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社会地位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翻译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
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必须看到,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活动,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
文化发展的方向规约着翻译的历史,翻译是文化转型的中介和缩影。
所以不站在文化史的高度就不足以看清翻译的方向,就不足以评价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指示着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的发展方向,是其历史时代翻译主流的代言人。
因此,从探寻近现代翻译史的大致走向及鲁迅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特质入手,对其作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评价,是重新走近鲁迅世界、走近历史,把握中国文化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现代翻译思想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拉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这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相遇,中国人面对强势的西洋文明节节败退。
这个败退的过程是以军事上的失利为开端的,随着历史的展开,中国的精英们逐渐地承认了自己原有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落后,也渐渐承认了西方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先进性。
翻译的发展即是与这一认同的演进过程同步的。
中国人每承认一项自己的不足,赞叹西方文化于此项的先进性时,就在这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翻译引进,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和环节展开的。
因此,功利性追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思想起点。
首先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的。
洋务派兴办兵工厂、造船厂,希望不改变中国文化的制度和观念层面,仅仅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即能以后者保卫前者。
基于此,其时的翻译也是为这一思想所规约的。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不仅引进和制造近代机器,而且成为近代翻译的重要基地。
当然,翻译的重点在兵工、科技类书,著名的翻译家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等。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
从中国翻译史上的三次高潮谈译名作者:赵洁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7期摘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译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
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
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
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
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
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
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
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
翻译的亲社会性——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之一
的翻译 , 还是作为社会性存在的译者都是一个高度分化的概念 , 会不 可避 免地表现 出对于社会 联 系模 式的 回应。因此,
要 完整 描 述 翻 译 的全 过 程 , 须借 助包 括 社 会 学 在 内各 方 知 识 , 必 既研 究翻 译 的理 性 框 架 , 关 注 翻译 的 有 限 性 、 部 性 和 又 局
20 ) 0 6 这是 话 语 理 解 的 策 略 , 是 话 语 形 成 的 重要 也 原则 0文学语 言 的基本构 成 单 位 不. “ 题 ” 而 是 是 命 ,
忠实 。因此 , 尽管 在不少 方 面都有 着 开创性 意义 , 现 代 语言学 翻译 理论 同时 又表 现 出“ 代主 义 的病理 现
译者也 可 以通过 自身 意志 的发 挥 , 成对 于文 本 的 完
解 既要 看 “ 话语 的根据 ” 即具 体 情 况下 的 话 语 内部 , 根 据 , 要看 “ 话语根 据 ” 即 话语 外部 的社 会 、 更 非 , 文 化、 习俗 , 及 人 的 欲 望 、 意 识 等 等 。 ( 长 利 , 以 无 陈
些关 于翻 译 的 思考 , 思 维 逻 辑 上 表 现 的 乃是 “ 在 维
也纳 派 ” 的实 证 主义 , 者号 的 能指与所 指 一一对 应 , 话语
的全部 语义 可 以经 由语 言 转 换 而 被 等值 转 移 , 而且
应该 集 中在语 言实 践 的 相互 交 流 , 以及 语 言交 流 受 社会 生 活影 响 的具 体形 式 上 。 ( o riu 1 9 : ) B ude , 9 1 3
言学关 系密 切。乔 姆 斯 基 认 为 , 同语 言之 间 深层 不
结 构 相 似 , 类 语 言 在 语 法 、 义 等 方 面 有 “ 遍 人 语 普
翻译中译者的地位
翻译中译者的地位朱力(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摘要:译者在文化建构和跨文化交流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住是解决这一命题的关键所在.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翻译主体研究是近年来翻译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取得进步的一个标志性的话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以及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如意识形态、翻译规范、赞助人等领域,而对于翻译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大家似乎都视而不见.极少有人谈及译者在中外文化交流和本国文化、文学构建方面的巨大贡献。
忽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存在是翻译研究领域里的一种很奇怪的普遍现象。
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是解决这一命题的关键所在。
一、译者的角色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贡献不同语言群体交流的需求使得语言和翻译紧密相连.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若不通过翻译牵线搭桥.跨文化交流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任何一种孤立的语言和文化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介入.将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世界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交流的需要催生了翻译活动的出现.而翻译又是一个极其困难而且复杂的工作。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感慨,“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辩之者少,三也。
