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丝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
寄生虫检验技术习题集全
![寄生虫检验技术习题集全](https://img.taocdn.com/s3/m/8d9fb32fd15abe23492f4d13.png)
寄生虫检验技术习题集一、总论(一)名词解释1、寄生生活2、寄生虫3、宿主4、终宿主5、中间宿主6、保虫宿主7、生活史8、感染阶段9、异位寄生10、带虫免疫11、伴随免疫12、土源性蠕虫13、生物源性蠕虫(二)填空题1、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2、蠕虫根据生活史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分为蠕虫和蠕虫两大类。
3、人体感染蠕虫时,外周血液中细胞明显增多。
4、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
5、寄生虫病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是。
6、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因素、因素和因素。
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因素。
8、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原那么有、、。
(三)单项选择题1、医学蠕虫主要包括A、线虫、吸虫、鞭毛虫、线虫、吸虫、绦虫、阿米巴、孢子虫、绦虫、吸虫、绦虫、阿米巴、线虫、绦虫、孢子虫2、寄生生活是指A、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受益、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受害、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一方受害、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3、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A、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B、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C、成虫阶段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D、幼虫阶段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E、成虫阶段所寄生的脊椎动物4、寄生虫病流行的根本环节是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5、寄生虫病流行特点是A、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易发、常爆发性流行、多由动物传播给人、感染途径多样化、地方性、季节性〔四〕简答题1、简述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2、列出寄生虫病常见的传播途径。
3、分析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二、线虫纲〔一〕名词解释、异嗜症、微丝蚴夜现周期性、象皮肿〔二〕填空题、蛔虫卵包括卵和卵。
、蛔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蛔虫的阶段寄生引起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和。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简答题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ad3a3a192e45361066f5a6.png)
重点:疟原虫,血吸虫,肝吸虫,猪带,钩,蛔,阿米巴,蚊蛔虫的感染率高,流行广的原因是什么。
1.生活史简单,无中间宿主2.雌虫产卵量大,24w/天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5.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姜片虫的生活史1、寄生部位:小肠2、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猪(最重要)中间宿主:扁卷螺媒介:水生植物(如菱角、马蹄、茭白等)3、感染期:囊蚴4、感染方式:人吃入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
以囊蚴、尾蚴为感染阶段的寄生虫?囊蚴: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尾蚴:血吸虫吡喹酮可治疗什么寄生虫病?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姜片虫,包虫,囊虫,微小膜壳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的致病阶段?最严重的致病阶段及致病部位?致病阶段为尾蚴(速发型、迟发型超敏反应)、童虫(损伤肺:点状出血,出现发热、咳嗽、痰带血丝;分解产物:超敏反应出现荨麻疹)、成虫(机械性损伤: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代谢产物: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血吸虫肾病。
III型超敏反应: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及虫卵,以虫卵最为严重(肉芽肿和纤维化)。
(肉芽肿:急性、慢性虫卵肉芽肿;病变注意发生在肠、肝组织)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关系?人体猪带绦虫病是因为误食囊尾蚴引起的,而囊尾蚴病的原因则是驶入了该虫虫卵。
自体内感染:将寄生在自己肠道的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自体外感染: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引起感染异体(外来)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感染列表比较猪、牛带绦虫生活史不同点猪带绦虫牛带绦虫部位囊尾蚴寄生于皮下、眼、脑、肌肉不寄生中间宿主猪、人牛、羊感染期囊尾蚴、虫卵囊尾蚴肠绦虫病感染方式人吃含活囊尾蚴的猪肉人吃含活囊尾蚴的牛肉囊虫病感染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不寄生于人体猪带绦虫驱虫治疗注意什么?注意:猪带绦虫寄生在肠道可致囊尾蚴病A、及早、彻底治疗B、防止呕吐C、取出头颈节以猫、犬、猪、鼠作为保虫宿主的寄生虫分别有哪些?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猫肝吸虫、肺吸虫狗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猪血吸虫、姜片虫、肝吸虫鼠曼氏迭宫绦虫、血吸虫以成虫、幼虫、虫卵作为主要致病阶段的寄生虫分别有哪些?成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幼虫:旋毛虫、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猪带绦虫、孟氏裂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广州管圆线虫虫卵:血吸虫请指出所学过的吸虫、绦虫、线虫的寄生部位和感染阶段?吸虫:肝吸虫(肝胆管,囊蚴)姜片虫(小肠,囊蚴)肺吸虫(肺,囊蚴)斯氏狸殖吸虫(皮下,囊蚴)血吸虫(门脉系统,尾蚴)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眼、皮下、颌面、脑,裂头蚴)带绦虫(小肠,囊尾蚴)猪带绦虫(皮下、肌肉、内脏,虫卵)细粒棘球绦虫(肝、肺、内脏,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小肠,似囊尾蚴)线虫:钩虫(小肠,丝状蚴)广州管圆线虫(神经系统,感染期幼虫)蛔虫(小肠,含蚴卵)鞭虫(盲肠、结肠,含蚴卵)蛲虫(盲肠、结肠,含蚴卵)旋毛虫(肌肉组织,幼虫囊包)丝虫(淋巴系统,丝状蚴)肛门拭子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分别可用于哪些寄生虫诊断?肛门拭子法:蛲虫卵、带绦虫卵饱和盐水浮聚法:蛔虫卵,够虫卵,鞭虫卵及短毛壳绦虫卵,带绦虫卵直接涂片法可诊断何种寄生虫?并分别指明其检查阶段?线虫:蛔虫、鞭虫、钩虫绦虫:猪带、牛带、微小膜壳绦虫虫卵吸虫:肝、肺、姜、日本血吸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阴道滴虫列表两种丝虫的生活史、致病和传播媒介有何不同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寄生部位深、浅部淋巴系统浅部淋巴系统Mf夜观周期性10pm-2am8pm-4am保虫宿主无多种脊椎动物急性炎症期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无慢性阻塞期阴囊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无传播媒介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两种微丝蚴形态主要区别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体态柔和,弯曲自然僵硬,大弯上有小弯头间隙短,长宽比1:1长,长宽比2:1体核圆,大小均匀,排列疏松椭圆,大小不等,排列重叠尾核无有2个尾核急性阿米巴痢疾粪便性状有何特点?粪检注意事项?痢疾阿米巴粪便特点:1、酱红色2、血多脓少3、特殊腥臭检查注意事项:1、取粘液脓血便2、粪便新鲜,速送速检3、冬天注意保温4、容器清洁干净、无尿、无残留消毒液等污染。
