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知识(详解版)
电学基础1详解
![电学基础1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4017de704a1b0717ed5dd02.png)
电流的测量 测量电流时的操作前注意事项 串联电路测量电流 •全部电流都会通过万用表。相比之下,测量电流则 可能较为困难而且也很危险。 •此外,还可能需要断开电路来连接万用表(保险丝 座是测量电流的最佳之处)。 •在SRS安全气囊系统内或此系统附近,不得进行测 量--电的不规则特性 •不应将电流的测量程序用于确认导通性、短路或 断路,以及确认是否有电或检查电瓶的充电状况。 但是,在检查耗电量或计算功率(瓦特功率)时, 则应使用电流测量。 功率[W] = 电流[A] x 电压[V] •当检查寄生消耗时,也要测量电流。在许多车辆 上,当点火开关和全部电路关闭后,电瓶的耗电量 非常小。这些耗电部件是一些ECUs和电子控制单元, 且被称作“寄生消耗”。
电学基础
电气基础
概述 电产生的原理
欧姆定律
串联和并联电路 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 主要电气部件
概述
汽车的很多领域中使用到电器设备,这些电器设 备提供各种功能。 当电流流经电阻时,会对电阻起作用而提供许多 功能。 电器设备根据使用目的,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其它 能量。
热效应
光效应
电的三大效应: 1.热效应
V1
V2
V3
V0
参考
电压降
当电流流经一个电路时,它的电压每经过一个电 阻器都要降低。这一电压的下降称为电压降。 在右图的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电流每流 过一个电阻的电压下降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Vx=V0 x Rx/(R1+R2+R3)
2、并联电路电压 每个用电器的电压降都相等,也与总电路的电压 降相等。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和电阻间存在以下关系: •增加电压可以增大电流 •减少电阻可以增大电流。 这种关系可以归纳如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 电阻成反比。电压、电流及电阻的这种关系由欧 姆定律定义,写成公式:E=R x I E:电压(V) R:电阻(Ω ) I:电流(A) 从图中我们可以便于记住欧姆定律中三者关系。 在图中上下关系代表除法,左右关系代表乘法。 要计算出E,用“R x I”即:E=R x I 要计算出R,用“E/I” 即:R=E/I 要计算出I,用“E/R” 即:I=E/R
电路基础知识Vss,_VDD,_VEE,_Vcc_的区别
![电路基础知识Vss,_VDD,_VEE,_Vcc_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921f991a300a6c30c229fd2.png)
1,TTL电平:
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在室温下,一般输出高电平是3.5V,输出低电平
是0.2V。最小输入高电平和低电平:输入高电平>=2.0V,输入低电平<=0.8V,噪声容限是
0.4V。
2,CMOS电平:
1逻辑电平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0逻辑电平接近于0V。而且具有很宽的噪声容限。
动器、电平转换器以及满足吸收大负载电流的需要。
9,什么叫做图腾柱,它与开漏电路有什么区别?
TTL集成电路中,输出有接上拉三极管的输出叫做图腾柱输出,没有的叫做OC门。因为
TTL就是一个三级关,图腾柱也就是两个三级管推挽相连。所以推挽就是图腾。一般图腾式
输出,高电平400UA,低电平8MA
1.3 LSB的定义
止的时候,它的基极电流约等于0,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为0,经过三极管的集电极的电流也
就不是真正的0,而是约0。而这个就是漏电流。开漏输出:OC门的输出就是开漏输出;OD
门的输出也是开漏输出。它可以吸收很大的电流,但是不能向外输出的电流。所以,为了
能输入和输出电流,它使用的时候要跟电源和上拉电阻一齐用。OD门一般作为输出缓冲/驱
3)在VDD和外电源之间加线流电阻,即使有大的电流也不让它进去。
4)当系统由几个电源分别供电时,开关要按下列顺序:开启时,先开启COMS电路得电
源,再开启输入信号和负载的电源;关闭时,先关闭输入信号和负载的电源,再关闭COMS
电路的电源。
6,COMS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
1)COMS电路时电压控制器件,它的输入总抗很大,对干扰信号的捕捉能力很强。所以
动门电路。
5,TTL和COMS电路比较:
电路基础知识(详解版)
![电路基础知识(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2fa71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e.png)
结构:由具有绝缘外包线绕 制成有心或空心的线圈构成
实际电感线圈
感性认识电源
1、任何实际电路正常工作必须要有提供能量的电源 。
2、实际电源多种多样,图给出了几种实际电源的图片。如 手电筒和收音机上用的干电池和计算器中用的纽扣电池图(a), 实验室中用的稳压电源图(b)。还有其它种类的电源,如机动 车上用的蓄电池和人造卫星上用的太阳能电池,工程上使用 的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等等。
1
Li
2
(t
)
1 2(t) 0
2
2L
L是无源元件 也是无损元件
5 、小结:
动态
(1) u的大小与 i 的变化率成正比,与 i 的大小无关;
(2)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3) 电感元件是一种记忆元件;
(4) 当 u,i 为关联方向时,u=L di / dt; u,i 为非关联方向时,u= – L di / dt 。
i
+ +
uS
u
_
_
u US
O
i
(a) 若uS = US ,即直流电源,则其伏安特性为平行于 电流轴的直线,反映电压与 电源中的电流无关。
(b) 若uS为变化的电源,则某一时刻的伏安关系也是 这样。电压为零的电压源,伏安曲线与 i 轴重合, 相当于短路元件。
(4). 理想电压源的开路与短路
+ +
+ +
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
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电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
I
元件和电源元件等。
++
例:手电筒
E
电路基础教学详解
![电路基础教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6eec9d312b3169a551a47e.png)
列写KCL、KVL方程式前,不 在图上标出电压、电流和绕行 参考方向行吗?
