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合集下载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时不懂这些应用技巧,等于浪费!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时不懂这些应用技巧,等于浪费!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时不懂这些应用技巧,等于浪费!氯溴异氰尿酸属于新型,防效高、杀菌广普、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完全溶于水,喷施在作物表面能逐渐释放次溴酸(HBrO)和次氯酸(HClO),次溴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8倍,高活性,强氧化剂,有极强的扩散、内吸、传导、穿透病原微生物细胞膜的能力,可在10--30秒内杀死病原微生物,称瞬间杀菌剂。

对真菌、细菌、病毒、疑难杂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重功效,对人畜低毒,对作物种子、幼苗安全、无残留、无二次污染、不产生抗性,是生产绿色食品,有机蔬菜和中药材的首选杀菌剂。

氯溴异氰尿酸功能强悍,但要注意:单独使用效果却不及与其他农药复配使用效果好。

那么如何能让氯溴异氰尿酸更好的体现其杀菌全能王的称号,关键还是在于懂得氯溴异氰尿酸与其他农药产品如何复配使用,否则将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下边根据冯老师30多年的实践经验,先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点。

一、土壤及种子消毒1.长期重茬、连茬、连作、死苗烂根严重地块,用50%氯溴异氰尿酸2-3公斤兑细土100公斤(或细沙)混匀,再加入98%恶霉灵0.4-0.5公斤或80%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公斤再与土混匀,撒施于地表。

翻耕、施耕于土、大田混匀,可有效防治青枯、立枯、枯萎、茎基腐、根腐病,对真菌细菌都有很好的防效;2.晒种后用50%氯溴异氰尿酸1克浸种1斤,浸种20-60分钟。

可杀死种子表皮和内部的真菌、细菌病毒。

二、育苗场消毒1.工厂化育苗的厂房、场地、穴盘用50%氯溴异氰尿酸200-300倍消毒,可在1-3分钟内杀死真菌、细菌病毒。

50%氯溴异氰尿酸杀菌效果是高锰酸钾的10倍;2.育苗基质消毒,用50%氯溴异氰尿酸10克+10%苯醚甲环唑5克,拌基质10公斤混匀,也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600倍+10%苯醚甲环唑1000倍,喷、拌基质50-75公斤,堆闷5-10小时即可使用;3.苗床育苗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丁子·香芹酚500-600倍,可防治细菌,灰霉、炭疽、猝倒病等多种病害。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枯萎病的效果研究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枯萎病的效果研究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管理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 枯萎病的效果研究李 丹(吉林省辉南县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吉林辉南 135100)摘 要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自来水公司、游泳池、医疗场所、环卫部门、农业以及畜牧水产等领域的氧化性消毒剂。

农业上一般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本品化学性质稳定,便于贮存运输,具有使用安全、简便、用量少以及杀菌效果良好等特点,喷施在作物表面能逐渐释放次溴酸(HOBr)和次氯酸(HOCL)。

作为一种高效、广谱和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它可杀灭各种细菌、藻类、真菌和病毒,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以及营养四重独特功效,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

通过内吸传导作用,释放次溴酸,形成三嗪二酮(DHT)和三嗪(ADHT),具有强烈的杀灭病毒作用,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环保无公害,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杀菌剂。

关键词 氯溴异氰尿酸;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枯萎病1 试验目的进一步了解50%氯溴异氰尿酸对番茄茎基腐病、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解决种植户生产难题。

2 试验药剂和用量试验药剂为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河南银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灌根处理:分别稀释400倍液、800倍液进行灌根,同时在浇水时按照2 000 g/667 m2的剂量,对水稀释后穴施1次。

对照药剂:清水空白对照。

3 试验田的选择试验田选择在吉林省辉南县团林镇潘家街村,该村是冬春茬番茄的主要栽培区域。

冬春茬番茄温室以茎基腐病、根腐病为主。

4 处理区设置温室面积700 m2,每棚定植3 800株。

分400倍、800倍和对照3个处理方式,按照稀释倍数分别处理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处理100 m2,设3个重复,清水对照一个区域,面积为100 m2,不设重复。

