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番茄开花诱导、分生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合集下载

植物开化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植物开化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实 . 物 的 开 花 是 由 多 种 因 素 共 同 控 制 来 完 成 的 , 此 基 础 上 人 们 提 出 了 多 因 子 控 制 的 模 植 在
型 … 。植 物 接 受 环 境 因 子 诱 导后 , 一 系 列 信 号 传 导 过 程 . 动 开 花 决 定 过 程 中 的 控 制 基 因 . 经 启 并 在 诸 多关 键 基 因 的 相 互 作 用 以及 诸 多代 谢 途 径 的 相 互 制 约 下 . 起 花 芽 分 化 , 而 导致 花 器 引 进 官 产 生 。这 些 过 程 由许 多 特 异 性 基 因按 一 定 的 时 间 顺 序 性 和 空 间 特 异 性 程 序 启 动和 关 闭 表 达 所 控 制 . 个 基 因 既 具 有 独 立 功 能 . 相 互 影 响 、 互 制 约 外 界 环 境 因 子 对 植 物开 花 的 诱 各 又 相 2。 导可 使 植 物在 较 适 宜 的环 境 下 开 花 , 如果 缺 少 这 种 诱 导 . 些 植 物 在 营 养 生 长 到 一 定 阶段 也 但 有
维普资讯
山西 农 业 科 学 2 0 ,0 2 :2—8 0 2 3 ( )8 8
文 章 墒 号 : 0 2—2 8 0 2 0 10 4 1 2 0 ) 2~8 c 2—0 7
植 物 开 花 的 分 子 生 物 学 基 础
侯 雷 平 ,李 梅 兰 ,李 云 龙
的与 各途 径 有关 的基 因 、 分生 组织 特 性 基 因和花 器 官形 成基 因 的功 能进 行 了简要 介 绍 。 花
黄 甓 1 植 物 ; 花 ; 因 ; 子 生 物学 可: 开 基 分 中 国 分 类 号 :18 58 文 献标 识码 : A
每种 植 物 都 要 经 过 营 养 生 长 和 生 殖 生 长 两 个 时 期 , 是 植 物 繁 殖 后 代 所 必 须 的 . 是 园 艺 这 也 和农 业 生 产 的 基 础 。 开 花 标 志 着 生 殖 生 长 的 开 始 。 生理 代 谢 及 分 子 生 物学 研 究 的 结 果 已经 证

植物激素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激素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激素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研究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植物进入繁殖阶段的标志。

植物的开花过程受到许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激素在调控开花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可以在植物体内通过传递信号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就植物激素在调控开花中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一、植物激素对开花的影响植物激素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激素对于调控开花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激素作为信号分子通常通过诱导或抑制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过程。

相比较而言,植物激素调控开花过程的机制是比较复杂的。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植物激素,它可以诱导生长,从而促进植物开花。

一些研究表明,GA对于萼片的发育也有调节作用。

ABA(Abscisic acid)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花的开放;当从植物体内去除ABA后可以促使花蕾开放。

还有一些植物激素的作用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表达实现。

二、FT基因的发现及其在开花中的作用FT基因最初是在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发现的,该基因编码一种被称为流动素(Flowering Locus T,FT,以下简称FT蛋白)的蛋白质。

FT蛋白质在植物体内是从叶片细胞中产生的,并被运输到植物体内为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提供信号。

除了在阿拉伯芥中发现FT基因外,人们在其他植物中也发现了FT基因的存在,并且验证了它们对于开花的调控作用。

在阿拉伯芥中,FT基因通过与FD(FLOWERING LOCUS D)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节MADS-box家族基因AP1的表达,从而推动花的发育。

FT基因也可通过与另一种转录因子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相互作用,促进花蕾的开放。

人们还发现,当FT基因被高度表达时,它可以代替光周期来调节植物的开花。

三、Jasmonate激素在调控开花中的作用Jasmonate(J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植物激素,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植物与环境的互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2.1.3 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
拟南芥(Arabidopsis) 是一种兼性长日植物, 作为模式植物在过去的20 年中, 借助分子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手段,通过对大量拟南 芥花发育突变体的研究,目前已经克隆和 定位了大量的影响开花时间(包括促进开 花和抑制开花)和花分生组织特异性的基 因,从而使我们对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
• 成花诱导过程包括 : (1) 外因: 包括日照长短、光质、温度、矿质 营养、土壤水分等; (2) 内因: 包括发育阶段、营养状态、激素水 平等; (3) 特定基因的启动表达。
• 2. 1. 1 外界因子 • 即环境因素, 主要为光和温度, 其它环境因 素对成花也有一定影响, 但不是决定因子。 绝大多数植物的成花过程受环境因子的调 控, 生理学对诱导成花的外界因子有详尽的 研究。植物个体可在不同部位感受不同的 外界因子, 说明植物体内对不同外界因子存 在相应不同的遗传机理。相应基因发生突 变, 会使植物对外界因子的感受能力发生改 变, 从而影响花序发育的时间。
紫苏叶的光诱导现象
研究表明:植物光敏色素可能是参与感受光周期和 光质的变化。 • 自1983 年得到完整的光敏素蛋白质以来, 人们对 光敏素的分子种类、生物合成、调控机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可以说, 光 敏素的发现是植物成花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光敏素(phytochrome) 是一种色素与蛋白的复合物, 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单体由1 个脱辅基多肽链(A P) 和1个线性四吡咯生色团共价结合而成。光敏素的 种类主要由其多肽链部分(A P) 决定。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以及其潜在商业价值的刺激下(如应用基因 工程改变花型、花色、花期等 ) , 人们再次 对植物的花发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植物 学科中出现了植物发育遗传学研究的热潮。 目前, 对花发育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人们利用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 变体并克隆与成花有关的基因, 初步构建起 花器官发育的遗传模型, 已发展为植物生理 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分支。

