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及分析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8ec14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e.png)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城市地铁线路建成运营,通过对一些已运营的线路调查研究发现,在建设过程和运营期间,其隧道、高架桥、U型结构、路基挡墙等主体结构均有变形发生,从而引起线路沉降、轨道变形,严重时则影响运营安全。
为了及时掌握地铁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运营期间,对主体结构采取适宜的变形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代表性部位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对变形较大的地段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确保运营安全,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营和长期节约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展开探讨。
关键词:沉降监测;基准网;监测网;数据分析引言在工程实践中,很多地下工程都需要在恶劣的地质条件下进行设计和建设,经常面临较大风险。
地铁隧道施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土体变形、沉降情况。
土体变形、沉降达到一定限度,不仅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监测。
传统的沉降监测方法的监测精度低,针对于此我们设计了新的地铁穿越工程沉降监测方法。
1沉降观测地铁沉降监测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在地铁隧道内进行夜间水准测量,作业难度大、时间紧且精度要求高。
由于地铁隧道前进方向通视无遮挡,可以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可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
天宝(Trimble)DiNi03水准仪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其每千米往返中误差小于±0.5mm,适用于在地铁隧道内进行观测。
考虑到地铁隧道的特征,水准网通常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
水准基准点布设在远离变形区域的地铁轨道底板上,监测点沿地铁轨道中心和两侧交叉布设,通常每隔20-30m布设一个监测点。
为提高观测精度,需要固定观测人员、观测仪器、设站点、观测线路和观测环境条件,同时还需要在水准标尺上安装灯带照明。
2监测技术与方法2.1处理地铁穿越工程沉降监测数据由于从真实土体中获得的变形数据不能用于即时监测,因此需要设计沉降数据监测步骤。
地铁施工中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与精度分析
![地铁施工中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与精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78be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d.png)
地铁施工中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与精度分析提纲:一、地铁施工对周边高层建筑的影响二、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法及技术三、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精度分析四、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五、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一、地铁施工对周边高层建筑的影响在地铁施工中,地铁隧道挖掘和地铁站建设都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地基沉降。
建筑物的基础是直接承担房屋荷载的部分,而地基沉降会使建筑物的基础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因此,地铁施工对周边高层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建筑专家需要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安全。
二、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法及技术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是为了判断地基是否变形,从而提前预警和处理强力沉降。
传统的沉降监测方法包括视觉观测、经验公式和三角测量等,但是这些方法准确度较低,不能实现长时间的、高精度的沉降监测。
现代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方法包括测斜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和遥感技术等。
测斜仪是常用的沉降监测仪器之一,采用倾斜传感器测量建筑物的倾斜角度,进而计算出沉降量。
全站仪测量能够将三维空间点位数据以高精度进行测量,因此也逐渐成为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重要技术之一。
激光测距仪和GPS等技术则可以借助激光的高精度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高效的监测。
遥感技术则通过利用卫星图像、航空摄影及其他无人机、地面监测数据进行建筑物的非接触式测量,达到高效、安全监测的目的。
三、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精度分析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精度是衡量监测方法和仪器好坏的重要技术指标。
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测到的沉降数据的准确性。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精度受多个因素影响,例如仪器本身的精度、安装位置的选择、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等等。
仪器本身的精度是非常关键的,因此需要选择高精度、精度稳定的仪器,同时在安装仪器时也需要遵循正规、标准的安装流程,以保证测量精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四、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高层建筑沉降数据分析和处理是利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沉降监测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沉降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02dfce1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d.png)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沉降监测摘要:盾构法施工具有安全、高效、易操作等显著优势,目前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此施工方法在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力不足,易造成地层损失,甚至引发地表塌陷、管线断裂等严重问题。
文中以盾构法施工为切入点,对盾构在隧道运行过程中引起地层沉降的原因进行解剖,针对该问题提出控制优化措施,为处理地面沉降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盾构法施工;地层沉降;控制措施引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质量和总量都保持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常住人口持续增多,最终导致交通拥挤问题日益加重。
地铁以其运行时间长、安全性高、速度快、运输量大等特点,成为缓解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地面交通压力的关键方法。
尤其在最近几年,国内地铁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于大中规模城市而言,地铁成为了关键交通方式。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0 年,国内地铁建成及投运的城市有45个,运营长度有6303km,同比增长21.66%。
从城规交通系统制式结构上看,地铁以79% 的比重位居首位。