基尔霍夫两定律 的推广应用如何 理解和掌握?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的定义
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恒定电压的二端元件。
理想电压源的图符号
US
理想电压源的特点
恒压不恒流。US恒定,I由电源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E
=
W源 q
显然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定义式形式相同,因此
它们的单位一样,都是伏特[V]。
• 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电压等于两点电位之差: Uab=Va-Vb 电源的开路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动势;
电路中某点电位数值上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3、电功和电功率
• 电流能使电动机转动、电炉发热、电灯发光,说明电流具
(1)分析电路前应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图中;
(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参考 方向是列写方程式的需要,是待求值的假定方向而不是 真实方向,因此不必追求它们的物理实质是否合理。
(3)电阻、电抗或阻抗一般选取关联参考方向,独立源上一 般选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4)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 行,实际方向由计算结果确定。
3、电路分析基本理论中运用电路模型,其主要任务就 是在寻求实际电路共有的一般规律、探讨各种实际电 路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律时带来方便。
电路由哪几部分 组成?各部分的 作用是什么?
如何在电路 中区分电源 和负载?
试述电路的功 能?何谓“电 路模型”?
何谓理想电路元件? 其中“理想”二字在 实际电路的含义?
I
解 P= UI = 10×(-100) = 1000W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详解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d1f4a2f121dd36a22d8217.png)
项目九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
习题:1~8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项目九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
载货解放汽车电源总开 关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2)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是汽车电路中最重要的开关,是各条电路分支的控 制枢纽。
项目九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
图 点火开关的结构原理图
A-附件 M、B、C-电刷 L-锁住 OFF-断开 0N-运行 ST-起动 1-刮水器、洗涤器、电动门窗 2-仪表3-起动系、点火控制器 4-点火控制器5-点火线圈、安 全带报警灯 6-点火 线圈 7-空调系统、转向信号灯 8-交流发动机报警灯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项目九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
小 结
1、汽车导线可分为低压导线和高压导线两种。低压导线中又有普通导线、 屏蔽线、启动电缆和蓄电池搭铁电缆之分;高压导线由分为铜芯线和阻 尼线。 2、汽车常见的保险装置有熔断器、易熔线和断路器等。 3、继电器是利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以减小控制开关触点的电流负荷,有常 开继电器,常闭继电器和常开、常闭混合型继电器。 4、汽车开关是接通和切断电源和用电设备的。汽车开关主要有电源总开关、 点火开关和组合开关等 5、在了解汽车电路的基本特点,了解并熟悉所识读的车型的电路特点的基 础上,认真阅读图注、善于化整为零、牢记回路原则、注意控制装置的 初始状态、注意继电器的作用等是对汽车电路图识读的基本方法。 6、汽车电路的常见故障有断路(开路)、短路和接触不良等。 7、汽车电路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常用方法有:直观诊断法、检查电路保险装 置法、断路法、短路法、仪表法、替换法、仪器法等。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项目九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
线束包扎用波纹护套 管 生产线束用设备 和生产线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项目九 汽车电气电路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2-3-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2-3-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e023a45daef5ef7bb0d3cc2.png)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
∙∙稳定输出电压/电流,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等。
1. 降低放大倍数A : 开环放大倍数A f : 闭环放大倍数o d X A X =⋅o i f ()X A X X =-o i(1)AF X AX +=o i o ()X A X FX =-o f i 1X A A X AF==+1. 降低放大倍数o f i 1X A A X AF==+f A A<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改善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
反馈深度1AF+称为深度负反馈如果1AF则f 1A F=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放大倍数只与反馈网络有关。
2.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f 1AA AF=+f 2d 1(1)A Fd (1)A AF A AF ⨯+-⨯=+f 2d 1d (1)A A AF =+f f d 1d 1A A A A AF=⨯+f f d 1d 1A AA AF A=⋅+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率小于开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率。
3.改善波形失真∙∙略大u iu fu d4. 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影响串联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 并联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5. 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影响电压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 电流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大6. 展宽通频带开环放大倍数频率特性闭环放大倍数频率特性C |A0|21|A0||A uf0||A uf0|21。
电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电学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6ae7e66312b3169a451a4b7.png)
一、电路1.电路的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的电流途径叫电路.2.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电源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例如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而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 (2)用电器:用电来工作,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铃、电扇等. (3)开关: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的装置,起控制用电器的作用.(4)导线: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荷移动的通路.常用的导线是金属导线,导线外壳长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也叫闭合电路,它是电路正常工作的状态. (2)开路:某处断开或电流无法通过的电路,又叫断路.(3)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的电路.若用电器两端被一条导线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局部短路,被短路电器不能正常工作.4.电路元件的连接连接电路元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先断开;(2)电源两极不允许用导线直接连接,以免损坏电源.考试要求知识点睛电 路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下面是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符号:在画电路图时候,一定要规范,一般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实物,切忌将实物画到电路图中.6.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时闭合的二、串、并联电路特征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其特征:①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电源负极的途中,只有一条通路,无别的支路.②任何一处断开(或用电器损坏),整个电路无法工作.③开关的控制作用与所处的位置无关.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其特征:①电流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不止一条通路.②某一处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和电源构成通路,仍能工作.③开关的控制作用与所处的位置有关,要利用一个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这个开关一定要接在干路上.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各种元件画出的电路连接图,对电路图要求做到三会:会看、会画、会连接,即能看懂电路图,知道电路中有哪些元件.