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对戏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表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表演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中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表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表演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表演的定义、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民间艺术的定义与特点民间艺术是指由普通民众创作、传承和表演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之一。
在民间艺术中,既有舞蹈、音乐、戏曲等表演形式,也有绘画、雕塑、刺绣等视觉艺术。
这种形式的艺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地方风情。
例如,京剧、评剧等地方戏曲表演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哲学和文化观念;华丽的刺绣作品则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民间艺术的特点还体现在传承方式上。
它以口传、歌行、师徒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
这种非正式的有机传承使得民间艺术更具活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为普通人提供了参与艺术创作与表演的机会,使得艺术更加贴近生活、与人民息息相关。
二、民俗表演的定义与传承民俗表演是指反映特定地域风俗、习惯及历史背景的表演形式。
这些表演形式通过舞蹈、音乐、戏剧等形式,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中国,各地的民俗表演形式繁多,如“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等。
这些表演形式往往与特定的节日、庆典或宗教仪式相结合,成为人们欢庆和祈福的方式。
例如,在庙会的舞狮子表演中,人们通过舞动夸张生动的狮子形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如意的期盼。
民俗表演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师徒传统。
家庭、社区和学校等地方提供了传承和练习的场所,老一辈艺人通过亲身示范和细致指导,将技艺传递给后人。
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保证了传统表演形式的连续性和纯正性,也为后来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与传统戏剧艺术
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与传统戏剧艺术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与传统戏剧艺术在中国久负盛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会从历史发展、表演形式、角色扮演和文化遗产等方面来探讨戏曲与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发展戏曲艺术起源于古代的民间文化,具有千年的悠久历史。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汉代时期就已经有戏曲表演的存在,这表明戏曲艺术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很高的发展水平。
而到了唐宋时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并开始分化出多个地方性的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等。
随着历史的演进,每个地区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曲形式,丰富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二、表演形式戏曲和传统戏剧艺术在表演形式上有一些差异。
戏曲表演通常由角色扮演者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技巧来展现剧情。
而传统戏剧艺术则更加注重对话和动作的表达。
比如京剧,它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刚劲的舞台动作而著称。
京剧的表演形式充满了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享受。
三、角色扮演戏曲和传统戏剧艺术在角色扮演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在戏曲中,演员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通过表演技巧来扮演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角色。
他们通过身体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和表情的转换来表达不同的角色形象。
而在传统戏剧艺术中,演员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性别来扮演角色,他们更多地强调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揣摩和理解。
无论是戏曲还是传统戏剧,角色扮演都是艺术家们用心灵的力量去创造的,它给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
四、文化遗产戏曲和传统戏剧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们传承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不仅如此,戏曲和传统戏剧艺术还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或观看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传统文化在舞剧创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传统文化在舞剧创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舞
剧创作中,传统文化不仅成为舞者们创作的灵感来源,而且也对舞剧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
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传统文化为舞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
和表现形式,如中国戏曲、民间舞蹈、中国画、书法、传统音乐等等。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
被直接运用到舞剧创作中,也可以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
例如,舞蹈作品《山河》便汲取
了中国传统东方美学和哲学的精髓,通过庄重沉静的舞蹈表现中国山川、水镇和城市的历
史变迁和精神内涵。
其次,传统文化对舞剧创作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哲学思
想和审美情趣,都能够反映在舞剧的表现形式中。
例如,中国戏曲在表演形式上有折子戏、唱念做打之类的剧目和表演方式,而现代舞剧中也常常运用折子戏、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
同时,舞剧所表现的主题也通常与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内涵相关联,例如舞蹈作品《蝶舞》
的主题与中国传统诗词的意象和情感亲近。
再次,传统文化对舞剧创作的审美情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传统文化强调内在情感体
验和审美体验的美学价值,这对舞剧创作与观赏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舞剧现场的气氛、舞者的情感表达、舞蹈的技巧等等,都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例如,中国传统
文化剧目都注重船舶的神韵和气势,而现代舞剧也强调了舞者的表现力和舞蹈的内在情感
联结。
民俗学民间戏剧
民俗学民间戏剧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习俗、传统和文化活动的学科。