可见,地铁建设因其独特优势,促进市民出行自由的同时,也在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方面和突显城市的综合实力上都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地铁在各大城市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对于城市地下工程的修建而言,通常有盾构法、矿山法、新奥法和明挖法,不同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劣势也会有所不同。
盾构法施工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人工作业成本较低,掘进速度也较其他几种方法快,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施工过程噪音低,对地面建筑物影响程度小等优点,从而成为地铁隧道建设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施工方法。
如今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更为完备、成熟,正朝着工程的大型断面、特殊断面、超大深度、超长距离方向快速发展,也向着操作智能化、自动化,掘进过程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因城市地铁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因此地铁建设多数位于交通要道和人员密集区域,周围环境复杂,容易影响到地下管线和地表建筑物。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影响分析与控制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影响分析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26d36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0.png)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影响分析与控制地铁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地面沉降对于城市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地下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地面沉降的影响机理、分析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面沉降的影响机理主要与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有关。
隧道开挖会导致地下土体的应力重分布,造成土体的加固、排水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地面沉降。
此外,施工期间的振动、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地面沉降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地质勘探及隧道工程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分析地面沉降的影响,需要从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地表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对于地铁沿线的建筑物而言,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其结构的破坏,特别是老旧建筑物更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沿线建筑物进行详细的结构安全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或者拆除重建。
其次,地下管线也是受地面沉降影响的重要对象。
地铁隧道施工可能会对地下管线造成挤压、位移等影响,从而影响管线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管道的定位、检测以及加固,以降低地面沉降对其的影响。
另外,地面沉降还可能对地表设施造成影响,如道路、桥梁等。
沉降导致的地表变形可能破坏道路的平整性,影响交通的通行。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进行道路的检测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顺畅。
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影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
首先,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以减小地面沉降的发生。
例如,可以采用盾构机等地铁隧道施工专用设备进行施工,减少地面开挖量和振动。
其次,需要加强监测和测量工作,对地面沉降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地面沉降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此外,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还需要进行土体加固和排水处理工作,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减小地面沉降的发生。
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及优化
![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1c71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a.png)
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及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地铁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城市地铁的运营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地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隧道结构,它直接关系到地铁的安全性。
本文将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及优化进行探讨。
一、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前提。
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表沉降地铁隧道结构施工时必须对地表沉降进行评估。
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而地下水位下降则是由于地铁隧道挖掘所造成的。
地面沉降不仅会影响人民生活,也会影响地下管线的功能,甚至对房屋的安全会带来威胁。
2.隧道结构强度地铁隧道结构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保证隧道的安全性。
当地铁隧道结构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出现隧道壁面开裂,隧道变形等现象,这些现象会给地铁的运营带来威胁。
3.隧道结构防水隧道结构防水是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有效地防止隧道内的洪水和地下水渗漏。
如果隧道结构的防水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洪水和地下水泛滥进入隧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地铁隧道结构的优化措施地铁隧道结构的优化措施有多种,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措施:1.分类施工分类施工是指在地铁隧道结构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这种施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隧道结构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地铁隧道工程的风险。
2.优化隧道结构优化隧道结构是指对地铁隧道的结构进行适当改进,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安全性。
例如可采用高性能混泥土、预应力钢筋等先进技术和材料,以提高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
3.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地铁隧道监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实时监控地铁隧道的安全性。
这种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和破坏,以及其他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