”即做翻译工作有三项不易做到的事,忠实原著既准确.译笔流畅明白,文字典雅。
要做到忠实于原著就很不容易。
而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
郭沫若(1954)指出,“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通过翻译我们可以继承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
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一、本文概述1、简述翻译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译者地位的变化。
翻译行业的发展历程与译者地位的变化,可以说是随着时代、技术和社会需求的演变而不断演进的。
在古代,翻译主要依赖于人工抄写和口头转述,译者的地位往往受限于其所服务的对象,如宗教、皇室或商人。
这些时期,翻译者的角色多被视为传递信息的“中介”,其工作成果往往受限于源文本的质量和个人理解的深度。
进入近代,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翻译行业逐渐从手工操作转向机器辅助,再到现代的机器翻译。
这一过程中,译者的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使得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然而,机器翻译在语义理解、文化传递和语境把握等方面仍存在局限,因此译者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翻译过程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译者的角色也从传统的“译者中心”转变为“译者责任”。
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专业知识,还要承担起文化传播、沟通桥梁和社会责任等多重角色。
译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翻译需求和挑战。
总体来说,翻译行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译者地位从边缘到中心的变迁,也体现了社会对翻译工作价值认识的深化。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跨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提出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的转变及其背景。
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译者的角色和地位经历了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的重大转变。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而逐渐形成的。
传统的“译者中心”观念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自由,可以对原文进行任意的增删改编,以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或实现自己的翻译理念。
这种观念在翻译理论的发展初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翻译实践的深入和翻译理论的成熟,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观念的问题所在。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3. “此无故不翻”
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 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 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 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音译。 同样,“槟榔”是印尼语的音 译,“葡萄”是大宛语的音译, “西瓜”是女真语的音译, “茉莉”和“昙花”是梵语音 译,等等。
这种彼有我无或彼无我有的文 化局限词,即只存在于一种文 化当中,而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 译的方式,保持原文化的形态 和精神。
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 之念,否则容易等闲视之,所 以对这类词语不用意译,而应 采用音译。
例如,“般若”跟汉语里的 “智慧”意思差不多,但有着 轻重之分。
“所谓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 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 慧。 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 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这不 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 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2)定公译之例
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 准,中文以京语(即国语或官语) 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 为参照。
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 而依约定俗成之例,仍可沿用。
在近代译学理论史上,直译意译一 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涉及 这个问题论旨如此全面的,当推梁 启超。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中,首次总结了古 代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直 译和意译的交替。
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马 建忠、周氏兄弟、王国维、苏曼殊、周桂笙等)
民国时期翻译家(鲁迅、林语堂、茅盾、瞿 秋白、郭沫若、朱光潜、胡适、郑振铎、董 秋斯、梁实秋、朱生豪等)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家(傅雷、钱钟书、季羡 林、杨宪益、叶君健等)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试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
试论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内容摘要】严复是中国历史上传播西学的第一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译学理论家。
他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的目的,“雅”是翻译的语体选择。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翻译学者们对“信、达、雅”的阐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严复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特别的现象,那是特属于他所处的时代的。
