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组织边界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项⽬范围管理5.1 范围管理概述 项⽬范围管理需要做以下三个⽅⾯的⼯作: (1)明确项⽬边界,即明确哪些⼯作是包括在项⽬范围之内的,哪些⼯作是不包括在项⽬范围之内的。
(2)对项⽬执⾏⼯作进⾏监控,确保所有该做的⼯作都做了,⽽且没有多做。
对不包括在项⽬范围内的额外⼯作说“不”杜绝做额外⼯作。
(3)防⽌项⽬范围发⽣蔓延。
范围蔓延是指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范围的扩⼤。
5.1.1 产品范围与项⽬范围 1、产品范围是指产品或者服务所应该包含的功能,项⽬范围是指为了能够交付产品,项⽬所必须做的⼯作。
2、产品范围是项⽬范围的基础,产品范围的定义是产品要求的描述;⽽项⽬范围的定义是产⽣项⽬管理计划的基础。
3、项⽬的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项⽬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
4、判断项⽬范围是否完成,要以范围基准来衡量。
⽽产品范围是否完成,则根据产品是否满⾜了产品描述来判断。
5、产品范围描述是项⽬范围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产品范围变更后,⾸先受到影响的是项⽬的范围。
5.1.3 范围管理的过程 1、项⽬范围管理主要是通过规划范围管理、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创建WBS、确认范围和控制范围六个过程来实现的。
2、范围管理各过程 3、范围管理各过程输⼊、输出、⼯具和技术5.2 规划范围管理 1、规划范围管理是编制范围管理计划,书⾯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范围的过程,其主要作⽤是在整个项⽬中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向。
2、规划范围管理过程的输⼊有项⽬管理计划、项⽬章程、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使⽤的⼯具与技术有专家判断和会议,输出有范围管理计划和需求管理计划。
5.2.1 范围管理计划 1、范围管理计划是制订项⽬管理计划过程和其他范围管理过程的主要输⼊,包含如下内容 (1)如何制订项⽬范围说明书。
(2)如何根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
(3)如何维护和批准WBS。
(4)如何确认和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可交付成果。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范围进行执行。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范围规划、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确认和项目范围控制。
项目范围规划是指在项目启动阶段,通过制定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来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可交付成果。
项目范围规划包括识别项目的需求和目标,确定项目的关键要素和约束条件,制定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等。
通过项目范围规划,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为后续的项目执行提供清晰的指导。
项目范围定义是指在项目规划完成后,对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项目范围定义需要明确项目的可交付成果,确定项目的边界和排除项,识别项目的关键要素和约束条件,并制定项目的工作包和工作包描述。
通过项目范围定义,可以确保项目团队对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有一个共同的理解,避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范围变更和目标不明确的情况。
然后,项目范围确认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与项目相关方一起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并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验证。
项目范围确认需要与项目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与项目范围定义一致,并及时处理范围变更和变更请求。
通过项目范围确认,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减少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项目范围控制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的范围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范围进行执行。
项目范围控制需要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和成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处理范围变更和变更请求,并与项目相关方进行协商和沟通。
通过项目范围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的偏离,保证项目按照预期的目标和范围进行顺利执行。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范围规划、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确认和项目范围控制。
通过这些内容的有效实施,可以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范围进行执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减少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项目范围和边界定义

项目范围和边界定义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范围和边界的定义是确保项目目标和交付内容清晰可行的重要步骤。
项目范围和边界定义涉及搞清楚项目的目标、范围,明确项目的边界和限制条件。
本文将介绍项目范围和边界定义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在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格式,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项目。
一、项目范围定义的重要性项目范围定义是确保项目目标和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
没有清晰的范围定义,项目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存在误解和不一致的期望。
范围定义可以明确项目的目标、交付内容,通过设定界限和明确项目的功能和需求,有助于确保项目团队明确工作范围,避免范围蔓延、需求不清晰等问题。
范围定义同时也有助于项目的规划和控制,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项目的限制和约束条件,确保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
二、项目边界定义的重要性项目边界定义是指项目的限制条件和要求。
明确项目的边界和范围,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哪些范畴不属于项目的工作范围,避免过度扩展和无关工作的介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项目边界定义还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识别和管理风险,避免超出项目控制范畴的问题干扰项目进度和目标的实现。
三、项目范围和边界定义的常用格式在项目管理中,有一种常用的格式来定义项目的范围和边界,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使用这个格式来说明。
项目名称:XXX项目项目目标:实施并交付XXX系统,以满足公司X部门对于XXX业务的需求。
项目范围:1. 系统分析和设计:包括对现有XXX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和需求,设计系统架构和界面等。
2. 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需求和设计,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工作,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3. 系统部署和上线: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上线前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4. 系统运维和支持:在系统上线后,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支持工作,包括问题排查和解决,系统更新和性能优化等。
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范围和目标管理

