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增效策略及研究进展_陶累累

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增效策略及研究进展_陶累累
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增效策略及研究进展_陶累累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瘤效果,又可分为过继性NK细胞治疗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该疗法优势在于起效快,体内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过继性T细胞治疗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的重点,但对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细胞无效。而NK细胞由于表达MHCⅠ类分子的抑制性受体——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可以杀灭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随着对NK调节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目前NK细胞逐渐受到了关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已经完成了一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2),从中可以看出,既往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并不乐观。不过新型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出现,如CIK、Xcelerated cell等,给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正在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目前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最成功的例子是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EB病毒(EBV)相关淋巴瘤。DLI介导抗肿瘤效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有T细胞和(或)DC参与,其靶抗原是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白血病特异性抗原。其临床缓解有迟发性特点,通常发生在DLI后数周到数月间,符合T细胞介导的典型获得性免疫应答特点。Schmid等的研究表明,DLI 治疗后,超过6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CML患者可获得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CR),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2年存活率可提高约10%。DLI治疗的最严重副作用是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通过调整淋巴细胞的输注次数和数量减轻该副作用。 病毒引起的淋巴瘤保留了病毒基因表达,是过继性细胞治疗的理想靶点,因为患者体内的T细胞受体库中具有病毒蛋白高亲和力受体。Haque等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表明,采用异基因EBV特异性CTL,治疗传统治疗无效的EBV阳性的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治疗后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52%,CR为44%,提示该疗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过继性T细胞治疗的主要缺陷是部分肿瘤的抗原性弱,造成肿瘤特异性抗原高亲和力T细胞缺乏,或患者化疗后体内残存的T细胞缺乏肿瘤特异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基因修饰T细胞增强抗肿瘤能力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Morgan等通过逆转录病毒,用T细胞黑素瘤相关抗原MART-1的特异T细胞受体(TCR)转染自体T细胞,治疗17例标准治疗无效的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结果显示15例患者体内的基因修饰T细胞存活超过90天,2例患者达CR并持续超过18个月。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生物制品临床部 2020年7月

目录 一、概述 (3) (一)前言 (3)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4) (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特性 (4) 二、临床试验设计 (6) (一)一般考虑 (6) 1、研究人群 (6) 2、受试者者保护和临床安全性 (9) 3、个体化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 (11) (二)探索性临床试验 (12) 1、探索性试验的目的 (12) 2、剂量探索和剂量递增 (13) 3、对照设计 (15) 4、给药间隔 (16) 5、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 (16) (三)确证性临床试验 (17) 1、对照和设盲 (17) 2、疗效和安全性 (18) 三、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 (19) (一)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 (19) (二)上市后研究或监测 (21) 参考文献 (21)

一、概述 (一)前言 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该指导原则发布以来,我国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或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或活化,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发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清除肿瘤细胞、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等异常细胞的治疗方法,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治疗性疫苗等。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目前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热点类型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以及T细胞受体嵌合T细胞(T-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等,此外,还存在基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其它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等。 当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时,应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E6等一般性原则要求。同时,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细胞来源、类型、体外操作等方面异质性较大,治疗原理和体内作用等相较传统药物更加复杂。为了获得预期治疗效果,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可能需要通过特定的手术措施、给药方法或联合治疗