5 施药时间和方法作物定植缓苗后为病害初发期,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 000 g/667 m2,分别稀释400倍液、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 mL。

氯溴异氰尿酸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

氯溴异氰尿酸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

氯溴异氰尿酸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农作物杀菌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有关氯溴异氰尿酸的优缺点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下面简单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优点1、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2、快速封闭创口植物体表的蜡质层就像人类皮肤一样,对内部植物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病害发生以后,蜡质层被病菌破坏,植物组织裸露。

氯溴异氰尿酸对植物蜡质层无任何影响,故对植物使用安全。

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最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3、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只剩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及铜制剂等。

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速效性较差,整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

氯溴异氰尿酸直接导致病菌细胞死亡,加之可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病害引起的病斑见药后即迅速变干,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好。

4、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一周内连续使用两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混配性广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二、缺点: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不能与碱性和有机磷农药(包括一些含磷肥料)混用,若与其它农药混用,应将本品二次稀释后再混用,现配现用。

杀菌剂之王氯溴异氰尿酸

杀菌剂之王氯溴异氰尿酸

杀菌剂之王氯溴异氰尿酸了解氯溴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又被称作消菌灵,这个成分最初的作用,是用来进行自来水、泳池、环卫、医疗场所、畜牧水产方面的消毒,这几年逐步开始应用在农业杀菌方向。

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机理很简单,主要是利用它的强氧化性,喷雾以后,能够在附着体表面释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它们二者活性高,有很强的氧化性,附着体表面的病菌都能被消灭。

而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是利用它的强氧化性!氯溴异氰脲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氯溴异氰尿酸,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剂型比较单一,主要是50%的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目前已经登记的没有其它含量。

这种杀菌剂,主要登记的作物病害有烟草的野火病、病毒病;水稻的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等;大白菜的软腐病;辣椒的病毒病等。

在这里我要重点讲一下,氯溴异氰尿酸在农业生产中的三个重要作用:首先,对于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氯溴异氰尿酸都有效果,而且效果还不错,它强大的氧化作用,能够快速杀灭病菌,短时间内锁住病斑,使得病害不再蔓延!防治真菌、细菌性病害,一般建议50%的氯溴异氰尿酸40-50g一亩地喷雾,预防可以减半!其次,这种杀菌剂对病毒病也是特效,这是它与众多杀菌剂最为不同的一个地方。

氯溴异氰尿酸在植物体内分解,会形成三嗪二酮和三嗪,而这两个成分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因此,在一些地方会使用氯溴异氰尿酸预防辣椒、烟草等作物上的病毒病,一般使用50%的氯溴异氰尿酸1000-1500倍喷雾预防,治疗建议加倍!最后,氯溴异氰脲酸,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很多杀菌剂都没有这个功效,氯溴异氰尿酸的合成,是有很多微量元素的参与,所以在喷施植物体以后,间接为作物补充养分,从而促进生长!氯溴异氰尿酸的使用注意事项1)氯溴异氰尿酸这个农药成分,安全性是比较好的,但是需要注意,它不能和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辛硫磷等)以及碱性农药(无机铜制剂、松脂合剂等)混用!2)在使用时,也不建议单独使用氯溴异氰尿酸,这个药剂的成本偏高,一般建议按照1000到1500倍使用,再搭配其他种类的杀菌剂。

氯溴异氰尿酸和叶面肥复配,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和叶面肥复配,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和叶面肥复配,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氯溴异氰尿酸复配性较广,但是不能与呈碱性或者是含磷的叶面肥或农药混合使用。

氯溴异氰尿酸主要防治的病害有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纹枯病;蔬菜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瓜类角斑病、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等。

一、氯溴异氰尿酸和叶面肥复配1、氯溴异氰尿酸复配范围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低毒内吸杀菌剂,复配性较广,可以和大部分叶面肥复配,但是不能与呈碱性或者是含磷的叶面肥/农药混合使用。

2、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注意事项(1)在复配使用的时候,应当先将氯溴异氰尿酸稀释后,再进行复配。

