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过程设计.doc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过程设计.doc
12
网上学习
这是远程教育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网上学习交流,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正确理解。
6
网上辅导答疑
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老师交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6
合计
三、教学模式设计
该课程是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地学前教育中的实际案例,分析相关理论知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按内容的学时分配
本课程4学分,计划课内学时72按教学容学时分配如下表:
各章标题
内 容
课内计划学时
第一章 绪论
要求学生了解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个体心理发展的特性。
4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要求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初步了解遗传的作用,理解大脑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胎内环境的重要性。
12
第五章 学前儿童活动的心理特点
要求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在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和游戏中的心理特点,学会应用有关知识指导幼儿的活动。
14
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儿童发展环境的设计,本章就如何设计儿童发展的环境做了说明。要求学生理解个性因素(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性别化)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
8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10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及重要性;掌握依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学会应用有关知识帮助学前儿童改善社会化发展中的不良处境和不良行为特征。
主要是介绍学习的方法和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 并就如何学好本学科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建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一、心理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但其 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他的理 论和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 域,而且影响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伦 理学、宗教和艺术理论等几乎所有人文科 学,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地形图上,弗洛 伊德无疑占据着一个显赫的位置。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 论观点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学习方法:
1、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认真做笔记 3、课后勤于思考并记忆 4.记忆结合理解,对于理论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可以查 阅相关书刊文献等。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例阐释各种理论,要帮助学生 真正理解知识要点。
(一)感知、注意的发展
视觉方面,对色彩的辨别能力有很大提高,不仅了解和掌握 了几种基本颜色,还能较好地辨别同一色系的深浅。
注意方面,注意的稳定性和有意性较之前都有进步。这一时 期儿童注意力保持在目标事物上的时间有所延长,并开始学 着运用意志力法控制自己。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目录
Social Media
Web Design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 其主要理论观点
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了解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熟悉心理学主要流派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基本观点,识记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 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二、显性和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成对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相等的位
置上,故称等位基因。 置上,故称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其力量 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 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 较强的, 因。 隐性基因: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其力量 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 较弱的, 较弱的,在性状上未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隐性 基因。 基因。
对新生儿进行普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新生儿进行普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 效地避免缺陷儿的发生。 效地避免缺陷儿的发生。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所有接产 单位在新生儿出世吃奶后72小时都要在脚跟采 单位在新生儿出世吃奶后 小时都要在脚跟采 血,然后滴到滤纸上,并保存在冰箱中,定期 然后滴到滤纸上,并保存在冰箱中, 送往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验。 送往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验。如苯丙酮尿症在 人群中每60人中就有 人为无性状的携带者, 人中就有1人为无性状的携带者 人群中每 人中就有 人为无性状的携带者, 而至今尚无方法能识别出谁是携带者。 而至今尚无方法能识别出谁是携带者。通过筛 查就能早发现,早治疗。 查就能早发现,早治疗。
盐,怀孕期不宜吃得过咸,防止出现高血压、浮肿。 酸性物质,不宜多吃,是致畸胎的元凶之一。山楂不 宜多吃,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刺激子宫收缩,甚至 流产。 油条,可产生有毒物质,常吃会铝中毒,导致胎儿发 育障碍,增加痴呆儿的几率。 咖啡、酒、烟忌。 叶酸,缺乏会使胎儿神经管缺陷。怀孕前三个月后三 个月宜补充斯利安。 水果多吃,但不宜吃过多甜水果,防止妊娠糖尿病及 肥胖。
哪些遗传性疾病不宜结婚生育? 不宜结婚:重症精神病、 不宜结婚:重症精神病、重度智力 低下 不宜生育:严重的显性、隐性、 不宜生育:严重的显性、隐性、多 基因遗传疾病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②个体对目标的期望程度。
(3)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关键因素。
学前儿童对挫折的耐受力与其神经类型有关、身体和人格的健康程度有关。
3.挫折的适应和调整
(1)心理防御性行为的定义 ①心理防御机制:在经受挫折时,个体会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 持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机制或策 略叫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 ②心理防御性行为:由心理防御性机制产生的行为,称为心理防御性行为。
动机冲突的类型: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各种类型的动机冲突在学前儿童中经常发生,可以成为干扰儿童心理 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
1.
人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所要达到的目的受到阻碍就产生了挫折。