肺癌免疫治疗的进展

!!作者单位""##M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 肺癌免疫治疗的进展 白!澎!综述!张沪生!王毓洲!审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实验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肺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分为" 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抗肿瘤抗体及其导向治疗$过继性免疫治疗$抗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及基因治疗& !关键词"!肺肿瘤) 免疫治疗!!肺癌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现肺癌患者超过"千万$占全世界新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J @[&仅$###年就有")##万人死于肺癌&由于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寻找治疗肺癌的其它方法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科研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再次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近年来在肺癌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及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或受到抑制时$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抗肿瘤免疫反应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而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免疫监视理论认为$正常机体每天都会有少量细胞发生恶变$而机体的免疫系统则在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细胞,P 细胞及其产生的相应抗体$以及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条途径将这些恶变细胞清除&但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是有限的&当机体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 大量细胞发生恶变时$免疫监视系统不能及时将其完全清除$而肿瘤细胞又可通过抗原调变,分泌封闭因子及免疫抑制因子或使机体逐渐对其产生免疫耐受等途径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使肿瘤得以在体内进一步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学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发现患有感染性疾病的肿瘤患者$其预后往往要好于不伴有感染性疾病的肿瘤患者$并由此联想到这种现象有可能与免疫刺激有关&以后$人们又逐步观察到机体的某些抗癌免疫反应,机体对 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并发现个别肿瘤有自发消退的情况$ 因而认识到肿瘤与免疫有密切的关系&早年人们采用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来治疗肿瘤$取得了初步效果&自$#世纪M #年代以来$生物技术$特别是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肿瘤的免疫治疗得到了飞速进展$ 并逐步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而免疫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内容之一$具备其特有的优势"首先$即使是类似于复杂蛋白质中单个氨基酸改变这种极其微小的变化也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免疫系统可对自体正常成分,异己成分及病变成分加以区别$因此不会产生化疗,放疗等疗法引起的强烈的甚至是致死性的毒副作用&其次$免疫系统可对常规方法不能发现和根除的肿瘤细胞隐匿性微转移灶加以清除$因此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患者术后辅助 治疗措施$其前景是乐观的*"+ &目前认为$ 免疫疗法能清除少量播散的肿瘤细胞$而对于实体瘤作用有 限*$ +& %!肺癌的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许多物质#主要是微生物及其制剂%可以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活性$非特异性的增强免疫功能&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就是通过这些物质的刺激$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这种方法不依赖于肿瘤抗原的识别$也不受&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F O <&%限制&自$#世纪!#年代以来$ 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等相继应用于临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微生物制剂得到研究和应用&日本学者采用溶链菌制剂#X V <>)$%雾化吸入法治疗支气管肺泡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入肺泡内的X V <>)$在局部激活了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诱导抗肿瘤细胞毒活性并产生多种细 胞因子#如S Y <$,:&A <(等%*)+&1 9Q 9G 3,3等将"!$#个手术切除原发灶后的非小细胞肺癌 #&1O Y O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X V <>)$辅 !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年E 月第$>卷增刊!1-0,%-57*.1I 5A 3.-*4+B -C10*$26+J $##>$K 38J $>$16778  万方数据

2020-2021一种能够改进免疫治疗的分子策略(完整版)

2020-2021一种能够改进免疫治疗的分子策略(完整版) 免疫疗法利用个体的免疫系统与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作斗争。在患癌症期间,免疫系统往往无法检测和破坏癌细胞;而在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期间,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免疫疗法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帮助并指导进行更有效的反应,单克隆抗体和过继性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尽管免疫疗法为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获益,但许多疗法并不能治愈,只是针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而且在区分健康细胞和患病细胞方面缺乏特异性,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物材料的自发组装是很有前途的技术,可以帮助解决免疫疗法面临的一些限制,并且揭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现在的挑战仍然是利用这些指导性的见解进而推动开发新的免疫疗法进入临床环境中。今年发表在Accounts chemical research(IF:2)的一篇综述中,对自发组装技术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概述 免疫疗法通过促进免疫反应来抗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治疗癌症时,免疫疗法试图增强免疫反应,以摧毁原本逃避和抑制免疫

