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GB_T32512-2016_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研究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0aace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7.png)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研究摘要:光伏发电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储量丰富、无需运输、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
光伏能源是构建新型清洁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能与应用市场均居世界首位,但在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管理方面,与其他成熟行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3060”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光伏产业全球影响力,作者对光伏领域标准化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键词:光伏发电行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发展建议1导言光伏发电已成为太阳能利用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具有清洁、可再生、安全、无噪声、应用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绿色电力,具备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成本加速下降,光伏发电已成为新增电源投资的主力军。
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是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2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第一,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元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其主要职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
太阳能电池主要由单晶硅和多晶硅组成,由于生产技术不同,转换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光伏并网逆变器。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基本设备,能够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
第三,防雷光伏接线盒。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在串联后会变成小模块。
通过防雷光伏接线盒,可以减小太阳能电池与逆变器之间的距离。
太阳能电池的电力流入接线盒后,可以通过直流配电柜、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最后通过接线盒变压器连接到电网。
第四,光伏支架。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安装光伏支架,可以确保太阳能电池能够接收大部分太阳能光源。
一般来说,光伏支架主要由碳钢、不锈钢或剥离钢制成。
光伏电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光伏电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ae86fe3169a4517623a3c2.png)
光伏电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编写:初审:审核:电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尚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本电站雷电防御管理,有效预防雷电引发的事故,减轻雷电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项目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结合本电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第一条为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明确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和防雷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规范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组长:站长副组长:当值值长组员:值班员第三条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是防雷检查的议事和决策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在安全生产副经理的领导下,指导协调、检查督促本电站防雷设施检查成员做好各防雷区段设施的检查记录工作,研究提出工作的基本意见和方案,研究解决防雷设施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因工作需要变更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成员或成员单位时,经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有关领导和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由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第五条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在安全生产副经理的领导下,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检查督促防雷重点工程安全督察工作。
2.分析各区段防雷装置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工作的基本意见、方案和重要措施。
3.研究防雷设施出现的重大问题。
4.指导和组织协调雷电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5.与尚义县气象部门保持24小时联系,及时收集当地雷电信息。
第六条防雷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尚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本电站防雷设施安全检查制度。
光伏电站的正确防雷和安全接地
