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定位几何基础原理
GPS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一、简介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
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
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简称GPS。
二、GPS发展历程1. GPS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
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
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
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
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
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
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1993年底实用的GPS 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2.卫星导航的发展历史1957年十月四日,第一课人造卫星Sputink I(苏联)发射。
1959年,从卫星上发回第一张地球照片。
1960年,从“泰罗斯”与“云雨”气象卫星上获得全球云图。
1971年,美国“阿波罗”对月球表面进行航天摄影测量,且“水手号”对水星进行测绘作业。
目前,空间在轨卫星约为3000颗。
三、定位原理1.GPS构成:①空间部分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1颗工作卫星组成,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 ,轨道倾角为55°。
三维几何基础知识2023
三维几何基础知识2023Introduction三维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的图形、实体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掌握三维几何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三维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一、点、线和面1. 点在三维空间中,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它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仅有位置。
点可以用坐标表示,其中三维坐标通常由三个实数表示,分别代表点在x轴、y轴和z轴上的位置。
2. 线线由无数个相邻的点组成,具有长度但没有宽度和高度。
线可以用两个点的坐标表示,也可以通过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来确定。
3. 面面由多个相邻的线组成,具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高度。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非共线的点或者一个平面方程来确定一个面。
二、多面体和立体图形1. 多面体多面体是由一些面围成的空间图形,其中每个面都是一个多边形。
常见的多面体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四面体等。
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研究多面体性质的重要指标。
2.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指具有三维形状和内部空间的图形。
除了多面体,球体、圆锥体、圆柱体等也属于立体图形。
对于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分解成多个多面体来计算其面积和体积。
三、平行和垂直1. 平行在三维空间中,当两个线或两个平面的方向相同或完全相反时,它们被称为平行的。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平行面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其中一面上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2. 垂直当两个线或两个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它们被称为垂直的。
垂直关系在计算空间中的角度、距离以及解决几何推理问题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欧氏空间与投影1. 欧氏空间欧氏空间是指以欧几里得几何为基础的三维空间,其中点、线和面满足欧氏公设。
欧氏空间中的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任意两点之间只存在一条直线。
2. 投影在三维空间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三维图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以方便观察和计算。
投影可以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两种类型,常见的应用包括地图投影、建筑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第三章-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位置差分 伪距差分 载波相位差分
多基准站 GPS差分
局部区域差分 广域差分 多基准站RTK
测相伪距修正法 载波相位求差法
19
3.3.1 绝对定位原理
1、测码伪距静态绝对定位 设
代入测码伪距方程
可得
2021/3/30
20
2021/3/30
21
静态测量时,可以观测多颗卫星不同历元的观测值,故
2021/3/30
(5)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包含空间位置误差和时间误差
假设测站与4颗观测卫星所构成的六面体体积为V,GDOP与V的倒数成正比。V
越大GDOP越小,精度越好。
但卫星高度角月底,电离层、对流层误差越大。
2021/3/30
26
3.3.3 相对定位原理