并且在复配好以后,应当立即使用,不宜长时间存放。

(2)在治疗细菌性、病毒性的病害时,以每隔7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次为宜。

(3)在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时候,不建议单独使用,最好是复配其他药物一起使用,这样既能保证药效持续时间,又能提高防治效果。

二、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1、防治对象及病害范围(1)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根腐病。

(2)蔬菜: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

(3)瓜类:角斑病、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

(4)辣椒、茄子、番茄:青枯病、软腐病、病毒病。

(5)花生、油料作物:叶茎腐病。

(6)植物花卉、草坪:根腐病、基腐病、(7)生姜:姜瘟病。

(8)水果:香蕉叶斑病、柑橘溃疡病、疮痂病、苹果腐烂病、梨黑星病、桃穿孔病、葡萄黑痘病。

2、使用方法(1)粮食作物:每亩地使用40g的50%氯溴异氰尿酸兑水50kg 稀释后喷雾。

(2)蔬菜、瓜果、经济作物:如果是北方地区,使用氯溴异氰尿酸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如果是南方地区,使用氯溴异氰尿酸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

(3)浸种:使用浓度为500ppm的氯溴异氰尿酸药液浸种24小时左右。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效果研究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效果研究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效果研究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化学农药,其有效成分为氯溴异氰尿酸。

本文将从小麦土传病害的危害、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的特性以及其在防治小麦土传病害方面的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小麦土传病害的危害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其中土传病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传病害主要包括赤霉病、纹枯病、普通白粉病等,它们会导致小麦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出现变黄、变褐、变黑等病征,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给农民的收入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的特性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其有效成分氯溴异氰尿酸具有广谱杀菌、杀线虫等作用。

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对土壤微生物和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使用后不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破坏。

该农药还具有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发挥良好的防治效果等特点。

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土传病害防治。

在小麦土传病害防治方面,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表现出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一方面,其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土传病原真菌的繁殖和扩散,从而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程度;该农药对土壤中的线虫也具有杀灭作用,能够减轻线虫对小麦根系的侵害。

使用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可以显著降低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的田间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不同剂量的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进行处理,结果发现,随着农药剂量的增加,小麦的抗病能力逐渐增强,病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减少。

在同时考虑农药的效果和经济性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施药剂量和施药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的防治效果。

研究人员还对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发现其对小麦植株和土壤生态系统影响较小,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也没有明显的危害,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氯溴异氰尿酸强势出击,直击细菌性病害,高效防治

氯溴异氰尿酸强势出击,直击细菌性病害,高效防治

氯溴异氰尿酸强势出击,直击细菌性病害,高效防治近年来,土壤恶化、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大棚蔬菜及反季节蔬菜业的发展,导致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主要表现为混发、多发、久发。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作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危害逐年加重。

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氯溴异氰尿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危害!植物细菌性病害,知多少?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原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斑点病等。

侵害植物的细菌,很多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到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进一步扩展。

在田间,病原细菌借流水、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

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作物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这些通常是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病原细菌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植物细菌侵染病状类型一、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黏状物—细菌脓。

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确诊。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二、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黏稠液—细菌脓。

观察细菌脓的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三、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黏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

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

四、经病状观察及田间分布,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病害后,要进一步确诊的,还需进行室内鉴定。

细菌性病害有溢菌现象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有云雾状菌脓涌出。

黄瓜霜霉病黄瓜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现状我国细菌性病害涉及到60类作物200多重细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

氯溴异氰尿酸的应用

氯溴异氰尿酸的应用

50%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防效高,杀菌普广、低毒、残留低的新型杀菌剂。

喷施在作物表面对真菌、细菌引起的疑难杂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营养四重独特功效,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

那么对于它的具体应用也许您还有疑问,希望通过下文的介绍能让您有全面的了解。

50%氯溴异氰尿酸通过内吸传导作用,释放次溴酸,形成三嗪二酮(DHT )和三嗪(ADHT ),具有强烈的杀灭病毒作用,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环保无公害,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杀菌剂。

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氯溴异氰尿酸的应用范围和施药方法。

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辣椒和黄瓜病害每季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3天;水稻上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7天;大白菜季季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3天;烟草上每季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21天。