人体寄生虫问答题
![人体寄生虫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bb93f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6.png)
四、问答题1、按照生物学系统分类,人类寄生虫分为哪些?2、寄生虫危害宿主的方式有哪些?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是什么?4、寄生虫对人体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5、简述寄生虫生活史的类型。
6、简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7、简述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8、简述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9.在线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有哪些?10.有雌、雄性蛔虫各一条,你如何通过肉眼观察区别?11.试从形状、卵壳、蛋白质膜、卵内含物区别蛔虫受精卵与未受精卵12.简述蛔虫成虫的致病作用。
13.疑为蛔虫病,粪便涂一张玻片未查到虫卵,下一步如何检查?14.为什么蛔虫病在我国农村流行广泛?15.请你制定出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16.蛲虫卵形态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17.请你从钩虫的体态、口囊结构区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
18.比较脱蛋白质膜蛔虫受精卵与钩虫卵的区别。
19.比较蛔虫、钩虫生活史的不同点。
20.钩虫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1.鞭虫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2.疑为钩虫病,直接涂片法未查见虫卵,你再选用什么方法进一步检查?23.简述蛲虫的感染方式。
24.两种微丝蚴除大小外形态如何区别?25.比较丝虫、旋毛虫生活史的不同点。
26.分析丝虫病的致病机制27.丝虫病的寄生虫学检查有哪些方法?28.比较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成虫外形、口腹吸盘的大小及距离、睾丸的排列及分支情况。
29.列表区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外形、颜色、大小、卵盖及卵内含物30.列表比较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第一中间宿、第二中间宿及保虫宿主31.肝吸虫致病机制是什么?32.日本血吸虫对人的主要危害是虫体的什么阶段?并分析其致病机制。
33.描述猪肉绦虫卵的形态。
34.列表比较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形态结构。
35.描述猪肉绦虫卵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
36.列表比较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及终宿主。
寄生虫大题.(次重点)
![寄生虫大题.(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b5536525c52cc58bd6bed0.png)
线虫1.简述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在成虫寄生部位的异同点*两种丝虫成虫虽都寄生于人体淋巴管和淋巴结,但寄生部位有所不同.马来丝虫多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多见,而班氏丝虫除寄生于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中,如腹股沟`腹腔`盆腔等处2.列表两种丝虫的生活史、致病和传播媒介有何不同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寄生部位:深、浅部淋巴系统浅部淋巴系统Mf夜观周期性:10pm-2am 8pm-4am 保虫宿主:无多种脊椎动物急性炎症期: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无慢性阻塞期:阴囊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无传播媒介: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3.根据旋毛虫的生活史特点,试述旋毛虫病的临床过程及急性期临床表现*临床过程:幼虫侵入期(肠道期)-感染后第1周;幼虫移行期(急性期)-感染后第2-3周;肌肉内幼虫成囊期(恢复期)-感染后第4-6周.急性期表现:发热`肌痛`颜面部及全身水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皮疹)移行期幼虫肌肉中幼虫,其疗效明显优于甲苯咪唑与噻苯咪唑4.试述旋毛虫病的防治原则*⑴加强卫生宣传: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及其他动物肉类和其制成品(如腊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提倡生`熟食品刀砧分开.防止生肉屑污染餐具⑵加强肉类检疫: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出售,感染旋毛虫的猪肉要坚决销毁⑶改善养猪方法:猪不要任意放养,应当圈养.饲料应加热处理,以防猪吃到含有旋毛虫的肉屑.此外,洗肉水或刷锅水伴以草料喂饲牛`羊`马等草食性家畜时,亦应加热处理⑷治疗患者:阿苯哒唑为目前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此药不仅有驱除肠内早期脱囊幼虫和成虫以及抑制雌虫产幼虫的作用,而且还能杀死吸虫5.姜片虫的生活史1、寄生部位:小肠。
2、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猪(最重要)中间宿主:扁卷螺媒介:水生植物(如菱角、马蹄、茭白等)3、感染期:囊蚴4、感染方式:人吃入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
绦虫6.列表比较猪、牛带绦虫生活史不同点猪带绦虫牛带绦虫部位:囊尾蚴寄生于皮下、眼、脑、肌肉不寄生中间宿主:猪、人牛、羊感染期:囊尾蚴、虫卵囊尾蚴感染方式:人吃含活囊尾蚴的猪肉人吃含活囊尾蚴的牛肉囊虫病感染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不寄生于人体7.猪带绦虫驱虫治疗注意什么?注意:猪带绦虫寄生在肠道可致囊尾蚴病A、及早、彻底治疗B、防止呕吐C、取出头颈节8.简述假叶目绦虫和圆叶目绦虫头节`成节及卵在形态上的主要异同点*假叶目绦虫头节具有吸槽,卵黄腺呈滤泡状散布于节片表层中,生殖孔位于节片中部,子宫具有子宫孔通向体外;圆叶目绦虫头节固着器官为四个吸盘,有些还具有小钩`顶突,绦虫成熟节片中的生殖系统等卵黄腺集聚成块位于卵黄之后,生殖孔位于节片侧面,无子宫孔.假叶目绦虫卵椭圆形,有卵盖,内含一个卵细胞与许多卵黄细胞;圆叶目绦虫卵多呈球形,无卵盖,内含六钩蚴.9.论述假叶目绦虫和圆叶目绦虫生活史的异同点*⑴假叶目绦虫生活史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虫卵自子宫孔排出后必须在水中才能继续发育,自卵中孵出的幼虫称钩球蚴,身体被有纤毛,可在水中游动.若被第一中间宿主甲壳纲节肢动物(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当第一中间宿主被第二中间宿主(鱼类或其他脊椎动物)所食,原尾蚴在其体内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已是绦虫外形,白色`带状,但不分节,具有横纹,前端有吸槽.裂头蚴进入终宿主肠道后才能发育为成虫⑵圆叶目绦虫的生活史仅需一个中间宿主,个别种类甚至不需要中间宿主,在同一甚至体内完成全部生活史.圆叶目绦虫不具有子宫孔,虫卵之在孕节被挤压或崩解破裂后才得以散出.被中间宿主吞食后,虫卵在其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并钻入肠壁,随血流或淋巴循环至甚至各组织中发育为不同类型的中绦期幼虫,根据虫种的不同有囊尾蚴`似囊尾蚴`棘球蚴等.