三、总结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及优化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
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设计
![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d1b3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4.png)
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设计一、引言地铁工程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地表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地铁隧道的沉降问题。
为了确保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建筑和地面交通造成影响,必须对地铁工程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套完善的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以保障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二、地铁工程沉降监测的目的地铁工程沉降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地铁施工对地表造成的沉降情况,以及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周边建筑和地面交通的安全和稳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及时发现地铁工程施工对地表造成的沉降情况,以及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2. 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 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以便有效的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三、地铁工程沉降监测的内容地铁工程的沉降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铁施工前的地质勘探,地铁隧道的施工监测、隧道开挖后的沉降监测以及地铁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
1. 地铁施工前的地质勘探地铁施工前应对地铁隧道的周边地质情况进行细致的勘探,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情况、地下岩层、地下管线等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2. 地铁隧道的施工监测地铁隧道的施工监测主要包括隧道掘进工作、支护结构的施工、地面沉降的监测等内容。
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监测点,采用沉降仪、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对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3. 隧道开挖后的沉降监测隧道开挖后,对周边建筑和地面情况进行沉降监测,确保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并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4. 地铁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地铁工程施工完成后,要持续对地铁运营期间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地铁运营不会对周边建筑和地面交通产生不利影响。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24f2c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5.png)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1. 引言1.1 引言地铁盾构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式,通过盾构机在地下开挖隧道,是城市地铁建设的重要工艺之一。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会给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地面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土层变动、盾构施工技术以及沉降监测与控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机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地面沉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只有充分了解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部分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对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2. 正文2.1 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地面沉降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土层变动和盾构施工技术等因素。
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周围土层的稳定性,导致土层松动和沉降。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波动较大的地区,地面沉降问题更为突出。
地下土层变动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盾构施工过程中,土层受到挖掘和开挖等操作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土层紧密度的改变,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地下土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盾构施工技术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周围土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进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
地面沉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土层变动和盾构施工技术等多个因素。
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有效控制,才能有效应对地面沉降问题。
在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如何有效监测和控制地面沉降。
2.2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1e029e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2.png)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盾构机挖掘地下隧道时,会对地下土层进行扰动和移动,导致地面沉降。
下面是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应对方法的说明。
1. 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质条件不稳定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中,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较高、土层松散、岩层不坚固等地质条件不稳定的情况,就容易导致地面沉降。
此时,可以通过加强地质勘察与分析,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和施工方法,以及采取加固措施等方法来应对。
2. 施工参数不合理:施工参数不合理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中,如果施工参数设置不合理,如推进速度过快或者施工压力过大,就容易引起地下土层的不稳定,导致地面沉降。
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施工参数设计,并加强监测和调整,以避免地面沉降的发生。