一定数量和一定强度的挫折对人的行为可能产生积极的意义。
(1)自我评价的发展方向
从简单到复杂,从外部到内 部,有浅表到深层次方向发展。
(2)自我评价中出现的偏差
自我评价中出现的偏差包括自我 评价过高或过低,这两种偏差都 会阻碍个体的健康发展。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方面,个体不仅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 己,还要根据环境的作用促进原有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并有创新,以适应和改造 外界环境的变化。
(2)被同伴拒绝表现不友好、认知、 社交活动能力差。
同伴对学前儿童习得攻击 性行为和新社会行为可能有 特别重要的作用。
(1)学前儿童的攻击性 行为收到其他儿童的强化。
(2)学前儿童的新社会 行为也会因为同伴的强化或 模仿而得以增加。
(1)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学前儿童儿童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通过选择培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来回答遗传在多大程 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 一个有名的选择性育种的实验是屈赖恩所进行的,他试 图证明老鼠走迷宫的能力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特质。 聪明组Vs愚笨组的第一代、第七代、第十八代
老鼠走迷宫实验(用人做实验)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家谱研究 将同一家庭中的每个人加以比较,分析他们在一或多 个行为特质上的相似程度。如果某一特征是由遗传决 定的,则血缘关系的近、疏会决定家庭成员间在这一 特征上的相似性。
10周大的胎儿。此时的眼睑半闭, 几周内会完全闭合。
16周大的胎儿。用手探索自己的身体 以及周围的环境。
此时的胎儿已可以抓 拉长长的脐带,骨骼 主要由软骨构成,血 管透过薄薄的皮肤, 清晰可见。
18周大的胎儿。此时 的身长大约在14厘米 左右,能够感知到来 自外部世界的声音
20周大的胎儿。此时 的身长大约在20厘米 左右,脑袋上长满胎 毛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受精卵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 要经历270天左右 期间,受精卵经过不断 的自我复制,经历了三 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 胚种期、胚胎期、胎儿 期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一)胚种期 胚种期也称为细胞或组织分化前期,大约持续两周 受精后,自我复制,第四天,形成60~70个细胞组成 的球状中空的充满液体的球,即胚泡 胚泡形成后,从输卵管移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也 就是“着床”。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二)母亲的其他因素 1、母亲的疾病 这些疾病因素对缺乏免疫力的胎儿来说,都是导致流 产和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生育年龄妇女应于怀孕前接种相应疫苗。避免接触猫 的粪便、未经烹熟的肉类和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勿与幼儿口水接触,减少患传染性疾病的机会。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畴,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2、共同决定论—斯腾(辐合论:核心—人类心理发展既非仅有遗传的天生因素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鲁克森伯格—共同决定论者。

格赛尔—成熟优势理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水平达的观点。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基本观点:⑴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⑵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⑶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的动态的。

❖再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着力做两件事:⑴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优异的遗传因素;⑵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四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发展是多层次,多水平的。

❖儿童戏里发展阶段的划分:⑴新生儿期(出生1—1个月)⑵乳儿期(1个月—1岁)⑶婴儿期(1岁—3岁)⑷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⑸童年中期(6岁—11、12岁)⑹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⑺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印刻”或“早期学习”;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案 (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案 (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本章重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本章难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涵义及特点。

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入手,阐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2)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讲清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该门学科的研究意义。

(3)讲清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等,要让学生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与特点。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等。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讨论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3.讨论参考答案: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五、课堂习题1.习题内容: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选取。

2.参考答案: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六、案例分析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选取。