因此我们对于他的翻译作品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给予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On Y 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Abstract 】Yan Fu is the the first person in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 Chinese history, is our country outstanding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ists. He thinks," the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elegance." " faithfulness"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emise and the foundation," expressiveness " i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Elegance is the ch oice of registers . Over 100 years , the three characters have being received with different views and judgements.Yan Fu's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a a special phenomenon, that is the period in which he lived. We therefor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his works can b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give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Key words】Yan Fu;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elegance;translation thoughts严复(1853--1921)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译学理论家,是传播西学的第一人。
译者的角色:从“镜”到“灯”
译者的角色:从“镜”到“灯”来源:[本站]浏览:[ 23]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曾将两个关于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镜”,是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者;一个把心灵比作“灯”,是一种发光体,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
艾氏将之用以描画西方思想史流脉,可谓妙矣,而若将这对譬喻运用于翻译史上的译者角色的定位,似乎同样不失其神韵。
长久以来,翻译和译者的地位低微,中外皆然,且看赋予译者的譬喻,便知一二。
无论是“仆人”、“带着镣铐的舞者”、“翻译机器”,还是“舌人”、“影子”,其主导思想都遵循着“忠实性”原则。
翻译的好坏,就在于这面“镜子”能否准确反射出原作的“图像”,译者只是载读者驶向原作的舟车。
中国的翻译传统中,将翻译者称为“寄”、“象”、“舌人”等,莫不有寄托于主体的客体的含义。
据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
”无怪刘禹锡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西方传统里,翻译一道同样罕见正视。
英国桂冠诗人的约翰·德莱顿在1697年翻译出版的维吉尔的叙事长诗《埃涅阿斯纪》(Aeneid)的献词中说:“……然而我们只是奴仆,是在别人庄园里辛苦劳作的苦工;我们打理着葡萄园,但葡萄酒却是属于主人的。
……”,从而催生了西方译论中著名的“主仆说”。
延续同样的思路,法人巴丢(Charles Batteux)也认为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语气之强犹如译学右派,译者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及风格,不能僭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否则就会落得鸠摩罗什所辛辣讽刺的境地:“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译者的“镜子”角色,在20世纪初期的结构主义者那里发挥到了极致。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就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客体,文本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规律预先设定的,那么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忠实”地把作者预先设定在语言内部的固定而唯一的意义挖掘出来,达到与原作的“等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有:象胥,舌人,反舌,行人,译官令,九译令,译语人,少卿,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客曹,译长。
古时候,各朝各代专门设置了翻译官职,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当时的译者主要从事口译工作,因此也被称为“舌人”。
根据《周礼》和《礼记》记载,《礼记·王制》“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在周王朝,有官员专门负责接待来自四方的使节及翻译事宜,叫做“象胥”。
象胥下属专门的翻译人员,根据地理区域的不同,另有称呼: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人叫“寄”,翻译南方民族语言的人叫“象”,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叫“狄鞮”,翻译北方民族语言的人叫“译”,后来的“象寄译鞮”一词,就是指的语言翻译。
这里的“译”字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翻译”中的“译”。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作 者 的视 界 完 全 融 合 . 可 能 完 全 体 会 原 作 者 的意 图 。这 就赋 予 不
译 而 早 期 的 语 文 学 可 以说 是 其 代 表 语 文 学 派 着 眼 于 原 文 文 学 的 特 译 者 绝 对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者 有 权 根 据 在 自己理 解 的 基础 上进 行 所 一 就 一千 个 译 者 , 就 征 。译 者 主 要 从 事 经 典 文 献 的 翻 译 , 其 在 《 经 》 翻译 上 , 译 再 创 造 。 谓 的 “ 千个 读 者 。 是 一 千 哈 姆 雷 特 : 尤 圣 的 对
分 以期 最 大 限 度 在 译 者 应 对 作 者 负 责 。 读 者 负 责 . 为 翻 译 是 一 种 语 言 对 另 一 种 语 译 者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充 分 理 解 作 者 , 析 原 文 , 对 认 侵犯 的. 而译 者则 赋 予 各 种 各 样 的地 位 卑 微 的 角 色
虽 把 言创 作 的 文 本 进 行 的 复 制 。因此 , 作者 和原 作 品 是神 圣 的 可 语 中再 现 信 息 : 然 尽 一 切 努 力 。 不 合 作 者 和 信 息 原 意 的 主 观 原 不 因素 限制 到最 底 点 .但 任 何 译 者 都 难 免 不 给 译 文 加 进 主 观 成 分
者 来 说 , 类 文 体 的 原 文 都 是 上 帝 的 “ 口 预 言 ”其 中 每 个 词 和 这 金 . 词 序 , 至 个 别 字 母 和 标 点 都 是 神 圣 而 不 可 侵 犯 的 . 们 都 有 某 甚 他 种 特 殊 的 含 义 . 翻 译 时 对 原 文 敬 若 神 明 . 敢 做 丝 毫 改 动 尽 可 在 不 能 逐 字 译 出 。从 而 导 致 了 在 翻 译 实 践 中 直 译 , 译 占据 主导 地 位 , 死 译 者 却 得 到 了及 其 低 下 的地 位 2 0世 纪 初 期 .以 索 绪 尔 维 代 表 的 结 构 主 义 者 的 翻译 观 认 为 .
