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合集下载

行为金融实验报告

行为金融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金融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及其对市场结果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环境,探究投资者行为对市场波动和交易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解释市场中的异常现象。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20名金融专业本科生,分为两组,每组10人。

每组在实验前均接受相同的基础金融知识培训。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模拟股票市场交易平台、随机生成的股票价格数据、实验指导手册和问卷。

3.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阶段:向实验对象介绍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讲解实验流程和规则。

(2)模拟交易阶段:每组实验对象分别进入模拟股票市场交易平台,进行为期一周的股票交易。

实验过程中,系统随机生成股票价格,模拟真实市场环境。

(3)数据分析阶段:实验结束后,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每位投资者的交易记录、交易决策和收益情况。

(4)问卷调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决策过程和行为偏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易行为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组(行为金融学培训组)的平均交易次数、交易频率和交易额均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行为金融学的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交易能力。

2. 决策过程分析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理性。

他们更倾向于基于基本面分析进行投资,而非盲目跟风或情绪化交易。

对照组投资者则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频繁进行追涨杀跌。

3. 行为偏差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投资者的行为偏差相对较低。

他们更注重风险控制,对市场风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对照组投资者则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偏好,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4. 收益情况分析实验组投资者的平均收益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行为金融学的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收益水平。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行为金融学的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交易能力和收益水平。

行为经济学实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行为经济学实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行为经济学实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经济学领域中,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经济学的研究中,试图解释人们在经济决策中那些看似“非理性”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理解行为经济学的原理和应用,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验例题来深入探讨,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例题(一)禀赋效应实验实验设计: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的参与者每人得到一个咖啡杯,而 B 组的参与者没有。

然后,研究者询问 A 组的参与者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他们手中的咖啡杯,同时询问 B 组的参与者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同样的咖啡杯。

实验结果:A 组的参与者给出的出售价格往往显著高于 B 组的参与者给出的购买价格。

知识点:这一实验结果体现了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拥有某个物品后,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往往会高于未拥有时。

在这个例子中,拥有咖啡杯的 A 组参与者由于对杯子产生了“拥有感”,从而高估了其价值。

(二)损失厌恶实验实验设计:参与者面临两个选择。

选择 A 是确定获得 50 元;选择B 是有 50%的机会获得 100 元,5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大部分参与者选择了 A,即确定获得 50 元。

然后,再给出另外两个选择。

选择 C 是确定损失 50 元;选择 D 是有 50%的机会损失 100 元,50%的机会没有损失。

实验结果:大部分参与者选择了 D,即宁愿冒险也不愿意接受确定的损失。

知识点:这一实验揭示了损失厌恶的心理。

人们对损失的感受往往比获得更强烈。

在面对获得时,人们更倾向于规避风险,选择确定的收益;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们更愿意冒险,试图避免确定的损失。

(三)锚定效应实验实验设计:研究者让参与者估计一个未知的数值,比如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

在给出问题之前,先向参与者展示一个随机的、但明显过高或过低的数字(称为“锚”)。

实验结果:参与者的估计值往往会受到所给定的“锚”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标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行为金融学的原理,掌握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并探究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偏差。

二、实验原理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与心理学交叉的学科,它研究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心理、认知和情绪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行为金融学提出了许多与传统金融理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等。

三、实验过程1. 准备阶段: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和理论。

2. 实验阶段:进行模拟投资,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投资决策过程,并尝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析自己的决策。

3. 分析阶段:分析投资结果,评估自己的投资决策是否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

4. 总结阶段: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反思自己的投资决策过程,提出改进方案。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在模拟投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

例如,在选择股票时,我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忽视了市场的整体趋势和其他可能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此外,我还发现自己在处理投资信息时存在代表性启发的倾向,即倾向于根据个别案例来推断整体情况。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过度自信和代表性启发都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我的模拟投资中,由于过度自信和代表性启发的影响,我的投资组合表现并不理想。

为了改进自己的投资决策,我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投资决策,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尝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决策。

例如,我可以利用可得性启发来提醒自己注意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信息,或者利用反方思考来挑战自己的判断。

此外,我还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投资建议或加入投资俱乐部等途径,与其他投资者交流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

五、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投资决策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偏差。

这对我今后的投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望未来,我计划进一步学习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投资决策中。

经济实验报告格式范文(3篇)

经济实验报告格式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 实验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行为、资源配置、政策调控等经济现象越来越复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经济实验作为一种模拟真实经济环境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市场交易过程,探讨价格机制、供需关系以及市场效率等问题。