都是怎样连接的,在给出各元件和连接方法的前提下能按要求正确画出电路图,若给出实物和要求,能根据电路图连成实际电路.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①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电路图要画成长方形,连线要画成横平竖直;③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根据实际电路画电路图时,要首先找出连接图中的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判断图中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开关的作用是控制哪一个用电器工作的,然后再按连接图的顺序,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方向,画出电路图.连好的电路图要检查:①各元件符号画的是否正确;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与实物图是否相同;③开关的作用是否改变.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①首先搞清有几个用电器,能正确识别电路,弄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其次搞清有几个开关,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哪个用电器;②若是串联电路,则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电路图中各元件的连接顺序把实物图中各元件逐个顺次串联起来.回到电源的负极;③若是并联电路,则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干路,遇到并联部分可先连一条支路,一直连到电源的负极,然后再将其他支路并联接入电路.并联电路还可采用其他连接方法,即把各支路连接好后再整体接入电路.注意:①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元件连接顺序要“一一对应”;②连接实物图时,要防止导线交叉,导线只能连在接线柱上,两线不能在中间相连;③连接实物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开关作为控制元件,它应与控制对象串联.在实际电路中,如果它与用电器并联,用电器将停止工作;如果它与电源并联,电源将受到损坏,这是不允许的.3.复杂电路的识别方法(1)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简称电流法,就是在识别电路时,根据电流的流向来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的连接方式.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后回到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则这些用电器就是串联的;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的;若支路上不止一个用电器,或分成几条支路后,电流又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则这个电路中有串联又有并联,该电路称为混联电路.(2)节点法“节点法”即公共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时,为简化和规范电路,把电路中的“公共点”找出来,即不论导线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视为同一个“节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达到简化(规范)电路的目的.(3)断路法“断路法”即断开其中任何一个用电器,若其它用电器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并联.(4)短路法“短路法”即让其中任一用电器短路,若其它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为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并联.4.如何判断电路的正误判断电路的正误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电路的基本组成是否齐全简单电路应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电源是给电路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导线用来输送电流;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2)是否存在短路①电源短路:电流从电源正极经某一回路到负极时,电流只通过导线而没有经过用电器,此时电路中的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而且导线中电流很大,损坏电源,发生事故,这是不允许的.发生这种情况的短路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连接错误直接发生短路;二是暂时不短路,但当闭合某一开关时即发生短路.出现这两种情况的电路都是错误的.②局部短路:即电路中的某一用电器的两端由导线直接连接.当该用电器发生短路时,此用电器无法工作,并可能引起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发生危险,这也是不允许的.三、电流的强弱1.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其单位换算:361A=10mA=10μA2.电流表的使用电路中的电流的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正确使用电流表,应做到“四会”.(1)会接: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②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2)会选:①在接入电路前,先估算电流大小,若待测电流小于0.6A,应选0~0.6A量程,若待测电流在0.6A~3A之间,应选0~3A量程.②如果不能估算,应先接大量程接线柱,试触后再根据读数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3)会试:电路接好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试触,同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①指针不偏转,可能是待测电路开路,电流表中无电流,也可能是电流表本身有故障,应加以排除.②指针反向偏转,可能是正、负接线柱接反,应改接.③指针正向偏转过大,超过最大刻度,是量程选择偏小,应改接较大量程.④指针偏转很小刻度,是量程选择偏大,应改接较小量程.(4)会读:会读的关键是能够根据所选的量程,正确判断出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安,再根据指针的位置,正确读出所表示的电流值.另外,电流表使用前还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有偏差,可旋转电流表正面中间的调零螺旋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3.正确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实验探究)(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这是因为电流的大小等于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在电流稳定时,1秒内流进某段导体的电量一定等于同样时间内流出这段导体的电荷量,这样才不至于使电荷在某处中断或堆积,所以必然会得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如图所示在电流稳定时,1秒内通过a处横截面的电量,分配到两并联支路中去,一定等于同样时间内从b、c两处流出的电量之和,只有这样才使电路中不出现电荷定向移动的中断或堆积现象,所以必然有“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并联支路的电流之和”.一、电压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电压用字母U 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 ),常用的还有千伏(kV )、毫伏(mV )、微伏(μV ),1kV=310V ,1V=310mV ,1mV=310µV.电压是电源提供的,不同的电源所提供的电压不同,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一节铅蓄电池电压为2V ,照明电路正常电压为220V . 3.人体安全电压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 ,直流为5mA ;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 ,直流为50mA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 的电流通过人体1s ,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UI 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知识点睛考试要求电压和电阻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 ,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 ,也叫绝对安全电压.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二、电压表1.测量电路中两点之间电压大小的仪表叫做电压表.2.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在接入电路中时我们一般不考虑有电流流过. 3.电压表的外部特征:(1)表盘上的标度分为上下两行,上面的标度从0~15,小面的标度从0~3.读数下面有个醒目的V ,以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2)调零旋钮:在没有电压的情况下调节指针的位置.(3)接线柱:我们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标有“-”、“3”和“15”,测量电压时,将“3”和“15”其中的一个和“-”接入电路.4.电压表使用时注意事项:(1)在测量电压前,如果电压表的指针没有指在“0”的位置,需要调节表盘下面的调零旋钮,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2)电压表应该并联在被测量电路的两端;(3)电流要从电压表有“3”或“15”的接线柱流入,再从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出来.(4)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时,可以先使用15V 的量程,将开关瞬间闭合再断开,看指针的偏转情况.若指针偏转超出量程,要换更大量程的电压表;如指针的偏转不大于15V ,但是大于3V ,应该使用15V 的量程,如果偏转小于3V ,应该改用3V 的量程测量. (5)读数时,视线要与表盘垂直.