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sunobu_反应研究进展
Mitsunobu反应
经典化学合成反应标准操作Mitsunobu 反应编者:谢军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化学合成部目录1.前言 (2)2.醇的翻转 (3)2.1 Mitsunobu 法醇的构型翻转合成方法示例 (7)3.Mitsunobu 醚化反应 (8)3.1 Mitsunobu 法醚的合成方法示例 (9)4.Mitsunobu 氨基取代反应 (10)4.1 Mitsunobu 法利用苯磺酰胺合成胺方法示例 (13)4.2 Mitsunobu 法利用DPPA合成伯胺方法示例 (13)4.3 Mitsunobu 法分子内关环合成相应的环状胺方法示例 (14)4.4 Mitsunobu 法合成丙二烯方法示例 (14)5.Mitsunobu 硫代反应 (16)5.1 Mitsunobu 法合成硫醚方法示例 (16)6.Mitsunobu 卤代反应 (18)6.1 Mitsunobu 法合成卤代物方法示例 (18)7.其他手性翻转试剂 (20)1. 前言1967年,Oyo Mitsunobu 报导了在三苯膦(PPh3)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作用下酸和醇缩合成酯的新方法1。
当底物为仲醇的时候,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构型会发生翻转。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一大类合成方法,我们称之为Mitsunobu 反应。
这类反应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天然产物的合成中2。
2.醇的翻转在Mitsunobu 反应中,DEAD 和三苯膦首先生成一个活性的甜菜碱式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 ),这个活性中间体夺取作为亲核试剂的酸的质子并同时活化醇,随后经过S N 2取代,得到手性翻转的酯;将得到的酯水解,其净结果是醇的构型翻转。
R O R OH Ar O23反应在很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通常反应温度是在0o C 到室温,大部分基团都不会影响反应。
但亲核试剂质子的pKa 值必须小于甜菜碱式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 )的pKa 值(~13),否则亲核试剂的质子不能被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 )夺取,反应不能进行。
Mitsunobu 反应中三苯氧膦去除
Mitsunobu 反应中三苯氧膦去除在有机合成领域,三苯基膦是一个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小能手”:比如把羰基还原成烯烃,将醇替换成其他亲核试剂等等。
三苯基膦(TPP)作为还原剂时,会在反应完成后转化成三苯氧膦(TPPO)。
少数情况下,生成的TPPO能够很轻松地从产物体系中去除,但是大部分时候,TPPO都会成为一个“麻烦精”。
有的研究人员对麻烦的TPPO望而却步,转而使用其他氧化后容易分离的磷试剂,比如磷化氢。
尽管TPP的替代试剂不断在开发,短时间内TPP的使用还是不能完全被取代。
研究报道中对于三苯氧膦分离难题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1)改良分离方法;2)通过使用其他磷试剂,避免生成TPPO;3)通过改进反应来避免TPPO,或者干脆不使用磷试剂。
考虑到三苯基膦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发光发热了这么多年,本文重点讨论的是TPPO的去除方法,对于上述的2)和3),将不再赘述。
通常来说,通过柱层析可有效去除产物中的TPPO副产物,但是量大的反应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不可靠。
有时候,通过蒸馏也可以完美除掉TPPO,但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产物非常稳定且沸点较低的情况(Agric. Biol. Chem.1968, 32, 1044-1045),液-液相和液-固相的分离方式则更为常用。
另外一些时候,当产物溶于极性非常小的溶剂时,比如说冷的正己烷和乙醚,TPPO会很识相地自己沉淀出来(Org. Synth.1996, 73, 110)。
此外,产物沉淀或者重结晶也是常用的方法,不过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产物的特性(J. Org. Chem.2006, 71, 7133-7145)。
以上方法都不适用时,将TPPO转化成更容易分离的组分可能会是一个好选择。
例如,Lipshutz通过Merrifield树脂捕获TPPO达到分离目的(Org. Lett.2001, 3, 1869-1871),Gilheany使用草酰氯将TPPO 转化成氯代三苯基鏻盐,然后在环己烷中沉淀(Org. Biomol. Chem.2012, 10, 3531-3537)。
Mitsunobu反应(光延反应)有替代方法了,底物范围得到极大丰富
Mitsunobu反应(光延反应)有替代方法了,底物范围得到极大丰富醇的羟基可以通过其它试剂活化,因此是一个潜在的亲电试剂,可以和各种亲核试剂进行反应。
其中该类反应还诞生了几个人名反应,Appel反应和Mitsunobu反应是比较著名的两个。
然而上述几类反应虽然使用广泛,但是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缺点。
对Mitsunobu反应来说,首先对亲核试剂的酸度有要求,基本上需要pKa ≤ 15,小于11是最理想的选择。
其次,偶氮类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或其它因素影响下有爆炸的危险。
第三,反应操作过程中需要慢慢滴加反应试剂。
因此,发展安全易操作的醇的脱氧亲核取代显得很有必要和意义。
最近来自上海有机所的Xiao团队报道了Ph3P/ICH2CH2I体系用于醇类底物的高效脱氧取代反应,构建C-O, C-N, C-S和C-X (X = Cl, Br, and I)等键(图1)。
图1:醇的脱羟基亲核取代反应。
图片来源:Chem. Commun.作者首先进行了构建C-N键和C-S键的反应研究。
该反应体系不仅对苄醇有良好的包容性,脂肪醇也可较好地参与反应。
此外,亲核试剂可以是芳胺,咪唑,叠氮酸,也可以是芳基硫酚,也可以是烷基硫醇。
最高可以达到定量的产率(图2)。
图2:构建C-N和C-S键。
图片来源:Chem. Commun.作者接着进行了构建C-O和C-X键的研究。
从图3可以看出,苄醇或脂肪醇可以高效地与酚的钠盐,醇的钠盐,羧酸钠盐以及卤素的钠盐或四丁基卤素铵盐反应,产率最高可达到99%(图3)。
图3:构建C-O和C-X键。
图片来源:Chem. Commun.除了1,2 -二碘乙烷,其它的1,2 -二碘乙烷衍生物也可很好地进行反应(图4)。
图4:构建C-O和C-X键。
图片来源:Chem. Commun.该方法还可用于氧标记醇的合成(图5)。
图5:氧标记醇的合成。
图片来源:Chem. Commun.作者提出了如图6的反应机理(图6)。
羟基变为氨基mitsunobu反应
Mitsunobu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通常用于将一个官能团转化为另一个官能团。
其中,羟基转化为氨基的Mitsunobu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
在这种反应中,通常使用三种试剂:胺、亚磷酸酯和醇。
具体反应机理如下:
1. 胺和亚磷酸酯反应,生成亚胺盐。
2. 醇和亚胺盐反应,生成胺盐和磷酸酯。
3. 胺盐和另一种醇反应,生成最终的产物和水。
在这个过程中,羟基被转化为氨基,而胺被还原为亚胺盐。
最终产物中的氨基可以进一步用于合成其他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Mitsunobu反应的反应条件通常比较温和,但反应时间较长,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应才能得到较高的产率。
此外,反应中使用的试剂也需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产生有害气体或危险物质。
酯的合成方法研究
酯的合成方法研究刘 聪东北大学理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羧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的用途相当广泛 ,可用作香料、溶剂、增塑剂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同时在涂料、医药等工业中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1]。
作为液晶化合物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中心桥键之一,酯基的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酯的合成主要是采用一些经典的方法,如酸催化、酰氯法、酯交化法等;随着对各种新的催化剂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合成方法,如Mitsunobu 反应、Steglich 酯化法、CAN 催化法、Me 3SiCl 催化法、DBU 催化法等等[2]。
对这些新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实验室推广采用更简单、更有效、更温和的方法合成羧酸酯,并进一步实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经典酯化反应1、酯化反应机理:羧酸与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酯。
例如:CH 3COOH + HOC 2H 5 CH 3COOC 2H 5 + H 2O H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采取使一种原料过量(应从易得、 价廉、易回收等方面考虑),或反应过程中除去一种产物(如水或酯)。
工业上生产乙酸乙酯采用乙酸过量,不断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的恒沸混合物(水6.1%,乙酸乙酯93.9%,恒沸点70.4℃),使平衡右移。
同时不断加入乙酸和乙醇,实现连续化生产[3]。
羧酸的酯化反应随着羧酸和醇的结构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机理进行。
酯化时,羧酸和醇之间脱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R C O O H HO R'R C OH H OO R'R ,R ’分别是烷基。
(Ⅰ)是由羧酸中的羟基和醇中的氢结合成水分子,剩余部分结合成酯。
由于羧酸分子去掉羟基后剩余的是酰基,故方式(Ⅰ)称为酰氧键断裂。
(Ⅱ)是由羧酸中的氢和醇中的羟基结合成水,剩余部分结合成酯。
由于醇(Ⅰ) (Ⅱ)去掉羟基后剩下烷基,故方式(Ⅱ)称为烷氧键断裂。
当用含有标记氧原子的醇(R 18OH)在酸催化作用下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时,发现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18O ,标记氧原子保留在酯中,这说明酸催化酯化反应是按方式(Ⅰ)进行的。
Mitsunobureaction光延反应
Mitsunobureaction光延反应在二烷基偶氮二羧酸盐和三烷基或三芳基膦存在下,伯醇和仲醇被亲核试剂取代,被称为Mitsunobu reaction(光延反应)1967年O. Mitsunobu(光延旺洋)等报道,在偶氮二羧酸二乙酯(DEAD)和三苯基膦(Ph3P)的存在下,仲醇可以有效地与羧酸进行酰化。
几年后,研究表明,在该反应条件下,具有光学活性的仲醇的构型发生了完全的反转。
后来发现,这一方法对于合成具有旋光活性的胺、叠氮化物、醚、硫醚甚至烷烃都是通用的。
最早发表:Mitsunobu, O.; Yamada, M. Bull. Chem. Soc. Jpn. 1967, 40, 2380−2382. 综述:Mitsunobu, O. Synthesis 1981, 1−281)伯、仲醇是最佳底物,仲醇的构型完全翻转;2)叔醇不发生反应,但某些叔丙炔醇已成功转化;3)亲核试剂为较酸性化合物(pKa≤15);4)在氧亲核试剂中,羧酸生成酯、醇和酚生成醚,而硫醇和硫酚生成硫醚;5)常见的氮亲核试剂有亚胺、羟基酸、氮杂环、酰肼;6)也可以形成碳碳键,但亲核试剂主要是活性亚甲基化合物(β-二酮、β-酮酯等);然而,β-二酯的反应活性性较低;7)分子内反应也可行,可制备3-、4-、5-、6-、7元环醚和环胺;8)当卤化物离子源(如烷基、酰基卤化物、卤化锌)与DEAD/Ph3P 一起使用时,醇底物会转化为相应的伯卤和仲卤化物;9)反应通常在四氢呋喃中进行,但也可以使用1,4-二氧六烷和DCM;10)Ph3P或 (n-Bu)3P是最常用的磷酸盐;11)偶氮二羧酸试剂通常是DEAD和DIAD,这两种试剂可以互换使用;12)反应温度通常在0 ℃至25 ℃之间,但某些位阻基底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13)在典型的程序中,将膦、醇和亲核试剂的混合物溶解,随后滴加偶氮二甲酸酯溶液;或者,偶氮二甲酸酯先与膦反应,然后醇和亲核试剂的混合溶液滴加。