系统的癌细胞。而在癌症发生期间,免疫系统往往无法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反应,因为肿瘤上的许多抗原与健康宿主细胞上的抗原难以区分。 此外,癌细胞通过过度表达PD-1和CTLA-4等分子来主动抑制免疫系统。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期间,新的免疫疗法正在利用分子靶向特异性,与可能使患者免疫受损的现有抑制相比具备一定优势。 虽然目前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变革性的获益,但免疫疗法在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局限性仍然体现在缺乏特异性方面,主要包括靶向性或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的特异性。 免疫疗法可能会产生不受控制的免疫毒性,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副作用。而正如本文所强调的,自发组装技术主要通过控制免疫信号的出现,进而在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驱动更有效的免疫治疗反应。 自发组装技术为改进免疫疗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生物材料作为非常有前途的技术,目前已经能够克服上述免疫疗法的某些局限性。自发组装材料是一类生物材料,它们在水溶液中自发组装,形成熵有利的结构。由于组装的自发性,自发组装材料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从而实现了简单、低能耗、可扩展的制造方法。 此外,控制自发组装的精确结构和相互作用减少了异质性、表征的复杂性

免疫细胞过继转移在肿瘤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徐迎新

免疫细胞过继转移在肿瘤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徐迎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 近来随着CAR-T治疗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重大进展,以及保护体内T细胞的PD-1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取得一定疗效,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大药厂和资本市场向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进发。人们开始认识到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细胞过继转移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巨大前景。虽然免疫治疗突然热起来了,给一直以来坚持在该领域耕耘的科学家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的分析免疫细胞过继转移在肿瘤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的复杂性 实体肿瘤的治疗是集手术(包括各种微创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心理治疗、营养代谢调整于一体的综合治疗。要使生物免疫治疗获益,首先要重视对每一肿瘤患者首诊时的总体治疗方案的顶层设计,生物免疫治疗与其它治疗方法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协调。选择何种手段处理局部病灶,生物免疫治疗的时机,如何将免疫细胞过继转移与靶向抗体结合应用,如何利用化疗或抗体减低抑制性免疫因素(包括Treg等)都对免疫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根据我们的经验,免疫细胞过继转移应从围手术期开始,贯穿术后全程。要获得长期生存还要不断进行免疫功能监测随访,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加强免疫。因此,负责实施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医师,应该对肿瘤综合治疗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能提出适合病人具体情况的建议方案. 在免疫细胞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胞制备使用统一培养体系,每个患者的细胞会反应不同,包括数量和表型。这与肿瘤的病种,疾病分期,是否合并

其它病毒感染,是否进行过其它治疗,免疫细胞初始治疗还是继代治疗,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需要从临床角度分析和把握;另一方面需要在细胞制备过程中,对不同患者的细胞培养条件进行必要的调整。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靶向性问题 当前解决肿瘤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靶向性或特异性问题主要依靠荷载肿瘤抗原的DC在体内诱导或在体外诱导并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直接从肿瘤内浸润淋巴细胞(TIL)或引流区淋巴结内淋巴细胞(TDLN)中扩增CTL,基因工程技术构建CAR-T和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目前治疗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获得了90%的完全缓解率,治疗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也获得了87%的完全缓解率,说明经基因修饰的CAR-T具有强大和比较持久的杀瘤效果。但细分析起来,其靶向的分子CD19和CD20是人体正常B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这就意味着该治疗的目标是清除血液甚至骨髓中所有的B 细胞,包括淋巴瘤细胞。该治疗的实质相当于清髓。当然,B淋巴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可以长期由外源性补充免疫球蛋白来部分替代。然而,对实体肿瘤来说,它们缺乏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异性靶点。已发现的实体肿瘤细胞的一些相关抗原表位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只是表达量的高低不同。CAR-T对具有低表达量靶点的正常组织细胞的攻击会产生“脱靶效应”,其副作用是很严重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实体肿瘤组织细胞的高度异质性(包括具有不同干性或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支持肿瘤生长的可能异化的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多基因改变、在免疫压力下的自我调变等生物学特性,使得抗单一靶点的治疗在临床上很难大范围奏效。因此,笔者认为: 1)从特异性免疫源头的抗原提呈细胞(如DC)切入,打破免疫耐受,恢复正