![光伏电站的正确防雷和安全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278d7ec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d.png)
光伏电站的正确防雷和安全接地大家知道,大部分光伏电站都是建在开阔地或者屋顶上的,很容易遭受到雷击伤害。
因此光伏发电站的防雷问题就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防雷的最好方法是架设避雷塔(杆),在较高的位置上架设避雷针(引雷针)并接地,主动的把雷电引入并接地,从而保护避雷塔周边范围的设备不受雷电的伤害。
可是由于光伏发电站的特殊性,需要占有较大的面积,一个避雷塔无法满足覆盖所有场地,在场地内架设多个避雷塔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对光伏发电阵列产生阴影遮挡影响发电。
因此目前光伏发电场的防雷基本上采取支架和光伏组件边框接地的方案,尽管这个方案不尽人意,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防雷效果,但是的确可以防止大部分的雷击伤害。
光伏发电站仅仅用钢支架埋入混凝土基础是达不到接地的效果的,混凝土的导电性不能满足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要求,要专门埋设接地线,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
光伏电站的正确防雷和安全接地姿势架设在屋顶的光伏发电阵列要将光伏组件铝边框和支架良好电气连接,支架必须和建筑原屋顶防雷接地进行等电位连接。
对于原建筑没有屋顶(面)防雷接地的,要专门补充架设防雷接地系统,良好接地。
光伏电站的正确防雷和安全接地姿势△建筑屋顶光伏支架接地光伏电站的正确防雷和安全接地姿势△建筑屋顶光伏支架接地与屋顶原有防雷接地系统共地光伏支架接地主要作用是防雷安全,该接地系统可以与逆变器外壳共享接地,但是不能与光伏发电的直流端或交流的零线共享接地。
光伏的直流侧是不能接地的,如果直流端有接地现象时,逆变器会感知并认为是直流侧对地短路或漏电报警并停止工作。
逆变器的外壳接地和电网的零线接地是不能共享的,因为当电网变压器侧接地出现故障或电网三相不平衡的时候,电网的零线对地是有较高电压的。
共享电网零线接地会容易产生操作者的人身伤害事故。
总之,光伏发电站的防雷接地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是光伏发电安全运行的主要环节,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过程中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接地良好,才能确保电站安全运行。
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b29f2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9.png)
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系统:要求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包括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以降低雷击对光伏电站的影响。
2. 防雷器安装:在光伏电站中,需要安装防雷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等,以防止直击雷对设备造成损坏。
3. 设备连接:要求将光伏板、逆变器等设备进行等电位连接,以减小雷击造成的电位差,从而减小雷击对设备的损坏。
4. 电缆屏蔽:要求对电缆进行屏蔽,以减小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干扰。
5. 设备维护:要求定期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光伏电站防雷技术要求是确保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减小雷击对光伏电站的影响。
同时,应定期进行防雷检测和维护,确保防雷系统的有效性。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详解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fce15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1.png)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详解光伏发电站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在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中的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
一、地质勘察与雷电环境评估在光伏发电站建设之前,进行地质勘察以确定建站地点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构造。
同时,还需要进行雷电环境评估,包括雷电活动频率、雷暴天数、雷电压级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防雷措施。
二、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设计1.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光伏发电站的建筑物应根据地方雷电活动频率和雷电压级确定雷电防护等级,并进行相应的防雷设计。
常用的防雷措施包括设置避雷针、导线网和接地系统等。
2. 设备的防雷设计光伏发电站设备(如逆变器、变压器等)的防雷设计要求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设计人员应根据设备的功能、特性和雷电环境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比如使用避雷器、金属屏蔽等。
三、接地保护系统设计接地保护系统是防止雷击和电击危害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护接地、电气接地和防雷接地三个方面。
1. 保护接地设计对于光伏发电站来说,建筑物、设备和系统的保护接地设计至关重要。
必须确保所有的金属支撑结构(如大棚、机架等)都能够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触,并通过合适的接地装置进行接地。
2. 电气接地设计电气接地是指将设备和系统的金属部分与地面安全接触,以防止漏电、触电及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电气接地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通过合适的导线和接地装置实现。
3. 防雷接地设计防雷接地是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来引导和分散雷电击中建筑物和设备的能量,减少雷击对发电站的伤害。
在防雷接地设计中,需要考虑地电阻、接地导线材料、接地极性和接地装置的形式等因素。
