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有感——吕不韦篇
读资治通鉴的心得(精选10篇)
![读资治通鉴的心得(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6089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0.png)
读资治通鉴的心得(精选10篇)读资治通鉴的心得篇1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资治通鉴》,这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
我最喜欢里面的一个故事——“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里的的商鞅是一个著名的改革家。
那个故事讲的是商鞅不是秦国人,也不姓商,原名公孙鞅。
他从小聪明好学,喜欢研究刑名之学。
他受不了魏国对他的冷落,投奔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王的重用,当上了左庶长,实施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为了让百姓相信他遵守诺言,他在京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谁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谁就能获得10两黄金。
大家都不相信商鞅,商鞅就提高赏金到50两。
于是,有一个壮汉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果然奖赏了50两黄金给他。
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家对商鞅制定出的刑法不敢不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要遵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也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读资治通鉴的心得篇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题记我喜欢读历史,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
很多时候我们对现实的问题或者时代的躁动不安一筹莫展,觉得我们走进了现实的死胡同,根本无路可走。
这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历史,接近经典的史书、阅读经典的史书、品味经典的史书,看看几千年来历史河流里古人们给我们留下的智慧。
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看千秋万代历史伟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和教训,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提高,探讨我们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总能发人深省,获益良多。
历史的车轮滚滚,亿万生灵在历史的足迹下都显得如此渺小。
但司马光用自我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永恒的著作,永享后人的敬仰和万世的荣光!这就是《资治通鉴》。
我之所以选择读《资治通鉴》,主要是因为《资治通鉴》历史地位是中华礼貌的瑰宝,是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典籍,在顺利完成后,便立即成为史学著作的典范,受到历代学者的共同赞许。
读《资治通鉴》有感——吕不韦篇
![读《资治通鉴》有感——吕不韦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78fe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5.png)
读《资治通鉴》有感——吕不韦篇第一篇:读《资治通鉴》有感——吕不韦篇说起秦始皇,大家肯定都知道,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建立秦王朝,中国从此进入封建社会。
说起吕不韦,可能会有人不知道,但此人才是秦王朝的奠基人、也就是中国统一的奠基人。
从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时期说起,先讲这么两个事情。
一、秦昭襄王的孙子嬴异人,当时正在赵国当人质,秦数次攻打赵国,所以嬴异人很不受待见,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
二、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儿子,将来要当国君的,他宠爱的女人叫华阳夫人,但她不能生育。
吕不韦就是利用这两件事达成其称霸中国的目的,之所以选择秦国,应该是当时秦国最强大且最具野心的原因吧,有称霸天下的趋势,再加上当时的秦王年纪比较大。
简单的讲。
首先,吕不韦找到嬴异人,说我可以让你将来当秦国的王。
然后找到华阳夫人说,我给你找个儿子,将来他继承了王,你的后半辈子才有依靠。
于是嬴异人成为了太子的继承人。
吕不韦又找了赵国最美的女人,和她同居,让她怀上孩子。
然后让嬴异人见到,嬴异人娶了这个女人,生了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
后来,秦昭襄王去世,太子登位(秦孝文王),三天后暴毙。
异人登位,是为秦庄襄王,让吕不韦当相国,三年后秦庄襄王去世,于是嬴政登位,以吕为相父。
秦王年幼,国家实际在吕的手中,于是吕不韦的目的最终达到了。
本人觉得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的死以及死的时间都是吕不韦安排好的,这么一想,不由得不寒而栗,这个人真是太可怕了。
虽说前者的死由他来安排难度可能比较大,不过对于吕不韦这种奸雄来说,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时间就是生命,吕不韦等不到这两人寿终正寝,于是让前者上来意思意思,做做铺垫,然后让异人上场,他自己才能登台亮相,然后三年后自己羽翼益丰,该自己做主宰了,但夺位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需要夺了,夺也是夺自己儿子的,秦国已经是自己的了,剩下的就是培养儿子,为儿子统一六国做铺垫了,把天下拿到手,这才是终极目标。
总结:一、吕不韦是旷世奇才、绝世奸雄。
读《资治通鉴》心得体会(8篇)
![读《资治通鉴》心得体会(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d3ae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5.png)
读《资治通鉴》心得体会(8篇)读《资治通鉴》心得体会篇1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
这本书是宋朝的司马光编写的。
简单地说,《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403年起,到公元959年止,时间跨大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还包括了战国时代、秦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
它是按时间先后记录历史,所以称为编年史。
其中我感觉最有趣的是《孟母三迁》。
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小时候住在墓地旁边,他天天学别人装神弄鬼。
孟母觉得很不好。
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里。
可是孟子又学小贩们吆喝叫卖。
孟母就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也跟着学生们学习知识和礼节。