赤霉素对番茄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赤霉素对番茄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赤霉素对番茄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赤霉素(GA)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种子萌发、下胚轴和茎秆伸长、根的生长及开花等。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促进种子萌发、茎秆伸长、果实发育以及提高植物耐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现GA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1926年,日本病理学家黑泽英一研究水稻“恶苗病”致病原因时,发现感染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疯长现象。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但也会出现类似“恶苗病”的过度生长症状。

1935年,日本薮田贞治郎和住木谕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其命名为赤霉素。

1956年,C。

A。

韦斯特和B。

O。

菲尼分别证明了高等植物中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的萜类化合物。

迄今,已从不同维管植物、细菌及真菌中先后鉴定出了136种结构明确的GAs,并按照时间顺序将它们命名为GA1-GA136.但是,只有部分GAs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生理效应,例如:GA1、GA3、GA4和GA7等。

遗传学的证据表明,尽管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GA3,但是在许多植物中GA1和GA4是主要的活性GAs。

此外,在拟南芥和水稻中,GA4的活性成分强于GA1.自20世纪60年代起,“绿色革命”中半矮化育种的大规模推广极大幅度地提高了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

水稻和小麦的“绿色革命”都与赤霉素密切相关。

水稻“绿色革命”基因sd1(semi-dwarf1)编码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GA20ox2;小麦“绿色革命”基因Rht1(Reducedheight1)编码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调控元件DELLA蛋白。

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关赤霉素信号转导以及GA-DELLA与其它激素和环境因子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番茄SlMYB48_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番茄SlMYB48_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中国瓜菜2024,37(4):27-35收稿日期:2023-10-10;修回日期:2023-12-20基金项目: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XCZX09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23-G11);重庆市巫山县科技项目(wskjdx-bxm202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72737);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KF202224)作者简介:刘佳凤,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番茄抗逆基因的验证。

E-mail :*******************通信作者:李涛,男,正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及分子生物学。

E-mail :****************DOI :10.16861/ki.zggc.202423.0652番茄SlMYB48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刘佳凤1,郭晓青2,王桂强3,王虹云4,朱桐1,曹守军4,姚建刚4,张丽莉4,张瑞清4,赵婧1,李涛1,4(1.烟台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2.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烟台2654993.招远市张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招远2654034.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264500)摘要:MYB 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家族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成员之一,为挖掘更多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MYB 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信息,初步探究其表达模式及功能,以番茄Ailsa Craig 为试材,采用RT-PCR 的方法克隆SlMYB48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番茄SlMYB4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 )长度为708bp ,编码235个氨基酸,在番茄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次之。

SlMYB48蛋白含有保守的MYB 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中,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

对SlMYB48启动子分析,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逆境响应元件,qRT-PCR 及RNA-seq 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高盐、生物逆境胁迫条件下,SlMYB48基因表达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下降,推测其可能参与番茄生物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反应。

