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gai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我国的传统⽂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政、经济、军事、⽂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和层次。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百家思想中。

⼤致可划分为:“以⼈为本”的管理思想;“正⼈必先正⼰”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的战略管理思想;“天⼈合⼀”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为⽽治、道法⾃然”的管理思想。

诸⼦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

中国古代诸⼦百家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百家思想中。

⼤致可划分为:“以⼈为本”的管理思想;“天⼈合⼀”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为⽽治、道法⾃然”的管理思想。

“正⼈必先正⼰”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的战略管理思想;⾸先,作为中国⽂化代表的儒家⽂化是⼀个博⼤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为本”、“中庸之道”“修⼰以安⼈”,“仁者爱⼈”,“和为贵”,“君⼦和⽽不同”“舍⽣取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由孔⼦创⽴,经孟⼦、董仲舒、宋明理学、新儒家等⼀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年来流传最⼴泛、最深⼊⼈⼼的管理思想。

墨⼦对于管理、教育、法制、伦理等思想有丰富的阐述。

他把“兼相爱”看作是⼈⼈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管理者必须奉⾏的治国之法。

他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爱与利是联系起来的,仁义与功利是统⼀在⼀起的,这不同于儒家的重义轻利,墨⼦把利作为仁义的内容和⽬的,他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的⾏政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法家韩⾮⼦是我国先秦⼀位伟⼤的思想家,法家思想集⼤成者。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今应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今应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今应用作者:杨昊月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28期摘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自已的思想运用起来,古学今用,让传统绽放出不同的光芒。

关键词:古代管理思想;古学今用说到管理思想,相信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西方管理思想的的字样,比如说: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管理”理论等等…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没有形成体系,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有什么呢?我认为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王朝的统治。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一直都是小农经济,所以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这也就导致没有人会考虑,我如何去让我的经济发展的更好,如何让我这几个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农田思想除外)等问题。

在者中国人的一贯思想就是“学而优则仕”,一直认为商人都是狡诈的形象是末等人,为此在管理的理论中大多数都是以治理国家为理论的基础。

随着朝代的变迁,也会导致不同的理论在不同的朝代受重视程度不一样,比如说:秦朝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朝又一时盛起的佛教等等,也都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不能得到很好的,连续深刻的研究。

也验证了中国古代以君为本的思想。

但是其中,也有一个特例的存在,那就是儒家的思想。

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物站出来,对它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那么它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什么样的思想昵?儒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他提出了“仁、礼”的观点,在他之后又经历了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性恶论”的充实,再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在到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清代初期的顾炎武,黄宗羲的批判继承从而完成了它整个的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思想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君王,面向管理的对象就是整个国家。

中国 管理思想 历史 及其发展的探究

中国 管理思想 历史 及其发展的探究

正文: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发现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有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治国修身和对人的哲学思考上,对于传统的管理思想我们必须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学是中国古代的显学。

儒家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深深的影响着中国。

儒家的管理思想史以人为中心,强调“入世”,十分重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以文为本”的管理理念。

儒家认为管理就是“治人”,即“劳心者治人”,并强调“和为贵”的思想。

儒家主张“安民”、“为政以德”、“正人正己”,讲究“忠、孝、仁、义、理、智、信”和“修身、治国、平身、治天下”,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三点:一、管理中心是人;二、管理是一种运用脑力的活动;三、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积极的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要分配适当。

孟子认为分工是很重要的,他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早期儒家最后一位思想代表人物荀子主张重用人才,他认为需求是无止境的,培养人才,知人善用和奖罚分明。

他强调“无能不官”的用人原则。

儒家还特别重视教化和个人修养作用。

在他们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最高境界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

“诚信”是中国古代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的精华。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位仅次于儒家思想,并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后来的佛家等各家思想是相呼影响,相互吸收和融合的。