七、课堂提问的问题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2.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法和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八、本章思考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3.观察法有哪些类型?4.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5.活动产品分析法这种研究方法有什么优势?九、本章作业题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十、本章参考书目1.刘万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2.杨柯.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第2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本章重点(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2.本章难点(1)各个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如何正确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讲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时,要讲清楚每种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3)基因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三、判断:(√)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某)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讲解:XX
7
(二)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三维度
生物维度包括遗传因素、体质状况、神 经类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特征等;
心理维度包括认知、情感、人格特征、 行为习惯、个体生活经验、价值观和信 念等;
社会文化维度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文化、 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教育 等。
2021/3/10
讲解:XX
2021/3/10
讲解:XX
5
(二)布鲁纳的健康公式
布鲁姆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 式:HS=f (E+AcHs+B+LS) HS(Health Status)指的 是“健康状态”,“f”是一个函数, E (Environment)表示环境,B(Biological Factors) 表示生物学因素,LS(Life Style)表示生活方式, AcHs(Accessibility to Health Service)表示保健设 施的易获得性。布鲁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
2021/3/10
讲解:XX
13
(一)营养不良的影响
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胎儿期“低 营养最初的正装是心理障碍,这 些儿童入学之后,表现出失去好 奇心和探索心理”,这些“营养 不良的儿童智力测验成绩都较 差”。
2021/3/10
讲解:XX
14
(二)患病或者用药不慎的影响
用药不慎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 出生后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等。
是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方面有效的与其他个体、群体、 社会以及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达到更高 级的技能状态的方向。
2021/3/10
讲解:XX
4
一、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型
(一)霍门的生态模型 霍门将理想的健康看做遗传、环境、自身

第二章__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__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年龄特征?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 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 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 有可变性。
二、与年龄阶段有关的几个概念
关键期
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 段。如果在这个最佳年龄期间为儿童提供适当 的条件,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 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很难弥补。 如:6个月: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 月: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3岁:计算能 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音乐才能发展的关 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8岁: 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儿童动作发展表现为由粗到细。
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 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例如,4、5个月的婴儿想要拿面前的玩具 时,往往不是用手,而是用手臂甚至整个 身体,更谈不上用手指去拿玩具了。随着 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加之儿童的自发 性练习,动作逐渐分化,儿童能逐步控制 身体各个部位小肌肉的动作。儿童用手握 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写字,往往要到6、7 岁才能做到。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 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 进行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是指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 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学前儿童发展的各个不 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 质的心理特征。
见右图---尾随反应
关键期
小鸭的“印刻学习”的关键期在出生后 的10~16个小时。 小狗的“印刻学习”关键期在出生后的 20~50天。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及其相互 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各因素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关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表现 (一)从不齐全到齐全 (二)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表现 (一)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二)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 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二、学前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一)历史上有关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依据:国 外几种划分标准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美国心理学家柏尔曼 三时期理论 2.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标准: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 施太伦三阶段理论 3.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瑞士儿童心理 学家皮亚杰 四阶段论 4.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奥地利弗洛伊德 五阶 段论 5.以活动特点作为划分标准: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艾 利康宁和达维多夫 六阶段论
3.第三个时期——“如何起作用”(相互作用 论) 理论观点: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 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 这种观点比上面的理论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 定的问题。
课程回顾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以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以0—6岁学前儿童的各种 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其发展规律和 特点。主要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旨在探讨学前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学前儿 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非常 迅速的,其发展过程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而影响因 素又是多方面的。
2.第二时期——“各起多少作用”(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 性而难以服人。后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 这些观点后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二因素论认为 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斯腾 等人的“会合论”。斯腾说“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 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 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 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 因事而异”。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 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只是把二者看作相互 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 的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凡是参加该专业学习的学员,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形成行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

2.考核依据制定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文字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王振宇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本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命题的依据。

3.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

其中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包括作业手册成绩20%和平时自主学习等成绩1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总分达到60分为及格。

平时形成行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员对所学章节的相关理论的掌握及其实际运用能力。

要求学员在认真听课、阅读教材、自学思考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每次作业;学员须完成4次作业,每次作业总分为100分,以四次作业的平均成绩乘以30%计入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员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知识、发展规律及其有关理论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要求学员在9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卷面分数为100分,乘以70%计入总成绩。

