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学习论文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学习论文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学习山东省2007年12月26日颁布《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生办学管理基本规范》,是对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式和学生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从本学期开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实施《规范》,把自习还给了学生,把双休日还给了学生,学生有了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要真正落实规范,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复杂活动,它既受教师教的影响,也受学生学的影响;既受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又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仅就学生的心理因素而言,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其中,有一类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动机、兴趣、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活动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及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他对知识过程及其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后者则直接涉及学习本身。
前者主要指非智力因素,后者则为智力因素。
通过研究得知,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
也就是说,导致人学习差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因素的差异,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即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校是主要阵地。
教师可以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通过听课和学习,培养和激发自身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有目的的挖掘教材中有关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或补充一些有关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材料。
其次,教师应把非智力因素培养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非智力因素既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同时又是品德教育的落脚点之一。
从品德的结构来看,它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因素组成的。
如果通过品德教育不能使学生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那么这种品德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可见非智力因素是品德教育的落脚点。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写作范文: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
这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穷其一生想要达到而难于达到的境界。
在未来世界,学会如何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它既是打开终身学习之门的钥匙,也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
今天的课堂应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努力。
一、学会观察“人非生而知之”,观察又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只有观察世界,才能认识世界,观察越细致,认识越深刻;观察越全面,认识越完整。
培养学生观察力,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
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学会体验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的一个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体验——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创设体验性学习,给学生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自主生成独特的感悟体验。
因为体验与创造不仅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而且也是学习的根本和目的。
教师要树立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教育理念,把课上到孩子的心坎上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会思维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而创新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
因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直觉思维训练,使思维突破常规,跳跃式地敏捷感知和理解,对众多信息重新组合加工,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
万代师表孔子早有言在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思与学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得会思维。
可以断言: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会思维的人,会思维的人必定是会学习的人。
四、学会发现发现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一位哲人曾说:“学习的快乐是发现。
”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
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的方式不断更新,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育者应当通过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本文将围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学会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决策、自己承担责任,甚至是管理学习活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通过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成果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学习品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会学习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的具体地点和条件,包括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氛围等。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目标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度。
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安排、学校学习氛围、家庭学习氛围等各个方面入手,共同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度;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共同推动孩子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阔学习视野,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六级作文
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六级作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目标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因为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一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
我们要明确一点,学习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知识。
所以,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而是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说,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整理笔记、如何复习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非常实用。
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生们很容易被各种诱惑所迷惑,比如玩游戏、看电视等等。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将来就会变得很被动。
所以,我们要教给他们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继续学习。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现在的学生们很容易感到枯燥无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所在。
我们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大全五篇]
让学生学会学习[大全五篇]第一篇: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界很久以前就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们一直都在苦思冥想、致力于实现的理念。
如何在课堂中指导孩子的学,如何让孩子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成为当前教师们思索的问题,下面是我针对这种教学模式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孔子在给他的弟子讲学时就说过: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
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
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
这三句话充分说明了,只有亲自体验,亲身感受、亲手去做,才能让学习过程变得有意义。
这种思想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让他们自主的深入到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发现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备课时都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某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突破口,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学习。
使学生在遇到难题时知道采取自主、主动的学习态度,自己去独立思考,采取与同学讨论的方式解决。
其次,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四个环节。
第一阶段为自主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以自由读课文,初读检查,理清层次为主。
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强化指导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时间长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课堂学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学习的效率越来越高。