而民间戏剧作为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世代相传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展现出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共同体验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历史和特点两个方面探讨民俗学民间戏剧的重要性和影响。
历史上,民间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现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中国的昆曲、京剧,还是英国的威尔士歌剧,都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
民俗学通过对民间戏剧的研究,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民间戏剧不同于商业化的舞台剧院,更贴近人民生活,以发表意见、传播价值观念为目的。
它通过故事、音乐、舞蹈和戏剧手法,向观众传达对于人性、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
与传统的古典剧场相比,民间戏剧更具有真实性和亲近感,使观众更容易与角色和情节产生共鸣。
此外,民俗学民间戏剧的表演形式也更为多样化,既有大型的传统戏曲演出,也有小型的杂技、说唱和舞蹈表演。
这种多样性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不同地域和文化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在当代社会,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推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商业化的演出形式。
然而,正是因为商业化的舞台剧院忽略了民间戏剧的特点和内涵,导致很多传统的民间戏剧面临着被遗忘和失传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间戏剧,民俗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于传统戏剧的收集、研究和整理,不仅可以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承下去,还可以为后人提供对于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学习资料。
除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民间戏剧还具有今天社会中所需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审美疲劳和情感匮乏的问题。
而民间戏剧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和情感共鸣。
无论是通过讽刺喜剧来调剂生活的压力,还是通过悲剧来引发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民间戏剧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与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学和哲学内涵。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起源、发展演变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戏曲的起源与发展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仪式和巫术表演。
最早的戏曲形式是由原始宗教中的祭祀舞蹈演变而来。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戏曲逐渐融入了民间艺术,并且受到了宫廷文化的影响。
到了唐宋时期,戏曲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的宫廷中有专门的演员和编剧,他们演绎了许多富有武功和音乐元素的戏曲作品。
这些戏曲作品通过皇室赞助和皇家演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在宋代,浮世绘艺术中也开始出现了对戏曲剧情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时,四大传统剧种——京剧、豫剧、越剧和黄梅戏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清代时,曲艺、评话以及河南坠子等其他地方戏曲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这个时期,戏曲剧目和表演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开始形成各地的地方剧种。
二、戏曲的主要流派和特点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它汇集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京剧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独特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剧目而闻名于世。
它的表演形式包括唱(说)、念、做、打、舞、揩(即化妆)、装、亲等八个基本功。
京剧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豫剧:豫剧起源于河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以其豪放、豪迈的风格和快节奏的表演形式而深受观众喜爱。
它的剧情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演唱时以豫剧曲调为主。
3. 越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以其婉转、柔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越剧多演绎女性形象,剧情多为爱情、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琐碎。
4. 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地区,它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江南民间音乐元素而独树一帜。
黄梅戏的唱腔柔美婉转,舞台表演热闹活泼,剧情多以家庭和爱情为主题。
三、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间艺术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间艺术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民间艺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普通百姓创造和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的存在和发展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情况,又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音乐、舞蹈、戏曲和绘画等方面,探讨民间艺术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音乐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古代百姓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例如,北方的杂耍音乐和南方的木鱼戏,不仅能够娱乐民众,还能够传达社会道德和价值观。
此外,古代的乐器如琵琶、古筝等也广泛运用在民间音乐中,使得人们能够通过音乐享受美的愉悦,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舞蹈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另一个重要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不同地区的舞蹈有着不同的特色,例如京剧中的“京剧梨园舞”和山西的“太原舞”,都是民众热爱的艺术形式。
舞蹈不仅能够展示民间文化,还能够传播历史故事和传统价值观。
舞蹈动作的优美和与音乐的结合,使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无穷的艺术魅力。
戏曲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历史内涵。
戏曲起源于民间,通过民间创作和演绎,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京剧、昆曲、越剧等各具特色的戏曲形式,不仅在剧情上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百态人生,还透露出民众对于正义和善恶的判断。
戏曲作为一种载体,不仅给人们带来娱乐,还在人群中传播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
