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外国移民:历史、现状及其影响
缅甸的人口和人口政策
![缅甸的人口和人口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870f6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3.png)
缅甸的人口和人口政策缅甸,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人口资源。
本文将旨在介绍缅甸的人口情况及其人口政策,并探讨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
一、缅甸的人口概况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赋存着不同的族群,包括缅族、掸族、克伦族等。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18年,缅甸的人口约为5400万。
然而,由于长期军事冲突和经济不发达等原因,部分缅甸人口也选择了海外移民,其中许多人定居在邻国泰国。
缅甸的人口分布也较为分散,城市人口相对较少。
首都仰光是缅甸最大的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此外,曼德勒、内比都等城市也拥有不少人口。
值得注意的是,缅甸有很多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人口流动性较大,这对于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缅甸的人口政策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调控人口发展,缅甸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人口政策。
1.人口普查缅甸政府定期实施人口普查,以获得精确的人口数据。
人口普查可以帮助政府了解人口结构和分布情况,为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
2.促进生育健康缅甸政府重视妇幼健康,通过推广计划生育、提供免费的生育保健服务等措施,鼓励合理生育行为。
此外,政府还努力提高婴儿和儿童的存活率,改善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状况。
3.教育和就业缅甸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升。
通过提供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设施等措施,政府希望年轻人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就业能力,从而调整人口结构。
4.人口迁移管理缅甸政府重视人口迁移管理,尤其是冲突地区的人口流动。
政府努力提供帮助和支持,解决冲突、灾难等引发的人口迁移问题,保障受影响人口的基本权益。
三、与人口政策相关的问题尽管缅甸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调控人口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冲突地区的人口问题缅甸冲突频发,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
政府需加强冲突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为受影响的人口提供更好的保障,以防止人口迁移和人道主义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2.城乡发展不平衡缅甸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
国际移民的历史_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国际移民的历史_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54b5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6.png)
国际移民的历史_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近年来,国际移民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和家乡,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国际移民既是一种自由选择,也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待移民的政策和态度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从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国际移民的历史国际移民作为一种现代现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期的移民主要是出于政治、宗教和战争等原因,例如欧洲的改革派移民、清教徒移民等。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欧洲开始涌现出大量移民,转向了经济因素的推动。
19世纪末,北美洲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有大量移民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20世纪初,新的移民目的地出现在南美洲和非洲等地。
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于目的地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国际移民的现状如今,全球移民数量已经达到2.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3.5%。
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亚洲和非洲的移民。
移民的原因各不相同,大多数是经济和就业原因,还有政治原因、家庭原因等。
移民通常需要面临文化的差异、经济压力、语言障碍等问题,而目的国家对于移民问题的态度也会对移民产生重大影响。
一些国家对于移民采取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策,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移民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一些国家则采取更加保守和限制性的政策,例如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的移民数量开始逐年下降。
三、我国对于移民政策的对策研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到中国生活和工作。
而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和海外留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些人士在海外为我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开始对外国人的来华问题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研究。
我国对移民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经济、安全、文化等因素。
根据《出入境管理法》,我国的移民管理主要包括3种方式:就业、学习和探亲访友。
缅甸移民—四个世纪的缅甸首都:因瓦古城
![缅甸移民—四个世纪的缅甸首都:因瓦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d61b3a222af90242a895e520.png)
缅甸移民—四个世纪的缅甸首都:因瓦古城1.被英国人称作“Ava"的因瓦古城(Inwa),被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 River)和运河与其他地区隔开,曾是缅甸近四个世纪的首都,著名的阿瓦王朝的古都。
1839年3月,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从此这里抛弃了往昔作为首都的喧嚣繁华,远离了宫廷的争权夺利,如今这里避免了工业化带来的污染,一代又一代淳朴的阿瓦人隐居在绿茵碧水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始而又温馨悠静的田园生活,刻在我们脑海中的是散落在田间的寺庙、城墙、佛塔、废墟,这些拥着厚重历史、沧桑岁月的印迹。
2.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人们脸上爱涂一种叫“特纳卡(Thanakar)”的树汁!缅甸人认为,在缅甸常年气候炎热的情况下,用这种黄香楝树枝干研磨的“特纳卡(Thanakar)”的树汁涂在身上,既可防止紫外线暴晒,又有防止蚊虫叮咬、消毒祛病、保护皮肤之奇效。
3.缅甸木雕纪念品售卖4.曼德勒因瓦古城(Inwa)始建于1822年的马哈昂美僧院(Maha Aungmye Bonzan Monastery ),有点小吴哥建筑风格的马哈昂美僧院(Maha Aungmye Bonzan Monastery )是因瓦古城里最美的建筑,颇有当年皇家精美宏大的建筑风范。
5.因瓦古城里最值得去的景点:宝迦雅(Bagaya Kyaung)僧院,这是一座由267根柚木柱子支撑的寺庙,每一扇门窗、每一根木柱上都有精美的雕刻,人物、花鸟等素材被刻画的栩栩如生,整座寺庙堪称是一件精美的木雕艺术品,从建寺至今这座寺庙从未经过翻新,经过风吹雨打,寺庙的柚木都显得有些发黑发亮。
这里曾是缅甸王室接受教育的地方。
6因瓦古城的佛塔群,历经大地震摧毁、时光打磨却依然屹立不倒的佛塔边,古老参天的菩提树下,任凭岁月流逝、任凭风吹雨打,在残垣断壁间,一尊浑身斑驳大佛依然安详地静静的端坐着,冥思悟想,仿佛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情仇纷争,都如田间的一缕清风轻轻拂过......7.精美的佛塔群里,也摆放着当地人手工制作的精美纪念品,他们拿出来售卖以补贴家用,只是少了那些热门景点的叫卖幺喊,显得随缘......。
缅甸和中国的移民政策有哪些不同?
