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第五篇_第一章_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适用)前言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医学院的部署,根据第七版《内科学》, 结合当前内科理论的新进展和社会自然环境对医学生培养的新要求,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而编写的.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悉和了解内科学领域新进展,为以后临床实践和临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肺炎的分类。

熟悉:肺炎的诊断程序。

了解:肺炎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细菌性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

休克肺炎的治疗。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绿脓杆菌肺炎、真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了解:院内外感染所致细菌性肺炎在菌种上的不同。

第三节支原体肺炎(自学)熟悉: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症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咯血的处理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五章肺结核掌握: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了解;抗结核结核病控制策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诊断好的鉴别诊断、治疗,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的检查特点、严重程度分级以及并发症。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的过程及其病理变化。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适用)前言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医学院的部署,根据第七版《内科学》, 结合当前内科理论的新进展和社会自然环境对医学生培养的新要求,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而编写的.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悉和了解内科学领域新进展,为以后临床实践和临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肺炎的分类。

熟悉:肺炎的诊断程序。

了解:肺炎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细菌性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

休克肺炎的治疗。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绿脓杆菌肺炎、真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了解:院内外感染所致细菌性肺炎在菌种上的不同。

第三节支原体肺炎(自学)熟悉: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症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咯血的处理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五章肺结核掌握: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了解;抗结核结核病控制策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诊断好的鉴别诊断、治疗,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的检查特点、严重程度分级以及并发症。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的过程及其病理变化。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不全合并感染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积极
治疗肾功能不全。
05
尿路结石与梗阻性疾病
尿路结石形成机制及分类
形成机制
尿路结石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尿液酸碱度改变、尿路感染以及尿路梗阻等。这 些因素导致尿液中晶体物质析出、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结石。
分类
根据结石的成分,尿路结石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和感染性结石等。不同成分 的结石在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方法介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利用透析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补充必 需物质的治疗方法。其优点包括清除率高、效果稳定等,但需要建立血管通路,且治疗
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 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清除体 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其优点包括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但清除效率
起病急骤,肾功能急剧恶 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 急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
01
02
03
04
05
微小病变型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 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 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 球硬化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 肪变性,故又称类脂性肾 病。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 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04
尿路感染性疾病
膀胱炎与尿道炎
膀胱炎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 痛等。治疗膀胱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同时患者需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内科学PPT课件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PPT课件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肿瘤、外伤、畸形、药物
全身疾病
临近器官病变
肾小球源性血尿
• 发生机制
– GBM受损断裂 – RBC挤压、受损 – RBC变形(小管渗透压、PH改变)
• 检查 相差显微镜、尿RBC容积曲线 • 用途 肾活检指征(Renal Biopsy)
蛋白尿
类型 发生机制
肾小球性 GBM损伤
肾小管性 Tublar损伤
尿量
≤0.5 ml/kg/h 持续 6-12 h
≤0.5 ml/kg/h 持续 ≥12 h ≤0.3 ml/kg/h 持续 ≥24 h 或 无尿持续 ≥12 h
AKI流行病学
• ICU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为10.8-67% • ICU中AKI并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4.9%. • AKI的发生率为总ICU床位数*住院天数的10%
尿液 检查
肾功能 损害
形态学 检查
尿是肾脏的一面镜子
GFR、Cystatin Ccr、Cr、BUN
B超、X-ray CT、MRI 肾活检病理 膀胱镜、ECT
总论
1 肾脏组织解剖和病理生理
2
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
肾脏病诊断
肾脏病的诊断
原发病
诊断 +
(各种原继发肾病)
AKI分级 或
USRDS 2012 年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CKD患病率13.1% eGFR<60 ml/min/1.73m2和ACR≥30mg/g分别为6.3%和9.2%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7; 35:1837-1843.
CKD分期
发生率
0.2% 0.2% 4.3% 31% 64%

内科学(第7版)

