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

合集下载

串入电抗器对电容补偿容量的影响

串入电抗器对电容补偿容量的影响
些差 距 。在工 程设 计 中应 当定 量 的修 正这 个差 距 , 以 降低 对 电容补 偿容 量 的影 响 . 则 系统 补偿 后 的实 际 否 功率 因数 难 以达 到设计 的 目标 功率 因数 但有 关定 量 修 正 的方 法 尚无现 成 的计算 公式 . 设 计计 算 多有 不 使
分析。 应用 表 明 . 方法 简单 便捷 , 降低 电容 补偿 的 其 对
影 响具 有实 际 意义 。
式 中 : 定 电容 器额定 端 电压 ,V; U额 一 k U实 一 电容 器实 际端 电压 ,V。 际 k 串人 电抗 器 后 .电容 端 电压 的 实 际值 的计 算按
《 联 电容器设 计 规范 G 5 2 7 1 9 } 见 式 ( ) 并 B 02 — 95 , 4
C 电容器 的电容值 . : 一 F ( 角 频率 , ds I ) 一 r /。 a
亟重 一 一r 堑壁 、 z
Q实 际一u实 c 一 2际o U实 c 际
Q额 = 际 ( 堑 定 Q实 x 亟)
u 实 际
() 3
便 。 此 , 文 提 出可 以引入 一个 修正 系数 K, 为 本 来准 确 描 述 Q额 与 Q实 的定量 关 系 , 就 K 进行 了推导 和 定 际 并
偿容 量 之 间的关 系 , 者设 修 正 系数为 K 。即实际补 笔
偿容 量 Q实 与额 定补 偿容 量 Q额 的理 想状 态 为 : 际 定
Q额 = x 际 定 K1 Q实 式中 : 定 Q额 一所 选 电容 器 的额定 补偿 容量 ,vr ka; Q实 一 所选 电容 器应 用 在 系统 中的实 际补 偿容 际
令:
Q实 × : ) ( 一 际 ( 1 K) ×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和输出容量计算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和输出容量计算

规代建览电气-工程设计与应用-No.2 Vol.12 (Serial No.134) 2021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和输出容量计算郑凯,袁松林,倪高俊(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扌商要:针对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常采用并联电容器组串联电抗的技术方案,分析了串联电抗器和电压偏差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电压的影响,以电容器额定电压应与 运行电压一致最佳为原则来选择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分析了电抗率、电压偏差和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对无功补偿装置输出无功容量的影响,计算了常见工况下无功 补偿装置的运行输出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可应用于电容器额定容量的快速选择。

郑凯(1990_),男,工程师,从事建筑电 气设计工作。

关键词:电容器;额定电压;电抗率;无功功率中图分类号:TU 8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417(2021)02-0045-03DOI : 10.16618/j. cnki. 1674-8417.2021.02.0100 引 言计算机、荧光灯、空调等非线性负荷在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其产生的谐波对系统的影响日益严重&1-'。

谐波电流叠加在电容器基波电流上,使电容器电流的有效值增大,温升增高,甚至引起过热而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或使电容器损坏。

谐波电压叠加在电容器基波电压上,不仅使电容器的电压有效值增大,并可能使电压峰值 增加,使电容器发生局部放电,损害电容器绝缘 介质,造成介质损耗增加,导致局部过热,进一步可能发展为绝缘击穿、电容器损坏。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串联一定电抗率的电抗器是抑制谐波和限值涌流的常用有效措施,工程人员熟知根据电容器组接入处的综合谐波阻抗呈感性来选择电抗率的方法&3-',但并联电抗器的额定电压、串联电抗器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输出无功容量选择往往被忽略。

1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额定电压是电容器的重要参数之一,无功补 偿装置设计时合理选择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非常重要。

低压系统中并联电容器造成的谐波放大及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问题

低压系统中并联电容器造成的谐波放大及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问题

将 在 较 大的 高 次谐 波 电流 下过 早 地损 坏 串联 合 适 的 电 抗 器 , 不仅 可 以 阻止谐 波放 大 的危 险 , 且 具 有 一 定滤 波 效 果 。 它 而
[ 关键词 ] 谐波 电容 器 电抗器 电抗率
1引 言 .
流人供 电系统的谐 波电流 I : 为
这就是并联 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所给 出的校验避开并联谐振的电 容器组容量 , 设计 在确定电容器组分组容量 时 , 应根据系统背景谐波 , 对分组电容器按各种容量组合运行时 , 尽量避开谐振容量进行校验 , 不 得 发 生谐 波 的严 重 放 大 和 谐振 。 由串联 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组构成的 串联回路对于 n次谐波发生 串联谐振 的条件是 :x_ x n 这时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组构成的 -
P ln Q/d > /2 c S (- ) 3 6
(— ) 3 5
 ̄ x

- = 1
从式 2 12 2可以看出 , - ,- 进入电容器回路的谐 波电流 I 和流人 系 统 的谐 波 电流 I 大 于 谐 波 中 流 I 就 是 电容 器 对 谐 波 的放 大 现 象 。 均 这 较大的 I 使用电容器过负荷。最 为严重 的情 况是 :X= x 时 , n 系统 等值阻抗 n x 和电容 器组 回路容抗 n x x 构成谐振 条件电路 即发
∑ = I IVI L +
其电容器过负荷倍数为 :
(-) 29
( - o 2 l)
3串联 电抗 器 电抗 率 分 析 .
31电抗器 电抗率选择 . 南等值阻抗 图及推理可得出 , 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 f简单系统图 a )
n sn l 【 X + X『X/ _ n (— ) 3 1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一、前言在笔者所接触的低压配电施工图中,发现施工图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均接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

但令人费解的是,所串电抗器无任何规格要求,无技术参数的注明,只是在图中画了一个电抗器的符号而已。

而所标电容器的容量,也只是电容器铭牌容量而已,实际运行时,最大能补偿多少无功功率,也不得而知。

应引起注意的是,电抗器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它要根据所处低压电网负荷情况,变压器容量,用电设备的性质,所产生谐波的种类及各次谐波含量,应要进行谐波测量后,才能对症下药,决定电抗器如何选择。

但往往是低压配电与电容补偿同期进行,根本无法先进行谐波测量,然后进行电抗器的选择。

退一步说,即使电网投入运行,进行谐波测量,但用电设备是变动的,电网结构也是变化的,造成谐波的次数及大小有其随意性,复杂性。

因此正确选用电容器所用的串联电抗器也成为疑难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随便一个电抗器的符号或口头说明要加电抗器那么简单了。

不得随意配合,否则适得其反,造成谐波放大,严重时会引发谐振,危及电容器及系统安全,而且浪费了投资。

有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正确选用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问题,将本人研究的一点心得,撰写成文,以候教于高明。