道家的基本思想是以道为中心,要求顺道,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不仅是指治国的思想和主张,也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其顺应的规律。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存在着,因而要求人们应该从万物永恒的状态去观察道的奥妙。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当今社会的指导作用(最新整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当今社会的指导作用(最新整理)

试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现代管理的指导作用作者:王键深人武学院一中队七班学号:201015401116【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其中的一些管理思想哲理深邃,永世传承。

本文拟重点介绍儒、道、法三大家的管理思想,萃其精华,以及对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借鉴【引言】:中国是历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17世纪就已近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利机构。

中国曾经历过无数的战争和多次的外国入侵,经历了数百次改朝换代,虽然也曾有过短暂的分裂,但历代统治者都能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进行着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战争带给人们以灾难但同时也引发人们去思考如何在动荡的社会中区管理好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人民。

而这些智慧的结晶对今天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企业,都有着极其现实的参考价值。

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企业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怎样才能聚集人才,团结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去对付众多的竞争者,怎样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顺利时可能潜伏着何种危机,挫折时可能孕育着何种希望?这些不朽的名著将会告诉我们一个组织怎样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胜利。

【正文】: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主要是以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为主线,以法家、墨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学派文化为复线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总起来说分两大类。

其中一类属于宏观管理的治国学。

所谓的治国学就是探讨治国方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终极目标,因此其中也就不乏关于探讨治国方略的思想。

这些治国思想虽然在传统社会中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却指导中国历代统治者完成了诸多辉煌的治国实践。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

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

“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首先,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中庸之道”“修己以安人”,“仁者爱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舍生取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方面,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学、新儒家等一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行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年来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管理思想。

墨子对于管理、教育、法制、伦理等思想有丰富的阐述。

他把“兼相爱”看作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管理者必须奉行的治国之法。

他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爱与利是联系起来的,仁义与功利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不同于儒家的重义轻利,墨子把利作为仁义的内容和目的,他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法家韩非子是我国先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当今意义范式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当今意义范式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当今意义范式作者:刘广超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2期摘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传承发展至今,对于管理活动的指导与实践具有重意义。

其中儒家以德治国和法家依法治国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着重探讨儒家、法家等管理思想的当今意义范式。

关键词:古代管理思想;儒家;法家;意义范式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意义范式(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历史渊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为管理活动的发展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孔孟“治国平天下”,到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正式成为治理国家的管理哲学,并对实际的管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几千年的兼收并蓄、传承发展,儒家的管理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在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性管理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儒家思想中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德治”,是儒家区别于其他各个学派管理思想的最突出的标志。

[]领导者以身作则采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对社会公众进行道德教化,方是儒家所强调的“为政以德”的管理手段。

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涵盖三个层面,即以德治国的价值导向,身正令行的引导作用,宽严相济的控制手段。

1.以德治国的价值导向“德治”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遵守道德规范。

引导被管理者上行下效、同心协力去践行、实现管理目标,其目的在于强调道德价值导向。

品德是衡量一个管理者合格的根本标志。

管理者只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制定和践行相应的道德规范,并善于用人,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就自然而然产生“君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指引。

2.身正令行的引导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儒家强调的德治根本在于管理者本身,唯贤者方可用之,即德才兼备,有德者居之,才者次之。

所以儒家将“德”视为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格,而领导的权威则是“德”这种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格鲁克在指出,“有效的管理者不是如何管理好别人,而是如何有效的自我管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现代运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现代运用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现代运用工程管理C083 李明凯087292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这两方面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

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

”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

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史记•货殖列传》)。

2.重人“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

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事变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管子•五辅、枢言篇》)。