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范围和目标管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来有效管理和执行各类项目。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范围和目标管理是关键的一环,它们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方向和规模。
本文将探讨项目范围和目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明确、界定和控制项目的范围和要求,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预期。
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收集和定义:在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需要与项目干系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项目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需求收集和定义,项目经理可以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和活动。
2.范围规划:范围规划是确定项目的产出、可交付成果和所涉及的工作内容。
在范围规划阶段,项目经理需要细化项目的范围,并与相关干系人进行协商和确认。
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要对项目的限制因素和约束条件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项目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3.范围控制:范围控制是项目范围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是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符合预期的关键。
在范围控制中,项目经理需要识别并管理范围变更请求,确保变更请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要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确保项目的交付时间和成本不受过多范围变更的影响。
二、项目目标管理项目目标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管理项目目标,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业务和组织效益。
项目目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设定: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效益。
项目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同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2.目标分解:目标分解是将项目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分解成具体的子目标和任务,便于实施和管理。
通过目标分解,项目经理可以明确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资源需求,并建立合理的工作分解结构(WBS)。
3.目标监控:目标监控是项目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目标偏离的问题。
项目经理可以借助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关键路径分析和绩效指标体系,来监控项目的目标实现情况。
浅析项目组织的边界管理

美军对项目管理的贡献颇丰,许多新的理念、技术和工具都是由美军开发并首先在装备采办项目中成功运用而发展普及的。美空军F-22项目就是成功案例之一。从提出ATF项目需求,到成功研制F-22项目并最终列入武器清单,其周期长达二十余年,具体经历了需求论证、方案探索、工程研制与演示、生产部署等几个阶段。在F-22项目研制过程中,项目主任及项目成员十分注重管理理念创新和项目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开发[4]。从其项目管理过程看,其中蕴含着许多边界管理的思想。美军装备采办系统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及其相应的法规、指令等,对于其基层执行机构――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组建及其组织边界的确定和维持按照既定规则进行,因而其组织管理工作大部分是在边界评价和边界跨越方面。对于F-22项目,这些工作主要有:加强组织建设并有效地管理项目团队,划定决策域并授权;树立系统集成思想,包括工程、管理、方法与过程;适时调整采办策略,倡导参与和协作;引入飞行样机设计、制造和测试;制定可行性计划,跟踪并努力完成等。
3。2物理边界构成要素
物理边界分为物质边界和管制边界。对项目组织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对管制性边界的研究。管制边界是指那些规范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规则和规定,其主要作用是控制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各种资源的流动,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实际上所有组织的工作流程、原则和机制等都具有管制边界属性,对不同组织的区别主要是这些方面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工作流程是实现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工作路径,规定了工作活动的顺序及其产出物流向,严格划分了组织的职业边界、责任边界,具有内在逻辑性,可以分解组合。但是工作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环境、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及分工和项目特点进行优化改造。F-22项目在工程研制阶段运用集成产品开发(IPD)就是工作流程创新的一个成功尝试。工作原则是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模式具有规范和约束效力。F-22项目主要领导人根据项目早期阶段进展并借鉴先前武器研制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开发出一套项目管理的工作原则,在项目团队的所有级别和成员中大力贯彻。工作机制与策略存在强相关,策略形成惯例便成为机制,对组织也就形成强制力。美军装备采办项目组织体系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如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合同管理、项目管理、里程碑决策等[5]。
工程实施方案项目边界

工程实施方案项目边界在进行工程实施方案项目时,确定项目的边界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边界定义了项目的范围和目标,有助于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本文将就工程实施方案项目边界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确定项目边界的重要性、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以及确定项目边界的注意事项。
确定项目边界的重要性。
确定项目边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项目边界的明确定义了项目的范围,避免了项目范围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有助于项目团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确定项目边界有助于避免项目范围的蔓延和扩大,避免了项目过度扩张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进度的拖延。
最后,确定项目边界有助于保障项目的质量和可控性,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
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项目范围管理、需求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来确定项目边界。
首先,项目范围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项目的边界。
其次,需求分析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的需求和期望,从而确定项目的边界。
最后,利益相关者分析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确定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限制,从而确定项目的边界。
确定项目边界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项目边界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项目边界的明确定义,避免模糊和不确定的项目范围。
其次,要与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限制,确保项目边界符合他们的期望。
