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整理(新课标)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 e M,或者a电M,两者必居其一.(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0).【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7)已知集合A有>个元素,则它有n个子集,它有n一个真子集,它有个非空子集,它有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交集AQB{x I x e A,且x e B}(1)AA=A⑵An0=0⑶AnB匸AAQB u B并集AUB{x I x e A,或x e B}补集{x I x e U,且x电A}(1)AUA=A(2)AU0=A(3)AUB-AAUB-Bi An(C A)=02Au(c A)=UU U(AA B)=(C A)U(B)UUU【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I x I<a(a〉0){x I一a<x<a}I x I>a(a〉0)x I x<-a或x>a}I ax+b l<c,I ax+b I>c(c〉0)把ax+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丨x I<a,I x I>a(a〉0)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A=b2一4acA>0A=0A<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I\11V1111I tIV °卜\yO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2(其匸bx=x=—122a无实根1±Jb2一4ac2ahx<x)112ax2+bx+c〉0(a〉0)的解集{x I x<x或x〉x}「b、{x I x丰一——}2aRax2+bx+c<0(a〉0)的解集{x I x<x<x}1200〖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A T B.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满足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b];满足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b);满足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b),(a,b];满足x>a,x>a,x§b,x<b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记做[a,),(a,),(—g,b],(—g,b).注意:对于集合{兀1a<x<b}与区间(a,b),前者a可以大于或等于b,而后者必须a<b.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x)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x)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x)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y=tan x中,x丰k兀+—(k G Z).2⑥零(负)指数幕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x)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g(x)]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g(x)§b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二f(x)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a(y)x2+b(y)x+c(y)二0,则在a(y)丰0时,由于x,y为实数,故必须有'二b2(y)-4a(y)-c(y)>°,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6)映射的概念①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A到B的映射,记作f:A T B.②给定一个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且aG A,bG B•如果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x ,当x<x 时,都12•1••2有f(x)〉f(x),那么就说•••12•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yo(1)利用定义y=f(x)(2)利用已知函数的 f(x )N. 单调性1f (X )(3)利用函数图象(在f(x)某个区间图 xx x象下降为减)12(4)利用复合函数(2)打““”函数f (x )-x+x (a >0)的图象与性质(3) /(x )分别在(一a 厂、2]、W'a ,+8)上为增函数,分别在S ,°)、(0,2]上为减函数.q 石£最大(小)值定义V -24a\② 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二f [g (x )],令u 二g (x ),若y 二f (u )为增,u 二g (x )为增,则y 二f [g (x )]为增;若y 二f (u )为减,u 二g (x )为减,则y 二f [g (x )]为增;若y 二f (u )为增,u 二g (x )为减,则y 二f [g (x )]为减;若y 二f (u )为减,u 二g (x )为增,则y 二f [g (x )]为减. ①一般地,设函数y 二f (x )的定义域为1,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e 1f (x )<M ;(2)存在x 0e1,使得f (x 0)-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x )记作f (x )二M .max②一般地,设函数y 二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e 1,都有f (x )=m ;(2) 存在x 0e1,使得f (x 0)-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x )的最小值,记作f (x )-m .00max【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 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性质定义图象 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a-(a,f (aj)KT .(1) 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 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jy(-a.0K/(j)-xi-—(d>0),都有如果对于函数f (x)定义域内(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轴对称)h、°左移h个单位>y=f(x+h)y=f(x)m>y=f(x)+k ②伸缩变换y=f(x)°<吧1申>y=f(①x)®>i,缩y=f(x)°申申申>y=Af(x)A>1,伸③对称变换y=f(x)原点>y=-f(-x)y=f(x)直线y=<>y=f-1(x)去掉申轴左边图象保留y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y轴对称图象>y=f(I x l)y=f(x)<保留x轴上方图象<将x 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②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在x=0处有定义,则f(°)-°.③奇函数在y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化解函数解析式;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④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幕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x n=a,aGR,xGR,n>1,且nGN,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当n是奇数时,a的n次方根用+③根式的性质:(na)n=a;当n为奇数时,n an=a;当n为偶数时,(a>0)(a<0)符号n'a表示;当n是偶数时,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用符号na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符号一n a表示;0的n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次方根.②式子na叫做根式,这里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当n为奇数时,a为任意实数;当n为偶数时,a、0.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m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幕的意义是:a n二nam(a>0,n e N,且n>1).0的正分数指数幕等于o.+m1m f1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幕的意义是:a一n=(一)n=n:(—)m(a>0,n e N,且n>1).0的负分数指数幕没a¥a+有意义.