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发展

• 统御谋略释义: 五事七计——谋略的基础 审势攻心——谋略的核心 法、术、势——谋略的手段
• 王者之道与霸者之道
• 三国中的典型案例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对策
• 运用智谋应对而取胜 • 要点:1 预测 2 运筹 • 孙子曰:知己知彼
• 范蠡故事(陶朱公—商人的祖师爷)
• 市场行情预测: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 循名责实 • 课能考绩
⑸尚功利
• 功利是赏罚的标准 • 重功利 • 功利主义价值观
• 养足以力 • 国兴于力 • 功立于力 • 德生于力
⒊ 道家管理思想 无为而治
⑴自然无为——治国之道
• 道法自然 • 无为而治 • 无为无不为 • 为道日损,去欲去智
⑵柔弱胜强,以反求正 治国之术
• 以柔弱胜刚强 • 以反求正
• 民谣: 早知三天事,富贵一万年
对策精彩案例
• 田忌赛马 • 空城计 • 三国赤壁之战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
• 一部中国现代史:
• 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历史 • 因落后而挨打的历史 • 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
现代管理思想的历史回顾
• 中国官僚资本企业管理史:
晚清洋务派: 代表人物:李鸿章 张之洞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
• 法是指健全法制; • 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 • 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
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 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⑵行法治
法家的管理要点
• 一、明法 • 二、一法
典故:商鞅 城门徙木
⑶倡刑治
• 治民要严刑重罚 • 赏罚结合 • 赏罚得当
⑷弄“术数”
⑶至德之世 理想境界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维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维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维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古代管理思维和对现在管理的一些启示和一些启发。

我是以《孙子兵法》为例来解读,下面要了解一下基本的情况,我们了解几个问题,第一个:孙子何许人也?我们大家都知道,孙子,他是春秋末年的时候,他跟孔子、晏子基本上是同年代的,大概跟孔子相差20年,和晏子相差40多年这样,出生相差40多年,是在公元前535年左右,孙子为什么要写《兵法》?大家可能简单地答案都是他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有家的传承,当时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一个多国时代,实际上来讲,战争也很多,可能是写这个,你要看孙子兵法,我读《孙子兵法》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孙子兵法》就是一封求职信,这封求职信写的很好,打动了吴王,吴王才会任命于他为大将,实际上《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我是1993年来南大读书,我们第一堂课上的就是《孙子兵法》,都这么多年了,我有一个心得,今天下午就讲这个心得,我把《孙子兵法》读成九个字,你要看他内在的十三章,我们现在的《孙子兵法》十三章大概有六千字左右,有五千多字的,这个不完全一致的,为什么呢?不同的版本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孙子兵法》和当时的,你想想看,《孙子兵法》离我们现在有接近三千年了,二千五百多年这样的,这样长的时间,二千五百年,我们现在看到的差不多,十三章里面。

我就内在地看到这九个字,孙子讲打仗,是起于利危,最终是落于胜。

打仗最重要的是胜利,要打仗肯定就是胜,那么为什么要打仗呢?从利从危来看,但怎么从利危来看到胜呢?他中间就讲一个逻辑,一个是先知,未战眼先知,他讲的是妙算,记篇就是妙算,我们要知道一些东西,为什么要打仗?打仗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能不能打?打会不会胜?他就讲这个先知,现在过后他要讲先胜,打仗要先利于不败之地,打胜仗,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所谓的先胜,就是先建立一个不被别人打败的地位,我保证不败,但是能不能保证打胜别人?不知道,因为对方也可以先胜,也建立一个不可被战胜的地位,所以他就叫先胜,先胜的思想就保证不败了,利于不败之地,等待敌人可以打败的这样的时机,而且一旦这个时机出现也不把它丢失,如果没有这个时机我们要创造时机,所以孙子就讲的讲为胜,我们不仅仅要利于不败之地,而且还要能够想办法地去创造,敌人可以被打败这样一个时机,如果敌人也建立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那么两军对立,胜负就不知了,不知了,那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孙子在先胜这地方,他讲:凡战者以正和,要讲究正,怎样才保证先胜?正是讲五个方面要做得好,就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也就是道、天、地、将、法在这五方面做得好。