2. 实验目的(1)验证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分析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的影响。

(3)探讨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现象。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1.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模拟市场交易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买家、卖家、市场管理者等,通过模拟交易过程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

2. 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设置实验场景,包括市场类型、商品种类、初始价格、初始库存等参数。

(2)实验实施:参与者根据自身角色进行市场交易,包括报价、出价、议价、成交等环节。

(3)数据收集:记录每次交易的成交价格、成交量、市场剩余库存等数据。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价格、价格波动、供需弹性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市场价格逐渐趋于稳定,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

(2)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有显著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3)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现象并存。

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而在垄断或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价格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真实情况,导致资源浪费或市场失灵。

2. 实验分析(1)价格机制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竞争市场中,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这验证了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2)供需关系的影响:实验中,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的影响与经济学理论相符,进一步证实了供需关系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仿真实验实验报告(3篇)

经济学仿真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宏观经济政策仿真实验实验日期:2024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指导教师:张华一、实验简介本次经济学仿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探究不同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将模拟一个包含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等要素的经济系统,通过调整政府政策、企业行为和消费者决策,观察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模拟一个简单经济系统,包括政府、钢铁、家电、汽车四个行业,以及市场。

政府负责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税率、补贴、土地供给等;企业负责生产、销售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消费者根据收入和价格购买产品。

2. 实验步骤(1)设置初始条件:设定各行业初始产量、价格、成本、市场需求等参数。

(2)政府制定政策:设定税率、补贴、土地供给等政策。

(3)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决定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

(4)消费者根据收入和价格,决定购买数量。

(5)计算各行业利润、政府税收、消费者剩余等指标。

(6)观察宏观经济指标变化,如GDP、CPI、失业率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政府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当政府提高税率时,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市场需求下降,导致GDP增长放缓。

当政府提供补贴时,企业利润增加,投资增加,市场需求上升,促进GDP增长。

(2)企业行为对经济的影响当企业增加生产规模时,产量上升,但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利润。

当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时,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求下降,影响销售。

(3)消费者行为对经济的影响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能力提高,市场需求上升,促进经济增长。

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敏感时,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较大。

2. 实验分析(1)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政府政策对经济运行具有显著影响。

合理的政策调整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度干预可能导致经济波动。

(2)企业行为对经济的影响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

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3篇)

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3篇)

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3篇)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 11、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__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__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__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

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

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与传统的理性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更加注重人类行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人们的有限理性和心理偏差。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1. 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在经济决策中,人们经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远大于获得的满足感,这被称为“损失厌恶”。

在投资决策中,人们倾向于为了避免损失而做出更加保守的选择,这导致了对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的错过。

此外,人们还存在“心理账户”的倾向,即将经济资源划分为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这会影响到决策的结果。

2. 群体行为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研究了群体行为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

例如,人们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这被称为“呆滞行为”。

此外,人们还存在“群体思维”的倾向,即为了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做出与理性不符的选择。

3. 决策环境的影响决策环境也会对人们的经济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会有所差异。

例如,人们在面对风险时,更加倾向于选择稳定的收益,但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更愿意追求高回报。

此外,决策的呈现方式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例如,将信息以正面方式呈现,会使得人们更有可能做出正面的决策。

4. 奖励与激励机制设计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不仅关注人们的决策行为,还关注奖励与激励机制的设计。

实验研究发现,奖励和激励机制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给予实物奖励往往会比虚拟奖励更具有激励效果;将奖励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会更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个体差异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还考虑到个体差异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人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对经济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相对于女性,男性更愿意承担风险;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即时满足的诱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偏好长期投资等。

行为经济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行为经济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行为经济学小课题研究报告行为经济学小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行为经济学更注重人们的情感、认知偏差以及社会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行为经济学在某小课题上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们在面对不同定价策略时的反应和选择,以及所受到的心理影响。

研究选取了某电商平台上的一款商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用户的购买数据和参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不同定价策略下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

三、实地调查和分析1. 商品定价策略为了探究用户对不同定价策略的反应,本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定价策略:(1)基础定价:将商品的定价设置为市场平均水平,即100元。

(2)价格折扣:在基础定价的基础上,给予用户一定的折扣,即90元。

(3)套餐优惠:在基础定价的基础上,给予用户购买套餐的优惠,即购买两件减20元。

2.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收集有效的数据,我们通过电商平台上的实际销售记录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了考察。