4.考核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学员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来解释当前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并初步学习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本课程期末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明显的差异,次后就逐渐落后,85%患者智力 只在白痴的水平,极少数(1%)能达到正常水 平。
干预措施:
及早进行饮食干预。喂养一种代乳品,限制进食 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直到童年中期,此时大脑发 育已达顶峰,就不会被积累起来的苯丙氨酸伤害了。
唐氏综合症
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 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 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 %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
(3)抑制性反射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之一。 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便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 化。 到6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 儿童抑制性反射产生的时间比兴奋性反射迟。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包括躯体和四肢 的发展 符合身体发展的原则 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是动作和心理发展有密的 关系,心理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 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动作来 完成的。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 神经活动的发展。
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 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 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
研究包括了两组孩子,分别属于父母“计划 内生育”和“意外妊娠”而迫不得已生下的 孩子。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在 研究者九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计划外” 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看病,缺乏稳定的家庭 生活,与同伴的关系不佳,易敏感与激惹。
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 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 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 ③ 青 春 发 育 期 开 始 ( 男 孩 约 在 13-15 岁 , 女 孩 约 在 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 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表现:①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②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第二章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以往,在医疗过程中,面对即将患病、正在患病以及病后康复的人,或 尚属健康而来咨询的人,医务工作者常常只看到所服务的生理活动或生 物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心理活动或社会的一面,以致常出现“见病不见 人”的现象。他们很少研究个体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转归和预防的关 系(例如某些心理因素如何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某些疾病恶化;在 疾病所呈现的症状上有多少是受心理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心理上的病态;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是否也同药物、理疗或外科手术那样可作为有 效的治疗工具;在预防疾病发生方面,除改善环境及生活条件外,需要 不需要心理方面的措施等等。)
差,反之,若所处环境越好,则发展的结果越好。 3、发展的互动性:婴幼儿身心发展是婴幼儿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持续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婴幼儿发展的结果是他们与环境经历交互作 用的复杂结果。 4、发展的规约性:每一个人的“环境型”正是规约其发展的根源。
美国学者Sameroff(1987)研究发现:
缺点:可能导致家长形成重医轻教的观念,让家长长期停留在孩子的残障状况 中不能自拔,从而贻误了特殊婴幼儿在关键期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现代学前特殊教育领域强调医教结合,以便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特殊婴幼 儿进行早期干预。
第二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生态学基础
一、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发展生态学者认为,婴幼儿处于多元的生态环境中,影响其身心发展的
是器官异常的结果,神经组织、生物因素或基因因素的异常是残疾的主 因,环境与特殊婴幼儿自身影响发展结果的作用不大。 早期干预的成效如何,要看神经系统被经验改变的程度而定。 生物学:强物因素对婴幼儿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着力于医疗模式。 医疗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再到循证医
最近,Sackett教授本人修正了循证医学的定义,使之更为全面,更令人信服。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023/5/16
13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 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 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 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 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 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胎内环境母亲的年龄
开时年龄)

实验班 63.4
91.8
101.4 全部自 平均读
(13人)

完12年

控制组 86.7 (12人)
60.5
66.1
1人死亡 平均读 4人需要 完4年级 照顾
2023/5/16
20
(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 程。
环境影响儿童的生理成熟。如胎儿生长发 育的胎内环境就受母亲内2个月:1:2 胎内5个月:1:3 出生时:1:4 2岁:1:5 6岁:1:6 12岁:1:7 25岁:1:8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后 才会用腿走路。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 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 最后是生殖系统。
遗传决定论
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 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这些 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推 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的 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智慧”测验相关系数 (8国)
(二)环境决定论
培根: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从大处(大环境)说,指国家制 度、社会生产关系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
从小处(小环境)说对于儿童主要指家庭环境、托儿所幼儿 园的环境和教育。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主编 教学大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主编  教学大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课程内容:1.概述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掌握遗传、环境、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2.了解西方和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分别经历了不同的时期;3.熟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等知识点。

本章重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基本问题。

本章难点:基本问题;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课程内容:1.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2.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3.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4.儿童动作的发展基本要求:1.了解胎儿的发育过程经过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三个时期;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2.掌握儿童身体、脑、神经系统和动作的发展有其各自的顺序和规律性。