四、监测与维护光伏发电站的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需要进行监测和定期维护,以保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监测内容包括接地电阻、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状态等,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接地装置的清洁、修复和更换等。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场区接地网设计及施工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场区接地网设计及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8f5e228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d.png)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场区接地网设计及施工1.中广核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93;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摘要:随着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光伏场区已由陆上逐渐扩展到水域。
我国中、东部拥有大面积的水面资源,水系发达,在养殖水面上建设光伏系统,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创新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发电站调节养殖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推动渔光互补光伏系统的发展,给渔光互补光伏系统的规划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关键词:光伏;渔光互补;接地网;关键技术1概述1.1 选题背景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部分都是露天的且占据面积大,存在受直接或间接雷击危害风险。
为了避免雷击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损害,就需要设置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保护。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接地系统:①组件及支架系统;②组串式逆变器或汇流箱;③箱逆变一体机或箱变;④电缆桥架系统;⑤升压站。
为保证防雷接地效果,在电站的全寿命周期内,接地导体焊接处等需定期做防腐处理,后期运维工作量大。
目前光伏发电已逐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工程单位兆瓦投资额亦随之不断下调。
对于工程参建各方,均需要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探索从设计、施工等维度合理优化,以降低工程造价。
综上,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需要对场区接地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满足规程规范前提下,节省投资、减少施工及运维工作量、保护生态环境。
1.2 雷电对光伏电站的危害和原因雷电对光伏电站的危害方式有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三种。
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为直击雷。
直击雷只有雷击率的10%左右,危害范围一般较小。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以上,电流峰值可达几十千安培以上,破坏性很强的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就释放出来,瞬问功率十分巨大。
光伏组件安装在室外,当雷电发生时光伏组件很容易受到直击雷的破坏。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因静电感应,聚集大量与雷电极性相反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很高感应电压,过电压幅值达几十万伏,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危害。
防止光伏设备事故措施
![防止光伏设备事故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bcd9d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c.png)
防止光伏设备事故措施1、防止光伏组件损坏事故1.1光伏组件在运行中不得被长时间遮挡。
光伏组件表面出现玻璃破裂或热斑,背板灼焦,颜色明显变化、光伏组件接线盒变形扭曲开裂或烧损、线端子无法良好连接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L2光伏组件、汇流箱、直流配电柜运行中正极、负极严禁接地。
1.3光伏组件在运行中应保持表面清洁,光伏组件出现污物时必须对电池组件进行清洗。
1)目测电池板表面较脏时安排清洗。
2)同一时间用高精度直流电能表实时测量2个组串的电量及2个清洗后的组串的电量,两个电量的对比值相差24%。
3)清洗电池板时应用清水,不得使用锐利物件进行刮洗,以免划伤表面。
不得使用腐蚀性溶剂冲洗擦拭。
L4光伏组件发生热斑效应时,应加强监视,出现可能发生火灾的危险时,立即进行更换;若发生火灾应立即将该支路的光伏组汇流箱直流断路器断开。
1.5光伏组件运行中应严格按技术要求开展检查:1)检查光伏组件是否有开裂、弯曲、不规整、外表面损伤及破碎。
破碎部分影响安全或发电量时,应更换光伏组件(使用同型号同容量组件)。
2)检查背板接线盒密封是否完好,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过热、烧灼痕迹,检查旁路二极管是否损坏。
存在安全隐患或损坏时,应更换接线盒、接线端子或光伏组件。
3)检查光伏组件插接头和连接引线是否破损、断开和连接不牢固。
连接不牢固时应紧固;存在破损或断开时,应更换。
4)检查光伏组件金属边框的接地线连接是否紧固、可靠,有无松动、脱落与裸露。
存在上述现象时,应对接地线进行紧固或替换,确保可靠接地。
5)检查光伏组件与支架的卡件固定是否牢固、卡件有无脱落,检查光伏卡件和支架是否有锈蚀。
支架有松动现象时应紧固支架,锈蚀时应更换卡件或打磨后做防腐处理。
6)检查光伏组件间的接线有无松动、断裂现象,接线绑扎是否牢固。
存在松动、断裂现象时,应更换或重新绑扎。
7)检查相邻光伏组件边缘高差偏差是否符合国标50794的要求,超出时应调整。
8)检查光伏组件是否存在组件热斑、组件隐裂等。
防止光伏设备雷击事故的措施
![防止光伏设备雷击事故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09f4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c.png)
防止光伏设备雷击事故的措施1、在光伏电站可研设计阶段,应严格土壤视在电阻率测试和雷电等级确定,根据有关标准确定光伏系统设防等级。
2、按照《国标/T3251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5.1.2条款及《国标5079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5.8.4条款要求必须确保光伏方阵中所有的等电位连接无异常、组件金属框架或夹件可靠接地。