【免费下载】Mitsunobu 反应研究进展
乙酯.近年来, 对Mitsunobu 反应机理研究得比较多[3~5],美国化学家Varasi 等结合以前的研究基础, 以及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用31P NMR 对Mitsunobu 反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结合实验结果, 他提出了如Scheme 2 所示的反应机理. 他发现, 酸性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时间不同, 反应的机理就有所不同. 反应的第一步仍然是DEAD (1)和三苯基膦(2)进行加成, 形成季鏻盐3. 当 3 形成时酸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或者此时加入酸, 季鏻盐 3 就会马上发生质子化形成中间体5. 此时加入醇, 中间体 5 就会缓慢的形成鏻盐4, 接着发生S N2取代反应并生成产物. 当 3 形成时, 如反应体系中没有酸存在, 此时加入醇, 一半季鏻盐 3 会与醇发生反应,形成二烷氧基鏻盐6, 在此时加入酸, 剩下的季鏻盐会发生质子化生成5, 而 6 也会很快和酸发生反应生成鏻盐4, 同时释放出一半的醇去和中间体 5 发生反应. 在此反应过程中, 从 5 到 4 的反应过程非常慢, 从 6 到 4 的反应过程则非常快.2 Mitsunobu 反应完成的官能团转换通常, 邻溴代醇类化合物的醚化比较困难, 尤其是形成芳基醚的情况. Santhosh 等[6]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这一过程(Scheme 3), 酚和邻溴代醇吡喃化合物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醚化, 条件温和, 产率和立体选择性都比较好. 有趣的是, 顺式化合物7 与酚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醚化, 得到反式的醚化物8, 而反式化合物9 与酚进行同样的反应, 也得到了反式的醚化物8. 这一立体选择性与通常Mitsunobu 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有所不同, 可能是位阻原因造成的.光学纯的芳基环氧化合物在天然产物的手性合成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一般是通过立体选择性环氧化的方法进行合成, 但对于末端烯烃如苯乙烯, 环氧化比较困难. Weissman 等[7]用Mitsunobu 反应轻松地拿到了手性芳基环氧化合物. 他先将苯乙烯化合物10 用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进行双羟化得到邻二醇化合物11, 继而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分子内醚化,以大于99 %的ee 值得到手性芳基环氧化合物12 (Scheme 4). 这一反应对于芳环上连有拉电子基团的化合物比较有效. 因为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和Mitsunobu 反应都易于操作, 使得这一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合成取代肼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Jamart[8]以化合物13 为原料, 通过Mitsunobu 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4, 然后脱去邻苯二甲酰基就可以得到1,1-二取代的肼15 (Scheme 5). 从而证明化合物13 在Mitsunobu 反应中是一个很好的酸, 可以和一级、二级或者苄基醇进行烷基化反应.Rafferty[9]用Mitsunobu 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取代苄胺的新方法. 用活化的苄醇16 和取代的胺进行Mitsunobu 反应, 以较好的产率得到了取代的苄胺17(Eq. 2). 这些苄胺是合成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Gougoutas[10]发展了一种合成磺酸酯的新方法. 他是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用手性的二级醇18 和甲磺酸进行酯化, 得到构型翻转的磺酸酯19 (Eq. 3).膦酸酯的应用比较广泛, 但以往合成膦酸酯的方法都比较烦琐. Campbell[11,12]将Mitsunobu 反应应用到膦酸酯的合成上, 反应简便, 产率也都比较高, 这一方法对于那些位阻比较大的膦酸化合物和醇也有较好的效果(Eq. 4).Zbiral[13]用苯硫酚和醇22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合成硫醚23, 同时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发生翻转(Eq.5).Dziadulewicz[14]发现咪唑25 可以和醇24 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反应, 得到N-烷基取代的咪唑26(Eq. 6). 这一方法简便易行, 收率也比较好, 为合成手性的离子液提供了原料.\Silks[15]用Mitsunobu 反应对硒化物进行烷基化. 硒化物27 和醇或者卤代物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分别以82 %~92 %和76 %~97 %的产率得到了Se烷基化产物28 (Eq. 7).Jackson[16,17]用一级胺29 和二氧化碳在Mitsunobu条件下反应, 合成了异氰酸酯33. 当用三苯基膦反应时, 只有烷基胺的产率较高, 而用三丁基膦反应时, 烷基胺和芳基胺的收率都很好. 他认为反应是这样进行的, 一级胺先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化合物30, 30 再和Mitsunobu 反应的中间体进行反应, 生成中间体31 和32, 32 脱去31 上的氢, 生成异氰酸酯33 (Scheme 6).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碳烷基化反应, 生成新的碳碳键. 一般情况下, Mitsunobu反应在碳碳键的形成中应用不大, 主要是因为一般碳氢键氢的酸性都比较弱. Macor[18]用邻硝基芳基乙腈34 作为酸, 与醇发生Mitsunobu 反应, 形成碳碳键, 生成化合物35(Eq. 8).化合物36 也可以作为酸在Mitsunobu 条件下和手性醇发生反应形成手性的碳碳键[19](Eq. 9). 它可以作为丙二酸二乙酯的替代物, 相比丙二酸二乙酯来说它有两个优点, 一是避免了二烷基化反应, 二是有其他官能团存在时反应不受影响.丙二酸二三氟乙酯(38)在经典的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可以和一级醇、部分二级醇发生反应, 得到单烷基化或者双烷基化产物39 (Eq. 10). 它在Mitsunobu 烷基化反应中可以作为方便实用的碳亲核试剂[20].Meldrum 酸40 在有机合成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合成子. 它同烯丙醇和苄醇进行Mitsunobu 烷基化反应,得到了很高产率的二烷基化产物41[21]. 这是Mitsunobu 反应首次应用于高度烯醇化并含有β-二羰基环状化合物的碳烷基化反应(Eq. 11).3 Mitsunobu 反应在合成复杂化合物中的应用杯环芳烃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其对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Bitter[22]首次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对叔丁基硫代杯环芳烃42 的选择性氧烷基化, 得到1,3 醚化的产物43. 可以在杯环芳烃上面接上不同的官能团, 从而以简捷的方法得到了用别的方法不易得到的含有反应活性官能团的中间体(Eq. 12).Bitter[23]用对叔丁基硫代杯环芳烃42 和低聚1,2-乙二醇进行Mitsunobu 偶联, 得到1,3-杯冠化合物44. 这一新方法的优点有: 反应时间短, 条件温和, 产率与其他环化方法接近等. 这一方法可以大量地制备1,3-杯冠化合物, 从而为1,3-杯冠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简便的方法(Eq. 13).Mulzer[24]发展了一条新的而且很有效的合成手性α-氨基酸的路线. 此路线的关键步骤是手性二级烯丙醇45 与邻苯二甲酰亚胺进行Mitsunobu反应, 得到构型完全翻转的氨基醇化合物46 , 经过官能团转化, 最终得到手性α-氨基酸47 (Scheme 7).Etoposide (48)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肺癌的药物, 研究表明, 它很容易被水解或者发生差向异构化, 生成羟基酸或者顺式的内酯酮. Kadow[25]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方法, 将化合物48 转化为内酰胺52, 他认为内酰胺52 不容易水解和发生差向异构化, 同时又保持了化合物48 的抗癌活性. 先将48 与肼在MeOH/AcOH体系中回流, 可以得到化合物49. 49 与过量的苯甲醛反应, 得到化合物50. 化合物50 进行分子内的Mitsunobu 环化反应, 得到预期的环化产物51. 将51 用Raney 镍进行还原, 就得到了内酰胺52 (Scheme 8) .Danishefsky[26]在合成大环化合物15-Aza-dEpoB(59)时, 用Mitsunobu 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翻转羟基的构型, 同时引入氮原子. 他用手性醇53 与叠氮酸发生Mitsunobu 反应, 得到构型翻转的叠氮化合物54, 接着进行钯催化下的Suzuki 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55. 还原55 的叠氮基成氨基, 用Boc 保护氨基得到化合物56. 56 进行Ru 催化下的Noyori 还原, 生成化合物57. 脱去化合物57 中的Boc 保护基, 将酯水解成酸, 分子内关环,得到化合物58, 脱去Troc 保护基, 最终合成了大环化合物59 (Scheme 9).1996年Hoger[27]将Mitsunobu 反应首次用于以芳基醚作为连接骨架的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中, 如Scheme 10 所示. 他以3-羟基间苯二甲酸酯60 为起始原料, 用硅试剂保护酚羟基得到化合物61, 还原酯基得到二醇化合物62. 化合物62 和化合物60 发生Mitsunobu 反应, 得到了一级树枝状化合物63, 脱去63 的硅保护基得到化合物64, 64 继续与62 进行Mitsunobu 反应, 就可以得到二级树枝状化合物65.为了寻找比抗坏血酸66 具有更好活性的化合物,人们一般对抗坏血酸进行碳烷基化或者氧烷基化, 合成抗坏血酸的衍生物. 但由于抗坏血酸上面含有四个羟基, 对其选择性氧烷基化比较麻烦. Hindsgaul[28]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对抗坏血酸 3 位羟基的选择性烷基化, 如Scheme 11所示. 将抗坏血酸的DMF 溶液在-78 ℃下与DEAD、三苯基膦混合, 然后与醇发生反应得到单一的产物, 经过与文献对比, 确定此产物为3-氧烷基化产物68. Hindsgaul 认为反应是经过67 这个中间体进行的. 利用这一反应, 通过两次Mitsunobu 反应, 还可以得到2,3-不同取代的二烷基化产物. 这一反应的优点, 一是不需要保护5,6-位的羟基, 缩短了反应步骤;二是一般的醇都可以进行反应, 原料易得; 三是反应条件温和, 易于操作.Ko[29]发现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进行Mitsunobu 反应时, 对于β位的羟基有完全的区域选择性(Scheme 12). 他将α,β-不饱和酯69 用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试剂进行双羟化, 得到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70, 70 再与叠氮酸进行Mitsunobu 反应, 就得到反式的α-羟基-β-叠氮基酯71. 