内科学(第7版)
第一章 总论 附 尿液检查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 第四章 肾病综合征 附 狼疮性肾炎 第七章 尿路感染 第十章 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章 贫血概述 第三章 缺铁性贫血 第五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 第七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九章 白血病 第十章 淋巴瘤 第十四章 出血性疾病 第十五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七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一章 心包疾病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 胃炎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第六章 胃癌 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 第十四章 肝硬化 第十五章 原发性肝癌 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第十七章 急性胰腺炎 第十九章 上消化道出血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六章 尿崩症 第九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三章 库欣综合征 第十四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六章 嗜铬细胞瘤
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第二章 糖尿病
第九篇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第二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二章 中毒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科学
第7版
教材配套光盘
编委:刘文励 赵建平 熊维宁 张慧兰 刘辉国 刘 谨 张存泰 汪道文 唐家荣 田德安 程 斌 但自力 曾红兵 徐 钢 吕永曼 李 瑛 孙汉英 周剑峰 张义成 张东华 郑 邈 欧阳金芝 贺冶 冰 胡蜀红 刘喆隆 胡绍先 李树生 学术秘书:郑 邈
目 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三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五章 肺结核 第六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第九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二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内科学第五篇_第一章_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第五篇_第一章_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用
肾功能检查的意义,肾脏疾病的诊断 3、了解肾脏病学的发展动态
肾脏 微结构
一、肾脏生理功能
physiological function
排泄功能
内分泌功能
excretory function endocrine function
排泄功能
(excretory function)
1.肾小球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含氮废物如尿素、 肌酐等主要由肾小球滤 过排出。马尿酸、苯甲 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也 有部分经滤过排出
肾小球滤过示意图
2.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excretion function)
近端小管 重吸收 髓袢 维持髓质高张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远端小管 AVP作用下,尿素再循环
马尿酸、苯甲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主要由肾小管 分泌
内分泌功能
(endocrine function)
泌尿系
全身性
邻近器官
运动性
肾小球性 非肾小球性
3.管型尿 5000个
/12h
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5个/HP 40万/h 100万/12h 每HP见细菌或培养105/ml
(二)肾功能检查 (renal function examination)
肾小球滤过功能Ccr Scr BUN 肾小管功能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肾脏疾病的诊断要求。

内科学(下)题库

内科学(下)题库

内科学(下)题库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简答题】1.肾小球基底膜的构成和作用是什么?肾小球基底膜是由肾小球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由Ⅳ型胶原形成GBM基本构架,其间充填着各种物质包括层连蛋白、纤连蛋白、巢蛋白、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等,前三者的主要功能是将细胞粘附于基底膜上,由后者形成阴离子电荷选择屏障。

它在维持正常肾小球结构、固定邻近细胞及构成滤过屏障上起着重要作用。

肾小球滤过膜除具有大小选择性能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外,还具有电荷选择性限制带阴电荷物质滤过。

2.何谓肾小球滤过滤?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肾小球滤过率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

通常以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推算出肾脏每分钟能清除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该物质,并以体表面积矫正。

肾小球滤过率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和肾小囊中静水压、胶体渗透压、以及滤过膜的面积和毛细血管超滤分数(后二者总称为滤过系数)等因素。

3.蛋白尿的定义和发生蛋白尿的原因有哪些?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的原因一般有四类:①功能性蛋白尿: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

直立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蛋白尿消失,一般<1g/d。

②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少数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改变引起。

又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即病变较轻,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即病变较重,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

③肾小管性蛋白尿:由于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如β2徽球蛋白、溶菌酶等从尿中排出,见于肾小管一间质病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④溢出性蛋白尿:由于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

《内科学大纲》

《内科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Internal Medicine(供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全科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化学、物理、数学和基础医学理论与技术蓬勃发展,临床医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深入,内科学相应也进入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

内科学的任务是在基础医学各课程的基础上,系统的讲授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适当的介绍一些虽不常见但在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的疾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对内科学教学带来的相应变化,介绍国内外医学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要在为病人服务的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医学事业刻苦学习,拼搏进取。

本大纲根据目前内科学知识更新的情况和21世纪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八版)和2009年《内科学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修订,供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大纲所列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及临床见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了解内容。

内科学的教学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系统讲课和临床见习的方式,总学时130学时,理论授课100学时,临床见习30学时。