第二阶段引领学生深入课文,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读句子的同时,标画句子,通过句子找重点词语,并能够简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适当指导,鼓励学生质疑,并交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第三阶段为小组合作互动交流阶段。
学生围绕自学产生的疑点和问题,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互相表达和倾听,不仅能使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更好的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加深。
让学生主动学习论文
让学生主动学习论文•相关推荐让学生主动学习论文(精选10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学生主动学习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学生主动学习论文篇1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
今年,我校的九年级化学课也使用了新课程标准(沪教版)实验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视图的设置上,都重视初中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与青少年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科学、技术、社会”等阅读内容,同对教材中添加了许多“活动与探究”。
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的基础。
下面谈一下在使用新教材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问题,导入目标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保障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原因,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
在教学目标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生疑质疑。
问题设计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
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以燃烧吗?等等。
在初中学生的常识中,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让学生学会学习小论文
让学生学会学习150951032 王秀华摘要:本文围绕教育最根本的素养——“学会学习”展开,介绍了我国当前教育的形势,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应不应该有所改变?这里主张从学生的成长和学情出发,提出以下问题:教师应如何进行理想的教学,设立什么样的教学的目标,应怎样实现教学目标这三个问题为主线展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六大素养后,教育圈内就围绕“核心素养”的讨论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在众多的素养中“学会学习”应该是人最根本的核心素养,作为初长成人的学生更是如此。
为以往的教师都认可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想提供借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理想,学会学习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所谓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可是,究竟什么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其实并没有清晰的答案,中国学校的教育,离现代教育还远吗?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全世界的学校跟中国的学校面貌很不一样。
我们仍然深陷于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知识中心、学科中心这种早已过时的陈旧模式,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面对着经济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教育中首先提出了“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这个问题是否已经有了圆满的答案?广大教育工作者是否已经认清了学生怎样学习比学到什么更重要;是否已经把趣味性归还给学习过程;是否已经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是否已经为学生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现实情况并不使人乐观,正在此时,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教师们围绕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坚持“为学而教”的经验与探索。
聚焦到一个点上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发展而展开,通过教师的“学习设计”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学习设计”为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素养。
在此基础上,从教会、学会到乐学、慧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为教学变革的重要使命。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前言:学习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基石,而学生是学习的重要主体。
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场所。
然而,我们却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获得自学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这样的阶段,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这个话题,包括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性、如何鼓励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些具体方法。
一、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不可或缺的主体,而学校是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大量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经获得了自己所需的知识。
然而,仅仅是表面上的知识接收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未来的有用人才,我们需要培养他们永久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己去探索和学习,进而发展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为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必要的。
掌握了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有效地面对自我学习,明确自我认知和学习目标,掌握和应用知识。
进而,在未来的学习、事业和生活中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实在是一项非常必要的事情。
二、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能力,教育者有一些必要的行动,包括: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最根本的动力,教育者应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开放性教学环境。
例如,在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时,可以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将实践融入到教学中。
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中的探究过程,并且让学生了解成功与失败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2.制定清晰和明确定义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有清晰并且明确定义的学习目标,以帮助他们专注于学习并达到成功。
当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和更愿意学习。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要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一个清晰明了的学习计划,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达到这些目标。
3.统一标准和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的教学标准和流程,以及评估学生的具体标准。
让学生学会学习论文
让学生学会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并开始逐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重大举措。
传统的以知识累积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的弊端已有些渐渐暴露,教育的重心必须尽快从掌握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上来。
“学会学习”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学校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在新课改理念下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反思性学习能力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反思”概念的界定和特征在中外思想史上,“反思”问题的提出屡见不鲜,我国古代教育家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吾日三省吾身”等,它强调学与思要统一,要注重学习后反思,这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那么,“反思”这一概念如何界定呢?“反”在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中有“反省”之意,《准南子》:“纣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思”的第一个解释是“思考、想”。
杜威认为,人们发现在解决问题和解答问题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理智的、反思探究的方法;同时他提出了“反思五步法”: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以行动检验假设。
反省思维的全部活动是一系列慎重的操作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探究性,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元认知理论的提出,人们对反思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其中北师大曹才翰教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反思习惯,认为“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见,在学生的学习中,反思的运用会使学生认知更深刻,思维品质得以优化,学习效果更好,理性思维素质能够得以升华。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学会学习导读:本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学会学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可见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显得很重要。
以下就这一要求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和“乐”就是“喜欢”和“乐意”学。
同时,实践也告诉我们,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只有产生问题情境,才会有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才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反之,学生不喜欢学习,往往就会把学习当成一个沉重的包袱,甚至会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