番茄育种1

番茄育种1

抗TMV基因
TMV-2:比TMV-1抗性强,但与黄化基因nv连锁。
TMV-22:与TMV-2属等位基因,但对TMV病毒 株系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别。
TMV-2/TMV-22的杂合系具有更广泛的抗病性
(2)青枯病:比较复杂,有人认为是隐性遗传,也有人认为 抗对感为不完全显性。
(3)叶霉病:抗病为显性,大多表现为质量性状的遗传。发
5、其他分类方法
按照果实大小分类: 可分为大番茄、串番茄和樱桃形番茄。 Ø 大番茄是指目前生产中一般性的果实在130~250 克或以上的品种。 Ø 串番茄是指类似于葡萄的一串番茄,一般为5~7 只,其中4~6只基本上一起成熟。串番茄的果形 较小,一般为100~130克,目前该类型的番茄品 种还须依靠进口。 Ø 樱桃形番茄的果实较小,一般单果重10~20克, 也有50~60克的。
耐贮性: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2、产量性状 (1)果重:优势不显著,F1中间偏小。 (2)结果数: F1中间偏多果。 3、早熟性 早熟对晚熟为显性或部分显性。至少涉及4对基因。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
1、我国番茄育种的育种进程 2、番茄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及进展 3、我国番茄育种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途径
1.1起源
1.2种质资源
2、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 2.1开花、授粉与受精 2.2 性状遗传
简介:番茄(tomato)
•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作物。 • 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 三元。 •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 主产国: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 • 种植方式: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 设施栽培。
一、我国番茄育种的育种进程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从种子或幼苗阶段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花决定的基因表达调控,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决定开花与否就是一种早期控制花发育的表达调控的例 子,营养生长过程中环境中光周期的长短、光质(红外/远红外、蓝光的照 射)以及植物内在的因素如赤霉素、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因素都能诱导花的形 成。这些内外因素通过开花决定基因的表达调控,诱导花的发端,从而决定 开花的时间。
PPLP
PPLP
FY
FPA 编码一个RNA 结合蛋白, FVE 编码一个含有WD重复序列蛋白,在抑制 FLC 表达方面,它们属于同一个上位效应组。然而它们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体中, FLOWERING LOCUS C (FLC)有很高浓度的积累,说明FLC 是
一个关键的抑制因子。
精选编辑ppt
12
春化作用和自调控途径的一些基因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抑制和下调FLC的表达, 使开花能够进行。
1、自开花调控途径对FLC表达的抑制 抑制FLC表达的基因有FCA、 FY、 FPA、 FVE、 LD、 FLD。
精选编辑ppt
9
Pathways That Enable the Floral Transition
Boss, P. K., et al. Plant Cell 2004;16:S18-S31
精选编辑ppt
10
Copyright ©2004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精选编辑ppt
6
Resetting, Repression, and Promotion Phases in the Life Cycle
Boss, P. K., et al. Plant Cell 2004;16:S18-S3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2023-11-11
目录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概述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来源和分布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鉴定和检测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科研进展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未来展望
0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由烟 粉虱传播的病毒病,属于番茄病毒病的一种。
和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
开发自动化检测系统
02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出自动化的检测系统,实现大规
模、高效、快速的检测。
加强检测技术培训
03
对各国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掘并利用新的抗病资源与基因
发掘新的抗病基因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发掘和利用自然界中新的抗病基因,培育出 具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新品种。
症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症状包括植株黄化、萎缩、生长迟缓,叶片边缘向上 卷曲,叶片背面出现紫色或红色斑块,严重时叶片完全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
01 02
烟粉虱传播
烟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播中起到关键作 用。烟粉虱通过吸取番茄植株的汁液获取营养,同时将病毒从染病植株 传播至健康植株。
抗病品种的应用和推广
将筛选得到的抗病品种进行应用和推广,可有效 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率,提高番茄的 产量和品质。
0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未来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各国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定期 召开国际研讨会,共同研究和探 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播、

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

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

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引言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领域。

花药培养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育种技术,可以利用花药组织途径进行细胞和基因转化,实现DNA插入和基因编辑等操作。

本文旨在探讨加工番茄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研究,以期为番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加工番茄花药培养介绍花药是植物雄蕊的一部分,由4个花袋组成,内含花粉颗粒。

花药培养是利用花药组织进行细胞和基因转化的一种技术,早在20世纪中叶就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花药培养具有操作简便、代代传承性强、代谢能力活跃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

二、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1. 培养基配方加工番茄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配方。

通常采用固体或液体MS培养基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激素)来诱导花药组织分化。

2. 影响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愈伤组织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培养基成分、激素浓度等。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调节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3. 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常用的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包括直接培养法、间接培养法和悬浮培养法。

直接培养法是将花药组织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间接培养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愈伤诱导剂,使花药组织诱导分化;悬浮培养法则是将花药组织悬浮于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搅拌等方式刺激其分化。

三、加工番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分化研究1. 愈伤组织分化机制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从无定形细胞逐渐发育为成熟组织器官的过程。

愈伤组织的细胞分化受到基因调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转录因子、生长调节剂和营养物质等。

2. 愈伤组织分化相关基因研究研究发现,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相关基因的激活和表达。

这些基因参与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分化和营养物质代谢等关键过程。

3. 愈伤组织分化调控因子的功能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克隆和功能分析等方法,对愈伤组织分化相关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

番茄comt基因重要性

番茄comt基因重要性

番茄comt基因重要性
番茄plant(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它的comt基因(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基因)在番茄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OMT基
因是一类催化酪氨酸转移酶同源物,其主要功能是将酪氨酸(一种有机类胺基酸)与芳香族类醛物质交换,COMT基因可以调节多种生物活性——药物和植物激素等,其中大多数都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

COMT基因参与调节表观遗传学的环境适应与植物的体内合成调控机制,从而
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

一些COMT基因在番茄植物胚胎发育或果实开花结果中起重
要作用,例如,编码O-氮芥基-L-酪氨酸甲基转移酶(O-Methyltransferase,OMT)的番茄COMT基因,其活性调节Melonethylene Responsive Element注释因子(MRE-box TF),从而可以调节植物果实的发育。

此外,果实形态发育、叶绿素合成与光合作用中的COMT基因也可以调控内调节物质的合成程度,从而影响番茄植
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形成。

