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与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及性质:自然数、零、负整数的概念;整数的比较与绝对值的概念。

2.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整数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3. 整数的应用:温度计、海拔高度、计算等的应用。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比较;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2. 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有理数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3. 有理数的应用:基尼系数、平均值的计算等的应用。

三、平面图形的认识1. 基本概念:点、线、线段、射线、角、平行线、垂直线的基本概念。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3.平行线与垂直线: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4. 三角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四、面积与体积1. 长方体与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及性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3.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4. 梯形的面积:梯形的概念及性质;梯形的面积计算。

五、相交线与角的性质1. 三角形内角之和:三角形内角之和的性质与计算。

2. 相交线与角的性质:平行线与一组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与一个斜线的性质。

六、变量与代数运算法则1. 代数与变量:代数的概念;变量的概念。

2. 代数运算与法则:代数运算的性质与法则;代数式的合并与展开。

七、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定义。

2. 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自然科学现象与技术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分类与统计。

2. 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数据的整理;常用的直方图、折线图等的绘制和解读。

青岛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

-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

- 有理数的约分和通分。

2. 整数- 整数的性质: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 整数的四则运算。

- 整数的整除性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

- 小数的意义和运算。

-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 代数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

5.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性质。

- 方程的应用题。

6.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 方程组的解的性质。

- 方程组的应用题。

7.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 不等式的解法。

- 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角的概念:邻角、对顶角、平行线与对角。

-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

-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

2. 图形的变换- 平移、旋转、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 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变换。

3.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和性质。

- 圆的对称性。

-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 弧、弦、直径、半径、弦心距的概念。

4. 圆的计算-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 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

-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公式。

5. 空间图形-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

-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6.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 相似多边形和相似圆的概念。

7. 解析几何- 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

- 直线方程的表示方法: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

- 圆的方程表示。

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八章角1.角的表示角是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表示角的方法有三种:用三个大写字母(适用于任何角),用一个大写字母(适用于只有一个角的情况),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来表示。

平角、XXX以及过一点有n条射线有n(n-1)/2个角。

2.角的比较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叠合法或度量法来比较。

度量法是通过量出角的度数来进行比较,而角的平分线可以将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

3.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是六十进制。

1个周角的360分之一是1度的角,1度的60分之一为1分,1分的60分之一为1秒。

度分秒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而角度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则需要按照秒-分-度的顺序逐级计算。

余角和补角只能说明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不能表示位置关系。

4.对顶角对顶角是指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第九章平行线1.邻补角、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邻补角是指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同位角是指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内错角是指一对特定的角,同旁内角是指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

2.平行公理和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是指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有两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然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4、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单项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

二)、改写后:性质3: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同旁内角互补。

6.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如果同位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

判定2:如果内错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

判定3:如果同旁内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

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一般形式为ax+by=c(a≠0,b≠0)。

青岛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初一数学知识点全解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一数学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开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青岛版初一数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和负分数。

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

2. 有理数的分类(1)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2)按整数和分数分类: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

3.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4.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是零。

5.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 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 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9. 有理数的乘方求 n 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记作\(a^n\),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零。

二、整式的加减1. 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最新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数状图

最新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数状图

精品文档1、定义:整数、分数和0统称有理数;2、数轴: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一、有理数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记作|a|;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七上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0没有倒数;6、乘方: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不包括0以外的任何数的0次幂都是1; 1、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即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 二、整式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5、整式加减的步骤:(1)列出代数式;(2)去括号;(3)添括号(4)合并同类项。

七上6、单项式乘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不同的字母照写;7、多项式乘多项式:用第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去乘第二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 结果相加。

(握手原则)8、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系数除以系数,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照写;9、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用多项式的每一项去除以单项式,再把结果相加 ①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aa nm nm +=②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a mnnm =)( ③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乘方的积。