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老师要主动亲近学生,与他们谈论学习和一些他们兴趣的话题,与他们交朋友,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隔阂,使他们觉得老师平易近人,进而由喜欢老师过渡到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其次,我们还要把一些抽象的学习概念具体化。
如学习“身临其境”这一个词语,对于小学生来说,“身临其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使按照词典上的文字解释背诵下来,也是很抽象的。
教师可以把“身临其境”分解,使之具体化,如“亲身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
”“自己独立思考,不是随意抄袭别人的作文。
”“亲自到过泉州开元寺。
”尤其是在教学作文时,我觉得这一点更加重要,如教学作文《××,我想对你说》时可以这样分解:“我”和“你”所指的人物是谁,想说什么,为什么想说,要怎样说。
这样,把抽象的一篇作文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后再启再发,作文给学生带来的难度也就减小多了。
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起他们的求和欲,变“逼我学”为“我要学。
”还有,教师应积极尝试“愉快教学”的教学模式实验。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生学会学习论文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生学会学习摘要: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关键词:教;学;质量;提高;素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61-01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
人的素质和潜能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其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素质和潜能。
因此,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和潜能作为重点,关键就是要是学生“会学习”。
从积极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教”。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传授着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许多知识也会逐渐遗忘。
作为“授业”和“解惑”者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轻松自然地获取新的知识。
二、重视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气氛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
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师生之间也一样。
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
教师在教学中,要借用表情、眼神、嗓音等非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友爱。
每个学生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学生间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安排好每天的学习 、休息和娱乐时间。
学会优先级排序
教会学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合理安排 时间和精力。
培养专注力
通过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提高学习 效率。
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培养自律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并学会自我约束和控制。
学会抵制诱惑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个 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他们的学的学 习需求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他 们。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营造积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 的乐趣。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等,以便他们更好 地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习 风格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学 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 策略。
跨学科视角
从心理学、教育学、认知 科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分 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和 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学习效果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可 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提高学习成绩和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提高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讲解式教学
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知 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技
能。
讨论式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 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
学习效果。
实践性教学
通过实践活动、实验等方式,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学会学习”有效策略论文
小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策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主战场——课堂教学也随之越来越现代化、科学化及多样化。
于是“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实验的今天,如何采用有效策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会学,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学会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小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
如三年级数学中有一节《摸球统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具体的演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自学的能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重要的,它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但它有局限性。
而第二课堂以其“活、新、全”的特点成为第一课堂的继续和补充,是同学们自由活动,发展个性,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小数学家协会”,“数学难题咨询小组”,“数学趣题解答小组”等,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肯定,引导他们不断完善。
二、学习心理指导——“学会学习”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真对学生开展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指导是小学生“学会学习”的动力和保证。
教师介绍再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再多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学生若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也无济于事。
比如;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明确就会造成学习兴趣不高,没有想学的欲望,甚至厌学、或者学习意志不坚强、学习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给了学生多少学习方法也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或渗透学习过程中的过渡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卫生等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抱负和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情感与态度、意志与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三、创设自主课堂——“学会学习”的关键我在教学“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时,曾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方法一:先出示书中例题的3小题,分别让学生解答,然后让学生根据解答的三道等式:⑴18÷3=6、⑵18÷6=3、⑶3×6=18回答第(2)题求的是除数,第3题求的是被除数,从而得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学会学习的教育论文
学会学习的教育论文学会学习不是工具性的,而是活动性、体验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感受体验,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自我创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学会学习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学会学习的教育论文篇一《学会预习,学会学习》摘要: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确的预习指导、精心设置的预习作业及灵活多样的作业评价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预习;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作业评价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我认为预习正是这样一种方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始终致力于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
而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既可有效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又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然而目前我们部分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通过看教材完成简单的预习学案内容,而缺乏深层的思考性问题及开放性问题,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预习;同时由于教师缺少有效的监控和促进手段,学生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
久而久之,预习就成了纸上谈兵。
因此,如何使预习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正确的预习指导是基点指导学生预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的思想和行动准备。
对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做到心中有数,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既养成了他们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又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总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听课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尽我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化学知识实践性强,内容涉及面广。
