论了《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所运用的留白手法还有各自的意境营造方式,以及留白与意境在这两幅作品中的关系。
那么接下来笔者将整体对比两幅作品所运用的留白手法、意境营造方式和这两幅作品中留白与意境的关系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探讨北宋山水画与南宋山水画中留白与意境的关系,再将其结合,整体讨论在整个宋代山水画发展史中,留白与意境的关系。
1 《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留白手法对比《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这两幅作品所运用的留白手法并不相同。
《早春图》是采用借物留白的留白手法,借用纵横交错的山石,在山石交错之间留出适当的空白,营造出的是云雾缭绕,水流缓缓而下的自然之感,使得画面展示出一种云雾缭绕之美。
而《寒江独钓图》则是运用构图留白的留白手法,在画面中创作者所用笔墨甚少,仅仅勾勒出一位老翁、一艘渔船和一根竹竿,以及一些细微的波纹,除此之外,占据大篇幅的便是留白了,画面中那大篇幅的空白不是单纯的空白,它代表的是茫茫的江面,这空白带给我们的不是空白感,而是一种迎面而来的寒意萧瑟和天广江宽的感觉。
创作者借用留白来展示天广江宽、江面上寒意萧瑟的景象。
《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这两幅作品所运用的留白手法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借物留白还是构图留白,都被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发挥的恰到好处,使观者可以疏㵸五脏,澡雪精神。
2 《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意境营造对比《早春图》与《寒江独钓图》的意境营造方法十分的相似,除本身立意之外,这两幅作品都是借助画面的构图来营造意境的。
在《早春图》中,创作者采用了s型的布局,从而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的有层次感,山石之间没有紧密的相连,而是错落有致,在这错落的山石中间,创作者巧妙地选择留出适当的空白,而画面中的这些空白则用来代表云雾和水流的作用,虚实相生,使得整幅画面的意境更加深远,所以现在展现在观者面前的,就是这么一幅早春时期自然又生机勃勃的这么一种灵动的意境,创作者巧妙地借用了画面的布局来进行留白,使得《早春图》这幅作品的意境在作品本身的立意之上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中国绘画的留白之美
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中国绘画的留白之美
李金蓉
【期刊名称】《天工》
【年(卷),期】2024()15
【摘要】留白是中国绘画营造意境、渲染氛围、表现情感的手法之一,体现了中国绘画的鲜明特色,自古以来深受画家的青睐。
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画之精髓便在留白,在其作品《寒江独钓图》中体现尤为明显。
因此,对马远《寒江独钓图》中的留白特点进行探究,从空间、色墨、意境三个方面分析马远独特的留白技法,总结留白在中国绘画中体现的美学特色,以便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李金蓉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2
【相关文献】
1.马远艺术风格分析——从马远《踏歌图》、《寒江独钓图》为例谈起
2.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空白在中国画中的美学特色
3.马远《寒江独钓图》渔父形象的图像史分析
4.从马远《寒江独钓图》浅析中国画的空白
5.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中国古代山水画留白美学的格式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寒江独钓图》的留白之美指导教师:张群姓名:李信专业:美术教育系准考证号:020*********2017年10 月16 日内容提要古代中国画无论是水墨写意还是工笔重彩都不单单只是在纸上绘满的,在画面中也留有大量的空白,我们一般称之为留白。
在国画里留白不是作为一张空白的纸,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构成完整画面的一部分。
这种留白是中国绘画语境中的一种方法和形态,它也是艺术家创作和人们欣赏时联想的一种空间媒介,更是中国画艺术所特有的风格形式。
中国画的留白,是经过了艺术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结合才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致高境界,并且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充分运用了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了直观概括的视觉形象。
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约,水墨沧桑,意境深远。
他的《寒江独钓图》巧妙地运用“留白”赋予了作品诗一般深远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留白”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留白《寒江独钓图》意境目录一、序言 (4)二、中国画中留白的艺术 (4)(一)留白的构图布局效果 (4)(二)画面上留白的二种基本表现手法 (4)三、马远绘画中的留白审美意境 (5)四、《寒江独钓图》中的留白 (6)(一)构图之美 (6)(二)意境之美 (6)五、总结 (7)参考文献 (8)浅析《寒江独钓图》的留白之美一、序言中国画是非常重视形式美的,所以在构图上提出要“惨淡经营”,苦心构思,所以形式美的法则,在构图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