3. 施工技术不当:施工技术不当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施工方法不正确,就会对地下土层造成不必要的扰动和移动,导致地面沉降。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培训和实践,以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并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
1. 加强地质勘察与分析:在施工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勘察与分析,了解地下土层的情况,以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和施工方法,并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以应对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2. 合理设置施工参数: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盾构机的性能特点,合理设置推进速度、施工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施工的安全与稳定,避免地面沉降的发生。
3. 加强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地面沉降的情况,一旦出现地面沉降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调整措施,如降低推进速度、减小施工压力等,以减少地面沉降的程度。
4. 采取加固措施:在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如喷浆加固、加设盾构机尾部加固框架等,以增加地下土层的稳定性,减少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分析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1252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8.png)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分析地铁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不同区域的纽带。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地铁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然而,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分析。
一、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基本原理盾构机是近几年开发出的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新型设备,其施工原理是先在隧道顶部挖出一条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顶洞,然后在顶洞中安装一台盾构机,由盾构机推动管片向前推进,在管片及盾构机组成的初始管环内注浆加厚基础处理,之后备土排出。
二、地面沉降的原因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挖掘出的土方需要在地面上暂时存放,同时,附近的建筑物、道路等也会因施工过程中振动影响,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研究显示,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建筑物结构、地形地貌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1.施工工艺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在盾构施工中,该工艺由一段段管片拼装而成,每拼装一段管片就会使管壁位移,进而引起地下应力变化和土体压缩。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管片的安装方式、长度以及环片的数量等都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2.地质环境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地质环境也是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铁隧道的盾构施工,往往会挖掘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地质构造形成的地层,地质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对地面沉降和地铁建设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地下水位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地下水位也是影响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片与周围土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难以完全将地下水阻挡,因此,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盾构施工减小地面沉降的方法和技术尽管盾构施工难以避免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但是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面沉降量。
其中,加强地面监测管理、降低施工工艺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在隧道顶部安装加固杆等方法都是有效的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淤泥质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及分析
![淤泥质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b7be89647d27284b7351db.png)
2019/08CHENGSHIZHOUKAN城市周刊本文以我市某线路为例,该线路总长度650米,应用暗挖法进行施工,区间采用双洞单线施工方案,线路区间15到17m,线路的最大坡度为25%,隧道的顶部覆土层厚度最高12米,最小9米,线路周边存在多层建筑物以及大量地下管网线路,建筑物属于隧道正上方。
因为施工地点属于软、流塑状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蠕动风险较高,再加上地下水丰富,排水难度较高,导致传统施工方式很难预防沉降风险。
对此,探讨淤泥质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及分析具备显著实际工程价值。
一、施工方案因为本次工程所穿越的建筑物建设时间为上世纪70年代,其属于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属于条形基础,因为年久失修,所以部分的墙体已经出现裂纹,但是因为房屋无法拆迁,并且还需要维持正常的居住、办公,所以需要在施工期间确保房屋建筑不会出现损坏或裂纹。
因为该路段属于软、流塑淤泥质地层,做好地表沉降控制的难度较高,在施工方面的技术规定要求中,明确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同时地表沉降量需要控制在30mm 以内,隆起程度需要控制在10mm 以内,在穿越重要建筑物或者是低下管线的同时需要严格按照上述数据控制,对于空旷的地区可以适当扩大要求[1]。
按照地层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以往建筑物、房屋的基础条件之下,提出了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预注浆以及掌子面注浆加固的施工方案。
其中大管棚应用108直径的钢管,长度为18m,,拱部150°范围内进行布置,长度为5m,搭接4m,管内注浆物选用水泥与水玻璃。
小导管采用直径42mm 钢管,长度为2.5m,环向的间距为0.3m,拱形部位150°范围内进行布置导管,导管的搭接每排1m,注浆物采用C42.5细水泥。
掌子面注浆施工采用直径42mm 的PVC 注浆管到进行加固施工,应用HCT 水泥实行劈裂后退行性注浆。
开挖和支护施工方面,采用与支护加固地层的施工方案,环形开挖并预留核心土,以0.5m 段循环方式进行进尺,格栅的钢架与注浆锁脚锚杆,采用锚杆、网喷混凝土的支护方式,设置临时的仰拱、章子面喷射混凝土的封闭处理措施,基底注浆应用加固与支护背后的回填注浆施工方式为主[2]。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c54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1.png)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摘要:为保障地铁前期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后期的安全运营,地铁监测工作将伴随着地铁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
地铁结构(主要有车站、隧道)变形可发生在建设期、运营期,也可发生在外部施工作业期。