ba ab mmm=)(三、幂的运算 ④同指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

)(ab ba mmm = ⑤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a a nm nm-=÷七下 ⑥零指数: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等于1。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3.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4. 整数的乘法运算5. 整数的除法运算6. 整数的混合运算7. 整数的运算规则和性质二、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分数的大小比较3. 分数的相等与约简4.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转化5.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6. 分数的乘法运算7. 分数的除法运算8. 分数的混合运算9. 分数的运算规则和性质三、小数1.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小数的大小比较3. 小数的相等与约简4. 小数转化为分数5. 分数转化为小数6.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7. 小数的乘法运算8. 小数的除法运算9. 小数的四舍五入和近似四、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3. 代数式的乘法运算4. 代数式的除法运算5. 代数式的排列和组合6. 方程式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7.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8.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五、图形的性质1. 点、线段和角的概念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3.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4.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5.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6. 常见多边形的性质7. 圆的概念和性质8. 圆的弧长和面积的计算9. 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10. 特殊线段的性质(中线、垂直、角平分线等)六、直角三角形1.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 勾股定理和勾股数3. 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4.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七、数据统计1.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2. 数据的图表表示(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3. 数据的中心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4. 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方差、标准差)5. 数据的分布状况(正态分布、偏态分布)6. 数据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八、概率与统计1. 事件的概念和表示2. 事件的概率计算3. 事件的互斥和独立性4. 概率的加法规则和乘法规则5. 概率问题的应用6. 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这些是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青岛地区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要

青岛地区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要

青岛地区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要
一、整数和运算
- 整数的概念
- 整数的大小比较
- 整数的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
二、分式与小数
- 分式的概念
- 分式的大小比较
-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
- 小数的概念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
三、百分数与比例
- 百分数的概念
- 百分数的转化与运算
- 比例的概念
- 比例的表示方法
- 比例的计算
四、平面图形
- 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
- 三角形的性质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五、单位换算
- 长度单位换算
- 面积单位换算
- 容量单位换算
- 时间单位换算
- 质量单位换算
六、简单方程
- 简单方程的概念
- 简单方程的解法
- 简单方程的应用
七、图表与直方图
- 图表的读取与分析
- 直方图的概念
- 直方图的绘制
- 直方图的分析与应用
以上是青岛地区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概要,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理论理解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二、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三.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四、图像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八、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2.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等等.九、估计(或者估算)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数学知识点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1)探索规律型问题;(2)数字问题;(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4)工程问题(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6)等值变换问题;(7)和,差,倍,分问题;(8)分配问题;(9)比赛积分问题;(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青岛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初二数学知识点学习学问要擅长思索, 思索, 再思索。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 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 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学问点, 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初二下册数学学问点归纳第一章分式1、分式及其根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 分式的只不变2、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那么:分式乘以分式,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那么:分式除以分式,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 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那么: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 变为同分母的分式, 再加减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其次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图像:双曲线表达式:y=k/x(k不为0)性质:两支的增减性一样;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一个三角形中, 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 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别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1)矩形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全部性质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青岛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要

青岛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要

青岛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要
本文档旨在概括青岛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章节的内容概要:
第一章:整除与倍数
- 整除和倍数的定义与性质
- 求一个数的倍数
- 数的分类:奇数和偶数
第二章:分数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约分和扩分
-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应用: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三章:小数
- 小数的初步认识
-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 小数的相加、相减和相乘
- 小数的应用: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定义
-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 多边形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 图形的应用: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五章:线段与角的度量
- 线段的度量:用尺子进行线段的长度测量
- 角的度量: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 角的度量单位:度与弧度
- 平行线与交线角的性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
- 坐标的意义与作用
- 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
-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与运动
第七章:一次函数与函数图象
- 一次函数的概念与特征
- 一次函数的图象:截距与斜率
- 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函数图象解题第八章:比例与比例的应用
- 比例的定义与性质
- 比例尺
- 速度与密度的应用
- 几何图形的放缩
以上是青岛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概要。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3)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_最__大__公__因__式__.确定最大 公因式的一般步骤是: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_因__式__分__解__,取系数 的_最__大__公__因__式__,相同字母(因式)的__最__低__次__幂_____的积为最大公因式.
温馨提示: 1.若原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运用分式基本性质时,要 先把分式的分子(或分母)用括号括上,再乘以(或除以)整式. 2.应用分式基本性质时,要深刻理解“都”与“同”这两个字的含 义,避免犯只乘分子或分母一项的错误.
②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 “-”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整式加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 温馨提示: 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应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括 号,再合并同类项.当括号前是负号,去括号时,括号内每一项都__要__变__号__. 2.幂的运算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_a_m_+_n(m、n都是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m)n=__a_m_n_(m、n都是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有的幂相乘,
式的值不变.
(1)ab··mm=__ab__ ,ab÷ ÷mm=__ab__ (m≠0);
-ab_=__
-ba____=
b -a.
(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n个分式的_最__简__公__分__母___.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 般步骤是: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先_因__式__分__解___,再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所有不同字母(因式)的_最__高__次__幂__的积为最简公分母.
考点三 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_最__简__二__次__根__式__后,如果_被__开__方__数__相同,这几个 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温馨提示: 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是同类二次根式,必须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后再判断,否则很容易出错. 考点四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a(a≥0)是 非负 数; 2.( a)2= a (a≥0);