孟母很高兴,便不再搬迁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得到启示,一个人想要成大器,和他的家庭环境以及理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长大后性格就相差很大。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去对我们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地方,例如图书馆、科技馆、运动场等等。
不要去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
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资治通鉴》这本书里的故事很好看,并能让我们增长历史知识,建议大家去看这本书。
读《资治通鉴》心得体会篇2近日读《资治通鉴》读至《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中亦有此篇)一篇,颇觉其实为营销术中经典一例。
读史本为鉴今,于是自为品析一番,望能于读后有所用处,不至于掩卷而忘。
话说战国中期,秦国日趋强盛,秦、齐两国并雄于天下。
此时的赵国新君主初立,赵太后执掌朝政。
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开了一个条件:让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便发兵救赵。
于是赵国朝堂内讨论起来,由于畏惧战事,卿大夫们纷纷要求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去。
赵太后当然就很不高兴了,说道:“你们有谁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老妇我就向谁脸上吐唾沫!”赵太后显然已经怒极。
案例的背景介绍到这里,可以看出,赵太后是一位极难搞定的客户,所以只有派出像触龙这样的高级客户经理,才能出色完成任务。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2588a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8.png)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吕不韦,战国时期的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他出身贫寒,却凭着自身的才智和努力,成功地脱离了贫寒,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从他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形象——一个智勇双全的政治家。
吕不韦初出茅庐时,家境贫寒,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和勤奋。
他从小就对政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喜欢读书和思考。
他在读书时便提出了“儒法合一”的主张,认为政治和儒家的思想可以相结合,实现国家的和谐和富强。
这个主张在当时是非常新颖和有远见的,展示了吕不韦的开明和进取的品质。
他还善于观察和分析,能够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洞察事物的本质,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秦国的朝堂上,吕不韦凭借着优秀的才智和努力,迅速崭露头角,并受到了秦王的赏识和重用。
最终,他成为了秦国的丞相,拥有重要的权力和地位。
吕不韦的一生中也有着许多曲折和挑战。
他曾经遭受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他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势和财富所动摇。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智,主持了许多重大的改革,使秦国获得了繁荣和强大。
他也是一个重视人才的领导者,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追求进步,并将这种追求的精神传递给他周围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吕不韦这样的政治家,秦国才能在战乱岁月中崭露头角,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
《吕不韦列传》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所具备的素质和品质。
首先,一个政治家需要有深厚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
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一个政治家才能拥有独到的见解和智慧,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其次,一个政治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政治家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任何诱惑所动摇。
同时,他们也需要不断追求进步,永不满足,以实现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就。
最后,一个政治家需要有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只有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准确的分析,一个政治家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正确的判断。
读完《吕不韦列传》,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和钦佩。
阅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10篇)
![阅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637b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9.png)
阅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10篇)阅读《资治通鉴》有感篇1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史书----《治资通鉴》。
之所以说它令我受益匪浅,是因为它给我补充了不少“营养”。
本书的记载是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唐朝的结束。
这些知识,填补了不少我对历史知识的空缺,增长了不少课外知识。
此外,这些历史知识也使我懂得了不少生活或学习的方法。
每一次朝代的变迁,说明了前朝的腐败、无能。
而新一代的皇帝,总是会总结前朝腐败的原因以及前朝的一些优点,从中吸取教训,加以改革,取长补短。
其实,生活也一样,当看到别人的缺点时,想一下,自己是否也存在此缺点?看到别人的优点时,要及时吸取并加以运用,从而弥补自己的过失。
皇帝的身边总有一些大臣和谋士,他们为皇帝出谋划策,明智的皇帝会听众谋士的建议,而自以为是的皇帝往往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结果往往会导致忘国。
其实,忠言虽然逆耳,可它利于行,能够听从别人的劝告,改正自己身的不足,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前朝已经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设想。
《资治通鉴》不但给我补充了知识,还给我带来了生活经验,,真可谓“一箭双雕”啊!阅读《资治通鉴》有感篇2历史无时无刻不展此刻我们每个人面前,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能够了解历史的这一天发生的事件,借古能够鉴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最近我阅读了宋朝司马光用19年的心血主编的一部长达四百多万字的史书——《资治通鉴》,共294卷。
