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知识点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一、引言
学校体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体育在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对学校体育学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体育在现代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体育概念
1、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来提高健康水平、传递文化和教育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赛意识。
三、常见体育项目
1、田径:包括短跑、长跑、跳远、跳高等项目。
这些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
2、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3、球类:如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协调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运动员代表
1、刘翔:中国著名跨栏运动员,曾获得奥运会金牌和世界纪录。
他的成就代表了中国体育的高水平。
2、姚明: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曾效力于NBA休斯敦火箭队,是中国篮球的代表人物。
五、学校体育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体育学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学校体育学将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学校体育学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健康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校体育学是教育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理解学校体育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有价值的教育体验。
学校体育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
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
3.学校体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可或看法。
如:对学校体育的性质、地位、功能、目标、规律等认识。
观点: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2.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3.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4.民族主义体育思想5.学校体育思想4.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强调体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
2)主张“体育即生活”的观点。
3)推崇自然活动,否定非自然活动。
5.前苏联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强调学校体育的目的必须为社会需要服务。
3)倡导全面性、健康性、实用性的原则。
4)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
5)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育。
6)强调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章1.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的特征。
2.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要求1)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2)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要求1)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2)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3)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第三章1.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环境有密切关系。
2.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有1、健身功能2、教育功能3、启智功能4、情感发展功能5、美育功能6、娱乐功能7、竞技体育功能8、文化传递功能3.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提要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完整法: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的传授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功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间歇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训练方法课余体育锻炼: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填空:体育实践课具备的六个环节:基础结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组织措施、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时间分配体能包括:健康体能,竞技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分组轮换的形式:两组一次轮换、三组两次轮换、四组三次轮换、不等时轮换简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明确讲解目的2内容要正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3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4具有启发性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自觉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简述重复法与间歇法的异同:重复法的目的是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提高身体训练水平;而间歇法是增大运动负荷发展速度和耐力。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3.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4.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5.体育课程实施:是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调试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6.体育课程设计:是指选择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7.体育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8.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技能9.体育学习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10.隐性体育课程资源:一般为精神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11.显性的体育课程资源:一般为物质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12.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13.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14.课外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
学校体育学(考点必备)
学校体育学(考点必备)⼀、概念:1、个性——是指个⼈整个的⾯貌,包括与他⼈相同的⼼理特征,也指某⼈区别于他⼈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理特征的总和。
(我们教学时就注意事项到⼈体⽣长发育有着性别、种族、地区、时代和个体差异。
)2、个性⼼理——其特征由⽓质、性格和能⼒三⽅⾯因素组成。
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3、社会适应能⼒⼜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及社会环境相互作⽤、具有良好的⼈际关系和实现社会⾓⾊的能⼒。
4、社会化——是指⼈的内化、⾓⾊学习和获得价值的统⼀过程,即是把⼀个⽣物的⼈塑造成⼀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门以⾝体练习为主要⼿段,以增进学⽣健康为主要⽬的的必修课程。
6、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式等,结合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学习⽔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标的综合过程。
7、体育学习——是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也是学⽣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为的过程。
8、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标,提⾼学习效果,⽽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我调节和控制的⼀系列程序、⽅法和技能。
9、终结性评价——是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时进⾏的⼀次性评价。
10、过程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对学⽣学习的各个⽅⾯不断进⾏的评价。
11、体育课程资源——⼴义的概念——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概念——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的⼀切⼈⼒、物⼒以及⾃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甩有利物实现体育课程⽬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有个性的全⾯发展的各种资源。
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第一篇: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体育教学: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体育教学目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过程。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
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体能: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
变换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组合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持续法:指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比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间歇法: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生理负荷的大小,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循环法:又称巡回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个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综合法:指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锻炼方法。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一、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概述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它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学校体育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就包含了一些体育的内容,如六艺中的射、御等。
但那时的体育主要是为军事服务,且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二)近代学校体育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开始逐渐发展。
1904 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设立体操科,这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现代学校体育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体育体系。