肿瘤过继免疫细胞治疗靶抗原选择的新视野_魏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http ://www.biother.org Chin J Cancer Biother ,Apr.2015,Vol.22,No.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5.02.009 ·专家论坛· 肿瘤过继免疫细胞治疗靶抗原选择的新视野 魏枫,任秀宝(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免疫室,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15BAI12B12);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13JCYBJC41400,No.14JCTPJC00476)。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of China (No.2015BAI12B12),and the Tianjin Application Foundation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Prgram (No.13JCYBJC41400,No.14JCTPJC00476 ) 魏枫200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郝希山院士。2008 年至2012年作为博士后访问学者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 )分子免疫调节实验室(LMI ),在警报素(alarmin )概念的提出者Oppenheim 博士和杨德博士直接指导下开展警报素在抗肿瘤免疫中作用的研究,参与发现已知最强的刺激Th1类免疫反应的警报素HMGN1,并证明警报素HMGN1可以作为肿瘤疫苗佐剂诱导强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些发现提示了警报素在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现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以警报素为佐剂的新型肿瘤疫苗的研发和以基因 修饰T 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细胞治疗新策略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在Cancer Research 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多篇。E- mail :iwhiffle@hotmail. com 任秀宝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 主任,天津市医学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多年来从事肿瘤生物治疗和肿瘤免疫方面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获得“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E-mail :rwziyi@yahoo.com [摘 要]过继免疫细胞输注(adoptive cell transfer ,ACT )属于肿瘤的被动免疫疗法。转移性黑素瘤患者在接受了ACT 治疗 后,部分患者肿瘤出现了持久的完全消退,显示了ACT 在肿瘤治疗中的强大潜力。基因修饰淋巴细胞技术进一步为我们打开了肿瘤ACT 治疗新领域的大门。肿瘤ACT 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鉴定出肿瘤细胞上合适的具有免疫原性的靶点,从而使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 )或基因修饰淋巴细胞只攻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肿瘤组织过表达的分化抗原、共有非突变的肿瘤抗原以及肿瘤间质来源的抗原等大多在正常组织上有低水平表达,并非肿瘤ACT 治疗的合适靶点。相反,共有突变的肿瘤特异性抗原、病毒癌基因编码的抗原以及个体肿瘤的独特驱动性突变产物有望成为肿瘤ACT 治疗的理想靶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很可能来自于免疫靶向个体肿瘤的独特的突变抗原,尤其是对肿瘤致癌性至关重要的基因的突变产物。[关键词]肿瘤;抗原;过继性细胞;突变[中图分类号]R730.54;R392.12;Q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385X (2015)02-0191-06New horizons in target antigen selection in adoptive cell therapy of cancer Wei Feng ,Ren Xiubao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Immunology and Biotherapy ,Tianjin 300060,China ) · 191·