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向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这本书经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
这些品质,在今日仍然可贵,仍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f7371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2.png)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读了,吕不韦这个人可真是让我感慨万千。
吕不韦,一个极具商业头脑和政治野心的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了权谋、算计和冒险,就像是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
在这篇列传中,吕不韦敏锐的商业眼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能够在纷乱的世道中,洞察到商机,并且毫不犹豫地出手。
他做买卖,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手笔,大格局。
他不满足于普通的货物交易,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人”这个最具价值的“商品”。
就说他扶持异人这件事吧。
异人当时在赵国做人质,处境艰难,前途渺茫。
可吕不韦却看到了异人身上潜在的价值。
他就像一个精明的赌徒,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异人身上。
为了异人,他不惜花费重金,四处奔走,打通各种关系。
我仿佛能看到吕不韦在邯郸的街头,皱着眉头,一边走一边心里盘算着。
他的眼神坚定,步伐匆匆,心里想着如何才能让异人摆脱困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他去拜访异人时,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充满了诱惑和鼓动。
吕不韦的口才那叫一个厉害,他把未来的蓝图描绘得如此美好,让异人都不禁心动,愿意跟着他一起冒险。
吕不韦还精心策划,跑到秦国去游说。
他那巧舌如簧的本事,在秦国的宫廷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说服了华阳夫人,让她收异人为子。
这其中的曲折和艰难,恐怕只有吕不韦自己知道。
等到异人终于当上了秦王,吕不韦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他成为了相国,权倾朝野。
可这时候的吕不韦,并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
他知道,要想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地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他招揽门客,编写。
这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想象一下,吕不韦坐在自己的府中,周围一群文人墨客,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吕不韦则在其中,时而倾听,时而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想要把这部书编成一部集大成之作,成为治理天下的宝典。
然而,吕不韦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他终究还是没能逃脱政治斗争的漩涡,被秦始皇罢黜,最后饮鸩自尽。
回顾吕不韦的一生,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的勇敢、果断、聪明,让人佩服;但他的贪婪、权谋,也让人感叹。
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
![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1a262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3.png)
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篇1】史记这本书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
他把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年间所发生的著名事件,以前的故事仿佛又再现了。
这里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说得是沛公刘邦和张良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在这儿款待了他们。
范增几次向项羽使眼色,可项羽并没有理睬。
没办法,范增只好让项庄进去舞剑,乘机把沛公给杀了。
张良看后,知道情况有变,马上叫驭手告诉项羽。
刘邦假装上厕所,趁机逃跑。
正是因为项羽放走了刘邦,不然,谁会跟他抢。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侯,吃尽了苦头。
原来,他曾为一位将军求情,从而的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苦刑,但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活下来,写史记。
司马迁坚持不懈、矢志不俞地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许道理,看出人物的性格,如:《尧舜禅让》可以看出大尧品格端正,为了找继承帝位的合适人选,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丹朱继位,而是让品行高尚宽厚仁爱的舜继位。
读这本书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历史,别人犯过的错误以史为记,增长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懂得更深奥的道理,教人向上。
·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篇2】《史记》这本书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不敢说我真正的读过它,我只能说我浏览过这本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有130篇,记载了皇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史记》以客观的角度来记事,“不虚美,不隐恶。
”是司马迁能写好这本书的关键。
他敢于用笔写出汉武帝的迷信鬼神等缺点,是作为一位史官最可贵的精神。
司马迁受尽折磨,用了二十七年在狱中写出了《史记》。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承受了他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作为一个史官,他放下自己的情绪,他是一个正直的记录者;作为一个作家,他写出经久不衰的绝美好作。
《史记》不是只有实用价值,《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一个个真实,生动,性格鲜明。
吕不韦-史记列传读后感
![吕不韦-史记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273e3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9.png)