此外,番茄COMT基因还可以抵抗病虫挫害,由于外源信号分子(如病原体抗
原和蚜虫原理等)可以刺激COMT基因,从而诱导植物体内水平表达相应的抗病虫
蛋白,保护植物免受各类挫害。

COMT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适应性与耐病性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
番茄COMT基因的研究对于提高番茄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COMT基因能
改变植物遗传和表型特性,从而改变农作物的生态效应,也是近几年来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为番茄种质育种提供重要信息。

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

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

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花发育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综合发育过程,涉及无限生长向有限生长及不同发育方式的转换,包括开花诱导、信号传递、属性决定、器官发生,既受环境因子(如光周期、温度等)的诱导,又受到自身内部因素的调节,经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启动成花决定过程中的控制基因。

在复杂的基因互作网络调控下,营养茎端分生组织(vegetative meristem,VM)转变为花序分生组织(inflorescence meristem,IM),然后在IM 的侧翼形成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FM),分化出花器官。

截至目前,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中共有180多个参与调控开花的基因被鉴定出,并确定其中存在有6条调控开花的信号途径:即光周期途径(photoperiod pathway)、春化途径(vernalization pathway)、自主途径(autonomous pathway)、赤霉素途径(gibberellin pathway)、温敏途径(thermosensory pathway)和年龄途径(aging pathway)。

表观遗传是开花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机制,对开花及花器官发育产生关键调控作用。

miRNAs 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植物分子发育生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例如miR172、miR156、miR159 参与了开花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共同开启花的发育过程。

本文综述了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格式形成与分子调控机制。

图1 温度、光照和依赖赤霉素等途径通过抑制花形成抑制物产生和激活花的分生组织识别基因参与花发育过程1 花器官发育的ABCDE模型通过对拟南芥和金鱼草突变体研究而提出的多种发育模型, 成功地解释了被子植物花器官突变现象。

其中, 最著名的是由Bowman等及Coen和Meyerowitz提出的“ABC模型”。

该模型指出, 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由A、B和C三类功能基因决定; A类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第一轮萼片的形成, 包括APETALA1 (AP1)和APETALA2 (AP2)基因等; B类[APETALA3 (AP3)和PISTILLATA (PI)基因]和A类基因的组合表达决定了第二轮花瓣的发育; C类[AGAMOUS (AG)基因]和B类基因的组合表达决定了第三轮雄蕊的形成; C类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第四轮雌蕊的发育。

2021综述番茄开花诱导、分生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范文1

2021综述番茄开花诱导、分生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范文1

2021综述番茄开花诱导、分生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范文 引言 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作为陆生植物中最大的族群,现已超过了250000种。

开花对于所有开花植物来说是生活史上的一个质变过程,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的中心环节;而对于人本身来说,色彩斑斓、气味芬芳的花不仅愉悦了人的身心,种类繁多的种子与果实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故研究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阐明其分子生物学上的调控机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Yanofsky 等(1990)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首次克隆了花同源异型基因agamous(AG),标志着高等植物花发育研究进入分子遗传学阶段。

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来看,高等植物经过一段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在合适的外界条件(其中重要的有日照长度、光质及温度)下,才能进行由营养生长(vegetativedevelopment)向生殖生长(reproductivedevelopment)的转变,才能开始花的发育。

总的来说,花的发育过程在时间上大致分为4个阶段:(1)开花过渡(flowering transition),植株响应外界环境以及自身信号,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这个过程受一系列与开花时间相关基因的调控;(2)分生组织特征基因激活,植株响应从不同开花时间调控途径而来的信号,激活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决定分生组织属性;(3)花器官特征基因的激活,分生组织特征基因激活位于不同区域的花器官特征基因;(4)花器官形态建成,花器官特征基因激活下游的器官形态建成基因,决定组成各器官的特异细胞类型和组织(Jack, 2004)。

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 L.)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用于双子叶植物花发育机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式植物。

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分子生物学上的深入研究,已有10个与番茄开花诱导及分生组织特征相关的基因被鉴定,将番茄与拟南芥相关基因比较发现两物种在花发育分子生物学上兼具保守性和多样性(表1)。

菜豆的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菜豆的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菜豆的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刘宏宇秦智伟(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塑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从南到北均有种植·它也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菜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

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菜豆已成为当地居民日常饮食中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

∑1菜豆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dfr--。

—亏【采用组织培养来创造种质资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育种手段。

大多数菜豆品种(尤其是大粒品种)的再生是非常困难的剐,因此菜豆组织培养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

在我国,利用组织培养及细胞培养进行菜豆植株再生的研究仅有2篇报道。

国外的菜豆再生研究虽有成功报道,但大多处于试验阶段。

本文就影响菜豆堡燧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1.1基因型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基因型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很大,菜豆也不例外。

Saam。

’采用菜豆的茎尖为外植体,在1.0mg·L~BA+O.05mg·L11IAA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菜豆品种Fleetwood产生的愈伤组织的鲜重极显著地低于菜豆品种UI-111;而前者产生的不定芽数目极显著高于后者,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2.7个不定芽。

Malik61采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菜豆幼苗(除根)为外植体再生植株,菜豆品种Midland及Mayflower的腋芽再生率最高,为100%,菜豆品种Sprint为80%。

