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放主题性区域活动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投放主题性区域活动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在投放主题性区域活动材料时应遵循的原则:

1、材料的投放要遵循层进行的原则

(层进行包括层次性和递进性,层次性体现在某阶段的幼儿达到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递进性则体现在不断地由底层向高层次发展)主题内容的层次性以及材料提供的层次性,完全影响幼儿对知识的接受以及学习的效率。我们平时在材料提供前,先将主题相关的内容分层次,然后再提供相应的材料,并关注材料的利用价值。

首先,按照年龄层次投放材料。

例如: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同样的动物拼版游戏,材料投放上就应有很大的不同,小班为简单的4---6块动物拼版,中班为较复杂的8----10块动物拼版,且边缘接缝也要较难,大班的拼版不但数量多而且方向顺序上的要求,难度要更高。

其次,按照递进性投放材料。

例如:幼儿剪纸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剪不光滑—能沿线剪—能折剪—能剪厚纸—镂空剪纸,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并努力引到幼儿选择能让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材料进行操作,以促进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2、投放的材料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有趣味的材料能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效果,提高目标的达成。

例如:主题活动《我自己》,针对“发展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这一培养目标,我们投放了许多富有趣味的材料。在生活区,让幼儿学习“喂食”,考虑到

如果仅让幼儿把不同的“食物”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中,他们会觉得单调乏味,从而失去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做了多种动物的头像,并提供给幼儿不同的喂食工具,这样幼儿就可以饶有兴致地根据自己的的能力选择工具给小动物喂食,他们一边喂,一边还会和小动物交谈呢。另外,可以把孩子在美工区制作的头饰、指偶、花边等收集起来投放到表演区,让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自由表演,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

3、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化

材料的多样化主要是指完成目标的形式要多样,材料的功能要多样,材料的品种要多样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针对小班主题《妈妈的节日》中的“穿项链送妈妈”活动,教师在区域中提供各种颜色的珠子或由大吸管剪成的一节一节当珠子和数字卡、图形,幼儿可已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制作。如:自由穿——按颜色穿——按数字穿——按图形所示的规律穿。

投放的材料可以是现成玩具、自然玩具(沙、米、硬币……)以及自制的玩具(自制绕线猫、靠背纽扣……)。教师配置必要的成品材料,充分发动教师、家长和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材料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需要的丰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

4、注重区域材料的整合

传统的区域活动中,材料一般有严格的分类放置特点,各种材料都有固定的位置,幼儿只能在某一区域内操作相应的材料。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主题内容,进行主题性区域材料的操作,我们将区域材料进行整合。

例如:在小班主题《娃娃家》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将幼儿在美工区里制作的“花被子”这一个区域活动材料放到生活区中,幼儿可以在生活区中练习“晒被子”、“折被子”等等。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动和投放,将生活区与美工区做了一个很好的融合,当然,在融合中要注意主次之分。

5、处理好主题交替延伸时的材料投放

首先,尽量全面展示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探索的过程与成果,以反映幼儿成长的足迹,同时当一个主题接进尾声,新的主题即将开始时,不是全部换掉原有的环境,而是保留开展主题、价值环境内容。这样有利于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联系。

例1: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时,我们创设了“娃娃家”的活动区域,并把“娃娃家”按照孩子们对家的理解分割成卧室、客厅、厨房等,为幼儿在活动区内提供了“铺地砖”“装饰墙壁”“打开电冰箱、微波炉”“装饰全家福”……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中,又提供了照顾娃娃帮娃娃穿脱衣服整理衣服、梳头、洗脸、刷牙……找一找、闻一闻、听一听、手指印画等内容,帮助孩子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主题。

例2:我们班的游戏“迷你超市”的初始,我们根据活动主题《我爱我家》,提供了许多的日常用品、食品等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起初孩子们对买卖还较为感兴趣,随后在主题活动《在秋天里》的开展之后,由于收集了许多品种的水果,孩子们只对水果买卖感兴趣,我们就撤掉了其它物品,超市就更名为“水果超市”,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水果超市游戏的兴趣在逐渐地减弱,因幼儿无意间玩起了“做水果拼盘”的游戏。

(四)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重视活动的评价。

1.选择主题性区域活动评价的时宜

何时进行区域活动评价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功用?一种是“以点论点”,是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主要针对幼儿个体操作活动的评价,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针对个别幼儿的某个个别行为进行指导与评价,促使幼儿个体能力的提高;另一种“以点带面”,是在区域活动后,教师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抓住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推广,这也是教师常说的“集体讲评”,主要是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2.确定主题性区域活动评价的形式

在以往的区域活动中,常见的是教师通过对活动的观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形成一言堂的现状。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区域活动评价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产生了师幼互动型评价和生生互动型评价两大类型。这两种评价运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师幼互动型评价宜运用于小年龄班幼儿,让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达到评价效果。生生互动型评价宜运用于大年龄班幼儿和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给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但教师在不论选择哪一种组织形式都应考虑幼儿的原有经验水平,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要体现互动的主题性、认识性和交往性,教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起着龙头作用,教师的恰当决策与计划,直接关系到评价成功的关键。

3.明确适宜的评价主题

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拼盘式的评价模式,蜻蜓点水式地对幼儿的作品、行为等进行一一点评,幼儿或呆坐一边,或七嘴八舌,看似热闹,其实一点都起不到评价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得到这样的一个经验:选择适宜的评价主题,往往能将枯燥的评价时间变得生动,教育价值也更高。老师在孩子活动的时候总会在小本子随手记录一些观察碎片,或是各区域中幼儿的人数变化,或是幼儿活动的状态,或是幼儿对材料的行为表现……然后将这些观察的数据情况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