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单元一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表示和比较大小- 有理数的加减法- 正数、负数与零的关系单元二分式- 分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化简与混合运算单元三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的概念和解的意义- 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不等式的概念和解的意义- 不等式的解法单元四圆- 圆的定义和性质- 圆的元素- 切线与割线- 弦和弧- 圆心角和圆周角单元五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二次根式的简化与运算- 二次根式的应用单元六表格及其应用- 表的构成和读写方法- 用表解决问题- 图表的阅读和分析单元七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三角形的类型及特殊性质- 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三角形的线段关系和角的关系单元八梯形及其应用- 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梯形的分类- 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梯形的应用场景单元九几何变换- 平移与向量- 旋转与相似- 对称与镜像- 扩大与缩小单元十数据、图形与概率- 统计调查与数据收集- 四种图表的制作和应用- 一维坐标系与点的位置关系-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单元十一三视图与体积- 立方体的性质和展开图- 三视图的绘制和观察- 图形的投影与还原- 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和计算这是对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的文档。

文档按照每个单元进行了分类,并提供了每个单元的具体知识点概述。

适合初一学生作为复习用途。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1)绝对值是a(a>0)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为±a.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若|a|=|b|,则a=b或 a+b=0. (3)任意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 (4)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运算时,关键是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 代数式的正负.
考点二 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正负分类
考点三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平方根
正的平方根
互为相反数
温馨提示: 在应用x2=a时,一定不要忘记a≥0这一条件.注意算术平方根与平方 根的区别与联系.如1的平方根是±1,而1的算术平方根是1.
考点四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把一个数N表示成a×10n(1≤|a|<10,n是整数)的形式叫科学记数 法.当|N|≥1时,n等于原数N的整数位数减1;当|N|<1且N≠0时,n是一
②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 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整式加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 温馨提示: 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应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括 号,再合并同类项.当括号前是负号,去括号时,括号内每一项都__要__变__号__. 2.幂的运算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_a_m_+_n(m、n都是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m)n=__a_m_n_(m、n都是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有的幂相乘,
考点一 整式的有关概念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单项式是指用乘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 成的式子,而多项式是指几个单项式的__和___.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 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_指__数__和__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3叫 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 最高项 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整数的乘法运算4. 整数的除法运算5. 整数的乘方运算6. 整数的大小比较7. 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8. 整数的有序性第二章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2. 正数、负数和零的性质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6.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7. 有理数的相反数和倒数8. 有理数的运算律第三章相关系数1. 相关系数的概念2. 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3.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4. 相关系数的应用第四章实数1. 无理数的概念2. 实数的分类3. 实数的运算性质4. 实数的开方运算5. 实数的数轴表示第五章几何图形1. 几何图形的分类2. 点、线、面和体的概念3. 菱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4. 三角形的特征5. 四边形的特征6. 圆的特征7.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第六章初识平面图形1. 顶点、边、面和棱的概念2. 正多边形的特征3. 对称图形的特征4. 平移、旋转和翻折的变换第七章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3. 复杂运算的计算顺序4.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第八章数据的整理和统计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第九章几何的推理1. 角的概念和性质2. 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判断3. 角的度量与角度符号4. 三角形内外角的和5. 平行线与角的关系6. 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7. 平行线的判定第十章几何的变换1. 平移、旋转和翻折的概念2. 反映和相似的变换3. 平移、旋转和翻折的性质4. 反映和相似的性质第十一章面积和体积1. 面积和体积的概念2.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3.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第十二章质因数分解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3. 一个数能否整除另一个数4. 质因数的概念和性质5. 质因数分解的方法第十三章分数的概念1. 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分数的约分与等分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5. 分数的诸数运算第十四章分数的应用1.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2. 几种特殊分数的应用3.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4. 取整和约简的方法第十五章代数式的加减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2.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代数式的应用问题第十六章四边形的面积1. 矩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面积计算2.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第十七章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3. 方程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第十八章平行线的性质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与平面图形的关系3. 平行线与三角形的性质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图象3. 如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4.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第二十章整式的加减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回顾2. 同类项的概念3.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 整式的应用问题第二十一章比例的概念1. 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比例的性质和判断3. 相似比和相似图形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2.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3. 方程的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第二十三章折线的长度和曲线的面积1. 线段、线和折线的概念2. 线段和线的长度计算3. 高度和中线的概念和计算4. 圆的面积计算第二十四章样本调查1. 样本调查的目的2. 样本调查的方法和步骤3. 样本调查的规模和误差估计第二十五章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图象2. 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实际应用第二十六章统计图和统计量1. 统计图的绘制2. 统计量的计算3. 抽样的原理和方法第二十七章初识立体图形1. 空间图形的分类2. 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判断3. 空间图形的展开图第二十八章负数的应用1. 消耗与存量的关系2. 现金额的计算3. 温度和海拔的计算第二十九章空间坐标系1. 空间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在空间坐标系中作图第三十章概率的初步认识1. 试验和事件的概念2. 概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3. 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第三十一章空间中的位置关系1. 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2. 曲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3. 面和面的位置关系第三十二章正比例函数1.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象2. 如何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3.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实际应用。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2 几何图形一、几何图形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态、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1.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⑪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体是由面围成的,很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绽开成平面图形。