免疫细胞体外诱导及培养

过继性T细胞治疗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的重点,但对MHCI类分子阴性的肿瘤细胞无效,而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由于表达MHCI类分子的抑制性受体-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可以杀灭MHCI类分子阴性的肿瘤,随着对NK细胞研究的深入,目前NK细胞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带给了肿瘤患者一个新的希望。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作为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再加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是由其表面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的共同信号决定,所以NK细胞成为近年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 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与分类 1.依据表面标志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个亚群NK细胞表达众多表面分子,但只具有相对特异性。通常将CD56+CDl6+CD3-TCR―BCR―的淋巴样细胞定为NK细胞,并以CD56的表达密度不同,将NK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 两群。CD56bright NK细胞高表达CD56、CD94/NKG2A和L选择素(CD62L);低表达CDl6和KIR;表达高亲和力的IL2受体(1L-2RapY)。而CD56dim NK细胞高表达CDl6、PEN5、KIR和LFA―1;低表达CD56,CD94/NKG2A;仅表达不带。链的中亲和力的IL-2受体(IL-2Rβγ)。 NK细胞亚群CD56bright和aD56dim的表型特点 2.依据细胞因子分泌格局分为NKl和NK2两个亚群NK细胞也存在着类似Thl和Th2样的亚群。分离外周CDl6+,或CD56+细胞,用ILl2和抗IL―4抗体可以诱导出分泌IFN―Y的Thl型NK亚群,用IL4和抗体诱导出分泌IL5、ILl3的Th2型NK细胞亚群,分别命名为NKl和NK2。也有人认为NK细胞发育经历K2一NK0一NKl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IL4促进NK2增殖;ILl2促使NK2向NKl转变,并促进NKl的或熟。 3.依据黏附功能分为黏附NK和非黏附NK两个亚群根据NK细胞在IL2的诱导下表现出的黏附能力,分为黏附NK(A―NK)和非黏附NK(NA―NK)两个亚群。A―NK细胞的表型比较均一,主要为CD3―CD56dim CDl6十IL2R+,不含CD56bright细胞。NA―NK细胞是具有不同表型的异质性群体,各种表型如CD56bright、CD56dim、CD56―、CDl6十、CDl6―均可存在。 方法:1.采取10例健康志愿者和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10例AML患者外周血15ml,运用常规单个核细胞提取法提取单个核细胞,分别放于含有SCGM培养基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1年2月

一、概述 (1) (一)前言 (1)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2) (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特性 (3) 二、临床试验设计 (5) (一)一般考虑 (5) 1、受试人群 (5) 2、受试者保护和临床安全性 (8) 3、个体化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 (11) (二)探索性临床试验 (13) 1、探索性试验的目的 (13) 2、剂量探索和剂量递增 (14) 3、对照设计 (16) 4、给药间隔 (17) 5、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 (17) (三)确证性临床试验 (19) 1、对照和设盲 (19) 2、疗效和安全性 (20) 三、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 (22) (一)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 (22) (二)上市后研究或监测 (24) 参考文献 (24)

一、概述 (一)前言 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细胞治疗产品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该指导原则发布以来,我国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或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活化或基因修饰、基因编辑等操作,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发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ACT),治疗性疫苗等。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目前的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类型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以及工程化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T-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等,此外,还存在基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其它免疫细胞的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