3、每年应在雷雨季节到来前后对光伏电站的防雷接地进行一次测试和检查,建筑物、光伏方阵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Q,升压站的接地电阻应小于0.5Q。
4、在雷雨季节前后及雷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光伏方针的防雷保护装置。
5、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光伏发电单元其他设备以及站区升压站、综合楼等建(构)筑物应采取防雷措施,防雷设施不应遮挡光伏组件。
6、光伏方阵的接地网应根据不同的发电站类型采取相应的接地网形式,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应统一规划。
共用地网电阻应满足设备对最小工频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7、光伏发电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应满足国标/T50065的要求。
8、光伏方阵电气线路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和闪电电涌侵人的措施。
9、光伏方阵1)光伏方阵金属部件应与防雷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2)独立接闪器和泄流引下线应与地面光伏方阵电气装置、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标/T50065要求。
3)光伏方阵外围独立接闪器宜设置独立接地装置,其他防雷接地宜与站内设施共用接地网。
4)地面光伏发电站光伏方阵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Q,高电阻地区(电阻率大于2000。
∙m)最大值应不高于30Q.5)屋面光伏发电站应根据光伏方阵所在建筑物的雷电防护等级进行防雷设计。
6)屋面光伏发电站光伏方阵各组件之间的金属支架应相互连接形成网格状,其边缘应就近与屋面接闪带连接。
10、其他设备1)汇流箱、逆变器、就地升压变压器等设备应采取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措施。
2)光伏发电单元其他设备的金属信号线路宜采取屏蔽措施。
3)在光伏方阵的汇流箱的正极与保护地间、负极与保护地间、正极与负极间应安装直流电涌保护器;在逆变器直流输入端侧的正极与保护地间、负极与保护地间、正极与负极间应安装电涌保护器。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防雷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防雷](https://img.taocdn.com/s3/m/526978114a7302768e9939bf.png)
1
直流汇流箱
2
直流配电柜
3
逆变器
4
交流配电柜
过电压防护系统
直流汇流箱
过电压防护系统
直流配电柜
29
过电压防护系统
逆变器
在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 加装三相交流电涌保护 器,保护逆变器的交流 侧免遭来自网侧的过电 压。
过电压防护系统
交流配电柜
感谢大家 请对不足之处提宝贵意见!
接地极的敷设原则:
(1)分区敷设,相互连接形成联合接地网。 (2)水平接地极铺设在至少0.5M深的土壤中(距离冻土层深0.5),使用十字夹相互连 接成网格状,焊接处进行防腐蚀处理。 (3) 厂区中接闪杆的接地体劲量远离直流汇流箱等电器设备和工人行走的过道。
5 第五部分
等电位及屏蔽
图片
等电位
等电位系统
主要设备
3 第三部分
直击雷的防护
直击雷防护
自身防护措施
光伏整列以本身的金属边 框作为接闪器与支架可 靠连接,支架作为引下 线与底座内的接地体相 连接达到直击雷防护的 目的。
主要设备
接闪杆保护
当场地的年预计累计次数大于0.05次/a,光伏组件 自身的防护措施不能达到防护要求时, 需要GB50057-2010中三类建筑加装另外的 直击雷防护措施,一般采用接闪杆。
直击雷防护
控制室的直击雷防护应按照 GB50057-2010中三类建筑物 进行设计。如变压器、逆变器、 直流屏等电气设备设置在 控制室外,需要 考虑在控制室顶加装接闪杆 使这些电气设备处在接闪器 的保护范围内。
4 第四部分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
整个厂区共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
(1)光伏设备的接地系统一般为水平接地极结合垂直接地极布置成环形地网,网络大 小为20m×20m。控制室、厂房接地系采用基础的自然接地极。 (2)固定光伏模块的金属支架大约每隔10m连接至接地系统。 (3)所有光伏设备、接闪杆、厂房、电力线缆和控制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相互连接形成 共地。
光伏发电站防雷接地设计
![光伏发电站防雷接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0346b0e518964bce847cdb.png)
光伏发电站防雷接地设计1. 综述雷电击中物体会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
防雷是人类同自然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安装避雷针是人们行之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
避雷针由接受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极)三部分串联组成。
避雷针的接受器是指避雷针顶端部分的金属针头。
接受器的位置都高于被保护的物体。
接地引下线是避雷针的中间部分,是用来连接雷电接受器和接地体的。
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不但应根据雷电流通过时的发热情况计算,使其不会因过热而熔化,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接地体是整个避雷针的最底下部分。
它的作用不仅是安全地把雷电流由此导入地中,而且还要进一步使雷电流在流入大地时均匀地分散开去。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避雷针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受雷击。
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
避雷针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是有一定范围的。
这范围像一顶以避雷针为中心的圆锥形的帐篷,罩在帐篷里面空间的物体,可以免遭雷击,这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在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折线法”和“滚球法”。
其中“折线法”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多,也比较成熟原来也称为“规程法”,因最早在电力行业标准DL/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应用,后来GB/T 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中进行了优化;“滚球法”在国标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进行了说明。