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a r-a s=a r+s(a>0,r,s e R)②(a r)s=a r(a>0,r,s e R)③(ab)r=a r b r(a>0,b>0,r e R)【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函数名称指数函数定义函数y-a x(a>0j i a丰1)叫做指数函数a>10<a<1V八y-ax/\y-a x y图象丿\y-1(0,1)(0,1)—”鼻,O x0x定义域R值域(0,+如过定点图象过定点(0,1),即当x=0时,y二1.奇偶性非奇非偶单调性在R上是增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①加法:log M +log N 二log(MN )aaa③数乘:n log M =log M n (n e R )aa②减法:lo g M -lo g N 二lo gaaa N④a lo g a N =Nn⑤log M n=logM(b 丰0,n e R )ab a〖2.2〗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①若a x 二N (a >0,且a 丰1),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x 二log N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a②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③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x=lo g N o ax =N (a >0,a丰1,N >0).a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1=0,log a =1,log a b =b .aa a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 g N ,即lo g N ;自然对数:l nN ,即lo g N (其中e =2.71828...).10e(4)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a丰1,M >0,N >0,那么log N⑥换底公式:log N —b (b >0,且b丰1)a log ab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设函数y二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C,从式子y二f(x)中解出x,得式子x(y).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y),x在A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y)表示x是y的函数,函数X=9(y)叫做函数y=f(x)的反函数,记作X=f T(y),习惯上改写成y=f T(X).(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y=f(x)中反解出x=f T(y);③将x=f-1(y)改写成y=f-1(x),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y=f(x)与反函数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②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y=f-1(x)的值域、定义域.③若P a b)在原函数y=f(x)的图象上,则P'(b,a)在反函数y=f-1(x)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y=f(x)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2.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二x a叫做幕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a是常数.关于y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②过定点:所有的幕函数在(°,+8)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i,i).③单调性:如果0,则幕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8)上为增函数•如果0,则幕函数的图象在(°,+8)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轴与y轴.④奇偶性:当a为奇数时,幕函数为奇函数,当a为偶数时,幕函数为偶函数.当a=-(其中p,q互质,p和q GZ),p若p为奇数q为奇数时,则y=x p是奇函数,若p为奇数q为偶数时,则y=x p是偶函数,若p为偶数q为奇数时, ■q则y=XP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幕函数y二x a,xG(°,+8),当a>1时,若°<x<1,其图象在直线y=x下方,若x>1,其图象在直线y=x上方,当a<1时,若°<x<1,其图象在直线y=x上方,若x>1,其图象在直线y=x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f(x)二ax2+bx+c(a丰°)②顶点式:f(x)二a(x-h)2+k(a丰°)③两根式: f(x)二a(x—x1)(x—x2)(a丰°)(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b 需,顶点坐标是②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函数在Z ,-冷上递减’在[--2a ,+Q 上递增’当x 一2a 时' 2a 4a M (x ,0)M (x ,0),MM 曰x -x I 二I a I ① 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③ 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①二次函数/(x )二ax 2+bx +c (a 丰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x 二一b4ac -b 22a'4a4ac -b 2bb 、min (X )=石;当。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表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表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表一、函数与导数1. 函数基础-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函数的运算: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2. 极限与连续- 极限的定义与性质- 无穷小与无穷大- 极限的运算法则-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3.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导数的运算法则- 高阶导数-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导数- 微分的概念与应用4. 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问题- 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5. 不定积分- 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基本积分表- 积分的运算法则- 特殊积分技巧:换元法、分部积分法二、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1. 平面向量-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向量的几何意义与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2. 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与计算- 直线与平面的方程-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三、解析几何1. 圆锥曲线- 圆的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 - 圆锥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圆锥曲线的应用问题2.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 参数方程的概念与应用- 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转换-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概率与统计1. 概率论基础-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2. 统计学基础- 统计量的概念:均值、方差、标准差、中位数、众数 - 抽样与估计- 假设检验- 线性回归分析五、数学分析进阶1. 定积分-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微积分基本定理-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定积分的应用:面积、体积、弧长、工作量2. 级数- 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正项级数与收敛性判别法- 交错级数与绝对收敛- 幂级数与泰勒级数3. 多元函数微分学-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 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优化问题- 多重积分的概念与计算4. 常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以上是新课标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汇总,涵盖了函数、几何、概率统计以及数学分析等领域的核心内容。