![缅甸和中国的移民政策有哪些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371205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b.png)
缅甸和中国的移民政策有哪些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移民问题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话题。
缅甸和中国作为亚洲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移民政策有何不同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缅甸的移民政策1.缅甸的人口流动历史缅甸位于中南半岛,是东南亚重要的国家之一,其人口流动历史悠久,包括古代时期的印度、中国、泰国等国的移民和流散逃亡者,还有相对较近代的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移民以及二战后的中国移民等。
2.缅甸的移民政策和制度缅甸的移民政策主要由《1982年缅甸国籍法》和《1983年移民法》等构成,其中规定了缅甸公民的定义、国籍的获取方式及要求、移民的准入和居留方式等等。
·缅甸公民的定义缅甸公民是指出生在缅甸的居民,或者是在缅甸父母的子女,或者是在缅甸长期居住并入籍的外籍人士。
·国籍的获取方式及要求缅甸国籍获取主要有四种:出生获得、正常入籍、拥有共同祖先、拥有子女身份等。
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自然化要求和申请条件。
·移民的准入和居留方式缅甸实行外国人签证制度,在缅甸境内停留和居留需要办理相应的签证和居留证件,缅甸政府对移民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对非法入境者一旦查获就会被遣返或扣留。
二、中国的移民政策1.中国的人口流动历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口流动历史和分布格局非常复杂,在古代时期就有不少的少数民族相继迁入,形成了多民族共处的大家庭,同时还有外来的汉族移民,如南方的楚人、越人、侨人等等。
2.中国的移民政策和制度中国的移民政策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等法规构成,其中规定了中国居民和外国人入境和出境的管理制度、国籍的获取和取消、居留许可和工作许可等。
·入境和出境的管理制度中国实行签证制度,外国人需要在入境前向国家公安机关申请签证,获得签证的人员才能在规定期限内入境中国。
·国籍的获取和取消中国国籍的获取按照出生获得、归化入籍、复归中国籍等方式进行,同时对假冒国籍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缅甸罗兴伽人的来源、历史和现状
![缅甸罗兴伽人的来源、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b233795ed630b1c58eeb585.png)
缅甸罗兴伽人的来源、历史和现状陈春艳【摘要】[摘要]罗兴伽人*罗兴伽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Rohingya”,国内多译为“洛兴雅”“罗兴伽”“罗兴加”“罗辛甲”“罗兴亚”。
本文采用“罗兴伽”这一译法。
是缅甸若开邦一个古老的、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少数民族,目前是缅甸最大的穆斯林群体,缅甸独立初期曾认可了罗兴伽人的土著地位,但自1962年开始,缅甸政府又否认了这一事实,并于1982年颁布了新的《缅甸公民法》,从法律层面将罗兴伽人认定为非法移民,并拒绝赋予罗兴伽人公民资格,随之,罗兴伽人的来源和历史也开始变得富有争议。
对现有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追溯和还原缅甸罗兴伽人的真实来源、历史及现状,可以理清问题。
【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9【关键词】[关键词]缅甸;穆斯林;罗兴伽人目前,生活在缅甸的罗兴伽人的数量为133万,其中有108万生活在若开邦北部那弗河(Naaf River)东岸的孟都(Maungdaw)、布帝洞(Buthidaung)和拉代当(Rathedaung)三个城镇[1],其余的分散在仰光和曼德勒等城市。
另外约有150万罗兴伽人居住在其他国家,其中,孟加拉国约有60万、巴基斯坦约有35万、沙特阿拉伯约有40万,阿联酋、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加起来一共约有10万[2]。
罗兴伽人的真实来源是什么?他们有一段怎样的历史?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这些将是本文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罗兴伽人的来源(一)缅甸国内存在的争议关于罗兴伽人的来源,目前在缅甸国内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罗兴伽学者和缅甸政府、佛教组织之间。
罗兴伽学者认为早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缅甸以前,罗兴伽人就世世代代地生活在若开地区。
其中,在1999年,罗兴伽历史学家吉拉尼(A.F.K.Jilani)著书:《寻求公正的若开罗兴伽人》,追溯了“Rohingya”一词的来源,他认为“Rohingya”一词来源于古若开的旧称“Rohan”“Roham”“Roshang”,后来,这些旧称逐步被换成了“Roshangee”“Rohingta”,直至最后演变为“Rohingya”[3]。
中缅边境地区跨国外劳生存现状的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省瑞丽市红
![中缅边境地区跨国外劳生存现状的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省瑞丽市红](https://img.taocdn.com/s3/m/0b66048ee2bd960591c67728.png)
104中缅边境地区跨国外劳生存现状的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省瑞丽市红木家具业的调查唐婷婷摘要:目前,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瑞丽市红木家具行业中有一定数量的缅籍劳工,该群体存在一定的面对合法性身份的逃避和缝隙空间挪用的现象。
在他们与各空间内、外的互动和适应中,一方面群体的主体身份认同意识被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异国空间之下的群体生存空间也由此得以建构。
缅籍劳工群体空间位置关系的变化和缝隙空间的主体意识显现,在很大程度上表征或预示了该群体“趋稳”的心理诉求。
因此,应该通过国家不断加强两国劳动力跨境流动的相关合法性制度建设与落实,使其心理诉求与合法性身份相匹配,可以更好地实现跨境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使两国边民世代“胞波”情谊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不断延伸。
关键字:中缅边境;外劳;生存空间;缝隙空间;跨境流动;“胞波”情谊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19)04—0104—07一、研究缘起面对“空间”这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或许都不觉陌生,除近现代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等之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入手对空间进行了众多的研究与思考。
亚里士多德把空间划分为两种形式,即“共有空间”和“特有空间”。
他认为,空间“恰如容器是能移动的空间那样,空间是不能移动的容器”①。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当代哲学与文学开始出现空间化转向,把空间与时间置于同等话语权的对话体系之中。
在从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的“文化转向”中,当代哲学理论也更加注重在现代与后现代生活中的空间表征因素。
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社会空间实质上是具有若干权力关系的(或资本关系)的空间,各个不同的社会空间组成了各不相同的场域。
亨利·列斐伏尔(H. Lefebvre)和米歇尔·福柯(M. Foucault)等人对空间的探讨,让空间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
现代缅甸的社会与人口问题
![现代缅甸的社会与人口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0641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2.png)
现代缅甸的社会与人口问题缅甸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复杂文化的国家,其社会与人口问题也异常复杂。
历经多年的战乱,缅甸的社会生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政府也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治理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缅甸的社会与人口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口问题缅甸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
最北端和最南端地区的部落往往比城市地区人口更多。