二、电力系统谐波分析及谐波危害电力系统产生谐波的原因主要是用电设备的非线性特点。

所谓非线性,即所施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非线性关系。

例如变压器的励磁回路,当变压器的铁芯过饱和时,励磁曲线是非正弦的。

当电压为正弦波时,励磁电流为非正弦波,即尖顶波,它含有各次谐波。

非线性负载的还有各种整流装置,电力机车的整流设备,电弧炼钢炉,EPS,UPS及各种逆变器等。

目前办公室里电子设备很多,这里存在开关电源及整流装置,其电流成分也包含有各次谐波,另外办公场所日光灯及车间内各种照明用的气体放电灯,它们也是谐波电流的制造者。

日光灯铁芯镇流器及过电压运行的电机也是谐波制造者。

DL/T620-1997《交换电气装配的过电压爱惜和尽缘合营》资料

DL/T620-1997《交换电气装配的过电压爱惜和尽缘合营》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for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DL/T620—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4-21批准1997-10-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7—79《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补了电力系统电阻接地方式,修订了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的阈值;2)对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保护,补充了有效接地系统偶然失地保护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电动机操作过电压保护及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特快暂态过电压保护等内容,对330kV 系统提出新的操作过电压水平要求,修订了限制500kV合闸和重合闸过电压的原则和措施等;3)增加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参数选择的要求;4)增加了变电所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最大保护距离和SF6GIS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方式的内容;5)充实并完善了3kV~500kV交流电气装置绝缘配合的原则和方法,给出架空线路、变电所绝缘子串、空气间隙和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推荐值。

本标准发布后,SDJ7—79即行废止;SD119—84除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外也予以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附录D、附录E和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陈维江。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标称电压为3kV~500kV交流系统中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的方法和要求;提供了相对地、相间绝缘耐受电压或平均(50%)放电电压的选择程序,并给出了电气设备通常选用的耐受电压和架空送电线路与高压配电装置的绝缘子、空气间隙的推荐值。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2)第三章电源及供电系统 (3)第四章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4)第五章无功补偿 (5)第六章低压配电 (6)附录一名词解释 (7)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5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第1.0.6条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第2.0.1条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

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10kV变电站低压并联电容器的选型与计算

10kV变电站低压并联电容器的选型与计算

=474 V,即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可达到 474 V。
同时,电容器还应能承受 1.15 倍长期工频电压,还
需考虑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升高、相间和串联段间的
容差、轻负荷引起电网电压升高等情况。
因此,当并联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电抗率为 13.5%
时,并联电容器额定电压选取为 525 V。
2.2 低压电容器安装容量的选择
1 串联电抗器的选型
电网三次谐波较大,为限制电容器投切时的涌流 及三次谐波对电容器的损坏,低压电容器回路需串联 接入电抗器,电抗器的电抗率选取为 13.5%。
2 低压电容器的选型
根据工程要求补偿 240 kvar 的三相无功容量,低 压并联电容器采用三角形接线方式,三相自动补偿,分 4 组投切,每组补偿 60 kvar。低压并联电容器的选型需 要考虑额定电压及额定安装容量,以下分别予以计算。 2.1 低压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
相对地接线。
避雷器选用型号为 Y3W-0.5/2.6,系统电压为 0.4
kV,避雷器额定电压为 0.5 kV,持续运行电压为 0.42
kV,直流 1 mA 参考电压≮1.2 kV,雷电残压峰值≯2.6
kV,通流容量(2 ms)为 90 A。
5 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的选择
选用功率因数型自动补偿控制器。功率因数控制
> = 姨 3 =1.8
(4)
式中: 为熔断器额定电流,A; 为并联电容器的
容量,kvar; 为计算系数,当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 525
V 时,= 1.8
×103 =1.98≈2。
姨 3 ×525
因此,并联电容器实际输出容量为 60 kvar 时,上
口熔断器熔断体额定电流 为 2×60=120(A),选额定

串联电抗器及其电抗率的选取

串联电抗器及其电抗率的选取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及电抗率的选择1 前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

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

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

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多层治理、分级协调的原则。

在地区的配电和变电系统中,选择主要电能质量污染源和对电能质量敏感的负荷中心设立电能质量控制枢纽点,在这些点进行在线电能质量监测、采取相应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在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母线处的谐波“污染”暂未得到根本整治之前,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谐波放大。

在并联电容器的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串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高次谐波和限制合闸涌流[1],防止谐波对电容器造成危害,避免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

但是串联电抗器绝不能与电容器组任意组合,更不能不考虑电容器组接入母线处的谐波背景。

文章着重就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电抗率的选择方法。

2 电抗器选择不当的后果2.1 基本情况介绍某110kV 变电所新装两组容量2400kvar 的电容器组,由生产厂家提供成套无功补偿装置,其中配置了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容量为144kvar。

电容器组投入运行之后,经过实测发现,该110kV 变电所的10kV 母线的电压总畸变率达到4.33%,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4%的限值[2],其中 3 次谐波的畸变率达到 3.77%,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3.2%的限值[2]。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简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是低压配电站集中无功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对低压系统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电抗器主要作用是抑制谐波和限制涌流(包括并联电容器本身产生的高次谐波)。

因此,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成组出现是非常必要的。

文章根据本人多年从业经验对电容器以及电抗器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前言:在民用建筑中的小功率电机,电梯,计算机,医院中的超声波装置、X射线设备,工业中的机床、焊机、探伤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功率因数很低,吸收了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使系统电流增大,系统损耗增大,供电质量降低。

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可极大地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大大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减少网路中的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能成本。

一.电容器的选择(未串联电抗器):在未串联电抗器的补偿回路中,电容器的选择变得尤为简单,除了要求电容器额定电压要适合系统电压外,主要就是对电容器补偿容量的选择。

则把(4)式带入(3)式可计算出需要补偿的容量。

二.电抗器的选择:在电容器并联补偿回路中串联电抗器,同样要求电抗器的额定电压要满足系统电压要求,最重要的也是对其电抗率k的确定。

(本文只讨论对调谐电抗器的选择,不考虑限制并联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的阻尼电抗器的选择)(1)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主要为3次,选择电抗率大于12%的串联电抗器;(2)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主要为5次以上,选择电抗率大于4.5%的串联电抗器;(3)由于本文只是对低压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讨论,没有对谐波谐振和放大率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相关文献:对于采用0.1%~1%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3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

三.电容器的选择(串联电抗器):在电容器并联补偿回路中串联电抗器之后,电容器两端电压基波Uc已不再是系统额定电压Us,并且会大于系统额定电压Us,如果此时选择的电容器额定电压还是系统额定电压,电容器就会严重发热,缩短使用寿命,严重者甚至烧毁。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1电抗器的作用串联电抗器顾名思义就是指串联在电路中电抗器(电感),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行业内的串联电抗器主要是指和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电抗器和电容器串联后构成谐振回路,起到消谐或滤波的作用,而电抗器在谐振回路中起的作用如下:1.1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