最后,要及时调整项目边界,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总结。
确定项目边界是工程实施方案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有助于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确定项目边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通过项目范围管理、需求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来确定项目边界,需要注意确保项目边界的明确定义、与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以及及时调整项目边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程实施方案项目边界的重要性和确定方法,从而顺利完成项目实施。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的目标、交付物和工作范围进行规划、定义、控制和确认的过程。
它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1. 规划范围管理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制定范围管理计划。
该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定义项目的范围目标和目标,明确项目的期望结果。
- 确定项目的范围边界,界定项目的工作内容和交付物。
- 制定项目的范围管理过程,包括变更控制、验收标准等。
- 确定项目的范围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工作分解结构(WBS)等。
2. 收集需求项目经理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收集项目的需求。
这包括直接与利益相关方沟通,通过会议、访谈等方式获取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收集到的需求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确认。
3. 定义范围在收集到需求后,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的范围进行定义。
这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收集到的需求,明确项目的交付物和工作内容。
- 制定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的工作分解为可管理的工作包。
- 确定项目的里程碑,标识项目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阶段。
4. 创建范围基准范围基准是项目的范围管理的依据,包括项目的范围说明书、WBS和验收标准等。
项目经理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创建范围基准,并确保其得到共识和批准。
5. 范围验证在项目执行阶段,项目经理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进行范围验证。
这包括以下步骤:- 确认项目的交付物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 进行验收测试,确保交付物满足质量要求。
- 与利益相关方开展验收会议,确认项目的交付物是否得到接受。
6. 范围控制范围控制是确保项目范围在可控范围内的过程。
项目经理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进行范围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监控项目的工作进展,确保项目的工作按计划进行。
- 控制项目的变更,避免范围蔓延和范围脱离控制。
- 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及时解决范围相关的问题和风险。
项目范围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简述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

简述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涉及到定义、控制和确认项目的范围,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是为项目提供清晰的目标和边界,使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在于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边界。
项目范围管理通过项目范围说明书和工作分解结构等工具,明确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项目范围。
这样可以避免项目目标模糊不清,导致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方向不明,效率低下。
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边界有助于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在于控制项目的范围。
项目范围管理通过制定变更控制程序和变更请求的评审机制,确保项目范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有变更请求,需要经过评审和批准,避免未经控制的范围蔓延,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和资源浪费。
控制项目范围有助于保持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在于确认项目的范围。
项目范围管理通过制定验收标准和进行验收测试,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预期。
项目范围的确认是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志,只有项目的可交付成果符合预期,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范围的确认有助于评估项目的绩效,并提供经验教训,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项目范围管理还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通过项目范围管理,可以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边界,避免项目的范围扩大和任务蔓延,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同时,项目范围管理也为项目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适应项目环境的变化。
项目范围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边界,控制项目的范围,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基础,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做好项目范围管理,才能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的范围。
在项目范围管理中,项目经理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可交付成果,确保项目在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内得以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项目范围管理的标准格式。
1. 项目背景和目的在项目范围管理的标准格式中,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背景和目的。
项目背景包括项目的发起机构、项目的背景信息和项目的重要性。
项目目的则是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以及项目对组织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价值。
2. 项目范围说明在项目范围管理的标准格式中,需要详细说明项目的范围。
项目范围包括项目的边界、项目的可交付成果、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和项目的约束条件。
项目边界描述了项目的界限,包括项目的时间范围、地理范围和组织范围。
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描述了项目的最终产出物,以及项目的阶段性产出物。
项目的关键里程碑描述了项目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时间点。
项目的约束条件描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限制和限制因素,包括时间限制、成本限制和资源限制等。
3.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在项目范围管理的标准格式中,需要详细描述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过程:项目范围规划、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确认和项目范围控制。
3.1 项目范围规划项目范围规划是明确项目范围的过程。
在项目范围规划中,项目经理需要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制定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的边界。