面有平面和曲面)(举例)笔写字、汽车在雨中行驶,雨刷器来回摇摆成面、硬币旋转会产生一个圆球。

⑫线与线相交(点)面与面相交(线)棱顶点(长方体,正方体)2. 分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者之间的转化)几何体:①柱体(圆柱和棱柱)②锥体(圆锥和棱锥)③球④台体3.正方体的平面绽开图有“11种”(至少剪7条棱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考点:1.识别常见的几何体1.在六角螺母、乒乓球、圆形烟囱、书本、热水瓶胆等物体中,形态类似于棱州钦丽美 爱我柱的有___1__个,球体有____1_个。

2.圆锥由__2__个面围成,其中__1____个平面,__1___个曲面.3.写出你所熟识的、由三个面围成的几何体的名称是 圆柱4.六棱柱由几个面围成( C )A.6个B.7个C.8个D.9个5.下列平面绽开图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其中沿正方形的边不能折成无盖小方盒的是(B )6.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有一个汉字,其平面绽开图如图所示,则该正方体中与“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7.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围着直线旋转360度,各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

8.图甲能围成 圆锥 ;图乙能围成 三棱锥 ;图丙能围成 长方体 。

A B C D 丙甲乙1.3 线段、射线、直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1.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分和联系.留意: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要会画图形。

七年级青岛版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青岛版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青岛版数学知识点在七年级学习数学,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青岛版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正整数用“+”表示,负整数用“-”表示。

例如,+3 表示正三,-2 表示负二, 0 表示零。

二、整数的加减法同号两个整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异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例如,+3 和 +2 相加,结果为 +5;-4 和 +5 相加,结果为 +1。

同号两个整数相减,结果的符号与两数相同,绝对值相减;异号两个整数相减,绝对值相加,结果的符号与减数的符号相同。

例如,+5 和 +2 相减,结果为 +3;-2 和 +7 相减,结果为 -5。

三、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混合形式,也可以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形式表示。

小数点左侧的数为整数部分,右侧为小数部分。

例如,3.14 中,整数部分为 3,小数部分为 0.14。

四、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小数的加减乘除法与整数类似。

加减法应先将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的加减法计算;乘法应先按整数的乘法计算,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除法应将除数和被除数化为整数后计算,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确定商的小数位数。

例如,3.14 + 1.5 = 4.64;2.3 × 1.5 = 3.45;5.7 ÷ 1.2 = 4.75。

五、图形的基本概念图形是指由线段、直线、射线、角、多边形等构成的可见形状。

常见的图形包括点,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六、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图形的周长是指图形边长的总和;图形的面积是指图形所占的平面区域大小。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需要掌握一定的图形知识和计算方法。

例如,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π倍,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七、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以百为基数表示的分数,通常用“%”表示。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汇本文介绍了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第二章有理数。

第一章介绍了几何图形的概念,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和圆锥等,而棱柱和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第二章介绍了正负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大于的为正数,小于的为负数。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文章还介绍了数轴的概念和注意事项。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时,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相反数是指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它们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绝对值是指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它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为非负数。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时,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正数大于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即a+b=b+a,-a-b=-(a+b),-a+b=b-a,(a+b)+c=a+(b+c)。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篇一: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提纲初一数学上册总复习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一、几何图形1. 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平面和曲面)?线与线相交(点)面与面相交(线)棱顶点2. 分类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者之间的转化)几何体:①柱体(圆柱和棱柱)②锥体(圆锥和棱锥)③球④台体?? 3.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至少剪7条棱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一四一型”(有6种)“二三一型”(有3种)“二二二型”“三三型”(有1种)(有1种)不能出现“田”字、“凹”字和“7”字考点:1.识别常见的几何体①在六角螺母、乒乓球、圆形烟囱、书本、热水瓶胆等物体中,形状类似于棱柱的有_____个,球体有_____个。