根据相关论文的描述,“滚球法”比“折线法”规定相对严格一些,同样的计算条件下,折现法的避雷针保护范围与滚球法中的三级防雷建筑类似。
对于光伏发电站,根据DL/T 1364-2014 《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和GB/T32512-2016《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的规定,采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计算。
2. 防雷设计要求备注:本部分内容,主要依据DL/T 1364-2014 《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GB/T32512-2016《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和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说明。
2国标《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2国标《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4ecdbed80eb6294dc886c39.png)
《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编制工作简况由于目前世界性能源紧缺的现状和环保的要求,国内光伏发电站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光伏发电站通常位于建筑物顶端或空旷场所,其光伏方阵占地面积大,易受雷电直击或雷电感应的影响。
而国内外尚无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的有关规范,急需制订规范以适应国内光伏发电站的飞速发展。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的实践经验,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现在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本标准的详细编制过程如下:(1)接受任务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1】82号)的要求,我公司接受了负责制定《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的任务。
(2)编写组启动会议暨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2011年12月28日,在北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207会议室举行了编写组启动会议暨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领导出席会议,参会单位有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协鑫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国电科源电气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技术要求》标准大纲的前期准备工作情况介绍及各参编单位情况介绍,并就编制机构的设置、编制进度安排及大纲框架的内容调整进行了初步讨论。
会后编制组内部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大纲草案修改意见,由主编单位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汇总和修改。
(3)大纲审查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于2012年4月6日在西安主持召开了《技术要求》大纲审查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中电装备许继柔性输电系统公司、内蒙古自然能源研究所、水利部陕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光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标准编制小组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计46位出席了会议。
光伏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光伏防雷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7df5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5.png)
一、总则为保障光伏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雷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 雷击防护设施应与光伏发电系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3. 雷击防护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光伏防雷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光伏防雷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2. 领导小组下设光伏防雷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3. 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光伏防雷安全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
四、防雷设施及措施1.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设施应包括防雷接地系统、防雷屏蔽系统、防雷过电压保护系统等;2. 防雷接地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2)接地体采用镀锌角钢或圆钢,埋设深度不小于0.5米;(3)接地线采用镀锌扁钢或圆钢,截面积不小于25mm²;3. 防雷屏蔽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应采用屏蔽措施;(2)屏蔽层应与防雷接地系统连接;4. 防雷过电压保护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应安装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位;(2)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3)防雷过电压保护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五、防雷运行管理1. 防雷接地系统、防雷屏蔽系统、防雷过电压保护系统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2. 雷雨季节来临前,应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3. 雷击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报告相关部门;4. 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防雷意识。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在防雷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雷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光伏防雷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光伏防雷