在购买商品的页面上,加入了不同定价策略的说明,并在用户购买后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填写。

我们在一周的时间内收集了共500份有效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以下数据分析和讨论。

(1)反应时间通过统计用户在购买页面停留的时间,我们发现,用户在价格折扣和套餐优惠时,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说明这两种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购买数量通过统计用户的购买数量,我们发现,价格折扣和套餐优惠时用户的购买数量明显高于基础定价。

这表明用户在面对折扣和优惠时,更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

(3)调查问卷分析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涉及用户对不同定价策略的态度和购买动机。

结果显示,大部分用户认为价格折扣和套餐优惠是一种实惠,能够减少购买的成本。

而对于基础定价,用户普遍认为价格较高,购买的欲望相对较低。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对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价格折扣和套餐优惠对用户的购买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损失厌恶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损失厌恶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损失厌恶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金融学研究领域的日益微观化以及行为金融学作为新金融学分支的出现和兴起,投资者非完全理性和投资者心理成为构成行为金融理论微观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当前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难以用传统金融理论加以解释的市场异象,也是探讨资本市场有效性,改进并完善当前市场规则和交易规则,帮助投资者克服心理偏差,进行有效投资并形成成熟投资风格的重要途径。

国外已有大量关于投资者心理偏差和行为的研究成果,然而,当“近视损失厌恶”作为可以用于解释资本市场股权溢价的一种心理偏差出现时,却没有任何心理方面的证据支持,这也已经引起国外诸多学者的重视,但是在国内有关投资行为和心理偏差的研究中,则很少提及这一方面,更没有相应的深入研究。

本文以我国“损失厌恶”的存在性为研究对象,以部分财经类专业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和实验对象,验证了“损失厌恶”这一心理现象在我国投资者中的存在性,从理论上对“损失厌恶”的性质和影响加以剖析,又通过调查问卷和经济学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对这一群体所体现出的"近视损失厌恶"心理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弥补了我国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空白,指导我国投资者投资实践,理解我国资本市场异象具有重要意义。

2.损失厌恶的含义及特征2.1损失厌恶的概念“损失厌恶”是TverskyKahneman(1979)中提出的展望理论中描述投资者风险决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提出后受到广泛重视。

根据Kahneman和Tversky在论文中提出的期望理论,人们面对相同情景的反应取决于他的盈利状态或是亏损状态。

一般而言,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更加令他们更为痛苦,而盈利时却没有那么快乐。

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2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信任博弈(Trust Game)信任博弈为二人博弈。

第一博弈人获得$10 收益,他可以决定从中有多少给第二博弈人($0‐$10)。

第二博弈人得到钱后,所得到的钱将被乘以M(M=3)倍并成为第二博弈人的收益,这时第二博弈人可以决定返给第一博弈人多少钱。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在信任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决定给决策者返还多少或者不返还,作为理性人的响应者,在得到决策者分给他的钱之后,是不会再返还给决策者的。

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10,而此时他们两人收益的和最小;但若将所有的钱都给响应者,他们的总收益将为最大,即30,但决策者的收益会最小,即为0 。

故决策者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响应者分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

在本实验中,从“给出量比较”图可以看出,决策者分给响应者的量基本在6左右,即给响应者所分的量已经超过自己拥有量的60%;从“决策者、响应者与平均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信任博弈的博弈结果并不像理论分析的那样,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平均收益虽然不是15(即两人收益的和最大且平分了该收益),但是他们的平均收益并没有偏离这个值太多,是在这个值的上下浮动的;从“平均收益比较”图和“总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响应者的总收益是略高于决策者的总收益的,但差距并不很大,且决策者的平均收益均在10上下徘徊。

从“决策者与响应者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大多数组都基本实现了利益均分,即决策者和响应者获利相同。

因此,从“信任博弈”中可以看出,现实中的人并不是简单的理性人,他的决策还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他们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响应者”以使双方利益都增多,实现共赢;而响应者也并未选择将所有得益据为己有,而是给决策者分了不少的一部分利益,从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行为金融的实验报告

行为金融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心理、行为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的学科。

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投资者被假定为完全理性的,然而现实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金融市场,探讨投资者行为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验证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环境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金融市场,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2.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3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人,模拟真实市场中的投资者。

3. 实验步骤(1)向实验对象介绍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过度自信、羊群效应、损失厌恶等。

(2)实验对象根据自身对股票市场的了解和预期,进行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

(3)模拟股票市场运行,观察实验对象的投资行为和市场波动。

(4)分析实验数据,验证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投资组合构建实验对象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股票的基本面分析:如公司盈利能力、成长性、市盈率等。