中绦期幼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肠道内脱囊或翻出头节,在肠道内逐渐发育为成虫原虫概论10.人际传播型医学原虫的生活史有何特点*人际传播型医学原虫的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凭借接触或中间媒介而在人群中直接传播.可分为两类,一类生活史只有滋养体期,以二分裂法增殖,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滋养体而传播;另一类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阶段,前者以二分裂增殖,包囊可有或无核分裂,为有效的排离和传播阶段.11. 医学原虫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医学原虫一般分为哪几类*医学原虫一般是根据运动细胞器的有无和类型来进行分类的.医学原虫分为鞭毛虫`纤毛虫`阿米巴和孢子虫四类12.举例说明何谓机会治病原虫*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例如肺孢子虫,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在免疫功能受累宿主(例如艾滋病患者)却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13.医学原虫的主要生理特点有那些*⑴运动:多数原虫借助运动细胞器进行移位`摄食和防卫等活动.运动方式有伪足运动`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少数没有运动细胞器的原虫也可借助体表构造进行滑动和小范围扭动.多数寄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能够运动的滋养体期和不能运动包囊期⑵营养:寄生原虫一般通过表膜以渗透和扩散机制吸收小分子养料;通过伪足摄食和胞口摄食二种形式摄食大分子物质⑶代谢:原虫的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大体符合寄生虫代谢的一般特征,但各种群的具体代谢途径和最终产物则因寄生环境和代谢酶系遗传性状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⑷生殖:寄生原虫以有性或无性或两种兼有的生殖方式增殖,同时以一定的方式排离和转换生殖以维持种群世代的延续阿米巴原虫14.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特点*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基本过程为包囊一小滋养体一包囊.感染阶段为四核包囊.小滋养体的寄生部位为结肠粘膜皱褶及肠腺隐窝内.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小滋养体侵入肠壁则转化为大滋养体,大滋养体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阶段15.简述结肠内阿米巴在形态上的主要特点*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的体积略大于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内质中含大量细菌,但不含RBC;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胞核的核周染粒粗细不匀,核仁常偏位;结肠内阿米巴包囊有胞核4-8个,拟染色体呈碎片状,两段尖细不整鞭毛虫16.阴道毛滴虫病的流行环节*⑴传染源: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或带虫者和男性感染者⑵传播途径:直接传播,主要通过性交传播;间接传播,主要通过公共浴池`浴具`公用衣裤等而感染⑶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女性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7.贾第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等,典型病人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臭`无脓血18.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机理*前鞭毛体通过白蛉吸血进入人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转化为无鞭毛体,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浆细胞也大量增生细胞增生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继发RBC`WBC`PLT减少.免疫溶血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黑热病时出现的免疫缺陷,易并发各种感染疾病,是造成黑热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9.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⑴穿刺检查①涂片法:以骨髓`淋巴结或脾脏穿刺物作涂片,通过镜检查找无鞭毛体.其中以骨髓穿刺物涂片法最常用②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节终于NNN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查找活的前鞭毛体③动物接种法:将穿刺物节终于易感动物,12个月后,取肝`脾涂片,查找无鞭毛体⑵皮肤活组织检查在皮肤结节处用枕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作涂片,镜检查找无鞭毛体20.黑热病防治原则有哪些*⑴治疗病人:首选葡萄糖酸锑钠.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而脾高度肿大且伴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手术⑵灭蛉`防蛉:通过灭蛉以切断传播途径;通过防止白蛉叮刺以保护易感人群⑶控制病犬:对病犬进行捕杀以消灭保虫宿主,治疗病人和控制病犬均为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孢子虫21.获得性弓形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虫体侵袭部位和机体反应性有关,无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是~的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其次是弓形虫常累及脑`眼,引起CNS异常表现,常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异常22.哪些原虫能引起人体肝脏的损害,这些寄生虫是在发育过程中的哪个时期损伤肝脏的*常见的能引起人体肝脏损害的原虫有:溶组织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和弓形虫.溶组织阿米巴的大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疟原虫的红外期和弓形虫的滋养体和包囊都能损伤肝脏医学节肢动物23.节肢动物主要特征?1、虫体两侧对称,身体极其分布的附肢均分节;2、体表由几丁质及醌单宁蛋白组成坚硬的外骨骼;3、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题称为血腔,内含血淋巴;4、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
2.丝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
![2.丝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4e630c49e45c3b3567ec8b15.png)
Hypersensitivity, inflammatory reaction
Erosion of epithelium, Proliferation in biliary epithelium,
Bile retention, fibrosis,canc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In the acute phase, abdominal pain, nausea, diarrhea, and eosinophilia can occur. • In long-standing infections, cholangitis, cholelithiasis, pancreatitis, and cholangiocarcinoma can develop, which may be fatal.
Fasciolopsis buski egg.
• 130 to 159 µm by 78 to 98 µm
• • • •
ellipsoidal indistinct operculum thin shell undeveloped germinal cell
Life cycle of Fasciolopsis buski.