吕不韦-史记列传读后感吕不韦-史记列传读后感史记列传读后感篇一:《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史太公在《吕不韦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善于经营之道、善于投机政治的大商人吕不韦以及一些和吕不韦息息相关的人物,如资质平平、毫无主见的子楚,淫荡不堪的赵姬,通过情人立足政治高位的嫪毐,寡薄亲情的秦始皇。
很多人认为在这篇传记中没有一人是史太公同情的,我认为值得争议。
初识子楚时,子楚在赵国做质子,“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这样一个落魄王子,吕不韦却慧眼识珠,称“奇货可居”。
说明他具有超乎常人的投资眼光,而且他这种投资还是跨领域的,从经济到政治,可不是简单的贩贱卖贵原理,就能坐等收益。
可见一个传奇人物必要的特征在于气魄和果敢。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气魄果敢是源于吕不韦唯利是图的商人本性,他弃商从官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整个秦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上层阶级统治是不阻碍商业的发展的,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也是因为商业势力过于强大威胁政治,所以经商的前途不一定比从官更窄小,经商获取的利益也未必就比从官少。
探索吕不韦投资政治前途的原因,不如归结于他的'鸿鹄之志,只不过他这种雄心大志是对于政治权利的强烈渴望。
再看吕不韦游说子楚和信阳夫人的姐姐。
子楚本对吕不韦一番“吾能大子之门”的妄言深感不屑,但吕不韦却没有立刻倾吐他的计谋策略,而是胸有成足地回应“大君之门,乃大吾门”,即使是平庸的子楚也知道了吕不韦要同他共谋什么样的大事。
在与信阳夫人姐姐的沟通中,又提纲挈领的指出立子楚为适嗣对楚系家族的益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成功地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大力支持。
这样一个凭商起家的富贾,能对政治形势有如此透彻的解读也是很难得的。
而此传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部分就是吕不韦知赵姬有身,而割爱献姬给子楚。
至于秦始皇的亲生父亲是不是吕不韦我们先暂且不议,单单着眼于这个事件本身,夺妻夺子在古代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更别提是吕不韦“绝爱”的赵姬。
吕不韦读后感
![吕不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5410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a.png)
《吕不韦列传》讲述了吕不韦的一生,他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和商业头脑的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投机和商业运作,最终成为了秦国的丞相,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的成功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不择手段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善于权谋的人。
我觉得吕不韦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
他的可取之处在于他的智慧和勇气,他能够在乱世中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的不可取之处在于他的手段和目的,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使用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段。
总的来说,《吕不韦列传》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历史传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历史人物,也让我们思考了一些关于政治、道德和人性的问题。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读《资治通鉴》-论文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读《资治通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a0ae004431b90d6c85c7ce.png)
鲁迅 《 可 恶罪》
你拥 有青 春 的 时候 , 就 要感 受 它。 不 要虚 掷你 的黄 金 时代 ,
不要 去倾 听枯 燥 乏味 的东 西 , 不 要设 法 挽 留无 望 的失败 . 不 要把
你 的生命 献给 无知 、 平 庸 和低 俗 。 活着 , 把 你 宝贵 的 内在 生命 活
的政 治制 度 , 这种 抉 择 的裂度 和 思考 的深 度 , 并 不 是 司马光 这样
一
味与王 安石 对着 干 的书生 所 能体 会万 一 的
( 摘 自《 南风 窗》 )
・
微 言 ・
我先前 总 以为 人是 有 罪 . 所 以枪 毙或 坐监 的 现 在才 知道 其
中的许 多 , 是 先 因为 被 人 认 为 “ 可 恶” . 这 才 终 于 犯 了罪
大 略 的秦始 皇终 止 了 。 当赢政 即将 成 为秦 始皇 的时候 , 他便 毫不
留情地 把 吕不 韦干掉 了 在 司 马光看 来 . 赢政 此 举 . 不过 就是 为 了掩 盖 自己出身 的污
点, 而这是 十 足 的书生 之见 。秦始 皇 不反 对货 币 经济 , 他只 是统
一
了货 币 。 货 币不一 。 则 霸权不 立 。而倘 不节 制 吕不 韦这样 的无
数伐赵. 赵人 不礼 之 。 异人 以庶 孽孙 质 于诸侯 , 车乘 进用不 饶 , 居
处 困 不 得 意
阳翟 大贾 吕不 韦适 邯郸 , 见之 , 日: “ 此奇货 可居 ! ” 乃往 见异 人。 说日 : “ 吾 能 大子 之 门 ! ” 异 人笑 日 : “ 且 自大君 之 门 ! ” 不韦日:
春秋 时代 列 国之 间 。 或君 臣之 间互 相 馈赠 。 甚至 纳罪 、 纳欢 , 都 不 是 用 金钱 , 而 是用礼 物 , 包 括车 、 马、 锦、 钟、 鼎、 美 女乃 至乐 师 , 而 绝 无 用黄 金相赠 者 , 即使 有 , 也 是从 战 国开始 。 《 史记 ・ 六 国年表 》
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范文8篇
![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范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35d77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8.png)
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范文8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范文8篇我们在阅读完一本书后肯定会有很多的思考,你可以写篇读后感记录下,写读后感是最能反映写作水平余额能力的一种测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精选范文8篇,供大家参考。
读资治通鉴心得(精品8篇)
![读资治通鉴心得(精品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0169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4.png)
读资治通鉴心得(精品8篇)读资治通鉴心得篇1读史明理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而古籍中《资治通鉴》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宋司马光完成这一力作后多少代储君被要求必读《资质通鉴》。