三、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1)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123n U U U U U =+++(2)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123n U U U U U ====四、电阻1.定义及符号:(1)物理意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 表示. (2)定义: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3)公式:电阻=电压/电流,数学表达式:UR I=(4)表达式的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电阻大小的量度,而不是决定电阻大小的决定式.(5)电阻的测量:可以根据UR I=,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后面详解),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是“欧姆表”.2.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Ω).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k Ω)、兆欧(M Ω).(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3.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无关,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对一段材料一定的均匀导体,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电阻定律,数学表达式为:L RS =ρ4.电阻率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由某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21m的导体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电阻率较大,常用来做电阻器.输电线常用铜线和铝线,温度对电阻有影响,一半情况下,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大,温度降低,电阻率减小.5.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① 构造: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右图所示,它是由瓷筒、线圈、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支架组成.套在瓷筒上的线圈是由表面涂着绝缘漆的电阻线绕成,它的两端与接线柱A、B相连,滑片可以在金属棒上滑动,并与线圈紧密接触,线圈与滑片接触处,绝缘漆已刮去.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用表示.② 原理:滑动变阻器利用的是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的规律,即电阻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当滑片在左右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也随着改变,如此便达到了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作用.③ 特点: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但是不能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准确阻值.④ 使用:①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每个滑动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否则会烧坏滑动变阻器.②使用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调到最大,这样电路连通时电流最小,起到限制电流保护电路的作用.③滑动变阻器上有四个接线柱,把它接入电路中时,金属棒两端的接线柱和电阻线圈两端的接线柱各选择一个连入电路(一上一下),移动滑片即可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同时使用金属棒两端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移动滑片不起变阻作用,并且连入电路的电阻始终为零.把电阻线圈两端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时,移动滑片也不起变阻作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始终等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2)电阻箱① 作用:电阻箱是一个可以读出电阻大小的,电阻可以改变的仪器.它在电路中起到了控制电流和电压的作用② 结构:电阻箱外部由两个接线柱、四个旋盘组成(如右图).③ 使用: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四个旋盘就能得到0~9999Ω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④ 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小三角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如右图所示的电阻箱的连入阻值为:R=0×1000Ω+4×100Ω+2×10Ω+7×1Ω=427Ω电阻箱也有规定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一、对欧姆定律的认识1.欧姆定律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前面我们学到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不同段电路,而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均是对应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具有“同一性”.即是说,只有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才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2.关于对欧姆定律公式本身及其相关变形的理解. (1)I =UR是欧姆定律公式,它本身就反映出了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2)U =IR 是上述公式的变形,它仅表示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可由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来求得.绝非意味着电压随电流(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与电流(或电阻)成正比关系.实际情况是电压与电阻的大小共同决定电流,而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无关.即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在表述时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3)R =UI………..伏安法的依据,仍是一个变形式.它仅表示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由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并不意味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实际情况是,电阻的大小早就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了,接入电路中后,即使两端电压升高,其阻值也不会随之成正比地升高,而是仍保持原来值,只是流经其中的电流将增大. (4)R =UI∆∆表明了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还可以用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电阻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123…...+n R R R R R =+++ (1)特殊情况:a .当n 个阻值为R 0的电阻串联时,电阻关系可简化为0R nR =b .当只有两个电阻串联时:12R R R =+ (2)对公式的理解.知识点睛考试要求欧姆定律基础该公式反映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这是由于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1212......U U U I R R R ===中可看出: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正比分压) 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即121111......nR R R R =+++(1)特殊情况:a .当n 个电阻均为R 0,则上式化简为0R R n= b .当两个电阻并联时,上式可写为1212R R R R R =+(2)对公式的理解.初中阶段我们常遇到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因此该式应熟记,便于计算的迅捷.此外,对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作以下的探究. 对公式1212R R R R R =+而言,因为11212121R R R R R R R +<=++,所以,R 2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应小于本身.即12212R R R R R ⋅<+;同理,11112R R R R R ⋅<+.因此两电阻并联后,其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一个分电阻.由此我们还可以继续推证出,任何个数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分电阻都满足上述结论.这是由于电阻并联后,等效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总电阻减小.由此可想像,当电路两端电压一定时,并入电路的电阻越多,并联总电阻就越小,并联总电流就越大.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使用的用电器越多时,干路电流就越大,线路负荷就越重.一、电路分析我们经常遇到复杂电路的情况,包含了多个用电器、多个电流表、电压表.