为满足施工和后期运营接管单位对沉降测量与管径收敛测量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合理布设长期沉降观测点,并结合长期沉降观测点合理布设长期收敛测量标志,按照相关规定及规范采集数据并经严密平差计算,形成测量成果报告。
为轨道交通运营阶段长期线路结构监测采集线路初始数据,确定合适的技术标准和参照基准,为隧道安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专项监测、沉降、收敛、自动化监测、钢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交通和城市用地这一矛盾的关键。
地铁隧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出现土体变形、沉降情况。
土体变形、沉降达到一定限度,不仅会影响地铁施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全程对其进行监测。
在地铁隧道建设期因地质、施工事故及地铁运营期外部施工等可能引起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情况要进行地铁专项监测。
2、项目背景某轨交线路某段上下行安全联络通道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面积渗漏。
针对该区段情况采取了内衬钢环加固。
为保障建设施工及后期地铁的安全运营,对该区段进行专项监测工作。
3、项目概况3.1、监测区域简表表1.某轨道交通某号线某站1#联络通道区域简况3.2、监测范围及内容该项目监测范围为:上行线1545环~1400环(其中1460环~1481环为钢环片)、下行线1545环~1400环(其中1458环~1485环为钢环片)。
监测内容包含:静力水准自动化沉降监测、人工沉降监测及人工收敛监测3.3、监测频率静力水准自动化沉降监测采样频率为1次/2小时;人工沉降、收敛及裂隙监测频率为2次/周—1次/月。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及处治措施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及处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a4689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f.png)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及处治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铁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地铁隧道建设环境错综复杂,在应用盾构法期间易发生地面沉降问题,阻碍正常施工,甚至诱发安全事故。
文章首先探讨盾构法施工阶段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成因,提出适应的处治措施。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法;地面沉降引言地铁交通当前已经成为了各大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地铁交通的发展,地铁工程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盾构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使得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地铁的修建一般都是在城市的中心,地下的管线以及地面的建筑都比较多,在隧道的开挖中势必会影响到地层稳定,造成地表的沉降。
盾构施工中引起的地面沉降情况会更加严重,甚至直接威胁到地面上的建筑结构安全。
1盾构法引起的地面沉降原理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现场周围土层的稳定性,进而导致地面沉降发生,尤其在一些软土地铁隧道施工中地面沉降时有发生(图1)。
图1地面横向沉降槽示意1.1地面沉降的发展过程其中,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会引发地面沉降,其施工沉降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主要阶段(表1)。
表1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形成原因1.2隧道开挖使得地层损失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我们要兼顾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盾构施工包含了多个操作环节,在对地层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受外部作用力的影响,隧道外层的物质会随着内部向心力涌入到隧道中,彼此相互挤压移动,对地层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隧道开挖后,地表土体结构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在使用盾构法施工中,对应力的把控是比较严格的,如果应力波动幅度过大,那么随着地层的移动和土体的缺失,地层就会呈现一个不稳定波动,出现较多的土体隆起。
土体被挤入盾尾的空隙中,隧道向外扩充,如果压降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就会使得压浆压力出现范围性波动,导致盾尾坑道土体失衡,尤其是在水体含量不稳的地层,更容易出现地面大幅度波动沉降问题。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4fe7f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a.png)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生活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不甘落后,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铁隧道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主要载体,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时有发生,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地铁隧道结构沉降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隧道结构沉降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关键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引言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滞后,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保证隧道结构稳定、轨道平稳的前提下,地铁列车的高速行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进行科学的监测与分析,可以有效地改善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能,目前,国内对隧道结构的监测和分析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1.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原因分析1.1由于扰动使得土体的固结和次固结沉降在隧道开挖中,对原始地层的扰动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扰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开挖地表以下的土壤时会受到扰动;二是盾构尾部灌浆工作不充分、不及时;第三,当推曲线或纠正偏差时发生超挖;第四,盾构外壳由于其对周围土壤的摩擦和剪切而干扰周围土壤;第五,土体受到挤压扰动。
一般来说,当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受到扰动时,隧道附近会形成一个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区域,如果不在地层下面,土体会在应力作用下释放,从而改变地层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原始分布,从而引起初始沉降,同时,多余的孔隙水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消散,从而使地层因排水固结而变形,成为主要固结沉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饱和软粘土具有很大的流变性,当土壤受到扰动后,其颗粒骨架结构将被调整,以减少颗粒之间的间隙,因此会发生蠕变变形,从而导致隧道内的二次固结沉降。