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以保护电容器和便于选择配套设备。

加装串联电抗器后可以把合闸涌流抑制在1+电抗率倒数的平方根倍以下。

国标GB50227-2008要求应将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通常为10倍左右),为了不发生谐波放大(谐波牵引),要求串联电抗器的伏安特性尽量为线性。

网络谐波较小时,采用限制涌流的电抗器;电抗率在0.1%-1%左右即可将涌流限制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以减少电抗器的有功损耗,而且电抗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在电容器柜内。

采用这种电抗器是即经济,又节能。

1.2与电容器组构成全谐振回路,滤除特征次谐波。

串联滤波电抗器感抗与电容器容抗全调谐后,组成特征次谐波的交流滤波器,滤去某次特征次谐波,从而降低母线上该次谐波的电压畸变,减少线路上特征次谐波电流,提高网络同母线供电的电能质量。

1.3与电容器组构成偏谐振回路,抑制特征次谐波。

先决条件是需要清楚电网的谐波情况,查清周围电力用户有无大型整流设备、电弧炉、轧钢机等能产生谐波的负荷,有无性能不良好的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机,尽可能实测一下电网谐波的实际值,再根据实际谐波成分来配置合适的电抗器。

1.4提高短路阻抗,减小短路容量,降低短路电流。

无功补偿支路前置了串联电抗器,当出现电容器故障时,例如电容器极板击穿或对地击穿,系统通过系统阻抗和串联电抗器阻抗提供短路电流,由于串联电抗器阻抗远大于系统阻抗,所以有效降低了电容器短路故障时的短路容量,保证了配电断路器断开短路电流可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

1.5减少电容器组向故障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保护电力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1一般规定1.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

(2)电网谐波水平。

(3)母线短路电流。

(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

(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线、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

(7)布置与安装方式。

(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

1.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

1.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器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1.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

1.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2电容器2.1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a.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O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

b.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

c.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

d.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管电容器。

2.2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

b.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c.应计入接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式中UC一—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U s——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S——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

d.应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容量,并确保安全。

2.3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

a.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b.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

低压电抗器使用说明书

低压电抗器使用说明书
安徽华正电气有限公司
干式电抗器说明书
干式电抗器
使 用 说 明 书
安徽华正电气有限公司
ANHUAZHENG ELECTRIC CO.,LTD.
地 址:合肥市双凤工业区凤麟大道北段 电 话:0551-63363846 传 真:0551-65689398
第 1 页/共 5 页
安徽华正电气有限公司
干式电抗器说明书
七、贮存
1、需仓储的产品,验收完毕后应贮存在干 燥、防雨无粉尘的地方;
2、所有产品应包装贮存在库房内并不能堆 放,且不应同时储存在活性化学药品和腐蚀性 物品;
3、干式电抗器不应户外放置,需短时间户 外放置的应保证包装良好,并垫以木方,垫高 不小于 100mm;
第 3 页/共 5 页
安徽华正电气有限公司
五、产品使用条件
常规产品正常适用条件为海拔不超过 1000 米,环境温度不高于 40℃,如 合同产品超出正常使用条件,应按 GB1094 和 GB10229 的有关规定定额设计调整, 产品将适用于相应环境;
六、产品的运输及装卸
1、电抗器至安装地点的运输方法主要为公路或铁路运输; 2、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天气,应有防雨防雪措施; 3、电抗器在运输过程中,电抗器的倾斜度不大于 30°; 4、起吊电抗器时应同时使用夹件上的四个吊环,对有全包装的电抗器应按 其起吊标志进行起吊; 5、电抗器在起吊时绳与垂线的夹角不得大于 30°(见下图),所有钢丝绳 与吊钩应能承受吊运设备整体的重量的要求; 6、产品装卸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装卸规 程,装卸全过程中,应小心轻放、平衡起吊、 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7、禁止绑拉线圈,垫块、引线等易损件;
干式电抗器分类及用途
(1)串联电抗器:安装在并联补偿电容器装置中,与并联电容器串联连接 用以抑制谐波电流,减少系统电压波形畸变和限制电容器回路投入时的冲击电 流。

浅谈500kV惠州站并联电容器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和作用

浅谈500kV惠州站并联电容器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和作用

由式 f)还可以藿出,当, 一, , ‘ , >o时,即电容器姐回筠皇萼性时 可使谐渡电
漉 碱小. 此抑制谐犍电 因 流的电 抗值窿i足, 一Y , > 的条 又 羹 t - , o 件, 考虐判电 k cl 在 3 0k 台主变的 3k 5V侧分 别装有 3 组并联 电容器装置 , 其装设的 容量 为主 变容量 的 1%, 6 并联 电容器 组采用双星型接线方式( 每相 电容为五并四串)2, 【 双星型同 】 相并接后再 串联 电 抗器 。( 如图 1 所示 )
50 V嚣州站第 1 0k 组电容嚣 常联电抗嚣摄定电感为 1 曲,第 n.m 组审联电抗器额定电 6n 5
感 为 5 n 代 入公 式 ‘)4可博 第 l 电容馨 串 联 电挽 罄 电抗 率 k = i ,第 1.m 组串 , H  ̄ { (’ 蛆 I n % I 联 电抗 醛 电抗 事 k= 25
公式 :
厶=毛 , + 、 一. 帕 5 其中 为n敬谐渡谭电动势; , £ “L£ J . 丹硝为变
成部分, 其主要作 用是抑制谐波和 限制涌流【 , 1 因此, 1 在并联 电 容嚣的回路 中串联电抗器是非常必要的。电抗率是串联 电抗 器的重要 参数。 电抗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它的作 用。 文章主要 对 50 V惠州站并联 电容器 中串联 电抗 器的选择 和作用进 0k 行 分析 介 绍 。
2 基本情况介绍 、
压嚣、 电抗嚣的箐值蓐 k
为电容暑坦昀等值容抗 I 谐敏捷戴: I 放谐镀息电 ' 为 , 为n 渡・
时. K . =l l ‰
岛 ( )可知:警 - 时 ,哗 j 一 式 5 产,
生- 时,辟5 = 时・ ; t . K 皇 钞 当 f 时・瘁 , £ 一 =Xc7时rK ‘ / = = ; 2

并联电容器设计规范标准[详]