体核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尾核
Life cycle (生活史)
1.在蚊体内发育
微丝蚴
(外周血液)
蚊叮咬吸血 入蚊胃脱鞘膜
腊肠期幼虫
(胸肌)
2次蜕皮
感染期幼虫
(离开胸肌,到达蚊下唇)
在蚊体内发育的特点:
1、幼虫仅进行发育并无增殖; 2、患者血液中微丝蚴的密度须达到15条/20μl 以上,才能使蚊受染,多于100条/20μl,常 可致蚊死亡; 3、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的时间与温度、湿度 。 有关,最适合湿度为25-30 C,相对湿度 为70%-90%。
5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
![5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2bc26a7fb84ae45c3b358ce3.png)
卵黄细胞
卵壳
内容物
其他
肺 吸 虫 生 活 史
转续宿主
卵
入水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川卷螺
尾蚴
蝲蛄 溪蟹
囊蚴
(肺) 人、犬、 猫、虎等
成虫
童虫
(鼠、野猪)
二、生活史
(野猪、野鼠) 滞育童虫
(痰、粪便) 卵 入水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尾蚴
囊蚴
流行和防治
是非题
1、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胆管内,所以不宜从粪便中 检查虫卵。
√ √
2、吸虫的生活史复杂,发育中均需要终宿主和1-2个中 间宿主。
3、丝虫与钩虫的感染期均为丝状蚴。 6、输血可导致丝虫病。 7、在夏秋季节与丝虫象皮肿病人生活在一起会传染丝虫病。
6.童虫必须体内移行
三、致病(pathogenesis)
尾蚴 童虫 成虫
尾蚴性皮炎 血管炎, 肺部炎症 静脉内膜炎
虫卵
虫卵肉芽肿
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
成熟虫卵毛蚴分泌SEA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 细胞、巨噬细胞、纤维 母细胞聚集在虫卵周围
致敏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虫卵肉芽肿
尾蚴性皮炎
Ascites (腹水)form
3、感染阶段:囊蚴
肺 吸 虫
4、感染方式:
(1)吃入生的或未熟的含活囊蚴的溪蟹或蝲蛄。(主要)
(2)吃入生的或未熟的含幼虫的转续宿主肉。(少见)
(3)喝进含囊蚴的生水。(较少见)
5、异位寄生:常见在肝、脑、皮下及肌肉等。
肺 吸 三、致病 (pathogenesis) 虫
07四种吸虫-PPT文档资料
![07四种吸虫-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2ef12be87101f69e319592.png)
故有并殖吸虫之称。
2、虫卵
1)外形:西瓜籽状 2)平均大小:29×17μm 3)颜色:黄褐色 4)卵壳:厚,有卵盖、肩峰 及一逗点状突起 5)卵内含物:成熟毛蚴
虫卵电镜 姜片虫卵 肺吸虫卵
虫卵电镜图
姜片虫虫卵
(1)是蠕虫卵中最大的一个。 (2)卵盖小,不明显。 (3)卵壳薄而均匀。 (4)卵内为一个卵细胞和 几十个卵黄细胞。
吸虫纲主要特点2
4. 生活史复杂:需要1-2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多为淡水螺。
5.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6.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多种幼虫(毛蚴→胞蚴 ≡﹥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7.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8.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9.血吸虫例外。
淡水螺
水中发育阶段
沉淀法示意图
五、流行与防治
1、分布:(卫生部05年资料) 世界上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国家。 国内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宁夏、内蒙、 甘肃等无外,其它地区均有。(最新资料) 2、流行因素: 1)保虫宿主广泛 2)人群中有生吃、半生吃淡水鱼虾习惯有关。
防治
3、防治
1)普查普治,妥善处理保虫宿主。吡喹酮 为首选药物(用法为每日15~25mg/kg,每日3 次,连服2日。)。 2)加强粪便管理。 3)不生吃、半生吃淡水鱼虾是最有效的防 止措施。
睾丸
姜片虫 肺吸虫
内部结构图
两个分支的睾丸
盘曲的子宫
吸盘电镜图(×2000)
口吸盘
腹吸盘
姜片虫成虫
(1)外观似姜片。 (2)腹吸盘>口吸盘。 (3)睾丸有两个,分枝 状,位于虫体后半部。 (4)卵黄腺发达,起自 腹吸盘水平。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948c25d80508763231121254.png)
医学蠕虫蠕虫(helminth )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而作蠕动状运动,故通称为蠕虫Platyhelminthes )、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 学密切的蠕虫种类几乎都属于前两门学密切的蠕虫种类几乎都属于前两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寄生虫的科学称蠕虫学(helminth 细胞无脊椎动物,因借肌肉的收缩故通称为蠕虫。
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 )nthocephala )中的各种动物,与医于前两门。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helminthiasis ),研究这些minthology )。
医学蠕虫根据生活史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生活史中不需要蠕虫的虫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虫卵或感染期幼虫食入污染的食物或接触了感染期幼虫而感染在肠道内的线虫,如蛔虫、钩虫生物源性蠕虫---在生活史中至感染期才能感染终宿主的蠕虫部分绦虫和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间宿主,蠕虫可分为: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
土源性感染期虫卵或感染期幼虫,人因感染期幼虫而感染,常见于寄生钩虫等。
史中,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蠕虫,如所有的复殖吸虫、大的线虫。
吸虫概论一、形态二、生活史概述三、生理吸虫(trematode )属于扁形动物门、类繁多,有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寄生人体的常见吸虫主要有: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 日本血吸虫(Shistosomatidae japon 、吸虫纲、复殖目。
复殖目吸虫种寄生,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中寄生。
nsis )uski )westermani )japonicum )各种吸虫(trematode)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成虫形态舌状,或树叶形,背腹扁平,无体腔,体壁和器官之间充满疏质组织。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7202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7.png)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38-42其中:实践学时:4学分数:2.5适用专业: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基础免疫学、抗原性异物的性状、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免疫反应机理及常见免疫性疾病和病原生物(微生物与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特异性防治的一门学科,属医学基础课。
课程内容包括免疫学基础、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三部分。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的病原性、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概念,了解机体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
本课程以化学、生物学、正常人体学为基础,又为学习病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及传染病学、预防医学等临床学科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髙职护理专业,总学时为:38-42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
2.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学课学习,要求学生能:1)应用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阐述其在维持人体与环境平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解释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超敏反应性疾病为主)。
2)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原则。
3)掌握无菌概念,应用微生物理论与技术进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及标本采送。