CAR-t在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综述 ? T细胞受体基因修饰在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邰文,刘东博,吴疆,潘明佳,陈常青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 300193 摘要:T细胞过继性转移可以增强免疫系统介导的对肿瘤细胞的消除,是近年来获得较高关注的一种特异性、无毒性的癌症新疗法,此方法对于治疗血液性和实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效果。对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能够增强其免疫能力,保持T细胞的持久活性,同时也可以克服肿瘤自身的免疫逃避机制,潜在提高免疫治疗应用于多种肿瘤疾病的成功率。在T细胞过继转移中,T细胞受体(TCR)基因转移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在体外产生大量的具有已知抗原特异性和功能亲和性的T细胞,应用于病毒感染或病毒相关恶性肿瘤的过继细胞免疫治疗。TCR基因转移利用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作为载体,其中包含了从所需抗体特异性T细胞群中克隆得到的TCR-α和TCR-β链基因序列,然后应用TCR编码载体转导体外的原始T细胞。为产生带有所需功能特异性的转导T细胞,引入的TCR-α和TCR-β链必须形成异源二聚体,与CD3复合体结合从而在T细胞表面稳定表达。 关键词:T细胞;基因修饰;T细胞受体;基因转移;过继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3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376 (2011) 02 - 0105 - 05 Application of T cell receptor gene modification in adoptive immunotherapy TAI Wen, LIU Dong-bo, WU Jiang, PAN Ming-jia, CHEN Chang-qing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 cell adoptive transfer could enhance immune-mediated elimination of tumor cells with high concerns for providing a specific and non-toxic cancer therapy,. This approach has been effective in treating some hematologic and solid malignancies. Moreover,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 cells could improve their immunopotency, maintain their persistence, and overcome the tumor immune evasion mechanisms as well, so as to potentially increase the achievement rate of immunotherapy in a wide range of tumors. In T cell adoptive transfer, T cell receptor (TCR) gene transfer, a rapid developing strategy of immunotherapy, can generate a number of T cells with a given antigen-specificity and functional avidity in vitro and is used to treat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irus-associated malignancies and caner. TCR gene transfer utilizes retrovirus or lentivirus as vectors which contain gene sequences of the TCR-α and βchains. TCR-α and -β chains were cloned from a T-cell population with the desired antigen specificity. Then the TCR encoding vector is used to transduce primary T cells in vitro. To generate a transduced T cell with the disired functional specificity, the introduced TCR-αand -β chains must form a heterodimer and combine with the CD3 complex in order to be stably expressed at the T-cell surface. Key words: T cell; gene modification; T cell receptor; gene transfe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体外扩增T细胞的过继转移能够修复骨髓移植后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并增进其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病毒特异性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或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转移是治疗人类疱疹病毒(EBV)相关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如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1-2]和黑色素瘤[3]等。由于无效抗原的存在,很多肿瘤不能首先诱导T细胞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因此这种免疫疗法在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时还受到一定限制。近期研究表明,基因转移技术能够操纵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从而使过继T细胞疗法对多种肿瘤维持较强的功能效果。10年前,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转移首次在黑色素瘤抗体特异性TCR研究中实现[4],当时只有少数的转导T细胞具有较低功能[5-6]。目前对TCR基因转移的研究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包括TCR基因传递的载体和转导步骤的改 收稿日期:2010-12-09 作者简介:邰 文(1986—),女,天津人。Tel: (022)27474913 E-mail: taiwen0526@https://www.360docs.net/doc/4418052430.html,

免疫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免疫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旨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的是,免疫治疗针对的靶标不是肿瘤细胞和组织,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二分类免疫治疗有多种分类方法,各类之间又有交叉。 1.根据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可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 2.根据治疗的特异性,可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3.根据免疫制剂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 4.根据治疗所用的制剂,可分为分子治疗、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 三制剂1.分子治疗 分子治疗是指给机体输入分子制剂,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抗体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2)分子疫苗包括重组载体疫苗、合成肽疫苗和DNA疫苗,可作为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 (3)细胞因子包括①外源性细胞因子,可用于肿瘤、感染、造血障碍等疾病的治疗。②细胞因子拮抗疗法,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止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或阻断结合后的信号转导,来阻止细胞因子发挥生物学效应。 2.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是指给机体输入细胞制剂,以激活或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细胞疫苗包括肿瘤细胞疫苗(如灭活瘤苗、异构瘤苗等)、基因修饰的瘤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等。 (2)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种分化潜能,在适当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组织,如脐带血、外周血、骨髓等。 (3)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取自体淋巴细胞经体外激活、增殖后回输给患者,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

生物细胞免疫疗法

前言 癌症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新增癌症病例260万,有180万人因癌症去世,癌症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死因。 对于癌症的治疗,几乎每个患者和家庭都在沿着手术、放疗、化疗这条路艰难前行。“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病死,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被吓死,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被放、化疗治死”的说法形象表达了常规治疗手段的特点:虽然能暂时遏制肿瘤的发展,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复发、转移和扩散问题;同时,巨大的毒副作用让自身免疫力下降,残存癌细胞迅速死灰复燃,反而加速了病情恶化。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如何从免疫和细胞这些癌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入手,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治疗癌症的方向,这也是癌症治疗的根本出路。 生物免疫细胞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抗肿瘤治疗模式,是从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平衡系统)入手,具有高度特异性、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在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几率,提高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第2页起 一、什么是癌症?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