一方面,这种分布不均衡是由于地理条件所致,但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政府对边远地区发展的缺乏关注。
由于政府的弱化和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他们的家乡,并在城市和海外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导致了边远地区的老龄化严重和年轻一代的缺乏,给人口结构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缅甸的疾病控制情况也不容乐观。
艾滋病、疟疾、结核病和肝炎等传染病在缅甸依然十分普遍。
政府在这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以解决此类问题。
二、教育问题缅甸的教育水平极低。
缅甸政府近年来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由于缺乏投资和政策执行能力,这些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缅甸教师的数量也严重不足,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下降。
许多学生在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后就放弃了学业,加入劳动力市场。
这进一步妨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贫困问题缅甸是一个相当贫困的国家,约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口贫困率更加突出。
政府需要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方面进行更大的投资和改革。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鼓励私人投资以及扩大就业机会来降低国家的贫困率。
四、民族间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不同族群之间在历史中的冲突和对立问题一直存在。
近年来,由于少数民族对政府所采取的政策不满,同时也因为历史文化和宗教原因等因素,缅甸不同民族之间的地区性冲突和政治纷争越来越烈。
政府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促进各种族民族和谐共处。
总之,缅甸的社会和人口问题格外严重,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有待提高。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政府需要投资措施,执行一系列改革,使得经济得到稳定和更高层次的发展。
历史十大移民事件排名
![历史十大移民事件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3fe3b5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1.png)
历史十大移民事件排名移民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现象之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移民事件发生了许多次,有些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些则没有那么显著。
本文将会分析历史上十大移民事件并进行排名。
1. 新石器时代时期的人类从古代非洲移民至其他地区约70万年前,人类从古代非洲开始向其他地区移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迁移,也是对人类文明起源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类的移民开创了新的文明时代,并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和社会系统。
2. 欧洲人对美洲的移民15世纪,欧洲人开始向美洲移民。
这一事件对美洲本土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他们文化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巨大变化。
在此过程中,欧洲人对美洲的开发和利用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南亚人对非洲的移民在2000年前的时期,南亚人对非洲的移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他们对非洲的经济发展、文化、语言和人口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成为了后来非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4. 华人对南亚、东南亚、北美的移民在近代时期,华人对南亚、东南亚、北美的移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这些移民不仅对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文化交流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 阿拉伯人对非洲、欧洲和亚洲的移民在历史上,阿拉伯人对非洲、欧洲和亚洲的移民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
这些移民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宗教,也加速了商业、艺术和科技的交流。
6. 英国人对南非的移民十九世纪末,英国人开始向南非迁移。
这是南非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并且成为了南非复杂的种族分裂的根源。
7. 印度人对英国的移民在19世纪末,印度人开始向英国移民。
这一事件开创了印度人在英国国家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
8. 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移民在20世纪初,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迁移。
这一事件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成为了国际政治上的焦点。
9. 中国人对加勒比海的移民在19世纪末,中国人开始向加勒比海岛屿迁移。
这些移民建立了中华文化中心和种族多样化的社区,并为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海外侨民的历史
![海外侨民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35dd9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a.png)
海外侨民的历史海外侨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进行跨国迁徙和交流。
侨民作为特殊群体,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挑战,为世界各地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海上丝绸之路和早期侨民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以便捷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第一批侨民开始渡海定居。
他们不仅将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带到了海外,还将外来的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二、近代侨民与殖民主义在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扩张导致了大量的人口迁移和侨民形成。
许多国家的侨民被迫迁徙到西方殖民地,为殖民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们也遭受着殖民政权的剥削和歧视。
三、海外华人侨民的历史海外华人侨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侨民群体之一。
自19世纪以来,大量的中国人移居海外,寻求更好的生活和经商机会。
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华人社区,维系着中华文化传统,并与当地文化融合。
同时,他们也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外友谊的桥梁。
四、海外侨民的经济和文化贡献海外侨民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创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传承下来,丰富了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五、海外侨民的困境和挑战尽管海外侨民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们仍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移民法律和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他们常常面对的挑战。
并且,一些海外侨民也受到社会歧视和种族主义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