高一数学新课标必考知识点

高一数学新课标必考知识点

高一数学新课标必考知识点一、函数与方程1. 整式与分式- 整式的定义和性质- 分式的定义和性质- 分式的化简与运算法则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图像、斜率和截距- 一次函数的应用-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和对称轴- 二次函数的零点、判别式和解的情况- 二次函数的应用3.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集表示-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法4. 幂函数与对数函数- 幂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幂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二、平面几何1. 相似与全等- 相似的概念和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 三角比与三角函数-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的推导和应用-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和性质3.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概念和性质-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 平面向量的共线和垂直判定-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计算和应用4. 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性质- 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外心和内心的定义和性质三、空间几何1. 空间图形- 空间几何体的名称、性质和图像- 空间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 空间向量- 空间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计算和应用3. 空间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的定义和性质- 空间点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4. 空间位置关系- 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四、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事件的运算和互不相容事件的概率2.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和概率密度函数-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计算3. 统计与抽样- 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抽样分布的概念和性质- 参数估计的方法和区间估计4. 相关与回归- 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的定义- 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的计算和应用以上是高一数学新课标必考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作为一个新的学习体系,其知识点涉及较为广泛,下面本文将对其中
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基本概念:数、图形、大小比较、比例、分数等基本概念。

2. 数的概念:数的概念包括基数、序数、自然数、整数、真分数、分数、百分数、小数、负数、平方根、立方根等。

3.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以及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律及简便计算方法。

4. 图形:正三角形、矩形、圆形、菱形、梯形、抛物线、椭圆、折线图、饼图等基础图形;
5. 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问题、推理问题、综合分析等数学思维能力;
6. 数学计算方法:包括逐步分解、求和、比较、求比例、求积分等数学计算方法;
7.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包括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函数模型以及不等式等;
8. 数学文字题:数学文字题主要包括因果推理、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图形转换等类型。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新课标的知识。

高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梳理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标准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高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的梳理:1. 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基本函数类型-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 函数的复合、反函数、函数的极值和最值- 方程的解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2. 数列- 数列的概念和分类-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关系- 数列的极限和收敛性3. 三角学- 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三角恒等式和三角变换- 解三角形问题,包括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三角函数的应用,如周期问题、角度问题等4. 空间几何- 平面几何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性质- 空间向量及其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5. 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6. 微积分初步- 极限的概念和运算- 导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微分方程的初步介绍7. 线性代数初步- 矩阵的概念、运算和性质- 行列式的定义和计算-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8. 算法初步- 算法的概念和设计原则- 基本算法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的效率分析和优化新课标还强调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课标也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构建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新课标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2022年新课标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三角函数》一,任意角与弧度制1,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顶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负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零角。

2,角的象限: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则角的终边落在哪一个象限,这个角就称为哪一象限的角。