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 二、癌症产生的原因? 在知道生物治疗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肿瘤的产生到底是如何而来,为什么一个身体看似正常的人也会突然患上肿瘤突变? 在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3000-6000个肿瘤细胞产生,几乎都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杀灭。但是,往往在自身免疫系统失衡、遭到了破坏的时候,免疫细胞便不能有效识别肿瘤细胞,任由肿瘤细胞滋生,最终产生肿瘤。而这个过程一般需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积累,然后一旦形成恶性肿瘤,其细胞分裂会以2 的n次方的速度快速发展。 三、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 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几乎每个癌症患者和家庭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手术治疗: 通过局部快速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根除肿瘤的作用,见效快,实用性很强,是目前大多数肿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机体损伤大,仅适用于肿瘤初期,术后也容易遗漏微小病灶或转移病灶(残余肿瘤细胞),引起肿瘤复发,对晚期肿瘤公认不可治愈。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的辐射效应来达到杀伤局部肿瘤的效果,适用性强,见效快,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对消化系统肿瘤(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瘤)起不到根除效果,同时产生很强的毒副作用,对受到损伤的器官导致不可逆转,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导致晚期患者加速死亡。 化学治疗:通过化学合成药物机理作用于癌细胞,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会带来明显的毒副作用,严重抵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同时,大多数患者进行化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瘤效果,又可分为过继性NK细胞治疗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该疗法优势在于起效快,体内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过继性T细胞治疗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的重点,但对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细胞无效。而NK细胞由于表达MHCⅠ类分子的抑制性受体——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可以杀灭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随着对NK调节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目前NK 细胞逐渐受到了关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已经完成了一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2),从中可以看出,既往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并不乐观。不过新型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出现,如CIK、Xceleratedcell等,给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正在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目前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最成功的例子是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EB病毒(EBV)相关淋巴瘤。DLI介导抗肿瘤效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有T细胞和(或)DC参与,其靶抗原是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白血病特异性抗原。其临床缓解有迟发性特点,通常发生在DLI后数周到数月间,符合T细胞介导的典型获得性免疫应答特点。Schmid等的研究表明,DLI治疗后,超过6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CML患者可获得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CR),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2年存活率可提高约10%。DLI治疗的最严重副作用是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通过调整淋巴细胞的输注次数和数量减轻该副作用。 病毒引起的淋巴瘤保留了病毒基因表达,是过继性细胞治疗的理想靶点,因为患者体内的T细胞受体库中具有病毒蛋白高亲和力受体。Haque等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表明,采用异基因EBV特异性CTL,治疗传统治疗无效的EBV阳性的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治疗后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52%,CR为44%,提示该疗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过继性T细胞治疗的主要缺陷是部分肿瘤的抗原性弱,造成肿瘤特异性抗原高亲和力T细胞缺乏,或患者化疗后体内残存的T细胞缺乏肿瘤特异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基因修饰T细胞增强抗肿瘤能力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Morgan等通过逆转录病毒,用T细胞黑素瘤相关抗原MART-1的特异T细胞受体(TCR)转染自体T细胞,治疗17例标准治疗无效的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结果显示15例患者体内的基因修饰T细胞存活超过90天,2例患者达CR并持续超过18个月。

CD4+介导的肿瘤的免疫过继治疗检测指标

CD4+介导的肿瘤的免疫治疗 CD4+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抗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未收到重视。CD4+T有许多的亚群,包括Th1, Th2, 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s,这些不同功能的CD4+T 细胞亚群有着相反的总用,他们可激活肿瘤的清除效应,或者抑制作用。一些CD4+T具有可塑性,他们的功能呢免疫表型可在体内慢慢改变。随着对淋巴细胞分化的不断认识,和临床上的认识,表明CD4+T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CD4+T在激活人体抗感染和维持CD8+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Th在血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肿瘤的免疫排次反应,像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可损害人体的器官和组织,而,CD4+T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还有争议。我们将在此总结肿瘤特异性CD4+T 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许多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重点放在CD8+T细胞上,其可在恶性黑色素瘤和其他肿瘤中分离。这些细胞可在体外扩增,重新输入人体,可治疗对其他治疗方法耐受的患者,延长生存期。在用环磷酰胺、佛达拉滨、1200cGy的全身照射,减少自身淋巴细胞后,客观反映率(ORR)可达72%,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因此已经有广泛的CD8+T细胞的应用经验,并且切实可行,但是还需