六、当前海外侨民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海外侨民的数量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他们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身权益,海外侨民组织和网络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
结论海外侨民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经历了迁徙、困境和挑战,但也为世界的进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22194e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a.png)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缅甸华侨的国籍问题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恢复与发展,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为两国友好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及其成效。
一、问题的根源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根源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缅甸政局混乱,政策不稳定,导致华侨无法确立自己的国籍身份。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文化差异,缅甸华侨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缅甸华侨的生活和发展。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缅甸华侨国籍问题,新中国根据国际法和各国的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期为华侨的国籍问题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具体措施有:1. 签订双边协议。
新中国与缅甸签订了《关于华侨国籍问题的协议》,明确了缅甸华侨的国籍身份,为他们在缅甸的合法地位提供了保障。
2. 批准国籍申请。
新中国政府对缅甸华侨的国籍申请进行审批,确保他们获得合法国籍身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 加强沟通交流。
新中国积极与缅甸政府和华侨团体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协商解决国籍问题,争取双方的理解和支持。
4. 提供便利服务。
新中国政府为缅甸华侨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包括法律援助、移民咨询等,帮助他们解决国籍问题。
四、展望尽管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解决国籍问题的成果,新中国政府应当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加强对缅甸华侨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缅甸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华侨的保护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缅甸华侨国籍问题将会取得更好的解决成效,为两国友好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解决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两国友好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双方应当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促进民族和睦与社会进步,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缅甸语外来语的特点和成因及其影响
![缅甸语外来语的特点和成因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b2fa663f242336c1eb95e1d.png)
缅甸语外来语的特点和成因及其影响作者:刘吉仙来源:《学园》2014年第17期【摘要】缅甸是个多语言的国家,除了缅甸国内本土语言,外来语也促进了缅甸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缅甸外来语特点成因影响【中图分类号】H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67-02一缅甸语外来语的特点1.多语并存缅甸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有很多种。
除了缅甸语,还有掸语、孟语、克耶语和崩龙语等。
这些都是缅甸国内的本土语言。
此外,缅甸的外来语有很多。
如“早期随着佛教文化传到缅甸的巴利语和梵语,及汉语、英语、日语、泰语、韩语、俄语等。
多语并存,一方面是外来语和缅甸国内本土语言的并存;另一方面是缅甸语外来语的并存。
2.优势差异缅甸语外来语种类极多,但在缅甸语中所占的优势有差异。
占主要优势的外来语有巴利语、梵语、英语和汉语。
巴利语和梵语主要是和佛教有关。
英语涉及的领域很广,主要涉及到近代科技、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
汉语涉及到的范围也很广,如缅甸语吸收汉语词汇,汉文化随着汉语传入到缅甸。
除以上几种语言外,还有德语、日语、韩语等很多种语言。
但比起以上四种语言,这些语言在缅甸语外来语的优势不如以上几种占主要优势的语言。
3.发音与原本的发音比起来稍有变化缅甸语中的外来语,在发音上与原本的发音稍微有一些变化,但不是很明显。
现在的缅甸语中汉语外来词汇很多。
通过直译以后的汉语外来词汇发音与汉语准确的发音稍微会有一些变化,如瓜子(瓜瑟)、包子(包瑟)、豆腐(朵胡)和火锅(火波)等词汇。
现在的缅甸语中英语外来词汇也有很多。
现在缅甸语吸收英语外来词汇也是直接音译过来。
如“kilometer(给罗米达)、hello(哈罗)、counter(高达)、number(南坝)、meter (米达)、TV(迪微)等词汇。
二外来语在缅甸产生的原因缅甸语中为什么会产生外来语,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客观原因早期佛教思想和文化在缅甸的传播,需要外来语。
缅北局势的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对策,时事政治论文
![缅北局势的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对策,时事政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692fc6ad51f01dc281f12a.png)
缅北局势的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对策,时事政治论文缅北指的是缅甸北部的克钦邦及掸邦北部地区,地处克钦山脉南部和掸邦高原北部,是克钦族(景颇族)和掸族(傣族)的主要聚居地。
缅北民族众多,除了克钦、掸族等主体民族之外,还居住着哈尼、佤、傈僳、崩龙(德昂)、果敢(汉族)等10 多个与中国同宗同源、互市通婚且跨境而居的民族。
受英国殖民、二战时期的日本及缅共的影响,缅北一直存在众多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其中克钦独立军、佤邦联合军、掸东同盟军、果敢同盟军等是重要的民族武装。
各“民地武”划分管辖范围、组建军队,为争取自治权和政治权利与缅政府一直冲突不断。
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果敢同盟军首先与政府军签订和平协议,并建立果敢特区,此后各民族武装纷纷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建立特区或划定管辖范围,这些地区高度自治并拥有自己的武装。
2009 年8 月,政府军以果敢私自生产毒品为由与果敢同盟军冲突,并占领果敢,同盟军被整编,彭家声败走。
2011 年6 月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再一次冲突,此后战事不断。
2014 年底彭家声复出,并在克钦独立军的帮助下组建武装力量。
2015 年大选在即,缅政府为实现统一、克钦独立军和果敢同盟军为获取高度自治和更多政治资本,双方发生冲突。
目前,针对缅北局势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文献主要从“民地武”和政府军之间的冲突根源、冲突现状和冲突影响因素来探讨.其中, TNI(Transnational Institute)就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缅北冲突态势、发展的选择,缅甸如何摆脱周而复始的冲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简单的停火协定无法解决缅甸冲突、民族地区实际问题,增加对少数民族的尊重等将是解决冲突的关键[1-2].龚丽娜等[3]则运用宗族灭绝预测模型,预测了缅政府实施的边境警卫队改编政策实施对正在发生的国内冲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政策加剧了双方的冲突,但尚未达到宗族灭绝的程度。
也有学者就缅甸民族冲突的根源、动力机制和出路进行了分析[4-5],其他学者则就缅北冲突对中国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6-7].总体上,已有研究主要从缅甸族群关系的视角对缅北地区的冲突进行分析,多侧重于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冲突的对策措施;研究范围局限于缅甸内部冲突。
印度独立前,缅甸就是印度一个省,为何独立后缅甸却划出去了?