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形式之一。
民间绘画以其精巧的技巧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古代中国百姓的思想和生活。
例如,《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古代北方城市的繁荣和生活场景,而《富春山居图》则展现了古代江南地区的山水之美。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
另外,民间绘画还被用于宗教仪式和民间信仰,通过图像的形式传递人们对神灵和生活的崇拜。
综上所述,民间艺术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舞蹈、戏曲和绘画等形式,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娱乐和审美的需求,更传递了民众的思想和价值观。
《元代戏曲与民间文化传承》
元代戏曲与民间文化传承介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元代,许多戏曲剧种得到了初步成型,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与此同时,元代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不仅对传统的民俗、乐器等有所影响,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戏曲剧种1.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最早出现的一种戏曲剧种,它以轻快、幽默、夸张为特点。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和《西华山》等。
2.元话剧:元话剧是在元代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
它以对白为主,注重语言表达和角色刻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牡丹亭》、《竹板记》等。
3.元歌舞:元歌舞是一种大型群众性戏曲演出形式,在元代非常盛行。
它结合了歌唱、舞蹈、乐器伴奏等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元代戏曲对民间文化的影响1.传统民间音乐:元杂剧和元话剧中广泛使用了传统民间音乐,使得这些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一些元代的曲调和歌词也被后世流传并继续在民间演唱。
2.戏曲表演艺术:元代的戏曲表演艺术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话剧注重语言表达和角色刻画,这种表现方式延续到明清时期,并对后来的京剧产生深远影响。
3.文学创作:元代戏曲作品不仅在戏曲领域有着深远影响,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元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人戏剧作家,如郑光祖、关汉卿等,他们以鲜明的笔触和独特的思想风格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进步。
元代戏曲与现代社会尽管元代戏曲时期已经过去数百年,但它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
例如,在中国各地的戏剧院校中,元话剧和元歌舞仍是学习和演出的重要内容。
此外,许多元代的戏曲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或电影,通过新的媒体形式得以传承和展示。
这不仅使得观众能够欣赏到元代戏曲的精彩之处,也有助于推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结论元代戏曲与民间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它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元代戏曲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和艺术启发。
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戏曲音乐,顾名思义就是戏曲中纯音乐部分,包括演员的唱腔、乐器配奏、开过场配乐等。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戏曲音乐在发展中也融入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例如安徽的黄梅戏、陕西的秦腔、河南豫剧、苏州的昆曲等,本文从黄梅戏的角度分析探讨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
一、民间音乐的大环境决定了戏曲音乐的综合性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主要的基础是民间音乐,糅合了文学、武术、念白、舞蹈等艺术,因此戏曲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是在民间逐渐积累形成的,而不是某一位艺术家独立创作的。
由于我国民间观众群体庞大,为了一场演出能满足不同口味观众的需求常常需要在一个舞台上展现多种艺术,不仅是戏曲,其他很多表演也是如此。
从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戏曲音乐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始终能保持先进性,黄梅戏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1.从清朝中期到清朝末期,黄梅戏存在与民间劳动者中,以当地小调(采茶调)为主。
2.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前,随着黄梅戏影响力的扩大,受众面越来越广,主要以务农歌曲为主,表演越来越专业化,简化了表演程式,并加入了胡琴伴奏,在服饰与舞台布置上也逐渐脱离了农村草台子的限制,变得更为正式。
这些改变正式戏曲音乐由“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的转变,并逐渐走向了成熟。
3.新中国建立至今,随着《女驸马》、《天仙配》等戏曲的广泛传唱使得黄梅戏走向了大江南北,并涌现出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促进了黄梅戏的传播,不仅取得了全国上下的喜爱,也使全世界了解了黄梅戏。
从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为了跟上时代潮流,戏曲音乐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并逐渐想成了一套完善的、能够得到人们喜爱的体系。
二、戏曲音乐规范化是民间音乐程式化的具体表现程式化就是为戏曲表现限制一定的格式,使各因素的搭配更合理,按照人们的审美来对原生态的音乐、表演等进行精炼、综合等,因此,戏曲音乐不仅具有综合性,还具有规范性的特点。
以黄梅戏为例,行业内有“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的规定,而戏曲的内容也大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一程式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戏曲的创新,但是却能够最大限度的受到当时劳动人民的喜爱,保证了戏曲在民间扎根、成长。
非遗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非遗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戏曲如同璀璨明珠,绽放光芒。
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喜欢戏曲,戏曲深受民众喜爱。
为了充分利用民间与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扬光大与继承戏曲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样式,更注重对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和表达。
对非遗传统戏曲样式的保护,关键在于保护其过程的系统性。
同时,非遗文化的业内传承与大众传播均应被视为整体上的传承环节而获得同样的重视。
我们应当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尊重非遗传统戏曲基本内涵的同时弘扬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遗视野;传统戏曲;保护与发展引言我国的戏曲艺术深受老百姓喜爱,国内外很多人都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