![光伏防雷](https://img.taocdn.com/s3/m/304a71cf0c22590102029d52.png)
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L xxxxx—xxxx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against lightning(征求意见稿初稿)201x-xx-xx发布 201x-xx-x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35 雷电防护等级的划分 35.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5.2 雷电防护等级 36 设计 46.1 一般规定 46.2 防直击雷 46.2.1 防直击雷设计原则 46.2.2 接闪器和引下线的选择和布置 56.2.3 接地装置 76.3 防雷击电磁脉冲 86.3.1 等电位连接 86.3.2 屏蔽和布线 96.3.3 过电压保护装置 107 施工 117.1 一般规定 117.2 接闪器和引下线 127.3 接地装置 127.4 等电位连接系统 137.5 屏蔽及布线 147.6 过电压保护装置 148 质量检验与验收 158.1 检测 158.1.1 检测设备及人员要求 158.1.2 检测作业要求 158.1.3 检测程序 158.1.4 检测数据整理 158.1.5 检测周期 168.2 验收 168.2.1 竣工验收报告 168.2.2 技术文件与资料 178.2.3 隐蔽部分的验收 178.2.4 接闪器 178.2.5 接地装置 178.2.6 引下线 178.2.7 等电位连接 178.2.8 屏蔽与布线 178.2.9 综合布线 178.2.10 电涌保护器 178.2.11 验收方法 188.2.12 验收设备 189 维护与管理 18附录A(规范性附录)光伏发电站各个防护目标的防雷措施 20附录B(资料性附录)接地电阻的计算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25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涌保护器主要技术特性参数 27附录E(规范性附录)防雷接地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29前言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太阳能光伏屋面电站工程的防直击雷设计
![太阳能光伏屋面电站工程的防直击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860a5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b.png)
太阳能光伏屋面电站工程的防直击雷设计包大年;王常余【摘要】介绍了上海临港新城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的防直击雷设计,包括滚球半径的选取和避雷针高度的选取,计算了富兰克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和提前放电式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最终采用提前放电式避雷针,确保光伏发电站的稳定运行.【期刊名称】《现代建筑电气》【年(卷),期】2017(008)009【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光伏屋面电站;滚球半径;提前放电式避雷针;避雷针保护半径【作者】包大年;王常余【作者单位】上海绿筑光能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1203;上海邦盛防电避雷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7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6大型屋面光伏电站是利用企业厂房、公共建筑大量的闲置屋面,安置上万平方米的光伏组件列阵,构成装机容量达兆瓦级的光伏发电系统。
这类大面积露天电气设施的防雷避雷无法直接套用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而国家至今尚未发布针对太阳能发电工程的防雷规程。
光伏屋面电站与建筑物防直击雷不同之处在于:不允许采用架空避雷线(网)和女儿墙(或女儿墙上的避雷带)高于光伏组件,因会在光伏组件受光面上产生明显的遮阳阴影,严重影响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光伏组件。
光伏电站工程的防直击雷只能采取避雷针保护,不允许避雷针对光伏组件产生遮阳阴影。
因此,处于北半球的国家,避雷针只能设置在光伏组件列阵区的北侧,而在其东、西、南侧则不允许设置避雷针。
结合上海临港新城的申能新能源太阳能电站,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屋面电站的防雷方案设计。
临港光伏电站如图1所示。
1.1 光伏组件列阵区南北宽度不能大于防雷滚球半径由于避雷针不能对光伏组件形成局部遮阳阴影,避雷针只能设置在光伏组件列阵区的北侧,如图2所示的A、B点。
若光伏组件列阵区的宽度为a,避雷针保护区半径为hr,受避雷针保护的区域仅为图1中灰色部分,只有符合下列条件,太阳能光伏发电区才能完全得到避雷针的保护:设置在建筑物屋面上的光伏组件列阵区,其南北宽度取决于建筑物屋面的现场条件。
光伏电站直击雷防护设计
![光伏电站直击雷防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156c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3.png)
光伏电站直击雷防护设计张磊;张建国【摘要】按照新颁布实施的《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标准中直击雷防护要求,基于电气几何法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计算公式,提出了利用滚球法计算直击雷保护范围,由画图法验证有效保护范围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3年的运行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保护光伏电站,为防直击雷设计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电力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6页(P73-78)【关键词】电气几何法;光伏电站;滚球半径;击距;画图法【作者】张磊;张建国【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实践中心,河南郑州450064;郑州科技学院实践中心,河南郑州45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6.3受环境问题、未来能源问题和电力体制改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近年成为研究热点[1],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新型清洁的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光伏系统成本每年下降约3%~5%,据专家预测,至205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将达到全社会总装机容量的15%左右,至2100年,将达到60%左右[2].