郑振铎简介
郑振铎简介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是我国"五四"时期涌现的著名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也是我国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
他原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
1917年夏,他考进了北京铁路管理学院。
1919年"五四"运动中,成为该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从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
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
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
他还先后参与编辑了《闽潮》,《新社会》,《文学旬刊》等刊物。
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
抗日战争期间留居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逝世。
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
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另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一生不仅著述丰富,他发表的大量译作、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郑振铎的主要译作及其影响郑振铎的一生没有离开过翻译,成果颇丰,对我国文学与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掌握的外语,主要是英语,因而从事的翻译都是从英文转译的。
他一生翻译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分类讨论他的作品。
(一)、郑振铎译介的俄国文学。
郑振铎最早在二十年代开始翻译俄国小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到1923年间,郑振铎所推荐、翻译的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
契可夫,高尔基等为代表的俄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论文及"序文",论著等,共二十多篇(部)。
由他与人合译的,《俄国戏曲集》(共学社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在"五四"时期的读者中颇具有影响。
梁启超作为一个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影响巨大的翻译家
梁启超作为一个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影响巨大的翻译家,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涌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借用当代译学理论来阐释梁启超的翻译思想和实践;也有学者从政治文化角度来研究政治文化对晚清翻译活动包括梁启超的翻译活动的影响。
但从“翻译的政治”这一命题、视域和维度对梁启超进行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见。
本文旨在对梁启超翻译活动、思想和实践加以阐释,重新审视这位“鸿儒”的翻译主张及其目的,解读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巨大贡献。
一、梁启超翻译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战争的失败,使得国人在痛苦和屈辱中深刻反思,并逐渐觉醒,同时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对策略。
当时的译书机构把大量有关工程技术、军事武备和自然科学类的西方著作介绍到中国。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梁启超慧眼独具,看中了翻译这一高效的工具,把兴西学与译西籍作为维新变法之重,救国之道。
他把译书的重要性和强国的政治思想结合起来,认为“译书为强国第一义”。
1896年,梁启超撰写了著名的《西学书目表》,反复强调翻译西书之急,认为国家存亡兴衰之关键在于输入西学;还列举出当时急需翻译的300多种书籍。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客居日本,他的政治抱负没有因“戊戌六君子”的喋血而改变,而是以更新、更有力的形式付诸行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之路。
日本的所见所闻,使他摆脱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自我优越感”的限制,放眼世界,开始通过翻译和办报等方式,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
他是提倡翻译政治小说的第一人,为推动社会进步,改造社会思想,从而为迎来清末文学翻译的高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梁启超翻译的政治目的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的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动,而行动皆有目的,所以翻译要受目的制约;译文好不好,视乎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
严复的翻译
严复的翻译韩兆霞【摘要】严复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信、达、雅"三字翻译理论及其译著《天演论》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重要痕迹。
本文从严复的生平、翻译理论、翻译时期和译著四个方面对其作了客观系统的论述,再次强调了他这位译学理论家的先锋作用。
%As a Chinese scholar and translator, Yan Fu is most famous for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especially in his translation of "Evolution and Ethics". This paper, from four aspects, describes objectively of Yan Fu and his translation theory, meanwhile stresses his pioneering role on translation.【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2)009【总页数】2页(P83-84)【关键词】严复;翻译理论【作者】韩兆霞【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戊戌变法”以后,中国资产阶级对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介绍有了强烈的欲望。
