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标签:冠心病;青年;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
本文对我院收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年龄≤44岁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青年组,年龄31~44岁,平均(41.10±4.78)岁,男45例,女9例。根据造影时间先后对年龄≥60岁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同期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排序,用随机数字生成器随机筛选出63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88岁,平均(73.30±5.22)岁,男35例,女28例。两组患者年龄和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危险因素的收集:回顾分析入选患者病历,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情况(包括入院后新诊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并根据入院后体重和身高,计算出体质指数。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记录所有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诱因、临床表现、血脂情况,并统计急性心肌梗死人数。
1.3判断标准:吸烟采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即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饮酒指每天饮酒超过30g。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指直系亲属男<55岁、女<65岁患冠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诊断按照第7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血脂异常的诊断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肥胖标准采用中国高血压指南中的定义,即体质指数≥28为肥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青年组以男性、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为主要危险因素;而老年组以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居多;两组高脂血症人数均超过40.70%以上,其中老年组高达52.38%,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危险因素青年组老年组年龄(岁)41.10±4.78**73.30±5.22男性[例数(%)]45(83.33)**35(55.56)女性[例数(%)]9(16.67)**28(44.44)体质指数(kg/m2)28.32±2.73*25.18±3.20吸烟[例数(%)]39(72.22)**30(47.62)饮酒[例数(%)]10(18.52)11(17.46)高血压[例数(%)]10(18.52)**39(61.90)糖尿病[例数(%)]5(9.26)**23(36.51)血脂异常[例数(%)]22(40.74)33(52.38)家族史[例数(%)]17(31.48)*11(17.46)注:与老年组比较*P<0.05,**P<0.012.2冠心病生化指标比较:青年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TG)高于老年组,而血糖水平低于老年组。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x-±s,mmol/L)
生化指标青年组老年组TC4.61±1.014.83±1.21TG2.38±1.09*1.66±0.76HDL_C0.97±0.471.08±0.34LDL_C2. 89±1.163.30±1.96空腹血糖6.44±2.88*8.12±2.38注:与老年组比较*P<0.052.3冠心病临床特点比较:青年组发病前多有明确的诱因(87.03%,),以过度劳累、熬夜、饮酒及暴饮暴食为主,胸痛症状典型(92.59%),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66.67%),且大部分为前壁和前间壁心肌梗死(共21例,58.33%)。老年组发病诱因相对少见(30.16%),胸痛症状典型者较青年组少,以心绞痛为主要表现。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例数(%)]
临床特点青年组老年组过度劳累或熬夜28(51.85)*9(14.29)饮酒或暴饮暴食12(22.22)*2(3.17)情绪异常7(12.96)8(12.70)无诱因7(12.96)*44(69.84)典型胸痛50(92.59)*33(52.38)急性心肌梗死36(66.67)*15(23.80)注:与老年组比较*P<0.01
3讨论
本研究显示,青年冠心病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5:1。目前普遍认为雌激素可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改善内皮功能,从而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冠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男性发生有症状的冠心病较女性早10年,但绝经后随着体内雌激素的减少女性冠心病的发生率迅速增加。
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但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高危因素之一,可使冠心病发病时间提前10年。吸烟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细胞黏附因子表达,同时降低一氧化氮的合成和分泌功能,从而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从而促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2]。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3]。Lau等[4]研究发现体质指数、腰围值和冠心病呈显著正相关性。本研究发现青年人吸烟比例和体质指数均高于老年组,其中青年组有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哺乳期女性,该患者除肥胖外未发现其它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吸烟和肥胖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荟萃分析显示高甘油三酯血脂致冠心病作用是独立于HDL_C降低之外而存在的。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血脂异常均在40.70%以上,其中青年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老年组。由此可见严格控制高脂血症对各年龄段人群的冠心病防治均十分重要,青年人群尤应重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控制。Shesternia等[5]研究显示冠心病具有多基因遗传疾病的特征,易感基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Pandey等[6]报道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在青年患者中尤为突出,提示冠心病年轻化趋势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还发现少部分青年患者发生冠心病时未发现合并有传统危险因素。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紧张、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常见,这些均为冠心病的重要诱因,致使中青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本研究发现青年组患者发病前多有明确的诱因,多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与国内外报道一致[7,8]。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各种诱因的刺激致使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出血造成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而侧枝循环尚未建立。
综上所述,吸烟、肥胖、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过度劳累、熬夜、饮酒、暴饮暴食及情绪异常是青年冠心病常见的诱因。对青年人群,尤其是男性,应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严格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并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避免过度疲劳,合理膳食,调节情绪,这些是降低青年冠心病发病率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对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青年人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