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于世,这表示戏曲艺术具有扎实的文化根基与巨大的文化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受到人们的忽视和遗忘,而如何通过一种方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文化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保护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效果。
非遗戏曲文化创新设计研究就是其中一项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联系以来,并达到发展和保护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项研究。
1桂剧发展历史沿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桂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1938年,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到桂林改良桂剧;1939年,桂剧实验剧团成立,欧阳予倩创作、改编和加工整理一大批新剧目,如《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
1953年,桂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广西省国营桂剧艺术团成立,为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艺术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桂剧获得较大的发展,创排《泥马泪》《大儒还乡》《七步吟》等剧目,苏国璋和张树萍桂剧演员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桂剧艺术在这个阶段得到飞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和优秀剧目,桂剧发展真正进入了黄金时期。
2正确看待作为遗产的传统戏曲2.1承载的社会功能不同反映生活并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艺术形态的基本功能。
昆曲的发展及其文化影响
昆曲的发展及其文化影响昆曲,又称为“昆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
它源于南宋时期,起源于山东地区,较早流传于南方。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早在2001年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的民间文化传承中,昆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篇文章将从昆曲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和现代发展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昆曲的发展过程和文化影响。
昆曲的历史沿革昆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约有 800 年的历史。
在元、明、清时期,昆曲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戏曲体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五大剧种(京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昆曲)之一。
昆曲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困难期,20世纪30年代,国共内战爆发,昆曲遭到了破坏和抵制,但在1950年代中期起,国家对昆曲进行了重视和保护,大力进行昆曲的推广和研究,这也为昆曲的复兴打下了基础。
艺术特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一,昆曲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特色。
昆曲的主管唱者要求准确的发音、清晰的语调,并能够体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配角们则需高度依赖歌唱和音乐手段,塑造他们的角色特性。
昆曲的音乐包括板锣、大鼓、笛子、三弦、小军鼓等乐器,清晰的、优美的旋律为整个剧情注入了生气,极大的提高了观众的感知度。
昆曲的表演形式讲究从容、优雅和动静兼备的效果,运用“四传三接”的表演方式,即手传眼、眼传耳、耳传心,情感常常在暗示和心理描述中体现。
而且,昆曲的内容也多以传统的文献为蓝本,内容深刻,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价值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而且,昆曲既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又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综合特征,具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运用戏曲语言、表演形式、剧情转折,昆曲充分表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一个演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中国的传统民间木偶戏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民间木偶戏的影响传统民间木偶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被视为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凭借其特有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传统民间木偶戏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民间木偶戏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 传统民间木偶戏的历史背景传统民间木偶戏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在中国各地的民间,人们通过制作木偶并进行表演来娱乐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民间木偶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戏曲形式,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2. 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及特点传统民间木偶戏以木偶为载体,通过操纵木偶的动作和表情来进行表演。
木偶戏演员借助绳索、竹竿等工具,将木偶操纵得栩栩如生,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不同地区的木偶戏具有各自独特的表演风格,如川剧变脸、皮影戏等。
3. 传统民间木偶戏的社会影响传统民间木偶戏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木偶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让观众能够从繁忙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放松身心。
其次,木偶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表演方式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帮助人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传统民间木偶戏还成为了各地区文化交流的桥梁,不同地方的木偶戏彼此借鉴、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4. 传统民间木偶戏的文化传承传统民间木偶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传统木偶戏的表演技艺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磨炼,只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其次,传统民间木偶戏的艺术形式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得以传承。
政府、社会组织和文化爱好者都应该共同努力,将传统木偶戏的传承工作进行到底。
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电视媒体,也可以将传统木偶戏的表演推广给更多的人。
5. 传统民间木偶戏的创新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民间木偶戏需要积极进行创新发展。
一方面,可以借鉴外来戏剧形式和表演技巧,使传统木偶戏更具有时代性和观赏性。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和民间娱乐。