4)将免疫学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上的理论与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3.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掌握] 免疫的基本概念[熟悉] 免疫的功能[了解] 医学免疫学的进展教学内容:1)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篇医学免疫学基础第一章抗原教学目标:[掌握] 抗原、半抗原及抗原决定簇概念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熟悉] 抗原特性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了解] 抗原的分类教学内容:1)抗原的概念与分类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抗原的特异性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熟悉] 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功能区[了解] 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断教学内容:1)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2)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抗体的生物学作用4)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第三章补体系统[掌握] 补体概念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熟悉] 补体的活化[了解] 补体成份的理化特性教学内容:1)概述2)补体系统的激活调节3)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第四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教学目标:[熟悉] MHC的分布、功能[了解] HLA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MHC编码的分子3)HLA与医学第五章免疫系统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作用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概念[熟悉] 免疫细胞的受体细胞因子主要的生物学的作用教学内容: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细胞因子第六章免疫应答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应答的概念免疫应答场所、过程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和意义体液免疫生物学效应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熟悉] 免疫应答类型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概述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七章抗感染免疫教学目标:[掌握] 抗感染免疫类型[熟悉] 非特异性免疫组成抗感染免疫意义教学内容:1)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2)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第八章超敏反应教学目标:[掌握] 超敏反应概念Ⅰ型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熟悉] 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教学内容:1)Ⅰ型超敏反应2)Ⅱ型超敏反应3)Ⅲ型超敏反应4)Ⅳ型超敏反应5)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第九章免疫学的应用教学目标:[掌握] 免疫学诊断的检测原理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种类[熟悉] 免疫学预防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了解] 免疫学治疗教学内容:1)免疫学防治2)免疫学诊断第二篇病原微生物学绪论教学目标:[掌握] 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 微生物的发展教学内容:医学微生物学概述第十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目标[掌握]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胞壁的化学结构、功能与意义 G+菌与G-菌细胞壁的区别质粒的概念芽胞的医学意义 G染色的结果及意义[熟悉]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意义[了解] G染色的步骤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2)细菌的结构3)细菌的形态检查法第十一章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代谢教学目标[掌握] 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熟悉]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细菌代谢产物及实际意义[了解] 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培养教学内容:1)细菌的生长繁殖2)细菌的人工培养第十二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教学目标[掌握] 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物理消毒灭菌原理和常用方法[熟悉] 正常菌群和菌群失调的概念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了解]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教学内容:1)细菌的分布2)消毒灭菌第十三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标[熟悉] 细菌的变异现象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1)细菌的变异现象2)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第十四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教学目标[掌握] 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区别医院感染的概念[熟悉] 细菌侵入途径、医院感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感染的种类和类型[了解]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教学内容:1)细菌的致病性2)感染的来源与类型3)医院感染第十五章化脓性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化脓性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金葡菌、乙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熟悉] 肺炎双球菌、淋球菌和绿脓杆菌的致病性淋球菌的防治原则[了解] 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葡萄球菌属2)链球菌属3)奈瑟菌属4)铜绿假单胞菌5)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熟悉]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其他各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分枝杆菌属2)白喉棒状杆菌3)百日咳鲍特菌4)流感嗜血杆菌5)嗜肺军团菌6)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十七章消化道感染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熟悉] 消化道感染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大肠杆菌所致疾病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消化道感染细菌的防治原则[了解] 大肠杆菌的卫生学检查意义教学内容:1)埃希菌属2)志贺菌属3)沙门菌属4)弧菌属5)幽门螺杆菌6)其他消化道感染的细菌7)消化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十八章厌氧性细菌教学目标[掌握] 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 [熟悉]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所致疾病[了解] 无芽胞厌氧菌种类、分布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厌氧芽胞梭菌2)无芽胞厌氧菌3)厌氧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章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教学目标[熟悉]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概念和所致疾病[了解]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支原体2)立克次体3)衣原体4)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一章螺旋体教学目标[熟悉] 