50%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稀释1000—1200倍液,浸种6—12小时。

营养土及地面消毒,稀释1000—2000倍液,地面喷洒或拌营养土。

2、作物发病前稀释本品3000—4000倍均匀喷雾,预防效果最佳。

3、发病期兑水1000—1500倍液喷雾,对发病重的地块要增加用药量,并视病情连续喷2—3次。

4、对病菌病或土传病害较重(枯萎、黄萎、茎枯病、根腐病)须兑水800—1000倍液结合涂抹灌根施用效果更佳。

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您结合实际情况请教专业的农业人员咨询,或者关注
我们的其他文章,希望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

氯溴异氰尿酸的用处在哪

氯溴异氰尿酸的用处在哪

作为一种见效快,使用范围广的氯溴异氰尿酸,其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受到各种行业的认可,尤其是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另外在工业和医疗场所也均有使用。

在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一般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它具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真菌、细菌、病毒等。

喷施在作物表面能慢慢地形成次氯酸和溴酸,因此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经常用于防治烟草野火病及水稻、瓜果、蔬菜、花生等作物上的细菌、真菌性病害等。

它也会在日常的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作为消毒杀菌剂使用。

氯溴异氰尿酸的用途十分广泛,是因为其表现出来的优越特性:①氯溴异氰尿酸施药后再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

②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对病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③除了具有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等。

其在农作物病害中的防治对象:1.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2.叶类蔬菜: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

3.瓜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4.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等。

5.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6.苹果梨、桃:星病、褐斑病、腐烂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7.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

8.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9.香蕉:叶斑病等。

它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的农药,这种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比较广泛,对于很多的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上述的相关信息相信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氯溴异氰尿酸灌根效果

氯溴异氰尿酸灌根效果

防治一些植株的病害,特别是一些蔬菜根部的病害,用氯溴异氰尿酸进行灌根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操作相对来说十分简单,但是为了保证效果最大化,需要掌握一些规则和技巧,来一起了解一下。

利用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或土传病害较重(枯萎、黄萎、茎枯病、根腐病)须兑水800-1000倍液结合之后涂抹灌根施用效果更佳。

在使用氯溴异氰尿酸进行灌根的时候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①灌根前不宜进行浇水。

一是因为作物的根部病害已经发生,若浇水,病菌会随流水进行传播,造成更多死棵。

二是因为浇水容易导致土壤透气性下降,根部缺氧,产生沤根,抗逆性降低,使病原菌更容易浸染。

另外,浇水后再进行灌根,药液更难下渗,用药过多还容易使土壤透气性更差,易造成作物沤根,加剧死棵发生,所以在灌根前不宜进行浇水。

②灌根后不宜立即浇水。

灌根后立即浇水,会使土壤中的药液很快稀释,杀菌防病效果降低。

因此,在使用杀菌剂灌根后的几天内尽量不要浇水。

③氯溴异氰尿酸尽量与生物刺激剂混合施用,且药液的浓度以不高于1500倍为宜,防止蔬菜根系周围土壤药液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④保证药液能到达发病部位。

茎基部发生的病害,如疫霉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可以直接用药喷洒茎基部;主根和毛细根发生的病害,最好扒开根部用药或用灌根器直接将药施到根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⑤在使用氯溴异氰尿酸灌根后,若出现药害症状时,可以浇水进行补救,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措施是迅速溜一次小水,以稀释土壤中药液浓度,而后及时淋施或者喷施生物刺激剂,帮助恢复植株长势。

氯溴异氰尿酸的施用方式比较灵活,因此大家在进行施加的时候需要注意采用适合的一种方法来达到效果。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用途广泛,高效的农药,运用于多种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农民朋友大多会买着用,相信大家也比较熟悉吧。

那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一、氯溴异氰尿酸主治的病害
1、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2、叶类蔬菜: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

3、瓜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4、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5、苹果、梨、桃:黑星病、褐斑病、腐烂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6、花卉草坪: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

7、小麦、玉米: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粗缩病、叶斑病、立枯病。

8、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的病害较多,分别防治水稻、农作物、瓜果蔬菜、花卉草坪中的病害,用途比较广泛。