并联电容器设计规范标准[详]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电力工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检修方便,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220KV及以下变电所、配电所中无功补偿用三相交流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新建、扩建工程设计.第1.0.3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补偿要求、环境状况、运行检修要求和实践经验,确定补偿容量、选择接线、保护与控制、布置及安装方式.第1.0.4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 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的规定.第1.0.5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1 术语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installtion of high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由高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设备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2.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installtion of low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由低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元件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3.并联电容器的成套装置(complete set of installation for shunt capacitors):由制造厂设计组装设备向用户供货的整套并联电容器装置.4.单台电容器(capacitor unit):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引出端子的组装体.5.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群单台电容器.6.电抗率(reactance ratio):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与并联电容器组的容抗之比,以百分数表示.7.放电器、放电元件(discharge device、discharge component):装在电容器内部或外部的, 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后能将电容器端子间的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低到规定值的设备或元件.8.串联段(series section):在多台电容器连接组合中,相互并联的单台电容器群.9.剩余电压(residual voltage):单台电容器或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 电容器端子间或电容器组端子间残存的电压.10.涌流(inrush transient current):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过渡过电流.11.外熔丝(external fuses):装于单台电容器外部并与其串联连接, 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时用以切除电容器的熔丝.12.内熔丝(internal fuses):装于单台电容器内部与元件或元件组串联连接, 当元件发生故障时用以切除该元件或元件组的熔丝.13.放电容量(discharging capacity):放电器允许连接的电容器组的容量.14.不平衡保护(unbalance protection):利用电容器组内两个相关部分之间的电容量之差形成的电流差或电压差构成的保护.第二章-2 符号1.Qcx:发生n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2.Sd: 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3.n: 谐波次数.4.K: 电抗率.5.I*ym:涌流峰值的标么值.6.β: 涌流计算中计及的电源影响系数.7.Q: 电容器组容量.8.Uc: 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10.S: 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第二章-3 代号1.C: 电容器组.2.IC、2C、3C: 并联电容器装置分组回路编号.3.C1、C2、Cn: 单台电容器编号.4.L: 串联电抗器或限流线圈.5.QS: 隔离开关或刀开关.6.QF: 断路器.7.QG: 接地开关.8.TA: 电流互感器.: 放电器、放电元件.10.FV: 避雷器.11.FU: 熔断器.12.KM: 交流接触器.13.KA: 热继电器.14.HL: 指示灯.15.Uo: 开口三角电压.16.△U:相不平衡电压.17.△I:桥差电流.18.Io: 中性点不平衡电流. 第三章接入电网基本要求第3.0.1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的设计,应按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最优补偿容量和分布方式.第3.0.2条变电所里的电容器安装容量,应根据本地区电网无功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标准《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压技术导则》和《全国供用电规划》的规定计算后确定.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电容器安装容量可按变压器容量的10%-30%确定.第3.0.3条电容器分组容量,应根据加大单组容量、减少组数的原则确定.当分组电容器按各种容量组合运行时,不得发生谐振,且变压器各侧母线的任何一次谐波电压含量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的有关规定.谐振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Qcx=Sd[(1/n^2)-K] (3.0.3)式中:Qcx为发生n次谐波谐振电容器容量(Mvar);Sd为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n为谐波次数,即谐波频率与电网基波频率之比;K为电抗率.第3.0.4条高压并联电容装置应装设在变压器的主要负荷侧.当不具备条件时,可装设在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侧.第3.0.5条当配电所中无高压负荷时,不得在高压侧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第3.0.6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安全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和降低线损的原则设置. 补偿后功率因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第四章电气接线第一节接线方式第4.1.1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在同级电压母线上无供电线路和有供电线路时, 可采用各分组回路直接接入母线,并经总回路接入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当同级电压母线上有供电线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设置电容器专用母线的接线方式.第4.1.2条高压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电容器组宜采用单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二、电容器组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串联组合时, 应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接线方式.第4.1.3条低压电容器或电容器组, 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方式.第二节配套设备及其连接第4.2.1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 可采用高压电容器组与配套设备连接的方式,并装设下列配套设备:1.隔离开关、断路器或跌落式熔断器等设备.2.串联电抗器.3.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4.单台电容器保护用熔断器.5.放电器和接地开关.6.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和电测量用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第4.2.2条低压联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宜装设下列配套元件;当采用的交流接触器具的限制涌流功能和电容器柜有谐波超值保护时,可不装设相应的限流线圈和热继电器.1.总回路刀开关和分回路交流接触器或功能相同的其他元件.2.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3.短路保护用熔断器.4.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5.限制涌流的限流线圈.6.放电器件.7.谐波含量超限保护、自动投切控制器、保护元件、信号和测量表计等配套器件.第4.2.3条串联电抗器宜装设于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侧. 当装设于电容器组的电源侧时,应校验动稳定电流和热稳定电流.第4.2.4条当电容器配置熔断器时, 应每台电容器配一只喷式熔断器; 严禁多台电容器共用一只喷逐式熔断器.第4.2.5条当电容器的外壳直接接地时, 熔断器应接在电容器的两侧.当电容器装设于绝缘框(台)架上且串联段数为二段及以上时,至少应有一个串联段的熔断器接在电容器的电源侧.第4.2.6条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器或放电元件.第4.2.7条放电器宜采用与电容器组直接并联的接线方式. 当放电器采用星形接线时,中性点不应接地.第4.2.8条低压电容器组装设的外部放电器件, 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不接地的星形接线,并直接与电容器连接.第4.2.9条高压电容器组的电源侧和中性点侧.宜设置检修接地开关.第4.2.10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操作过电压保护和避雷器接线方式,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宜设置操作过电压保护.二、当断路器公发生单相重击穿时,可采用中性点避雷器接线方式,或采用相对地避雷器接线方式.三、断路器出现两相重击穿的概率极低时,可不设置两重击穿故障保护. 当需要限制电容器极间和电源侧对地地电压时, 其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抗率为12%及以上时,可采用避雷器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的方式.2.电抗率不大于1%时, 可采用避雷器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的方式.3.电抗率为4.5%-6%时,避雷器接线方式宜经模拟计算研究确定. 第五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 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2.电网谐波水平.3.母线短路电流.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地、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7.布置与安装方式.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第5.1.2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第5.1.3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路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5倍.第5.1.4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 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第5.1.5条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第二节电容器第5.2.1条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且成电容器组.二、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三、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四、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电容器.第5.2.2条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二、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三、应计入接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Uc = {Us/[(√3)S]}.1/(1-K) (5.2.2)式中:1.Uc为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为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3.S为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第5.2.3条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第5.2.4条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 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第5.2.5条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 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第5.2.6条低压电容器宜采用自愈式电容器.第三节断路器第5.3.1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断路器的选择, 除应符合断路器有关标准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并合时,触头弹跳时间不应大于2ms,并不应有过长的预击穿; 10KV 少油断路器的关合预击穿时间不得超过3.5ms.二、开断时不应重击穿.三、应能承受关合涌流,以及工频短路电流和电容器高频涌流的联合作用.四、每天投切超过三次的断路器,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第5.3.2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回路中的断路器, 应具有切除所连接的全部电容器组和开断总回路短路电流的能力. 条件允许时,分组回路的断路器可采用不承担开断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第5.3.3条投切低压电容器的开关,其接通、分断能力和短路强度,应符合装设点的使用条件.当切除电容器时,不应发生重击穿,并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第四节熔断器第5.4.1条电容器保护使用的熔断器,宜采用喷逐式熔断器.第5.4.2条熔断器的时间-电流特性曲线,应选择在被保护的电容器外壳的10%爆裂概率曲经的左侧. 时间-电流特性曲线的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第5.4.3条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选择, 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43倍,并不宜大于额定电流的1.55倍.第5.4.4条设计选用的熔断器的额定电压、耐受电压、开断性能、熔断特性、抗涌流能力、机械性能和电气寿命,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第五节串联电抗器第5.5.1条串联电抗器的选型, 宜采用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油浸式铁心电抗器,并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5.5.2条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宜取0.1%-1%.二、用于抑制谐波, 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取4.5%-6%; 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宜取12%;亦可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率.第5.5.3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合闸涌流限值, 宜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当超过时,应采用装设串联电抗器予以限制.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第5.5.4条串联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 应符合接入处电网电压和安装方式要求.第5.5.5条串联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连接的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其允许过电流值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最大过电流值.第5.5.6条变压器回路装设限流电抗器时, 应计入其对电容器分组回路的影响和抬高母线电压的作用.第六节放电器第5.6.1条当采用电压互感器作放电器时,宜采用全绝缘产品,其技术特性应符合放电器的规定.第5.6.2条放电器的绝缘水平应与接入处电网绝缘水平一致. 放电器的额定端电压应与所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相配合.第5.6.3条放电器的放电性能应满足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 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奢降至50V及以下.第5.6.4条当放电器带有二次线圈并用于保护和测量时, 应满足二次负荷和电压变比误差的要求.第七节避雷器第5.7.1条避雷器用于限制并联电容器装置操作过电压保护时, 应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第5.7.2条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的避雷器、与串联电抗器并联连接的避雷器和中性点避雷器参数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条件进行模拟计算确定.第八节导体及其他第5.8.1条单台电容器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 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第5.8.2条电容器组的汇流母线和均压线的导线截面应与分组回路的导体截面一致.第5.8.3条双星形电容器组的中性点连接线和桥形接线电容器组的桥连接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第5.8.4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所有连接导体, 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第5.8.5条用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支柱绝缘子, 应按电压等级、泄漏距离、机械荷载等技术条件选择和校验.第5.8.6条用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流互感器,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额定电压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二、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最大稳态不平衡电流.三、应能耐受故障状态一的短路电流和高频涌放电流. 并应采取装设间隙或装设避雷器等保护措施.四、准确等级可按继电保护要求确定.第5.8.7条用于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绝缘水平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二、一次额[下电压不得低于最大不平衡电压.三、一次线圈作电容器的放电回路时,应满足放电容量要求.四、准确等级可按电压测量要求确定.第六章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第一节保护装置第6.1.1条电容器故障保护方式应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配置.第6.1.2条电容组应装设不平衡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线岢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二、串联段数为二段及以上的单星形电容器组岢打用电压差动保护.三、每相能接成四个桥臂的单星形电容器组,可采用桥式差电流保护.四、以星形接线电容器组,可采用中性点不平等电流保护.采用外熔丝保护和电容器组,其不平衡保护应按单台电容器过电压允许值整定. 采用内熔丝保护和无熔丝保护的电容器且,其不平衡保护应按电容器内部元件过电压允许值整定.第6.1.3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可装设带有短延时的速断保护和过流保护,保护动作于跳闸.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值,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电容顺组端部引线发生两相短路时,保护的灵敏系数应符合要求; 动作时限应大于电容器组合闸涌流时间.第6.1.4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宜装设过负荷保护, 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第6.1.5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装设母线过电压保护, 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第6.1.6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装设母线失压保护, 带时限动作于跳闸.第6.1.7条容量为0.18MVA 及以上的油浸式铁心串联电抗器装设瓦斯保护.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跳闸.第6.1.8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应有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失压保护,并宜有过负荷保护或谐波超值保护.第二节投切装置第6.2.1条高夺并联电容器装置可根据其在电网中的作用、设备情况和运行经验选择自动投切或手动投投切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兼负电网调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采用按电压、无功功率及时间等组合条件的自动投切.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具有载调压装置时,可采用对电容器组与变压器分接头进行综合调节的自动投切.三、除上述之外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分别采用按电压、无功功率(电流)、功率因数或时间为控制量的自动投切.四、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当日投切不超过三次时,宜采用手动投切.第6.2.2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采用自动投切. 自动投切的控制量可选用无功功率、电压、时间、功率因数.第6.2.3条自动投切装置应具有防止保护跳闸时误合电容器组的闭锁功能,并根据运行需要应具有的控制、调节、闭锁、联络和保护功能; 应设改变投切方式的选择开关.第6.2.4条并联电容器装置,严禁设置自动重合闸.第七章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第一节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第7.1.1条220KV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 宜在主控制室内控制, 其他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就地控制.第7.1.2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 宜采用一对一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回路,应具的防止投切设备跳跃的闭锁功能.第7.1.3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与相应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应设置闭锁装置.第7.1.4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应设置断路器的位置信号、运行异常的预告信号和事故跳闸的信号.第7.1.5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应具有电容器投入和切除的信号. 第二节测量仪表第7.2.1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所连接的母线, 应有一只切换测量线电压的电压表.第7.2.2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 应装设无功功率表、无功电度表及每相一只电流表.第7.2.3条当总回路下面连接有燕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时, 总回路应装设双方向的无功率表,并应装设分别计量容性和感性的无功电度表.第7.2.4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中, 可仅设一只电流表. 当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同接一条母线时,宜在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中装设无功电度表.第7.2.5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应具有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因数表.第八章布置和安装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8.1.1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设计, 应利于分期扩建、通风散热、运行巡视、便于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第8.1.2条高压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当地实距经验, 选择屋外布置和屋内布置.一般地区宜采用屋外布置;严寒、湿热、风沙等特殊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宜采用屋内布置.屋内布置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应防设置防止凝露引起的污闪事故的措施.第8.1.3条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 应根据设备适用于的环境条件确定采用屋内布置或屋布置.第8.1.4条屋内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的开关柜, 不宜同室布置.第8.1.5条低压电容器柜和低压配电屏可同室布置, 但宜将电容器柜布置在同列屏柜的端部.第8.1.6条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的铜、铝导体连接, 应采取装设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第8.1.7条电容器组的框(台)架、柜体结构件、串联电抗器的支(台)架等钢结构构件,应采用镀锌或其他的有效的防腐措施.第8.1.8条高压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和周围地面的处理, 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在屋外电容器组外廓1m范围内的地面上,宜铺设卵石层或碎石层,其厚度应为100mm,并海里高于周围地坪.二、屋内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应有防止液体溢流措施. 屋内其他部分可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第8.1.9条低压电容器室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少浆抹面并压光.第8.1.10条电容器的屋面防水标准,不得低于屋内配电装置室. 第二节高压电容器组的布置和安装设计第8.2.1条电容器组的布置,宜分相设置独立的框(台)架.当电容器台数较少或受到地限制时,可设置三相共用的框架.第8.2.2条分层布置的电容器组框(台)架,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四周和层间不得设置隔板.第8.2.3条电容器组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应符合表8.2.3的规定:电容器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mm) 表8.2.3━━━━━━━━━━━━━━━━━━━━━━━━━━━━━━名称最小尺寸──────────────────────────────电容器(屋内、屋外):间距100排间距离200电容底部距地面:屋外300屋内200框(台)架顶部至顶棚净距: 1000━━━━━━━━━━━━━━━━━━━━━━━━━━━━━━第8.2.4条屋内外布置的电容器组, 在其四周或一侧应设置维护通道,其宽度洞庭湖小于1.2m. 当电容器双排布置时,框(台)架和墙之间或框(台)架相互间可设置检修走道,其宽度不宜小于1m.注:1.维护通道系指正常运行时巡视、停电后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的通道.2.检修走道系指停电后维护检修工作使用的走道.第8.2.5条电容器组的绝缘水平,应与电网绝缘水平相配合.当电容器与电网绝缘水平一致时,应将电容器外壳和框(台)架可靠接地; 当电容器的绝缘水平低于电网时,应将电容器安装在与电网绝缘水平相一致。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50227-2017)【可编辑】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50227-2017)【可编辑】