中国古代思想对当今中国管理的影响

中国古代思想对当今中国管理的影响

中国古代思想对当今中国管理的影响XXXXXXXXXXXXXXX摘要:中国古代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尤其在管理思想方面更是有着东方的特色和独到的见解。

站在管理思想对企事业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思想对于今天中国管理的影响,希望本文能为当今中国的管理模式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字:中国古代思想中国管理影响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in modern China managementeffectXXXXXXXXXXXXXXXXXXAb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which has rich wisdom is great and profound. It has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and original ideas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s the case stands, the ideology of manage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e should take a new look at the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its influence in modern China management. I hope the paper can give today's China management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Chinese management, influence任何国家的管理都植根于其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它们都带有着自身的特点。

中国古代思想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不断地被丰富着,因而形成了今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时下,“中国特色”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它丰富的含义涵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然就实质而言,“中国特色”更是深刻层次的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诠释。

文化是一种精神,有了文化才有了在此之上衍生的众多现象和科学的分支。

“管理不只是工具、技术、方法,它也是一种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眼光拓展到了中华文明之外的西方文明。

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过程中,理性和科学的力量让我们惊讶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在自身传统文化中重新寻找丰富的智力资源。

现代管理也是如此,经历过引进和应用苏联、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后,逐渐出现了对于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基于自身文化价值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探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思想上的启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生存的土地上经过长期发展过程形成和积淀下来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积累。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正是在这片沃土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她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统一性和多样性。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共同生存在一起,文化丰富多彩。

在中央集权下区域文化差异明显,官方文化的大一统并没有抹杀民间地方差异文化的共存。

厚古薄今,重延续轻进步,具有长期连续性。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治乱交替,往复循环。

一个封建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制度层面限于修补而没有根本突破和改革。

现世主义精神突出。

中国文化重人文轻宗教,讲实用轻思辩,以人伦关系为终极关怀,具有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

重群体轻个体,重伦理轻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家庭的概念深厚,但社会概念几乎缺失。

伦理关系受到普遍重视,而个人价值却严重忽视。

重和谐轻效益。

中国古代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都重视整个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注重道德的建立,效益意识淡薄。

中国古代管理

中国古代管理

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管理的影响[关键词]古代思想管理现代企业一、前言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中国文明史一样悠久。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价值早已为人所认知。

中国古代各类管理工作者乃至近现代的企业经营者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从中汲取智慧,很多东亚国家和地区从不讳言从中国古籍中学习经营之道。

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尚家等。

许多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九章算术》、《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成功的管理思想和经验。

二、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管理的影响(一)、道家思想之“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的个人修为的成长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方向。

但是,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规模的增大,业务复杂性的增强,企业人员的大量涌入,组织架构的适应性调整都不断给企业家提出新的要求,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要求甚至已经超出了所有企业家一个人的能力。

因此,这个时候就是对企业家的战略意识和管理胸怀的检验。

部分企业家有意无意地做到了从“为”到“不为”的逐渐蜕变,将管理的权利逐渐下发,最终能够在企业中建立起完善合理的组织架构和人资管理体系,通过制度和体系管理企业进而发展壮大。

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家并不能够做到“放下”,也即是不能将自己从“有为”中抽身出来逐步进入“无为”的阶段。

而这种勉强的集权方式通常会导致企业家殚精竭虑地透支自己的精力对企业进行管理,但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其实,这种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在西方的管理学中得到印证。

在中提出,公司的最高决策者或决策层在公司整个管理运营体系中的职责并不是对公司产品、服务甚至公司内部管理系统等细节的关注和管理,而是应该将精力放在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决策上。

