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名词解释 (2)
二.简答题 (5)
1.成矿元素在矿石中的存在形式 (5)
2.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 (5)
3.矿体产状包括哪些内容 (5)
4.按成矿温度划分,热液矿床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 (6)
5.控制接触交代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6)
6.外生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哪些 (6)
7.矿床受变质作用后产生哪些变化 (7)
8.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主要有哪些区别 (7)
三.论述题 (7)
1.矿床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7)
2.举例论述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7)
3.简述围岩蚀变的概念,研究围岩蚀变有何意义,列举四种蚀变类型并说
明其特点与矿物组合 (8)
4.简述金矿床或铅锌矿床或铜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并就其中某一类概述
其基本特点 (9)
5.矿床的次生变化及次生富集,并举例说明 (10)
6.简述岩浆岩与金属矿床的成因联系 (11)
7.试述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及矿化阶段 (11)
8.试论述VHMS型与SEDEX型矿床的成矿背景异同点 (12)
9.气水热液的概念与了解成矿气水热液成分的主要途径 (13)
10.简述确定成矿时代的主要方法及其测年对象 (13)
11.斑岩铜矿的概念与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特点 (13)
12.层控矿床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14)
13.简述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 (14)
14.综述正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 (15)
15.试归纳热液矿床的一般特征 (16)
16.沉积矿床有何主要特点 (16)
17.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7)
18.常见的侵入岩岩石分类 (17)
一.名词解释
1.铁帽:含低价铁的许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经氧化所形成的褐铁矿常覆盖在矿体的表层,出露于地表,称为铁帽,它是找寻地下隐伏矿体的重要标志。
2.盐湖矿床:指含盐度超过3%的湖水所构成的可供工业开采的盐湖矿床。
3.宝石: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首饰等装饰品的矿物。
4.有用组分:指矿石中可提取利用的有用元素、有用化合物和有用矿物。
5.矿化分带:在一个成矿区域中,各矿种、各矿床类型、各类地质异常体在空间上常作有序分布,这种多个矿化体(矿体、矿床、矿田、矿集区)在空间(三维的)有序分布,一般称为成矿分带(矿化分带)。
6.矿田:由一系列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紧密联系的矿床组合而成的含矿地区,亦即矿带中的矿床、矿化点、物化探异常最集中的区域。
7.岩浆自变质作用:在岩浆岩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岩浆中析出的挥发分呈气态或液态与岩体内基本固结的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其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都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8.流体包裹体:又称气液包裹体,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被称为成矿流体的“样品”,它们可代表矿物晶体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或后来浸没它的流体。
9.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10. 海绵陨铁结构:晚期岩浆矿床特征性的一种矿石结构。其特点是岩浆晚期结晶的矿石矿物呈他形晶充填在早期自形程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
11.云英岩:主要由花岗岩在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交代蚀变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
12.围岩蚀变:在热液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为新物质所替代的作用,称之围岩蚀变。其结果使围岩的化学成份、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改变。
13.火山成因矿床:指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时-空及成因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
14.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所有地质要素、成矿作用的全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相关异常所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自然系统。
15.变成矿床:经变质作用改变了工艺性能和用途的矿床或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矿床。
16.受变质矿床:原矿床经变质作用后矿体形态、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工艺性能和用途没有改变的矿床。
17.成矿规律:指矿床形成的时空关系、物质共生关系及内在成因关系等的总和。
18.风化矿床: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系指陆地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体。
19.层控矿床:系指那些受多种成矿作用影响,但矿体呈层状或基本呈层状,包括部分不规则状,但仍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的矿床。
20.玢岩铁矿:是指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岩或火山-侵入岩体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联系的一组以铁为主的矿床。
21.矽卡岩:主要由钙、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接触变质岩石。主要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或中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在热接触变质作
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水热液的影响下,经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
22.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体状的地质体。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23.矿化剂:指在内生成矿作用中,对成矿元素或成矿物质的运移和集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
24.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25.斑岩铜矿: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铜矿化主要出现在斑岩内(斑岩可以是全岩铜矿化或部分铜矿化),部分铜矿化产在围岩中,由于矿石构造总是呈细脉浸染状,因此又称为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26.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是指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一类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地层的地下热(卤)水,在碳酸盐岩的孔隙、裂隙、溶洞、不整合面及层间破碎带等空间内充填交代形成的,属于受地层层位控制的后生矿床。
27.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作用: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环境中,以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生成次生硫化物。于是增加了原生矿石中某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矿石的工业价值,这种地质作用称为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
28.工业品位: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29.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的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30.条带状铁构造(BIF):沉积-变质铁矿是形成于前寒武纪(主要为太古宙到古元古代)的沉积铁矿床或沉积含铁构造,在受到区域变质作用或混合岩化作用改造后形成的。因其矿石主要由硅质(碧玉、燧石、石英)和铁质(赤铁矿、磁铁矿)薄层呈互层组成,又称为条带状硅铁建造(简称BIF型铁矿)。
31.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形成于拉张构造动力学背景条件下,产于陆相火山岩系或相邻岩石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度小于150℃,极少数情况下可达300℃,矿床形成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到地下1㎞,个别情况下可达2㎞,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多数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一类金(多金属)矿床。
32.金伯利岩:是一种弱碱性的超基性岩,常呈浅成、超浅成相的岩墙、岩脉、岩筒成群产出,岩石主要主要由金云母、橄榄石透辉石等组成,具有斑状结构和爆发成因的角砾状构造。称角砾云母橄榄岩,
33.交代作用:即是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份的带入和另一些组份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因此也称为置换作用。
34.叠生矿床:是指先期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体)、又叠加了后期发生的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双重(或多重)成因的矿床。
35.边界品位:是指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
36.矿源层: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称之为矿源层。
37.接触交代矿床:主要是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