随着历史的演变,戏曲艺术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剧目,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起源戏曲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
早在商代,祭司们就会在祭祀仪式上表演简单的杂剧和歌舞,以祈求丰收和神灵的保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演愈加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仿佛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另一个戏曲艺术的根源是日常生活的娱乐。
古代的民间有趣味性的娱乐活动,如说书、弹词等也都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发展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简单的歌舞和戏曲形式。
唐代当时的伎乐、音官也会用戏曲的形式来演出诗词话剧,称为“舞曲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形式逐渐演化发展成为了类似于我们所知的中国古典戏曲形式。
到了宋元时期,北京的元杂剧和南方的崑曲相继诞生,成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代表。
其中的北方汉剧,由于底蕴深厚,题材广泛,因而逐渐普及,成为现代戏曲艺术的基石。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开始进入黄金时代,剧种日趋多样化,除了继承前辈的经典剧目外,还创作了不少优秀剧目,如《西厢记》、《长生殿》等。
内涵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更传递着中国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戏曲艺术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通过戏曲艺术,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
每一部优秀剧目都代表着一种历史时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其次,戏曲艺术充满了人文情感。
戏曲表演以人为本,它塑造的人物形象、表演技艺、舞台美术等因素,都散发着强烈的人文情感,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感性的张力。
最后,戏曲艺术是陶冶性情的艺术。
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情感的描绘,都是对人性的一种复原和升华。
戏剧鉴赏的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戏剧鉴赏感想与收获
戏剧鉴赏的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戏剧鉴赏感想与收获戏剧鉴赏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审美活动,它不仅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还需要鉴赏者掌握一定的技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戏剧鉴赏的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戏剧鉴赏的学习心得体会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毅然选择了戏曲鉴赏这门课程。
白驹过隙,日月穿梭,短短一学期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
从最初“优孟衣冠”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西厢记》、《白蛇传》、《野猪林》、《惠州女人》、《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
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西厢记》,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
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
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
古代戏曲的社会意义与文化遗产
古代戏曲的社会意义与文化遗产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戏曲源远流长,有悠久的历史,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古代戏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首先,古代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戏曲作为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音乐、舞蹈、表演、文学等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戏曲各具特色,例如京剧继承了唐宋元杂剧和昆曲的优秀传统,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而湘剧则崇尚自然、真实和情感,被当地人视为精神文化遗产。
此外,戏曲还具有许多方面的人文价值,如它能够展现出历史、人物、风俗、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学习。
其次,古代戏曲在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戏曲的演出通常是在屋企人、馆阁里,或在邑县集市上举行,观众大多为农民群众,由于缺乏正式的、双方认可的体制,因此充满了民间文化的气息。
戏曲中的音乐、唱腔、表演、服装、化妆等元素,都是从民间生活和传统文化中吸取的。
例如,京剧的唱腔结合了很多传统音乐元素,增加了复调和变调,使之更加复杂。
此外,戏曲演员的表演也是非常具有民间特色的,他们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来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和性格,从而将观众拉入戏曲的世界中。
再者,古代戏曲还在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戏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自大型集会和文艺晚会等场合,其影响力之大超出单纯娱乐范畴。
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戏曲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例如,在清朝时期,由于国家的反汉得政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百姓生活困难,经常闹饥荒,而戏曲在这种时候成为了人民安抚情绪的良好娱乐方式,缓解人们的痛苦并愉悦人心,让人们感到生活还有希望和快乐。
总之,古代戏曲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元代民俗文化特征及其对戏曲的影响
伴有大量的劫掠屠杀行径: 又善于收买和利用各地 怛
说 明它在市井中的流播 已是相当的广远 了。 以上两点 , 约而言之 , 一为物质 , 一为精神 , 它们共
的地主武装力量 , 尤其是“ 灭宋之际 , 力避屠城 ”故而 , “ 宋 亡 国之 后 , 固有 之 经 济 阶 级 大 部继 续 存 金、 其 在 。 ¨ ”D 这使得中原地 区的经济恢复较快 。加 之蒙古 统治者非常重视手工业 , 于将大量 的工匠艺人和驱 惯 奴聚集于城镇之中。 因此元代 的城市经济在总体上呈 现出畸形繁荣之 势。据 《 马可 ・ 波罗游记 》 载 , 所 济 南、 东平、 临州、 淮安、 真州、 扬州 、 阳、 襄 镇江、 苏州等城 市, 大多是“ 宏伟华丽” 或者是“ , 商业发达 ”京师大都 , 更是“ 雄伟庄严” “ ,设计 的精巧和美观 , 简直非语言所 能描述 。杭州则号称 “ ” 天城 ” “ , 这座城市 的庄严和秀 丽, 堪为世界其它城市之冠 。 【 ” 与城市经济的繁荣相伴 随的是市 民阶层的壮大 。 从群体的生活态度上看 , 市民阶层与士大夫不同 , 对热 闹刺激的娱乐游戏以及表现市 民生活的小说戏剧等通 俗 文艺的要求更为直接和迫切 。显然 , 这种纵情娱乐 之风为杂剧 的勃兴提供 了极佳 的生长环境 , 明显 其最 的表现就是勾栏瓦肆 的兴盛 , 元人夏庭芝 《 青楼集志》 即言: 内而京师 , 而郡 邑, “ 外 皆有所谓勾栏者 。辟优 萃而隶乐 , 观者挥金与之。 值 得注意的是 , ” 勾栏瓦 肆在宋代已经流行 , 但从 《 东京梦华 录》 《 、 武林旧事》 等文献可知 , 宋代勾栏 中的“ 瓦肆伎艺” 还颇为庞杂多
2 1 年 9月 01
传统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及传承保护
