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结构问题的整合归类——光学、原子物理、图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结构问题的整合归类——光学、原子物理、图象问题
一. 教学内容:
板块10 光学、原子物理
板块11图象问题
板块10 光学、原子物理
一. 概述:
讨论光学及原子物理中涉及的相关热点问题。
二. 内容提要:
1. 光路作图问题
(1)根据光的反射、折射及全反射规律完成光路。
(2)平面镜成像作图。
2.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 光的本性问题
(1)光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光电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应用。
(2)光的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及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4. 原子结构问题
(1) 粒子散射实验及核式结构学说的建立
(2)波尔的原子理论及氢原子光谱规律
5. 原子核和核能
(1)天然放射现象及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聚变、裂变
(3)核反应方程及核能的计算
板块11 图象问题
一. 内容概述:
高中教材各章节涉及到的物理图象
二. 内容提要:
1. 在明确图象的数学意义的基础上联系物理规律,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即搞清一个物理量是怎样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2. 识别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图象中的点、线(直、曲)、截距、峰值、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3. 对矢量和某些有正负之分的标量,要注意其正负值的含义及在图象中的表示方法。
4. 同学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会看:看图时要能够看出函数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看出图象中点、线、面及截距、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并由此切入解题。
(2)会用:利用图象法解题不但思路清晰,而且过程简单,方法巧妙。利用图象法解题的
关键在于建立物理问题与物理图象间的联系,再根据相关物理规律求解。
(3)会换:同一物理过程在不同的物理图象中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的物理图象之间存有联系。根据解题的需要,会将同一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图象表达出来。转换图象的关键是根据物理规律,明确图象间的相互联系。
(4)会画:根据题给条件准确画出物理函数图象,或将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出来。首先必须分析题给条件或物理过程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再由此构建与物理图象的联系。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静止的原子核x ,实行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0m 的y 原子核,被释放出的α粒子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测得其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r 。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e ,求α衰变前x 核的质量。
解析:α粒子进入磁场以后,有
r v m Bqv 2
α=
将e q 2=,m m 4=α代入,得
m Ber
v 2=
静止的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因而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值等大反向,则
y
y v m v m =α ∴
04m m
m m E E y y
=
=
αα
又
m r e B mv E 24212222=⋅=α,可得02222m r e B E y
= 这个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221(02
2222
m m c r e B c E E m y +⋅=+=
∆α
故衰变前x 核的质量为
)2
21(402
2220m m c r e B m m m x +⋅++=
[例2] 在下图所示的U —I 图线中,I 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II 是某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当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
A. 4W 和33.3%
B. 2W 和67%
C. 2W 和33.3 %
D. 4W 和67%
U/V
II
I
I/A
048
2
4
解析:两条图线的交点对应着电源的工作状态。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交点横、纵坐标的乘积,即
4
2
2=
⨯
=
P(W)
电源的效率
U
IU
=
=
η
从电源的伏安线的物理意义知纵截距即为E,所以
%
67
%
100
3
2
=
⨯
=
η
答案:D
[例3] 正弦交流电U t
314
sin
50
=加在一氖管的两端,已知当氖管两端的电压达到2
25V时才开始发光,则此氖管在一个周期内发光的总时间为()
A. 0.02s
B. 0.0025s
C. 0.01s
D. 0.005s
解析:根据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画出U-t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瞬时值为2
25
=
U V时,对应于四个时刻(一周内),即
t
314
sin
50
2
25=2
2
314
sin=
t
,2
2
100
sin=
tπ
∴
s
t
400
1
1
=
,
s
t
400
3
2
=
,
s
t
400
5
3
=
,
s
t
400
7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