而留白,则是构成形式美的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
“留白”说是画中之画,一点也不为过,它是整个作品中空灵妙境的关键。
“留白”不仅在画面上增强了美的魅力,而且在画面中还有鲜明的、强烈的表现性,使整个画面得到了一种净化。
中国画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是“留白”对意境的表现,而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很好地利用了留白来进行构图。
马远是一位艺术禀赋很高的画家, 当李唐画风盛行画院的时候,他就将李唐新创的技法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感,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把李唐的局部构图变得更加的简洁生动。
所描述的形象经过高度的提炼, 画面中的景物多采取了裁剪和巧妙经营,留出更多空白,造成空旷虚渺的环境氛围,形成了南宋独有的一种山水画风格。
古人对于画面的留白,有很多精到的论述:清人笪重光在《画筌》上曾说:“山外青光,何从减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鳌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将不着笔墨处的空白托成美妙的境地,这就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表现形式。
清华琳说:“白即纸素之白,凡山石只杳冥出,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
”马远的这整幅图都表现出了空灵二字,他在国画中的形式美上独具一格,利用画中央那一舟一人一波纹就使整个画面都有一种鲜活和浩渺感,舟下面的水波纹看似只有寥寥数笔,却有一种浩瀚的江水就在眼前的感觉,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美。
那一舟一人皆是妙境,感觉多添一笔都会成为画中的累赘,画不显空而感觉是作者苦心构思而作,有一种灵气充斥在画面里。
可想而知画面的留白对中国画形式美的构成和中国画所最讲究的意境的影响来说是非常之大的。
二、中国画中留白的艺术(一)留白的构图布局效果中国绘画领域留白的设置又被称作为布白,所以留白的设置也是绘画布局中的一种,在绘画过程中空白的构图起到了形象性和非形象性意境的作用。
这也是绘画中留白的表意性,例如在《寒江独钓图》中,马远对江面没有完全着磨在画面上,天空也没有添加任何的修饰,马远利用了留白把水和天连为一体,并且通过周围留白布局的大小,描绘了一个壮阔的水天一体布局的形成,这也是绘画中留白的形象性的表意,至于非形象性表意,在《寒江独钓图》中也有所表现,图中非形象性构图表现在利用周边的空白布局上,在小船和垂钓者的衬托上,用空白来进行对比之后,着墨的主体就更加的鲜明,主次之间相互照应,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构图布局。
(二)画面上留白的二种基本表现手法在画面留白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有两种:1、实布 2、虚布(没有修改?阿拉伯数字去掉,用文字论述)1.实布如烟霞雾霭,云水浩渺,都可以称之为实布。
它利用的是观赏者的心理共鸣而产生的形象对应,使空白变得有形有物。
观赏者既可以欣赏画面中的空灵境界,又可以产生具象的联想,从而使的空白转虚为实。
这幅画山的云雾就是用的留白,虽然是白,但是在画面中的云雾来说,它(白)就是云雾的实体的体现,这里的云雾就是以虚为实的体现。
2.虚布中国画构图中的虚布乃无象之象,它与布置物象的实布是一种辩证对应的关系,实从白现,白依实存。
清代笪重光在他的《画筌》中对此番言论讲的是十分精辟。
图1 《云横秀岭图》元高克恭“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鳌疣。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画空白的虚布是为了在虚灵的空间中突出地,集中地,更好地表现画中物象。
这幅《寒江独钓图》除了船与船上的人外,其他的全都是空白,没有多上一墨,但由于船身的倾斜与船上人物“钓”的动作,就使观赏者一望便知空白的地方就是那浩渺的湖水,而正是由于湖水的空白,才使小小的船儿与人物得以突出。
这就是典型的以虚显实,以实求虚,“实景清而空景现”的范例。
图2 《寒江独钓图》宋马远三、马远绘画中的留白审美意境马远能画山水、人物、花禽,但以山水最为著名。
他师承李唐,但在构图和表现方法等方面却又有他自己的造诣。
布局简约,线条道硬,水墨苍劲,意境深远是他山水画特有的表现方式。
他善用“斧劈皱”,通过空旷虚渺的环境氛围,来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窄间和极浓郁的诗意,形成了南宋特有的山水画风格。
这种“边角之景”给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因此他和夏圭被后人称为“马半边,夏一角”。
《寒江独钓图》是马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画幅中间只画出一叶扁舟、一个在船上垂钓的老者,周围除了几笔浅浅的水波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景物,几乎全为空白。
虽然这个画面中物体很少,但整个画面却并不空旷乏味。
马远正是很巧妙地利用了四周的空白突出了主体的构图方法,给予了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体验到清丽淡雅的水墨之中超脱宁谧、闲适、清淡的格调以及江水浩瀚和垂钓者的逍遥自得的审美意境。
因此,创造了“韵外之致,象外之象”的神韵。
这种神韵恰恰就是留白所成就的。