课程设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三、学校体育的目标(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具体目标包括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四、学校体育的课程(一)课程内容涵盖了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训练、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二)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
(三)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场地器材、人力资源等。
五、学校体育的教学(一)教学原则如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二)教学方法常见的有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等。
(三)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等。
六、学校体育的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锻炼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自愿参加的体育活动,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
(二)课余体育训练针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三)课余体育竞赛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七、学校体育的管理(一)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以及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关系。
学校体育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2.注意:注意是心理过程对有关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即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4.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5.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实现预定的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
6.个性: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也指某人区别于他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
8.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
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9.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0.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11.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12.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13.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14.体育课程规划:体育课程规划就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和编写体育教材的过程。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1.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身体机能的评估,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等。
2.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运动动机、情感调节、优势思维等。
3.体育教育学: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估、体育课程开发等。
4.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学是研究体育组织、体育器材、体育场馆、体育队伍、体育赛事等管理问题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组织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等。
5.体育史:体育史是研究人类体育活动发展演变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体育史的重要事件、人物、运动项目等,以及体育的社会、文化背景。
6.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考生需要了解体育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等。
7.体育技术:体育技术是指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使用的各类科学和技术手段。
考生需要了解体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运动训练技术、运动装备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等。
8.体育法规:体育法规是对体育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考生需要了解体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组织管理法规、运动员管理法规等。
9.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包括体育艺术、体育文学、体育哲学等。
考生需要了解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2学校体育: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4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5自主学习法: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内容、完成体育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
6发现是教学法:发现是教学法又叫问题法,它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7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学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8课外体育:指在体育课程以外进行的,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进行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9课时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是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它是根据周训练计划以及体育训练实际情况,包括学生身心状态、具体训练要求、气候等,对一次训练课所做的具体安排。
10重复训练法: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一种方法。
11循环训练法;指根据训练的具体目标,建立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练习,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12淘汰法:指在比赛过程中逐步淘汰成绩差的运动员,最后决出优胜者的一种方法。
它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形式。
13循环法:指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一、不定项选择题1.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三基”的内容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知识3.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是由下列学校体育功能、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等因素决定的。
4.学校体育可为终身体育打下体质、意识、思想、习惯、方法、学历等方面的基础。
5.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
6、课程应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7.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有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体育教师自我评价。
8. 体育课教学的概念具有双边性、教育性、技能传授,体育教学的阶梯性不在涵盖范围内。
9. 体育教学五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目标、传播媒介、体育教材。
10.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特点具有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11.西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其中礼、御、射、乐体现了体育的内容。
12.是心理特点组成因素的是气质、性格、才能。
13.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有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情感的发展;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14. 体育教学设计的依据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15、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16,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口头评定成绩的语言法形式17.构成体育教学方法的因素有语言,器材设备、运动动作。
18.新兴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包含郊游,远足:体育舞蹈、健美操:旅游登山 ;攀岩。
19: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确立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落实课外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制定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学校体育学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是其典型的代表1在公元前八世纪,地处欧洲的希腊开始步入奴隶社会,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它是西方奴隶社会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
2斯巴达注重军事体育的特点,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不重视文化研究3雅典的学校一般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一)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学校体育(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育(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和游戏内容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配合学校体育课程(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在社会主义国家课间操受到高度重视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简况1奴隶社会入手下手出现,夏代称为“校”“序”“庠”等不同称号的学校2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3西周时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是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4奴隶主贵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乐是舞蹈、射和御属于军事技能训练5西周后,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原来的"学在官府"转变“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6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时期,教育内容: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
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重文轻武。
7唐朝施行文举、武举分隔的科举制度,宋朝入手下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8明、清乃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办法9清朝末年,研究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近代新式学校,开始西方式的体育活动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灭亡,主张研究西方,兴办西学,军事课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学堂中,体操规定为学堂的研究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