二、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注意事项
1、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一周连续使用两次。

2、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3、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即可保证持效期,更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

4、在配药时,先将氯溴异氰尿酸溶解后,再放入其他成分。

看完上面小编解答的内容,大家估计也对氯溴异氰尿酸了解的差不多了吧,它主治的病害还是有挺多的,不少农作物的病害能够通过这种农药得到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在使用的时候有些事项也要多加注意。

氯溴异氰尿酸主要用在什么作物的病害防治上

氯溴异氰尿酸主要用在什么作物的病害防治上

氯溴异氰尿酸是被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农作物病害防治上,对于大多数的农作物种植者来说并不陌生,那么一般它被主要用在什么作物的病害防治上呢?下面简单跟大家说一说。

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二、快速封闭创口植物体表的蜡质层就像人类皮肤一样,对内部植物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病害发生以后,蜡质层被病菌破坏,植物组织裸露。

氯溴异氰尿酸对植物蜡质层无任何影响,故对植物使用安全。

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最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三、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只剩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及铜制剂等。

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速效性较差,整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

氯溴异氰尿酸直接导致病菌细胞死亡,加之可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病害引起的病斑见药后即迅速变干,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好。

四、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一周内连续使用两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有多种包装规格,证件齐全,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1物1追溯码,请认准德民欣商标以上就是德民欣带给大家的简单分享,希望对大家偶说帮助,同时也感谢大家对德民欣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最好用的杀菌剂,对真菌、细菌、病毒都有效,能治400多种病

最好用的杀菌剂,对真菌、细菌、病毒都有效,能治400多种病

最好用的杀菌剂,对真菌、细菌、病毒都有效,能治400多种病在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是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病害,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病害有1000多种,细菌病害200多种,病毒病害有200多种,这些病害防治困难,危害严重,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对于普通农民朋友来说,这么多的病害识别都很困难,更别说精准防治。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通用型杀菌剂,对真菌、细菌、病毒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价格还很便宜,是农民朋友防治病虫害的首选药剂。

这个药剂就是氯溴异氰尿酸,又称消菌灵、菌毒清等,是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的杀菌剂,兼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危害作物的真菌、细菌、病毒,对作物疑难病害有特效。

广泛用于种植、养殖、卫生等多个领域,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杀菌剂。

杀菌机理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酸性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不稳定,遇水能释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这两种酸都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释放出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杀病毒作用,因此,氯溴异氰尿酸不但能用于防治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还可以防治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主要特点(1)杀菌谱广:氯溴异氰尿酸可用于防治由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黑星病、褐斑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400多种病害,尤其对桃穿孔病、葡萄黑痘病、马铃薯疫病等病害有特效。

是目前防治病害范围最广的杀菌剂,可以解决农民朋友不知道如何选择农药的问题。

(2)适用范围广:氯溴异氰尿酸可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马铃薯、甘薯、白菜、萝卜、番茄、辣椒、茄子、苹果、梨、葡萄、樱桃、猕猴桃、柑橘、芒果、荔枝、番石榴等几乎所有作物。

(3)速效性好:氯溴异氰尿酸喷施到作物上后,立马就会释放出次氯酸、次溴酸,立刻就会对病菌产生杀灭作用。

真正“杀菌王”,几乎可用于防治所有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病害

真正“杀菌王”,几乎可用于防治所有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病害

真正“杀菌王”,几乎可用于防治所有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病害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内吸性杀菌剂。

对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疑难病害具有保护、治疗、铲除、营养等四重独特功效,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

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环保无公害。

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杀菌剂。

其它名称:德民欣杀菌王,消菌灵,菌毒清、碧秀丹、灭均城、农爱多等。

化学名称:氯溴异氰尿酸。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

以有效氯化溴含量计≥ 40% (原药),水中溶解度1.0克/升,PH=6.0-8.5;50%可溶性粉剂(以有效Br-Cl计28%)外观为微红色粉末。

储存在荫凉干燥的环境中,二年内有效成分基本不变。

毒性:属低毒杀菌剂。

原药大鼠急性口服LD50>316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毫克/千克,制剂大鼠急性口服LD50>599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眼睛有中度刺激,对皮肤无刺激性,属轻度蓄积,不改变体细胞染色体完整性,对小鼠生殖细胞无致基因突变的作用,对鲤鱼LC50(48小时)为8.5毫克/毫升。