本章重点:动作发展的规律、动作发展的阶段。

本章难点:基本疾病、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动作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课程内容:1.婴幼儿感觉的发展2.婴幼儿知觉的发展基本要求:1.熟悉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觉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2.掌握婴幼儿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章重点: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本章难点:婴幼儿感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和知觉等)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课程内容: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2.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3.布鲁纳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4.信息加工理论5.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基本要求:1.掌握儿童思维的发展经过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和形式运算时期四个阶段以及特点;2.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了解领域特殊性研究。

3.理解社会文化理论、布鲁纳以及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2、母亲的营养 胎儿期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胎儿完全 靠母体提供的营养 头三个月发生,将使胎儿脊髓的发育中断,导致流产。六个 月以前发生,孩子出生后智力落后的可能性比较大。最后三 个月发生,很可能生出小头的低体重婴儿 胎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他组织结 构的扭曲、阻碍免疫系统的发展 正常情况下,孕期正常的饮食能为孕妇和胎儿提供足够的营 养,但由于人的吸收机能的个别差异,有时她们还是不能获 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叶酸)使营养达到均衡。这时, 可以摄入小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达到营养的均衡,促进 胎儿的发展。
说明同理心是天生的。马特福斯研究表明同理心是 一个会遗传的特质。(亚当· 斯密《道德情操论》)
1.外倾思维型:这种人喜欢分析.思考外界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 但比较固执已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这种类型的人多为女性,她们的思维常常被情感压抑,没 有独立性,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与和睦关系 . 3.外倾感觉型:这种类型的人多为男性.他们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 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易变成寻欢作乐的酒色之徒. 4.外倾直觉型: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感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 有多种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5.内倾思维型: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理想,常以主观因 素为依据分析事物,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但内心有非常丰富的.强烈的情感体验. 7.内倾感觉型: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喜欢通过艺术形象表 现自我,缺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安静而沉稳,自制力强. 8.内倾直觉型:这种人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不易被人 理解,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体验奇特怪异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三、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任何一种基因缺陷,对神经、精神、病理性行为障碍等的 发生都可能是危险因子 精神分裂症可以遗传 如:五羟色胺与许多精神障碍有关(如焦虑症、情绪障碍、 强迫症等)。五羟色胺的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低水平五
羟色胺与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相关。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内向性/外向性就是一个受遗传影响更大的特质。 内向者在人群中常保持安静、焦虑及有不舒坦感; 外向者则很爱交际,他们很喜欢和他人聚在一起。 另外一个可能受影响的有趣特质则为同理心。 一个人很有同情心,是指他能了解他人的情感、需
要。婴儿看见其他婴儿哭,他也可能会哭。这似乎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二)母亲的其他因素 1、母亲的疾病 这些疾病因素对缺乏免疫力的胎儿来说,都是导致流 产和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生育年龄妇女应于怀孕前接种相应疫苗。避免接触猫 的粪便、未经烹熟的肉类和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勿与幼儿口水接触,减少患传染性疾病的机会。
P39,母亲患病对胎儿的影响而不是与收养ຫໍສະໝຸດ 庭的人更相似,那么说明基因的影响。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
(一)气质遗传的可能性
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 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对许多人而 言,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的生物基础, 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 二 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上海电视大学