![印度独立前,缅甸就是印度一个省,为何独立后缅甸却划出去了?](https://img.taocdn.com/s3/m/59d85be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9.png)
印度独立前,缅甸就是印度一个省,为何独立后缅甸却划出去了?印度独立前,缅甸是印度的一个省,古时缅甸也是印度王权下的一个省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经历了许多变化,并最终从印度分裂出去形成了独立的国家。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缅甸从印度独立到今天的历史:一、地理及历史发展的影响缅甸位于亚洲东部,早期属于大英帝国的印度标准时区。
早在17世纪,印度政府就领导着缅甸和现在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缅甸以外的地方。
但是缅甸跟随印度裔英国人期间,也见证了缅甸当地文化不断崛起和向印度传统文化融汇的进程,而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缅甸都是宗教与法律领域上和印度有深刻联系的地方。
二、斯里兰卡的独立和殖民主义的影响1948年,斯里兰卡从印度独立出来,缅甸几乎同时也从印度独立出来。
在斯里兰卡独立后,缅甸也紧随其后把与印度的联系断绝,同时,受英国的殖民政策的影响,缅甸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相应从印度模式走向斯里兰卡模式,从而在历史上渐渐形成了与印度有所不同的制度、文化和习俗。
三、其他影响因素此外,缅甸受历史上许多权力的干涉,从印度独立也受到了广泛的外界影响。
例如,日本曾多次俘虏缅甸,并给缅甸带来许多经济、文化和其他形式上的衰落,曾迫使缅甸政府向日本妥协,从而与印度的联系也更加淡化。
再加上1962年的军事政变,促成了缅甸从印度的宗教和法律体系中完全脱离,形成了缅甸今天与印度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
总之,缅甸从印度独立前后,承受了许多政治、历史和地理上的影响,影响缅甸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社会中体现出来,跟印度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今天,缅甸已经从印度的政治宣告中完全脱离出来。
龙行天下——海外华人的移民史与经济力量:华人移民的特点 和平移民与经济崛起
![龙行天下——海外华人的移民史与经济力量:华人移民的特点 和平移民与经济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77068212964bcf84b9d57b50.png)
至 鸦 片 战 争
前 后 ,因 中 国 沿 海地 区土地 兼并 、 耕 地 缺 乏 、人 口 增 长 , 之 西 方 加
资 本 主义 的 入 侵 ,
动也是伴随着 “ 战乱内乱 ” 与 外贸易 ” 而生的。
“ 海
据 统 计 , 代 中 国 有 三 分 之 二 的 古
时间处于战乱之中 , 内乱与战争中 , 在 部 分 中国 人因此或主动或 被动地迁 移
24 hee r Ci sWod n l
维普资讯
C isWod 25 hee d n
维普资讯
-
J r -文 /陈传仁 李晓栋
华人移 民的特 l / 占 I l 和平移 民与经济崛起
自古以来 , 历代华人用 自己的智慧探索海外拓展之路 , 依靠 自己的力量独立地到海外发展。近代 的华人移 民, 其背景只是作为被奴役剥削的苦力 , 华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 , 都是依靠 自己的劳动谋 生。 他们没有掠夺别人、 奴役别人。华人的移 民 之西方移民是 “ 匕 和平的移 民 ” , 主要是出于 贸易交往 、求知求学与生存谋生的 目的。
华 人 移 民的 漫 长 历 史 , 据 文 献 根 记 载 已有 几 千 年 之 久 , 在 秦 汉 时 期 早 就 已 出现 端 倪 。 到 了 宋 、元 时 代 , 由 于 国力 的强盛 , 外 交往的增 多 , 对 造
2 世 纪初 ,明信 片上 所描绘 的美国唐 人街 0
新 中 国 成 立 之 后 , 于 世 界 格 局 由
即 有 近 万 南 宋 遗 民往 投 。 明 末 清 初 之 际 , 朝 的 遗 臣 因 不 愿 出 仕 清 朝 而 移 明
年 代 末 期 , 美 欧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大
缅甸的移民和难民问题
![缅甸的移民和难民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9f21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0.png)
缅甸的移民和难民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移民和难民问题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而缅甸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同样面临着移民和难民问题的挑战。
本文将就缅甸的移民和难民问题展开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缅甸的移民问题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量缅甸人民寻求移民的动机。
1.经济因素缅甸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许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缺乏机会和资源以改善自身生计。
因此,一些人选择离开缅甸,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和生活条件。
2.政治压力缅甸历史上曾长期处于军政府的统治之下,政治体制相对封闭,人权状况不佳。
政治迫害和限制使得一些缅甸人民选择离开国家,寻求更加自由和民主的环境。
3.少数民族问题缅甸由多个少数民族组成,其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武装冲突和政治不稳定情况。
这导致了大量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民被迫离开家园,寻求安全和稳定的居住环境。
以上是缅甸移民问题的一些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大量的缅甸人民选择离开家园,成为了国际移民潮中的一部分。
二、缅甸的难民问题除了移民问题,缅甸还面临着严重的难民问题。
难民一词通常用来形容被迫离开原居住地,并因各种原因无法返回原地的人。
1.边境冲突缅甸与其邻国存在边境冲突的情况,这导致了大量的缅甸人民在冲突中失去家园,被迫逃离。
这些难民通常在临近国家的难民营中暂居,面临着生活困难和人道主义危机。
2.种族和宗教迫害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国家,然而,一些少数族群和宗教群体在社会中长期遭受歧视和迫害。
这导致了大量的难民涌向邻国,以寻求安全和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3.自然灾害缅甸位于地震带和台风路径上,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自然灾害对于缅甸人民的生活和住房状况造成了严重破坏,迫使一些人民成为难民,寻求庇护和安全。
以上是缅甸难民问题的一些主要原因,难民问题给缅甸和周边国家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16a9d3e055270722182ef7a1.png)
新中国初期缅甸华侨国籍问题解决方案与成效*姜.帆【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缅两国曾设想协商解决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等一系列问题,但最终没有达成双边协议,形成了既默认遵照缅甸法律、又基本实现平稳过渡的特殊结局。
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国际背景下新中国的侨务政策、中缅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与缅甸华侨社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新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和缅甸华侨社会的转型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缅甸华侨;“双重国籍”;中缅关系【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44-(2020)02-0041-09二战结束之后,随着西方殖民势力收缩,亚太地区涌现出一批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相继制订实施包括国籍法在内的新的法律体系,使得侨民国籍问题成为一个时代性的普遍问题。
缅甸是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华侨移居缅甸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之前。
据估算,截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缅甸华侨总量应在三十万人以上。
①随着1948年缅甸联邦诞生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缅两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国籍的新规定,尤其是在新中国取消“双重国籍”惯例之后,大量缅甸华侨面临如何选择国籍的问题。