如果70 先与PPTS 进行Mitsunobu 反应, 得到反式的α-羟基-β-对甲苯磺酯基酯72, 接着用叠氮基取代对甲苯磺酯基就可以得到顺式的α-羟基-β-叠氮基酯73. 在这几步反应中, 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进行Mitsunobu 反应时, 只有β位的羟基参与反应, α位的羟基几乎不参与反应, 表现出完全的区域选择性. Ko 的解释是: 由于酯基的拉电子效应使得α位的羟基具有更强的酸性, 同样的效应使得β位的羟基氧上的非键合电子具有更强的亲核性. 那么在适当的条件下, 亲电试剂将会选择同β位的羟基进行反应. 由于这一选择性, 就可以由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得到顺式的和反式的一对非对映异构化合物, 这样就使得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的应用更加广泛.周其林等[30]将消旋二级醇76 与邻苯二甲酰亚胺75 在手性环状膦胺试剂74 及DEAD存在下进行Mitsunobu 反应, 得到了取代的二酰亚胺(+)-77以及没有反应的光学纯的醇(+)-76 (Eq. 14). 这样就达到了对二级醇进行拆分的目的, 这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有用的. 尽管目前这一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还不是太好, 但如果找到比较好的手性膦试剂, 非对映选择性将会得到相应提高.Chandrasekhar[31]用(1S)-2-酮蒎酸79 作为手性辅助剂, 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对消旋的二级醇78 进行拆分, 得到没有反应的醇及相应的酯80, 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比较高, de 值大于75 % (Eq. 15). 将得到的酯水解后, 得到手性的醇. 这样就将消旋的二级醇拆分得到了一对对映异构体, 反应的收率在75 %左右, ee 值在80 %左右.近年来人们对Mitsunobu 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在不断深入, 尤其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方面应用较多. 如张雅文等[32]用Mitsunobu 反应对化合物81 的羟基进行苯基化作为关键反应步骤, 合成了(4S)-苯氧基-(S)-脯氨酸82(Scheme 13).潘鑫复等[33]将Mitsunobu 反应应用在1,4-手性苯并二氧六环木脂素的不对称全合成中, 作为构建手性1,4-苯并二氧六环骨架的关键步骤(Scheme 14).Hughes 等[34]利用Mitsunobu 环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合成了Bassiatin 及其立体异构体. 在Mitsunobu 环化反应中, Marianne 发现反应物的滴加速度影响着产物的立体构型(Scheme 15).Lepore 等[35]发现超声波可以加速酚与醇的Mitsunobu 反应速度, 尤其是空间位阻比较大的时候更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Scheme 16).Alvarez等[36]采用Mitsunobu 反应和Baeyer-Villiger 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片螺素L, U(Scheme 17), 这也是首次利用固相合成片螺素.4 结束语综上所述, 在温和的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 醇类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发生反应, 形成C—C, C—O, C—N, C—S 等新化学键, 而且, 对于手性醇类化合物, 其绝对构型在反应后一般都发生翻转. 因此, Mitsunobu反应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特殊的化合物, 用于官能团的转化、保护以及化合物构型的转化等方面. 可以预见, 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 它的用途必将更加深入和广泛.References[1] Mitsunobu, O. Synthesis 1981, 1.[2] Mitsunobu, O.; Yamada, M. Bull. Chem. Soc. Jpn. 1967, 40, 2380.[3] Crich, D.; Dyker, H.; Harris, R. J. J. Org. Chem. 1989, 54, 257 and references therein.[4] Varasi, M.; Walker, K. A. M.; Maddox, M. L. J. Org. Chem. 1987, 52, 4235 and references therein.[5] Hughes, D. L.; Reamer, R. A.; Bergan, J. J.; Grabowski, E. J. J. J. Am. Chem. Soc. 1988, 110, 6487 and referencestherein.[6] Santhosh, K. C.; Balasubramanian, K. K. Synth. Commun. 1994, 24(8), 1049.[7] Weissman, S. A.; Rossen, K.; Reider, P. J. Org. Lett. 2001, 3, 2513.[8] Brosse, N.; Pinto, M.; Jamart, B. J. Org. Chem. 2000, 65, 4370.[9] Nikam, S. S.; Kornberg, B. E.; Rafferty, M. F. J. Org. Chem. 1997, 62, 3754.[10] Anderson, N. G.; Lust, D. A.; Malley, M. F.; Gougoutas, J. Z. J. Org. Chem. 1996, 61, 7955.[11] Campbell, D. A. J. Org. Chem. 1992, 57, 6331.[12] Campbell, D. A.; Bermak, J. C. J. Org. Chem. 1994, 59, 658.[13] Loibner, H.; Zbiral, E. Helv. Chim. Acta 1976, 59, 2100.[14] Kim, E. J.; Koa, S. Y.; Dziadulewicz, E. K.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631.[15] Wu, R.; Odom, J. D.; Dunlap, R. B.; Silks, L. A.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9, 10, 1465.[16] Horvath, M. J.; Saylik, D.; Elmes, P. S.; Jackson, W. R.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 363.[17] Saylik, D.; Horvath, M. J.; Elmes, P. S.; Jackson, W. R. J. Org. Chem. 1999, 64, 3940.[18] Macor, J. E.; Wehner, J. M.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7195.[19] Hillier, M. C.; Desrosiers, J. N.; Marcoux J. F.; Grabowski, E. J. J. Org. Lett. 2004, 6, 573.[20] Takacs, J. M.; Xu, Z. R.; Jiang, X. T.; Leonov, A. P.; Theriot, G. C. Org. Lett. 2002, 4, 3843.[21] Shing, T. K. M.; Li, L. H.; Narkunan, K. J. Org. Chem. 1997, 62, 1617.[22] Bitter, I.; Csokai, V.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2261.[23] Csokai, V.; Grun, A.; Bitter, I.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4681.[24] Mulzer, J.; Funk, G. Synthesis 1995, 101.[25] Kadow, J. F.; Vyas, D. H.; Doyle, T. W. Tetrahedron Lett.1989, 30, 3299.[26] Stachel, S. J.; Chappell, M. D.; Lee, C. B.; Danishefsky, S. J. Org. Lett. 2000, 2, 1637.[27] Hoger, S. Synthesis 1997, 20.[28] Tahir, H.; Hindsgaul, O. J. Org. Chem. 2000, 65, 911.[29] Ko, S. Y. J. Org. Chem. 2002, 67, 2689.[30] Li, Z.-M.; Zhou, Z.-H.; Wang, L.-X.; Zhou, Q.-L.; Tang, C. C.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2, 13, 145.[31] Chandrasekhar, S.; Kulkarni, G.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2, 13, 615.[32] Shen, Z.-X.; Zhou, H.; Ma, J.-M.; Liu, Y.-H.; Zhang, Y.-W. Chin. J. Org. Chem. 2004, 24, 1213 (in Chinese).(沈宗旋, 周华, 马济美, 刘艳华, 张雅文, 有机化学, 2004, 24, 1213.)[33] Pan, X.-F.; Chen, X.-C. Chin. J. Org. Chem. 2001, 21, 1060(in Chinese).(潘鑫复, 陈小川, 有机化学, 2001, 21, 1060.)[34] Hughes, A. B.; Sleebs, M. M. J. Org. Chem. 2005, 70, 3079.[35] Lepore, S. D.; He, Y.-J. J. Org. Chem. 2003, 68, 8261.[36] Cironi, P.; Manzanares, I.; Albericio, F.; Alvarez, M. Org. Lett. 2003, 5, 2959.。
利用Mitsunobu反应合成川芎嗪衍生物
s n b e c in f m er meh l y a i e h t cu e e e c a a t r e y H u o u r a t r tta t yp r zn .T e s u t r s w r h r ce i d b o o r z NMR, C NMR
性和水溶性都较大的代谢产物迅速排出体外 , 存 在代谢快 、 半衰期短、 物利用度低等缺点【 J 生 2 。 “ 因此 , 现在多 以1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 以
阻滞或延缓其 甲基的氧化代谢 , 而延长作用 时 从 间、 相对增加药效。
对于 1的修饰 主要 有 以下 方法 : 利用 H O :: 氧化 1 得到对应 的单 氮氧化物 ; 与乙酸酐发生 再 重排反应生成 2乙酰氧基 甲基-, ,. 甲基 吡 - 3 5 6三 嗪( 1 ; 1 M ) M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 得 2羟 甲基 一
2 1 年第 1 01 9卷
合 成 化 学
C ieeJu a f y tei h mit hn s o r lo nh t C e sr n S c y
V0. 9. 0 1 11 2 1
No 3, 3 . 4 0 ̄4 2 3
第 3 , 3 42 期 4 0 ̄ 3
・
制药技术 ・
利用 Mt nb iuou反应合成川芎嗪衍生物 s
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 于治疗缺血性心、 脑血管 疾病 , 冠心病及 呼吸系统疾病u2。研究 发现 , . J l 的吡嗪环是的甲基很容易被氧化代谢 , 而 生成极
甲基 -一 嗪羧 酸 J 2吡 。或 以 1为 原 料 , B Ⅳ 溴 N S(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5 1 2 1 )30 3 -3 0 51 1 (0 10 - 00 4 中图分 类号 :0 2 ; 9 4 5 6 6 R 1.