光伏电站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夏季易遭雷电袭击,导致设备毁坏无法正常工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而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人员对防雷设计都很重视。
自《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DL1364—2014)正式发布实施以来,将滚球法定为光伏发电站直击雷防护装置(接闪器)设计的主要依据。
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标准只用“光伏发电站的接闪器保护范围应依据“滚球法”进行计算,按“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时,先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一句话带过,规定不清楚。
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在应用上如何去做,击距如何确定,根据多年的防雷设计经验,下面以运行三年的73 kW分布式光伏电站直击雷防护为例进行研究。
滚球法基于雷闪电气几何数学模型,其设计原理是以击距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如电力设备或建筑物)各个方向进行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体,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累计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3],一言蔽之就是半径为hr的放电球体滚过光伏阵列时,没有触及光伏阵列的空间部位,该空间部位就是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检测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1916eb5727a5e9846a612c.png)
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检测方法发表时间:2019-04-29T15:18:17.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黄文标[导读] 摘要:因光伏发电站的占地面积大、构成单元多,组成接地装置的地网也比较大,在使用现有的小型检测仪器的时候,测试的电流比较小,难以有效排除工频的干扰,只能完成等电位以及接地电阻的检测,无法检测其他接地特性参数,无法正确判断电站防雷和接地装置的性能,远不能满足光伏电站的测试需求。广西赐安防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因光伏发电站的占地面积大、构成单元多,组成接地装置的地网也比较大,在使用现有的小型检测仪器的时候,测试的电流比较小,难以有效排除工频的干扰,只能完成等电位以及接地电阻的检测,无法检测其他接地特性参数,无法正确判断电站防雷和接地装置的性能,远不能满足光伏电站的测试需求。鉴于此,本文就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检测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关键词:光伏发电;防雷;检测方法太阳能作为丰富的再生能源,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青海西部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量的荒漠化土地,具有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发电成本远低于国内大多数区域,目前已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有40多个,容量超过了30万kW,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居全国之首.由于大型光伏电站大多建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段,易遭受雷击.电站建设时参照相关的防雷设计规范安装了雷电防护装置,防护效果如何,需要进行检测验证。
1.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由光伏方阵、控制器、蓄电池(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可省去)、直流/交流逆变器、交直流负载组成。
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图1光伏发电系统示意2.防雷检测流程与内容2.1检测流程2.1.1检测前期准备在实施光伏发电站检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通过现场勘测以及查阅图纸,对光伏电站结构以及主要设备初步了解,以确定检测内容和方式;根据前期勘察,结合防雷检测要求,制定详实的作业指导书;同时应根据现场特点准备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绝缘手套等劳保用品,以保障检测人员人身安全;此外,在进入现场前检测人员应了解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2.1.2现场检测流程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功能区域和防雷设施构成,现场检测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1)检测升压站大地网及变电设施的接地。(2)检测升压站建(构)筑物及其内部设施设备的防雷与接地设施。(3)检测各光伏矩阵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以及各光伏组串金属构建、汇流箱、逆变器以及箱式变压器的防雷装置。2.2检测内容2.2.1升压站(1)测试升压站大地网接地电阻值、跨步电压、接触电势,并将升压站地网网格化,以后期绘制升压站地表电位梯度图;测试升压站变电设施设备与接地引出端子的连通情况。升压站接地电阻值要求根据图纸设计而定,一般要求不大于1 ,高山站由于地质、地形限制,难以达到要求可放宽到不大于4 。(2)测试升压站建构筑物的接闪器、接地测试卡与升压站接地引出端子的连通情况;测量建筑物内部MEB、继保室LEB、各配电箱等与升压站大地网接地引出端子的连通情况。(3)检测继保室各机柜、设备、静电地板支架、金属门窗、屏蔽幕墙、线槽、走线架等与机房LEB的连接情况。