为了准确进行判断、计算,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电路结构:电流表当作导线(电阻为零),电压表当作断路(电阻无穷大),然后观察电流有几条通路,以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二、电路的动态变化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考查的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引起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三看:先看变阻器与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再看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的是哪一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三看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能先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就能分析出对应电路的电压变化,从而确定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值变化.三、电路故障的判断电路出现故障一般有两种情况:(1)发生短路(2)发生断路.而在每种情况下,电压表的示数都有可能是零或有较大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具体分析如下表:知识点睛考试要求欧姆定律综合计算一、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URI=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小灯泡的电流,即可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3.实验需要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和导线、滑动变阻器.4.注意事项:测小灯泡的电阻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内容非常丰富.既有间接测量,又有实验基本技能,如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还有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不管是从学习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角度,还是从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角度,这个实验都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好本实验,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选取器材时,电流表的量程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应略大于或接近知识点睛考试要求欧姆定律实验(2)连电路时要断开开关,并按照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将他们正确地接入电路,电压表、电流表要注意量程的选择、连接、读数等,使用滑动变阻器也要注意规格的选择、连接、如何调节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3)进行实验时,在闭合开关前,要把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目的是保证电路中的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的安全.(4)注意把每次测量的结果和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下来,以便最后分析总结.(5)分析处理数据,对于测得的各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相应的电阻,然后比较几次实验测得的电阻,找出其中的规律.二、用一只电表测电阻1.用一只电压表测电阻.(1)设计思路:该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找到待测电阻的电流.因此不妨采用间接测量 的方式:只要求得已知电阻的电流即可.而这一结果可通过测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将测得值除以已知阻值得到.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x x x U R I =,000U I R =,再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有000x x x U UR R I U ==, 因而只需测出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总结:上面方法是运用一只电压表测量两次,再根据已知电阻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当然可以用两只电压表一次分别测出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2.用一只电流表测电阻. (1)设计思路:这一思想与上述原理如出一辙,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只要求出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即可.显然,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可通过电流与自身阻值相乘来获得,前者由电流表直接测出,后者则是已知条件.电路图如图. (2)实验原理:由欧姆定律得:xx xU R I =,000U I R =,再由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的规律得000x x xU I R R I I ==,因此只需测定通过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的电流即可. 总结:上述方法测电阻都是利用一只电流表测两次,再根据已知电阻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当然可以运用两只电流表测得干路和一个支路或者测得两个支路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原理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电子课本及知识点详解)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电子课本及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f0bf0103d8ce2f00662378.png)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金属锡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量和核外 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解释纸屑被吸引后又被弹开,当纸屑 接触物体后 ,物体上的电荷传给了纸屑,物体和 纸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 + + +
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验电器的构造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验电器的作用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Q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 不同, 在摩擦过程中,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能 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 带正电。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叫做电路图。
短路
串联
并联 把元件并列的连 接起来的电路
定 把元件逐个顺 次连接起来的 义 电路
电路中只有一 特 条电流路径, 一处段开所有 征 用电器都停止 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 径至少有两条, 各支路中的元件 独立工作,互不 影响。
干路中的开关控 制整个电路。支 路中的开关控制 该支路。
+ 50 50×1.6×10-19C
+
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 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 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 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短路 短路分为电源被短路和用电器被短路
L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2-1-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2-1-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8189e55a8102d277a22fb8.png)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主要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分析的目的;放大电路静态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放大电路静态分析的方法。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静态:放大电路无信号输入(u i = 0)时的工作状态。
分析方法:估算法、图解法。
分析对象: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
所用电路: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设置 Q 点的目的:(1) 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2) 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动态的基础。
— 静态工作点Q :I B 、I C 、U CE 静态分析: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
1. 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1) 直流通路估算 I BBBECC B R U U I -=BCCB R U I ≈根据电流放大作用CEO B C I I I +=βBB I βI β≈≈(2) 由直流通路估算U CE 、IC 当U BE << U CC 时,U CC = I B R B + U BE由KVL: U CC = I C R C + U CE 所以 U CE = U CC – I C R C+U CCR BR C T + +–U BE U CE – I CI B例1: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U CC =12V ,R C = 4k Ω,R B = 300k Ω,β = 37.5 。
解: 注意:电路中 I B 和 I C 的数量级不同mA04.0mA 30012B CC B ==≈R U I mA5.1mA 04.05.37B C =⨯=≈I I βV6V 45.112 CC CC CE =⨯-=-=R I U U +U CCR BR C T + + –U BE U CE – I CI B例2:用估算法计算图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E C C CC EE C C CC CE R R I U R I R I U U +-=--=EB BECC B ) 1(R βR U U I ++-=BC I I β≈EE B E B B CC R I U R I U ++=EB B E B B ) 1(R I βU R I +++= 由例1、例2可知,当电路不同时,计算静态值的公式也不同。