这种思想在另一个角度提醒企业家: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注重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不是企业内外部管理的细节。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第一篇: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在管理学的影响——以儒家思想为例摘要:管理学是在西方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尽管中国古代学者并没有正式提出过管理这一概念,但其思想却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研究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分析其内涵,探究其优劣,古为今用,这对于探索建立完整的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带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代经典思想,儒家思想,管理学在古代中国,早就存在着一门关于管理的学问,它专门研究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自先秦至明清,历代历朝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几乎无不关心和高度重视并悉心探讨这个问题,虽然这门学问在当时并没有被冠以“管理学”之名,而是被称作“内圣外王之学”或“修己治人之学”之类,单从名称上看,确实很难一下子把它同管理学、特别是以企业管理为其主课题的现代西方管理学联系到一起,但是,从其研究对象和实际内容来看,根据现代学科分类的一般标准,它则无疑可以也应当被理解为是一门介于政治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学问。

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干。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追求上,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认知和个人修为上主张“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和家国的协调发展上强调个人奋斗和家国利益的趋同一致,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追求的终极结果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崇尚内圣外王和天下大同思想。

因此,受儒家影响,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入世追求,也有辄遇困难挫折就退隐山林、避于桃源自娱的消极遁世思想,这给古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很大的通达权变的空间,因而也使得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下都能活得适得其所。

中国古典管理思想

中国古典管理思想

中国古典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指导和意义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姓名梁龙学号 201041124111中国古典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指导和意义摘要我们现在企业学校所有的管理学都照本宣科,拓印西方管理学,这种完全靠舶来的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很难想融洽,使人们思想出现断层,对其中的精华很难及时吸收,同时其中的糟粕也难以清除.这就使我们借鉴来的这管理思想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我们只有立足本身母体文化,将西方管理学中的精华同我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同类思想相结合,也就是将其中国化,才更有助于我国人们的学习和吸收.也只有融入中国元素后才更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关键字传统文化古典管理思想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发展、奋斗过程中,创造出了光辉璀璨的传统民族文化,照亮了历史文化长河,古典管理思想也是其中一篇璀璨华章。

中国古典管理思想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5000年的实践经验中结成的智慧结晶,它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份子.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就拥有了有效的行政及及相关人事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思想家管理思想及政府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历史的检验,沉淀形成了很多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的有价值的东西。

众所周知,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更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虽然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经消亡,但是那些已经溶于民族血液中的那些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却仍然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对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有着深深的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都出自于西方,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

这就容易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意识认识:似乎西方文明是唯一拥有现代管理思想文化的。

作为在人类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管理思想是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史及其文化背景相关联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经济)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管理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在浩如烟海的古籍里记载着中国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有关管理的学说和主张,为后人学习、研究管理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理论源泉。

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各家与管理思想有关的内容,以及与现代组织管理的融合及发展,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古代思想管理现代组织管理一.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

“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首先,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中庸之道”“修己以安人”,“仁者爱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舍生取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方面,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学、新儒家等一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行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年来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管理思想。

墨子对于管理、教育、法制、伦理等思想有丰富的阐述。

他把“兼相爱”看作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管理者必须奉行的治国之法。

他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爱与利是联系起来的,仁义与功利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不同于儒家的重义轻利,墨子把利作为仁义的内容和目的,他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道家思想其学说表述严谨,是逻辑性极强的理论体系。

管理角度看道家思想,就可以发掘出不少颇具现代感的理念,也可说是“事少而功多”的管理之道。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探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古为今用摘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其中的有关理念为后人学习、研究管理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理论源泉。

本文浅析了儒家、道家和兵家三种管理思想,并从古为今用的角度评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古为今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是兵家、儒家、道家。

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管理思想也有可取之处,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刻。

兵家长于决策;兵家和道家都善于权变;儒家重视人性和人际关系,企图用道德修养与教化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如果从精神实质上衡量,儒家的管理思想类似现代西方的行为学派,兵家的决策思想类似现代的决策学派,道家的“与时迁移、因物变化”的思想类似西方的权变管理。

兵家讲韬略,道家尚权变,儒家贵和谐,这些积极成分对管理现代化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都富有治国安民的管理思想。