固相Mitsunobu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固相Mitsunobu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Mitsunobu反应是一种常用于合成醇、酸、酰胺等化合物的方法,因其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反应效率高而广受研究者青睐。
然而,Mitsunobu反应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基底和试剂消耗不平衡、产物不纯等问题,影响反应的可控性和实用性。
因此,对于Mitsunobu反应的反应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产物纯度和降低反应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固相Mitsunobu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明确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优化反应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1-环己醇和苯甲酸为模型反应物,氮杂芳香化合物为受体试剂,探究固相Mitsunobu反应的反应动力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成氮杂芳香化合物受体试剂(2)固相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3)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试剂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4)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反应机理4. 研究方法(1)化学合成:采用常规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反应物和氮杂芳香化合物受体试剂。
(2)固相反应:采用固相化学技术,将反应物和试剂固定在固相载体上进行Mitsunobu反应。
(3)化学分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反应产物结构和纯度。
(4)统计分析:通过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反应数据进行分析。
5. 预期结果(1)获得固相Mitsunobu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数据。
(2)明确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规律。
(3)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解释反应机理。
6.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固相Mitsunobu反应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反应的可控性、选择性和效率,推动Mitsunobu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更广泛的应用。
Mitsunobu_反应研究进展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论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Mitsunobu反应研究进展课程名称科学前沿讲座评阅成绩成绩评定老师签名日期:2014年09月25日Mitsunobu 反应研究进展摘要Mitsunobu 反应可以在温和的中性反应条件下形成C—O, C—N, C—S, C—C等键,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或化合物的官能团转化, 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反应.关键词Mitsunobu 反应; 研究; 进展; 合成; 综述Recent Progress of Mitsunobu ReactionAbstract Mitsunobu re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 C—N,C—S and C—C bonds under mild and neutral condition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various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 an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such reaction.Keywords Mitsunobu reaction; research; progress;synthesis; review官能团的转化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合成中经常需要进行官能团转化, 构建新的化学键, 如C—O, C—N, C—S, C—C等化学键. 而Mitsunobu 反应[1](Eq. 1)是在偶氮二碳酸二乙酯(DEAD)或者偶氮二碳酸二异丙酯(DIAD)和三苯基膦作用下,醇类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反应, 形成C—O, C—N, C—S, C—C等键的反应. 它最早是在1967 年由Mitsunobu 等[2]发现. Mitsunobu 反应一般是在温和的中性条件下进行的, 同时, 如果是手性醇参加反应, 醇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一般会发生翻转, 因此, Mitsunobu 反应广泛应用于各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或化合物的官能团转化, 是一个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反应. 本文就近年来Mitsunobu 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1 Mitsunobu 反应的机理研究Mitsunobu[1]认为, 该反应经过如Scheme 1 所示四个过程. (a) DEAD (1)和三苯基膦(2)进行加成, 形成季鏻盐3, (b)对季鏻盐 3 进行质子化, (c)形成烷氧鏻盐4,(d)发生SN2型取代反应, 构型发生翻转, 生成产物R2X.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三苯基膦被氧化成为三苯氧膦, 偶氮二碳酸二乙酯被还原成为肼二碳酸二乙酯.近年来, 对Mitsunobu 反应机理研究得比较多[3~5],美国化学家Varasi 等结合以前的研究基础, 以及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用31P NMR 对Mitsunobu 反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结合实验结果, 他提出了如Scheme 2 所示的反应机理. 他发现, 酸性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时间不同, 反应的机理就有所不同. 反应的第一步仍然是DEAD (1)和三苯基膦(2)进行加成, 形成季鏻盐3. 当 3 形成时酸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或者此时加入酸, 季鏻盐 3 就会马上发生质子化形成中间体5. 此时加入醇, 中间体 5 就会缓慢的形成鏻盐4, 接着发生S N2取代反应并生成产物. 当 3 形成时, 如反应体系中没有酸存在, 此时加入醇, 一半季鏻盐 3 会与醇发生反应,形成二烷氧基鏻盐6, 在此时加入酸, 剩下的季鏻盐会发生质子化生成5, 而 6 也会很快和酸发生反应生成鏻盐4, 同时释放出一半的醇去和中间体 5 发生反应. 在此反应过程中, 从 5 到 4 的反应过程非常慢, 从 6 到 4 的反应过程则非常快.2 Mitsunobu 反应完成的官能团转换通常, 邻溴代醇类化合物的醚化比较困难, 尤其是形成芳基醚的情况. Santhosh 等[6]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这一过程(Scheme 3), 酚和邻溴代醇吡喃化合物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醚化, 条件温和, 产率和立体选择性都比较好. 有趣的是, 顺式化合物7 与酚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醚化, 得到反式的醚化物8, 而反式化合物9 与酚进行同样的反应, 也得到了反式的醚化物8. 这一立体选择性与通常Mitsunobu 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有所不同, 可能是位阻原因造成的.光学纯的芳基环氧化合物在天然产物的手性合成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一般是通过立体选择性环氧化的方法进行合成, 但对于末端烯烃如苯乙烯, 环氧化比较困难. Weissman 等[7]用Mitsunobu 反应轻松地拿到了手性芳基环氧化合物. 他先将苯乙烯化合物10 用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进行双羟化得到邻二醇化合物11, 继而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分子内醚化,以大于99 %的ee 值得到手性芳基环氧化合物12 (Scheme 4). 这一反应对于芳环上连有拉电子基团的化合物比较有效. 因为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和Mitsunobu 反应都易于操作, 使得这一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合成取代肼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Jamart[8]以化合物13 为原料, 通过Mitsunobu 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4, 然后脱去邻苯二甲酰基就可以得到1,1-二取代的肼15 (Scheme 5). 从而证明化合物13 在Mitsunobu 反应中是一个很好的酸, 可以和一级、二级或者苄基醇进行烷基化反应.Rafferty[9]用Mitsunobu 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取代苄胺的新方法. 用活化的苄醇16 和取代的胺进行Mitsunobu 反应, 以较好的产率得到了取代的苄胺17(Eq. 2). 这些苄胺是合成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Gougoutas[10]发展了一种合成磺酸酯的新方法. 他是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用手性的二级醇18 和甲磺酸进行酯化, 得到构型翻转的磺酸酯19 (Eq. 3).膦酸酯的应用比较广泛, 但以往合成膦酸酯的方法都比较烦琐. Campbell[11,12]将Mitsunobu 反应应用好的效果(Eq. 4).Zbiral[13]用苯硫酚和醇22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合成硫醚23, 同时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发生翻转(Eq.5).Dziadulewicz[14]发现咪唑25 可以和醇24 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反应, 得到N-烷基取代的咪唑26(Eq. 6). 这一方法简便易行, 收率也比较好, 为合成手性的离子液提供了原料.\Silks[15]用Mitsunobu 反应对硒化物进行烷基化. 硒化物27 和醇或者卤代物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分别以82 %~92 %和76 %~97 %的产率得到了Se烷基化产物28 (Eq. 7).Jackson[16,17]用一级胺29 和二氧化碳在Mitsunobu条件下反应, 合成了异氰酸酯33. 当用三苯基膦反应时, 只有烷基胺的产率较高, 而用三丁基膦反应时, 烷基胺和芳基胺的收率都很好. 他认为反应是这样进行的, 一级胺先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化合物30, 30 再和Mitsunobu 反应的中间体进行反应, 生成中间体31 和32, 32 脱去31 上的氢, 生成异氰酸酯33 (Scheme 6).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碳烷基化反应, 生成新的碳碳键. 一般情况下, Mitsunobu反应在碳碳键的形成中应用不大, 主要是因为一般碳氢键氢的酸性都比较弱. Macor[18]用邻硝基芳基乙腈34 作为酸, 与醇发生Mitsunobu 反应, 形成碳碳键, 生成化合物35(Eq. 8).化合物36 也可以作为酸在Mitsunobu 条件下和手性醇发生反应形成手性的碳碳键[19](Eq. 9). 它可以作为丙二酸二乙酯的替代物, 相比丙二酸二乙酯来说它有两个优点, 一是避免了二烷基化反应, 二是有其他官能团存在时反应不受影响.丙二酸二三氟乙酯(38)在经典的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可以和一级醇、部分二级醇发生反应, 得到单烷基化或者双烷基化产物39 (Eq. 10). 它在Mitsunobu 烷基化反应中可以作为方便实用的碳亲核试剂[20].Meldrum 酸40 在有机合成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合成子. 它同烯丙醇和苄醇进行Mitsunobu 烷基化反应,得到了很高产率的二烷基化产物41[21]. 这是Mitsunobu 反应首次应用于高度烯醇化并含有β-二羰基环状化合物的碳烷基化反应(Eq. 11).3 Mitsunobu 反应在合成复杂化合物中的应用杯环芳烃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其对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Bitter[22]首次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对叔丁基硫代杯环芳烃42 的选择性氧烷基化, 得到1,3 醚化的产物43. 