相对定位:采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 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分为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
周跳有两种类型: (1)中断数分钟以上,在数个历元中没有载波相位观测值; (2)周跳发生在两个观测历元之间。
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1)高次差法;无周跳的高次差值具有随机特性。 (2)多项式拟合法:利用前面正确的相位观测值利用多项式外推下一
个观测值,并与实际的观测值比较,从而发现周跳。 (3)其他方法:星际差分法、残差法等。
对定位;
2)按接收机在作业中的运动状态
分类:静态定位、动态定位;
动态绝对定位、动态相对定位、
静态绝对定位、静态相对定位。
3)依照测距的观测量分类:测码伪
距法定位、测相伪距法定位。
C为光速,δt为接收机钟差
2021/3/30
3
3.2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
空间定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
△t3为信号 传播时间改正 ,从激光脉冲离开测距仪至到达卫星间的时间 , △t3=S/c
3)大气延迟改正
4)卫星上的反射棱镜偏心改正
5)潮汐改正
h
12
五、SLR的用途现状及前景
1、激光测卫站
1)中国已经建立的武汉、上海、长春、北京和昆明等5个激光测卫站。 2)流动激光测卫站:乌鲁木齐,拉萨
长春
TROS, Urumqi, China
h
5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一、激光测卫(SLR) 2、原理(续) D=C.⊿t/2+ ⊿D ⊿D为测距改正数
激光测距 仪
带反射棱镜的激光 卫星
h
6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二、激光测距卫星
1、激光测距专用卫星 Lageos卫星 Starlette卫星
Starlette
h
7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背景的噪声,从而大大提高信噪比。 ⑶激光的发散角极小,在很远的距离上光能量仍能集中在一个很
小的范围内,有的激光测距系统发散角只有2″,在月球表面上 光斑直径也只有4km。
h
4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一、激光测卫测距原理
2、原理
用安装在地面测站的激光测距仪向安 装了后向反射棱镜的激光卫星发射激光脉 冲信号,该信号被棱镜反射后返回测站, 精确测定信号的往返传播时间,进而求出 仪器到卫星质心间的距离的方法和技术称 为卫星激光测距或激光测卫( 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 。目前的 测距精度可达1cm左右
三、人卫激光测距仪 1 激光仪分类 1)按激光类型来分 脉冲式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
第四章-GPS定位基本原理
为P 码和W 码,然后再利用P
码来测距
原理
Z跟踪技术
将接收到的L1 和L2 信号分别和接 收机生成的、以P 码信号为基础的 复制信号相关,频带宽度降低到保 密W 码的带宽,从而得到未知的W 码调制信号的估值
应用反向频率信号处理法,将接收 到的信号减去这一W 码的估值, 就可以大部分消除W 码的影响, 进而恢复P 码
在相对定位中,至少其中一点或几个点的位置是已知的, 即其在WGS-84坐标系的坐标为已知,称之为基准点。
相对定位是高精度定位的基本方法
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大地控制网、精密工程测量、地球动 力学、地震监测网和导弹和火箭等外弹道测量方面。
动态定位
至少一台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确定各观测时刻运动中 的接收机的绝对或相对位置关系。
GPS系统的定位过程可简述为如下步骤: 跟踪、选择卫星、接收选定卫星的信号。 解读、解算出卫星。 测量得到卫星和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 解算得到用户的最可信赖位置。
“交会法” 定位
已知一颗卫星的位置和接收器到它的距离,就可以确定接收器在一个球面上。 已知两颗卫星的位置和接收器到它们的距离,就可以确定接收器在一个环上。 如果知道三颗卫星的位置和接收器到它们的距离,通常可以确定接收器一定
对于非特需用户, 采用Z 跟踪技术进行PRN 相关处理的积分 时间很短, 导致测量精度降低, 对于其他方式, 由于利用W 码 的近似信息和增加处理环节
导致伪距测量结果的误差增大
原来的高精度P 码在最终的伪距测量结果中并不是总能得到保证
虽然是采用同样的P 码, 由于测量方式和过程不同, 非特需 用户得到的P 码伪距精度低于特需用户的相应结果。
近来基本区分方法
静态:
接收机天线在测量期间静止不动。 测量的参数在测量期间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目的是测量点位的坐标。
GPS复习题
GPS复习题gps系统的组成: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用户装置部分(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
)gps系统的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2、定位精度高:3、定位时间短、操作便捷、可以实现实时定位。
4、抗干扰能力强。
5、功能多,应用广6、能为高动态平台提供服务。
7、可独立使用;8、卫星轨道高、周期长。
空间定位的基本原理:原产在地球飞过的多颗导航系统卫星,不停地升空无线电信号,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发送这些信号,导航仪根据星历表信息求出每颗卫星升空信号时在太空中的边线,排序卫星升空信号的准确时间,然后根据未知的空间定位卫星的瞬时座标和信号抵达该点时间,通过排序,求出卫星至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之间的几何距离,在此基础上排序出来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对应的点位,即为观测站的边线。
为什么需要四课卫星?从理论上讲,知道三颗卫星至观测站之间的几何距离,并利用gps接收机收到的这三颗卫星的导航信号推算出的卫星瞬时坐标,就可以计算出观测站的位置。
方法是,分别以三颗卫星的瞬时坐标为球心,卫星至观测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作出三个球面,三个球面的交点就是观测站在空间中的位置。