目次1 总则............................................ ( 1)2 术语、符号和代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2.3 代号 (4)3接入电网基本要求 (6)4 电气接线 (8)4.1 接线方式 (8)4.2 配套设备及其连接 (9)5电器和导体选择.................................... ( 13)5.1 一般规定 (13)5.2 电容器 (13)5.3 投切开关 (15)5.4 熔断器 (16)5.5 串联电抗器........................................ ( 16)5.6 放电线圈 (17)5.7 避雷器 (18)5.8 导体及其他 (18)6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 ................................ ( 19)6.1 保护装置 (19)6.2 投切装置 (21)7 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和测量仪表 (23)7.1 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 (23)7.2 测量仪表 (23)8 布置和安装设计 (25)8.1 一般规定 (25)8.2 并联电容器组的布置和安装设计 (26)8.3 串联电抗器的布置和安装设计 (27)9 防火和通风 (29)9.1 防火 (29)9.2 通风 (30)附录A 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计算 (31)本规范用词说明 (32)引用标准名录 (33)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 1)2 Terms , symbols and codes (2)2.1 Terms (2)2.2 Symbols (4)2.3 Codes (4)3 Basic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on into network (6)4 Electrical wiring (8)4.1 Modes of wiring (8)4.2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its connection (9)5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conductors (13)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5.2 Capacitor ..................................................................................... ( 13)5.3 Switch (15)5.4 Fuse (16)5.5 Series reactor .............................................................................. ( 16)5.6 Discharge coil (17)5.7 Lightning arrester ..................................................................... ( 18)5.8 Conductor and others ................................................................. ( 18)6 Protection devices and switching devices (19)6.1 Protection devices ...................................................................... ( 19)6.2 Switching devices (21)7 Control circuits , signal circuits and measuringinstruments (23)7.1 Control circuits and signal circuits (23)7.2 Measuring instruments (23)8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design (25)8.1 General requirements (25)8.2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design for shuntcapacitor banks (26)8.3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design for seriescapacitor banks (27)9 Fire prevention and ventilation (29)9.1 Fire Prevention (29)9.2 Ventilation (30)Appendix A Calculation of inrush current whenconnecting capacitor banks to the grid (3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3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3)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检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串联电抗器及其电抗率的选取