常见基本经典电路详解1——电源部分
![常见基本经典电路详解1——电源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8da7b80bceb19e8b8f6ba17.png)
常见基本经典电路详解一、电源电路单元一张电路图通常有几十乃至几百个元器件,它们的连线纵横交叉,形式变化多端,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怎样才能读懂它。
其实电子电路本身有很强的规律性,不管多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
好象孩子们玩的积木,虽然只有十来种或二三十种块块,可是在孩子们手中却可以搭成几十乃至几百种平面图形或立体模型。
同样道理,再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就可发现,它也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
因此初学者只要先熟悉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再学会分析和分解电路的本领,看懂一般的电路图应该是不难的。
按单元电路的功能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有好多种,全部单元电路大概总有几百种。
下面我们选最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来介绍。
让我们从电源电路开始。
1、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
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多数要用到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的最简单的供电方法是用电池。
但电池有成本高、体积大、需要不时更换(蓄电池则要经常充电)的缺点,因此最经济可靠而又方便的是使用整流电源。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220V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 220V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
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
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1,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图1整流电源电路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1)半波整流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2(a)。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D导通,负半周时D截止,负载 RL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图2(a)半波整流电路的电路及电压波形(2)全波整流全波整流电路,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半波整流电路组合成的。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5-1-戴维宁定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5-1-戴维宁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f9db150c22590103029dd5.png)
戴维宁(1857-1927)在研究了基尔霍夫电路定律以及欧姆定律基础上,1883年,法国电信工程师戴维宁在法国物理杂志《理论和应用》发表了戴维南定理,用于分析求解复杂电路。
法国电信工程师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1. 二端网络的概念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
有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R 4E 1 abR 5R 3E 2 +– R 2+– R 1 R 4E 1 abR 5R 3E 2 +– R 2+– R 1I 3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
等效电源 2. 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
+ U – R L I有源 二端 网络a b+U –R LaIbE +_ R 0 无源 二端 网络a babR 0有源 二端 网络a b+ U OC –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等效电源的内阻R 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例1:电路如图, 已知E 1=40V ,E 2=20V ,R 1=R 2=4Ω,R 3=13 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 I 3 。
注意:“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即用等效电源替代原来的二端网络后,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不变。
E 1 I 1E 2 I 2R 2I 3R 3 + –R 1 + – abER 0 + _R 3abI 3等效电源有源二端网络解:(1)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A5.2A 4420402121=+-=+-=R R E E I E = U OC = E 2 + I R 2 = 20V +2.5 ⨯ 4 V= 30V 或:E = U OC = E 1 – I R 1 = 40V –2.5 ⨯ 4 V = 30VE 1 I 1E 2 I 2R 2I 3R 3+ – R 1 + – ab+U OC – E 1 E 2 R 2+ –R 1+ – a bI例1: 电路如图,已知E 1= 40V ,E 2= 20V ,R 1= R 2= 4Ω,R 3=13 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2-1-电容滤波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2-1-电容滤波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5850191805087632301212b8.png)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U RM 2 2U 。
电容滤波电路
4.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1) 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与平均值 Uo 与放电时间常数 RLC 有关。 RLC 越大 电容器放电越慢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UO 越大,波形越平滑。
为了得到比较平直的输出电压
一 般 取τ
RLC
(3
5)
T 2
(T — 电源电压的周期)
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整流后输出的是脉动直流,其中既有直流成 份又有交流成份。
滤波原理:滤波电路利用储能元件电容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电感中 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 滤掉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份,保 留其直流成份,达到平滑输出电压波形的目的。
方法: 将电容与负载RL并联(或将电感与负载RL串联)。
1. 电路结构
RLC 越大UO 越高,IO 越大整 t 流二极管导通时间越短 iD 的峰值电
流越大
t
选管时一般取 IOM = 2 ID
电容滤波电路
例:有一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已知交流电源频率 f = 50Hz,
负载电阻 RL = 200,要求直流输出电压UO=30V,选择整流二极
管及滤波电容器。
解:(1) 选择整流二极管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小结
1. 电路结构
电容与负载RL并联 2. 工作原理
3. 工作波形
4.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近似估算取: UO = 1. 2 U ( 桥式、全波) UO = 1. 0 U (半波)
已知 RL = 50
电解电容器有正、负极
C 0.05 0.05 F 250106 F 250μF
性,如果接反会造成电 解电容器的损坏。
RL 200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详解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邱关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dd0ec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44.png)
表明 ①电阻并联时,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大小
成反比;
②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并联电阻消耗 功率的总和
第十六页,共57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3.电阻的串并联
电路中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这种连接 方式称电阻的串并联。
例1 计算图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6
i1 5
+
i2 i3 6
165V 18
③电路等效变换的目的:
化简电路,方便计算。
第七页,共57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串联
①电路特点
R1
Rk
Rn
i + u1 _ + u k _ + un _
+
u
_
(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
(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 (KVL)。
u u1 uk un
u3 6i3 6 10 60V u4 3i3 30V
i5 10 7.5 2.5A
第十八页,共57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 缩短无电阻导线
R1
R5
Req
Req
R2 R6
R4
R3
R4
R6 R4
R1
R5
Req
R1
R5
R2 R6
R2
R6
R3
R3
R4
以上的关键在于识别各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
第十九页,共57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根据等效条件,比较式(3)
与式(1),得Y的变换条