1.2隧道四周的地质环境变化一般情况下,地铁隧道的施工会在地表以下十几米的土层中进行,因此隧道周围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非常大,通常,不同类型土层的沉降量在沉降过程中会有所不同,稳定沉降所用的时间也不同,因此隧道中经常发生纵向不均匀变形。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6d996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d.png)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主要是由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和压实引起的。
下面,将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中的地下水会因为施工活动而发生变化,导致地下土体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在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好盾构施工中的水文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地面沉降。
2. 土体位移:盾构施工中,隧道推进时会对周围土体施加巨大的水平压力,使得土体发生位移。
当土体的承载力不足以承受盾构的压力时,会发生沉降。
需要对地下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详细研究,选择合适的施工参数和技术方案,以避免土体发生过大的位移。
3. 土体压实:盾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会对土体进行挖掘和回填,这会对土体进行压实。
土体压实过程中,土壤颗粒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小,导致初始地面沉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土体的压实过程,避免过度压实,以减少地面沉降。
针对以上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减少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
1. 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在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如果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进行加固和排水。
2. 采用适当的土体加固措施:根据土体力学性质的研究结果,选用合适的土体加固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桩、土钉墙等方式对土体进行加固,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面沉降。
3. 控制土体压实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参数,避免过度压实土体。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土体得到适度的压实,减少初始地面沉降。
4. 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减少地面沉降。
采用可控压实技术对土体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土体的初始沉降;引入高效盾构机械和地铁车站的整体下沉技术等,也可以减少地面沉降的影响。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ce7e016137ee06eef9188d.png)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接着对地铁隧道区间施工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监测引言:随着地铁工程规模的增加,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是盾构技术,而防水施工和钢筋绑扎工程则是地铁隧道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
总之,除了要应用先进合理的科学技术外,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后期的运营维护,这样才能提高地铁工程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1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技术要点1.1地铁隧道施工中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1.1.1 混凝土防水施工工艺在地铁隧道混凝土防水施工时,首先要做好对材料的控制,根据工程要求隧道防水施工时会用到水泥、砂石和水,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注意对这些材料规格、性能等的检验,比如砂石要满足级配表要求。
其次,在施工时为提高混凝土强度会用到外加剂,这时同样要控制外加剂的质量和使用量,按照合理的比例添加外加剂不仅可增强混凝土强度,还能减少变形、收缩等现象的出现。
再次,在处理受喷面时要注意渗水和涌水的问题,可在出手处预设导水管,然后采用注浆方式止水。
地铁隧道防水层施工一般采用的是喷射混凝土法,而主要的施工技术是湿喷法,具体施工时应将喷射、架设钢筋网和钢架同时进行,之后采用分层喷射方式提高喷射的混凝土厚度。
最后,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为提高防水效果的持续性,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否则防水层在受到外界压力破坏时会降低防水的效果。
比如钢筋绑扎时没有合理设置连接处的保护层,在拱顶和侧墙部位没有做好防水施工,在焊接钢筋时没有遮挡周围防水层,就可能会因为火花四溅而破坏施工好的防水层。
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人为活动而接触到防水层,使防水层遭到破坏。
1.1.2缓冲层铺设和防水板铺设在安装缓冲层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标出准确的隧道纵向中心线,使得铺设的缓冲层材料横向中心线和隧道纵向中心线重合,从总顶端到两边的顺序部件要按顺序安排。
地铁沉降监测的方法
![地铁沉降监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6921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2.png)
地铁沉降监测的方法
地铁沉降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顶管法:通过在地面上埋设传感器或者安装监测仪器,记录地铁隧道周围的地表沉降情况。
2.激光雷达法:利用激光雷达对地表进行高精度扫描,测算地表沉降情况。
3.GNSS测量法: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记录隧道周围的地面形变,来判定地表是否下沉。
4.测头测量法:通过地下测头进行直接测量,定时对测头数据进行处理,评估地表沉降状况。
5.夯实测量法:针对某些特定地质条件,使用夯实测量利用重锤的重量作用于测站,通过测站的坑坑面面上面等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地铁隧道沉降情况。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王波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王波](https://img.taocdn.com/s3/m/11c84c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1.png)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王波发布时间:2021-06-16T11:22:55.483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4月上作者:王波[导读] 随着地铁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更加突出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
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但受到地层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难以保证地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一些处治措施,以供参考。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波 510000摘要:随着地铁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更加突出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
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但受到地层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难以保证地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一些处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成因;处治措施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也成为了城市中一重要的交通工具。