囿于政治形势,中缅两国并未就华侨国籍问题达成正式协议,但缅甸华侨社会亦未因此发生动荡,而是实现了相对平稳的转型发展,成为解决侨民国籍问题的一例特殊个案。
学界近年来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就如何评价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学术争鸣。
②笔者认为,华侨国籍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涉及中外多方动因,不宜基于单一资料来源、站在单一立场上作出绝对化的评判。
本文拟综合利用中外政府解密档案和报刊资料,考量国际冷战背景下的新中国侨务政策、中缅关系发展态势、缅甸华侨社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剖析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特殊解决方案与成效。
一、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由来中缅两国海陆皆通,中国人移居缅甸境内*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英美对缅甸的政策研究(1945—1952)”(编号:14CSS011)、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二战时期至战后初期的粤籍华侨社会变迁研究”(编号:GD18TW18-14)、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的国际视野与民族本位辩证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缅甸的移民问题关注非法移民和难民的处境
![缅甸的移民问题关注非法移民和难民的处境](https://img.taocdn.com/s3/m/b7be7d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c.png)
缅甸的移民问题关注非法移民和难民的处境缅甸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和多元民族的国家,然而,长期以来,这个国家一直面临着大规模的移民问题。
非法移民和难民在缅甸的处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讨论缅甸的移民问题,特别是非法移民和难民的困境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
一、非法移民问题非法移民在缅甸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选择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缅甸。
这些非法移民往往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逃离贫困和冲突。
然而,他们面临着许多困境和危险。
首先,非法移民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合法身份。
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无法享受到公共服务和福利。
这导致他们在经济和教育方面面临很大的限制,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非法移民在工作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困境。
由于身份的限制,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低技术、低薪水的工作。
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剥削和虐待,工作条件恶劣。
此外,非法移民还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或参与者。
二、难民问题除了非法移民外,难民问题也是缅甸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难民是那些由于种族、宗教、政治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
缅甸的难民主要来自劳动力来源国,如孟加拉国和泰国。
这些难民在离开家园后往往陷入困境。
他们面临着贫困、饥饿和疾病等多重挑战。
在缅甸,他们常常没有稳定的住所和工作,很难保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难民还经常遭受歧视和暴力行为,缺乏安全保障。
三、解决途径为了解决缅甸的移民问题,特别是非法移民和难民的处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边境管理,严格打击非法移民活动。
加强边境巡逻和合作,防止人口走私和非法移民。
其次,政府应提供合法途径,为非法移民提供合法化的机会。
建立一个公正和透明的移民程序,为那些追求更好生活机会的人提供合法途径。
同时,加强对非法雇主的打击,保护非法移民的权益。
此外,国际社会也应加大对缅甸的援助力度。
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改善难民的生活条件。
缅甸冲突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缅甸冲突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096e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f.png)
缅甸冲突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缅甸位于东南亚的边缘地带,自独立以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冲突问题。
这些冲突不仅威胁着该国的内部稳定,还对周边地区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缅甸冲突的历史,并对当前的冲突局势进行分析。
一、历史回顾1. 英国殖民统治缅甸在19世纪末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统治对该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殖民政权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导致了不断的冲突,尤其是针对克钦族、克伦族和罗兴亚族等人群。
2. 独立与内战1948年,缅甸成功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然而,该国面临了来自少数民族独立运动的挑战。
印度支那半岛的共产主义势力也加剧了冲突。
从1948年至2011年,缅甸一直处于内战状态,各个少数民族组织与政府军进行激烈的武装冲突。
3. 民主改革与和平进程2011年,缅甸军方执政的统治结束,开始实行民主改革。
随着政府与民主武装组织的和平谈判,冲突局势有所缓和。
2015年,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历史性的选举,民主政府得以组建。
然而,尽管实现了政治过渡,但冲突并未完全结束。
二、现状分析1. 冲突各方目前,缅甸的冲突各方主要包括政府军、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以及一些非政府武装团体。
政府军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而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则以保护本地区利益为主要目标。
2. 资源争夺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石等。
这些资源的控制成为各冲突各方争夺的焦点。
例如,在克钦邦,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之间的冲突主要与资源争夺有关。
3. 宗教与民族矛盾缅甸的冲突问题既涉及政治和资源争夺,也涉及宗教和民族矛盾。
尤其是罗兴亚人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人群在缅甸被视为“非法移民”,遭到政府军的迫害。
4. 地缘政治因素缅甸地处东南亚,对周边国家具有战略重要性,多个国家对缅甸的冲突问题产生了影响。
例如,与中国的边境地区一直是缅甸内战的重要战场。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平进程,希望确保边境地区的稳定。
5. 和平进程的挑战尽管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和平进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潮的原因与后果
![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潮的原因与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da3cf0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9.png)
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潮的原因与后果近现代中国的海外移民潮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