主要剂型:50%可溶粉剂,22%春雷、氯尿可湿性粉剂,52%氯尿·硫酸铜可溶粉剂作用机理:氯溴异氰尿酸喷施在作物上,能慢慢地释放氯和溴,形成次氯酸(HOCl)和溴酸 (HOBr),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DHIT)和均三嗪(ADHL),具有强烈的杀菌和杀灭病毒的作用。

作用特点:对作物的细菌、真菌、病毒具有强烈的杀灭、内吸和保护双重功能。

氯溴异氰尿酸防治细菌性病害直接导致病菌细胞死亡,还可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病害引起的病斑见药后即迅速变干,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好。

对病毒病活性也十分突出。

是目前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适用作物:氯溴异氰尿酸几乎可用于所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等。

防治对象:氯溴异氰尿酸对多种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都有特效,尤其对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根腐病、蔬菜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瓜类(黄瓜、西瓜、冬瓜等)角斑病、腐烂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辣椒、茄子、番茄等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对花生、油料作物叶茎腐病、对郁金香、植物花卉、草坪的根腐病、基腐病、对生姜姜瘟、香蕉叶斑病、对柑桔溃疡病、疮痂病、苹果腐烂病、梨黑星病、对桃穿孔病、葡萄黑痘病、马铃薯疫病等多种病害有特效。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主治什么病害

氯溴异氰尿酸其作用机理独特,喷施在作物表面上能缓慢地释放次溴酸(HOBr)和次氯酸(HOCL),次溴酸比次氯酸(HOCI)活性高四倍,有更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能力。

喷施在作物后,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DHT)和三嗪(ADHL),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所以氯溴异氰尿酸对由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病害都有很好防效。

主治:
1、防治复合型病害
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
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2、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
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德民欣氯溴异氰尿酸在防治细菌性病害中占很大份额。

3、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一周内连续使用两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新包装上市,规格有
20g,120g,500g,1000g,25kg.产品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证件齐全,1物1追溯码,1县1代理商,签订正式合同,请认准德民欣商标。

新型农药——氯溴异氰尿酸

新型农药——氯溴异氰尿酸

《 玉米、花 生、大豆 、芝麻 、葱姜蒜、黄烟 、茶树 、果树 、草坪 、桑 、牧草 、中
药材 等 。 使用方法 冲施 :苗 期 每 瓶 对 水 2 克左 右 , 随水 冲 施 6 0 0 方 0千 0 ~8 0平
米。生长期、花期、果实膨大期 随水冲施 30 0 平方米 。 喷施:苗期每 3 0 稳定 , 腐烂病 、轮纹病 、穿孑 病 、流胶病等 。葡 L 安全速效 , 作物生长期均可使用 , 目 萄 :黑 痘 病 、 白腐病 、灰 霉 病 、褐斑 病 。 在 是
前 防治 真 菌 、 菌 、 细 病毒 等 病 害 的 新 型 农 小麦 、玉米 :纹 枯 病 、赤霉 病 、锈 病 、粗 药。 缩病 、 叶斑 病 、 立 枯病 。生 姜 :姜瘟 病 、 作 用 机 理 该 药 喷 施 于 作 物 表 面 能 青 枯 病 等 。香蕉 :叶斑 病 等 。花 卉 草 坪 : 慢慢地释放溴酸 , 水 中, 在 次溴 酸 比次 氯 病 毒 病 、根 腐 病 、 基腐 病 等 酸活性高 4 , 倍 有强烈的杀灭细菌 、真菌 使用方法 粮食作物 :每 6 7平方 6 的 能力 。 通 过 内 吸 传 导 释 放 次 溴 酸 后 的 米 ( 亩 )用 2 ~4 克 ,对 水 2 ~5 千 1 0 0 5 0 母 体 形 成 三 嗪 二 酮 和 均 三 嗪 ,具 有 强 烈 克 均 匀 喷 雾 。蔬 菜 、瓜 果 、经济 作物 :北 的杀病 毒作用 。该药不 仅有强烈 的预 防 方 地 区用 2 0 ~2 0 液 喷 雾 ,南 方 地 0 0 5 0倍
和杀灭细菌、 真菌及病毒能力 , 而且有促 区用 10 ~10 倍液喷雾。浸种 :浓度 00 50
进 作 物 营 养 生 长等 作用 。 防 治 对 象 水 稻 : 自叶 枯病 、细 菌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说明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说明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说明一、产品简介二、主要特点1.强效消毒:氯溴异氰尿酸能够迅速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2.广谱杀菌:它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有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