项目范围规划还包括识别项目的相关利益相关方,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制定项目的范围管理策略。
3.2 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定义是定义项目的过程。
在项目范围定义中,项目经理需要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明确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的工作内容。
项目范围定义还包括制定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工作包。
3.3 项目范围确认项目范围确认是确认项目的过程。
在项目范围确认中,项目经理需要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方一起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的工作内容。
项目范围管理如何明确项目的边界与要求

项目范围管理如何明确项目的边界与要求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负责明确项目的边界和要求,确保项目在预定的范围内完成。
本文将就项目范围管理如何明确项目的边界与要求进行探讨。
首先,项目的边界是指项目的开始和结束。
在项目启动阶段,必须明确定义项目的范围,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成果。
这涉及到项目的约束条件、项目的期望结果、项目的需求等。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不断审查项目的边界,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范围进行。
其次,项目的要求包括项目的目标、可交付成果、时间、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项目的要求决定了项目的边界和项目的范围,同时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项目启动阶段,团队需要与相关方一起明确项目的要求,并将其纳入项目管理计划中。
然后,项目的边界和要求的明确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技术来实现。
例如,项目范围说明书是明确项目范围的关键文档,团队需要与相关方一起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明确项目的范围、目标和要求。
另外,工作分解结构(WBS)也是项目范围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团队将项目的工作分解成可管理的任务,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要求。
最后,项目范围管理还需要通过变更控制来确保项目的边界和要求不发生偏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或新的需求,团队需要及时响应并进行变更控制,确保项目的范围和要求不受影响。
总之,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团队明确项目的边界和要求,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范围和要求进行。
通过项目范围管理,团队可以更好地控制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工。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项目边界的理解

项目边界:打破限制,开创可能项目边界是指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区隔出项目团队所担负的责任范围以及与其他相关团队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正确理解和明确定义项目边界,有助于项目经理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控制项目进度和风险,并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以下内容将深入探讨项目边界的相关概念、作用以及如何定义项目边界。
一、项目边界的概念项目边界是指项目团队在实现项目目标时必须遵守的限制和规则。
一般来说,项目边界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规模:项目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时间限制。
2. 项目的关联方:包括客户、合作伙伴、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与项目相关的团队。
3. 项目的意义:项目对公司和客户的价值。
二、项目边界的作用1. 确定项目的范围:通过定义项目边界,可以明确项目的任务和时间限制,确保项目团队不会超出自己的能力和职责范围。
2. 确认项目的交付物:在确定项目边界的同时,还应该清楚地确定项目的交付物和标准。
这有助于客户和团队对项目目标达成一致。
3. 控制项目风险:在项目开始前就定义项目边界,可以帮助团队预测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
这有助于降低项目的风险,并避免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三、如何定义项目边界1. 首先,明确项目目标和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任务和时间限制。
2. 其次,分析项目影响的范围,并将项目的相关方分为内部和外部参与者。
3. 将项目的任务和时间限制和项目的相关方加以整合,确定项目边界。
在定义项目边界时,应确保边界是明确和可理解的,同时,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结语项目边界是确立项目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也是控制项目进度和风险的重要手段。
明确定义和正确理解项目边界,有助于项目经理更好地制定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开创更广阔的项目可能。
项目边界的理解

项目边界的理解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边界指的是项目的范围,即项目的工作内容、目标和可交付成果。
项目边界是项目在开始之前需要明确的重要元素,其作用是定义项目的界限,确保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项目边界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目标项目目标是项目的核心,也是项目边界的基础。
在项目开始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项目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2. 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是项目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项目的工作内容、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的界限。
项目范围应该明确、详细,并且必须包含项目的所有工作内容和可交付成果。
3. 项目时间项目时间是指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也是项目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时间应该明确、具体,并且与项目目标相一致。
在项目开始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时间表,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4. 项目资源项目资源是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也是项目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资源应该明确、具体,并且必须符合项目的要求。
在项目开始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资源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5. 项目风险项目风险是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是项目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风险应该明确、具体,并且必须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在项目开始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项目边界的制定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确保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管理项目。