随着百年来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推动,中国人民纷纷选择离开自己的故土,前往外国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的原因和后果,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经济原因是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的首要推动力。
经济不发达、社会不公平和就业机会有限是许多中国人选择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外战乱的不断加剧,大量中国人民为了生计而选择离开家乡,寻找更好的机会。
例如,早期的华工移民是为了参与海外的劳工力市场,以改善家庭生活的经济状况。
其次,政治原因也是引发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动荡和战乱让大量中国人民感到不安和恐惧,选择了出国寻求稳定和安全。
尤其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知识分子、企业家以及宗教信徒出于政治原因选择离开中国。
这一移民浪潮带来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第三,文化和教育原因也促使中国人选择离开中国。
中国封闭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扩展自己的视野,许多中国人选择留学或亲自移民到更开放的国家。
例如,近年来中国国内的留学热潮持续升温,许多年轻人选择前往西方国家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
无论是何种原因,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所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
首先,海外移民对中国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影响。
大量的离开使得中国人口减少,从而导致了劳动力的短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其次,海外移民带来了巨额的人民币外流,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和经济稳定造成了挑战。
此外,海外移民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他们在外国生活,融入当地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认识。
然而,中国近现代海外移民的后果并非完全消极。
一方面,海外移民可以为中国带回更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 2001
![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 2001](https://img.taocdn.com/s3/m/c75feef4ba0d4a7302763ab6.png)
海外华人当代亚太2001年第6期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卢光盛【摘要】本文主要概述缅甸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缅甸华人问题的特点和原因。
缅甸华人概况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信息和交流的欠缺,关于缅甸华人的统计资料并不详尽。
另外缅甸政府也很少开展相关的调查(最近一次人口调查是在1983年),在并非常例的年度统计公告中也很少有相关资料。
由于上述这两点原因,目前关于缅甸华人的统计资料源出于多个方面,相互之间也不尽一致。
人口及祖籍关于目前缅甸华人总数的说法不一。
根据《华人华侨概况》一书统计,华人71万,合计占缅甸总人口的2%①。
另据《当代缅甸》一书中的推算,1993年时缅甸华人的人口已超过80万②。
综上估计,目前缅甸的华人数量大致在70万~90万之间,占缅甸人口总数的2%弱。
缅甸华人的祖籍主要是福建、云南、广东、海南、湖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广西和山东等省区。
其中福建最多(约有35万),云南次之(约在20万~25万之间),再次是广东。
聚居地缅甸华人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在缅北地60区的村寨中也生活着不少华人。
其中最为集中居住的城市是首都仰光,缅甸南部的勃固、毛淡棉、土瓦和勃生,北部的曼德勒、密支那、腊戌、景栋、东枝和八莫。
按照华人数量的多少排列,则仰光和曼德勒分列第一、二位,其中仰光超过10万,曼德勒有6万~8万,接下来依次为勃生、当阳(2万多人)、密支那(1万~2万)、东枝和毛淡棉(1万以下)。
从上可以看出,华人在缅甸的聚居地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华人集中居住在以仰光为中心的沿海、沿边城市和以曼德勒一景栋一密支那的缅北三角区域内,而在缅甸西部的若开邦、钦邦和西北部的实皆省则很少,这里是缅甸与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接壤地区,外侨主要以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为主;第二,华人的分布状态是和他们最早进入缅甸的路线及区域是一致的。
最早到达缅甸的华人主要是由两条路线进入缅甸的,其一是从云南陆路进入,其二是早期由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北迁而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 第5期 红河学院学报 Vol.12 No.52014年10月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Oct.2014缅甸的外国移民:历史、现状及其影响邵建平(红河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云南蒙自 661100) 摘 要:1988年以前,外国人移居缅甸的历史可以根据缅甸的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外国移民数量和特点随着缅甸历史和政局的变动而不同。
1988年后,随着缅甸新军人政权的建立,大量的中国人移居缅甸,成为缅甸的新移民。
不同时期的外来移民对缅甸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也对缅甸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缅甸;移民;影响 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4)05-0094-04收稿日期:2013-12-09作者简介:邵建平(1983-),男,云南武定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东南亚国际关系。
国际移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里面的“国际移民”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指以定居为目标并且已在居住国连续居住了1年以上时间的移民,也包括在居住国居住时间相对比较长的移民工人。
此外,本文的国际移民包括“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
一 1988年以前移居缅甸的外国人(一)1988年以前外国人移居缅甸的历史、概况和特点外国人移居缅甸的历史比较久远。
1988年以前外国人移居缅甸的历史可以简要分为下面几个阶段:英国殖民时期以前、英国殖民时期至日本侵略之前、日本占领缅甸时期、1945年至1947年、缅甸独立至1962年、1962年至1988年。
英国殖民统治缅甸之前,移居缅甸的外国人主要是中国人。
中国人移居缅甸可以追溯到唐朝,大约明末清初时,就有大量的中国人移居缅甸,至英国对缅甸殖民统治前夕,在缅甸的中国移民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第二阶段,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进入缅甸的外国移民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
1824年,英国开始入侵缅甸,至1886年,英国完全把缅甸纳入其殖民体系,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在殖民当局鼓励大米出口的政策以及当时国际市场上持续攀高的稻米价格的刺激下,下缅甸的水稻种植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长,下缅甸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英国殖民当局先后颁布了《1852年外侨条列》、《1864年外侨条列》和《1876年的田赋法案》,鼓励外国人移居下缅甸。
在这些政策和法律的鼓励下,大量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移居缅甸。
根据殖民政府的调查,1911年全缅华人为12.2万人,1921年为14.9万人,1931年为19.4万人,1941年增长到30万人,约占缅甸总人口的1%。
[1]1862年,下缅甸被并入英属印度后,印度人能够很方便的移居下缅甸。
为了方便印度的穷人移居下缅甸,英国殖民政府向航运公司提供补贴以降低票价鼓励印度人移居缅甸,19世纪后半叶,移居下缅甸的印度人的数量不断增长,1872年为3.75万人(不到下缅甸总人口的2% ),1901年则超过了29.7万人(超过下缅甸总人口的7%)。
[2]1921年至1931年间,在缅甸的印度移民人口从88.1万人增至110.8万人[3],缅甸成为东南亚国家中印度移民最多的国家。
[4]1942年1月,日本大举入侵缅甸,至5月30日,日本已经完全占领了缅甸,取代了英国成为缅甸的殖民统治者。