直到今日,这本书还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教会我们信义,智慧,勇敢,执着等道理。
在那里,我就挑我感触最深的一篇说说。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少年得志,封侯拜将。
是大汉王朝的骠骑将军,立有赫赫战功,擅长杀敌更是一马当先。
可是他却不是一个能体会士兵疾苦的富家公子出身。
每次打仗,专门为他准备的后备物资就有几大车,往往打完战了物资还有余。
可是,普通士兵却可能饥寒交迫。
反观同时期的李广将军,人人都明白他的赫赫战功,匈奴更是对他畏惧有加。
可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李广对下属的爱护和体谅。
就是这种真正融入群众的上级才获得了真正的拥戴和信服。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李广一向无法封侯,可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李广更像一位伟大的将军。
而霍去病则自能成之有勇有谋,得天独厚。
李广的仁义,李光的谋略,李广的胆识,李广的本事造就了这位流芳百世的将军。
我们如果将来成为一名领导,不仅仅要有本事,还要懂得与下属之间相处的艺术。
合作,协助,共赢,相互体谅都是我们有学习的。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供给了一个学习的典型,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读,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读资治通鉴心得篇2《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编,历经19年才编写成,是一部长达400万字的史书,共294卷,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得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共计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我阅读的这本少年版《资治通鉴》,浓缩成了400页左右,让我读出了古人所具有的品质: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守义、执着等,这种.种品质,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
《资治通鉴》通过讲述一些明君贤臣或狡诈小人,揭示了一个个人生道理。
《资治通鉴》阅读有感(精品8篇)
![《资治通鉴》阅读有感(精品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8213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3.png)
《资治通鉴》阅读有感(精品8篇)《资治通鉴》阅读有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资治通鉴》阅读有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资治通鉴》阅读有感(精品8篇)】,供你选择借鉴。
《资治通鉴》阅读有感篇1《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巨著,讲述了我们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故事,其中有很多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一向不喜欢看历史,但当我翻看《资治通鉴》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却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我读它的目的是:首先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主要学习《资治通鉴》中人物的谋略,我们处在现代社会,虽然没有战争,但也十分有必要的去学习。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妨用古人的谋略来分析当代社会的局势,这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很大的帮助。
古今中外,好多人的谋略,为人处世之道不得不让人佩服,它可以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一个“妙”字,这就是我对《资治通鉴》的评价。
有人善于摸透人们的心理特征,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人善于用兵……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古代历史留给我们不仅仅是历史,而是给我们留下了处事的经验和方法……《资治通鉴》阅读有感篇2最近闲来无事,打开书柜,找到一本老公以前读过的书—《资治通鉴》,慢慢读来,竟然读出了兴趣。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著作。
此书给当时的人的影响力十分大,更给后人予警示。
《资治通鉴》此书详解了九世纪在战国纪的沧桑风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统,在汉纪的泱泱文风当中,我明白两汉(西汉和东汉)的兴衰,在三国纪当中,我清楚了乱世中的演进,在晋、宋、齐、梁与陈纪当中,我了解了当时浑乱的场面,在唐纪当中,我明白了封建社会的鼎盛,在五代纪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国的演进。
此书里面也写了许多名人,如贤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开辟汉风的汉高祖刘邦、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国刘彻、渡江称制的司马睿;如贤明臣子有:变法的商鞅、纵横的苏秦、“仲父”吕不韦、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外交家班超;如贤明的武将:乐毅、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父、“飞将军”李广、秦叔宝。
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35篇)
![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3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7285f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9.png)
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35篇)读《资治通鉴》有感(通用3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资治通鉴》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资治通鉴》有感篇1《资治通鉴》是我国非常经典且著名的一部长篇历史书。
由宋代的司马光编写而成,上至文明起源,下至宋末元初,乃一本集百家(史书)精华之大成作。
不但文笔流畅,且内容简洁非常适合人们阅读钻研。
上古三皇五帝治理、建设社会。
论古代的伟人,谁如大禹勤奋、能干,若无本领怎能治理全国水流,河道;谁如蔡伦机智,将更多的人拥有写字读书的机会,让人的书写成本降低;谁如岳飞关羽一类精忠报国,为国捐躯;谁如秦始皇,齐桓公懂得治国,把一块巨大的国土瓜分大半,称霸一方。
念韩信一代英杰,治国能臣,却落了个被主公杀死的悲惨结局;念杨玉环倾城国色,却只能做土里冤死鬼;念王安石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法一展宏图。
为什么自古能人、美人皆难以活完一生,不能有个好结局。
李白、苏轼挥散笔墨成千古名作;关、岳二人马上冲锋,杀人无数;张良、孔明饱读经书只为建国大业。
华夏如此多人才,江山如此多娇,中国不愧是东方的一颗明珠。