于是,孕育了一批翻译家,其中最杰出的是译学理论家严复。
严复(1854—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867年他考入洋务派左宗棠、沈葆祯所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与航海术之类。
1876年,又被派到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留学两年。
期间不但加强了他的翻译能力,而且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这一时期内,严复激于爱国热情,通过译书、作政论、办报纸,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攻击封建专制,提倡科学民主,全面提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主张,成为当时维新运动的出色思想家和宣传家。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的翻译实践。
以下是中国翻译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的详细阐述:1.古代翻译:古代中国的翻译主要集中在对外文献的翻译和传播上。
早期的翻译主要涉及佛教经典的翻译,如鸠摩罗什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翻译事业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古代翻译注重忠实传译,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性,这对当今译学提醒我们要尊重原文,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
2.明清时期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的翻译范围扩大到科技、文学、哲学等领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李时中、顾炎武、严复等人的翻译活动。
他们注重翻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强调对原著的理解和再创造,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在翻译中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3.近代翻译:近代中国翻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翻译家们开始注重对西方科学、文学、政治等领域的翻译,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胡适、鲁迅等翻译家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强调翻译要贴近当代社会需求,注重译者的主体性和对译文的创造性处理,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要关注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4.当代翻译:当代中国翻译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挑战,翻译范畴更加广泛,包括文学、商务、科技、电影等各个领域。
当代翻译注重跨文化交流,强调译者的文化素养和多样性。
同时,翻译研究也更加理论化和专业化。
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要关注翻译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注重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总体来说,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对当今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在翻译实践中要尊重原文、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关注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关注翻译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注重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这些启示有助于我们在当今多元化、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翻译工作,并推动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问题
灵活度 ,尽量客观地再现原 文。
译语读者 的因素 。译者需要通过 自己的艺术再创造 活动力求使 原文 、原文作者靠近译语读者 ,并为译语读者所认识 。西方著
者的重要 陛由此可见。文章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 中的地位 问题。 关键词 :译者 ;文学翻译 ;翻译 目的
首先 ,译者是现实 中的人 ,是 一个独立主体 ,本身就一定 会有个性。在 翻译过程中他不可能把 ,更是 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在文学 翻 译是 人 类 文 化 交 流 最 悠 久 的 活 动 之 一 ,它 从 一 开 始 就 执 翻译 中 ,首位重要 的便是对原文 的解读 。而译者首先 是原作的
按 自己的想法随意进行翻译 ,想怎样 写就怎样写 ,那 么实际上 说是 为了宣泄 自己丧偶后的悲伤情感 。 他完全脱离 了原作 ,脱离了原作者 ,他并不是在进行翻译活动 , 综上所述 ,我们 可以说 ,在文学翻译过程 中 ,译者 由于其 而是 在进行 自己的创作活动。文学翻译首先应再现原作者塑 造 不可避免的主体意识的存在 ,不可能完全是 “ 仆人 ” ,当然也不 的形象 和他 的思想 ,再 现他 安排 的情 节 、构思 。如果脱离 了这 应是 “ 主人” 。他所能做 的,就是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 ,掌握好 个必然的基石 ,那便不是文学 翻译 了。 文学 翻译是原文作者 和译语读者通过译者 的桥梁作用而进 行 的艺术交流活动 ,因此译者在 翻译 的过程 中必然也要考虑到
名 翻 译 理 论 家 FShe r ahr “ 翻译 的 不 同方 法 ” 一 文 中 . l em ce在 论 c i
我国翻译史,定义及分类(第一章)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际的桥梁。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生了。