现如今许多科学施工技术也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其中盾构法便是地铁隧道施工中较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对保障地铁隧道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地铁工程一般是建设在城市中心及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加之主要为地下作业方式,因此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下管线及地面建筑的影响,降低地面的稳定性,进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
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严重影响地铁隧道施工的质量及安全,也会对施工周围的建筑物及路面等造成破坏。
因此,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尤其重要且必要。
1、地面沉降问题发生的原理及影响因素1.1原理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发生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隧道开挖破坏了地层的稳定性。
地铁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沉降控制分析
![地铁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沉降控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d0a13ca32d7375a41780f9.png)
起地 层的扰动 , 从而 隧 道 周 围 的应 力 应 变 3 隧道 施工对地表建筑物影 响的控 制研 型 、 筑 尺 寸 、 建 荷载 情 况 、 造 时 期 和 使 用 建
据 其 建 筑物 的实 际情 况 来 确定 相 应 的 变 形 控 制 指 标 。 层 变 形 沉 降 控 制 标 准 是根 据 地 有关规范、 程 、 规 计算 资 料 及 类 似 工程 经 验
这 建 筑 物 的 变 形 与 地 表 变 形 之 间 的 关 于 其 上部 建筑 物 作 用 的 方 式也 是 通 过 地 基 据 的 统 计 和 分 析 , 就 要 求我 们 必 须 通 过
其 大 量 的 工 程 实 际统 计 来 总 结 规 律 , 据 大 根 系 , 与建 筑 物基 础 的 材 料 、 度 、 度 、 是 长 宽 深 对 基 础 侧 面 推 力 与 底 面 摩 擦 力 施 加 的 , 量 的 监 测 结 果 我 们可 以 得 出一 般地 表 沉 降 度 、 载 以 及地 基性 质 建 筑 物 平 面 形 状 、 力的 方 向与 拉 伸 时 相 反 。 荷 上 部 结构 的刚 度 等 有关 。 挖 地 铁隧 道 , 开 引 场 发 生 变 化 , 位 情 况也 发 生 改 变 , 致 上 究 水 导
e g n e i g o s r c i n f r a e v r n n a i a t n t e r u d S a tn f o n i e r n c n t u to o u b n n i o me t l mp c o h g o n t r i g r m t e e e r h, g i s b id n sr t r c mb n d h r s a c a a n t u l i g t ucu e o i e wi h i l mo i o i g , u r c l s m u a i n a mo e e p r me a m e n , mp s s e c v to o t e t n l a s d b g o n t f e d n t r n n me i a i l t o nd d l x e i nt l a s e ha i x a a i n f h un e c u e y r u d mo e n a d e te n o t e t u t r i d c d y e o ma i n, n t u d t r i e he t u t r o s c b id n s a a n t r u d v me t n s t l me t f h s r c u e n u e b d f r to a d h s e e m n t s r c u e f u h u l i g g i s g o n mo e n a d u s d n e d f r to c n r l sa d r s v me t n s b i e c e o ma i n o t o t n a d .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675ba7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2.png)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是现代都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公共交通建设,它的优点在于不占用地面空间,且运力大、速度快。
然而,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问题也备受关注。
有时,地铁盾构施工会导致地面沉降问题,这会给周边环境和居住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分析地面沉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分析地面沉降原因:1.施工机械振动造成地质体变形:施工过程中,盾构机会振动并前进,而这种振动会使周围的土体遭受变形,导致地质体松散或者土层剪切变形。
2.地下水涌入引起土壤流变: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会通过地质隧道顶板的缝隙、岩石裂缝和土层孔隙进入隧道内部,导致隧道外侧土层流失,进而降低地面承载力。
3.永久变形引起地面沉降:盾构施工后,地下车站、设备区等路面上铺设了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这些结构与自然地基相互作用造成了土体永久变形,在均布载荷的作用下,控制不住会引起地面沉降。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应对策略:1.压缩施工阶段进行振动控制:施工机械振动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施工前需要设计合理的振动控制方案,结合盾构机的性能选择合理施工参数,控制机器进度,避免过大的振动能量。
2.设置水位监测点,保证施工过程中水文动态监测数据: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测量确定地下水变化情况,面对地下水涌入引起土壤流变等情况,应设置水位监测点,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进行土体加固:针对隧道周围土体松散或土层剪切变形现象,可以采用土体加固方法来加强土壤固结度,避免地面沉降问题。
4.优化车站设计:为了避免永久变形引起地面沉降,可以通过优化车站设计和结构材料选择等措施,减少地面沉降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地铁盾构施工工程中地面沉降问题,在施工前应经过充分的沟通和论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地面沉降原因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这样可以减少地面沉降造成的影响,确保地铁盾构施工工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3T17:02:21.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李勇良
[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生活的不断进步,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不甘落后。
身份证号码:14220219900712XXXX
摘要:随着科技生活的不断进步,交通事业的发展也不甘落后。
地铁作为目前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地铁隧道是保障地铁能够正常运营的主要载体,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其监测和分析有着很大的意义作用。
本文基于对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地铁事业的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晚,而且在技术上还有待改进。