(2)技术面分析:如股价走势、成交量等。

(3)市场情绪:如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等。

2. 投资行为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行为:(1)过度自信:部分投资者对自身判断过于自信,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2)羊群效应:部分投资者盲目跟风,导致投资决策缺乏独立思考。

(3)损失厌恶:投资者在面临亏损时,倾向于保守操作,导致投资收益降低。

3. 市场波动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投资者行为对市场波动有显著影响:(1)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2)损失厌恶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减小。

四、实验结论本实验验证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即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对市场波动有显著影响。

具体结论如下:(1)过度自信、羊群效应和损失厌恶是导致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

(2)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关注自身心理和行为,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

(3)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提高市场稳定性。

权威整理,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6篇)

权威整理,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6篇)

权威整理,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6篇)一、试验内容: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讨论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1、试验目的:把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根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2、试验要求:(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3)独立完成试验建模和试验报告。

二、试验报告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1、问题的提出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安康的增长。

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

依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 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

假如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当也会增加。

本次试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讨论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

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1)凯恩斯的肯定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肯定量。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四周消费水准来打算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打算的。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1)利率。

一般状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削减消费。

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2)价格指数。

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转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

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专制者博弈(Dictator Game)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专制者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局部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局部的钱。

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专制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承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R eject)。

如果Reject,那么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断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响应者一局部;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响应者尽可能少分。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独裁者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部分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部分的钱。

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独裁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接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R eject)。

如果Reject,则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响应者一部分;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响应者尽可能少分。

因此,决策者此时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决策响应者分一单位的钱,其余的都留给自己。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们会冒著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角色:行博弈人(Row Player)、列博弈人(Column Player)决策:行博弈人选择上(Top)、下(Bottom)列博弈人选择左(Left)、右(Right)收益:角色所对应的颜色显示(行博弈人为蓝色,列博弈人为红色)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top/left ; 2=bottom/right)1 2 3 4 5 6 7 12345每轮1出现的个数(图二)每轮1出现的个数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均为理性人,他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囚徒困境中,他们若是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跟对方博弈人合作,以使双方收益最优,则对方博弈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这样才能是他自身利益最大化;若是对方博弈人选择合作,则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是选择不合作。

因此,通过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以推知,各博弈方的理性选择均是选择不信任对方博弈人,即选择不合作。

这样形成纳什均衡。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本“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各博弈方并不都是完全的理性人。

从图一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博弈中各博弈方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仍有17%的博弈中,有博弈方选择了与对方合作;从实验二中可以看出,在每轮博弈中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有人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即选择合作;从图三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决策问题,各博弈人所做的决策却不尽相同,各博弈者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的次数不全一致。

实验经济学 实验报告

实验经济学 实验报告

实验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经济学实验报告导言:实验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学科,通过实验方法来模拟和研究经济现象。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实验经济学实验的设计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希望研究人们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了一个经典的实验设计——双向拍卖。

实验参与者被分为买方和卖方两组,每组都有若干个人参与。

每个人都会被赋予一定数量的货物,并且可以自由决定出价或接受报价。

二、实验过程实验开始时,每个买方和卖方都会被告知市场上的货物数量和初始价格。

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决定出价,卖方可以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决定报价。

当买方和卖方的出价或报价相互匹配时,交易就会发生。

每次交易后,市场价格会根据供求关系进行调整。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市场价格的波动:随着交易的进行,市场价格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这是由于买方和卖方的决策行为受到个体需求和成本的影响,导致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

2. 价格收敛:尽管市场价格会波动,但随着交易的进行,价格会逐渐收敛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这是因为买方和卖方会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出价和报价,使得供求关系逐渐达到平衡。

3. 个体行为的差异: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个体的决策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人更加理性和谨慎,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出价或报价;而有些人更加冲动和激进,会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4. 社会福利的提升: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福利。

在市场的作用下,买方和卖方可以通过交易来满足彼此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规律。

首先,价格的波动和收敛表明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价格,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个体行为的差异说明了经济决策不仅受到理性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个体偏好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最后,社会福利的提升说明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但也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干预来保证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经济学实训实验报告

经济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我校组织了本次经济学实训实验。

本次实验以模拟市场环境为背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经济学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增强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经济学沙盘模拟的形式,模拟了一个经济体系,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等角色。