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
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2年,即公元148年。
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年)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谶念chen,趁,指应验的语言或预兆)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
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
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
翻译家:查良铮人物简介
《草房子》
• 查良铮翻译的《草房子》是他后期翻译作品的代表之一
• 译文忠实原著,又不失中文的韵味,被认为是优秀的翻译之作
⌛️
查良铮翻译风格的特点与影响
对后世翻译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查良铮的翻译风格和理念对后世翻译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的翻译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翻译家提
供了宝贵的借鉴
• 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翻译事业,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对待翻译作品认真负责,追求卓越
• 查良铮对待翻译作品认真负责,追求卓越
• 他的译文准确传神,深受读者喜爱,被认为是优秀的翻译之作
查良铮的审美追求与艺术素养
具有很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素养
• 查良铮具有很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素养
• 他的译文优美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认为是优秀的翻译之作
• 父亲的法律知识和职业背景对查良铮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 培养了他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
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
• 母亲的教育背景和修养使查良铮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 对他的文学兴趣和审美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查良铮的求学经历与成就
01
小学和初中就读于上海著名的学校
• 接受了一套完整的基础教育,为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
对翻译家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要求得到了重视
• 查良铮提倡译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现当代翻译家在提高翻译水平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对翻译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
• 查良铮注重翻译的实践和研究,这一观点在当代翻译实践中得到了加强
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看翻译的本质
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看翻译的本质摘要本文分析了文学及文学翻译的定义,同时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译者拥有较高的主体地位。
但在译者主体性得到极大张扬的同时,译者的主体性也应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艺术论者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译者的受动性,因此艺术论不是对翻译本质的最好解释。
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分析,译者既要保持其主动地位又要受到一些因素限制,因此,翻译的本质应是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本质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翻译理论家们不断研究翻译的性质,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有关翻译理论的争论中,最激烈的当属科学与艺术之争。
因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浓厚,就文学翻译来说,译者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得以更加完整的发挥。
那么,在文学翻译中,不同翻译本质论下的译者主体地位如何?怎样的译者主体地位更适合文学翻译的要求?分析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有助于我们理解翻译的本质,同时,翻译本质的确立更有助于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文学译本。
一文学及文学翻译辞海中对文学的定义如下:“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
文学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以表达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因此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而非机械地复制现实。
现代文学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