可以在杯环芳烃上面接上不同的官能团, 从而以简捷的方法得到了用别的方法不易得到的含有反应活性官能团的中间体(Eq. 12).Bitter[23]用对叔丁基硫代杯环芳烃42 和低聚1,2-乙二醇进行Mitsunobu 偶联, 得到1,3-杯冠化合物44. 这一新方法的优点有: 反应时间短, 条件温和, 产率与其他环化方法接近等. 这一方法可以大量地制备1,3-杯冠化合物, 从而为1,3-杯冠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简便的方法(Eq. 13).Mulzer[24]发展了一条新的而且很有效的合成手性α-氨基酸的路线. 此路线的关键步骤是手性二级烯丙醇45 与邻苯二甲酰亚胺进行Mitsunobu反应, 得到构型完全翻转的氨基醇化合物46 , 经过官能团转化, 最终得到手性α-氨基酸47 (Scheme 7).Etoposide (48)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肺癌的药物, 研究表明, 它很容易被水解或者发生差向异构化, 生成羟基酸或者顺式的内酯酮. Kadow[25]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方法, 将化合物48 转化为内酰胺52, 他认为内酰胺52 不容易水解和发生差向异构化, 同时又保持了化合物48 的抗癌活性. 先将48 与肼在MeOH/AcOH体系中回流, 可以得到化合物49. 49 与过量的苯甲醛反应, 得到化合物50. 化合物50 进行分子内的Mitsunobu 环化反应, 得到预期的环化产物51. 将51 用Raney 镍进行还原, 就得到了内酰胺52 (Scheme 8) .Danishefsky[26]在合成大环化合物15-Aza-dEpoB(59)时, 用Mitsunobu 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翻转羟基的构型, 同时引入氮原子. 他用手性醇53 与叠氮酸发生Mitsunobu 反应, 得到构型翻转的叠氮化合物54, 接着进行钯催化下的Suzuki 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55. 还原55 的叠氮基成氨基, 用Boc 保护氨基得到化合物56. 56 进行Ru 催化下的Noyori 还原, 生成化合物57. 脱去化合物57 中的Boc 保护基, 将酯水解成酸, 分子内关环,得到化合物58, 脱去Troc 保护基, 最终合成了大环化合物59 (Scheme 9).1996年Hoger[27]将Mitsunobu 反应首次用于以芳基醚作为连接骨架的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中, 如Scheme 10 所示. 他以3-羟基间苯二甲酸酯60 为起始原料, 用硅试剂保护酚羟基得到化合物61, 还原酯基得到二醇化合物62. 化合物62 和化合物60 发生Mitsunobu 反应, 得到了一级树枝状化合物63, 脱去63 的硅保护基得到化合物64, 64 继续与62 进行Mitsunobu 反应, 就可以得到二级树枝状化合物65.为了寻找比抗坏血酸66 具有更好活性的化合物,人们一般对抗坏血酸进行碳烷基化或者氧烷基化, 合成抗坏血酸的衍生物. 但由于抗坏血酸上面含有四个羟基, 对其选择性氧烷基化比较麻烦. Hindsgaul[28]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对抗坏血酸 3 位羟基的选择性烷基化, 如Scheme 11所示. 将抗坏血酸的DMF 溶液在-78 ℃下与DEAD、三苯基膦混合, 然后与醇发生反应得到单一的产物, 经过与文献对比, 确定此产物为3-氧烷基化产物68. Hindsgaul 认为反应是经过67 这个中间体进行的. 利用这一反应, 通过两次Mitsunobu 反应, 还可以得到2,3-不同取代的二烷基化产物. 这一反应的优点, 一是不需要保护5,6-位的羟基, 缩短了反应步骤;二是一般的醇都可以进行反应, 原料易得; 三是反应条件温和, 易于操作.Ko[29]发现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进行Mitsunobu 反应时, 对于β位的羟基有完全的区域选择性(Scheme 12). 他将α,β-不饱和酯69 用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试剂进行双羟化, 得到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70, 70 再与叠氮酸进行Mitsunobu 反应, 就得到反式的α-羟基-β-叠氮基酯71. 如果70 先与PPTS 进行Mitsunobu 反应, 得到反式的α-羟基-β-对甲苯磺酯基酯72, 接着用叠氮基取代对甲苯磺酯基就可以得到顺式的α-羟基-β-叠氮基酯73. 在这几步反应中, 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进行Mitsunobu 反应时, 只有β位的羟基参与反应, α位的羟基几乎不参与反应, 表现出完全的区域选择性. Ko 的解释是: 由于酯基的拉电子效应使得α位的羟基具有更强的酸性, 同样的效应使得β位的羟基氧上的非键合电子具有更强的亲核性. 那么在适当的条件下, 亲电试剂将会选择同β位的羟基进行反应. 由于这一选择性, 就可以由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得到顺式的和反式的一对非对映异构化合物, 这样就使得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的应用更加广泛.周其林等[30]将消旋二级醇76 与邻苯二甲酰亚胺75 在手性环状膦胺试剂74 及DEAD存在下进行Mitsunobu 反应, 得到了取代的二酰亚胺(+)-77以及没有反应的光学纯的醇(+)-76 (Eq. 14). 这样就达到了对二级醇进行拆分的目的, 这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有用的. 尽管目前这一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还不是太好, 但如果找到比较好的手性膦试剂, 非对映选择性将会得到相应提高.Chandrasekhar[31]用(1S)-2-酮蒎酸79 作为手性辅助剂, 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对消旋的二级醇78 进行拆分, 得到没有反应的醇及相应的酯80, 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比较高, de 值大于75 % (Eq. 15). 将得到的酯水解后, 得到手性的醇. 这样就将消旋的二级醇拆分得到了一对对映异构体, 反应的收率在75 %左右, ee 值在80 %左右.近年来人们对Mitsunobu 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在不断深入, 尤其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方面应用较多. 如张雅文等[32]用Mitsunobu 反应对化合物81 的羟基进行苯基化作为关键反应步骤, 合成了(4S)-苯氧基-(S)-脯氨酸82(Scheme 13).潘鑫复等[33]将Mitsunobu 反应应用在1,4-手性苯并二氧六环木脂素的不对称全合成中, 作为构建手性1,4-苯并二氧六环骨架的关键步骤(Scheme 14).Hughes 等[34]利用Mitsunobu 环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合成了Bassiatin 及其立体异构体. 在Mitsunobu 环化反应中, Marianne 发现反应物的滴加速度影响着产物的立体构型(Scheme 15).Lepore 等[35]发现超声波可以加速酚与醇的Mitsunobu 反应速度, 尤其是空间位阻比较大的时候更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Scheme 16).Alvarez等[36]采用Mitsunobu 反应和Baeyer-Villiger 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片螺素L, U(Scheme 17), 这也是首次利用固相合成片螺素.4 结束语综上所述, 在温和的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 醇类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发生反应, 形成C—C, C—O, C—N, C—S 等新化学键, 而且, 对于手性醇类化合物, 其绝对构型在反应后一般都发生翻转. 因此, Mitsunobu反应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特殊的化合物, 用于官能团的转化、保护以及化合物构型的转化等方面. 可以预见, 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 它的用途必将更加深入和广泛.References[1] Mitsunobu, O. Synthesis 1981, 1.[2] Mitsunobu, O.; Yamada, M. Bull. Chem. Soc. Jpn. 1967, 40, 2380.[3] Crich, D.; Dyker, H.; Harris, R. J. J. Org. Chem. 1989, 54, 257 and references therein.[4] V arasi, M.; Walker, K. A. M.; Maddox, M. L. J. Org. Chem. 1987, 52, 4235 and references therein.[5] Hughes, D. L.; Reamer, R. A.; Bergan, J. J.; Grabowski, E. J. J. J. Am. Chem. Soc. 1988, 110, 6487 and referencestherein.[6] Santhosh, K. C.; Balasubramanian, K. K. Synth. Commun. 1994, 24(8), 1049.[7] Weissman, S. A.; Rossen, K.; Reider, P. J. Org. Lett. 2001, 3, 2513.[8] Brosse, N.; Pinto, M.; Jamart, B. J. Org. Chem. 2000, 65, 4370.[9] Nikam, S. S.; Kornberg, B. E.; Rafferty, M. F. J. Org. Chem. 1997, 62, 3754.[10] Anderson, N. G.; Lust, D. A.; Malley, M. F.; Gougoutas, J. Z. J. Org. Chem. 1996, 61, 7955.[11] Campbell, D. A. J. Org. Chem. 1992, 57, 6331.[12] Campbell, D. A.; Bermak, J. C. J. Org. Chem. 1994, 59, 658.[13] Loibner, H.; Zbiral, E. Helv. Chim. Acta 1976, 59, 2100.[14] Kim, E. J.; Koa, S. Y.; Dziadulewicz, E. K.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631.[15] Wu, R.; Odom, J. D.; Dunlap, R. B.; Silks, L. A.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9, 10, 1465.[16] Horvath, M. J.; Saylik, D.; Elmes, P. S.; Jackson, W. R.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 363.[17] Saylik, D.; Horvath, M. J.; Elmes, P. S.; Jackson, W. R. J. Org. Chem. 1999, 64, 3940.[18] Macor, J. E.; Wehner, J. M.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7195.[19] Hillier, M. C.; Desrosiers, J. N.; Marcoux J. F.; Grabowski, E. J. J. Org. Lett. 2004, 6, 573.[20] Takacs, J. M.; Xu, Z. R.; Jiang, X. T.; Leonov, A. P.; Theriot, G. C. Org. Lett. 2002, 4, 3843.[21] Shing, T. K. M.; Li, L. H.; Narkunan, K. J. Org. Chem. 1997, 62, 1617.[22] Bitter, I.; Csokai, V.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2261.[23] Csokai, V.; Grun, A.; Bitter, I.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4681.[24] Mulzer, J.; Funk, G. Synthesis 1995, 101.[25] Kadow, J. F.; Vyas, D. H.; Doyle, T. W. Tetrahedron Lett.1989, 30, 3299.[26] Stachel, S. J.; Chappell, M. D.; Lee, C. B.; Danishefsky, S. J. Org. Lett. 2000, 2, 1637.[27] Hoger, S. Synthesis 1997, 20.[28] Tahir, H.; Hindsgaul, O. J. Org. Chem. 2000, 65, 911.[29] Ko, S. Y. J. Org. Chem. 2002, 67, 2689.[30] Li, Z.-M.; Zhou, Z.-H.; Wang, L.-X.; Zhou, Q.-L.; Tang, C. C.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2, 13, 145.[31] Chandrasekhar, S.; Kulkarni, G.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2, 13, 615.[32] Shen, Z.-X.; Zhou, H.; Ma, J.-M.; Liu, Y.-H.; Zhang, Y.-W. Chin. J. Org. Chem. 2004, 24, 1213 (in Chinese).(沈宗旋, 周华, 马济美, 刘艳华, 张雅文, 有机化学, 2004, 24, 1213.)[33] Pan, X.-F.; Chen, X.-C. Chin. J. Org. Chem. 2001, 21, 1060(in Chinese).(潘鑫复, 陈小川, 有机化学, 2001, 21, 1060.)[34] Hughes, A. B.; Sleebs, M. M. J. Org. Chem. 2005, 70, 3079.[35] Lepore, S. D.; He, Y.-J. J. Org. Chem. 2003, 68, 8261.[36] Cironi, P.; Manzanares, I.; Albericio, F.; Alvarez, M. Org. Lett. 2003, 5, 2959.。