由于一般gps接收机安装的是非精密钟,接收到的时间存在误差,故计算出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有误差(称为伪距),因此需要利用第四颗卫星进行时间上的纠正,以保证时间上同步。
天球:以地心为球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的球面天轴: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天极:天轴与天球面的交点pn和ps。
天球赤道面:过球心且与天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面:地球太阳轨道所在平面,与赤道面夹角为23.5°。
春分点:太阳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赤道的交点。
岁差:假设月球轨道紧固,北天极沿圆形轨道拖北黄极的运动叫做岁差章动:由月球轨道变化引起的北天极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叫章动平北天极:不考虑章动的北天极。
gps定位原理和简单公式
GPS定位原理和简单公式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
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按目前的方案,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21+3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
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DOP)。
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地面监控部分包括四个监控站、一个上行注入站和一个主控站。
监控站设有GPS用户接收机、原子钟、收集当地气象数据的传感器和进行数据初步处理的计算机。
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卫星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主控站。
主控站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
它对地面监控部实行全面控制。
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监控站对GPS卫星的全部观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每颗GPS卫星的轨道和卫星钟改正值。
上行注入站也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
它的任务主要是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把这类导航数据及主控站的指令注入到卫星。
这种注入对每颗GPS卫星每天进行一次,并在卫星离开注入站作用范围之前进行最后的注入。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x、y、z 和Vto为未知参数,其中di=c△ti (i=1、2、3、4)。
d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t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
空间定位几何基础原理
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转换就使这个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被转化为解 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那么 就是这个方程的决定性算子,称之为三维空间
3
的定位算子 。
3
x1 x2 8det x1 x3 x x 1 4
3
y1 y2 y1 y3 y1 y4
z1 z2 z1 z3 z1 z4
即,一定存在 k1 , k2 , k3 ,使得下列关系成立:
k1 PP 1 2 k2 PP 1 3 k3 PP 1 4 0
不失一般性,首先假定 k1 0 。在这种情况下, P 1P 2 可以被写为 P 1P 3 和P 1P 4 的线性结合。也就是说向量 P 1P 2 ,P 1P 3 和P 1P 4 是在一个平面上。因此 P1, P2, P3 和 P4 四个节点在同一个平面上。 这样证明了定理 1 的必要性。 通过了充分性和必要性的证明,定理 1 得到了证明。
p1 P1
P3 p3
p2 P2 p O p4 P4
图 2 参考点共面 Fig 2 Reference nodes on a plane
证明:
1.充分性:如果这四个节点中的任意两个是相同的,那么能够推导出定(i 1, 2,3, 4) 四个节点是不同的节点。如果
定理 1 的充分性得到了证明。
3 2.必要性:首先假定定位算子 0 ,那么这里一定存在 k1 , k2 , k3 ,这
样:
k1 ( x2 x1 , y2 y1 , z2 z1 ) k2 ( x3 x1 , y3 y1 , z3 z1 ) k3 ( x4 x1 , y4 y1 , z4 z1 ) 0
空间定位的几何基础
GP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
G P 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GP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的简称。
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
它是由美国国防部主导开发的一套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PS用户部分的核心是GPS接收机。
其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和导航解算两部分组成。
其中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GPS卫星信号的二维搜索、捕获、跟踪、伪距计算、导航数据解码等工作。
导航解算部分主要包括根据导航数据中的星历参数实时进行各可视卫星位置计算;根据导航数据中各误差参数进行星钟误差、相对论效应误差、地球自转影响、信号传输误差(主要包括电离层实时传输误差及对流层实时传输误差)等各种实时误差的计算,并将其从伪距中消除;根据上述结果进行接收机PVT(位置、速度、时间)的解算;对各精度因子(DOP)进行实时计算和监测以确定定位解的精度。
本文中重点讨论GPS接收机的导航解算部分,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可参看有关资料。
本文讨论的假设前提是GPS接收机已经对GPS卫星信号进行了有效捕获和跟踪,对伪距进行了计算,并对导航数据进行了解码工作。