”文学翻译,即对国外文学作品所进行的一种文字转换活动,用译语表达原作者的思想与风格,并让译文读者能拥有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更强调对原文作者思想的再创作性表达,力求译文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译者主体性分析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查明建提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工作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从有文可考的周 代开始便有了关于翻译的记载。 《礼记・王制》 还载有周代所 设翻译东、 南、 西、 北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员的职称。几 千年后的今天, 翻译已经成为各国交流思想、 经济、 文化、 政治 等各个方面的唯一桥梁。 翻译工作者在整个翻译历史长河中 起到了铺路搭桥的重要作用。然而, 翻译工作者在发挥重大 作用的同时, 却得不到相称的重视和支持。到底是什么因素 导致了译者地位不受重视的局面?就我国的情况而言, 还要 从翻译历史的各个阶段来谈起。 一、 中国译者在翻译长河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 佛经翻译时期译者的作用与地位 有组织有规模的翻译工作始于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始于 魏晋时期, 及至东汉末年, 佛经译者支谦首创 “会译” (即把两 种旧译对照然后重译) 他为佛经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极大的 , 贡献。虽然他的译风受到质疑和批评, 但是他的译文适合汉 人的胃口、 将天竺国传来的佛教思想更广泛的传播给了汉族 人民。 可喜的是, 支谦在当时受到了当权者的重视, 他从洛阳 喻户晓, 他是唐代佛经翻译的第一人。玄奘于公元 629 年离 开长安, 历尽艰险, 四年后才到达北天竺那烂陀寺。 由于他精 通五十部以上的经律论、 又通晓梵语, 他一到就被封为 “三藏 法师” 享有最高待遇。离开长安十七年后, , 玄奘携带梵文经 典共六百五十七部回到长安。他仅用了一百天进行准备, 便 着手翻译经文。 由于他取经、 译经贡献极大, 在当时受到了极 高的待遇、 享有盛名。但是据说玄奘大师翻译经文时笔不停 挥,三更暂眠, “ 五更复起” 完笔之后只一个月就圆寂了。佛 , 经的传入使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 导致中外文化与传统 的碰撞与融合, 其结果即便是现在对很多人的人生哲学, 处 世之道仍产生着影响。 以上几位佛经译者是我国佛经翻译中 的杰出人物, 可见早期的译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重要作用, 从 而受到礼遇。但是在当时世人的眼中,翻译徒” “ 还是谈不上 “文雅” 唐代的刘禹锡在 的。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一诗中写 道:勿谓翻译徒, “ 不谓文雅雄。可见那些 ” “文人雅士” 对译者
略时期, 进行翻译工作的几乎都是自发的个人或组织, 他们凭 着一点微薄的力量带给人们新的思想和希望。 新中国成立至 今, 译者的地位逐步得到了提高, 翻译工作的发展随着民族的 繁荣昌盛而拉开了帷幕。 翻译本身的工作性质所决定。 (2) 在翻译史上, 译者曾被冠以 “舌人” 媒婆” 译匠” “ 、 “ 、 等不公正 的称号。这是因为翻译不是创作, 译者不如作者。尽管译者 可是衡量译作好坏的标准却是: 译者要隐形 (invisible) 译文 、 要忠诚 (faithful) 一个 。 “隐形” 的人物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有什 么可厚非的呢?而 “忠诚” 二字本身就降低了译者的地位, 使 译者失去了主体性。仿佛是把作者比作主人, 把译者比作仆 人。 仆人为主人服务、 忠实于主人是天经地义的, 有谁会为一 个仆人鸣不平呢?所以说, 即使当今的政治环境为翻译工作 提供了厚厚的土壤, 译者却只能像蚯蚓一样默默地做着 “地下 工作” 只有译者有了充分的主体性时, 。 其地位才能从根本上 有所提高。 译者自身的因素。任何问题的存在都是有外 (3) 因和内因的。 要想得到回报, 就要加倍的付出。 当今译坛中, 为了满足各种功利目的而粗制滥造的翻译不乏有之。 这些不 抹了黑。所以, 纠正翻译工作中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是翻译 组织的头等大事。 此外, 翻译工作的时效性不能显现出来, 很 多译作都比原作或长或短滞后一段时间。因此, 积极地将翻 译工作渗透到每一个领域的先锋时刻也是翻译工作彰显重要 性的关键。再者, 翻译工作从整体上还缺乏系统性, 有组织、 有分工、 有历史意义的大型翻译活动很少。 最后, 在信息高速 而对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译者们却依然老老实实工作、 本本分分做人。这也难免显得落伍于时代了。 翻译工作者对几千年来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起到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翻译史中, 我们体会到了译者们热情 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 其实译者又何尝不是 “两句三年得, 一 吟双泪流” 呢?译者要至少通晓两种语言, 优秀译者的才学和 能力并不低于原作者。不幸的是, 译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译 者的地位难以得到提高。而万幸的是, 我们处在一个政治文 化空前繁荣的时期, 相信我们可以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内 而外逐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 2006, . [2]张国敬.译者、 其地位和作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3) 2003, . 个角度来讲, 只有得到国家统治阶级的支持和认可, 某个领域 [3]张廷茂, 汤后虎.明末至清前期负责同欧洲国家交往的 “通事” . 2006 . 才会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可能。 而在我国翻译史上的封建主义 贵州文史丛刊, (1) [4]魏瑾.从中国翻译史看翻译的功利目的.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 时期, 统治阶级根本就看不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佛经翻译 学版) 2004 , (6) . 时期尽管有些译者受到了礼遇、 他们的翻译工作得到了支持, [5] 马士奎.翻译主体地位的模糊化-析 “文革” 时期文学翻译中译 2006, . 但是使他们享有此等殊荣的不是翻译这项工作, 而是佛经的 者的角色.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5) [6]黎难秋, 徐萍, 张帆.中国科学翻译史各时期的特点、 成果及简 特有影响力。及至明清和民国时期, 翻译工作在统治者看来 评.中国翻译, (3) 1999 . 更是无足轻重。尤其是闭关锁国的清政府, 一贯藐视外来的 [7]柴慧芳.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论的发展.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 2007, . 东西, 更不要说提倡学习和借鉴了。军阀混战和抵抗外族侵 报, (2)
中,“译印图书” 置于该会要做的首要之事, 并 南渡到东吴之后, 孙权便拜他为博士。“唐僧” 玄奘, 可谓家 《强学会章程》 把
358
2008 年第
7期
安徽文学
文 化 万 象