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五岳壮观雄伟,长江黄河。
养育我们。
龙的传人无时不刻都在为祖国而奋斗。
愿祖国的明天更美丽!读《资治通鉴》有感篇2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源,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中间多少撼人心魄的文章、字字珠玑的名句,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资治通鉴》便是其中不朽的作品之一。
我深知手头的这本《资治通鉴》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资治通鉴》,但正是它使我明白为人要如李白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般“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做事要像班超那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像周处那样敢于“朝闻夕改”,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学习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崇高志向;正是它使我明白交友要交“良师益友”,拒交口蜜腹剑的狐朋狗友;正是它使我明白“贫贱之交不可忘”、“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正是它使我明白在处事方面切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它使我明白做事贵在坚持“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是它使我明白在学习上不仅要怀揣“非学无以成广才”的理想,还要有“治乱民犹治乱蝇”的方法再加上“锲而不舍”的执着,成功自然是“手到擒来” ;正是它使我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怀有“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的信念,还要形成“孤则易折,众则难摧”的团结意识。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60cb7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0.png)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吕不韦列传》是一部以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吕不韦为主角的历史小说。
作者通过对吕不韦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胆识,以及他在战国乱世中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出身于秦国贫苦家庭,却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气,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
在小说中,吕不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政治斗争中屡战屡胜,最终成为了秦国的权臣。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有的勇气和毅力。
在小说中,吕不韦的政治智慧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善于运用权谋,善于把握时机,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
他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政治家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通过阅读《吕不韦列传》,我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有的勇气和毅力。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他的一生充满了敬佩之情。
总的来说,读完《吕不韦列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有的勇气和毅力。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他的一生充满了敬佩之情。
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小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也能够从他的一生中得到启发。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27d0a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f.png)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吕不韦列传》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家吕不韦的传记,通过对吕不韦一生的描述,展现了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不朽贡献。
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吕不韦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智慧、胆识和谋略,使读者对这位古代政治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尊敬的政治家,他在秦朝时期为秦始皇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在政治上具有极高的智慧和谋略,能够善于把握时机,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国家的发展。
在《吕不韦列传》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吕不韦在政治上的才能和魅力,使人们对他的政治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除了在政治上的才能,吕不韦在军事上也表现出色。
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决断力,使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他深谙兵法,善于运用兵力,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军事领袖。
在《吕不韦列传》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吕不韦在军事上的才能和魅力,使人们对他的军事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此外,吕不韦还在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善于诗文,能够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在文化上的才能和魅力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文化领袖。
在《吕不韦列传》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吕不韦在文化上的才能和魅力,使人们对他的文化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通过阅读《吕不韦列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吕不韦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不朽贡献。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胆识和谋略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领袖。