②圆锥由____个面围成,其中______个平面,_____个曲面.③将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3.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④下列图形中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A.B.C.D.⑤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梦”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二、线段、射线、直线2.递推①五个人若其中每两个人都握一次手,他们总共握多少次手?②往返于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要停靠三个站,则有()种不同的票价(来回票价一样),需准备()种车票.③以图中的点A、B、C、D、E为端点的线段条数为_____3.延长线与反向延长线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在直线上②点在直线外点P在直线a上(直线a经过点P)点P在直线a外(直线a不经过点P)5.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6.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________和_________7.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有:①测量法②叠合法③截取法(圆规)8.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知识点总汇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知识点总汇

青岗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汇一、引言青岗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将接触到各种数学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整体概览青岗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包括整数、一次函数、方程、图形的认识与应用、数轴与坐标等多个章节。

这些章节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初步建立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这些主题,以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全册知识点总汇1. 整数整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概念、加减法、乘除法、绝对值、比较大小等基本运算规则。

还需要了解整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温度、海拔等概念。

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图像的性质、函数的增减性等知识点。

还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函数表达式描述实际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3. 方程方程是初中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需要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点。

还需要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方程的等价变形、方程的应用等技巧。

4. 图形的认识与应用图形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点、直线、线段、封闭图形等基本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还需要学会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和分析图形。

5. 数轴与坐标数轴和坐标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需要理解数轴和坐标的概念、性质、应用等知识点。