mitsunobu反应
mitsunobu反应
光延反应(Mitsunobu反应
反应)是⼀种双分⼦亲核取代反应(S N2反应)。
由⽇本化学家光延旺洋(Mitsunobu, Oyo)等⼈光延反应
于1967年发明,是现代有机合成中常⽤的反应。
该反应能将醇通过与三苯基膦和偶氮⼆羧酸⼆⼄酯(DEAD)[1]反应转化为多种化合物,⽐如酯。
此反应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产率⾼并带有构型翻转。
总反应:
醇羟基在偶氮⼆羧酸⼆⼄酯(DEAD)和三苯基膦的作⽤下被亲核试剂取代,同时跟羟基所连的碳原⼦构型发⽣翻转(⽡尔登翻转(en:Walden inversion))。
总反应⽅程式如下:
反应机理:
⽤途:
在有机合成中常⽤来使⼀个带羟基的⼿性碳原⼦在温和的条件下发⽣构型翻转,以改变其⽴体化学构型。
此外选⽤不同的亲核试剂可以⽣成C-O键,C-N键,C-S键,C-C键等等。
参考:
1.Mitsunobu, O.; Yamada, Y. Bull. Chem. Soc. Japan 1967, 40, 2380-238
2.。
Mitsunobu及相关反应:最新进展及应用
1Mitsunobu反应概念Mitsunobu反应是指在偶氮二羧酸二酯(1)与三烷(芳)基膦(2)存在下,醇与带有活性氢的各种前亲核试剂(pronucleophile,NuH)进行的脱水缩合反应。
反应过程中1被还原为肼二羧酸二酯,2被氧化为氧化三烃基膦,因此Mitsunobu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范畴。
Mitsunobu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与很多官能团相容,可以构建C–O、C–N、C–S、C–X、C–C等键,因此迅速发展成为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之一,已在药物、天然产物和其它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中广泛应用。
2Mitsunobu反应发现Mitsunobu反应是以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有机化学家光延旺洋(Oyo Mitsunobu)教授命名的人名反应。
1967年光延旺洋等首先报道,在偶氮二羧酸二乙酯(DEAD)和三苯膦(TPP)存在下羧酸与伯醇、仲醇成酯,并提出了反应机理。
3 Mitsunobu反应概述3.1反应机理Mitsunobu反应得到较多共识的3步机理如下:(1)1与2快速加成反应生成两性离子3,其后被酸性NuH质子化生成季鏻盐;(2)醇的活化步骤,季鏻盐与醇反应生成氧鏻盐4和还原型副产物肼二羧酸二酯;(3)亲核试剂Nu–与氧鏻盐离子发生SN2反应,生成构型反转的5和氧化型副产物氧化三烃基膦。
Mitsunobu反应中生成的氧鏻盐离子具有极佳的离去基团特性。
3.2 反应试剂(Mitsunobu试剂)常用的1包括DEAD、偶氮二羧酸二异丙酯(DIAD)、二叔丁酯(DBAD)。
其中DEAD的使用最为广泛。
常用的2包括TPP、三丁膦(TBP)、三甲膦(TMP) 。
TPP是结晶性固体,应用最为广泛。
3.3反应溶剂Mitsunobu反应是一个脱水缩合过程,必须控制反应体系中的水分,避免1和2的损耗。
反应介质通常采用无水非质子溶剂,如苯、甲苯、四氢呋喃、乙醚、叔丁基甲基醚、乙酸乙酯、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等。
mitsunobu reaction碳碳键形成
mitsunobu reaction碳碳键形成
Mitsunobu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用来在不生成任何铃木偶联或Stille偶联副产物的情况下,形成碳-碳键。
在Mitsunobu反应中,首先将有机醇与二芳基膦酸酯(如二苯基膦酸酯)和亚砜反应生成活化试剂,并将其与卤代烃或丙酮酸酯等底物反应,生成碳-碳键。
反应机理中,活化试剂与底物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叔醇酯和环氧化合物的中间体。
然后,环氧根离子发生胺催化的开环反应,生成烯醇或烯酮。
最后,通过脱水和异构化,形成羰基化合物和膦酸酯。
Mitsunobu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药物和其他有机分子。
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底物选择性广泛、操作简单等优点。
Appel-Reaction-and-Mitsunobu-Reaction
Appel Reaction and Mitsunobu Reaction Appel 反应Appel反应,用三苯基膦和四氯化碳将醇转化为氯代烃。
此反应是用于引入卤原子的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法。
伯醇、仲醇和多数叔醇都能顺利发生反应。
用四溴化碳或溴作为卤原子源,或者用碘甲烷或碘,可得到相应的溴代烃和碘代烃。
首先三苯基膦与四氯化碳生成鏻正离子和三氯甲基负离子离子对,三氯甲基负离子从醇夺取质子,生成氯仿,同时醇转化为烷氧负离子。
烷氧负离子对鏻正离子进行亲核取代,得到含P-O 键的中间体(5)和氯离子,然后氯离子对(5)进行亲核进攻,产生三苯基氧膦和产物氯代烃(6)。
如果以叔醇为底物,则最后一步生成氯代烃和三苯基氧膦为SN1 机理。
反应的推动力是固体三苯基氧膦的生成,它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其中含有键能较强的P=O 双键,利于反应进行。
可以这样认为,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在反应后转移到氯代烃中,自身接受醇的羟基氢,生成氯仿。
醇的羟基氧则被三苯基膦接受,三苯基膦变为三苯基氧膦。
醇和有机磷氯化物的反应三苯基膦氯化物,如Ph3PX2, PH3P+CX3X-以及亚磷酸三苯酯氯化物如(PhO)3PX2、(PhO)3P+RX-,在和醇进行氯置换反应,具有活性大,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
由于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很少,因此不容易发生氯化氢引起的副反应。
三苯基膦和六氯代丙酮(HCA)复合物和Ph3P/CCl4相似,也能将光学活性的烯丙醇在温和条件下转化成为构型翻转的烯丙氯代物,而且不发生异构、重排等副反应。
这个试剂比Ph3P/CCl4更温和,反应迅速,特别适宜于用其他方法易引起重排的烯丙醇。
OH Ph3P/HCA Cl(90%)H D HHOH*Ph3P/HCAHDHClH*(94%)(>99% 构型翻转)[12][13]此外,三苯膦或亚磷酸酯和N-氯代酰胺组成的复合氯化剂与上述试剂相似,但特别适宜于对酸不稳定的醇或者是甾体醇的氯置换反应,也可用于缺电子的π体系的羟基氯置换。
Mitsunobu反应
Mitsunobu反应1. 前⾔1967 年,Oyo Mitsunobu 报导了在三苯膦(PPh3)和偶氮⼆甲酸⼆⼄酯(DEAD)作⽤下酸和醇缩合成酯的新⽅法。
当底物为仲醇的时候,与羟基相连的碳原⼦的构型会发⽣翻转。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类合成⽅法,我们称之为Mitsunobu 反应。
这类反应被⼴泛应⽤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天然产物的合成中。
2.醇的翻转在Mitsunobu 反应中,DEAD 和三苯膦⾸先⽣成⼀个活性的甜菜碱式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这个活性中间体夺取作为亲核试剂的酸的质⼦并同时活化醇,随后经过SN2 取代,得到⼿性翻转的酯;将得到的酯⽔解,其净结果是醇的构型翻转。
反应在很温和的条件下进⾏,通常反应温度是在0oC到室温,⼤部分基团都不会影响反应。
但亲核试剂质⼦的pKa值必须⼩于甜菜碱式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的pKa值(~13),否则亲核试剂的质⼦不能被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夺取,反应不能进⾏。
低极性的溶剂有利于反应,通常⽤四氢呋喃,⼄醚,⼆氯甲烷和甲苯作为溶剂,有时候⼄酸⼄酯,⼄腈和DMF也⽤作溶剂。
最早将Mitsunobu ⼿性翻转⽤于天然产物的合成的⼀个例⼦如下,只需⼀步就将5α-choletan-3β-ol 转变为5α-choletan-3α-ol,⽽此前这个转化需要好⼏步反应才能实现。
1991 年,Eli Lilly 的化学家 Martin 和 Dodge 发现⽤p-硝基苯甲酸(PNBA)作为亲核试剂对⽴体位阻较⼤的醇的翻转更有效。
Buszek和Jeong据此合成了Octalatin A和B的前体。
p-硝基苯甲酸(PNBA)还能有效地抑制副反应:醇的消除6。
所以,在Mitsunobu 反应中,通常使⽤p-硝基苯甲酸(PNBA)。
Tsunoda 等发现,对于位阻较⼤的醇,TMAD(N, N, N’, N’-tetramethylazodicarboxamide)和三丁基膦的体系效果⽐较好。
经典化学反应Mitsunobu 反应-
经典化学合成反应标准操作Mitsunobu 反应目录1.前言 (2)2.醇的翻转 (3)2.1 Mitsunobu 法醇的构型翻转合成方法示例 (7)3.Mitsunobu 醚化反应 (8)3.1 Mitsunobu 法醚的合成方法示例 (9)4.Mitsunobu 氨基取代反应 (10)4.1 Mitsunobu 法利用苯磺酰胺合成胺方法示例 (13)4.2 Mitsunobu 法利用DPPA合成伯胺方法示例 (13)4.3 Mitsunobu 法分子内关环合成相应的环状胺方法示例 (14)4.4 Mitsunobu 法合成丙二烯方法示例 (14)5.Mitsunobu 硫代反应 (16)5.1 Mitsunobu 法合成硫醚方法示例 (16)6.Mitsunobu 卤代反应 (18)6.1 Mitsunobu 法合成卤代物方法示例 (18)7.其他手性翻转试剂 (20)1. 前言1967年,Oyo Mitsunobu 报导了在三苯膦(PPh3)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作用下酸和醇缩合成酯的新方法1。
当底物为仲醇的时候,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构型会发生翻转。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一大类合成方法,我们称之为Mitsunobu 反应。
这类反应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天然产物的合成中2。
2.醇的翻转在Mitsunobu 反应中,DEAD 和三苯膦首先生成一个活性的甜菜碱式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 ),这个活性中间体夺取作为亲核试剂的酸的质子并同时活化醇,随后经过S N 2取代,得到手性翻转的酯;将得到的酯水解,其净结果是醇的构型翻转。
R O R OH Ar O23反应在很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通常反应温度是在0o C 到室温,大部分基团都不会影响反应。
但亲核试剂质子的pKa 值必须小于甜菜碱式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 )的pKa 值(~13),否则亲核试剂的质子不能被中间体(betaine intermediate )夺取,反应不能进行。
利用Mitsunobu反应合成5′-脱氧-5′-乙酰硫代腺苷
硫醚键。该方法总收率 较低 , 主要是 引入易离去
基 团后 容易 受 嘌呤 环 上 一 的攻击 而形 成 环 核苷
tres p (o l ido 9 6 )adoes p ye f 84 ) epcvl.T esut ew s he t sta ye f . % e t l 6 n n t (ido6 .% ,rset e e l i y h t eu a r r
c r ce ie y ha a trz d b H NMR n a d MS.Th o sb e r a t n me ha s wa o i e c o d n o t e e p si l e c i c nim s prv d d a c r i g t h o fc ha OH x i ie r ee t e r p a e y a eyt i r u n t e o e se t o a tt t5 e h b td mo e s lci e lc d b c tl o g o p i n tp me h d. v h h Ke wo ds:a e o i e;5'Ac tl i 一 d o y ce sd y r d n sn - e yt o 5 一 e x nu lo i e;Mis n b e c in;s n h ss h tu o u r a t o y t e iNG — i I Do g e S o -i Yiwe
( o eeo hm syadC e cl nier g SuhC iaU iesyo eh o g ,G aghu5 04 , hn ) C U g f e ir n hmi g e n , ot hn nvrt f cn l y u nzo 16 0 C ia C t aE n i i T o
mistnobu反应机理
mistnobu反应机理Mistnobu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它通过烷基亚硝酸盐从烯烃中取代羧基而发生。
它的反应历程复杂,其机理也一直以来被研究者关注。
自2000年以来,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
本文将简要介绍Mistnobu反应的反应历程和机理。
Mistnobu反应由三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是以烷基亚硝酸盐为催化剂取代羧基;第二步是烷基氧羟化;第三步是氢化烯烃。
在第一步中,烷基亚硝酸盐的催化作用主要是由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它与烯烃中的羧基形成羧基硝酸盐,同时从烯烃中取代一部分羧基。
在第二步,氢化的烷基亚硝酸盐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氧羟化的烷基硝酸盐,然后经过再氢化反应变成水溶性的烷基醋酸盐,在最后一步,烷基醋酸盐会再次被氢化,产生烯烃和水。
在Mistnobu反应发生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作用。