1 地球坐标系简述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要有相关联的坐标系,地球表面的GPS接收机的位置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
因此,要描述GPS接收机的位置,需要采用固联于地球上随同地球转动的坐标系、即地球坐标系作为参照系。
地球坐标系有两种几何表达形式,即地球直角坐标系和地球大地坐标系。
地球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是: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地球赤道面与格林威治子午圈的交点(即0经度方向),Y轴在赤道平面里与XOZ 构成右手坐标系(即指向东经90度方向)。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备课课件(最新)第五章:GPS定位原理
3).三差法: 原理:利用连续跟踪的所有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中均含 有相同的整周未知数N0,所以将相邻两个观测历元的载 波相位相减,就可将该未知参数消去,从而直接解出坐 标参数。 4). FARA 法--fast ambiguity resolution approach
原理:利用初始平差的解向量(接收机点的坐标及整周 未知数的实数解)及其精度信息(单位权中误差和方差协 方差阵),以数理统计理论的参数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为 基础,确定在某一置信区间整周未知数可能的整数解的组 合,然后依次将整周未知数的每一组合作为已知值,重复 地进行平差计算。其中使估值的验后方差或方差和为最小 的一组整周未知数即为整周未知数的最佳估值。
1
(X、Y、Z)
X、Y 、Z —— 测点点位坐标
Xi、Yi、Zi——卫星星历(坐标) 1、 1、 1 ——观测所得伪距(在 方程中是已知量)
2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需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如何测量出站星距离
3
测距方法
双程测距
用于电磁波测距仪
单程测距
用于GPS
4
二.GPS定位方法分类
j (GPS)] cti
ct
j
c
j i
c ti
c t
j
ij
c ti
c t
j
上式当所卫确星定钟的与伪接距收即机为钟站严星格几同何步距时离(。 ti t j ),
13
通常GPS卫星的钟差可从卫星发播的导航电文中获得,
经钟差改正后,各卫星之间的时间同步差可保持在109 s
以内。如果忽略卫星钟差影响,并考虑电离层、对流层折
所以⑦式可写为:
顾及载波相位整周数,观测方程可写为:
空间直角坐标系 方向角-详细解释说明
空间直角坐标系方向角在数学和物理学中,空间直角坐标系是一个极其基础且关键的几何构造,用于精确定位三维空间中的点。
它由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分别称为x轴、y轴和z轴,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框架。
每个点的位置通过其在这三条轴上的投影——即三个坐标值(x, y, z)来精确描述。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方向角的概念至关重要。
』方向角,顾名思义,是指从某一特定观察点出发,沿坐标轴正方向到目标点连线所形成的角度。
通常选取x轴作为基准,首先测量的是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我们称之为水平面内的方位角α;然后,在垂直于x轴的平面上,继续测量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此为竖直面内的仰角β或高角;对于三维空间,还需引入第三个角度γ,它是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构成了第三个旋转维度。
『理解方向角的关键在于,这三个角度共同定义了一个向量的方向。
』以这种方式表达出的方向,既直观又便于计算,广泛应用于航天、航海、工程设计、物理学等诸多领域。
例如,当我们描述一颗卫星在其轨道上的指向,或者机器人臂的运动路径时,都会运用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方向角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方向角的取值范围一般遵循以下规则:方位角α通常介于0至360之间,表示绕x轴的逆时针旋转角度;仰角β或高角则在-90至90内,负值代表向下,正值代表向上;至于与z轴相关的角度γ,也同样限于-180至180。
』『通过方向角,我们可以将空间中任意一点P的位置转化为一组具有明确物理含义的数值,不仅使得复杂的三维问题得以简化,而且有助于实现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应用的有效转换。
因此,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下方向角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原理,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总结来说,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方向角,是解析三维空间中物体位置和方向的一种强大工具,借助它的表述,我们在研究、设计及实践操作中,能够更加精准地描绘和控制实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gps培训课件
1. GP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一. 控制网的应用范围 二. 分级布网
大城市可分3级,中小城市可分2级
三. GPS测量的精度标准 σ = a2(b*d*106)2
四. 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
点应设在视野开阔和容易到达的地方,联测方向。
可在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
根据GPS测量的不同用途,GPS网的独立观测边均应构成一定 的几何图形,基本形式有:
1. 三角形网 2. 环形网 3. 星形网
(1)、三角形网
优点:
图形几何结构强,具有较多 的检核条件,平差后网中相 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比较 均匀。
独立的。
GPS 控制网的观测基线
仪器台数 同步图形 独立基线
N=2 N=3
N=4
N=5
GPS网设计的一般原则