在项目边界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确保项目边界的明确性和有效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不断监督和调整项目边界,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要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项目边界的制定对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项目经理需要认真对待,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项目边界,以确保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范围管理明确项目目标

范围管理明确项目目标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它涉及到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并确保项目在规定的范围内完成。
本文将探讨范围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范围管理方法。
一、范围管理的重要性范围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有助于项目团队和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初期就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以下是范围管理的重要性:1. 清晰的项目目标:范围管理有助于确立明确的项目目标和可交付成果。
通过定义项目的范围,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了解项目要达到的结果,从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方向。
2. 限定项目边界:范围管理有助于限定项目的边界,避免资源和时间浪费在无关的工作上。
确定明确的项目范围能够帮助项目团队集中精力并有效地管理项目资源。
3. 提高项目成功率:范围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
通过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工作,从而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二、范围管理的方法在范围管理中,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
以下是其中一些有效的方法:1. 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范围的详细描述,包括项目目标、可交付成果、项目限制和假设等。
通过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团队能够在项目初期就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2. 工作分解结构(WBS):工作分解结构是将项目工作分解为可管理的、可衡量的工作包的层次结构。
通过创建WBS,项目团队可以清晰地定义项目的范围,确保所有的工作都得到考虑,并将其分配给合适的资源。
3. 范围确认:范围确认是指与项目利益相关者一起审查并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在范围确认过程中,项目团队与利益相关者一起检查项目交付的成果并确认其符合预期。
4. 范围控制:范围控制是确保项目在规定的范围内完成的过程。
它包括对变更请求的评估、批准和控制,以确保项目的范围始终与项目目标一致。
结论范围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实施的关键过程。
通过对项目范围的定义、控制和变更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在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范围内顺利完成。
本文将重点探讨项目范围管理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1. 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定义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首要任务。
在这一步骤中,项目团队需要明确定义项目的目标、可交付成果以及所涉及的工作范围。
为了确保项目范围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和技术:1.1 专家判断:项目经理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项目范围的定义工作,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团队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1.2 基础文件分析:通过审查项目章程、商业需求文件和相关的组织过程资产,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进而辅助项目范围的定义工作。
1.3 制定工具和技术: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如需求收集技术、头脑风暴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有助于明确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以及必要的工作范围。
2. 项目范围控制项目范围控制是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范围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需要不断监测和控制范围的变化,确保范围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1 变更控制系统:建立有效的变更控制系统是实现项目范围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明确的变更请求程序和流程,项目团队可以及时识别和评估范围变更,并决策是否接受或拒绝这些变更。
2.2 范围基准:范围基准是定义项目范围的依据,它确定了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相应的工作范围。
通过与范围基准的比较,项目团队可以识别出范围偏离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3 变更控制工具:利用工具和技术,如变更控制日志、工作绩效数据和配置管理系统等,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跟踪和管理范围变更的过程。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数据支持,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范围变更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范围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
项目团队需要及时、有效地管理范围的变更,以确保项目的目标和计划不受到影响。
项目范围和边界

项目范围和边界项目范围和边界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定义了项目的工作范围和项目成果的边界。
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定义项目范围和边界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
一、引言项目范围和边界是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项目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项目范围和边界的定义、制定过程以及管理方法。
二、定义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是指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可交付成果的描述。
它包括项目的产品、服务和成果,以及项目的约束和假设条件。
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成员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方向。
在定义项目范围时,以下几个方面应该被考虑:1. 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期望结果,例如提供一种新产品或改进现有流程。
2. 项目可交付成果:描述项目交付的具体产品或服务,例如软件应用程序、市场推广计划等。
3. 项目约束:列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如时间、成本、资源等。
4. 项目假设条件: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前提和假设条件,例如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等。
三、制定项目边界项目边界是指项目的工作范围和开展工作的边界。
定义项目边界有助于明确项目的责任和权限,避免范围蔓延和目标模糊。
制定项目边界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工作内容:明确项目团队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活动。
2. 工作流程和步骤:定义项目工作的流程和步骤,确保项目团队明确且高效地进行工作。
3. 项目时间表:规划项目的时间表,包括每个工作任务的起止时间和关键里程碑。
4. 项目资源:确定项目所需的资源,如人力、技术设备以及资金等。
四、管理项目范围和边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范围和边界的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管理项目范围和边界的关键步骤:1. 变更控制:对项目范围内的改变进行评估和管理,并确保所有变更都得到适当的批准和记录。