以上结果说明在菜豆的组织培养时,首先要进行基因型的选择。

1.2外植体类型自1976年Crocomo等人”1首次通过菜豆愈伤组织获得2株再生植株以来,有许多关于菜豆离体再生植株的报道。

如菜豆的茎尖…、胚轴…、子叶节…、初生叶…等作为外植体,用来再生植株。

Malik等o’比较了不同类型外植体再生植株的差异,叶柄的再生率为62%,子叶节为82%,去根幼苗为20%。

Zambre等人41通过子叶及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子叶的愈伤组织形成率低于胚轴,但再分化的不定芽率远远高于胚轴。

番茄PIN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表达模式

番茄PIN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表达模式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
族的生物信息学 分析及其表达模式
赵瑞瑞1,2,申
(1.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琳2,生吉萍3,*
100083; 100872)
100084;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摘 要:PIN蛋白是生长素输出蛋白,具有多个跨膜结构域,能够介导生长素在整个植物体内的流动。番茄作为一 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果蔬,对其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PIN蛋白对植物果实的生长发 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番茄PIN基因组中10 个SlPINs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 析,构建番茄SlPINs的进化树,并分析番茄SlPINs在不同组织和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 SlPIN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番茄果实;PIN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
收稿日期:2016-04-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847;31272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127106) 作者简介:赵瑞瑞(1984—),女,博士,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E-mail:zhaorui1012@ *通信作者:生吉萍(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管理。E-mail:shengjiping@
结实的果实[3-4]。通过下调生长素反应调节因子如Aux/IAAs [5-7] 或者生长素反应因子ARFs也会产生单性结实 。生长素 的极性运输是调节生长素分布的重要机制,主要由控制生 长素输出和输入的PIN蛋白和AUX/LAX蛋白介导[1]。PIN 蛋白和AUX/LAX蛋白在细胞和组织间的非对称分布产生 了生长素梯度和生长素的定性流动[8-10]。

植物开花的组蛋白甲基化调控分子机理

植物开花的组蛋白甲基化调控分子机理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3): 275−283, 收稿日期: 2006-11-10; 接受日期: 2007-01-15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270143和30525026)* 通讯作者。

E-mail: chongk@.综述.植物开花的组蛋白甲基化调控分子机理夏志强1, 2, 何奕昆1, 鲍时来3, 种康2*1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37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摘要 开花是指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的生理过程, 是植物个体发育和后代繁衍的中心环节, 既受遗传基础决定,同时又受到温度和光周期等多种环境因素的调控。

在拟南芥中, 已经分离了大量的与开花相关的基因, 从遗传学上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开花调控的网络。

组蛋白甲基化是植物发育过程的重要调节方式, 近年来关于其参与开花调控的研究有了重要进展。

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组蛋白H3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植物开花发育的机制, 提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开花, 组蛋白, 甲基化夏志强, 何奕昆, 鲍时来, 种康 (2007). 植物开花的组蛋白甲基化调控分子机理. 植物学通报 24, 275−283.植物开花是指从营养生长到生殖发育过渡的生理过程, 是花芽分化的前奏, 包含了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调控,受到外界和内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个过程包含了一系列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网络的协同作用(葛磊等,2001; 王昕和种康, 2005)。

开花决定基因LFY 和AP1等决定开花的启动过程。

遗传学实验表明, 开花过程受光周期途径、春化作用途径、GA 途径和自主途径等多种途径的调控。

各途径通过一个MADS-盒类的转录因子——FLOWERING LOCUS C (FLC ), 进而调控LFY 和AP1等基因控制开花过程 (Michaels and Amasino, 1999; Sheldon, 1999)。

Wus2和IPT转基因番茄类愈伤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Wus2和IPT转基因番茄类愈伤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Wus2和IPT转基因番茄类愈伤组织的转录组分析作者:何鑫鑫,黄家权来源:《中国瓜菜》2024年第06期摘要:以AC(Ailsa Craig)番茄为材料,采用Fast-TrACC(fast-treated agrobacterium co-culture)农杆菌转化体系,利用RNA-Seq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转化DRs(Wus2和IPT)形成的类愈伤组织与普通下胚轴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

基因表达结果分析表明,有6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富集,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4个,下调表达基因26个;体细胞胚形成关键基因ECP63、AGL15、FUS3、ABI3、WUS和CUC2上调表达超过4倍;ENOD93和CKX2基因在类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上升超过1000倍,前者编码早期结瘤素蛋白ENOD93,后者编码细胞分裂素氧化酶2,用于催化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参与氮同化和光合作用的基因低表達。