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 可靠性。
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相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且分 布均匀。
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 ,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
(4~11)
(目前轨道上实际运行的卫星个数已经超过了32颗)
Colorado springs
55
Hawaii
GSP 地面控制站分布
kwajalein
Ascencion Diego Garcia
一个主控站:科罗拉多•斯必灵司(推遍星历及修正参数、时间基准、轨道
纠偏、启动备用卫星)
三个注入站:阿松森(Ascencion)—大西洋
,L1和L2上的 P 码或 Y 码,还有卫星轨道信息 • 所有信号均由同一个震荡器产生
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空间解析几何是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等几何对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以下是空间解析几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解析几何的基础是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来表示三维空间中的点的位置。
2. 点的坐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可以用三个坐标(x, y, z)来表示,其中x、y、z分别代表点在x轴、y轴、z轴上的投影长度。
3. 点的距离公式,两点在空间中的距离可以通过三维空间中的距离公式来计算,即d = √((x2-x1)² + (y2-y1)² + (z2-
z1)²)。
4. 向量的运算,空间解析几何中,向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表示空间中的位移和方向。
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是空间解析几何中常见的运算。
5. 空间直线的方程,空间直线可以用参数方程、对称方程和一般方程来表示,这些方程形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示形式。
6. 空间平面的方程,空间平面可以用点法式方程、一般方程等形式来表示,点法式方程可以直观地表示平面的法向量和过某一点的特点。
7.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空间解析几何还涉及到一些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如球、圆柱、圆锥等的方程和性质。
8. 空间解析几何与其它学科的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在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三维建模、空间定位、运动轨迹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是空间解析几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我。
空间位置的认识
空间位置的认识空间位置是人们在空间中所处的具体位置或者方位关系的认知。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导航、定位、认识方向等活动的基础。
通过对空间位置的准确认知,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围的环境,进行准确的导航和定位,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空间位置的概念、作用、认知过程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空间位置的概念空间位置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方位关系以及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点的经纬度坐标,通过地球坐标系能够精确地定位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
方位关系是指人们通过比较两个地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东西南北等。
相对位置则是指一个地点相对于其他地点的位置关系,如前后左右等。
二、空间位置的作用1. 导航与定位:空间位置的准确认知使人们能够进行准确的导航和定位。
在旅行、驾车、户外探险等活动中,人们通过了解目的地的空间位置,可以选择最佳路线,快速到达目的地。
2. 方向感与空间意识:通过空间位置的认知,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方向感和空间意识。
方向感是指人们对于方向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空间意识是指人们对于空间中物体和位置关系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训练和实践,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方向感和空间意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围的环境。
3. 便捷生活与工作:准确的空间位置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便捷地生活和工作。
通过了解周边的商店、医院、餐馆等位置,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满足各种需求,提高生活的质量。
在工作中,准确的空间位置认知也能提升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三、空间位置的认知过程空间位置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判断三个环节。
1. 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感官接收和收集关于空间位置的信息。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位置信息。
在感知过程中,人们会关注周围的地标、标志物、方向指示等,从而获取空间位置的线索。