而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轨道的平顺度只有得到保障,地铁才能够高速的运行,否则会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研究表明,科学监测和分析地铁隧道结构的沉降情况,对于地铁轨道被破坏后还能承受荷载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于进一步改进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在监测和分析地铁隧道结构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因此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一、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原因分析
(一)由于扰动使得土体的固结和次固结沉降
扰动原有地层在隧道挖掘工作中是难以避免的,一般扰动包含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进行面下土体的挖崛工作时会扰动;二是盾尾后由于压浆工作不够充分和及时导致;三是曲线在推进或者纠偏推进时有超挖的情况出现;四是由于盾壳对四周土体的摩擦和剪切以至于扰动四周土体;五是由于挤压推进使得土体被扰动。
一般而言,当施工过程中扰动到四周的土体后,隧道附近就会有超孔隙水压力区域的形成,而如果不在该处的地层之后,那么在应力的作用下就会释放土体,使得地层位移场和应力场改变原有的分布状态,进而造成初始沉降。
同时对于超孔隙水压力而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而慢慢的消散,这样地层就会因为排水固结导致变形,成为主固结沉降的主要原因。
另外饱和的软粘土有很大的流变性,在扰动土体后,会调整其颗粒骨架结构,减少颗粒间的空隙,因此会有蠕变变形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次固结沉降的情况发生在隧道中【1】。
(二)隧道四周的地质环境变化
一般在修建地铁隧道时会在地表十余米以下范围的土层进行,因此隧道周围的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土层在沉降过程中沉降量也会有所差异,而且用来稳定沉降的时间长短不一,所以纵向差异变形的情况在隧道中时有发生。
对于压缩模量不高但是灵敏度不低的饱和黏土下卧层,经过扰动后会有很大的沉降量,而且在时间延续上并不短暂,反之,对于高压缩模量和灵敏度不高的密实砂性土下卧土层,沉降量相对而言就比较低,速度上会很快。
另外,隧道在水层不透的环境下时,其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也会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沉降。
(三)隧道渗漏影响
隧道在管片和接头的地方,如果有缝隙渗漏那么泥水就会很容易进到隧道内部,以至于有隧道段沉降的情况出现。
而隧道沉降不同程度的发展会对其环纵缝张开度和产生结构性裂缝有很大的关联性,其最终导致的结果会是隧道渗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四周的水土会流失,形成因为纵向变形不均匀的恶性循环,甚至会让隧道有破坏性变形的情况发生【2】。
(四)车辆的振动荷载
隧道在投入运营后,需要承受一定量的车辆振动荷载,这样才能防止隧道共振的情况。
为了防止隧道共振情况的发生,除了隧道结构固有震动频率不需要远离外,对于荷载振动频率则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由于振动引起的隧道沉降不均的现象【3】。
研究表明,列车振动对于隧道沉降的影响力很大,对于因为列车振动引起的不均匀沉降目前已经成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地震作用
将衬砌环和管片连接装配而成的法隧道可以有效的对地震反应内力进行减少,其有着很大的柔性。
但是凡事都会有不利的一面,这种法隧道也会有缝隙多、接头处易坏、整体性能不高和地震反应复杂的劣势,这对于抗震而言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此外,除了地震波会破坏隧道以外,由于地震引起的土层塌陷、砂土液化因素的影响,地层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进而使得隧道开裂漏水,不利于隧道的运营使用。
(六)附近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铁的工程会提高附近区域工程建设的数量,而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隧道发生新的附加变形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附近工程建设的是隧道沉降和加重不均匀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引起荷载发生改变,所以隧道下卧土体在抗力功能上就会相应减少;二是开挖隧道附近的基坑时,其基坑外的地层也会有沉降的情况出现;三是施工相邻隧道时,施工周围的土体会受到一定的扰动,进而加剧地层沉降。
调查表明,在地铁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工程活动,多多少少都会造成隧道变形。
二、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探讨
(一)监测基准网
监测基准网是当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进行检测的重要参考标准,其是以水准基点和其他工作基点构成的,一般在布设基准网时,应当尽量的附和地铁隧道的水准路线。
而不同地方的地质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具体的地铁隧道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其周期要进行严格缜密的观察以便准确的加以确定。
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国家制定有一定的水准技术要求,所以在监测限位差时,对于各项会变化的监测指标要结合国家的标准来严格加以控制,以此尽可能的减少误差范围,否则工作基点的相关测量数据就不准确,进而对于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位移就很难进一步进行准确监测【4】。
因此监测基准网于保证检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隧道沉降监测时,主要是监测位于两个地铁轨道间的点,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每隔四十米到五十米之间就应该设置一个监测点。
倘若该地在修建地铁隧道时其周围的地质条件不高或者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时,那么便要缩短监测点之间的距离。
而施工的方法要求和监测基准网的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地铁隧道内光线会不足,加上监测站点不少,所以折光率会相对较大。
因此为了保证监测过程的误差不要太大,在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时,要对前后的视距差进行严格掌控,并且对于监测位置要始终保持一致。
(三)监测隧道和地下车站交汇处的沉降差别
虽然监测隧道和地下车站交接处的沉降差异相比结构沉降监测而言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在监测过程中对技术和要求仍需要加以重视。
如图为车站与隧道交接处沉降差异点布设图,由图可见,在进行沉降监测时需要对隧道和车辆交接缝一米至两米的位置处设两个监测点,然后对于监测点高差的变化要利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测量,一般而言,高度差变化应当控制在上下0.4毫米的范围之内,否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工作,这样地铁在运营过程中才能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三、结束语
地铁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当前地铁在生活中也不断普及,对于人们的出行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目前交通堵塞的问题,因此国家在地铁建设上投入了很多资金。
为了保证地铁的使用寿命,地铁隧道结构的沉降监测有很大的作用,而造成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其监测和分析有很大的必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地铁隧道结构更加稳定。
只有保证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隐患,进而促进地铁事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昌富,田书广,王艳辉,李建旺.新建隧洞垂直下穿既有地铁结构引起的沉降分析[J].铁道建筑,2016(03):92-96.
[2]贾文恺.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9):67-68.
[3]张学华,王怀东.软土地区地铁矩形隧道长期沉降规律及预测[J].都市快轨交通,2017,30(05):70-77.
[4]齐志敏.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及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0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