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了解] 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梅毒螺旋体第二十二章真菌教学目标[掌握] 真菌的概念、培养特性和抵抗力、致病性[熟悉] 常见病原性真菌所致疾病[了解]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1)概述2)常见病原性真菌3)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教学目标[掌握] 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作用[熟悉] 病毒增殖[了解]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教学内容:1)病毒形态与结构2)病毒的增殖3)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第二十四章病毒的致病性教学目标[掌握] 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熟悉] 抗病毒免疫[了解] 病毒的感染途径教学内容:1)病毒的感染2)病毒的致病机制第二十五章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教学目标:[熟悉]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防治[了解] 病毒分离培养教学内容:1)病毒感染的检查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第二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病毒[掌握] 流感病毒的抗原型别与变异、流行的关系[熟悉] 呼吸道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了解]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1)流行性感冒病毒2)麻疹病毒3)腮腺炎病毒4)风疹病毒5)冠状病毒6)呼吸道病毒的防治原则第二十七章肠道感染病毒教学目标:[熟悉] 肠道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了解] 肠道病毒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脊髓灰质炎病毒2)其他肠道病毒3)肠道病毒的防治原则第二八九章肝炎病毒教学目标:[掌握] 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致病特点和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构造和免疫学检测的关系[熟悉] 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了解] 各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比较教学内容:1)甲型肝炎病毒2)乙型肝炎病毒3)丙型肝炎病毒4)其他肝炎病毒5)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第二十九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教学目标:[掌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了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三十章虫媒病毒教学目标:[熟悉] 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染方式、所致疾病和免疫性[了解] 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第二十一章其他病毒教学目标:[掌握] 狂犬病病毒致病性和防治原则[熟悉] 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染方式、致病特点[了解]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教学内容:1)单纯疱疹病毒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狂犬病病毒第三篇人体寄生虫学第三十二章概述教学目标:[掌握] 寄生虫的组成寄生、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阶段和生活史的概念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熟悉]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了解]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教学内容:1)寄生现象、寄生虫、宿主及生活史2)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4)寄生虫的实验诊断5)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第三十三章医学蠕虫教学目标:[掌握] 蠕虫形态和所致疾病[熟悉] 蠕虫生活史和防治[了解] 蠕虫的实验诊断和流行因素教学内容:1)线虫:蛔虫钩虫蛲虫丝虫2)吸虫: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3)绦虫:猪肉绦虫牛内绦虫第三十四章医学原虫教学目标:[熟悉] 原虫特征阴道滴虫的致病性、标本采集、流行因素及防治间日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和卡氏肺孢子虫的致病性[了解] 间日疟的实验诊断教学内容:1)阴道毛滴虫2)疟原虫3)刚地弓形虫4)卡氏肺孢子虫第三十五章医学节肢动物学教学目标:[熟悉] 医学上常见的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了解] 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分类、发育与变态教学内容:1)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类2)节肢动物的发育与变态3)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4)医学上常见的节肢动物4.学时分配:5、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形式以闭卷为宜。
吸虫
![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bc2d9c6e783e0912a2162a0b.png)
吸虫概述1.吸虫(fluke, trematode) 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
2.寄生人体的吸虫主要有:血吸虫(Shistosomatidae japonicum) 肝吸虫(Clonorchissinensis) 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3.成虫发育阶段: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A 成虫外形:呈舌状或叶状,背腹扁平,有口、腹吸盘,两肠支对称。
消化系统:不完整,口、咽、食道、盲肠结尾,无肛门,无体腔。
生殖系统:多为雌雄同体,雌雄生殖系统各一套。
可自体或异体受精。
排泄系统:焰细胞,经口排出。
B、虫卵:椭圆形,淡黄或金黄。
大多有卵盖(血吸虫无),内容物为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4.生活史要点:A.成虫寄生与人及哺乳动物体内。
B.虫卵需进入水中才能进一步发育。
C.需要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
D.卵---毛蚴(进入水中)---胞蚴---(多个)雷蚴---(多个)尾蚴---囊蚴---成虫E.感染阶段:多为囊蚴(血吸虫为尾蚴,经黏膜、皮肤感染)感染方式:经口。
F.都需经历世代交替。
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1.A、成虫形态:葵花籽状,背腹扁平,半透明,口洗盘大于腹吸盘。
雌雄同体,睾丸分支。
卵巢分叶,受精囊、劳氏管明显,卵黄腺位于虫体中段两侧。
B、幼虫形态:是最小的人体寄生虫卵。
黄褐色,壳较厚,前端有卵盖、肩峰,后端有小疣。
内含成熟毛蚴1个。
2.生活史要点:A.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其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毛蚴侵入豆螺,鱼虾吞入螺。
B.人是终宿主,保虫宿主:猫犬。
C.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D.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3、致病特点:A.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其分泌物,代谢物,机械刺激)引起胆管壁炎症(胆管炎,胆囊炎,胆管肝炎);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胆管狭窄性黄疸;胆管结石;肝硬化;肝癌。
人体常见寄生虫介绍
![人体常见寄生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f6df22b05087632301212ba.png)
整理课件
肤 变为主 疫诊断
17
绦虫类比较表
虫种 名称
形态 特征
寄生 部位
中间 感染 感染 致病 宿主 阶段 方式 情况
诊断 方法
猪带 绦虫
扁平带状分节, 头节有顶突小钩 吸盘、孕节子宫 侧支7~13支
成虫- 人 的小肠
幼虫- 脑 肌等处
猪 囊尾蚴 (人) 虫卵
经口
夺取营 养
脑囊虫 病等
粪检孕节 或卵 CT、
60x40 55x25 52x22 29x17 135x80
89x67 99x54
31~43
椭圆 柿核 腰鼓 芝麻 椭圆
椭圆 椭圆
近球
无色透明 薄
无
4-8个卵细胞
无色透明 较厚 无
含幼虫
黄褐色 较厚 盖塞 卵细胞
黄褐色 较厚 卵盖 毛蚴
淡黄色 薄
盖小
卵细胞 卵黄细胞
淡黄色 较薄 无
毛蚴
金黄色 厚薄不 卵盖大 卵细胞 卵黄细胞