18Z

提 纲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第三节 新生儿的发展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遗传影响力的方法 二、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 三、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的胚胎发育早期的确有过一个类似鱼的阶段,不仅外形像鱼, 长出鳃裂,而且内脏也像鱼。 千万年的进化过程,在短短几周内完成!!!
5周大的胎儿。此时的胎儿只有大约9毫米长。面 部正在发育,嘴巴、鼻孔和眼睛正在形成。
8周大的胎儿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三)胎儿期 胎儿期也叫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从怀孕第三个月到出生为止。 在这个阶段早期,胎儿发育迅速,特别是从第九周 到第十二周之间,以后发育开始减缓。 各种器官在这个时期逐步精细化。
通过选择培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来回答遗传在多大程 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 一个有名的选择性育种的实验是屈赖恩所进行的,他试 图证明老鼠走迷宫的能力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特质。 聪明组Vs愚笨组的第一代、第七代、第十八代
老鼠走迷宫实验(用人做实验)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家谱研究 将同一家庭中的每个人加以比较,分析他们在一或多 个行为特质上的相似程度。如果某一特征是由遗传决 定的,则血缘关系的近、疏会决定家庭成员间在这一 特征上的相似性。
四、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 2、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
系统的特征
3、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4、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已经决定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遗传影响力的方法 (一)选择性育种的研究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3、母亲的情绪压力 严重的、长期的情绪压力可能阻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 早产(两个哥哥)、体重过低和其他并发症
另有研究发现,处于高压力下的母亲所生出的孩子过于活
跃、易怒、偏执,饮食、睡眠、大小便无规律 (什么都想要的母亲???) 长期处于情绪压力下的母亲自身免疫系统也会变弱,易感 染传染病,病毒就会透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
家谱研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双胞胎研究和收养研究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双胞胎研究 比较某些特质的相似程度: 同卵双胞胎
异卵双胞胎
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手足 同住一起,无血缘关系 比较:记忆力、神经质、空间推理、阅读能力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收养研究 被收养者与收养家庭的成员在遗传上毫无关系, 如果被收养的儿童某一特质,与亲生父母更相似,
变态行为例如酗酒,犯罪行为、沮丧、过动、躁郁症或精 神分裂症,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一致率并不高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四、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
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潜质,但发 展的结果却是遗传与环境互动、环境作用于遗传的结果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少有三种方式: 被动的互动: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 唤起性的互动: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 境因素,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 环境 (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丑人多作怪等) 主动的互动: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 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 (江小天,先辈的故事)
第三节 新生儿的发展
一、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分娩是指胎儿、胎盘与其他 器官从妇女身上分离排出的 过程 它通常要经过三个明显的阶 段:
(1)宫颈扩张与收缩
(2)胎儿娩出 (3)胎盘娩出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受精卵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 要经历270天左右 期间,受精卵经过不断 的自我复制,经历了三 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 胚种期、胚胎期、胎儿 期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一)胚种期 胚种期也称为细胞或组织分化前期,大约持续两周 受精后,自我复制,第四天,形成60~70个细胞组成 的球状中空的充满液体的球,即胚泡 胚泡形成后,从输卵管移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也 就是“着床”。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一)致畸因子(P37~38图)
致畸因子指所有的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 致畸因子的影响并不限于即刻的身体伤害。一些伤害是微妙的,延迟 了的,可能会改变儿童对其他事物的反应,影响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 如影响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 一般来说,致畸剂,如药物,可能通过两种作用方式对胎儿造成影响: 药物改变母体的生理环境,进而影响了胎儿的生长;药物透过胎盘直 接进入胎儿体内,药物对胎儿可造成严重影响。 在怀孕时避免发生问题,最安全保险的是定期接受合格医疗检查,一 旦得知怀孕,妇女要避免药物、辐射及其它可能对胎儿有害的物质。 定期检查确保孕妇了解如何饮食及摄取充分维他命。定期量血压、体 重、尿液均可确保一旦发现任何有毒物质或其他病变发生时,可迅速 采取有效措施,以采取最妥善的处理与分娩方式。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人格遗传的可能性研究 一般认为,构成人格的一些稳定的特质和习惯,更 多的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感觉、态度、价
值和行为特征等,更多的受到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以
及我们所结交的朋友的影响。 但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却让我们看到遗传对某些 人格特征的影响力。
胚泡内层,附着的细胞叫胎盘,将发育成新的器官
胚泡的外层,提供保护性的外膜,叫做滋养层。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二)胚胎期 胚胎期也叫细胞和组织分化期,是从怀孕后的第三 周开始,一直到怀孕后的第八周结束。
这六周是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身体的各个器官、
系统都正在形成,成长中的胚胎特别容易受不健康 因素的干扰。 但是由于胚胎期非常短,这就减少了胚胎受严重伤 害的机会(长期进化的结果)
1.多血质 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 沛而且效率高; 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兴趣易于变化;有些投机取 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 2.黏液质 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 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 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3.胆汁质 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 而迅速燃烧的热情,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 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 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精力 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 4.抑郁质 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 不足道的原因而动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 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