烷基亚硝酸盐催化剂中的烷基部分是激活羧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形成烷基硝酸盐,从而激活烯烃中的羧基,促进反应的发生。
碱可以促进催化剂的氧羟化反应,从而完成烯烃的氢化反应。
Mistnobu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机反应,它的反应历程相对较快,反应所需的温度较低,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也可以在低温下完成。
此外,它可以通过环烯烃、芳香烃、烃烷型烷基、醛或酮作为反应原料,获得多种高纯度、多种结构复杂的产物,用于合成药物和材料以及多种有机分子。
Mistnobu反应的机理研究已取得重大进步。
近年来,研究者用多种方法,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电化学以及使用含氧配体催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者发现,Mistnobu反应的反应历程可以由Cl取代反应物和碱导致的氢化反应及其后续步骤组成,催化剂(如烷基亚硝酸盐)在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激活羧基,促进反应进行。
综上所述,Mistnobu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它的反应历程相对较快,反应所需的温度较低,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也可以在低温下完成。
此外,它的反应机理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催化剂在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mistnobu反应机理
mistnobu反应机理
mistnobu反应机理:
醇与羧酸在偶氮二羧酸乙酯(DEAD)和三苯基膦(TPP)作用下生成酯。
若有手性碳,则构型发生翻转。
Mitsunobu反应的机理是:TPP与DEAD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磷盐中间体,随后夺取前亲核试剂(pronucleophile)中的质子,形成盐5。
随后醇进攻磷盐中的P,形成中间体8和肼基二甲酸乙酯(7)。
亲核试剂与8反应,形成产物12和三苯氧膦(13)。
也会通过其它两条途径形成别的产物(9和10)。
Mitsunobu反应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耐受性好、操作简便。
除了用于构建C-O,也能用于C-N、C-S、C-C。
因此,该反应广泛用于制药领域。
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偶氮二羧酸二酯受热受撞击易发生爆炸、毒性大;原子经济性不高,用到等当量的偶氮二羧酸二酯和三苯基膦;生成等当量的肼基二羧酸二酯和三苯氧膦,难除去,形成废渣。
因此,很多研究人员尝试研究催化型的Mitsunobu反应。
如香港大学的Toy在2006年用催化量的DEAD,而与底物等当量的醋酸碘苯作为氧化剂氧化生成的肼基二羧酸乙酯,避免了大量使用DEAD。
这里还是用到等当量的氧化剂和三苯氧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论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Mitsunobu反应研究进展课程名称科学前沿讲座评阅成绩成绩评定老师签名日期:2014年09月25日Mitsunobu 反应研究进展摘要Mitsunobu 反应可以在温和的中性反应条件下形成C—O, C—N, C—S, C—C等键,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或化合物的官能团转化, 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反应.关键词Mitsunobu 反应; 研究; 进展; 合成; 综述Recent Progress of Mitsunobu ReactionAbstract Mitsunobu re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 C—N,C—S and C—C bonds under mild and neutral condition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various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 an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such reaction.Keywords Mitsunobu reaction; research; progress;synthesis; review官能团的转化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合成中经常需要进行官能团转化, 构建新的化学键, 如C—O, C—N, C—S, C—C等化学键. 而Mitsunobu 反应[1](Eq. 1)是在偶氮二碳酸二乙酯(DEAD)或者偶氮二碳酸二异丙酯(DIAD)和三苯基膦作用下,醇类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反应, 形成C—O, C—N, C—S, C—C等键的反应. 它最早是在1967 年由Mitsunobu 等[2]发现. Mitsunobu 反应一般是在温和的中性条件下进行的, 同时, 如果是手性醇参加反应, 醇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一般会发生翻转, 因此, Mitsunobu 反应广泛应用于各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或化合物的官能团转化, 是一个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反应. 本文就近年来Mitsunobu 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1 Mitsunobu 反应的机理研究Mitsunobu[1]认为, 该反应经过如Scheme 1 所示四个过程. (a) DEAD (1)和三苯基膦(2)进行加成, 形成季鏻盐3, (b)对季鏻盐 3 进行质子化, (c)形成烷氧鏻盐4,(d)发生SN2型取代反应, 构型发生翻转, 生成产物R2X.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三苯基膦被氧化成为三苯氧膦, 偶氮二碳酸二乙酯被还原成为肼二碳酸二乙酯.近年来, 对Mitsunobu 反应机理研究得比较多[3~5],美国化学家Varasi 等结合以前的研究基础, 以及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用31P NMR 对Mitsunobu 反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结合实验结果, 他提出了如Scheme 2 所示的反应机理. 他发现, 酸性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时间不同, 反应的机理就有所不同. 反应的第一步仍然是DEAD (1)和三苯基膦(2)进行加成, 形成季鏻盐3. 当 3 形成时酸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或者此时加入酸, 季鏻盐 3 就会马上发生质子化形成中间体5. 此时加入醇, 中间体 5 就会缓慢的形成鏻盐4, 接着发生S N2取代反应并生成产物. 当 3 形成时, 如反应体系中没有酸存在, 此时加入醇, 一半季鏻盐 3 会与醇发生反应,形成二烷氧基鏻盐6, 在此时加入酸, 剩下的季鏻盐会发生质子化生成5, 而 6 也会很快和酸发生反应生成鏻盐4, 同时释放出一半的醇去和中间体 5 发生反应. 在此反应过程中, 从 5 到 4 的反应过程非常慢, 从 6 到 4 的反应过程则非常快.2 Mitsunobu 反应完成的官能团转换通常, 邻溴代醇类化合物的醚化比较困难, 尤其是形成芳基醚的情况. Santhosh 等[6]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这一过程(Scheme 3), 酚和邻溴代醇吡喃化合物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醚化, 条件温和, 产率和立体选择性都比较好. 有趣的是, 顺式化合物7 与酚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醚化, 得到反式的醚化物8, 而反式化合物9 与酚进行同样的反应, 也得到了反式的醚化物8. 这一立体选择性与通常Mitsunobu 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有所不同, 可能是位阻原因造成的.光学纯的芳基环氧化合物在天然产物的手性合成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一般是通过立体选择性环氧化的方法进行合成, 但对于末端烯烃如苯乙烯, 环氧化比较困难. Weissman 等[7]用Mitsunobu 反应轻松地拿到了手性芳基环氧化合物. 他先将苯乙烯化合物10 用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进行双羟化得到邻二醇化合物11, 继而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分子内醚化,以大于99 %的ee 值得到手性芳基环氧化合物12 (Scheme 4). 这一反应对于芳环上连有拉电子基团的化合物比较有效. 因为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和Mitsunobu 反应都易于操作, 使得这一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合成取代肼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Jamart[8]以化合物13 为原料, 通过Mitsunobu 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4, 然后脱去邻苯二甲酰基就可以得到1,1-二取代的肼15 (Scheme 5). 从而证明化合物13 在Mitsunobu 反应中是一个很好的酸, 可以和一级、二级或者苄基醇进行烷基化反应.Rafferty[9]用Mitsunobu 反应发展了一条合成取代苄胺的新方法. 用活化的苄醇16 和取代的胺进行Mitsunobu 反应, 以较好的产率得到了取代的苄胺17(Eq. 2). 这些苄胺是合成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Gougoutas[10]发展了一种合成磺酸酯的新方法. 他是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用手性的二级醇18 和甲磺酸进行酯化, 得到构型翻转的磺酸酯19 (Eq. 3).膦酸酯的应用比较广泛, 但以往合成膦酸酯的方法都比较烦琐. Campbell[11,12]将Mitsunobu 反应应用好的效果(Eq. 4).Zbiral[13]用苯硫酚和醇22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合成硫醚23, 同时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发生翻转(Eq.5).Dziadulewicz[14]发现咪唑25 可以和醇24 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反应, 得到N-烷基取代的咪唑26(Eq. 6). 这一方法简便易行, 收率也比较好, 为合成手性的离子液提供了原料.\Silks[15]用Mitsunobu 反应对硒化物进行烷基化. 硒化物27 和醇或者卤代物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分别以82 %~92 %和76 %~97 %的产率得到了Se烷基化产物28 (Eq. 7).Jackson[16,17]用一级胺29 和二氧化碳在Mitsunobu条件下反应, 合成了异氰酸酯33. 当用三苯基膦反应时, 只有烷基胺的产率较高, 而用三丁基膦反应时, 烷基胺和芳基胺的收率都很好. 他认为反应是这样进行的, 一级胺先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化合物30, 30 再和Mitsunobu 反应的中间体进行反应, 生成中间体31 和32, 32 脱去31 上的氢, 生成异氰酸酯33 (Scheme 6).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碳烷基化反应, 生成新的碳碳键. 一般情况下, Mitsunobu反应在碳碳键的形成中应用不大, 主要是因为一般碳氢键氢的酸性都比较弱. Macor[18]用邻硝基芳基乙腈34 作为酸, 与醇发生Mitsunobu 反应, 形成碳碳键, 生成化合物35(Eq. 8).化合物36 也可以作为酸在Mitsunobu 条件下和手性醇发生反应形成手性的碳碳键[19](Eq. 9). 它可以作为丙二酸二乙酯的替代物, 相比丙二酸二乙酯来说它有两个优点, 一是避免了二烷基化反应, 二是有其他官能团存在时反应不受影响.丙二酸二三氟乙酯(38)在经典的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可以和一级醇、部分二级醇发生反应, 得到单烷基化或者双烷基化产物39 (Eq. 10). 它在Mitsunobu 烷基化反应中可以作为方便实用的碳亲核试剂[20].Meldrum 酸40 在有机合成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合成子. 它同烯丙醇和苄醇进行Mitsunobu 烷基化反应,得到了很高产率的二烷基化产物41[21]. 这是Mitsunobu 反应首次应用于高度烯醇化并含有β-二羰基环状化合物的碳烷基化反应(Eq. 11).3 Mitsunobu 反应在合成复杂化合物中的应用杯环芳烃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其对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Bitter[22]首次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对叔丁基硫代杯环芳烃42 的选择性氧烷基化, 得到1,3 醚化的产物43. 可以在杯环芳烃上面接上不同的官能团, 从而以简捷的方法得到了用别的方法不易得到的含有反应活性官能团的中间体(Eq. 12).Bitter[23]用对叔丁基硫代杯环芳烃42 和低聚1,2-乙二醇进行Mitsunobu 偶联, 得到1,3-杯冠化合物44. 