2. 范围验证:验证项目可交付成果是否满足项目范围的要求和客户需求。
3. 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范围相关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简述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工作以及范围管理的过程

简述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工作以及范围管理的过程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并满足干系人的需求。
范围管理涉及定义、规划、控制和验证项目的范围,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满足质量要求,并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范围定义:项目范围是指项目包括的工作内容和可交付成果。
项目范围定义的目标是明确项目的边界和所需的成果。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其中包括项目目标、目标、约束、假设和可交付成果。
2.项目范围规划:项目范围规划的目标是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范围管理计划,以包括范围的详细说明、范围验收标准和变更管理流程。
此外,范围规划还需要制定WBS(工作分解结构),将项目分解为可管理的工作包和活动,并为每个工作包确定所需的资源。
3.项目范围控制:项目范围控制的目标是监控和管理项目团队的工作,确保项目的范围不偏离已批准的范围。
项目范围控制包括识别、评估和应对范围变更请求,确保变更请求符合项目目标和干系人的需求,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变更请求。
4.项目范围验证:项目范围验证的目标是确认项目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与干系人一起验证可交付成果,对其进行验收和确认,并制定任何必要的纠正措施。
范围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项目范围:这一步骤涉及收集、审查并理解项目目标和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方法来识别项目范围。
2.定义项目范围:在这一步骤中,项目经理和团队定义项目范围的边界和所需可交付成果。
主要工具和技术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专家判断等。
3.创建WBS:工作分解结构(WBS)是将项目分解为可以管理的任务和可交付成果的层次结构。
WBS将项目分解为更小、更具体的工作包,并为每个工作包指定所需的资源和时间。
4.管理范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范围需要不断管理和控制。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确定项目的边界和定义项目的具体内容。
有效的范围管理能够确保项目团队在预算和时间内实现项目目标,同时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过程、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
一、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项目范围和项目边界。
项目范围是指项目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项目的具体内容,而项目边界则是确定项目任务的界限。
在进行项目范围管理时,项目团队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需求、约束和假设条件,并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项目范围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范围规划: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分配资源和预算,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2.范围定义:详细描述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具体任务、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以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3.范围核实: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范围达成共识,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范围进行监督和控制。
4.范围变更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范围的变更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变更不会对项目的目标、预算和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三、项目范围管理的工具和技术1.项目章程:项目章程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项目的目标、范围、预算、时间表和风险管理计划。
2.范围说明书:范围说明书详细描述了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任务、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以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3.利益相关者分析:对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以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4.专家判断: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以及解决项目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5.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的任务分解为更小的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的范围。
6.变更请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范围,应提出变更请求,并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
四、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1.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在项目开始之前,应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以便更好地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如何进行范围管理,我个人认为主要分为2大问题:1 项目范围的界定。
2 对项目范围的管理。
一:界定项目范围:在项目一开始,就需要明确地界定整个项目的范围,明确用户需求,而且需求基本上都是量化的、可检验的。
在很多论述和项目管理的书籍中,多说到了如何利用WBS来详细确定项目范围和需求,细化项目工作等,在这儿我就不说这方面的,我觉得在公司目前的情况下,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合同签订签的参与工作和签订后的评审。
在合同签订前,我们要详细的研究责任矩阵(SOW),尽量的参与到合同签订的工作中,提前认知项目范围,尽量的细化一下SOW,避免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和模糊的工作界面。
另外要关注合同里面的技术方案,这个需要技术人员的介入,有些合同里面的技术方案不可行或者要求过高,这个会导致项目的工作范围扩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比如:很高的技术指标要求,很高的配置要求,不合理的组网方案等等。
最可怕的是合同条款不明导致的难以界定项目范围。
另外有几个原因是造成范围界定不清的原因: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的管理。
没有清晰规范的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对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做不到可量化、可验证程度。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而不是定量的,例如“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提高用户满意度”等。
类似这些模糊的需求就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
二:对项目范围的管理: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应该包含下面过程: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及范围变更控制。
1 范围计划范围计划是指进一步形成各种文档,为将来项目决策提供基础,这些文档中包括用以衡量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是否已经顺利完成的标准等。