他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佩之情。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吕不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谋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吕不韦列传》,我对这位古代政治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不朽贡献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领袖。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吕不韦产生了极大的敬佩之情,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谋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b2ed0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3.png)
吕不韦列传读后感《吕不韦列传》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吕不韦的传记,作者是司马迁。
这部传记以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精彩的叙述方式而著称,让人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权臣,也是秦始皇的宰相。
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对秦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也因为其政治手段和权谋而备受争议,被后人称为“奸臣”。
在《吕不韦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吕不韦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他从吕不韦的出身、成长经历、政治生涯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这部传记,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吕不韦的政治智慧和手段,以及他对秦国政治的影响。
在阅读《吕不韦列传》时,我深深被吕不韦的政治才能和手段所震撼。
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谋略,能够善于运用权谋和策略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他在秦国政治中的表现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为秦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吕不韦的政治手段也备受争议。
他在政治上常常采取一些不择手段的做法,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他的权谋和权术让人感到不快,也让后人对他的评价产生了争议。
尽管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但他的政治手段也让人感到不快。
通过阅读《吕不韦列传》,我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是一个具有非凡政治才能的人物,他在政治上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他的政治手段也备受争议,这让人对他的评价产生了分歧。
这部传记通过对吕不韦生平事迹的详细叙述,让人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人对他的评价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吕不韦列传》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传记,它通过对吕不韦生平事迹的详细叙述,让人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传记对吕不韦的政治才能和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也让人对他的评价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部传记,我对吕不韦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评价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吕不韦传》读后感范文
![《吕不韦传》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8418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3.png)
《吕不韦传》读后感范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吕不韦传》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第一次认识吕不韦是源于古天乐主演的电视剧《寻秦记》,对他的印象就是,商人出身,奸臣,私通太后,荐嫪毐,十足一个大坏蛋。
当时,还在上学,年轻气盛,英雄情结严重,太容易理想化,一个人无论好坏,他能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他这个人必有可取之处,必有常人不可及之能,正好我父亲家中有一本《吕不韦传》,于是来了兴趣,想看看他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个人最佩服吕不韦的地方,是他仅凭一人之力、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就尊定了一生的荣华富贵,从一介商人,直登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也充分说明,吕不韦的胆识、谋略均不在其口才之下,只是他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外在最凸显的地方是他的游说口才,每次都能正中游说对象的下怀,能够使对方欣然接受,可这正是他的高瞻远瞩、深谋大略,每次都能洞察到对方的需求,能够预测到事情未来的变化,用对方的'角度来说服对方。
可以说,这也是商人的本性,投机倒把、机关算尽,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掷千金,尊定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
而在我的工作中,良好的口才有充分展现的空间,并且尤为重要,往小了是自身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投诉,往大了说可以向白衣天使一样救死扶伤,但因为工作原因,要求保密,就不在细说。
同时,书中及其他地方有很多点评,也在政治上对其做了肯定,吕不韦改变商鞅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实行了农、工、商并举的政策,,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还继续执行秦昭王时指定的“远交近攻”的方针,削弱邻势力,因此,秦国的统一事业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从这方面看来,他又是一个功臣。
吕不韦大获成功之后,又继续为名利、为享乐而算计着。