这段时期,在缅甸的外国移民主要有印度人、中国人和日本人。
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移居缅甸的印度人和中国人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因为不堪忍受日本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大量的印度人和中国人撤离缅甸。
据估计,这个时期印侨撤离缅甸回国的约40万人[5],中国侨民撤离缅甸回国的大约几万人,但是途中死亡超过半数以上,实际安全撤离缅甸抵达中国西南的约2万多人[6]。
同期,一定数量的日本人以政治移民的方式移居缅甸,直接为日本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服务。
1945年5月,日本对缅甸的殖民统治完全崩溃,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恢复了对缅甸的殖民统治。
至缅甸独立之前,英国又对缅甸进行了约3年的重占。
英国殖民者沿袭了战前的移民法规。
1945年底至1946年初,大量的中国侨民和印度侨民返回缅甸。
然而,大量的中国侨民和印度侨民返回缅甸引起缅甸人民的舆论,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在1947年颁布了一项移民紧急条例,对外来移民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这个政策是缅甸移民政策的转折点,此后,缅甸从鼓励外来移民向限制移民进入缅甸方向发展。
DOI:10.13963/ki.hhuxb.2014.05.02495邵建平:缅甸的外国移民:历史、现状及其影响1948年1月4日,缅甸获得了完全的独立,1948年至1962年在缅甸历史上被称为自由同盟时期。
这个时期,缅甸的移民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续延续了1947年以来以限制为主的移民政策。
在侨民加入缅甸国籍问题上,缅甸当局改变了殖民时期以出生地为主要原则的做法,转而采取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入籍政策,并在《缅甸联邦宪法》里面对缅甸公民资格作了如下规定:“(l)凡其父母现为或原为缅甸任一土著之种族者;(2)凡出生于联邦境内任一地区,其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人现为或原为缅甸任一土著种族者:(3)凡出生于联邦境内任一地区,其父母现为缅甸公民,抑或其父母假使在本宪法实施时仍然生存则应为缅甸公民者:(4)凡出生于任一地区,当其出生时,该地系属于英皇领土范围内,而在紧接本宪法实施之日或1942年正月一日以前十年间,曾居住于联邦境内任一地区8年以上,有永久定居该地区之意,且依法律规定之方式及限定时间内,表示其愿为联邦公民者,即为联邦公民。
”[7]由于入籍条件相对苛刻和其他原因,这个时期的侨民加入缅甸国籍的并不多。
拿华侨来说,至1961年,缅甸移民部报告,加入缅籍的华侨共有6,279人,没有入籍的18岁以上的华侨有91,156人。
[8]总的说来,正如1964年缅甸《仰光报》社论指出的,缅甸“独立16年来,加入缅籍的外侨是很少的。
”[9]在这个时期,尽管加入缅甸国籍的华人占移民缅甸的中国人的比例不大,但是随着中缅两国建交和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移民缅甸的中国人还是比较多,他们在缅甸的地位也比较高。
1962年至1988年,奈温军政府统治时期,进入缅甸外国移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量上急剧减少。
奈温军政府于1963年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把大量外侨所有企业收归国有,一大批华人和印度人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失去了在缅甸继续生活的经济基础,不得不离开缅甸。
大批的印度人回到印度,至20世纪80年代初,缅甸大约还有40万印度人,其中4.7万人已加入缅甸国籍,4.7万人保留印度国籍,4.6万人拥有其他国籍,其余26万人无国籍[10]。
华人在奈温政府时期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除了经济上受到国有化运动影响外,1967年6月,缅甸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大规模缅人排华反华事件,6月26日,奈温军政府策划了反华暴乱,对仰光华侨进行了镇压,这一事件被称为“6.26”事件。
“6.26”事件爆发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国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对缅华社会造成了影响,缅华社会采取了一些模仿中国国内文化大革命的极左做法,如佩戴毛主席像章、读背毛主席语录等[11],给缅甸当局造成了紧张感,认为缅华社会的行为不利于进一步建立国家认同,缅甸华人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嫌疑;第二,“6.26”事件也是缅甸军政府利用极端民族主义牺牲华侨利益,转嫁统治危机,寻求合法性的牺牲品[11]。
1962年,奈温军政府上台后,一直面临政权合法化的危机,民众反对军人社会主义高压政权的行动一直没有间断,1967年,缅甸面临内战的危险可能比奈温上台以来任何时候都大。
食用油、大米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分配出现了全面的恐慌,”市民、学生不断游行示威。
奈温政府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利用了缅华社会极左的行为,煽动了缅人对华人华侨的仇恨。
正如西方学者认为的“6.26”事件的事实是“奈温将军把国内问题转变为国际问题,把国家拉向自己这边,使华人成为缅甸人愤怒的目标,给军队一个喘息的机会”。
[12]此外,“6.26”事件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当时国际上的反华浪潮也对“6.26”事件具有一定的示向作用。
正是由于“国有化、大排华”形成了巨大的推力,大量的华人和印度人离开了缅甸。
1963至1967年间,有超过30万印度人与10万华人离开缅甸,1982年,缅甸政府通过新公民权法,歧视外籍人,使华人难以立足。
于是,华人又掀起另一股离境浪潮,许多人移居台湾、香港、澳洲与美洲。
[13]总的来说,1988年以前移居缅甸的外国人主要是华人和印度人,他们在缅甸的人口数量和地位随着缅甸国家政权的变更和移民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1988年以前外国移民对缅甸社会发展的影响毫无疑问,大量的外国移民进入缅甸对缅甸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方面说,大量的印度人和中国人移居缅甸为缅甸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缅甸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水稻种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大量的印度人和中国人移民缅甸为开发缅甸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他们为英国殖民者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缅甸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给缅甸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科技文化比缅甸人的要高得多,大量的印度人和中国人移民缅甸后,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缅甸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对缅甸商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的说来,在印度人和中国人来到缅甸之前,缅甸主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而移民缅甸的大多数印度人和中国人主要是从事工商业。
客观上促进了缅甸经济结构的完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如根据1962年的一份材料,当时华人所经营的工业占缅甸私营工业的75%,华人还垄断了一些新兴工业项目。
[14]第四,大量的外来移民促进了缅甸城市化进程。
以仰光为例,1824年,仰光还只是一个有约9000人的小镇,到1921年,仰光的人口就达到了到100万人,其中有印度人约50万,华人7万[15]。
96红河学院学报 2014.5/哲学与政治学研究然而,大量的外国移民也对缅甸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一,1988年以前移居缅甸的外国人,除了华人外,印度人和日本人分别是伴随着英国殖民和日本占领而进入缅甸的,他们大多都是直接为殖民当局服务,给缅甸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大量外来移民进入缅甸与缅人竞争工作岗位,使得缅人的处境变得艰难。
而且,大量的印度人和华人比缅人能够吃苦,使缅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三,经济上的矛盾转化为政治矛盾和民族矛盾,给缅甸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于印度人来说,缅甸人认为他们是英国殖民统治者的附庸,而且忠实于英国,是他们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