还需要学会如何使用数轴和坐标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学习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整数、一次函数、方程、图形的认识与应用、数轴与坐标等知识点不仅帮助我建立了数学的基础概念,也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提升。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的认识与应用1.整数的比较大小及加减运算2.混合运算和应用题3.整数乘法及应用4.整数除法及应用5.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6.整数的乘方及其运算规律7.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二、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化3.分数的加减运算4.分数的乘法及应用5.分数的除法及应用6.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转化7.分数的综合运用三、代数1.代数式的认识和计算2.方程的认识和解法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4.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5.平方根的运算和应用6.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应用7.四则运算和代数式的应用四、平面图形与坐标1.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性质2.点、线、面的基本概念3.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比较与绘制4.角的性质和分类5.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6.圆的性质和计算7.坐标的引入和应用五、数据与统计1.数据的整理和统计2.数据的分析和图表3.求解平均数和众数4.概率与预测5.折线图和柱状图的制作与分析6.等差数列的概念和计算7.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应用六、几何与三视图1.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2.立体图形的展开与绘制3.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4.球、圆锥、圆柱和圆盘的计算5.三视图的制作和分析6.点、线、面与空间图形的关系7.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总结:以上是青岛版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整数、分数、代数、平面图形与坐标、数据与统计、几何与三视图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的形式直接转化成所求的代数式的值;(3)式中字母表示的数未明确 告知,而是隐含在方程等题设条件中.解这类题,一方面从方程中求出未 知数或未知代数式的值;另一方面把所求代数式化简.只有双管齐下,才 能获得简易的解法.
考点一
二次根式
≥0 )叫做二次根式. 式子 a(a_____
温馨提示: (1) aa≥0)表示 a 的算术平方根,它是一个非负数,即 a≥0. (2)二次根式 a (a≥0)中 a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符 合条件的一切代数式.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一提: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二用: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来分解;
(3)三查: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考点一
分式
≠0 )的式子叫做分式. 形如 A(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______ B (1)分式有无意义:B=0时,分式无意义;B≠0时,分式有意义. (2)分式值为0:A=0且B≠0时,分式的值为0. 考点二 分式的基本性质
≥ 0),则 x 叫做 a 的________ 平方根 ,记作± a;正数 a 1.若 x2=a(a___ 正的平方根 的______________ 叫做算术平方根,记作 a. 2.平方根有以下性质 互为相反数 ; (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______________ (2)0 的平方根是 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考点一 实数的有关概念 1.数轴 单位长度 的直线,叫做数 原点 、 _______ 正方向 、 _________ 规定了_______ 实数 轴. _______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 -a ; (1)实数a的相反数为_______ (2)a与b互为相反数⇔ _________ a+b=0 ;
m(a+b+c) 其分解步骤为: 提公因式法用公式可表示为ma+mb+mc=___________,
①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公因式为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
母的最低次幂的乘积.
②将多项式除以它的公因式从而得到多项式的另一个因式. (2)运用公式法 将乘法公式反过来对某些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这种方法叫做公式 (a____________ +b)(a-b) ,a2±2ab+b2= 法,即a2-b2= ________. (a ±b)2 温馨提示: 在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公式中的字母,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 是一个单项式,还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法.当|N|≥1时,n等于原数N的整数位数减1;当|N|<1且N≠0时,n是一
个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整 数位上的零).
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这时从左边第一 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
3.如果 x =a,那么 x 叫做 a 的立方根,记作 a.
温馨提示:
在应用x2=a时,一定不要忘记a≥0这一条件.注意算术平方根与平方 根的区别与联系.如1的平方根是±1,而1的算术平方根是1.
3
3
考点四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把一个数N表示成a³10n(1≤|a|<10,n是整数)的形式叫科学记数
大 小 的数 ___;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 ___.
> ;若a-b=0,则a___b 2.设a、b是任意两个数,若a-b>0,则a___b = ; 若a-b<0,则a___b. <
> 2; 3.实数大小比较的特殊方法:①开方法:如 3>2,则 3____ a a > ; ②作商比较法: 已知 a>0、 b>0, 若 > 1, 则 a____b 若 =1, 则 a = b; b b a 若 <1,则 a < b.③近似估算法;④中间值法;⑤平方法;⑥倒数法. b 4.n 个非负数的和为 0,则这 n 个非负数同时为 0. 如:若|a|+b2+ c=0,则 a=b=c=0.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正实数 正无理数 实数实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实数 负无理数
温馨提示: π是无理数,不是分数;22是分数,不是无理数. 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如: 7 2
考点三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考点一
实数的运算
乘除 ,最后 在实数范围内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或开方) 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 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算_____ 考点二 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幂
1 ;若 a≠0,n 为正整数,则 a-n= 1n. 若 a≠0,则 a0=__ a 考点三 实数大小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
最高次幂 的积为最简公分母. 所有不同字母(因式)的_________
最大公因式 确定最大 (3)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___________. 因式分解 ,取系数 公因式的一般步骤是: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_________ 最大公因式 ,相同字母(因式)的_____________ 最低次幂 的___________ 的积为最大公因式. 温馨提示: 1.若原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运用分式基本性质时,要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
相等 .这两个点关于_______ 原点 对称. 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 3.倒数
1 ≠ ; (1)实数a的倒数是____ a ,其中a___0
ab=1 (2)a和b互为倒数⇔_________. 4.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______ 原点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 值.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 0 本身 _____,0的绝对值是 相反数 是它的 _________.
ma+mb+mc 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____________.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4.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_______________ 系数、同底数幂 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
k n n k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即( ) =_____( k 是正整数). mk m
4.分式的混合运算 在分式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进行约分化简后,
最后进行加减运算,遇到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结果必须是
最简 分式或整式. _______ 考点四 分式求值
分式的求值方法很多,主要有三种:(1)先化简,后求值;(2)由
考点三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的定义及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这种运算就是因式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运算. 2.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式,那么这个相同的因 式,就叫做公因式.
②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 “-”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整式加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项.
温馨提示: 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应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括 号,再合并同类项.当括号前是负号,去括号时,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 ________. 2.幂的运算 am+n(m、n都是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²an=____ amn (m、n都是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m)n=_____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有的幂相乘,
温馨提示 1.注意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遇到绝对值一般要先去掉绝 对值符号再进行计算. 2.三个重要的非负数a(a≥0)、|a|、a2.
考点一
整式的有关概念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单项式是指用乘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 和 成的式子,而多项式是指几个单项式的_____.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 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指数和 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_______ 3.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 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 最高项 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即 a c ac ² =_____.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 bd b d ad a c a² d bc 式相乘,即 ÷ =_______ b c =_____.
考点三 分式的运算
b d
3.分式的乘方
考点二
整式的运算
1.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相同字母的指数 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 所含的_____ 字母 相同,并且_________________ 做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的法则 是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合并后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 ______不变. 指数 (2)去括号与添括号 ①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 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 都改变符号 的各项 ___________.
考点二
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零 有理数 负整数 实数 正分数有限小数或无 分数 负分数 限循环小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负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2.按正负分类
a a>0 即|a|=0 a=0 -a a<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