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番茄类愈伤组织发生的分子机制和发掘关键调控基因奠定基础,为番茄活体体内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番茄;植物内转化;RNA-Seq;类愈伤组织;发育因子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4)06-027-10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ransgenic tomato callus tissues from Wus2 and IPTHE Xinxin, HUANG Jiaquan(Scho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ainan University/Sanya Nanf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University, Sanya 572025, Hainan, China)Abstract: AC(Ailsa Craig)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L.) was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and the Fast-TrACC(fast created Agrobacterium co culture)Agrobacterium transformation system was used in this study. RNA-Seq sequencing an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gen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llus-like tissuesformed after transforming DRs(Wus2 and IPT)and the common hypocotyls. The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60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enriched in the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cluding 34 upregulated genes and 26 downregulated genes. The key genes for somatic embryo formation, ECP63, AGL15, FUS3, ABI3, WUS, and CUC2, are upregulated by more than 4-fold expressio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ENOD93 and CKX2 genes in callus-like tissue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000 times. The former encodes the early nodulin protein ENOD93, while the latter encodes cytokinin oxidase 2, which catalyzes the degradation of cytokinin. Low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nitrogen assimil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omato callus-like tissues formation and the discovery of key regulatory gene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omato in plant transformation.Key words: Tomato; In-planta transformation; RNA-Seq; Callus-like tissue; Development regulators遗传转化是分析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新材料的重要途径。

番茄果实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番茄果实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番茄果实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金凤媚;薛俊;郏艳红;刘仲齐【摘要】就影响番茄果实颜色的基因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番茄果实颜色的形成、相关基因的功能以及分子标记的研究和转基因研究.【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06(012)004【总页数】4页(P3-6)【关键词】番茄;果实颜色;基因【作者】金凤媚;薛俊;郏艳红;刘仲齐【作者单位】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番茄(Lycopersicon l),又名西红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特别是番茄红素特有的医用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1],番茄的需求量和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番茄的育种改良中,番茄果实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的品质性状。

果实颜色深和色素含量高的品种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番茄红素是构成番茄果实的主要色素,医学研究表明,它具有极好的抗氧化功能,可抑制前列腺癌、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另外,番茄红素还具有美容的功效[2],逐渐成为国际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

所以,发掘、利用和控制番茄果实颜色的基因,培育出番茄果实颜色深、色素含量高的番茄品种成为育种机构改良番茄品质性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研究方向。

1.1 番茄果实颜色的形成番茄的果实颜色决定于果皮和果肉颜色。

果皮颜色分为黄色和透明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黄色果肉基因Y相对于透明果皮基因y为显性。

果肉颜色主要分为红、黄、橙三种,分别由R-r和T-t 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R基因导致红色果肉表型的产生,基因r则产生黄色果肉,基因T决定非橙黄色果肉,t基因产生橙黄色果肉。

黄色果肉基因tt对红色果肉基因R起隐性上位作用,基因y,r,t分别定位在第1,3,10染色体上[3]。

番茄组织培养

番茄组织培养

番茄的组织培养技术学院:农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番茄营养丰富,风味香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成为各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由于它是典型的双子叶植物,具有自花授粉、染色体图谱较清楚、较易栽培等优点,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最多的模式植物之一。

作为各国实验室植物转基因工作的基础,番茄再生系统的建立至关主要,它是遗传转化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但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污染、褐变、玻璃化等,这都使得试验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给科研和生产造成损失。

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依据在番茄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体会,先从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近年来发现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治疗各种癌症等功能,因此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备受关注。

组织培养技术自开发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学家们都注重于研究组培苗的内部生理研究机制,寻找促成器官形成的激素,完善培养基的营养配比,以及探索不同的离体培养途径和组织培养技术,但很少研究由于组培过程中特殊的生长环境对组培苗生长造成的生理影响,对在组培过程中实施微生态环境调控也不够重视。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提出改善组培苗生长环境的观点,而真正引起普遍重视和实质性研究则是80年代以后。

传统组培环境引发的问题和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1)繁殖周期不稳定,生产计划难以安排;(2)组培苗之间的生长差异大,成品苗个体不能达到均匀一致;(3)驯化阶段苗的成活率低、管理和操作以及不利于组培苗生产的规模化和商品化。

此外,由于传统的组培容器小,且密封要求严格,造成对环境因子的测量和调控十分困难。

而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一高品质试管苗和规模化生产为目的,采用波长固定、光强可调的发光二级管作为光源,采用具有高透气性、低透湿性、耐高温、易于加工成型的聚四氟乙烯脂膜制成的培养容器,岩棉块作为培养基支持体,外施CO2 替代蔗糖作为试管苗生长所需碳源。

番茄组织培养和诱导生长的研究

番茄组织培养和诱导生长的研究

番茄组织培养和诱导生长的研究番茄作为一种广泛种植和商业利用的蔬菜,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番茄组织培养和诱导生长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培养介质、诱导因素和生长调控。

一、培养介质的研究细胞培养基是组织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介质。

针对不同的植物组织和研究目的,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可有所不同。

目前,许多针对番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组织的培养基已经制备出来,并且有许多经过优化的常用培养基,如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MS),Nitsch和Nitsch培养基(NN)等等。

有些研究则将一些微量元素、激素、糖类、氨基酸等添加到培养基中,以提高细胞分裂或分化率的比例。

例如,农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就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添加适量硼和钼元素的培养基,使得番茄的花芽发育得更快,并且增加了花朵的数量。