件:
简记方法:
R Y形阻电乘阻两之两乘和积乘 之和
大一电路基础课后答案详解
![大一电路基础课后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080d0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2.png)
第一章 1.电路如下图所示,试问: (1)图(a )(b )中u 和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图(a)中u>0,i>0,则元件实际上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3图(b)中u>0,i<0,则元件实际上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1) (a)关联 (b)非关联(2) 吸收功率 (3) 吸收功率2.电路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判断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其功率各为多少?(a) 吸收功率,P=2⨯5=10W (b) 吸收功率,P=2⨯5=10W (c) 发出功率,P=-2⨯5=-10W (d) 发出功率,P=-2⨯5=-10W3.电路如下图所示,图示各电路中的电源对外部是提供功率还是吸收功率?其功率为多少?(a) 电压源发出功率,P=-3⨯4=-12W (b) 电流源吸收功率,P=4⨯10=40W (c) 电压源吸收功率,P=2⨯1=2W 电流源发出功率,P=-2⨯1=-2W (d) 电压源支路电流I=8+5=13A 电压源发出功率,P=-2⨯13=-26W电流源吸收功率,P=2⨯5=10Wu图2(b)u图2(a)4. 电路如下图示,求m、n两点间的电压U mn。
左边支路电流I=(20-5)/(5000+10000)=1mAm点电位ϕm=5+10000⨯0.001=15V右边支路电流I=(5+5)/(2000+3000)=2mAn点电位ϕn=-5+3000⨯0.002=1VU mn=ϕm-ϕn=15-1=14V5.电路如下图示,求:(1)图(a)中受控电压源的端电压和它的功率;(2)图(b)中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它的功率;(3)试问图(a)、(b)中的受控源是否可以用电阻或独立电源来替代?若能,所替代元件的参数值为多少?并说明如何联接。
(1) U1=3⨯4=12V,2U1=2⨯12=24V,P=-3⨯24=-72W,发出功率(2) I2=5/10=0.5A,6I2=6⨯0.5=3A,P=5⨯3=15W,吸收功率(3) (a)中受控源可以用24V(方向从下往上)的电压源替代(b)中受控源可以用3A(方向从上往下)的电流源,或者R=5/3Ω的电阻替代6.电路如下图示,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电流i,并求受控源吸收的功率。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劳动技术+第7课+简单电路搭建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劳动技术+第7课+简单电路搭建](https://img.taocdn.com/s3/m/39c0ba6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a.png)
作用
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求。
定义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 换为电能。
负载(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其他 形式的能。
连接导线
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构成电流的路 径。
开关
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便于安全操作 及维修。
电流、电压与电阻概念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表示电流大小。
第7课 简单电路搭建
目录
• 电路基础知识 • 简单电路元件识别与检测
• 搭建简单串联电未路实找践操到作b指d南json
• 并联电路搭建与实验探究活动设计 • 创意拓展:设计个性化小制作项目 • 课堂总结回顾与延伸学习建议
01 电路基础知识
电路的定义及作用
电路是由电源、负载(用电器)、连接导线和开关等基本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
03
第三步
将另一个小灯泡的灯座连接到导线的 另一端,同样确保连接牢固。
第五步
将最后一个灯泡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 的负极上,完成串联电路的搭建。
05
04
第四步
使用另一根导线将第一个小灯泡的另 一端与第二个小灯泡的一端相连,以 此类推,形成串联电路。
检查并排除常见故障技巧分享
01
02
03
技巧一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确保所有连接点都牢固无 误。
实验步骤
分别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接入相同规格的灯泡,观察并记 录灯泡的亮度情况。
实验分析与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连接方式下灯泡亮度的差异,并得出相应结 论。
小组交流讨论,总结规律
小组讨论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1-1-1-理想运放及其分析依据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1-1-1-理想运放及其分析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7e670af52f60ddccdb38a008.png)
理想运算放大器1.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条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0u A ;差模输入电阻: ∞→id r ;开环输出电阻0→o r ;共模抑制比:∞→CMRR K 。
由于实际运算放大器的参数接近理想化条件,因此用理想运算放大器模型分析实际的运算放大器不会产生多大的误差。
2.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图形符号图1 理想运算放大器图形符号图1为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图形符号。
它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反相输入端标“-”号,同相输入端标“+”号。
它们对地的电压分别用-u 、+u 和o u 表示。
“∞”表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理想化条件。
3.分析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重要结论将运算放大器理想化后,分析由理想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线性应用电路时,分析依据有两条:(1) 两输入端“虚短路”由于运算放大器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很高,近似为∞,而输入电压又是有限制,所以00≈=u o i A u u 即集成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电压非常接近于零,但又不是短路,故称为“虚短”。
即-+≈u u(2) 两输入端“虚断路”由于运算放大器差模输入电阻很高,,∞→id r 在线性放大区工作时输入端的差值电压-+-u u 又很小,因此流进两输入端的电流近似为零,即0,0≈≈-+i i上式表明,流入集成运放的两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但不是真正断开, 故称为“虚断”。
(3) 若同相输入端接“地”(0u),则反相输入端近似等于“地”电位,称=+为“虚地”,即=u-输入端的“虚短”和“虚断”体现了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依据。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4-2-温度对共射级放大电路的影响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4-2-温度对共射级放大电路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b04cbfccfc789eb172dc8de.png)
温度对放大电路的影响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是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但在外部温度因素(如温度变化、晶体管老化、电源电压波动等)影响下,工作点会发生变异,严重时使放大电路不能工作。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简单、容易调整,但在温度变化、三极管老化、电源电压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将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动。
温度对放大电路的影响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当温度升高时,U BE ↓、↑、I CBO ↑。
CBOBBECC CEOB C )1( I βR U U βI I βI ++−=+=温度升高对三极管参数U BE 、β、I CBO 有影响,结果集中表现为集电极电流I C 的增大,导致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
ββ温度对放大电路的影响CE需要改进偏置电路。
当温度升高IC 增加时,能够自动减少IB,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稳定。
IC将增加,Q点上移,容易使R S e S +U CC直流通路分压式偏置电路1. 稳定Q 点的原理12BI I I ≈>>基极电位V B 基本恒定,不随温度变化。
CC 2B 1B 2B B U R R R V +≈为稳定IC ,采取两个措施==E B BEC E E EV V U I I R R −≈因为R B1R B2+U CC 1)固定基级电位V B 选用适当的R B1和R B2,使1. 稳定Q点的原理R B1 R B2+U CCB BEV U>>EBEBEBECRVRUVII≈−=≈若满足集电极电流IC基本恒定,不受温度变化影响。
1. 稳定Q 点的原理在估算时一般选取:U CCu o +–R S e S I 2= (5 ~10) I B V B = (5 ~10) U BE1. 稳定Q点的原理CIBU CCu o+–R Se STI BI C V EI CB+I BR E:取样和反馈的作用1)取样:RE将电流IC的增长转化为将电压VE的增长。
2)反馈:将增长的VE反馈送到输入端。
电路图电源电路单元知识详解(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 倍压整流 脉冲电路 编码器和译码器 光电告警电路)
![电路图电源电路单元知识详解(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 倍压整流 脉冲电路 编码器和译码器 光电告警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78fc7522ba0d4a7302763aed.png)