第一象限的角2,2,2k k k Z παππ⎛⎫∈+∈ ⎪⎝⎭,第二象限的角2,2,2k k k Z παπππ⎛⎫∈++∈ ⎪⎝⎭,第三象限的角32,2,2k k k Z παπππ⎛⎫∈++∈ ⎪⎝⎭,第四象限的角32,22,2k k k Z παπππ⎛⎫∈++∈ ⎪⎝⎭,3,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S k k Z ββαπ==+∈4,弧度制: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 ,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rα=弧度与角度的互化:180********radradrad πππ⎛⎫=== ⎪⎝⎭5,弧长公式:l r α= 扇形的面积公式:21122S rl r α=扇形= 其中,,r l α分别为扇形的圆心角弧度、半径、弧长强化训练:1, 已知角α是第二象限角,试确定角2α,2α的终边所在的位置2, (1)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图所示,试分别表示终边落在阴影区域的角4, 若角α是第四象限角,则πα-是第_______象限角5, 在扇形中,已知半径为8,弧长为12,则圆心角是_________弧度,扇形面积是__________6, 已知一扇形的周长为40cm ,当它的半径和圆心角各取多少时,才能使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第一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4,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 商数关系:sin tan (,)cos 2k k Z απααπα=≠+∈ 5,sin a 与cos α,sin a 与cos α的大小关系角α的终边在阴影部分内,则sin cos αα>角α的终边在阴影部分外,则sin cos αα<角α的终边在阴影部分内,则sin cos αα>角α的终边在阴影部分外,则sin cos αα<强化训练1, 已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3,4P a a ,分别求sin ,cos ,tan ααα的值2, 已知cos 0,tan 0αα><,试判断角α所在的象限3, 在()0,2π内,使sin cos αα>成立的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4, 12sin 5cos5_____________-= 5, 已知1sin 3α=,且角α为钝角,求cos ,tan αα的值 6, 已知tan 2θ=,求sin ,cos θθ的值7, 已知tan 2α=,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 2cos 3cos 4sin αααα+- 2)22sin 3cos sin 2cos αααα--8,已知7sin cos ,054πααα⎛⎫+=<< ⎪⎝⎭,求 1)sin cos αα 2)sin cos αα- 3)tan α三,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sin 2sin ,cos 2cos ,tan 2tan k k k απααπααπα+=+=+=公式一: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πααπααπαα===公式二:+-+-+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αααααα-=--=-=-公式三: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πααπααπαα-=-=--=-公式四:sin cos ,cos sin 22ππαααα⎛⎫⎛⎫-=-= ⎪ ⎪⎝⎭⎝⎭公式五:sin cos ,cos sin 22ππαααα⎛⎫⎛⎫== ⎪ ⎪⎝⎭⎝⎭公式六:++-诱导公式的规律: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人教a版数学新课标知识点归纳

人教a版数学新课标知识点归纳

人教a版数学新课标知识点归纳人教A版数学新课标知识点归纳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1. 小学数学:-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

-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其应用。

- 几何初步:平面图形的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 度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2. 初中数学:- 代数: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等。

-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 几何: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相似形、圆的性质等。

- 概率与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 解析几何:坐标系、直线和圆的方程。

3. 高中数学:- 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运算,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 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概念、性质,方程的解法。

-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求和等。

-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应用。

- 立体几何: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 向量:向量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应用。

- 微积分初步:导数、积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概率与统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统计量的计算和推断。

这些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不断演进。

新课标(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知识点概述:1. 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 理解数位顺序和数的组成。

2. 数的运算-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 数的比较- 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4. 度量单位- 了解长度单位(米、厘米等)、质量单位(千克、克等)和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等)。

- 学习使用度量工具进行测量。

5. 几何初步- 认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和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 学习图形的属性,如边、角、面积和体积。

6.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学会收集数据,如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

- 学习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描述。

7. 模式和规律- 观察并发现事物中的模式和规律。

- 应用模式和规律解决问题。

8. 概率初步- 理解随机事件和可能性的概念。

-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估计可能性大小。

9. 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提出问题。

-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10. 数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1. 数学文化- 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 认识数学的历史和发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12. 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学会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辅助数学学习。

- 掌握基本的数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倡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一、数的认识1.熟练书写0~9的数字。