日本血吸虫
整理课件
7
卫氏并殖吸虫卵
华 枝 睾 吸 虫 ( 肝 吸 虫 )
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卵
异形吸虫
整理课件
异形吸虫卵 8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卵
肝片形吸虫毛蚴
肝片形吸虫雷蚴
肝片形吸虫尾蚴
5、绦虫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
着在寄主的内脏。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它能寄生于人 体长达25年。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 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绦虫
梯形排列
肠
或无 蚴、卵
症状
整理课件
18
人体寄生虫蠕虫卵比较表
人体寄生虫填空题
![人体寄生虫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ba5f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d.png)
人体寄生虫填空题1.我国五大寄生虫病是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2.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3.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有:①口,如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阿米巴…);②皮肤,如钩虫(血吸虫);③媒介昆虫,如丝虫(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④接触,如阴道毛滴虫(疥螨,蠕形螨,虱);⑤输血,如疟原虫(或胎盘,弓形虫)。
4.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5.寄生虫病防治的综合性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6.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有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
7.肺吸虫卵可以从人体排出的痰和粪中查到。
8.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血吸虫,钩虫和曼氏迭宫虫;可自体感染的寄生虫有猪囊尾蚴和蛲虫。
9.成熟的血吸虫卵内含毛蚴,它分泌的可溶性抗原能透过卵壳,随终宿主的粪便排出。
10.吸虫成虫雄性生殖系统两个睾丸左右并列的吸虫是卫氏并殖吸虫;两个睾丸前后排列的是布氏姜片吸虫和华支睾吸虫;7个睾丸呈串珠状排列的是日本吸虫。
11.我们学过的并殖吸虫中文学名是卫氏并殖吸虫,它的生殖器官特征是卵巢和子宫并列,睾丸和睾丸并列。
12.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内,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蝲蛄。
13.人吃了未洗净或未煮熟的①荸荠②蝲蛄③淡水鱼虾后,可分别感染①姜片虫②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③肝吸虫。
14.肺吸虫引起宿主组织发生病理改变的过程可分为脓肿期,囊肿期和纤维瘢痕期.15.血吸虫生活史中各阶段的形态结构的主要特点不同于其他吸虫,分别是虫卵无卵盖,尾蚴尾部有分叉,成虫雌雄异体。
16.猪带绦虫孕节的子宫分支每侧为7~13支,牛带绦虫则为15~30支。
17.猪带绦虫的成虫寄于人体的小肠,其幼虫称囊尾蚴,可寄生在人体的皮下肌肉、脑、眼等组织内。
18.牛是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扁卷螺是姜片虫的中间宿主。
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课件
![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血吸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c5558e6bd97f192379e964.png)
一、形态
成 虫
腹吸盘 肠支
子宫
卵黄腺
睾丸
虫卵
大小 最大
形状 长椭圆形 颜色 淡黄色
卵壳 薄
内容物 其他
1个卵细胞、 数十个卵黄细胞
有一个不明显的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Life cycle
经口感染
成虫 卵 入水 毛蚴
(小肠) 人、猪
胞蚴 母雷蚴
扁卷螺
子雷蚴
尾蚴 囊蚴
水红菱 荸荠
姜片虫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
毛蚴
尾蚴
形态
二、生活史
经皮肤感染、童虫体内移行
成虫 卵 随粪入水 毛蚴 (成熟卵)
(门脉、肠系膜静脉) 人、牛、猪等
母胞蚴 子胞蚴 尾蚴
钉螺
体内移行:
侵入皮肤小V、小L 右心 肺 左心
体循环 肠系膜A
门静脉
(初步发育 雌雄合抱)
肠系膜V
(定居、交配
产卵)
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成虫的寄生与产卵:
脓肿期
囊肿期
纤维疤痕期
(组织损伤, 形成囊壁
出血,炎症C浸
肉芽组织填 充纤维化
润)
胸肺型
腹肝型
临 床
皮下包块型
分 型
脑脊髓型
亚临床型
其他型
四、诊断(diagnosis)
病
痰检虫卵
原
学
粪检虫卵
诊
断
活组织检查
免疫学诊断 X线、CT、MR
ELISA、皮内试验
五、流行
(Endemity)
东方肺吸虫,主要分布在远东,偶见于西非和南美
卵 粪入水毛蚴
胞蚴
母雷蚴
扁卷螺
十 驱虫药
![十 驱虫药](https://img.taocdn.com/s3/m/4dcd6387a0116c175f0e4827.png)
第十章驱虫药人体寄生虫:一、线虫类:蛔(痐、蚘)、蛲、钩、丝、鞭二、吸虫类:血吸虫、肝吸虫、肠吸虫(姜片虫)、肺吸虫三、绦虫类:猪、牛绦虫、短小绦虫常见寄生虫:1. 蛔虫,2. 蛲虫,3. 钩虫,4. 绦虫,5. 丝虫一、含义:凡去除杀灭人体寄生虫的药。
二、虫证:蛔、蛲、钩、绦原因:湿热、饮食不节(口、皮肤)表现:不思饮食、多食善饥、嗜食异物、呕吐涎沫或虫体、绕脐腹痛、胁下刺痛、面色萎黄、形体枯瘦、脸面、眼球有红斑、肛门瘙痒、大便里有虫卵三、功能与主治:驱虫兼开胃、消积、下气、通便。
治疗各种肠道寄生虫病。
四、使用注意:1. 选择配伍,体弱者补虚为先或补虚驱虫并施。
2. 注意服药方法,晨空腹服。
3. 注意使用方法。
4. 虫体配伍泻下药。
1. 使君子(一类):使君子科,甘温,归脾胃经。
驱虫、消疳、健脾,味甘香易食,小儿易服。
功能:驱虫:蛔、蛲、钩虫病-单用或苦楝皮、牵牛子、大黄健脾消疳:小儿疳积兼虫积乳食停滞注意:不能过量,不能和茶叶水服同(威灵仙、土茯苓均不与茶叶水同服),否则容易膈肌痉挛,打嗝不断。
2. 苦楝皮(一类):楝科,苦寒有毒,归脾胃经。
驱虫兼清利湿热止痒肠道、皮肤寄生虫功能:驱虫:蛔、蛲、钩清热燥湿止痒-湿疹、湿疮、疥癣(煎汤外洗)用量:干品10~15g,鲜品10~60g。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用,肝病患者不宜用,用量不宜过大,新鲜者为佳。
3. 榧子、鹤虱、芜荑(三类):相同:杀虫,治各种虫积腹痛。
异同:榧子:红豆杉科,甘平、归胃、大肠经。
①香积可口,多脂油润,力缓,润肠不伤胃。
②兼润燥,治肺燥咳嗽、肠道便秘。
③炒熟以后效佳。
鹤虱:菊科,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①性平有小毒。
②专于杀虫,多入丸散。
芜荑:榆科,辛苦温,归脾胃经。
①性温兼消积,治小儿疳积。
②杀皮肤寄生虫,治疥癣。
4. 贯众(一类):厥科,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生用、炒炭用功异。
生用杀虫清泄,炒炭收敛兼清凉。
功能:生用:杀虫:蛔、蛲、钩、绦-苦楝皮、使君子、牵牛子清热解毒:温热病抗病毒、细菌、真菌、原虫、流感、流脑、肝炎、小儿麻疹,治疗、预防皆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丝蚴血症者 急性期病人
录像
第十二章
吸
概 论
虫
(Trematoda )
第一节
一、形态 (morphology)
一般特征:
1、外形:舌状或叶片状、背腹扁平(血吸虫除外);
2、有口、腹吸盘;
3、♀♂同体(hermaphroditic) (血吸虫除外); 4、无体腔; 5、消化系统不完整、无肛门;
布 氏 姜 片 虫
2.在人体内发育
成虫 微丝蚴
(淋巴系统→血液)
感染期幼虫
(蚊下唇)
蚊叮咬健康人
侵入皮肤2次蜕皮 (淋巴系统)
Nocturnal periodicity(夜现周期性)
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的出现有一定 的周期性,一般为夜多昼少,白天它们停留 在肺毛细血管,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
夜现高峰时间:
班氏微丝蚴
经口感染
成虫
(小肠) 人、猪
卵
入水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扁卷螺
子雷蚴
尾蚴
囊蚴
水红菱 荸荠
Pathogenesis • Physical injury to the intestinal mucosa • Metabolic product • Allergic reac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 oxic substances
Hypersensitivity, inflammatory reaction
Erosion of epithelium, Proliferation in biliary epithelium,
Bile retention, fibrosis,canc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In the acute phase, abdominal pain, nausea, diarrhea, and eosinophilia can occur. • In long-standing infections, cholangitis, cholelithiasis, pancreatitis, and cholangiocarcinoma can develop, which may be fatal.