在该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进行科学的教学“干预”,给每个学生创设最好的学习情景。
应该说,该学科本身着具备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的种种条件。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学科常常被喻为“文科式的理科”,其中的言语学习更是被认为类似于“英语”般的学习,此外其内容的“零、散、碎”、心智技能的高要求,一些初中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很困难,使初中化学教学进入了“反复做统考模拟练习,反复操练,反复订正”的误区。
所以,为了让初中学生能顺利掌握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习得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从“他控”转变到“自控”,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我觉得教师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热爱我们的教学工作,同时要把教学的激情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想想教师上课,至少也有45分钟,如果语调总是很单调,而且呈下沉趋势,有如深情的母亲对即将熟睡的婴儿温柔地催眠,学生上课肯定不会有很多的激情,这是很影响教学效果的。
对初中学生来讲,影响尤其大。
当然,在有感情地教学中再配以一些情感因素,教学效果则会更佳。
作为教师,第二件要做的事是: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考虑如何利用身边的一切教学资源去学习、去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老师本身对教材的把握必须到位。
譬如说:我们化一点时间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的把握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有时候很奇怪,明明对一个重要的知识强调了好几遍,对一个难点知识重复了很多遍,学生的错误一直存在,特别是做错的题,一直做还有学生一直做错。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论文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会长期处于被动承受知识的状态,久而久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所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提高。
那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呢?情感具有感染性,积极主动、发奋向上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掌握、稳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计算出商及余数。
师生打擂台,由学生报数给教师,教师判断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被3整除,余数是几。
教师对学生所报数,都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学生会感到很吃惊。
此时,教师导入教学:“我有一个秘密,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泼,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营造情感气氛仅靠创设情境是不够的,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首先进入角色,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学习活动中学到学习态度、方法等综合经历而使以后学习成功率显著提高的过程。
教会学生学习,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根底。
学习认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新学习的内容与原有的数学认知构造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识构造。
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输入(感知)、相互作用(新旧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联系)、操作(知识转化为技能)、输出(得出结论、应用)四个阶段。
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论文浓厚的兴趣论文: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钥匙
学会学习论文浓厚的兴趣论文: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钥匙摘要: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之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会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学会学习浓厚的兴趣课堂学习习惯与方法学会学习,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应该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能深入探究,有所发现和创新,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学习呢?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巧妙的提问,以及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情境设置与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参与。
在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课前让学生画张画——《秋思》,让每个学习小组将推荐的较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上课时大家共同欣赏评点哪幅作品较好地体现了词的韵味。
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阅读的兴趣就都被调动起来了。
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探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一个人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就会把学好这门学科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就会全力以赴地探究学科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就会排除各种干扰和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让学生学会学习
摘要:为了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会学习,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全神贯注地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率;也只有让全体学生都能兴致盎然地学会知识,才是教育切实需要落实的目标。
关键词:激发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32-02
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着,新知识则不断涌现出来,因而,小学生仅靠教师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与潜能迸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人,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几年来我一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趣,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一个猜数的游戏,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先让学生每人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计算出商及余数;接着,请学生把各自写的任意一个数报给老师,老师都能马上说出能否被3整除,余数是几。
不管学生报出什么数,教师都能很快地猜出余数,学生非常惊奇,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三、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参与学习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或一种新的发明创造,往往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喜欢质疑问难的学生,往往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应启发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不仅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形
成的。
开始,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我们应按“引疑一质疑一解疑”的程序,逐步去培养,使他们先会提一般性问题,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理解性”问题,进而能提出“探索性”问题来。
例如,教学分数除法时,有个学生提出:“我看分数除法也可以类似分数乘法那样,用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的方法来计算。
”面对这样有意义的猜想和发问,教师要把握好探索的策略。
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课本中的法则不同的见解。
我们首先要予以鼓励;其次,学生的这个意见实质上是对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一种“猜想。
”猜想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必须通过实际的检验。
于是学生们在小组里作出了如下的验证:
a:÷ == 验算:× = 算法正确
b:÷ == 验算:× = 算法正确
b两个小组认为分数除法可以用分子、分母分别相除的办法来计算。
但是c组提出:“÷怎么算?”从而得出结论;“课本上的分数除法法则具有普遍意义,而a、b两组提出的算法却只有当分子除以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都能整除时,才能运用。
”
四、组织讨论,群体参与学习
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
也是互相合作学习当广泛交流信息的有力手段。
通过讨论,大家发表不同意见,能从
正反两方面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在相互启发与争辩中,能有效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与潜力。
比如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判断在求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时,谁做得对?为什么?
所以,24与18的最小,所以,24与18的最小公,所以,24与18最小、公倍数是2×12×9=216,倍数是2×3×4×3=72 公倍数是6×4×3=72 经过热烈的讨论,互相启发与争辩,学生认识到:第②、③种解法都是对的,第1种解法错了。
错的原因在于没有把24与18的公有质因数找完。
因此,求出来的结果是他们的公倍数,不是最小公倍数。
而且还发现了新的结论:“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合数去除,这样能使计算简化。
”老师进一步提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否也能用合数去除呢?”这个问题,留给下节课继续研究。
通过讨论,同学们辩别了正误,学会了探索方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了群体合作学习的精神。
总之,为了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会学习,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全神贯注地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率;也只有让全体学生都能兴致盎然地学会知识,才是教育切实需要落实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