传统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及传承保护作者:刘文峰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7期一、传统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戏曲在形成唱、做、念、打为一体的成熟的戏曲形式后,又因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语言、风俗、民间艺术的影响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剧种,如京剧、秦腔、梨园戏、藏戏、蒙古戏等等。
不仅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本地本民族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种,而且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之内,形成若干个剧种。
戏曲以其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艺术造型,各具特色的地方唱腔,深受百姓喜爱,尤其一些经典剧目,像《西厢记》、《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花木兰》以及三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等,皆是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其故事情节、精彩片段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可谓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对戏曲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的先人做过许多工作。
明清以来,刊印了许多戏曲的选本和曲谱,比较著名的如《元曲选》、《六十种曲》、《缀白裘》、《九官大成》、《纳书楹曲谱》、《审音鉴古录》等,使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人能看到元代、明清时期戏曲的演出剧本和演喝声腔。
但这种对戏曲的传承还属于文本传承,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还谈不上活态传承。
民国年间,以齐如山为首的一批既热爱中国传承戏曲,又接触过西方戏剧的学者与一些有志于戏曲传承发展的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等,成立了国剧学会,全方位地搜集、记录、整理戏曲艺术,特别是作为戏曲艺术重要部分的表演身段、服饰道具、乐器等,为我们积累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录音录像设备的落后和不足,艺术家们的舞台表演艺术还是没有能完整地保存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对戏曲艺术做过三次大规模的抢救、发掘、搜集、整理工作。
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各地各民族戏曲遗产的发掘、抢救、整理,记录整理的传统剧目有数万种,还有大量的戏曲音乐曲谱,初步摸清了我国戏曲遗产的家底。
中国民间剪纸与戏曲文化
中国民间剪纸与戏曲文化作者:孙建君来源:《当代人》2010年第10期一从发生学、传播学、观众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美术,尤其是民间美术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民间美术中,剪纸又是最为普遍,表现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
戏曲的内容和戏曲艺人的精彩表演,抒发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寄托了人们对幸福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激发了剪纸艺人的创作热情。
民间艺人将戏曲中人们所喜爱和熟悉的人物形象与剧情场景,经过巧妙地艺术处理创作成不同样式的剪纸作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从而使戏曲得以在更大的空间里流传。
一幅幅戏曲剪纸就如同一出出凝固的戏剧,在农家的村舍、灶台、炕头、窗户上继续着永不谢幕的演出。
古代的戏曲剪纸作品实物,由于材料难以长久保存的关系,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但从古代文献和一些描述节日民俗景象的诗文笔记中,以及与剪纸相近的艺术样式,或者说是同出一源的皮影艺术方面,还是可以追寻到一些历史的踪迹的。
以剪纸表现人物形象,据传可能从汉代就已开始。
晋•干宝《搜神记》云:“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
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思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状;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
帝愈益悲戚。
”他在这里并没有说明剪制人影所用的材料是纸还是丝帛,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纸帛不分,加之当时剪刻镂花的材料还有金箔、树叶、皮革等,因此从工艺上剪纸艺术研究者常将这些记载都引作最早的剪纸史料。
除皮影外,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也很多,当时剪纸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有的用以装饰灯彩,有的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于门窗以应时俗。
南宋时,在杭州等地还出现了专事“剪字”、“剪镞花样”的职业艺人。
周密在他的《志雅堂杂钞》中写道:“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
”说明当时的剪纸技巧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戏曲界现在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戏曲形式始于宋杂剧,因此,表现戏曲故事和人物的剪纸也在宋代同时出现,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灯花”。
传统文化在现代戏剧中的体现
传统文化在现代戏剧中的体现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历史。
在现代社会,戏剧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生命力,并且不断与时代融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戏剧中的体现。
传统文化为现代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都是现代戏剧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比如,以神话传说为蓝本创作的戏剧,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古老的神话故事搬上舞台,通过现代的艺术手段展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想象和探索,以及对英勇和善良的赞美。
历史故事也是常见的题材,像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隋唐英雄的传奇经历,都被改编成现代戏剧,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了解历史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
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演技巧在现代戏剧中得以传承和创新。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唱腔、身段、脸谱等元素,在现代戏剧中常常被巧妙地运用。
有些现代戏剧在表演中融入了戏曲的唱腔,使角色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富有韵味;还有的借鉴了戏曲的身段和动作,增强了舞台表演的节奏感和美感。
此外,木偶戏、皮影戏等传统表演形式也为现代戏剧带来了新的灵感,通过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舞台效果。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现代戏剧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是人们所追求和倡导的。
现代戏剧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传递着这些价值观。