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学》知识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体育教学:是在学校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真、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体育教学目标: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总称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讲解: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练习)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口头评价: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练习完成的情况以口头方式进行评价的方法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作的方法分解法:是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教案:教案亦称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课外体育:是在体育课程意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学生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标为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体育课程的特点: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1.身体直接参与2.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性2.连续性3.层次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1.身体运动性2.健身性.3娱乐性4.非阶梯性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1.根据体育教学目标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根据教师条件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整体性、启发性、灵活性讲解的要求:1.要明确讲解的目的2.讲解内容要正确3.讲解生动形象,精简扼要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动作示范动作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2.示范要正确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向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完整法要求:1.直接运用2.强调重点3.降低难度4.改变练习的外部条件P120编写体育课程教案应考虑的问题:1.确定课的目标2.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步骤4.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5.对课中各种活动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6.教案力求简单明了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2.潜在性3.多质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1.目的任务的多向性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全校性活动和年纪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俱乐部活动4.小团体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训练的特点:1.提高运动成绩是主要目标2.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3.训练内容手段的有机联系。
第4章 《学校体育学》考点
第四章《学校体育学》考点一、名词考点1.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3.体育课程规划:体育课程规划就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和编写体育教材的过程。
4.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5.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事务的总称。
6..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7.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8.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9.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
以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
10.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11.重点: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
其一是教材重点。
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的功能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它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学校体育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学校体育的目标指一定时期内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空间范围内体育应达到的期望要求、结果和标准。
它是学校体育决策和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应达到的结果。
3、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综合密度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和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5、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6、完整练习法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7、分解练习法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8、动作示范法指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9、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以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10、体育教学过程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二、填空1、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六艺”,其中______射____和___御________具有体育的性质,_______乐____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
2、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并确定了相应的目标要求。
3、学校体育目标是通过____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_________两条基本途径来具体贯彻实施的。
4、一个规范、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要素:__行为主体___、____行为动词____、__情景或条件__和__表现水平或标准_。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
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1.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身体形态是身体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体重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2.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3.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体能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
在体能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连续的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而且还有一个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即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机能水平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三、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技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一、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性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1.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注意、思维)2.情感与意志的发展(情感、意志)3.个性发展的特点(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包括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其中气质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性格主要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影响决定的,气质和性格共同对一个人的能力产生影响。
能力的发展有块又慢,不同个体有高有低)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进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三、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第三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一、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1.社会适应2.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二、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三、.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1.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学复习内容可打印
学校体育学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㈠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开始出现,从而为学校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性条件。
㈡斯巴达教育-----------军事教育斯巴达是一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全体斯巴达人都无一例外地被编入军队。
目的:就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健壮的武士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与击剑等也要进行学习。
男孩7—18岁,要学习10年的时间。
妇女也要接受军事体育的训练。
缺点:而文化学习在斯巴达根本就不被重视㈢雅典的教育-------军事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目的:培养具有精湛技艺与意志精神相统一的军事人才。
雅典的学校一般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
特点:从学校的分级构成来看,体育在雅典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性。
内容:(1)孩子在7岁时进入第一级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主要学习文化知识和音乐,同时也进行一些初步的体育活动,如跳、跑、游戏以及站、走、坐的姿势的训练。
(2)到了12岁,学生便进人体操学校学习。
体操学校以体育操练为主,学习内容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以及游泳、舞蹈等。
雅典先进之处:因雅典人对精神意志方面的锻炼比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视,故注意把体操活动与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的学习协调配合,各项体操练习常常伴以琴弦乐器的吹奏。
所以体操学校也不是单纯地进行体育活动,它们还要跟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配合,继续完成文化知识和音乐艺术的课业。
此外,在体操学校中也很重视代表奴隶主意志的道德教育。
㈢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继承和发扬了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者和耶稣会关于教育、体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㈣博爱派教育家古茨穆茨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体育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