3.高效净化:氯溴异氰尿酸可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氯化物,快速净化水质。

4.残留持久:它可以在水中形成持久的残留效果,确保水质长时间保持清洁。

5.环保安全:与常见的消毒剂相比,氯溴异氰尿酸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和环境影响小。

三、使用方法1. 溶解:将适量的氯溴异氰尿酸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一般情况下,用于常规消毒处理的浓度为100-200mg/L。

2.应用:将溶解后的氯溴异氰尿酸溶液均匀喷洒或投放到需要消毒的水体中。

确保溶液均匀分布,充分接触被处理水体。

3.排放:消毒处理完成后,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污水系统或指定的排放点。

不得将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以免对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四、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以避免溶液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使用前应先阅读产品安全数据表,了解产品的化学性质、微毒性和急性毒性。

3.氯溴异氰尿酸溶液具有其中一种催泪作用,使用时应小心谨慎,防止误吸入或溅入眼睛。

4.避免与其它有机物、氯含量高的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

5.储存时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防止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

6.必须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或误用。

7.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以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五、产品优势1.优良的消毒效果:氯溴异氰尿酸能够迅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避免水源污染和人员感染。

2.低毒高效:相较于传统消毒剂,氯溴异氰尿酸的毒性较低,且具有高效杀菌能力,使用安全可靠。

3.无二次污染:氯溴异氰尿酸能够迅速分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稳定性好:氯溴异氰尿酸溶液稳定性好,能够长时间保持一定效力,延长水质的保持时间。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主治什么病害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主治什么病害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主治什么病害50%氯溴异氰尿酸是一种防效高,杀菌普广、低毒、残留低的新型杀菌剂。

喷施在作物表面能逐渐释放次溴酸效(HOBr ),和次氯酸(HOCL ),对真菌、细菌引起的疑难杂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营养四重独特功效,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

通过内吸传导作用,释放次溴酸,形成三嗪二酮(DHT )和三嗪(ADHT ),具有强烈的杀灭病毒作用,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环保无公害,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选杀菌剂。

氯溴异氰尿酸不同作物的使用量,使用方法:稀释倍数作物防治对象使用方法1000-1500倍黄瓜、西瓜、甜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软腐病等喷雾或灌根1000-1500倍辣椒、茄子、番茄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枯黄萎病等喷雾1000-1500倍棉花、花生枯黄萎病、根腐病、猝倒病、叶斑病喷雾1000-1500倍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全蚀病、赤霉病喷雾1000-1500倍水稻胡麻叶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喷雾1000-1500倍生姜姜温病、腐烂病、茎基腐病喷雾1000-1500倍玉米矮缩病、叶斑病、黑穗病、青枯病、茎腐病、褐斑病喷雾1000-1500倍大豆、芝麻根腐病、青枯病、茎腐病、叶斑病、茎枯病、疫病喷雾亩用量50-60克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根腐病喷雾1000-1500倍烟草花叶病毒病、黑胫病、野火病、赤星病、青枯病喷雾800-1200倍花卉、草坪根腐病、基腐病、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喷雾1500-2000倍柑橘、橙子煤烟病、炭疽病、黑星病、溃疡病、蒂腐病喷雾1000-1500倍芒果黄斑病、蒂腐病、炭疽病、黑星病喷雾1000-1500倍桃、杏树桃树流胶病、穿孔病、黑星病、腐烂病、软腐病喷雾1200-2000倍苹果、梨树腐烂病、黑星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喷雾1000-1500倍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灰雾病、白粉病喷雾1000-1500倍枣树锈病、软腐病、缩果病、三落病喷雾800-1200倍芦笋茎枯病、根腐病、褐斑病喷雾800-1200倍松树、苗圃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喷雾或灌根800-1200倍稻田、池塘苔藓清除、海藻杀灭、船舶除藻喷雾特色产品:28-高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1%氨基寡糖(登记根结线虫),5%香芹酚,27%抑霉唑嘧菌酯,30%霜霉威恶霉灵,50%氯溴异氰尿酸,30%苯甲+吡唑酯等等。