串联电抗器及其电抗率的选取

such factors
as
the main harmonic frequen- conditions of the de—
cy,capacitor capacity,short-circuit capacity of bus and permissible vice. Keywords:shunt capacitor devices;series reactor reactance plification;harmonic resonance
动,一般不宜超过母线电压的2.5%,而△∥c,*
Q。/S。,所以电容器组的分组容量不宜过大。 从表l可知,当Q。/Sd>0.02时,若lj}=O.06,
・60・
为x’。。,而电抗器电抗率k下降为k’,是否会出现
万方数据
第3l卷第3期 2010年6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Power Capacitor&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2.Hefti Huawei automtizatian Co.,Ltd.,Hefei
230011,China)
se-
Abstract: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danger of harmonics,one effective measure is to put reactor in



5)五一方<o,Xe・+丘t(.|}一方)=0。这时,
图l供电系统示意图与等值回路图
L一一∞;屯-++∞
也就是谐波电流,^在电容器回路阻抗与系 统阻抗之间发生并联谐振,,^得到极大的放大,这 是绝对需要避免发生的。 从上述讨论可知,对同一系统,由于后值不 同,其运行状况截然不同,因此正确选择k值是十 分重要的。

电抗器规范

电抗器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以下简称电抗器)的设计选择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自然环境等,合理地选择其技术参数;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和配电所中新建或扩建的6~63KV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电抗器的设计选择。

第1.0.3条本标准所指电抗器是串联于高压并联电容器回路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用于限制合闸涌流,减轻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和防止发生系统谐波谐振。

第1.0.4条电抗器的设计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环境条件第2.0.1条电抗器的基本使用条件:一、安装场所:户外或户内;二、环境温度:-40℃~+40℃;-25℃~+45℃;三、海拔:不超过1000m;四、相对湿度:对于户内电抗器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日平均不超过95%;五、地震裂度:设计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六、户外式最大风速为35m/s;七、电抗器的外绝缘泄漏比距不应小于2.5cm/KV。

对于重污秽地区可以取3.5cm/KV。

第2.0.2条选用电抗器时,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当环境条件超出其基本使用条件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向制造厂提出补充要求,制造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产品;二、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户内布置、水冲洗、减震装置等。

第三章技术参数选择第一节电抗率的选择第3.1.1条电抗率的选择,应使装置接入处n次谐波电压含量和电容器上n次谐波电压值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3.1.2条当仅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宜选用电抗率为0.1%~1%的电抗器。

第3.1.3条为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4.5%~6%的电抗器;抑制3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12%~13%的电抗器。

第3.1.4条在电力系统谐波电压较大时,应由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属单位负责采取限制谐波的措施,在采用交流滤波电容器装置时,电抗器应按滤波电抗器的要求选择。

《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GB50227

《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GB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95条文说明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西南电力设计院1 总则1.0.1 本条为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本条强调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要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技术上把安全可靠放在首位,在设计的技术经济综合指标上要体现技术先进,同时要为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的重点是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要求作规定。

用户的低压无功补偿,基本上是选用制造厂生产的低压电容器柜而极少作装置的整体设计,因此,对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仅在电容器柜设备选型和安装设计方面作了必要的技术规定供遵循。

1.0.3 本条为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原则的共性要求。

工程设计要考虑各自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实践经验,不能一概而论。

本规范的一些条文规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正确理解,合理运用。

1.0.4 为使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正确,达到运行可靠,本条强调设备选型要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这些标准有《低电压并联电容器》、《高电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以及《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

1.0.5 本条明确了本规范与相关规范之间的关系。

本规范为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和低压电容器柜选型与安装设计的统一专业技术标准。