2.掌握数的概念及数的大小比较,如10比9大,20比13大等。

3.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0的读法为“十”,写法为“10”。

4.能够正确使用数码,如理解10以内数码的意义,如“一”代表1,“十”代表10;理解百、千、万等大数位的数码的意义。

二、简单的加减法1.掌握加法的概念和符号“+”的用法,如2+3=5。

2.能够解决10以内的加法算式。

3.掌握减法的概念和符号“-”的用法,如5-3=2。

4.能够解决10以内的减法算式,并能够根据减法算式求出加法算式。

三、数的排序1.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如10比9大,20比13大等。

2.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符号“>”、“<”和“=”的意义,如8<10,12>9等。

四、简单的数学问题1.掌握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干个苹果分给几个人时,每个人得到几个苹果等。

2.能够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时间的认识1.理解钟、分、秒的概念,如12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法:时:分/分钟,如7:30。

2.能够指出一天中的各个时段,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六、长度的认识1.理解长度的概念,如米、厘米等。

2.掌握长度的度量和计量方法,如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等。

七、重量的认识1.理解重量的概念,如千克、克等。

2.掌握重量的度量和计量方法,如用砝码称重等。

八、容量的认识1.理解容量的概念,如升、毫升等。

2.掌握容量的度量和计量方法,如用瓶子装水等。

九、图形的认识1.理解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长方形等的基本特征。

2.掌握几何图形的命名和分类,如圆形、直线等。

上述内容是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包括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数的排序、简单的数学问题、时间的认识、长度的认识、重量的认识、容量的认识以及图形的认识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整理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一、数与式1.1 有关数的理解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数与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需要学会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法、写法以及数的大小比较。

同时,还要学会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1.2 数的四则运算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学生要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些运算符号,进行数字运算,需要灵活掌握运算顺序,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3 代数式代数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代数式的含义、性质以及一些基本的代数式的运算。

1.4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用代数式表示问题,建立方程,解方程,并且能够用代数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图形与变换2.1 几何图形在初中数学新课标中,几何图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点、线、面等基本的几何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

2.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认识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3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是初中数学新课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图形的变换,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三、函数与线性方程3.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图像。

同时,还要学会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够正确地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数与量4.1 比例比例是初中数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等。

2. 渐近线的性质和求法。

3. 函数的运算与复合函数。

4.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性质和图像。

5.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6.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7.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法。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首项、公差、通项、前n项和等。

2. 递推数列和直线递推数列的求法与特点。

3. 手动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及其极限。

4. 数学归纳法的概念与应用。

三、平面向量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性质:平行、共线、反向、单位向量等。

2. 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

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模、角、投影等。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1.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性质与方程的求法。

2. 空间向量与几何应用:垂直、共面、距离等。

3. 空间图形的投影与旋转。

4.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应用。

五、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2. 三角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周期、对称等。

4. 三角函数的运算与公式。

5. 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六、数学证明与二次函数1. 数学证明的方法与实例。

2. 不等式证明与恒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3.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顶点、对称轴、增减性、最值等。

4. 二次函数的变形与应用:平移、伸缩等。

七、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方法。

2. 导数与函数的关系:切线、极值、凹凸等。

3. 函数的微分及其应用。

八、积分与不定积分1. 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 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3. 积分的应用:面积、体积、质量等。