下面仅对儒家、道家和兵家的管理思想作简要阐述,便可以窥其一斑以见全豹。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文化的特点是关心人生、社会问题,在伦理道德方面建立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管理和人事管理思想。

其一,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标在儒家看来,治国首先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又可分为“修己”的自我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两大部分。

首先,“修己”的自我管理,强调管理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才能赢得部下的尊重与信任,管理过程才能有效地开展。

提醒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品行修养,必须做到安人先正己。

其次,“安人”的社会管理,是立足于自我修身的基础之上,其内容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天下之本在于过,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的道理。

儒家学说把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把国家、家庭和个人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管理系统。

从管理角度看,要把天下治理好,就得使国家安定;为使国家安定,就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

其二,民为邦本的管理意向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_探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古为今用_贺竞择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_探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古为今用_贺竞择

2009.5□贺竞择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是兵家、儒家、道家。

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管理思想也有可取之处,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刻。

兵家长于决策;兵家和道家都善于权变;儒家重视人性和人际关系,企图用道德修养与教化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如果从精神实质上衡量,儒家的管理思想类似现代西方的行为学派,兵家的决策思想类似现代的决策学派,道家的“与时迁移、因物变化”的思想类似西方的权变管理。

兵家讲韬略,道家尚权变,儒家贵和谐,这些积极成分对管理现代化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都富有治国安民的管理思想。

下面仅对儒家、道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作简要阐述,便可以窥其一斑以见全豹。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文化的特点是关心人生、社会问题,在伦理道德方面建立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管理和人事管理思想。

其一,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标在儒家看来,治国首先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又可分为“修己”的自我管理和“安人”的社会管理两大部分。

首先,“修己”的自我管理,强调管理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才能赢得部下的尊重与信任,管理过程才能有效地开展。

提醒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品行修养,必须做到安人先正己。

其次,“安人”的社会管理,是立足于自我修身的基础之上,其内容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天下之本在于过,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的道理。

儒家学说把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把国家、家庭和个人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管理系统。

从管理角度看,要把天下治理好,就得使国家安定;为使国家安定,就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

其二,民为邦本的管理意向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

”也就是说,给民众以恩惠,就能很好地指使民众。

强调以民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不失为古今中外均被看好的管理智慧。

儒家的管理思想从群体之“人”这个中心展开,关注民生、民心和民信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取向。

另外,就如何发展生产、缩小贫富差别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时,其基本思路也是如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借鉴和指导意义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从事集体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时,由于需要组织和协调行动,管理也因此而产生。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溯源于西方,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

这就给人们一种模糊的认识:似乎西方文明是孕育现代化管理的唯一母体。

其实,作为在人类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管理思想是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明史及其文化背景相关联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经济)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管理文化。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

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

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现代企业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群体组织,群体的效率从根本上取决于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和谐统一,而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制度是解决可以量化可以看到的事物的,文化则影响内心世界影响人的所有行为,中国的企业也在搞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从没有制度到有制度管理的根本问题仍大量存在,但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收效甚微,除了一些企业宣导的文化本身就不堪推敲以外,我们的大文化背景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它为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帮助,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思想源泉。

关键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儒家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概述1.萌芽时期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时期是从夏朝到西周。

夏朝的建立,使原有的氏族会议的民主议事制转向了独裁集权制,从此产生了作为统治者如何巩固和延续王朝等问题的管理思想。

由于夏朝和商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十分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也极其有限,所以夏商两朝都盛行“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思想,社会管理主要包括礼与刑两部分。

进入西周之后,西周的统治者深刻的认识到不可盲目迷信,要想“享天之命”,就必须以德治民,慎用刑罚。

所以,西周的管理思想较之夏商两朝就更为全面与深入。

2.兴起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时期。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进入一个大动荡时代,人们的思想不在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时产生的管理思想有些一直影响至今,如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仁、义、礼、智、信”的管理观念;道家强调做事情要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无为而治的观念;墨子的尚同、节用的思想等。