2. 记忆:记忆是指将感知到的空间位置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形成记忆。
通过记忆,人们可以在需要时回忆起空间位置的相关信息,比如某个地点的具体方位、附近的特征等。
gnss空间定位基础知识总结
GNSS空间定位基础知识总结一、概述1.1 GNSS是什么?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1.2 GNSS的发展历程1978年美国启动了第一颗GPS导航卫星Navstar-01。
随后欧盟、俄罗斯和我国纷纷推出自己的导航卫星系统,如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我国的北斗系统。
1.3 GNSS的应用领域GNS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陆地、海洋、空中等多个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地质勘探、农业、精准定位等多个方面。
二、GNSS的组成和原理2.1 GNSS系统包括哪些导航卫星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导航卫星系统有GPS(美国)、GLONASS(俄罗斯)、Galileo(欧盟)、BeiDou(我国)等。
2.2 GNSS的信号传输原理GNSS通过卫星信号传输,接收设备接收卫星的信号,并计算出自己的位置信息。
信号传输原理包括卫星信号发射、地面接收、信号处理等环节。
2.3 GNSS定位的原理GNSS的定位原理主要包括三角测量原理、时间差测量原理和相位差测量原理。
其中三角测量原理是最基本的原理,通过三个卫星的信号来定位接收设备的位置。
三、GNSS的定位精度和影响因素3.1 GNSS的定位精度GNSS的定位精度是指接收设备测得的位置与真实位置的偏差。
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包括卫星几何分布、大气延迟、多径效应等。
3.2 影响GNSS定位的因素除了定位精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GNSS的定位效果,如天线的安装位置、接收设备的性能、遮挡物等。
3.3 GNSS定位的提高方法为了提高GNSS的定位精度,可以采用差分定位、RTK技术、增强型定位系统等方法来提高定位精度。
四、GNSS的发展趋势4.1 新一代卫星系统的推出目前,Galileo系统和BeiDou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中,相较于GPS系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服务和更好的性能。
几何原理基础
第一节 几何原理基础1.工件坐标系为了使机床和系统可以按照给定的位置加工,这些参数必须在一基准系统中给定,它们与加工轴溜板的运行方向相一致。
为此可以使用 X 、Y 和 Z 为坐标轴的 坐标系。
根据DIN66217标准,机床中使用右旋、直角坐标系。
工件零点(W )是工件坐标系的起始点。
有些情况下 必须使用反方向位置的参数。
因此在零点左边的位置就具有负号。
2、确定工件位置在坐标轴上仅可以采用一种比例尺寸。
在坐标系中每个点均可以通过方向(X、Y和 Z)和数值明确定义。
工件零点始终为坐标 X0、Y0和 Z0。
举例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此示例中仅采用坐标系的 X/Y平面。
因此,点 P1到 P4具有以下坐标:P1 为 X100 Y50P2 为 X-50 Y100P3 为 X-105 Y-115P4 为 X70 Y-75在车床中仅一个平面就可以定义工件轮廓。
举例点 P1到 P4具有以下坐标:P1 为 X25 Z-7.5P2 为 X40 Z-15P3 为 X40 Z-25P4 为 X60 Z-35举例点 P1和 P2具有以下坐标:P1 为 X-20 Y-20 Z23P2 为 X13 Y-13 Z27在铣削加工中还必须给出进给深度。
因此我们也必须给第三个坐标赋值(在此情况下为Z坐标)。
举例点 P1到 P3具有以下坐标:P1 为 X10 Y45 Z-5P2 为 X30 Y60 Z-20P3 为 X45 Y20 Z-153、极坐标在之前我们所说明的坐标均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之为“直角坐标系”。
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坐标系可以使用,也就是“极坐标系”。
如果一个工件或者工件中的一部分是用半径和角度标注尺寸,则使用极坐标非常方便。
标注尺寸的原点就是“极点”。
举例点 P1和 P2可以以极点为基准,具有以下坐标:P1 为半径=100 角度=30°P2 为半径=60 角度=75°4、绝对尺寸使用绝对尺寸,所有位置参数均以当前有效的零基准。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位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位【摘要】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平面角的定位在二面角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面角和平面角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二面角的特性和分类。
接着重点讨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位问题,并探讨了平面角与二面角之间的关系。
我们详细阐述了平面角的测量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平面角的定位,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掌握平面角的定位对于学习立体几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中的概念和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二面角、平面角、定位、立体几何、特性、分类、关系、测量方法、重要意义、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1. 引言1.1 二面角的概念二面角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由两个相邻平面夹角所确定的角。
在几何中,我们通常将两个相邻平面的交线称为边线,而边线延伸至无穷远处,形成一个平面角。
这个平面角就是二面角。
二面角可以用来描述空间中两个平面的夹角大小和方向,是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其所包含的两个平面的夹角来确定,通常用度数来表示。
二面角的方向则取决于两个相邻平面的相对位置。