二、诱导因素的研究培养基的组成能够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但是在不同环境因素和刺激的作用下,植物细胞的生长表现会抗性的变化。

针对番茄组织培养和诱导生长的研究,目前的诱导因素主要包括物理与化学因素、外源激素、生长素和多种营养肥。

其中,外源激素是比较常用的诱导因素,主要是IAA、ABA、GA、KT等植物生长激素。

不同的生长激素配比会对细胞分化、组织生长和形态构成带来不同的影响。

例如,添加适量GA和BA的生长激素组合可以促进番茄茎部分化成愈伤组织。

此外,茉莉酸、桐油酸、噻唑内酯等也有着比较好的诱导效果。

三、生长调控的研究细胞培养中,细胞自身机制的调控如何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影响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目前,有些基因调控因子在调控番茄细胞生长中有着比较大的作用。

水杨酸响应基因(SAUR)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其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到一种调控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外源生长因子主要通过调控SAUR基因产生影响。

此外,拟南芥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TT7)也可能在番茄组织培养中发挥调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番茄开花诱导、分生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引言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作为陆生植物中最大的族群,现已超过了250 000种。

开花对于所有开花植物来说是生活史上的一个质变过程,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的中心环节;而对于人本身来说,色彩斑斓、气味芬芳的花不仅愉悦了人的身心,种类繁多的种子与果实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故研究开花植物的开花过程,阐明其分子生物学上的调控机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Yanofsky 等(1990)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首次克隆了花同源异型基因agamous(AG),标志着高等植物花发育研究进入分子遗传学阶段。

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来看,高等植物经过一段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在合适的外界条件(其中重要的有日照长度、光质及温度)下,才能进行由营养生长(vegetative development)向生殖生长(reproductivedevelopment)的转变,才能开始花的发育。

总的来说,花的发育过程在时间上大致分为4个阶段:(1)开花过渡(flowering transition),植株响应外界环境以及自身信号,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这个过程受一系列与开花时间相关基因的调控;(2)分生组织特征基因激活,植株响应从不同开花时间调控途径而来的信号,激活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决定分生组织属性;(3)花器官特征基因的激活,分生组织特征基因激活位于不同区域的花器官特征基因;(4)花器官形态建成,花器官特征基因激活下游的器官形态建成基因,决定组成各器官的特异细胞类型和组织(Jack, 2004)。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用于双子叶植物花发育机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式植物。

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分子生物学上的深入研究,已有10个与番茄开花诱导及分生组织特征相关的基因被鉴定,将番茄与拟南芥相关基因比较发现两物种在花发育分子生物学上兼具保守性和多样性(表1)。

本研究旨在对番茄花发育过程中开花诱导和分生组织特征决定这两个阶段已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花器官特征决定、花器官形态建成阶段中各器官形态学特征进行综述,并与拟南芥上已有的研究做一个初步的比较,简要阐述两物种在花发育过程中的保守性及多样性。

过去20年,虽然对番茄花发育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很少有对这些研究进展整合性的报道。

本研究综述了番茄花发育开花诱导、分生组织特征决定这两个阶段已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进展,为对这番茄花发育调控网络进行更深入更精确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番茄花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功能植物花发育的每个步骤都受到严格的遗传控制,通过相应基因特定的时空表达及相互作用来精细调节花发生发育的网络。

目前已鉴定出的与番茄开花诱导和分生组织决定相关基因.1.1 开花过渡植物的开花时间是由植物的发育阶段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是植物在进化和驯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一个主要性状。

开花时间相关基因的突变会使突变体的开花时间提早或延迟。

拟南芥是光周期敏感的长日照植物,茎尖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 SAM)先分化产生叶片,适宜的光周期信号存在时便会诱导向花序发育过渡。

目前,拟南芥调控开花途径有6条,其中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和温度途径响应环境信号,而自主途径(autonomous)、赤霉素(gibberellin, GA)依赖途径和年龄依赖途径调控植物的发育阶段(Wellmer, Riechmann, 2010)。

拟南芥的开花时间相关基因 constans(CO)、flowering locus t (FT)、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SOC1)和agamous like 24(AGL24)均促进开花,而 floweringlocus c(FLC)、短营养生长期基因(short vegetativephase, SVP)则抑制开花;虽然多叶基因(leafy, LFY)也促进开花,但是其主要功能还是分生组织特征决定(图1)。

叶是感应光周期的器官,长日照通过光周期途径加速开花,这条途径受CO(一个含有锌指结构和CCT域的转录因子)的调节,叶片在长日照的情况下会积累 CO,从而上调 FT 的表达(An etal., 2004);而 FT 是促进开花的一个决定性因素,FT蛋白是成花激素(florigen)的组成成分之一,成花激素是开花信号,叶片感应光照长度后诱导形成成花激素,通过韧皮部移动到茎尖,改变SAM中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花的形成(Turck et al., 2008)。