(4)检查设置在变配电室低压柜中的第一级SPD,设置在各二级配电箱(如楼层配电箱、继保室配电箱等)的第一级SPD以及作为第三级精细化保护的SPD性能参数标识、运行状况、安装工艺等,并测量其压敏电压、漏电流等数据。2.2.2光伏阵列区(1)检测光伏阵列区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阵列区内所有设备共用一个地网,该地网一般由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共同组成。参照一些行业标准及光伏电站相关标准,光伏阵列区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欧姆,在实际检测中还应参考电站设计图纸对地网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若图纸要求更高,则应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测。测量时建议以箱式变压器接地连接线为测试点,(通常为‐4×40mm热镀锌扁钢),并将测试电极设置在光伏阵列区以外。(2)检测光伏阵列区等电位连接状况与线缆屏蔽措施。为了防止闪电电涌侵入和人身电击事故,光伏阵列区内所有正常不带电设备金属外壳和构筑物金属部件均应直接或通过等电位端子与地网进行可靠连接。阵列区内设备和构筑物金属部件包括箱式变压器、逆变器及附属设备金属外壳、汇流箱金属外壳、光伏组件金属支架、太阳能电池板金属边框等。箱式变压器、箱式逆变器外壳应就近与地网可靠连接,变压器和逆变器内设备与外壳电气接;每排光伏组件的金属固定构建之间均应电气连接,金属固定件应与接地装置电气连接;汇流箱、铠装线缆屏蔽层、太阳能电池板金属边框均应与光伏构件电气连接。检测时应测试以上各连接部件与接地测试基准点的导通电阻值,其值应不大于0.2欧姆,同时应检查等电位连接的材料和最小截面积,其参数应符合gb50057‐2010表5.1.2条的要求。(3)检测光伏阵列区电涌保护器。为了防止雷电过电压或者其他故障过电压沿输电线路对各设备造成损坏,在以下位置一般设置了电涌保护器(SPD)进行防护:光伏汇流箱内安装直流电源SPD;箱式逆变器内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即直流配电柜)安装直流电源SPD,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即交流配电柜)安装交流SPD;箱式变压器内低压柜应安装交流电源SPD。检测是应检测SPD的工作状态,连接线连接状况、压敏电压、漏电流等内容,首次检测时还需对SPD性能参数、能量配合等进行分析判断。3.检测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法3.1升压站大地网电位梯度分布的检测升压站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是一个重要的表征接地装置状况的参数,大型接地装置的状况评估和验收试验应测试接地装置所在场区的电位梯度分布曲线。在测量升压站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前,应对查阅设计图纸,掌握地网的分布区域,设置测试线路,形成网格化,一般至少采用“井”字型设置,测试间距宜为1m。测试时一般采用大功率变频信号源提供异频测试电流源,利用耦合变压器提高测试电流,同时采用高精度多功能选频万用表测量所选取的基准点与其它地表测试点的电势差。基准点一般选取测试大地网接地电阻时的接地点。3.2光伏阵列区大地网接地电阻的检测光伏阵列区因占地面积非常大,其对角线可能达到5km以上,若按照现行标准,需将测试电流极设置在20km外,无论从测试成本还是测试可行性来衡量,这都是不划算也不必要的。由于光伏阵列区接地电阻最低要求值为箱式变压器的接地,其阻值要求不大于4Ω。因此,在实际检测中,可对某一个箱式变压器控制的光伏方阵的接地网进行测试,如其接地电阻值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则其他光伏方阵只要和测试方阵采取了等电位连接,就可视为其他方阵接地电阻值也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测试光伏阵列区接地电阻值时,选择光伏阵列外围的某一方阵进行测试,并将其与其他方阵接地网断开,然后根据测试方阵接地网对角线的长度,在地网外部设置测试电流极与电位极,严格按照《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的要求进行地网接地电阻的测试。结语为做好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检测,需要熟悉光伏发电的原理与设备构成,分区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在实施升压站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检测、分析时,宜将地网区域网格化,以形成较为细致的电位分布曲线图。对光伏阵列接地网检测时,应采用先“独立”,再“联通”的测试方法,保证测试效率。参考文献:[1]张磊,赵明冬.光伏并网发电实训平台研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1):109-113.[2]曹永飞.农光结合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光伏发电站设计技术要求
![光伏发电站设计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8542275192e45361066f5ce.png)
光伏发电站设计技术要求A、厂房电气设计要求一、设计依据: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8.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0343-200410. 建设单位的有关意见和各专业所提供的工艺要求11.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标准.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太阳能超白钢化玻璃厂厂房,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地上平方米,本工程结构型式为钢结架结构,建筑高度为米。
变配电所设在;消防中心设在。
三、设计范围:1.强电部分:a). 10KV变配电系统.b) 220V/380V配电系统.c) 电气照明系统.d) 防触电安全保护系统.e)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2. 弱电部分:a) 通信系统(宽带,电话).b) 有线电视系统(CATV).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d).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CCTV)四、10KV/变配电系统:1. 本工程用电负荷分级如下:一级负荷为: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喷淋泵,,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弱电用电、生活泵。
三级负荷为: 一般照明及普通动力用电。
2.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本工程采用1路10kV电源供电;3. 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集中方式运行,设置母联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