比如,一部讲述家族传承的戏剧,展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爱、责任和担当,体现了“孝悌忠信”的传统美德;而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戏剧,则可能批判贪婪、虚伪等不良行为,弘扬正义、善良和诚信的品质。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也深深影响着现代戏剧的创作。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意境、含蓄和韵味,这种审美观念在现代戏剧中有所体现。
舞台布景可能会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剧情的发展可能会采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让观众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中国戏曲与民俗文化
在影视剧创作方面被影视界推崇的 “ 江苏现象” 格外受
到人们 的关注。? 仅仅一年 , 江苏 出品电影 1 , 7部 创作完成
婚礼演戏庆贺 的情节 :须臾 . “ 坐定了席 , 乐声止 了。蘧 公孙 下来 , 告过丈人 同二位表叔 的席 , 又和 两山人平行 了礼 , 入
席坐了 。戏子 上来参了堂 , 头下去 , 动锣鼓 , 磕 打 跳了一 出
意; 他们创作和演出了《 西厢记》《 、牡丹亭》《 、南柯记》《 、 紫钗 记》《 、牛郎织女》 等戏剧 , 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向往之
( ) 二 民俗文化推动中国戏曲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戏曲在表演过程 中, 台下观众可以 自由表态, 鼓掌叫 好或喝“ 倒彩”这使得中国戏曲的编辑和演员们高度重视观 ,
众的感 口 需求。 为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 f创作和演出了 f门 电 《 窦娥冤》《 、 望江亭》《 、 铡美案》 等戏剧 , 在舞台上铡贪官 、 杀恶 霸, 平冤屈 , 歌颂清 官、 侠士 , 让观众 出气 , 对观众表达尊重之
术, 它们 的生产 、 消费和传播主要得力于我国传统的民间风 俗习惯的推动 , 而非皇权——统治 阶层的操办。 中国民俗文 化, 为戏 蓝的生产 、 消费和传播提 供了需求和平 台 , 是积 它
极推动戏曲文化 发展 的主要动力。
力支配着平时的生活 。正如 日本 民族文化学者樱 田胜德指 出 : 日是平 时生活的轴心 ,年复一年的生活文化之用 , 节 “ 就 是以此为轴心编织出来的” 节 日看戏则是节庆民俗中的重 。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与曲艺文化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与曲艺文化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与曲艺文化丰富多样,承载着千百年来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一颗明珠。
民间艺术包括民间歌舞、戏曲、绘画、雕塑、剪纸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曲艺文化尤为著名和广泛传承。
一、民间艺术的综合性和艺术性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具有综合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与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采。
例如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它结合了音乐、舞蹈、表演、戏剧等多种元素,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的曲艺文化以其诙谐幽默、风趣讽刺、富有地方色彩等特点深入人心。
其中脍炙人口的有评书、相声、快书、传统的说唱艺术等。
这些曲艺形式在广大民众中流传已久,它们讲述了各类故事,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曲艺文化的地方特色中国古代曲艺文化不仅存在于全国范围内,更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
各个地方的曲艺形式会因地域、民族、历史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北京的评剧、山东的评书、湖南的花鼓戏等。
这些地方特色的曲艺文化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多样性,也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点。
四、曲艺文化的影响与传承中国古代曲艺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曲艺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状况、传递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并且起到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
至今,曲艺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关注。
同时,曲艺文化也通过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保留着古老的艺术形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与曲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综合性和艺术性、地方特色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其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化对戏曲的影响徐柏森以诗、乐、舞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始终承继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态。
它从一开始,就发生在民间。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虽然地域曲种之间,经常发生对峙、争胜、撞击和融汇,但每次动荡的结果,总是使戏曲进人新的阶段。
它历经升降沉浮的变迁,最终仍以上述基本形态延续,形成中国独特的戏曲文化。
近一个世纪的漫长蜕变,戏曲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有三百多个地方剧种,正以其地域性极强的艺术特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为什么中国戏曲能够生生不息,有强烈的延续能力呢?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山川地域,造就了万千风流,更兼戏曲急剧更替的焦点,多集中在地域新文化兴起上,而地域新文化又有推进戏曲向前发展的能力。
从戏曲发展史看是这样,从今天戏曲现状思索也是这样,因此,重视地域文化对戏曲构建与发展的作用,显然有着重要意义。
来自民族、民间的乐、舞、故事,在撞击融汇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了戏曲体制。
我国戏曲发展史,对戏曲的起源曾有多种说法,但都不能否认戏曲来自民族、民间这一说法。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戏曲起自巫觋”。
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歌来自民间的谣曲俗调……,舞来自百戏杂陈的广场……,故事起于众人口语的流传……”。
歌舞故事显然是经过民间的反复实践与筛选,最后才触汇在一起,形成“戏”的雏形。
我国古代文化,受当时地理条件的限制,发展不尽平衡。
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风俗民情的不同。
而作家、艺术家的不同秉赋、气质等,又形成多样的创作风格。
虽然今日区域地理学只承认地理因素是造成区域文化、艺术传统特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不认定是决定因素,但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戏曲发展的全过程,呈蜕变状态。
它的缓慢推移,使“新声倚旧声”的传统不断延续。
戏曲声腔、语言、表演的凝缩内聚力,铸就了戏剧文化延续传统基质发展的稳定趋势。
这是问题的一面。
另一面,当戏剧处于新旧交替的碰撞下,突然遇到来自他域的新腔新调、新的表演方法的刺激,也会造成张力的膨胀,以至促进新陈代谢的加速。
这里发现的“契机”,正是戏曲不断改组与重建的根本动因。
循历史足迹,逐其发展源流,我们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一)元代以前的准备段阶:汉代早有正乐与散乐之别,正乐属官方宴飨所用,散乐系民间歌舞、杂耍。
当时民间散乐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到处受人欢迎。