实验过程中,各角色根据自身利益,通过交易、投资、生产等活动,实现经济体系的运行。

1. 实验流程(1)组建团队:实验开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10人,分别担任政府、企业、消费者等角色。

(2)制定策略:各小组根据实验要求,制定自身的经济策略,包括生产计划、投资计划、消费计划等。

(3)模拟运行:根据各小组的经济策略,模拟经济体系运行一年。

(4)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对各小组的经济策略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 实验内容(1)政府角色: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如税率、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等,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等目标。

(2)企业角色: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进行投资、研发等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

(3)消费者角色: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消费、储蓄等活动,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政府角色(1)税率调整:提高税率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可能导致企业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增长。

(2)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可能导致财政赤字。

(3)货币政策:调整利率可以影响投资、消费等,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2. 企业角色(1)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2)投资: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3)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3. 消费者角色(1)消费: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2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信任博弈(Trust Game)信任博弈为二人博弈。

第一博弈人获得$10 收益,他可以决定从中有多少给第二博弈人($0‐$10)。

第二博弈人得到钱后,所得到的钱将被乘以M(M=3)倍并成为第二博弈人的收益,这时第二博弈人可以决定返给第一博弈人多少钱。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在信任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决定给决策者返还多少或者不返还,作为理性人的响应者,在得到决策者分给他的钱之后,是不会再返还给决策者的。

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10,而此时他们两人收益的和最小;但若将所有的钱都给响应者,他们的总收益将为最大,即30,但决策者的收益会最小,即为0 。

故决策者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响应者分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

在本实验中,从“给出量比较”图可以看出,决策者分给响应者的量基本在6左右,即给响应者所分的量已经超过自己拥有量的60%;从“决策者、响应者与平均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信任博弈的博弈结果并不像理论分析的那样,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平均收益虽然不是15(即两人收益的和最大且平分了该收益),但是他们的平均收益并没有偏离这个值太多,是在这个值的上下浮动的;从“平均收益比较”图和“总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响应者的总收益是略高于决策者的总收益的,但差距并不很大,且决策者的平均收益均在10上下徘徊。

从“决策者与响应者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大多数组都基本实现了利益均分,即决策者和响应者获利相同。

因此,从“信任博弈”中可以看出,现实中的人并不是简单的理性人,他的决策还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他们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响应者”以使双方利益都增多,实现共赢;而响应者也并未选择将所有得益据为己有,而是给决策者分了不少的一部分利益,从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实验经济学设计实验报告(3篇)

实验经济学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理解人类经济行为和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探究个体在市场交易中的行为规律,本实验设计了一项基于拍卖机制的实验,旨在分析个体在拍卖过程中的出价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拍卖机制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

2. 分析个体在拍卖过程中的出价策略。

3. 探究影响个体出价行为的因素。

4. 为现实中的拍卖活动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拍卖物品(如手机、耳机等),拍卖规则、实验指导手册等。

3. 实验流程:(1)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拍卖机制和实验规则;(2)实验对象分组,每组5人;(3)实验对象进行模拟拍卖,每组拍卖3次;(4)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拍卖物品的起始价、最高出价、最终成交价等;(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拍卖物品的起始价对最终成交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拍卖物品的起始价与最终成交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起始价越高,最终成交价也越高。

这表明拍卖物品的起始价对个体出价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 个体出价策略分析(1)个体出价行为受风险偏好影响。

实验中发现,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出价较低,而风险偏好较高的个体则出价较高。

(2)个体出价行为受预期收益影响。

实验中发现,个体对拍卖物品的预期收益越高,出价也越高。

(3)个体出价行为受竞争程度影响。

实验中发现,竞争程度较高的拍卖中,个体出价行为更加谨慎,出价较低。

3. 影响个体出价行为的因素分析(1)个体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较强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识别拍卖物品的价值,从而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2)个体情绪。

情绪稳定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更容易保持理性,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3)个体经验。

经验丰富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消费现象中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

消费现象中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

消费现象中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作者:李海洋来源:《商情》2017年第09期【摘要】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会以尽可能少的付出,想方设法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然而,人是非理性的,人的消费行为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无关的情绪以及其他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这些行为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是有规律可循、成系统且可以预测的。

因此,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消费者行为并能对其进行预测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促进消费者的决策。

【关键词】消费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一、诱饵效应案例:《经济学人》杂志征订征订套餐一:订阅结果:电子版:59美元/年电子版:16%印刷版: 125美元/年印刷版:0%电子版+印刷版:125美元/年电子版+印刷版:84%征订套餐二:订阅结果:电子版:59美元/年电子版:68%电子版+印刷版:125美元/年电子版+印刷版:32%套餐一仅仅比套餐二增加了一个选择,就使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