氯溴异氰尿酸用途这么大

氯溴异氰尿酸用途这么大

氯溴异氰尿酸用途这么大最近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多端,导致各种病害丛生,细菌性的、真菌性的、病毒病接踵而来。

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个最近很火的药——氯溴异氰尿酸,真菌、细菌、病毒都有杀。

01氯溴异氰尿酸的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作用机理●氯溴异氰尿酸喷施于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

●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不仅有强烈的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能力,而且有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等作用。

适用范围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叶类蔬菜: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

瓜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等。

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苹果、梨、桃:黑星病、褐斑病、腐烂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

小麦、玉米: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粗缩病、叶斑病、立枯病。

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

香蕉:叶斑病等。

花卉草坪: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

02氯溴异氰尿酸的优势●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柑橘溃疡病●快速封闭创口植物体表的蜡质层就像人类皮肤一样,对内部植物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病害发生以后,蜡质层被病菌破坏,植物组织裸露。

氯溴异氰尿酸对植物蜡质层无任何影响,故对植物使用安全。

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最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氯溴异氰尿酸在土壤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氯溴异氰尿酸在土壤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我们都知道氯溴异氰尿酸可以作为土壤消毒剂,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今天为您探讨一下氯溴异氰尿酸在土壤处理上的应用技术。

首先为您列举出氯溴异氰尿酸对于相关的农作物防治方法和用量。

植物病害90%以上为土传病害,通过土壤传播到植株上,故而做好土壤杀菌处理,对预防植物病害事半功倍。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0克,120克,500克,1000克,25kg多种包装规格,可选性强,质优价美,证件齐全,1袋1码,1县1代理商。

我们了解了相关的德民欣氯溴异氰尿酸产品后得出氯溴异氰尿酸的土壤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播种或移栽前土壤处理: 50%氧溴异氰尿酸拌土后均匀撒地表,而后翻土;或者翻土后,将拌好土的土壤处理剂撒在地龚上,然后耙匀。

二、穴施,在移栽时,将1克左右的处理剂放入土穴内,再将幼苗栽入土中。

三、滴灌或冲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500g-1000g/亩,将药剂先稀释后,再随水冲施到田间,或者将稀释后的药液注入滴灌系统内滴灌到植物根部。

四、灌根:将药物稀释到1000倍液,灌根。

五、果树根部土壤处理,对果树周围土壤进行处理,能有效杀死多种病菌,预防果树土传病害,延长树龄。

具体应用。

感谢您的查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溴异氰尿酸其作用机理独特,喷施在作物表面上能缓慢地释放次溴酸(HOBr)和次氯酸(HOCL),次溴酸比次氯酸(HOCI)活性高四倍,有更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能力。

喷施在作物后,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DHT)和三嗪(ADHL),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所以氯溴异氰尿酸对由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病害都有很好防效。

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治复合型病害
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2、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
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
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德民欣氯溴异氰尿酸在防治细菌性病害中占很大份额。

3、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一周内连续使用两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新包装上市,规格有
20g,120g,500g,1000g,25kg.产品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证件齐全,1物1追溯码,1县1代理商,签订正式合同,请认准德民欣商标德民欣始终坚持科技领先,创造具有竞争力的质量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让经销商、农民乐于使用。

德民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吸纳高中级人才,建产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务各级经销商,服务农民。

德民欣欢迎您的点击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