无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忠臣也罢、奸臣也好,这些自有人来评说争论。
至少我很佩服他,为了自己家庭、家族一生荣华富贵,他是一个好男人;为了国家社稷统一,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好臣子。
资治通鉴 奇货可居观后感
![资治通鉴 奇货可居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90d09b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0.png)
资治通鉴奇货可居观后感篇一资治通鉴奇货可居观后感最近读了《资治通鉴》里“奇货可居”的故事,我这心里呀,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吕不韦这家伙,可真是个精明到骨子里的商人!他竟然能把一个落魄的异人看成是“奇货”,这眼光,不得不服!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异人就是个没啥前途的主儿,可吕不韦却能看到他身上潜在的价值,这难道不是一种超级厉害的洞察力吗?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代,我能有这样的眼光吗?可能我只会觉得异人就是个倒霉蛋儿,哪能想到他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呢?不过,话说回来,吕不韦这种把人当成货物来投资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太功利了?他到底是真心想帮助异人,还是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呢?我觉得吧,可能两者都有。
毕竟在那个乱世,谁不想为自己谋个好前程呢?但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太过于利益化了呢?再看看异人,他也算是运气爆棚了。
要是没有吕不韦的运作,他能有机会成为秦国的君主吗?也许他只能在赵国继续过着憋屈的日子。
这让我不禁感叹,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一个人的机遇说不定啥时候就来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在琢磨,咱们现在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奇货可居”的机会呢?可能有,只是我们没有像吕不韦那样敏锐的眼光去发现。
哎,这可真是让人又着急又无奈啊!你们说,要是吕不韦生在现代,他会搞出什么样的大动作呢?篇二资治通鉴奇货可居观后感“奇货可居”这个故事,读完真的让我思绪万千!吕不韦,哇塞,他简直就是个商业头脑爆表的“大神”!他居然能在异人身上看到巨大的商机,这得是多么独特的眼光啊!我就好奇了,他咋就那么笃定异人能成大器呢?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也许是他善于分析局势,看准了秦国当时的政治格局,觉得异人有机会翻身。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吕不韦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不太道德。
他把异人当成一件商品来经营,是不是有点太冷酷无情了?我觉得吧,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在那个战乱纷纷、弱肉强食的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可能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起秦始皇,大家肯定都知道,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建立秦王朝,中国从此进入封建社会。
说起吕不韦,可能会有人不知道,但此人才是秦王朝的奠基人、也就是中国统一的奠基人。
从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时期说起,先讲这么两个事情。
一、秦昭襄王的孙子嬴异人,当时正在赵国当人质,秦数次攻打赵国,所以嬴异人很不受待见,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
二、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儿子,将来要当国君的,他宠爱的女人叫华阳夫人,但她不能生育。
吕不韦就是利用这两件事达成其称霸中国的目的,之所以选择秦国,应该是当时秦国最强大且最具野心的原因吧,有称霸天下的趋势,再加上当时的秦王年纪比较大。
简单的讲。
首先,吕不韦找到嬴异人,说我可以让你将来当秦国的王。
然后找到华阳夫人说,我给你找个儿子,将来他继承了王,你的后半辈子才有依靠。
于是嬴异人成为了太子的继承人。
吕不韦又找了赵国最美的女人,和她同居,让她怀上孩子。
然后让嬴异人见到,嬴异人娶了这个女人,生了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
后来,秦昭襄王去世,太子登位(秦孝文王),三天后暴毙。
异人登位,是为秦庄襄王,让吕不韦当相国,三年后秦庄襄王去世,于是嬴政登位,以吕为相父。
秦王年幼,国家实际在吕的手中,于是吕不韦的目的最终达到了。
本人觉得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的死以及死的时间都是吕不韦安排好的,这么一想,不由得不寒而栗,这个人真是太可怕了。
虽说前者的死由他来安排难度可能比较大,不过对于吕不韦这种奸雄来说,有什
么是不可能的呢。
时间就是生命,吕不韦等不到这两人寿终正寝,于是让前者上来意思意思,做做铺垫,然后让异人上场,他自己才能登台亮相,然后三年后自己羽翼益丰,该自己做主宰了,但夺位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需要夺了,夺也是夺自己儿子的,秦国已经是自己的了,剩下的就是培养儿子,为儿子统一六国做铺垫了,把天下拿到手,这才是终极目标。
总结:一、吕不韦是旷世奇才、绝世奸雄。
能够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并利用其做文章的人,谁能说他不是一个奇才。
但并不止于此,这是一个连环计,吕的目的并不是让异人当王来夺取天下,而是自己夺取天下。
自始至终他是为自己谋划的,其他人都是手段、配角,自己才是目的、主角。
目光短浅的人,可能从中当官发财也就目的达到了,所以说他是一个奸雄。
吕不韦可怕就可怕在他既是一个商人,又是一个政客,他经商非常成功,擅长贱买贵卖。
以其商人本性(重利薄情、一切都可用来交易)、经商手段,再加上颇具政治头脑,确实是个可怕的角色。
二、书写中国历史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吕不韦,而不是秦始皇嬴政。
这一点不论证,个人有个人的看法。
而且讨论这个事情不如讨论这件事情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更有意义。
三、吕不韦不得善终,最终死在自己儿子手里。
可以作为因果论、报应论的一个例子,警示大家要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四、红颜祸水。
借腹生子的另一种妙用。
不要小瞧作为弱者的女人和孩子,用好了,威力无比。
推广开来,一切事物运用得当,都是好棋。
五、智慧才是性格之王。
计谋啊计谋。
当别人在算计你,利用你,你可能至死都不知道,还以为对方是在帮助你,你还感恩戴德呢。
不过话说回来,异人在这件事中也是受益者,就自身利益来讲,确实要感谢吕不韦。
但对秦国来说却并非好事,异人充当了吕篡取秦国的工具的角色。
不过要把智慧和计谋用在正地方。
别向吕不韦学习,尽管他本人功过参半。
六、历史在不断重演。
也是在《资治通鉴》中提到,也是在战国时期,春申君故意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妾献给楚王(还战国四公子呢)。
七、成为吕不韦要有成为吕不韦的条件。
比如:资金、机遇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敢想敢干、不怕报应(果然遭报应了吧)。
八、读史明智,好处多多。
上面摆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