分析:对于杂志来说,电子版和印刷版的功用是相同的,两者形式上的差别并不会影响实际阅读,但印刷版的杂志往往能给杂志社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当推出订阅套餐二时,电子版+印刷版的价格比只有电子版多了一倍左右,巨大的价格差异使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只订阅电子版。

当推出套餐一时,与套餐二相比多了一个只有印刷版的价格参照,当只有印刷版和电子版+印刷版价格相同时,84%消费者选择了订阅电子版和印刷版,比套餐二中订阅数增加了52%,而实际上套餐一和套餐二对于电子版+印刷版的定价是完全相同的。

区别在于多了印刷版的价格参照,使更多消费者认为订阅电子版+印刷版更实惠,仿佛占了商家的小便宜,从而滋生出更大的心理满足感,在成就自己消费的心理满足感基础上忽略了巨大的价格差异和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印刷版杂志。

应用:我们的预期目标是B,当消费者在A和B之间很难做出决策时,给用消费者一个B-参照方案(B-参照方案与B具有共性,但比B更实惠),对消费者进行心理干预,认为B比A更加实惠,从而直接影响消费者更倾向选择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
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
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
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
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
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
主义者”。

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
们会冒著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
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角色:行博弈人(Row Player)、列博弈人(Column Player)
决策:行博弈人选择上(Top)、下(Bottom)
列博弈人选择左(Left)、右(Right)
收益:角色所对应的颜色显示(行博弈人为蓝色,列博弈人为红色)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top/left ; 2=bottom/right)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均为理性人,他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囚徒困境中,他们若是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跟对方博弈人合作,以使双方收益最优,则对方博弈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这样才能是他自身利益最大化;若是对方博弈人选择合作,则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是选择不合作。

因此,通过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以推知,各博弈方的理性选择均是选择不信任对方博弈人,即选择不合作。

这样形成纳什均衡。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本“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各博弈方并不都是完全的理性人。

从图一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博弈中各博弈方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仍有17%的博弈中,有博弈
方选择了与对方合作;从实验二中可以看出,在每轮博弈中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有人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即选择合作;从图三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决策问题,各博弈人所做的决策却不尽相同,各博弈者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的次数不全一致。

综上所述,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各博弈人的决策虽然跟理性人的决策很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完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现实中的社会人的行为却还会收到很多其他的各类因素的影响。

这说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进行研究;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理想化了,从而使得研究的结果与现实中的人的行为不完全一致;这也再次证明了人是复杂人,其行为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双向拍卖: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构成一个市场,市场上有卖家(Seller)和买家(Buyer)。

买家提出出价(Bid Price)购买某商品,卖家提出要价(Ask Price)出售商品。

每个卖家有3 个商品出售,每个买家可购买3 个商品。

当买家接受某个卖家的要价,或者当卖家接受某个买家的出价,这是可以完成商品的交易。

实验程序可以显示当前的最高出价和最
低要价(Bid‐Ask Spread)。

卖家的要价,不应低于当前最高的出价;
买家的出价,不应高于当前最低的要价。

对于卖家,每件商品有不
同的成本(Cost);对于买家,每件商品有不同的价值(Value)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双向拍卖博弈中,各
博弈方均为理性决策者,他们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卖方则应该尽量抬高售价,而买方则应尽量压低买价,从而使得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

而由于各买者的Value不一样,各卖者的Cost也不完全一样,故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推知,最早成交的组合应该是Cost最少的卖方和Value最高的买方。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实际的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经济理论分析结果不尽相同。

从图一可以看出,买卖双方在每次成交时双方所获收益基本相同。

而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买卖双方的收益值成正相关,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卖方的收益随买方收益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且从后两图可以看出,买方的收益在大多数博弈中都稍多于卖方的收益。

并且从原始数据可以得知,虽然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最早成交的组合应该是Cost最少的卖方和Value最高的买方,但我们却从实验数据发现,实际中的博弈者的行为要复杂得多,风险厌恶程度高的人可能只要能获得一点收益就会选择出售;风险厌恶程度低的人可能会等到有较高的收益是才会出售,因此,导致成本最低的人却不是最早出售出去的人,Value 最高的人却可能不是最早买到的人。

这与传统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不同,也进一步说明了现实中人的复杂性,其行为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想中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