学校体育学复习内容
学校体育学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㈠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开始出现,从而为学校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性条件。
㈡斯巴达教育-----------军事教育斯巴达是一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全体斯巴达人都无一例外地被编入军队。
目的:就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健壮的武士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与击剑等也要进行学习。
男孩7—18岁,要学习10年的时间。
妇女也要接受军事体育的训练。
缺点:而文化学习在斯巴达根本就不被重视㈢雅典的教育-------军事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目的:培养具有精湛技艺与意志精神相统一的军事人才。
雅典的学校一般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
特点:从学校的分级构成来看,体育在雅典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性。
内容:(1)孩子在7岁时进入第一级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主要学习文化知识和音乐,同时也进行一些初步的体育活动,如跳、跑、游戏以及站、走、坐的姿势的训练。
(2)到了12岁,学生便进人体操学校学习。
体操学校以体育操练为主,学习内容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以及游泳、舞蹈等。
雅典先进之处:因雅典人对精神意志方面的锻炼比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视,故注意把体操活动与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的学习协调配合,各项体操练习常常伴以琴弦乐器的吹奏。
所以体操学校也不是单纯地进行体育活动,它们还要跟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配合,继续完成文化知识和音乐艺术的课业。
此外,在体操学校中也很重视代表奴隶主意志的道德教育。
㈢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继承和发扬了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者和耶稣会关于教育、体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㈣博爱派教育家古茨穆茨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体育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1.西方体育发展1632 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1693 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1760 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1903 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1917 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1923 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1951 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1952 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1954 年【劳卫制】发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1956 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 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1957 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 年粉碎了“四人帮”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 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1 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2003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式;(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反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2.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1)促进智力发展;(2)促进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3)培养坚毅的意志品质,增强进取心;(4)形成积极的个性特质,完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
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2.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1)促进智力发展;
(2)促进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进取心;
(4)形成积极的个性特质,完善人格。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2)激发学生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促进运动参与;(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多渠道发展学生心理。
3.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精神、角色意识和道德规范。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1)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充分利用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第三章学校体育学目标
一、学校体育学目标的依据
1.社会需要(政策、制度)
2.学生发展需要
3.学科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可分为:教学、锻炼、竞赛、训练
二、(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总目标7个、领域目标4个、水平目标5个)
领域目标:①运动参与水平目标:①小学每两个年级
②运动技能分为一个水平
③身体健康②初中—水平四
④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③高中—水平五
三、如何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1.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两点法——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
→四点法——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2.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念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四章学校体育制度政策与管理
制度与政策:
一、体制——体质健康标准与监测制度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按年级划分测试
基本指标:✍形态(身高、体重)
✍机能(肺活量)
✍身体素质(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
●BMI=体重/身高2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方法》-按年龄分来测试
二、考试——升学考试制度
三、条件——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保障制度
⑴2002年《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⑵2005年《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
⑶2008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四、安全——中、小学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五、文件
1.2007.5.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七号文件”
2.201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53号文件”
3.2014教育部出台了《三个通知》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方法
✍所以学生要实行年度报告
✍学习体育工作评估标准
4.2016.5国务院下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民发展意见》“27号文件”
第五章体育课程与教学
一、学校体育健康课程:
1.(学校体育)定义: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特点:
(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2)体育课程是生命与生活教育课程;
(3)体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
(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3.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生理学(人体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
4.课程的价值
①增进身体健康
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④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内容
广义:体育知识、健康知识
技能实践
(二)如何运用好体育健康课程标准?
1.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2.目标(分层次、有条理、抓重点)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
1.定义: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游戏法、竞赛法。
3.如何运用好讲解法?
(1)要明确讲解目的;
(2)内容要正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3)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
(4)要具有启发性;
(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
4.如何运用好示范法?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5)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原理
心理图示:眼观察—大脑产生图像(大脑后像)—印象—用语言讲解
第七章体育教学组织
1.定义: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将学生以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开展体育学习的方式。
6.体育教学组织内容包括:课堂常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队列体操队形运用、分组教学(教学分组和形式)、场地器材的使用、体育骨干的培养和使用。
第八章体育课的类型
1.定义:
根据课的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称为体育课的类型
2.体育课的类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3.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
4.如何上好新授课?
(1)使学生明确新学内容的作用与基本要求,阐明新内容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清晰地讲解和准确的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清晰的表象;
(3)抓住主要环节,突出重难点;
(4)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进行有效地纠正;
(5)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和各种辅助练习。
5.如何上好复习课?
(1)提出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
(2)精讲多练;
(3)加强个别指导;
(4)加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6.体育课的结构——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及其各部分内容的安排顺序、组织教法、时间分配、量和强度等。
7.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准备(开始)部分(7-9分钟)、基本部分(28-32分钟)、结束部分(3-5分钟)。
十.体育课的密度(一般密度)
1.体育课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比例。
各项活动时间:练习时间、互帮时间、指导时间、组织措施时间、休息时间
2.练习密度(运动密度)指一节课中学生的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时间的比例。
(不低于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