这一新方法的优点有: 反应时间短, 条件温和, 产率与其他环化方法接近等. 这一方法可以大量地制备1,3-杯冠化合物, 从而为1,3-杯冠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简便的方法(Eq. 13).Mulzer[24]发展了一条新的而且很有效的合成手性α-氨基酸的路线. 此路线的关键步骤是手性二级烯丙醇45 与邻苯二甲酰亚胺进行Mitsunobu反应, 得到构型完全翻转的氨基醇化合物46 , 经过官能团转化, 最终得到手性α-氨基酸47 (Scheme 7).Etoposide (48)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肺癌的药物, 研究表明, 它很容易被水解或者发生差向异构化, 生成羟基酸或者顺式的内酯酮. Kadow[25]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方法, 将化合物48 转化为内酰胺52, 他认为内酰胺52 不容易水解和发生差向异构化, 同时又保持了化合物48 的抗癌活性. 先将48 与肼在MeOH/AcOH体系中回流, 可以得到化合物49. 49 与过量的苯甲醛反应, 得到化合物50. 化合物50 进行分子内的Mitsunobu 环化反应, 得到预期的环化产物51. 将51 用Raney 镍进行还原, 就得到了内酰胺52 (Scheme 8) .Danishefsky[26]在合成大环化合物15-Aza-dEpoB(59)时, 用Mitsunobu 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翻转羟基的构型, 同时引入氮原子. 他用手性醇53 与叠氮酸发生Mitsunobu 反应, 得到构型翻转的叠氮化合物54, 接着进行钯催化下的Suzuki 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55. 还原55 的叠氮基成氨基, 用Boc 保护氨基得到化合物56. 56 进行Ru 催化下的Noyori 还原, 生成化合物57. 脱去化合物57 中的Boc 保护基, 将酯水解成酸, 分子内关环,得到化合物58, 脱去Troc 保护基, 最终合成了大环化合物59 (Scheme 9).1996年Hoger[27]将Mitsunobu 反应首次用于以芳基醚作为连接骨架的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中, 如Scheme 10 所示. 他以3-羟基间苯二甲酸酯60 为起始原料, 用硅试剂保护酚羟基得到化合物61, 还原酯基得到二醇化合物62. 化合物62 和化合物60 发生Mitsunobu 反应, 得到了一级树枝状化合物63, 脱去63 的硅保护基得到化合物64, 64 继续与62 进行Mitsunobu 反应, 就可以得到二级树枝状化合物65.为了寻找比抗坏血酸66 具有更好活性的化合物,人们一般对抗坏血酸进行碳烷基化或者氧烷基化, 合成抗坏血酸的衍生物. 但由于抗坏血酸上面含有四个羟基, 对其选择性氧烷基化比较麻烦. Hindsgaul[28]用Mitsunobu 反应实现了对抗坏血酸 3 位羟基的选择性烷基化, 如Scheme 11所示. 将抗坏血酸的DMF 溶液在-78 ℃下与DEAD、三苯基膦混合, 然后与醇发生反应得到单一的产物, 经过与文献对比, 确定此产物为3-氧烷基化产物68. Hindsgaul 认为反应是经过67 这个中间体进行的. 利用这一反应, 通过两次Mitsunobu 反应, 还可以得到2,3-不同取代的二烷基化产物. 这一反应的优点, 一是不需要保护5,6-位的羟基, 缩短了反应步骤;二是一般的醇都可以进行反应, 原料易得; 三是反应条件温和, 易于操作.Ko[29]发现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进行Mitsunobu 反应时, 对于β位的羟基有完全的区域选择性(Scheme 12). 他将α,β-不饱和酯69 用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试剂进行双羟化, 得到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70, 70 再与叠氮酸进行Mitsunobu 反应, 就得到反式的α-羟基-β-叠氮基酯71. 如果70 先与PPTS 进行Mitsunobu 反应, 得到反式的α-羟基-β-对甲苯磺酯基酯72, 接着用叠氮基取代对甲苯磺酯基就可以得到顺式的α-羟基-β-叠氮基酯73. 在这几步反应中, 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进行Mitsunobu 反应时, 只有β位的羟基参与反应, α位的羟基几乎不参与反应, 表现出完全的区域选择性. Ko 的解释是: 由于酯基的拉电子效应使得α位的羟基具有更强的酸性, 同样的效应使得β位的羟基氧上的非键合电子具有更强的亲核性. 那么在适当的条件下, 亲电试剂将会选择同β位的羟基进行反应. 由于这一选择性, 就可以由顺式的α,β-二羟基酯类化合物得到顺式的和反式的一对非对映异构化合物, 这样就使得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的应用更加广泛.周其林等[30]将消旋二级醇76 与邻苯二甲酰亚胺75 在手性环状膦胺试剂74 及DEAD存在下进行Mitsunobu 反应, 得到了取代的二酰亚胺(+)-77以及没有反应的光学纯的醇(+)-76 (Eq. 14). 这样就达到了对二级醇进行拆分的目的, 这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有用的. 尽管目前这一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还不是太好, 但如果找到比较好的手性膦试剂, 非对映选择性将会得到相应提高.Chandrasekhar[31]用(1S)-2-酮蒎酸79 作为手性辅助剂, 在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对消旋的二级醇78 进行拆分, 得到没有反应的醇及相应的酯80, 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比较高, de 值大于75 % (Eq. 15). 将得到的酯水解后, 得到手性的醇. 这样就将消旋的二级醇拆分得到了一对对映异构体, 反应的收率在75 %左右, ee 值在80 %左右.近年来人们对Mitsunobu 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在不断深入, 尤其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方面应用较多. 如张雅文等[32]用Mitsunobu 反应对化合物81 的羟基进行苯基化作为关键反应步骤, 合成了(4S)-苯氧基-(S)-脯氨酸82(Scheme 13).潘鑫复等[33]将Mitsunobu 反应应用在1,4-手性苯并二氧六环木脂素的不对称全合成中, 作为构建手性1,4-苯并二氧六环骨架的关键步骤(Scheme 14).Hughes 等[34]利用Mitsunobu 环化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合成了Bassiatin 及其立体异构体. 在Mitsunobu 环化反应中, Marianne 发现反应物的滴加速度影响着产物的立体构型(Scheme 15).Lepore 等[35]发现超声波可以加速酚与醇的Mitsunobu 反应速度, 尤其是空间位阻比较大的时候更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Scheme 16).Alvarez等[36]采用Mitsunobu 反应和Baeyer-Villiger 反应作为关键步骤,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片螺素L, U(Scheme 17), 这也是首次利用固相合成片螺素.4 结束语综上所述, 在温和的Mitsunobu 反应条件下, 醇类化合物和酸性化合物发生反应, 形成C—C, C—O, C—N, C—S 等新化学键, 而且, 对于手性醇类化合物, 其绝对构型在反应后一般都发生翻转. 因此, Mitsunobu反应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特殊的化合物, 用于官能团的转化、保护以及化合物构型的转化等方面. 可以预见, 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 它的用途必将更加深入和广泛.References[1] Mitsunobu, O. Synthesis 1981, 1.[2] Mitsunobu, O.; Yamada, M. Bull. Chem. Soc. Jpn. 1967, 40, 2380.[3] Crich, D.; Dyker, H.; Harris, R. J. J. Org. Chem. 1989, 54, 257 and references therein.[4] V arasi, M.; Walker, K. A. M.; Maddox, M. L. J. Org. Chem. 1987, 52, 4235 and references therein.[5] Hughes, D. L.; Reamer, R. A.; Bergan, J. J.; Grabowski, E. J. J. J. Am. Chem. Soc. 1988, 110, 6487 and referencestherein.[6] Santhosh, K. C.; Balasubramanian, K. K. Synth. Commun. 1994, 24(8), 1049.[7] Weissman, S. A.; Rossen, K.; Reider, P. J. Org. Lett. 2001, 3, 2513.[8] Brosse, N.; Pinto, M.; Jamart, B. J. Org. Chem. 2000, 65, 4370.[9] Nikam, S. S.; Kornberg, B. E.; Rafferty, M. F. J. Org. Chem. 1997, 62, 3754.[10] Anderson, N. G.; Lust, D. A.; Malley, M. F.; Gougoutas, J. Z. J. Org. Chem. 1996, 61, 7955.[11] Campbell, D. A. J. Org. Chem. 1992, 57, 6331.[12] Campbell, D. A.; Bermak, J. C. J. Org. Chem. 1994, 59, 658.[13] Loibner, H.; Zbiral, E. Helv. Chim. Acta 1976, 59, 2100.[14] Kim, E. J.; Koa, S. Y.; Dziadulewicz, E. K.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631.[15] Wu, R.; Odom, J. D.; Dunlap, R. B.; Silks, L. A.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9, 10, 1465.[16] Horvath, M. J.; Saylik, D.; Elmes, P. S.; Jackson, W. R.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 363.[17] Saylik, D.; Horvath, M. J.; Elmes, P. S.; Jackson, W. R. J. Org. Chem. 1999, 64, 3940.[18] Macor, J. E.; Wehner, J. M.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7195.[19] Hillier, M. C.; Desrosiers, J. N.; Marcoux J. F.; Grabowski, E. J. J. Org. Lett. 2004, 6, 573.[20] Takacs, J. M.; Xu, Z. R.; Jiang, X. T.; Leonov, A. P.; Theriot, G. C. Org. Lett. 2002, 4, 3843.[21] Shing, T. K. M.; Li, L. H.; Narkunan, K. J. Org. Chem. 1997, 62, 1617.[22] Bitter, I.; Csokai, V.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2261.[23] Csokai, V.; Grun, A.; Bitter, I.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4681.[24] Mulzer, J.; Funk, G. Synthesis 1995, 101.[25] Kadow, J. F.; Vyas, D. H.; Doyle, T. W. Tetrahedron Lett.1989, 30, 3299.[26] Stachel, S. J.; Chappell, M. D.; Lee, C. B.; Danishefsky, S. J. Org. Lett. 2000, 2, 1637.[27] Hoger, S. Synthesis 1997, 20.[28] Tahir, H.; Hindsgaul, O. J. Org. Chem. 2000, 65, 911.[29] Ko, S. Y. J. Org. Chem. 2002, 67, 2689.[30] Li, Z.-M.; Zhou, Z.-H.; Wang, L.-X.; Zhou, Q.-L.; Tang, C. C.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2, 13, 145.[31] Chandrasekhar, S.; Kulkarni, G.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2, 13, 615.[32] Shen, Z.-X.; Zhou, H.; Ma, J.-M.; Liu, Y.-H.; Zhang, Y.-W. Chin. J. Org. Chem. 2004, 24, 1213 (in Chinese).(沈宗旋, 周华, 马济美, 刘艳华, 张雅文, 有机化学, 2004, 24, 1213.)[33] Pan, X.-F.; Chen, X.-C. Chin. J. Org. Chem. 2001, 21, 1060(in Chinese).(潘鑫复, 陈小川, 有机化学, 2001, 21, 1060.)[34] Hughes, A. B.; Sleebs, M. M. J. Org. Chem. 2005, 70, 3079.[35] Lepore, S. D.; He, Y.-J. J. Org. Chem. 2003, 68, 8261.[36] Cironi, P.; Manzanares, I.; Albericio, F.; Alvarez, M. Org. Lett. 2003, 5, 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