作为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出,项目组要制定一个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个项目经理要想真正管理好项目范围,没有必要的技术和好的方法是肯定不行的。
要做好一个项目首先强调的就是周密地做好范围计划编制。
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所需进行的项目工作(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
项目实施方案边界

项目实施方案边界在项目实施方案中,边界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边界确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范围和成果,因此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时,必须对项目边界进行清晰的界定和描述。
首先,项目实施方案的边界应该包括项目的范围、目标和预期成果。
项目的范围应该明确定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系统、技术和人员等方面。
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应该清晰地描述项目实施后所要实现的具体效果和收益,以便为项目的实施和评估提供明确的依据。
其次,项目实施方案的边界还应该考虑项目的约束条件和风险因素。
约束条件包括项目实施所面临的资源、时间、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和约束,而风险因素则包括可能影响项目实施和成果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变化、技术风险、人员变动等。
对项目的约束条件和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应对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另外,项目实施方案的边界还应该考虑项目的相关利益相关方和沟通渠道。
利益相关方包括项目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如业务部门、技术部门、项目团队成员、项目赞助人等,而沟通渠道则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信息和沟通的传递和反馈渠道。
对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和沟通渠道进行清晰的界定和管理,有助于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及时传递。
最后,项目实施方案的边界还应该考虑项目实施的时间和阶段。
项目实施的时间和阶段应该明确定义项目实施的起止时间和各个阶段的目标和成果,以便为项目的实施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时间框架和进度安排。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方案边界的确定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范围、目标、约束条件、风险因素、利益相关方和沟通渠道,以及项目的时间和阶段安排。
因此,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时,必须对项目的边界进行清晰的界定和描述,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成果的实现。
项目方案边界

项目方案边界项目方案边界是指在项目规划和执行过程中所确定的边界,它界定了项目的范围、目标和可行性。
在项目管理中,明确定义和控制项目方案边界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重点探讨项目方案边界的意义和确定方案边界的方法。
1. 项目方案边界的意义项目方案边界确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明确定义项目的边界有利于确保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目标和范围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避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误解或争议,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其次,项目方案边界的确立有助于限定项目的工作内容和可行性。
通过确定项目的边界,可以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避免项目过度扩大或任务分散,确保项目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
最后,项目方案边界的确定有助于资源和时间的有效管理。
通过限定项目的范围,可以明确项目所需的资源和时间限制,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时间的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项目方案边界的明确定义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确定项目方案边界的方法确定项目方案边界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确定项目方案边界的方法。
2.1 目标导向法目标导向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
它通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交付成果来定义项目边界。
在确定项目目标时,需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并结合项目的时间、资源和成本来确定项目的边界。
2.2 范围管理法范围管理法是一种通过明确项目的范围来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
在范围管理中,需明确项目的关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包,确定工作包的边界和阶段划分,以确保项目的可控性和进度管理。
2.3 风险管理法风险管理法是一种通过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来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
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将高风险的任务或阶段纳入项目边界。
这样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程度,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4 利益相关方管理法利益相关方管理法是一种通过明确项目相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来确定项目边界的方法。
在项目规划和执行过程中,需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并将项目范围和目标纳入项目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项目组织边界管理企业销售业绩的完成,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可控性?可控性是实现目标的基础,而我们在日常中却常常会发现的是另一种景象:企业都有清晰的业绩目标,却对销售管理放任自由。
以一种不清晰的管理制度去实现一种清晰的目标,这也是造成销售管理中“人才决定论”的病因所在。
销售部门的事情,很多时候最佳的办法甚至不得不求助于人事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等。
可控性的实现需要在明确目标之下对销售管理的三个元素:单、人、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组织,要实现这点,在各种管理知识体系中,项目管理是做的最好的。
自然而然,销售管理项目化,也许能够很好地解决销售活动中可控性的问题。
销售管理项目化,我们可简单地理解为:运用项目管理中的思想、工具、技能及知识体系来对销售活动进行管理。
我们指出一种项目管理思想与销售管理实践融合的过程。
虽然有不少企业并非项目驱动型的,不过这并不能阻碍我们运用项目管理中的相关科学思想来控制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与绩效。
关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控和收尾等项目管理过程来进行的”PMBOK2004中文版这样定义项目管理。
对于项目管理的出现,相对具有说服力的一些特别事件包括:1917年,亨利甘特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使项目经理按日历制作任务图表,用于日常工作安排。
1957年,杜邦公司将关键路径法(CPM)应用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
1958年,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将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将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了2年。
60年代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使此耗资300亿美圆、2万家企业参加、40万人参与、700万个零部件的项目顺利完成。
