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鲁迅对比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对比”的魅力
——鲁迅钟情的表现手法
主备人
张文武
审核
教研组
课型
讲评课
课时
3
学习目标
认识并了解对比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初步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
同上
学习难点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的名字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头脑中散发出的思想的光芒直刺每个人灵魂的最深处,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鲁迅,留给今天的我们有许许多多令人震憾的东西。一提到鲁迅的作品,都会给读者留下很深刻印象,它将在年轻读者的脑中浮现出许许多多刻画入微、入木三分的人物形象。从《朝花夕拾》到《呐喊》再到《二心集》,从儿时的乐园到儿时的玩伴再到社会各个层面的种种人物,都将在你掩卷之时在脑中如电影般的一个个展现,一幕幕展开。鲁迅曾经说过:“他的文章虽不用自己的血写成,而是他所见到的他的同辈和比他年轻的青年人的血写成的。”
闰土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很典型。少年闰土是一个有着“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是一柄钢叉”的刺猹英雄,健康壮实,并且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那么得活泼机智,和“我”又是那么的亲密无间,“迅哥哥”的呼唤显得毫无距离。而中年闰土是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红肿,衣着单薄破旧,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一副饱经风霜,悲苦可怜的样子,此时不仅原先的“迅哥哥”已改成“老爷”,并且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迟钝麻木。这样的对比一方面体现出了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热情、纯真,而这样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走向社会以后,在社会的重得压迫下变得麻木迟钝,对比是多么强烈,由此可见这个社会是怎样一个万恶的社会!另一方面写出一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而从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启发人们去深思,去审视眼前的一切,去探索新生活的道路。
我所读过的一些文章,是博大精深的鲁迅著作中的点滴,但这些作品也是所有年轻读者对鲁迅认识的开始,对于鲁迅的作品中运用到的写作手法,本人欲从对比这个方面加以认识。
二、认识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创作手法。所谓对比是指把两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写和手法。目的是强调对比对象意义上的相对,从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这几篇作品虽然在表现意图上各不尽相同,却不约而同运用对比手法,这种手法在以上作品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假设少了这种手法的运用,这几篇作品将会显得苍白无力。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进行对比的,将从人物对比方面来说:
③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杨二嫂是未见其人已闻其声,说话一串串尖利、刻薄,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杨二嫂“塞”手套、埋碗碟,拿了狗气杀飞奔,闰土“要”草灰,通过这样的对比,以杨二嫂为衬托,显示了闰土的纯厚善良。
④《孔乙已》中两类不同顾客的对比。做工的人是短衣帮,靠在柜外,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则是踱进店里坐着慢慢喝。他两类人在衣着跟喝酒方式上进行了对比,表现出了短衣帮的辛苦劳累,生活贫困,刻画了长衫客的悠闲自在,含蓄地揭示了这是两个对立的阶段,表现了阶级矛盾。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这篇作品主要描写孔乙己两次到酒店时的情景。这部分的对比主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的:一是脸的前后对比。初到酒店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中秋节后到酒店里时“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二是穿着对比。初到酒店穿着长衫,虽然破旧点,但毕竟是长衫,显示了其读书人的尊贵,中秋节后到酒店却是“一件破夹袄”,说明此时的孔乙己已是斯文扫地了,再也无暇顾及读书人的尊贵了。三是动作的对比。喝酒的动作由初到酒店时的站着喝,到后来的盘着两腿下面势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坐着喝酒;付酒钱的动作,由起初的“排”出九文钱到后来的“摸”出四文大钱。这几个方面截然不同的前后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生活境遇的急速变化和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严重程度,有力地反应出丁举人之流的残暴狠毒。”
三、走进文本,阅读体会:
在人物对比中,鲁迅所运用的对比形式又是各不相同,呈现出灵活地多样地特性。
(一)人物形象的对比
1、人物自身的前后对比
杨二嫂
记忆中的“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的形象与眼前所见到“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形象进行对比。由记忆中的“终日坐着”卖豆腐的自食其力,与眼前的说话刻薄且“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窜东家拿西家的做法进行对比。表现了杨二嫂从外貌到精神的显著变化,揭示了他生活日趋贫困,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生存现状,从而有力地说明了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
《故乡》一开头就写出了眼前的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从而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悲凉、凄楚的心境,这正和二十年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边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且不论少年闰土的英俊、机敏,单就那色彩“深蓝、金黄、碧绿”就已经使人心驰神往了,而作者的思想情感已表现出对故乡每况愈下的不满,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下人民苦难的不满,从而启迪人们去思考、探索,走希望之路。
2、不同人物的对比
①《百草园》中捕鸟时我的急性子和闰土父亲的沉着相对的对比,反映出少时“我”纯真的天性。
②《故乡》中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对比。少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少年的‘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由生活、对大自然的渴望,反映了大家族少爷百度文库生活上的种种束缚。
⑤《孔乙己》中孔乙己与丁举人的对比。同样是读书人,因为进学和未进学,命运截然不同。一个令人哭笑不得,陷入绝境;一个横行霸道,人人害怕,有力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反动本质,拓宽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环境氛围的前后对比
鲁迅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军阀混战,国民党黑暗统治,国不堪国,民不堪命,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始终不渝地战斗着。他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前后对比,不仅烘托气氛,而且抒写出自己的思想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