汉武帝刘彻觉察这情况,在后庭不仅设乐府,而且对民间散乐“广事收集,务必征调”。
正乐源于古乐或其它,考据不足,但总不会是内庭所作。
正如散乐被汉武帝征调之后,渐而“引入后庭与宫人观听”一样,很快变为“漫衍鱼龙、角抵之戏”。
(即“百戏”)散乐渗人宫庭,使正乐遭受撞击,并产生融汇。
隋代《龟兹乐》盛行,律谱为新声,又与民间乐伎彼此融汇,则别有一番发展。
域外他民族文化的溶人,在古代早有先例。
唐代进一步发展这种融汇,使《龟兹》,《西凉》的音乐、舞蹈广泛溶人唐代歌舞戏中。
唐中叶时尤甚,玄宗擅打羯鼓,号称“皇帝梨园弟子”就是一个明证。
另外,唐代的参军戏,是另一种形式,它源于故事,以滑稽、调谑为主要手段,虽然其起源说法不一,但从其近于科白的表演,则可推断并非宫庭产物。
到了宋代情况有了变化,民间瓦子、勾栏杂剧的兴起,标志中国戏剧的初级形态渐趋完成。
北宋时,东京市井轰动一时的《目连救母》杂剧,就是一个例子。
据《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
另据山西社科院姚宝暄文载:“晋南翼城县的金元墓葬中,多有戏曲文物,《目连救母》戏曲中,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新疆于阗的曲调”。
这两据,一是市井轰动,连演七八天,盛况空前;一是该剧乐舞丰富,甚至保留着异域的声腔。
到了南宋时,情况就更不同了。
南宋时勾栏伎艺与教坊杂剧,较北宋时更甚,杂剧在临安得到较大的发展,官方所谓教坊的设置,皆勾栏艺人在内庭表演,民间征调已为常事。
史书上有“官本杂剧”一称,似为官方所设,其实官本二字,应为通行之本解释,如我们说“官话”为“普通话”之意相似。
由于杂剧的空前盛行,促成了后来南戏的诞生。
因南戏所唱为南方曲调故名“南戏”或“南曲”。
南方声腔与闽、浙语音,区别于东京勾栏杂剧声腔及中原语音,遂产生了新的魅力,因而在南方取代了勾栏旧腔。
与此同时,北方的金,又是一番情景。
燕京在异族统治下,别有一种繁华。
诸宫调这一体制的兴起,是北方地域的产物。
诸宫调是北方民众,将一些曲调按声律高低归入各个不同的宫调组成,唱时根据故事说唱的需要,连接而成。
诸宫调起于故事说唱形式,然后再由说唱故事进入表演故事。
因其地域在黄河以北,故又称其为“北曲”。
北曲做为唱腔,为后来的元代杂剧奠定了基础。
此外,南宋时西南地域也出现了“川鲍老”、“川杂剧”及成都的“撼雷”等演出,亦甚为繁盛。
这是另一地域的局部现象,且影响较小。
中国戏曲形成较晚,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不少研究者更倾向内因说。
中国古代文化结构上,存在重抒情、轻叙事的特点,对诗歌、音乐,舞蹈的发展,无疑是一种促进,而对戏剧的形成则十分不利。
只有到了以叙述故事为主的说唱音乐兴起,才为戏剧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元代以前,汉、唐时,乐舞得到高度发展,而宋时,勾栏杂剧及南戏、诸宫调等在民间兴起,促进了戏曲的诞生。
这种地域文化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是认识戏曲起源的一种辩证。
(二)元代以后的发展阶段:元代是我国戏剧诞生的重要时期。
戏曲在元代正式确立了地位。
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元杂剧作家,共一百一十人,作品约五百种左右。
后世推崇的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大家,还有王实甫、乔吉、费唐臣等人,都是在反映现实、借题发挥,对当时悲惨黑暗的社会采取对抗态度上,表现了作家的思想意识中的人民性及民族倾向。
又据王骥德《曲律》说:“曲之始止本色一家”。
意思指,杂剧开创,产生民间,主要作者皆民间艺人,作品朴素、通俗,以本色见长,文人是后来参与其事的,谓文采派。
元剧兴盛的原因很多,作者借着元剧这一体制,发泄对异族残暴统治的不满,符合了当时人民的意愿,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元灭南宋后,杂剧南移。
南戏北上,产生了戏曲文化较大规模的交流。
据元代未年成书的《青楼集》对元大都青楼人物记载云:“龙楼景,丹墀秀,皆金门高之女也。
专工南戏”。
又据明徐渭《南词叙录》载:“元初北方杂剧,流人南徼,一时靡然向风。
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
顺帝朝忽又亲南疏北,作者猖兴,语多鄙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题咏也”。
这两项记载说明,元初北方杂剧流人南方,而元中叶以后,则南戏转而发展到北方。
顺帝朝指元代最后一个统治者,与《青楼集》中记述的南戏时间相符。
由此反映出南北戏曲交流中,相互融汇发展的整个过程。
此外,南戏和元剧在声腔上不同,演唱形式也不同,元剧有弦索伴奏,而南戏声腔没有一定的宫谱,只用打击乐按节拍随声转调,尾段或尾句用二人或多人同声合唱而已。
后来南戏《琵琶记》有了弦索谱腔,且南北通行,因而称之为“弦索官腔”。
但弦索官腔并未能遍行全国,仍具有地域的性质。
明代的传奇继承南戏的传统,流行于明初的《琵琶记》、《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等,皆系元代作品。
南戏至传奇是一脉相承的,其重要剧目对后世戏曲文化的影响较大。
后来,传奇宣扬礼教的倾向,渐使观众感到厌倦,对戏曲八股早成腐臭的形式,也感到难以接受,因此中叶以后,慢慢转变到注重人情,描摹世态上来。
此外,明代另一脉是继承了元杂剧的明杂剧,比较突出的是:《诚斋乐府》中三十一种杂剧。
明代时,江、浙、湖、广一带,已有各自地区民歌小曲和语言结合较紧密的新腔出现,如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之类,不仅在源流上各具来历,而且已拥有地域观众。
海盐腔、余姚腔后来衍化成昆山腔,昆山腔又集南北二曲之长,取代了南北曲。
显赫一时的南戏和元剧,至此让位给新兴的昆腔了。
昆山腔源出江苏昆山,由曲师魏良辅创兴。
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沈璟的《属玉堂传奇》等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昆山雅音的特殊地位,于是昆曲身份渐显。
但明代另一声腔劲旅,江西弋腔阳,因其结构灵活,善于流传,也得到较大发展。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明代弋阳腔已流行于今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安徽、云南、贵州等地,与当地语言和民间曲调结合,产生不少新腔”。
由此可见,弋阳腔在民间有旺盛的生命力。
昆、弋长期对峙,各自都有不同的发展,显示了地域文化不断发生的新质新态。
清初延续了这一对峙,并进一步发展到两腔争胜的局面。
昆腔到了清代,已逐渐脱离群众,而传奇剧目大多为官绅、地主的家乐,只做雅音欣赏,一班士大夫认昆腔为正统。
在民间昆腔为弋腔所排挤,失去了原来的地位。
弋腔闯荡江湖,贯通南北,始终不离开广大人民群众,因而在民间发展迅猛,对后来各地方剧种的兴起有极大的影响。
弋腔在北方扎根以后,则更为流行,被认为是燕俗之剧,又与北京语言、土戏相结合,而改称“京腔”。
在南京与地方声腔结合,改称“四平腔”。
据清刘廷玑《在园杂志》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且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琐哪腔、罗罗腔矣。
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
撇开刘廷玑的士大夫观点。
从记载中我们看出清初戏曲声腔已经复杂多样,各地曲种竞相出现,促使戏曲文化走向竞争,走向繁荣。
从汉代百戏至清初声腔演变,可看出地域文化对戏曲构建的巨大影响。
中国戏曲文化基本上来自农村市户,然后由城市坊镇再转入大城市。
所唱曲目,也可转对文人、士大夫、官府、宫庭产生影响,进而至繁盛或衰落,最终被新兴地域文化所取代。
按此循环,我们不难看出戏曲兴衰是有条件的,是以其质与态的新旧为转移的。
戏曲文化的属性,离不开民族、民间的地域条件,它是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不断撞击、不断融汇的产物。
这种血肉相连的特殊关系,造成了生生不息、代代相沿,越衍越繁的戏曲景观。
地方剧种的繁兴,加剧了竞争,呈现出互斥性,从而推动戏曲的加速发展,它们自成一个系统、自辖一块领地、自成一种气候、自述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越分越细。
从戏曲文化的大背景看,这种互斥性不仅是剧种个性的体现,也可认做是一种共有的现象,因为这种互斥是普遍存在于各剧种之间。
我们如果强调了差异,把差异的普遍,认做是一种共有的质,那么,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共性。
为了进一步获得认识上的实证,我们还得借助戏曲史脉说明问题。
(一)蒲松龄的贡献;清代重要作家蒲松龄,除写《聊斋志异》成为家喻户晓的传世珍品外,他还开拓了戏曲创作的另一境界,写过鼓儿词、俚曲。
俚曲就是用北方民歌小曲和山东淄川土语写的地方戏。
在蒲氏之前,文人墨客只用南北曲作剧,而在昆、弋流行时,用土曲土语写地方俚曲,蒲氏则是第一人。
随之各地文人、举子也都相继效法,使地方戏更见地方特色。
清初戏曲声腔,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
可见地域声腔的划分越来越细。
(二)乾隆年间地方戏的激烈竞争:弘历曾以南巡名义,六次离开北京到扬州、浙江一带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