空白就是留白,是“虚”、是“实”,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无笔墨处之妙境”皆指出了山水画家对留白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齐白石先生给“留白”的一个定论是“留白即是画”,也就是说“留白”讲究的是山水景物不能把整个画面填满,要留有空白给欣赏者用以想象的空间。
马远的画中不正是如此吗,在画中只有一舟和正在垂钓的一人,其余皆是空白,而马远就是利用了这些空白来衬托出画中的主体,让观赏者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感受画中的人的身临其境之感,在浩渺的江水中有一种孤独之情,同时又在感叹江水之浩瀚。
在审美的过程中,忘记尘世中的烦恼,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画卷当中,心灵便在这泼墨绘画里纵横驰骋,独自悠游在艺术所赋于的空灵氛围里,达到“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的境地。
四、《寒江独钓图》中的留白(一)构图之美《寒江独钓图》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上由一叶扁舟,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着,老翁坐在舟的上头,舟的另一端被老者压得翘了起来,,在水中垂钓着,船旁边只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
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却少而不空。
他巧妙的利用四周的空白来突出中央的主体物,让人有一种江水浩瀚,寒气逼人的感受。
远处大片的空间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与那一叶扁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观赏者的眼光积聚在那里,景物虽然小但意境却颇为深远。
而且还觉得在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也有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让人思之不尽,回味无穷。
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就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二)意境之美唐代诗人柳宗元在绝句《江雪》中这样描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创作就与这首诗有关,这就是诗意画,欣赏这一诗一画,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微前倾,全神贯注的望着水下也许这时正有鱼儿咬着钩也说不定呢?由于垂钓的老者坐在船的一端,所以船尾微微上翘。
画面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几条淡淡的水波纹来表示江面,让人可以联想江的空旷,江的浩瀚,人在画面中央,使得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
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也从图中让人感受到极强的孤独感,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
一般来讲,画面上的主要物体要引人注目,能够吸引眼球,而次要的部分可以简单忽略,这是人们在观赏事物的时候的一种基本的要求和习惯。
中国画家在作画时就是根据这种习惯来处理画面的。
画面中的主体要求清楚、明了、突出;次要的东西连同背景都可以尽量的摒弃,用大片的空白代替在国画艺术中,这个空白就是“留白”。
留白就是绘画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画面的需要故意留出的空白之处。
比如,在山水画中,留白常常用来表现水、天空、云、雾气,这样既能够使观者能够产生无限的想象,也能够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同时和笔墨来渲染相比较,留白的表现效果更加含蓄内敛。
再说,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常留出许多空白处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
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而他的《寒江独钓图》也是利用了留白使得画面有一种令人产生无限想象的美。
这样的留白就自然的形成了一种虚与实的意境之美。
那么在中国画中什么又是虚和实呢?一般说来,“实”是指绘画中有笔墨的地方。
虚与实相对,无笔墨的地方就是“虚”。
在这幅画上,作者就是这样处理的,他着力描绘垂钓者的凝神专注神态,和几条淡淡的轻柔起伏的水纹,来引起观者的想像,使空白不再是虚无,而给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
所以,美学家认为,“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
虚在画上也具有“实”的意象。
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所以《寒江独钓图》算是一幅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虚实结合,创造出意象境界的典范之作。
五、总结“以无胜有,空纳万境”是它最高明的地方,它是经过历代艺术家实践而创造的中国绘画的一种艺术语言。
《寒江独钓图》就是利用了以无胜有的表现方式去表现整幅画的意境,让观赏者从中引发思考,从而想要更进一步的去探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