九、数理统计与概率论1.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定义与性质。

2. 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数学新课标 知识点总结

数学新课标 知识点总结

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 数的性质-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定理证明及应用2. 代数基础- 代数式的定义-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及综合运用- 二次根式的运算及应用3.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及不等式- 简单方程组及不等式组4. 几何图形的性质- 角的性质及运用- 三角形的性质及运用- 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性质5. 函数及其应用-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函数的运算与组合6. 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应用- 三角函数的复合与逆函数二、空间与图形1. 点、线、面及其性质- 点、线、面的定义及性质- 直线、射线、线段及其性质- 多边形及其性质2. 空间图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体、正方体和正四面体的性质- 圆环、圆柱、圆锥和圆球的性质-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及体积计算3. 初等几何证明- 直线与角的性质证明- 几何图形的性质证明- 空间图形的性质证明4. 空间与向量- 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维向量及其运算- 三维向量及其运算5. 三视图与投影- 三视图的画法及应用- 物体投影的性质及运用- 空间图形的投影计算6. 空间变换- 二维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 三维空间图形的平移、旋转、投影- 空间变换的应用三、函数与三角1.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运算与组合2. 常用函数及其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的运算与性质3. 三角函数- 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三角函数的运算与性质4. 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在工程中的应用5. 反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反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反三角函数的运算与应用6. 函数的逆运算- 函数的逆运算的概念及性质- 函数的逆运算的求法及应用- 函数的逆运算的图像与性质四、统计与概率1. 统计的基本概念- 统计的基本概念的定义- 统计的基本概念的性质及应用- 统计的基本概念的运算与综合2. 统计图与表- 统计图的画法及应用- 统计表的制作及应用- 统计图与表的综合运用3. 概率的基本概念- 概率的基本概念的定义- 概率的基本概念的性质及应用- 概率的基本概念的运算与综合4. 概率模型-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概率模型的建立及运用- 概率模型的统计误差分析5. 概率的计算- 事件的互斥与独立- 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定理- 概率的推论与应用6.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统计与概率在科学中的应用- 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上就是数学新课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数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确实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公平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拟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Ⅰ〕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Ⅱ〕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言语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 ∈R| x-3>2}或{x| x-3>2} 〔3〕图示法〔文氏图〕: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R 5、“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根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注意: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局部,;〔2〕A 与B 是同一集合。

数学一年级知识点新课标

数学一年级知识点新课标

数学一年级知识点新课标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是基础而重要的。

新课标下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详细内容:1. 数的认识- 认识数字0-10,能够正确读写。

- 理解数字的顺序,知道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 认识数的组成,例如10是由1个十和0个一组成。

2. 数的运算- 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知道加法是合并,减法是分离。

- 学习简单的应用题,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3. 几何初步-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 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角、面。

- 学习简单的图形拼组,能够用基本图形拼出简单的图案。

4. 度量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如厘米、米。

-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 认识重量单位,如克、千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5. 时间和日期- 认识钟表,能够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 理解星期的概念,知道一周有七天。

- 学习简单的日期知识,如今天是几月几号。

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计数。

- 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如条形图。

- 理解数据的简单分析,如哪个选项最多,哪个最少。

7. 问题解决- 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 通过实践活动,如游戏、实验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和思维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一. 数数1. 数数从1数到100。

2. 数的读法认识0-10的数字及其读法。

例如:0 零1 一2 二3 三4 四5 五6 六7 七8 八9 九10 十3. 比较大小认识数字大小关系符号“大于、小于、等于”,并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来比较数字大小。

例如:1 <2 表示“1小于2”3 > 2 表示“3大于2”5 = 5 表示“5等于5”4. 数码游戏通过玩数码游戏来提高数数和认识数字大小的能力。

二. 加减法1. 加法认识加号“+”和加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加法练习。

例如:1 +2 = 33 +4 = 78 + 2 = 102. 减法认识减号“-”和减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减法练习。

例如:3 - 1 = 25 - 3 = 28 - 4 = 43. 加减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

例如:5 + 3 - 2 = 67 + 2 - 3 = 68 + 1 - 4 = 54. 口算通过背诵加减法口诀表和做口算练习来提高加减口算能力。

三. 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认识认识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区分它们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图形分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属性和区别。

例如:三角形有三条边矩形有四个直角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圆形是没有直角的3. 图形组合认识几何图形的组合,例如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

例如:三角形和矩形组成的图形叫做“长方形”多边形是由多个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4. 图形测量认识用尺和量角器进行几何图形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如:用尺子测量矩形的宽和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四. 时间、长短和重量1. 时间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够读取时间。