世界上第一部在管理战略和战术问题方面有着深远影响的跨时代巨作《孙子兵法》也是完成于春秋战国。

3.发展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从上升逐渐发展到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时期。

由于出现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所以管理思想也随着经济的崛起和政治的成熟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秦朝推行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政策,在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以及经济管理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汉代至隋朝时期的管理思想也是十分丰富,主要有:汉高祖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汉武帝有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桑弘羊的经济管理思想、贾思勰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以及隋文帝的政治管理思想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张钢
【期刊名称】《科学管理研究》
【年(卷),期】1998()1
【摘要】引言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在人们的共同劳动中也产生了管理。

无论何种层次、何种规模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管理思想也无不深深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

中西方由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因,在各自漫长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创造了...
【总页数】5页(P33-37)
【关键词】古代管理思想;中国古代;思想研究;《孙子兵法》;学科体系;企业管理;战略管理思想;现代价值;现代管理;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张钢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092
【相关文献】
1.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前瞻 [J], 周江平
2.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安丽梅
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J], 王立;刘季赟
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J], 王立;刘季赟
5.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翻译研究:现状与前瞻 [J], 刘性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 第1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V o l.16 N o.1 1998年2月SC IEN T IF I C M ANA GE M EN T R ESEA RCH Feb.1998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张 钢・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 引言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在人们的共同劳动中也产生了管理。

无论何种层次、何种规模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管理思想也无不深深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

中西方由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因,在各自漫长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特色各异、风格独具的文化体系。

这种带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文化传统,不仅渗透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而且贯穿于社会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使得中西方管理思想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产生出光辉灿烂的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也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

美国学者克劳德・小乔治曾说:“从《墨子》、《孟子》和《周礼》(约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古代记载中,已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早已知道组织、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

”但是,由于种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尤其是没有能够与近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至于其作用和影响为人们所忽视。

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目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在此背景下,1984年,陈炳富教授应邀在中科院学部委员大会上作了题为“要开展中国管理史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从此,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在中国蓬勃开展起来。

十几年来,人们在发掘、探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源流、发展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本文试图对这些已经取得的有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步地归纳整理,并预期未来研究的若干走向,以期对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所借鉴。

2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整体把握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掘与整理是整个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基础工作,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成果也比较多。

总的来说,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大的方向上面:第一是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整体把握,属于宏观研究;第二是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一部分属于中观或微观研究。

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宏观把握方面,典型的有这样几种观点:2.1东方管理文化论。

苏东水认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文化是一门具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它包括三部分:一是治国学;二是治生学;三是治身学或人为学。

治国学主要是对人口、田制、生产、市场、财赋、漕运、人事、行政和军事等方面的管理的学问;治生学主要是对管理农副业、工业、运输业、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人为学主要研究谋略、人为、为人、用人、选材、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励、沟通等方面的学问。

正是由这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积累的实践经验与学问形成了东方独特的管理文化,并构成中国古代的管理传统学科体系。

这个传统学科要素,就管理哲学思想而论,包含有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勒、圆等十五个方面;而在中国古代管理学科体系中,管理的本质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人为、为人”,即43科 学 管 理 研 究第16卷每一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2儒学主干论。

官鸣在分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渊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以儒学为主干,儒道交融”的观点。

他认为,由于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决定,虽然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各自不同,但从两汉开始一直以儒家为主干,儒道交融,吸收各家之长,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统一的基本构架和模式。

这种构架和模式的基本点是管理的人本观、整体观、协和观和经权观。

作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核心的人本观,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缩,处于管理系统的中心地位。

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达到“安人”的目标。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人本观具体表现为管理的人道原则、心理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础是整体观,它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灵魂是协和观,它以追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和谐、稳定为目标,在生产管理上实现“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合一”和“情理合一”。

协和观使管理不仅表现为一种科学的理性操作,更是一种人们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这种管理的理想境界即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规范是经权观,“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势态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经权观一是要求“执经达权”,即根据普遍的管理原则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来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最后达到管理目标;二是要求“通权达变”,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的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