电路图电源电路单元知识详解一、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
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多数要用到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的最简单的供电方法是用电池。
但电池有成本高、体积大、需要不时更换(蓄电池则要经常充电)的缺点,因此最经济可靠而又方便的是使用整流电源。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 220 伏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220 伏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
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
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 1 。
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二、整流电路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 1 )半波整流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 2 ( a )。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 VD 导通,负半周时 VD 截止,负载 R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2 )全波整流全波整流要用两个二极管,而且要求变压器有带中心抽头的两个圈数相同的次级线圈,见图2 ( b )。
负载 R L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全波整流电流,输出电压比半波整流电路高。
( 3 )全波桥式整流用 4 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见图 2 ( c )。
负载上的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值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
( 4 )倍压整流用多个二极管和电容器可以获得较高的直流电压。
图 2 ( d )是一个二倍压整流电路。
当 U2 为负半周时 VD1 导通, C1 被充电, C1 上最高电压可接近 1.4U2 ;当 U2 正半周时 VD2 导通, C1 上的电压和 U2 叠加在一起对 C2 充电,使 C2 上电压接近 2.8U2 ,是C1 上电压的 2 倍,所以叫倍压整流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20/11/14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2.电路的组成部分
信号处理:
信号源:
放大、调谐、检波等
提供信息 话筒
放 扬声器
大
器
直流电源:
负载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 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2020/11/14
3.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一般要将实际电路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 断。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
物理量 电流 I
电压 U
实际方向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高电位 低电位 (电位降低的方向)
单位
kA 、A、mA、 μA
kV 、V、mV、 μV
电动势E
低电位 高电位 (电位升高的方向)
kV 、V、mV、 μV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I
++
E
–U
Ro
–
电池
S 开关
导线
R 灯泡
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 路模型,简称电路。在 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 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 表示。
2020/11/14
电池是电源元件,其 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 Ro;
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 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 参数为电阻R;
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 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 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
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其 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 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电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
I
元件和电源元件等。
++
例:手电筒
E
–U
手电筒由电池、灯 Ro
泡、开关和筒体组成。
–
电池
S 开关
导线
R 灯泡
2020/11/14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2020/11/14
话筒 放 扬声器 大 器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2020/11/14
2.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 参考方向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 +
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
E _
Ia +
RU _
(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b
电流: I
箭标 aR b
电压:
正负极性 a + U –
b
双下标 Iab
双下标 Uab
2020/11/14
(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2020/11/14
感性认识电阻元件
2020/11/14
实际电阻元件
一. 电阻元件
线性电阻-电路研究的模型
R 1. 符号
2. 欧姆定律 (Ohm’s Law)
(1) 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设定为一致的方向
i
R
+u
u R i R 称为电阻, 电阻的单位: (欧)
2020/11/14
(Ohm,欧姆)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
例: I aR b
+U–
若 I = 5A,则电流从 a 流向 b;
若 I = –5A,则电流从 b 流向 a 。 若 U =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 从 a 指向 b;
aR 注意:
b 若 U= –5V,则电压的实际方向 从 b 指向 a 。
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 ( 或电压 ) 值才有正负
之分。
2020/11/14
1.3 电路的基本元件
电路的基本元素是元件,电路元件是实际器件的理 想化物理模型,应有严格的定义。
电路中研究的全部为集总元件。
电路元件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三端、四端元件等。 最基本的几个元件: 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 电源(元件)
2020/11/14
4、库伏特性:线性电容的q~u 特性是过原点的直线
q
Ou
C q tg u
5、电压、电流关系: 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动态 特性
i
i dq C du
或
dt dt
+ u –
2020/11/14
+ C
–
u(t)
1 C
t
idξ
1 C
t0idξ
1 C
tt0idξ
u(t
)0
1 C
即: RU常数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I/A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o
U/V
2020/11/14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感性认识电容元件
2020/11/14
实际电容元件
二. 电容元件
线性电容-电路研究的模型
1、电容
任何时刻,电容元件极板上的电荷q与电流 u 成正比。
2、电路符号
tt0idξ
记忆
q(t)
q(t
)0
t
t0
idξ
特性
6、电容元件的Leabharlann 率和能量在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 uC du Cu du
dt
dt
从 t- -到 t 时间内,电容元件吸收的电能为
WC
t Cu du dξ 1 Cu2 (ξ) t 1 Cu2 (t) 1 Cu2 ()
令 G 1/R G称为电导 电导的单位: S (西) (Siemens,西门子)
则 欧姆定律表示为 i G u . 线性电阻R是一个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的常数。
伏安特性曲线:
u
R tg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为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O
i
2020/11/14
3. 开路与短路
+
对于一电阻R
i
当R=0,视其为短路。
C i
2020/11/14
+ uC -
或+
i
uC
C
-
3. 元件特性
与电容有关两个变量: C, q
i
对于线性电容,有: q =Cu
+ u
+ C
def q C
u
C 称为电容器的电容
–
– 电容 C 的单位:F (法) (Farad,法拉)
F= C/V = A•s/V = s/
常用F,nF,pF等表示。
u R
–
4.电阻的功率和能量
i为有限值时,u=0。
当R=,视其为开路。
u为有限值时,i=0。 * 理想导线的电阻值为零。
由电功率的定义及欧姆定律可知,电阻吸收的功率和能量
2020/11/14
p ui Ri 2 Gu2
线性电阻的概念: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 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
电路基础知识(详解版)
第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本章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3. 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
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2020/11/14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