哈罗德•科兹纳(Harold Kerzner)在其《Project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s:Achieving Global Excellence》(中文译作《项目管理最佳实践方法:达成全球卓越表现》,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这样来强调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一度被认为是公司最好拥有的一系列流程,现在已演化为公司生存不可或缺的结构化的体系方法了。
很多公司现在意识到,包括日常工作的所有业务,都可以看成是一系列项目。
简单地说,我们是通过管理项目来管理我们的业务的。
”图2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企业的所有业务,都可以看成是一系列项目。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从古老的金字塔、长城工程,到如今的三峡工程,从我们日常使用的如WINDOWS,WORD等软件到享受的优质服务如中国电信48小时装机时间、24小时故障响应服务等企业服务中,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项目管理产生的交付物所带来的价值。
项目管理关注于交付物的完成。
所以,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这么了解项目管理:通过实现对项目中的各阶段的最小交付物的可控性,从而实现最终整体项目交付物可控性的过程。
从图1中我们已得知:项目管理自从二战以后得以规范发展以来,已经逐步演化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如PMBOKE)、规范的管理思想(如流程管理、风险管理、变更管理等)、特有的工具箱(如WBS、关键路径分析、实现价值管理等)及专业资格认证(如PMP等)。
正由于有了这些因素构成的一种项目管理体系,所以能够保证企业能够实现对项目交付物的可控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项目成功是建立在一种稳定的基础上。
这种关系就如图3所示图3:项目持续成功的体系而这四种因素,更是来自世界项目管理活动中的通行做法和最佳实践的总结归纳,为了确保整体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跟的上应用的潮流,PMBOK等项目管理组织都会不定时地对其内容进行更新以适应应用的需要。
项目管理这种规范的力量正在影响并逐渐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域整合,如项目管理与TQM(质量全面管理)的整合从1985年就真正开始了,由ISO(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ISO9000正好为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指南,当时有一大批企业借助这种整合而取得了进步,如爱立信、摩托罗拉等。
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的整合,由于其实践只是在极小一部分国际级和以项目驱动类型的大企业内部进行,市面上的相关书籍也很少,同时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对项目管理领域的东西不是很熟悉,觉得那是公司研发部或者是整天混工地的工程部门的高深学问,所以一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包括了极大部分的销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的整合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在PMBOK中定义了项目管理的9个知识领域,在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需要的是找到合适自己的知识领域。
销售管理也是一种交付物的管理,其交付物就是销售业绩。
如果按照定义,项目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的话,那么销售任务却是一种持续性的项目,要求是持续性地按时、按要求产出交付物。
这项要求对于企业的销售体系与销售管理者而言,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与这项挑战不对等的是:销售管理知识体系毫无规范化可言!因此,销售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整合已势在必行。
销售管理与项目管理有类似的流程为这种整合提供了一个契机。
这种相似的流程如图4所示:图4: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具有相似的流程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目管理流程与销售管理流程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还有就是每一阶段的管理目的也是相似的,就是通过控制阶段的交付物以最终实现按时、按要求完成交付物。
这两种相似性为我们的整合努力提供了一个契机。
但是在流程中的每一阶段,销售管理还未达到的高度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已经发展出了非常完善与规范的过程及过程的依据、成果及工具来对流程进行管理。
举个例子:如在项目管理流程的计划阶段的“制作工作分解结构”这一过程,PMBOK有以下的依据、成果和建议工具,而这种规范性在销售管理中却是很少见的。
如图5所示:图5:例子:制作工作分解结构:依据、成果及建议工具正是由于这种过程的类似性与过程管理的差距性并存的情况,为企业在整合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的努力中提供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根据销售管理的现实环境,吸取项目管理的知识,逐步去缩小这种过程管理的差距!规范的力量企业在整合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的过程,是一种获得规范的力量的过程,获得这种力量的结果将为企业造就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正如下面一个案例所说的:规范的力量,让竞争对手面临的是一个人与一个体系的竞争。
“最近区域内丢了好几个大单了!”金伦科技业务部经理钟涛勇跟笔者埋怨。
金伦科技是中国铁通在华南地区最大的代理商,主要是向机构客户销售铁通的通信产品,其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
“我们的业务人员每天都在盯着那几个新起的工厂呢,按道理说我们的资费又优惠、人员也跟的紧,各方面也都差不多,偏偏就是被中国电信抢了!”为了弄清楚丢单的真正原因,笔者决定跟他一起去找被抢单的客户沟通一下原因。
最终,我们联系上了其中一家音响企业的电脑部负责人。
该音响企业在区域内新开了一个工业园区,里面除了自己企业的办公外,其他的办公楼都出租给其他企业使用。
目前已经与中国电信签了合同。
通过最终与该负责人的交流,我们得知以下几点导致了该单最终被中国电信抢走。
1,该企业一开始同时接洽了电信、铁通与网通的业务人员,一开始铁通的优惠资费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是是电信的业务人员最先接触到了企业老板。
2,在双方合作范围的问题上,三家运营商的业务人员都提到了整个工业园区的合作方案,但在合作细节商讨上,中国电信明显做到了更快的回应。
比如,工业园区当初想运营商帮其铺设内部网络和线路,中国电信的业务员第二天就有了明确回复和合作细节,而其他两家运营商迟迟不见答复。
3,在资费优惠、号码资源上,中国电信也做到了更快的回应。
问题了解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即虽然资费上没有优势,但是在接触客户关键人物、跟进速度、需求反馈等问题上面,中国电信明显占了上风。
金伦科技的销售管理就是销售经理的管理,即“人管”。
每位业务经理手下有若干业务人员,每个人单独开发客户。
没有明确的销售管理体系,对业务人员的管理依靠的是销售经理的日常管理及一份绩效考核制度。
中国电信的销售管理来自其内部的《中国电信大客户管理系统》的支持,该系统是一个非常完善与规范的客户管理系统,该系统中的业务管理这块功能如图6所示:图6:中国电信大客户管理系统中的业务管理模块该业务管理系统说明了每一位客户,包括潜在客户、意向客户在该系统中都会有明确的定义、评估标准、跟进监督等功能。
如上面那个音响企业,虽然一直是业务人员(中国电信中称之客户经理)在跟进,但是在其内部销售管理流程中,分别经历了以下这些流程,如图7所示:图7:业务流程图这意味着:当金伦科技的业务员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跟进客户的时候,他其实是面对中国电信这个完善和规范的客户管理体系进行竞争。
因此,丢单的事情就水落石出了,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若金伦科技依然不改善其销售管理体系的话,这种事情还会接着发生。
当然,中国电信的销售管理体系不是在一夜之间产生的。
它经历了下面三个过程,这也是项目管理与销售管理一次整合的过程。
如图8所示:图8:一次典型的销售管理规范化的过程图如图8所示,中国电信的销售管理体系走过了这三个阶段,其中智能化的销售管理指的是利用IT信息化技术来实现规范销售管理中的部分功能与活动,而且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过程不是静止的,中国电信会根据实际需要来更新体系中不合适的部分。
这一切都已经开始变得显而易见了,销售管理项目化能够很好地全部解决或者部分解决销售活动可控性的问题,甚至这种项目化的努力最终会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之一,这种努力,企业将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