例如:指针指在12点的时候是中午12点指针指在6点的时候是晚上6点2. 长短认识长度的度量单位,例如“厘米”、“分米”等,能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例如:用尺子测量一张纸的长度和宽度用尺子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3. 重量认识重量的度量单位,例如“克”、“千克”等,能够使用秤进行重量测量。

新课标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式概念一、集合(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物件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物件叫元素。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3、元素与集合的关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集合的表示:1)列举法:例,注意一定要加“{}”2)描述法:例,注意1)加“{}”,2)加小竖线“|”3)venn图法:通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集合,这种图叫做venn图。

6、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二)集合间的基本关係1、包含关係:若任意,都有,则a是b的子集,记作若,且存在且,则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结论:(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2)对于集合a,b,c,如果,且,则(子集关係的传递性)(3)ab ab或a=b(4)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且空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若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2、“相等”关係:若,且,则a=b(三)集合的运算1、并集1)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

2)性质:a∪b=b∪a;a (a∪b);b (a∪b);a∪a=a;a∪=a;aba∪b=b。

2、交集1)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 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

2)性质:a∩b=b∩a;(a∩b) a;(a∩b) b;a∩a=a;a∩=;aba∩b=a。

3、补集1)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幺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为u。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1 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的第一步,学生要能够用数字表示数量,并能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同时,学生也要学会比较大小、数数、算术计算等基本数学运算。

1.2 数的读、写和应用在数的读、写和应用方面,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字表示不同的数量,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3 数的整体感觉和加法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培养对数量的整体感觉,学会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简单的加法计算方法。

1.4 数的整体感觉和减法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培养对数量的整体感觉,学会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简单的减法计算方法。

1.5 数的整体感觉和分数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培养对数量的整体感觉,学会用分数表示数量,并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 数轴和数线学生需要学会在数轴和数线上表示数,理解数的正负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1.7 数的测量学生需要学会用标准单位进行长度、重量、容积、时间等物理量的测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问题求解。

1.8 数的形状和位置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各种图形,并能够描述图形的特性,掌握简单的图形变换和位置关系。

1.9 一元一次方程学生需要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数的运算2.1 五、六位数的加减乘除学生需要掌握五、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进行列竖式计算和口算计算。

2.2 小数的加减乘除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进行列竖式计算和口算计算。

2.3 分数的加减乘除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进行列竖式计算和口算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2.4 百分数学生需要学会用百分数表示比例和比率,并能够用百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5 混合运算学生需要掌握混合运算,能够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巡视归纳

新课标高中数学知识点巡视归纳

编著:李佩新课标数学知识点巡视归纳必修1数学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作B A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1.2.1、函数的概念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1.3.2、奇偶性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61647;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61646;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61645;A②真子集:如果A&#61645;B,且A&#61625;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61645;B, B&#61645;C ,那么 A&#61645;C④如果A&#61645;B 同时 B&#61645;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A∪φ= A ,A∪B = 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SA 即 CSA ={x &#61564; x&#61646;S且 x&#61647;A}(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

通常用U 来表示。

(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⑶(CUA)∪A=U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再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见课本21页相关例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即记为C={ P(x,y) | y= f(x) , x∈A }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

(2) 画法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x,y)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P(x, y),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

提高解题的速度。

发现解题中的错误。

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5.什么叫做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f:A B”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f:A→B 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

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

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补充一:分段函数(参见课本P24-25)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

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补充二:复合函数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例如: y=2sinX y=2cos(X2+1)7.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睇清楚课本单调区间的概念)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 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减区间.注意:○1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2 必须是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总有f(x1)<f(x2) 。

(2)图象的特点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A) 定义法:○1 任取x1,x2∈D,且x1<x2;○2 作差f(x1)-f(x2);○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4 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5 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_(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如下:函数单调性u=g(x) 增增减减y=f(u) 增减增减y=f[g(x)] 增减减增注意:1、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2、还记得我们在选修里学习简单易行的导数法判定单调性吗?8.函数的奇偶性(1)偶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2).奇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注意:○1 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函数可能没有奇偶性,也可能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