Paragonimus westermani adult: a plump reddish brown oval worm measuring 10 by 4 mm .
Egg of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卵盖
• Average size :85 µm by 53 µm • Yellow-brown, ovoidal or elongate • Thickshell ,asymmetrical • Operculum is clearly visible
流行
预防
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虫)
• The largest intestinal fluke of humans . • A parasite of central and southeast Asia.
Fasciolopsis buski adult.
oral sucker ventral sucker uterus ovary testes cecum
无症状,外周血中有微丝蚴
急性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丝虫热
象皮肿
慢性阻塞期 隐性丝虫病
鞘膜积液 乳糜尿 血中无微丝蚴,肺或淋巴结 活检可查到微丝蚴
录像
四、诊断(diagnosis)
病 原 学 诊 断
血检微丝蚴
尿液与体液检 微丝蚴
血检时间: 晚9时至次晨2时
五、流行与防治
(Endemity and Prevention)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卫氏并殖吸虫)
• Paragonimus • 50 species of paragonimus, P. westermani (the oriental lung fluke) is the most important • 1878, first description in tiger; in 1880, first case found in Taiwan • Paragonimiasis (parasitic zoonoses)
Filaria(丝 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班氏吴策线虫)
Brugia malayi (马来布鲁线虫)
Adult worm
6~11cm
3~4cm
♀
♂
The adult worms of Wuchereria bancrofti and Brugia malayi are very similar in morpholog
经口感染
成虫
adult
(肝胆管) 人、猫、犬等
卵
随粪入水
毛蚴
胞蚴
雷蚴
redia
尾蚴
ovum
miracidium sporocyst
encysted cercaria metacercaria
囊蚴
纹沼螺、赤豆螺
鲩鱼 麦穗鱼
Pathogenesis
Worm in bile ducts Mechanical irritation Toxic substances
卫 氏 并 殖 吸 虫
子 宫 睾丸 睾丸
口吸盘
卵 黄 腺
卵 巢
♂
子 宫 睾丸
♀ 腹吸盘
睾丸
日本血吸虫
消化系统:
口
前咽
咽
食管
肠管 (盲端)
排泄系统:
焰细胞 毛细管 集合管 排泄囊 排泄孔
(开口于虫体末端)
原肾单位
♀性生殖系统:
卵管
子宫
♀性生殖孔
卵黄腺
劳氏管
♂性生殖系统:
Microfilaria
(微丝蚴)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硬直、僵硬
长:宽=2:1 排列紧密, 互相重叠 2个
体态
头间隙 体核
柔和
长:宽=1:1 排列整齐, 清晰可数 无
尾核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体 态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头间隙
班 氏 丝 虫 微 丝 蚴
马 来 丝 虫 微 丝 蚴
卵壳
Life Cycle of of Paragonimus westermani
Paratentic host
(野猪、野鼠) 童虫 成虫
(肺) 人、犬、 猫、虎等
(痰、粪便) 入水 卵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尾蚴
囊蚴
川卷螺 经口 体内移行 体内移行
溪蟹
穿肠壁
腹腔
穿膈肌
胸腔
肺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Features
• Most infections are light and asymptomatic • In heavier infections, symptoms include diarrhea, abdominal pain, fever, ascites, anasarca an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 Asia an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 Especially in areas where humans raise pigs and consume freshwater plants. • Change food habits • Praziquantel is the drug of choice .
• Chinese Liver Fluke or Oriental Liver fluker • Found from the biliary passage of a Chinese in Calcutta, India in 1874 firstly. • Common in Asia (China, Korea and Japan) • Clonorchiasis (肝吸虫病)
Oral sucker
Ventral sucker
Uterus Ovary Testes Clonorchis sinensis adult (华支睾吸虫成虫) • Spindloid • measuring about 16 by 4 mm
Clonorchis sinensis egg
• Measure 29 by 16 micrometers (Smallest egg in helminthic egg ) 肩峰 • Light-buble shaped • Operculated • Having a small konb • Well-developed miracidium
Fasciolopsis buski egg.
• 130 to 159 µm by 78 to 98 µm
• • • •
ellipsoidal indistinct operculum thin shell undeveloped germinal cell
Life cycle of Fasciolopsis buski.
马来微丝蚴
晚10时至次晨2时
晚8时至次晨4时
两种丝虫生活史比较
班氏丝虫
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寄生部位 夜现周期性
淡色库蚊、致倦 库蚊等
马来丝虫
嗜人按蚊、中华 按蚊等
无
深、浅部 淋巴系统 晚10时-次晨2时
叶猴、野猫等
上下肢浅部 淋巴系统 晚8时-次晨4时
三、致病(patho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