第二阶段为内科毕业实习,在第五学年进行。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理论课考核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其中平时成绩以临床见习时带教老师给出的成绩为依据进行综合评定。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篇绪论自学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共21 6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2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 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2第七章肺结核 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自学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 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2第十二章胸膜疾病 2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自学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2第十六章烟草病学概要自学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共24 6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心力衰竭 2.5第三章心律失常 3心电图检查 3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第五章高血压 3第六章心肌疾病 3第七章先天性心血管病自学第八章心脏瓣膜病 3第九章心包疾病 2第十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1第十一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自学第十二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自学第十三章心血管神经症自学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共19 6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1第三章食管癌自学第四章胃炎 1第五章消化性溃疡 2第六章胃癌 2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 2第九章大肠癌自学第十章功能性胃肠病自学第十一章慢性腹泻自学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自学第十三章自身免疫性肝病自学第十四章药物性肝病自学第十五章肝硬化 3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 1.5第十七章肝性脑病 1.5第十八章胰腺炎 1.5第十九章胰腺癌自学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 1.5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共12 3 第一章总论 2第二章肾小球病概述 1第三章肾小球肾炎 2第四章肾病综合征 2第五章IgA肾病自学第六章继发性肾病自学第七章间质性肾炎自学第八章尿路感染 1第九章肾小管疾病自学第十章肾血管疾病自学第十一章遗传性肾脏疾病自学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 1第十三章慢性肾功能衰竭 2第十四章肾脏替代治疗 1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共9 3 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贫血概述0.5第三章缺铁性贫血 1第四章巨幼细胞贫血自学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1第六章溶血性贫血 2第七章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自学第八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自学第九章白血病 2第十章淋巴瘤 1第十一章浆细胞病自学第十二章骨髓增生性疾病自学第十三章脾功能亢进自学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0.5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0.5第十六章凝血障碍性疾病自学第十七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自学第十八章血栓性疾病自学第十九章输血和输血反应自学第二十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学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共9 3 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垂体瘤自学第三章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自学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2第五章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自学第六章尿崩症自学第七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自学第八章甲状腺肿自学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第十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一章甲状腺炎自学第十二章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自学第十三章库欣综合征 1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自学第十五章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六章嗜铬细胞瘤自学第十七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自学第十八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九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自学第二十章伴瘤内分泌综合征自学第二十一章糖尿病 3第二十二章低血糖症自学第二十三章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自学第二十四章肥胖症自学第二十五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自学第二十六章高尿酸血症自学第八篇风湿性疾病共4 3 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风湿热自学第三章类风湿关节炎 1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 1.5第五章脊柱关节炎自学第六章干燥综合征自学第七章原发性血管炎自学第八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自学第九章系统性硬化病自学第十章雷诺现象与雷诺病自学第十一章骨关节炎自学第十二章痛风 1第十三章骨质疏松症自学第十四章纤维肌痛综合征自学第九篇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共2第一章总论0.5第二章中毒 1.5第三章中暑自学第四章冻僵自学第五章高原病自学第六章淹溺自学第七章点击自学合计100 30总计130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学习内科学的方法2、了解内科学的发展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教学内容1、现代医学的兴起,医学的发展概况2、《内科学》系统介绍人体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熟悉学习方法,培养“临床思维”的科学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泄功能
内分泌功能
excretory function endocrine function
排泄功能
(excretory function)
1.肾小球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含氮废物如尿素、 肌酐等主要由肾小球滤 过排出。马尿酸、苯甲 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也 有部分经滤过排出
肾小球滤过示意图
2.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excretion function)
近端小管 重吸收 髓袢 维持髓质高张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远端小管 AVP作用下,尿素再循环
马尿酸、苯甲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主要由肾小管 分泌
内分泌功能
(endocrine function)
蛋白尿 >150mg/d 或 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 微量白蛋白尿:24h排泄 30~300mg 尿白蛋白/肌酐比率 男17~250mg/g 女25~355mg/g >3.5g/d
蛋白尿分类
功能、体位性
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
溢出性
2.血尿(红细胞尿)hematuria 3个/HP 10万/h 50万/12h
泌尿系
全身性
邻近器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动性
肾小球性 非肾小球性
3.管型尿 5000个
/12h
白细胞尿、脓尿、细菌尿 5个/HP 40万/h 100万/12h 每HP见细菌或培养105/ml
(二)肾功能检查 (renal function examination)
肾小球滤过功能Ccr Scr BUN 肾小管功能
近端肾小管功能 B2-MG等 尿浓缩-稀释试验 尿渗透压测定 肾血浆流量测定 酸化功能
(三)影像检查
KUB; IVP或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放射 性核素;超声检查;CT;核磁共振等
(四)肾活检 正 常 肾 小 球
正常肾小球
a 脏层上皮细胞 b GBM c 内皮细胞 d 系膜 e 副系膜
复习思考题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肾脏疾病的诊断要求。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用
肾功能检查的意义,肾脏疾病的诊断 3、了解肾脏病学的发展动态
肾脏 微结构
一、肾脏生理功能
physiological function
球旁器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Ⅲ RAS系统 前列腺素族、EPO 、1α羟化酶
二、肾脏疾病的评估(evaluation)
病程
评估内容:
尿检 肾功能
肾组织学
估计疾病病程
急性? 慢性?
(一)尿液检查
(uronoscopy)
1.蛋白尿(proteinur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