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来确定点、线、面等的位置关系,从而推导出更复杂的结论。
掌握二面角的概念和特性对于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理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中的几何关系,提高解题效率,解决更为复杂的几何问题。
1.2 平面角的定义平面角是指在几何中由两条射线或直线段围成的角,这两条射线或直线段共同形成了一个平面。
平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角度来度量,常用的单位包括度、弧度等。
在平面几何中,平面角的概念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它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不同几何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
平面角的定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几何形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比如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等。
平面角的大小取决于形成该角的两条射线或直线段之间的夹角大小,这个夹角可以通过工具如量角器或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
GPS定位基础知识介绍
GPS定位基础知识介绍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由美国建立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提供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
本文将介绍GPS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其优缺点。
GPS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
地球上的GPS接收器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然后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通过同时测量多颗卫星的距离,GPS接收器可以确定其自身的位置。
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接收器。
空间部分由一组维护和监控卫星组成,它们以几何图形的方式分布在地球轨道上,确保全球覆盖。
控制部分由多个地面站组成,负责监控卫星的状态和轨道。
用户接收器是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卫星的信号,计算位置和时间。
GPS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和航海中,GPS可以精确地定位飞机和船只,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在汽车导航中,GPS可以帮助驾驶员确定行车路线,并提供实时交通信息。
在军事领域,GPS被用于军事导航和目标定位。
此外,GPS还被用于地图制作、测量和勘探、气象预测等领域。
然而,GPS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GPS信号在穿过建筑物、树木和其他遮挡物时会受到干扰,导致定位不准确。
其次,由于GPS是由美国建立和控制的,有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因此在一些国家受到限制。
最后,GPS无法在水下和密闭空间中工作,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目前一些辅助定位技术已经出现,例如差分GPS 和增强GPS。
差分GPS通过与基准站的通信来消除定位误差。
增强GPS则使用一些辅助设备和传感器来提供更精确的位置信息。
总而言之,GPS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通过卫星信号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
它在航空、航海、汽车导航、军事以及地图制作等领域应用广泛。
然而,GPS也存在一些缺点,包括受干扰、受限制和无法在水下工作。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一些辅助技术也被应用。
矢量数据处理中的几何校正原理和操作方法
矢量数据处理中的几何校正原理和操作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矢量数据的处理成为了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在矢量数据处理中,几何校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对数据进行精确定位和形状调整,提高数据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矢量数据处理中的几何校正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几何校正原理几何校正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数学方法对矢量数据进行空间位置的精确定位和形状的调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位置的精确定位:通过空间配准、坐标转换等方法将矢量数据与实际地理空间相对应,使得数据的位置信息能够准确表达实际位置。
在进行几何校正时,需要根据数据的参考系统、地理坐标系等信息进行空间位置的转换和配准。
2. 形状的调整:通过数学计算和模型拟合等方法,对矢量数据的形状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地物的形状特征。
在进行几何校正时,可以通过线性变换、非线性变换等方法对数据的形状进行调整。
3. 错误修正:根据现有数据的质量和准确度,通过对比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错误的识别和修正。
在进行几何校正时,需要识别并修正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几何校正的操作方法在实际的矢量数据处理过程中,几何校正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几何校正之前,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导入、格式转换、清洗和筛选等操作。