2.3基本范畴论。

在虞祖尧看来,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由“重道”、“明德”、“知止”、“行法”和“重术”等基本范畴构成。

重道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它是指无论采取什么方针政策,首先要看这些方针政策合不合乎“道”的要求,而所谓“道”就是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合道者胜,无道者败;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明德”既包含培育人们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意义,还有使人们明白自己合理合法的收入的含义,即“明得”之意,将伦理道德范畴引入管理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但是,“明德”并非管理的目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明德”赋予人们以新的素质,使整个社会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而“知止”即知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要明确所要达到的至善的目标,这实际上是儒家的目标管理的过程理论,“知止”便是最终至善的目标境界;“行法”即实行法治,它作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范畴乃是管理实践之必需,并非商、韩为代表的法治学派所独创,其他学派的思想家对于管理实践中需要完备的法令和规章制度并无分歧;“术”是具体实现战略目标,实施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或方法,法家的管理思想从申不害开始就很注意对“术”的运用,而兵家则更注重“术”的研究和应用。

2.4指导原则论。

周三多认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繁,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即是,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2.5“谋道”论。

孙景奎认为,“谋道”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问题,凡事首先要“谋道”,得道者胜,失道者败,各个层次的管理工作都是在“道”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的。

“道”通“导”,有先导、疏导的意思,在管理上,“道”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主张、规律规则、道德、方法经验;而“谋道”则是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谋划、图谋和计议,善于“谋道”是管理者成功的关键之关键。

3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分类研究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也即微观研究,观点多且杂,归纳起来,存在这样几条研究路线:第一种也是着力比较多的一种研究思路认为,中国古代系统的管理思想及理论框架在先秦至汉代这一时期已基本确立,此后全国管理的总格局(郡县制)已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局部有些修正或调整,因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研究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几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商家等的思想,已能基本反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色。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阐发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而展开。

沿着这一条研究路线,有代表性的如周桂钿等对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管理思想、道家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管理思想、法家以“法治”为基础的管理思想、墨家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兵家的战略管理思想、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和轻重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工作;黎红雷对以人为中心、以道德教化为导向、以正己正人为途径的儒家管理哲学的探讨;赵九运关于孔子把管理者自身也当成管理工具和手段,从而追求管理者形象的完善、重视管理者自身素质建设的管理思想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严学丰等对范蠡、白圭等商家经营管理思想的研究,等等。

第二种研究路线认为,中国古代系统的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部分古代经典著作中,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九章算术》、《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透过对这些著作的分析便可窥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全貌。

在这一研究思想指导下,舒默进行了关于《孙子兵法》中的决策谋略、《老子》中的权变谋略、《韩非子》中的统御谋略、《论语》《孟子》《荀子》中的人际关系谋略的研究;潘杰重点研究了《老子》中关于领导的境界、领导的素质、领导的原则的思想;许康则通过古典文献的发掘整理认为,《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培训管理员及供他们日常应用的手册,其中三分之二的题目可与财政或工程官员职能相对应,因此和古希腊数学的玄思冥想大相径庭,而又大大超过了古埃及、古巴比伦的实用数学水平,堪称两千年前世界管理数学之最;吴铁铸在全面分析了《周易》中的管理哲理的基础上指出,《周易》深涵东方智慧,带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它是解决当代管理科学发展困惑的重要哲理和思维的活水;黄留珠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孙子兵法》管理思想研究的三种类型,即一是从总体上研究《孙子兵法》的宏观管理思想,如将其视为中国古典整体观的系统表述,二是从某个侧面研究《孙子》中的具体管理思想,如其中的责、权、利思想和激励思想等,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孙子》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潘承烈具体分析了《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管理思想,如“草船借箭”的创造性管理思维转变,王熙凤以法治家的时效管理思想,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