除个别内容在本规范中强调而外,凡在国家现行的标准中已有规定的内容,本规范不再重复。

2 术语、符号、代号本规范为新编国家标准,为执行条文规定时正确理解特定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列入了一些术语,以便查阅。

同时,将条文和附录中计算公式采用的符号和图例中的代号纳入本章集中列出。

条文和附录中计算公式的符号按本专业的特点和通用性制订。

电容电抗器组合

电容电抗器组合

在低压无功补偿方案中,并联补偿电容器串联滤波电抗器不仅可以抑制合闸时的瞬时涌流,而且可以抑制、吸收谐波电流,具有滤波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能。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 6%的串抗) ,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

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串联电抗器有以下建议
(1)新建变电所的电容器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必须慎重,不能与电容器任意组合,必须考虑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谐波背景。

(2)对于已经投运的电容器装置,其串联电抗器选择是否合理须进一步验算,并组织现场实测,了解电网谐波背景的变化。

对于电抗率选择合理的电容器装置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小电容器组的容量。

(3)电容器组容量变化很大时,可选用于电容器同步调整分接头的电抗器或选择电抗器混合装设。

02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并联电容器串电抗器具有调谐作用,单独根据谐波成分来定,如果是5、7次以上谐波需配7%的调谐电抗。

如果是3次谐波比较重,得配14%的调谐电抗。

在选择匹配过程中,电容、电抗最好是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

通过上述的内容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类设备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如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联系南京首科机电有限公司了解详情。

在电容补偿柜内加装电抗器

在电容补偿柜内加装电抗器

电容无功补偿柜在电容补偿柜内加装电抗器,电容与电感是如何连接的,最好能提供原理图答:电抗器和电容器串联,其作用:在发生短路时,电抗器上的电压降较大,所以也起到了维持母线电压水平的作用,使母线上的电压波动较小,保证了非故障线路上的用户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配电柜中的电容工作原理感性负载是需要吸纳电网的有功及无功电流运行的,从而使电网增加无功电流的输送,电网线损耗增大。

电容柜根据线路感性负载耗用无功电流自动投入所需电容器量提供适当的无功电流,从而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电容柜无功补偿原理2014-2-21 09:13|发布者: admin|查看: 47|评论: 0摘要: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

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

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

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

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一、前言在笔者所接触的低压配电施工图中,发现施工图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均接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

但令人费解的是,所串电抗器无任何规格要求,无技术参数的注明,只是在图中画了一个电抗器的符号而已。

而所标电容器的容量,也只是电容器铭牌容量而已,实际运行时,最大能补偿多少无功功率,也不得而知。

应引起注意的是,电抗器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它要根据所处低压电网负荷情况,变压器容量,用电设备的性质,所产生谐波的种类及各次谐波含量,应要进行谐波测量后,才能对症下药,决定电抗器如何选择。

但往往是低压配电与电容补偿同期进行,根本无法先进行谐波测量,然后进行电抗器的选择。

退一步说,即使电网投入运行,进行谐波测量,但用电设备是变动的,电网结构也是变化的,造成谐波的次数及大小有其随意性,复杂性。

因此正确选用电容器所用的串联电抗器也成为疑难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随便一个电抗器的符号或口头说明要加电抗器那么简单了。

不得随意配合,否则适得其反,造成谐波放大,严重时会引发谐振,危及电容器及系统安全,而且浪费了投资。

有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正确选用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问题,将本人研究的一点心得,撰写成文,以候教于高明。

二、电力系统谐波分析及谐波危害电力系统产生谐波的原因主要是用电设备的非线性特点。

所谓非线性,即所施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非线性关系。

例如变压器的励磁回路,当变压器的铁芯过饱和时,励磁曲线是非正弦的。

当电压为正弦波时,励磁电流为非正弦波,即尖顶波,它含有各次谐波。

非线性负载的还有各种整流装置,电力机车的整流设备,电弧炼钢炉,EPS,UPS及各种逆变器等。

目前办公室里电子设备很多,这里存在开关电源及整流装置,其电流成分也包含有各次谐波,另外办公场所日光灯及车间内各种照明用的气体放电灯,它们也是谐波电流的制造者。

日光灯铁芯镇流器及过电压运行的电机也是谐波制造者。

目前所用的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多接成“Δ”型,这样三次谐波因相序相同,即零序的感应的三次谐波电流在三角形绕组内环流,不易窜入电网。

磁路过饱和而产生的谐波类似六脉动整流回路,主要产生6K±1次谐波,多为5次,7次,11次等。

据有关人员实测表明,电力机车及电弧炉供电系统3次谐波较多,而办公楼及普通工厂车间5次与7次谐波为主。

由于低压配电不涉及电弧炉及电力机车,这样矛盾的焦点集中于5次谐波治理抑制上了。

谐波造成的设备过载及线路损耗增加,降低了输电能力,高次谐波电流又引起系统电压畸变,从而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

对于低压电网的补偿用电力电容器,危害更为严重。

深圳某电子厂,由于低压电网谐波,接入的并联补偿电容器,运行不到一周,皆鼓肚损害,其接头及投切用接触器接线端子烧蚀熔化冒火,电气值班人员只得采用电气用手提灭火设备进行灭火,然后退出运行。

电容器生产厂家亲赴现场用谐波测试仪实测,结果证实是谐波严重造成,而非电容器质量所致。

三、串联电抗器的作用低压电网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串联电抗器的作用电抗器作用为:1) 限制电容器投入时合闸涌流当电容器投入的瞬间,由于电容器无充电,无反向电势,合闸瞬间,如同短路,只有线路的阻抗起限制电流作用,因此瞬时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百倍以上,不过时间短促,仅持续毫秒或微秒级。

由于接入电网的电容器为多组组合,当投入或切除任一组电容器时,其它运行的电容器会向投切电容器进行充放电,这也是俗称的电容器组背对背效应,增加了电容器的投切困难。

尽管目前采用电容器投切专用接触器,此接触器带有操作时接入的过渡电阻进行限流,但还是经常损坏接触器,电容器柜内投切用接触器可谓十足的易损元件了。

2) 防止电网谐波放大及谐振的发生3) 限制操作过电压4) 限制短路电流当电容器发生短路故障时,能限制系统向电容器短路点注入短路电流。

当系统其它地方发生短路或电抗器电源侧发生短路时,能限制电容器向系统的反馈电流。

5) 抑制流向电容器的高次谐波,使之不使电容器过电流损坏。

众所周知,谐波次数越高,电容器呈现的阻抗越低,这样造成大量谐波电流涌入。

若不采取措施,如对电网采取谐波控制或串联电抗器,电容器很难胜无功补偿作用,很快由于涌波涌入造成过流而损坏。

6) 对某次谐波来说,串联电抗器与电容器的组合,只要合理搭配,可起到滤除部分某次谐波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滤除某次部分谐波,只是补偿回路的一点附加作用,绝不能作为滤波器使用,否则,则影响了无功补偿的初衷。