开花抑制基因 FLC 是自主途径和春化途径的整合基因(Amasino, 2010; Kim et al., 2009),在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是春化途径的核心组成,通过抑制FT 的有效表达而抑制开花 ,防止提早开花(Wellmer, Riechmann, 2010);另外春化可以降低FLC的表达,从而诱导叶片中FT表达以及茎尖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Searle et al., 2006)。

另一个开花抑制基因是MADS-box基因SVP,FLC和SVP的功能部分相互依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SOC1在茎尖的表达,并共同直接影响FT在叶片中的表达(Li et al., 2008)。

SVP的表达受自主途径和GA途径的共同调控,同时也受温度途径的调控,在凉爽的天气下延迟开花,温度升高时则加速开花 ,此过程依赖于 FT (Wellmer, Riechmann,2010)。

SOC1 受 GA 途径的正向调控,同时通过SPL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factor-like)转录因子家族(如SPL9)受年龄依赖途径的正向调控(Lee,Lee. 2010, Wang et al., 2009)。

SOC1 和 AGL24 之间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循环(Liu et al., 2008),并组成复合物上调LFY的表达(Lee et al., 2008)。

所有这些开花时间相关基因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最终都归为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的上调表达。

然而,由于已发现开花时间相关基因例如SVP、SOC1、AGL24和FT也参与花分生组织特征决定(Gregis et al., 2008; Liu et al., 2009; Xi, Yu,2009),开花调节因子和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之间的功能区别越来越模糊。

【图1】番茄是日中性植物,与拟南芥不同,番茄开花主要受自身发育阶段和遗传背景的影响而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并且不管在长日照或是短日照情况下均可开花,但是长日照可使开花提前,同时番茄对光强度十分敏感。

番茄上通常利用营养分生组织形成生殖结构之前产生的叶片数量表征开花时间(Dielen et al., 2003)。

目前,虽然也已鉴定出一些与番茄开花时间相关的基因,但是这些基因调控的开花途径以及基因间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并不清楚。

已鉴定的番茄开花基因falsiflora(FA)、单花束基因(single flower truss, SFT)、无果梗节基因(jointless, J)、复合花序基因(compoundinflorescence, S)和 uniflora(UF)均起到促进开花的作用,仅封顶花基因(terminating flower, TMF)为抑制开花基因(MacAlister et al., 2012)。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人为选择而导致生长周期不断缩短;而且大多数番茄栽培种在第三片叶开始膨大的时候就早早地过渡到开花,所以开花延迟的突变体比开花提前的突变体更容易形成(Evans, 1993)。

番茄中已鉴定出的开花调控途径有两条:光周期途径和自主途径。

光周期途径受UF和S的调控,SFT和J都是开花自主途径中的调控基因,J的作用相对较弱(Dielen et al., 2003; Molinero-Rosales et al., 2004);J 和拟南芥 SVP 是同源基因,都是自主途径的调节基因,但是二者的不同在于J促进番茄开花而SVP抑制拟南芥开花。

UF是番茄光周期途径中的调控基因,uf突变体仅在冬季开花延迟,并且开花时间强烈依赖于每天的光能积累,主要通过糖的积累产生促进开花的信号(Dielen et al., 2003)。

UF是调控番茄开花时间的关键基因,开花时间相关基因S和J均位于其下游,UF对这些基因的表达不具有直接调控作用,并且这些基因在番茄开花调控途径中具体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楚(Lifschitz et al., 2006a; Quinet et al.,2006a; Quinet et al., 2011)。

s 和 uf 突变体均在冬季延迟开花,在低光照量的情况下s:uf双突变体比两亲本开花延迟更严重(Quinet et al., 2006a)。

番茄SFT蛋白是拟南芥FT蛋白的同源物,都是成花激素的前体。

在拟南芥中,SFT过表达会导致植株开花提前,这结果与FT的过表达相似;SFT在番茄上过表达同样导致开花提前(Teper-Bamnolker, Samach 2005; Lifschitz et al., 2006b)。

番茄中成花激素可代替UF调控的光周期途径所需的高光剂量(Lifschitz et al., 2006a),所以SFT可能是光周期途径和自主途径的整合因子。

番茄开花促进基因FA编码的蛋白(Molinero-Rosales et al., 1999)和拟南芥上的 LFY 蛋白功能相似(Weigel et al., 1992),FA虽然是开花促进基因,但其主要功能是分生组织特征调控,调节下游的花器官特征基因,作为花发生和花器官形成的连接因子,与拟南芥上的 LFY 的作用相似(Kato et al.,2005)。

sft:fa 双突变体开花严重延迟,形成 100 片叶后也未开花(Molinero- Rosales et al., 2004;Thouet et al., 2012),这表明SFT 和 FA 位于两条不同的通路上调控番茄开花并相互协同,这与LFY 和FT在拟南芥中的关系类似。

有趣的是,在拟南芥中同时过表达LFY 和FT可促使植物在形成子叶后提前开花(Kardailsky et al., 1999; Kobayashi et al.,1999)。

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 fa 突变体开花延迟与季节(即光照强度)有关,故不能确定与FA相关的开花调控途径。

tmf是目前唯一开花提前突变体,TMF开花抑制作用与促进开花的成花激素途径并没有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