者对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译者 所作的工作都是个人或民间自发的行为, 并未得到统治阶级 的支持和肯定。其社会地位仍然低下, 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 都不够重视翻译工作和译者的地位。 (三) 新中国成立至今译者的作用与地位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科学翻译事业 西方发达国家从各方面封锁我国, 科学资料也不例外。新中 国虽百废待兴, 迫切需要翻译引入各种先进科学资料, 以发展 科教与经济, 无奈只得依靠前苏联唯一来源。 因此, 这一时期 我国大批翻译俄文资料, 在当时科研、 教育、 经济建设中发挥 的重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文革十年期间, 翻译事业一度出 现萎靡的状态, 译者的地位更是从本来就不高的位置上一落 千丈。甚至出现了译者不敢署名、 出版社强行干预和零稿酬 的现象。直到 1978 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时 期, 才真正开始了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与世界 各国交流合作的时期。 由于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文化与科学管 理的需要, 我国的翻译事业经历了 “文革” 的沉寂期后, 迎来了 外交外贸及文化传播的许多领域中, 译者们都硕果累累, 对我 国改革开放后近 30 年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 中 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等翻译 组织相继成立;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 与 等翻译类 刊物相继创刊; 许多高校相继设立翻译课程;翻译组织频繁 举办各种翻译理论与方法的学术会议。 这些方面的进展充分 可以说, 今天的译者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译者都更受到重 视, 同时当代译作数量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多得多, 质量 也高得多。很多作品都有不同版本的译作供读者欣赏和比 较, 翻译工作达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 但无可否认 的是, 如今译者得到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与其所作的工作相比 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二、 译者处于尴尬地位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千百年来译者的社会地位迟迟得不 到认可呢?为什么译者总是处于尴尬的社会地位呢?从以上 的谈到的各个时期的翻译历史来看, 可以主要将其总结为以 下几个原因:1) ( 政治因素的影响。纵观千百年来, 横看古今
中外,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都由政治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国家繁荣富强与否直接决定其它各个领域的兴衰。 而从另一
2008 年第
7期
安Hale Waihona Puke 文学359文 化 万 象
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社会地位
◎云 霞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9)
摘 要 人们在饱饮异域文化之甘泉、 畅快游艺于他国先进科学技术之岭巅的时候, 很难想象到给他们创造这种便利的 译者曾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自人类文明伊始, 几千年来译者在各国政治经济、 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 而译者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却始终处于底层的地位。本文从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翻译时期谈起, 对译者地位低下的问题 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译者的社会地位 翻译简史 中国
的成见很深。 (二) 明清及民国时期译者的作用与地位 明代时期的翻译工作不像唐代那样鼎盛。 这段时期的翻 译工作主要是为了适应外事的需要, 译者学习其它民族和国 家的语言来充当译员, 翻译外国人与中国官员的书信、 谈话交 际等, 但是明代的译者 (当时称为通事) 仍然不受重视。18 世 纪初, 由于罗马教廷企图干涉中国内政, 又有不少传教士不尊 重中国传统礼仪和习俗, 引起清政府的反感, 1724 年雍正皇 帝下令禁止天主教, 同时采取关闭政策。 这一政策的执行, 使 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翻译事业随即处于停滞状态。到 1840 年 的鸦片战争, 帝国主义用枪炮扑向中国的同时, 西方各色各样 的思想文化潮流也大量涌入, 另一方面, 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 识分子为了救国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 中国近代是中西文化 交流的重要时期, 近代翻译事业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而 开始的。19 世纪 70 年代后, 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对西方政治、 法律等方面开始感兴趣, 并着手翻译此类图书。改良维新运 动主要领导人康有为 1858 -1927)在 ( 《上海强学会叙》 所附 且明确公布了他主持译书的先后缓急的内容。 另一位维新派 首要人物梁启超 (1873 - 1929) , 也强调 “欲求知彼, 首在译 书” 。所以, 有很多更重要的书急需翻译。 在社会科学著作翻 译方面, 成绩最突出者是严复 (1854 - 1921), 他先后翻译了 十多种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 经济学、 社会学、 法学和民学 (逻 辑学)著作, 最有代表性的是为世人称道的八大社会科学名 著, 特别是他的 《天演论》 在当时的思想界、 , 学术界引起了极 大的影响。 1912 年到 1949 年的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发 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这段时期也正是翻译活动异常活跃的时 期。在此期间, 翻译组织和翻译成果都层出不穷: 1915 年成 立了 《新青年》 杂志, 此外还成立了创造社、 文学研究会、 未名 社、 左联等多个翻译组织。在混乱的北洋军阀时期与急速的 解放战争时期, 随着解放区的扩大, 马列主义学说的翻译活动 发展迅速, 成果剧增。明清两代, 尤其是清末和民国时期,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