有人会疑问,不是防止电容器过流,要限制电容器谐波涌入吗,怎么又允许某次谐波容易涌入呢?问题很容易解答,电容器允许使用在电流达1.35倍额定电流下长期工作,可充分挖掘这部分潜力,让它兼有一点滤波的作用。

另外,电抗器与电容器要合理搭配,不得使电抗器与电容器发生串联谐波,使之回路电流达到短路电流水平而损坏元件的设备,也不能使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回路呈容性,以便防止回路与系统感抗发生并联谐振而使谐波被放大污染系统。

四、串联电抗器的正确选择要正确选用电抗器,首先要了解所在电网谐波情况,或经测量(这对新建单位是不现实的)或根据电网结构,用电设备情况,预测电网谐波情况,然后再决定电抗器的参数。

电抗器选择原则是,若想兼有滤除某次谐波作用,应使电抗与电容接近串联谐振,而达到谐振的条件是电抗与容抗相等,即nXL =Xc/n ,XL=Xc/n2 式中,n为谐波次数,XL·Xc为电抗器与电容器工频电抗。

1. 如果电网清洁,各高次谐波含量很少,可选择电抗率K为0.1%-1%。

这样,电抗体积小,成本低,但能限制合闸涌流为额定电流的10倍以内。

2. 如果电网3次谐波突出,除限制涌流外,尚能滤除部分3次谐波,以便清洁电网。

选择的原则是,即使电容电抗接近谐振,但不能达到谐振。

如果达到谐振,对3次谐波而言,3XL =Xc/3, XL=Xc/9=0.111Xc对于5次谐波XL=Xc/25=0.04Xc对于7次谐波XL=Xc/49=0.0204Xc对于9次谐波XL=Xc/81=0.012Xc对于11次谐波XL=Xc/121=0.0083Xc上述各式中,XL及Xc为基波(工频)情况下,电抗器及电容器的阻抗。

满足上述条件是电抗与电容发生谐振的条件,选用时以不得发生谐振为前提,但不使谐波被放大,应使回路呈感性。

现引入一个参数,即电抗率K,它是串联回路的电抗器的电抗与电容器的容抗之比的百分数,即K=XL /XC%由此可见,发生串联谐振时,分别对3次,5次,7次,9次及11次谐波,电抗率分别为11.1%,4%,2.04%,1.2%及0.83%。

但选择电抗器电抗率时,不但要接近谐振频率,还要使回路呈感性。

这样一来,若电网3次谐波突出,选电抗率K为12%-13%。

若5次谐波突出,选K为4.5%-7%。

若5次与3次均突出,选取电容器组分别串电抗率K为4.5%-7%及12%-13%的电抗器。

至于电抗器的容量,它等于所串电容器容量乘以电抗率,即QL =KQC。

一般说来,只要给出所接电容器容量及额定电压,及要求的电抗器电抗率。

至于电抗器额定绝缘电压、容量及额定电流等参数,由电抗器制造厂自行合理地解决了,不必要求用户提供其它要求参数。

五、串入电抗器后,电容器端电压及补偿容量的变化由于系统电压不变,而电抗器压降又与电容器上压降刚好相位相反,这样必然造成电容器端电压升高。

由于电抗率是电抗器电抗值与电容器容抗值之比的百分数,电抗器上的压降必然为电容器上的压降乘以电抗率了。

即Uc-UL =UN(Uc,UL,UN分别为电容器,电抗器及系统电压)Uc-kUc=UNUc(1-k)=UNUc=UN/(1-k)由此可见,串电抗后,电容器电压升高非1+k倍,而是1/(1-k),这样,串入电抗后,电容器端电压升高,其升高倍数如表所示。

弱。

由于串电抗造成电容器端电压升高,必须采用适合此电压的电容器,即选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容器。

这样组合下来,实际电压又不一定正巧与所选电容器额定电压一级,一般都小于电容器额定电压。

由于电容器在小于额定电压下运行,实际补偿容量又低于电容器铭牌所标容量,真是一环扣一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了。

为说明上述问题,现举例如下:某项目,系统电压U=400v.每回路补偿电容器为30Kvar,串入电抗率K=7%,求:电N容器运行时实际电压,如何选择电容器额定电压及实际补偿容量。

计算步骤为:/(1-k)=400/(1-7%)=430v1) 电容器实际承受电压Uc=UN选择电容器额定电压为480v(选440v,450v的也能满足要求),电抗=430v-400v=30v,或UL=kUc=7%*430=30v。

器实际压降为UL2) 额定电压480v电容器,实际承受电压为430v,实际生产的无功功率为额定无功的(430/480)2=0.8025倍。

自身发出的无功Q=30*0.8025=24.075(Kvar)3) 电抗器吸收电容器发出的无功功率的7%4) 电容器实际向电网发出额定功率的0.8025*(1-7%)=0.7463倍,即30*0.7463=22.39(Kvar)5) 电容器串入电抗器后实际电流如上述的例子,30Kvar电容器,额定电压480v,额定电流为=30/(*0.48)=36.1A.实际运行时,承受电压为430v。

IN实际电流为I=I*(430/480)=36.1*(430/480)=32.3AN或者I=Q/(*0.43)=24.075/(*0.43)=32.3A这样,选择回路导体及投切元件只能按32.3A选择,不能按系统电压400V,电容器30Kvar求得。

对于额定电压400V,容量30Kvar的电容器,其电流都为I=30/(*0.4)=43.3A.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串电抗器并联补偿电容器回路,各参数要通过计算求得。

到底补偿多少,有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要有明确的交代。

目前设计单位只要求电抗器,其它不再过问,即电气成套厂更加随意,为节约投资,电抗率选用电抗率宁低勿高,宁选铁芯电抗器而不选空芯电抗器。

电容器柜铭牌上的补偿容量按各电容器铭牌容量之和,这样一样来和实际情况差别太远了。

六、严防补偿电容器对谐波放大接入母线的无功补偿用电容器,电容电抗系统能与电力系统组成并联谐振回路。

如果某次谐波电流频率,电容电抗会流过很大的谐振电流,可达原有电网谐波电流数十倍,电容器端电压也产生很高过电压,此种情况称为谐波放大。

当系统存在谐波时,并联补偿用电容器支路串入电抗器,而系统若忽略电阻,则安全呈感性,可用等效电感表示。

等效电路图见图一。

图一. 等效阻抗图图中In 为系统某次谐波电流,也看作由一恒流源发出,L2为系统等值电感,L1为电容器所串电抗器电感,C为补偿电容的电容。

流入系统的谐波电流为Ins,流入电容器的谐波电流为Ins,由此可得I ns =In*(jωL1+1/jωc)/(jωL1+1/jωc+jωL2)=In /﹛1-[ωL2/﹙1/ωc-ωL1﹚]﹜如果ωL2/(1/ωc-ωL1)=1时,Ins→∞即1/ωc-ωL1=ωL2时,进入系统的某次谐波被放大至无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