更多的研究以实现肿瘤的彻底清除。 传统认为CD8+T在清除肿瘤组织中起着主要作用,Th仅仅为辅助性激活作用,事实,在无CD4+T的辅助下,CD8+T 在体内不能大会作用。在体外CD8+T可释放IFN-γ溶解自体抗原和MHC-I阳性的肿瘤组织,但由于肿瘤细胞的基因的不稳定性,使得自身抗原的摄取和呈递受阻,CD8+T不能有效的作用于肿瘤细胞。CD4+T可有效地启动广泛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CD8+T却不能。 尽管Th可称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应用自然产生的肿瘤特异性CD4+T还有困难,由于人群HLA-II分子的基因的多样性,使得确定抗原表位或者TCRs困难重重,最后也缺乏肿瘤特异性CD4+T的动物模型试验。这些因素限制了CD4+T的临床应用。 Th在肿瘤免疫治中的应用 Fujiwara已有报道,CD4+T单独治疗负荷血液系统或者其他实体瘤的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在最近的报道中,Matzinger 比较了来源于CD8+TCR转基因小鼠的T细胞和来源于两种不同CD4+TCR转基因小鼠的T细胞对HY 抗原的反应性。作者表明Th比CD8+T由更好的抗肿瘤作用,并不需要外来细胞因子和疫苗的辅助。鉴于抗原表位和TCR的多样性,基于3个小鼠的比较试验,结论有局限。 为什么CD4+T优于CD8+T,是由于他们有不同的抗原识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瘤效果,又可分为过继性NK细胞治疗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该疗法优势在于起效快,体内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过继性T细胞治疗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的重点,但对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细胞无效。而NK细胞由于表达MHCⅠ类分子的抑制性受体——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可以杀灭MHCⅠ类分子阴性的肿瘤。随着对NK调节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目前NK细胞逐渐受到了关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已经完成了一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2),从中可以看出,既往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并不乐观。不过新型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出现,如CIK、Xcelerated cell等,给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正在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目前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最成功的例子是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复发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EB病毒(EBV)相关淋巴瘤。DLI介导抗肿瘤效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有T细胞和(或)DC参与,其靶抗原是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白血病特异性抗原。其临床缓解有迟发性特点,通常发生在DLI后数周到数月间,符合T细胞介导的典型获得性免疫应答特点。Schmid等的研究表明,DLI治疗后,超过6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CML患者可获得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CR),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2年存活率可提高约10%。DLI治疗的最严重副作用是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通过调整淋巴细胞的输注次数和数量减轻该副作用。 病毒引起的淋巴瘤保留了病毒基因表达,是过继性细胞治疗的理想靶点,因为患者体内的T细胞受体库中具有病毒蛋白高亲和力受体。Haque等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表明,采用异基因EBV特异性CTL,治疗传统治疗无效的EBV阳性的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治疗后6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52%,CR为44%,提示该疗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过继性T细胞治疗的主要缺陷是部分肿瘤的抗原性弱,造成肿瘤特异性抗原高亲和力T细胞缺乏,或患者化疗后体内残存的T细胞缺乏肿瘤特异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基因修饰T细胞增强抗肿瘤能力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Morgan等通过逆转录病毒,用T细胞黑素瘤相关抗原MART-1的特异T细胞受体(TCR)转染自体T细胞,治疗17例标准治疗无效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