这些操作旨在使原始数据规范化、统一化,为后续的几何校正奠定基础。
2. 空间位置的精确定位:根据数据的参考系统和地理坐标系等信息,对数据进行空间位置的精确定位。
这一步包括坐标转换、投影变换等操作,将数据与实际地理空间相对应。
3. 形状的调整:根据数据的形状特征和误差情况,进行形状的调整。
这可以通过线性变换、非线性变换等方法实现。
在进行形状调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和算法。
4. 错误修正:根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错误的识别和修正。
这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拓扑关系分析等方法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点定位技术是智能空间的关键技术之一。位置信息是智能空间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没有位置信息的数据往往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许多的研究机构都 对智能空间的节点定位算法和系统展开了研究 [103-106]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定 位算法都是基于二维平面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不仅需要确定移动节点的水 平坐标,还需要知道所处的高度。现阶段,在智能空间三维定位系统方面的研 究还不成熟,如何通过参考点快速准确实现移动节点空间定位是本章研究内容。
即,一定存在 k1 , k2 , k3 ,使得下列关系成立:
k1 PP 1 2 k2 PP 1 3 k3 PP 1 4 0
不失一般性,首先假定 k1 0 。在这种情况下, P 1P 2 可以被写为 P 1P 3 和P 1P 4 的线性结合。也就是说向量 P 1P 2 ,P 1P 3 和P 1P 4 是在一个平面上。因此 P1, P2, P3 和 P4 四个节点在同一个平面上。 这样证明了定理 1 的必要性。 通过了充分性和必要性的证明,定理 1 得到了证明。
经过对方程组(2)近一步的计算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
(2)
2( x1 x2 ) x 2( y1 y2 ) y 2( z1 z2 ) z 1 2( x1 x3 ) x 2( y1 y3 ) y 2( z1 z3 ) z 2 2( x x ) x 2( y y ) y 2( z z ) z 1 4 1 4 3 1 4
空间定位的几何基础
考虑在三维空间中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假设这里有四个不同的参考点
P i ( xi , yi , zi ) (i 1, 2,3, 4) ,并且要得到一个未知节点的位置 O ,它的坐标是 ( x0 , y0 , z0 ) ,只要通过计算信号在两个节点 O 和 Pi 之间传播时间差可以得到节
点之间的距离 Ri D(O, Pi ) ,如图 1 所示。
图 1 多边定位 Fig 1 Multilateral position
通过未知节点和已知节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得到下列方程组:
( x x1 ) 2 ( y y1 ) 2 ( z z1 ) 2 R12 2 2 2 2 ( x x2 ) ( y y2 ) ( z z2 ) R2 2 2 2 2 ( x x3 ) ( y y3 ) ( z z3 ) R3 ( x x ) 2 ( y y ) 2 ( z z ) 2 R 2 4 4 4 4
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转换就使这个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被转化为解 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那么 就是这个方程的决定性算子,称之为三维空间
3
的定位算子 。
3
x1 x2 8det x1 x3 x x 1 4
3
y1 y2 y1 y3 y1 y4
z1 z2 z1 z3 z1 z4
P 1P 2 ,P 1P 3 和P 1P 4 三个向量就在一个 1, P 2, P 3和 P 4 节点在一个平面内的话,那么 P
平面上。 假设 P 1P 2 和P 1P 3 是线性相关的,那么就有 k1 , k2 , 表示为实数空间, 则有:
k1 ( x2 x1 , y2 y1 , z2 z1 ) k2 ( x3 x1 , y3 y1 , z3 z1 ) 0
(5)
然而,当定位算子 3 0 的时候,线性方程组的解将是无穷大,也就是通 过四个参考点 Pi (i=1,2,3,4)不能够决定未知节点 O 的位置,如图 4.2 所示。因此 在布置参考点的时候定位算子不应该等于 0,即 3 0 。在考虑计算定位算子的 时候应该尽可能使其远离 0,下面将通过定理 4.1 的证明,给出定位算子 3 0 的几何解释。 定理 1:当利用多边定位法求解未知节点位置时,当且仅当 P 1, P 2, P 3和 P 4四 个节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定位算子 3 0 ,即这样无法利用这四个点实现未 知节点的定位。
其中方程组(4.3)的 1 , 2 , 3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2 2 2 2 1 R2 R12 x2 x12 y2 y12 z2 z12
(3)
2 2 2 2 R32 R12 x3 x12 y3 y12 z3 z12
2 2 2 2 3 R4 R12 x4 x12 y4 y12 z4 z12
经过对方程组(1)的分解,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
(1)
x 2 x12 2 xx1 y 2 y12 2 yy1 z 2 z12 2 zz1 R12 2 2 2 2 2 2 2 x x2 2 xx2 y y2 2 yy2 z z2 2 zz2 R2 2 2 2 2 2 2 2 x x3 2 xx3 y y3 2 yy3 z z3 2 zz3 R3 x 2 x 2 2 xx y 2 y 2 2 yy z 2 z 2 2 zz R 2 4 4 4 4 4 4 4
3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决定性的属性可以得到定位算子 0 。
如果向量 P 1P 2 和P 1P 3 是线性无关的, k1 , k2 ,则:
( x4 x1 , y4 y1 , z4 z1 ) k1 ( x2 x1 , y2 y1 , z2 z1 ) k2 ( x3 x1 , y3 y1 , z3 z1 )
定理 1 的充分性得到了证明。
3 2.必要性:首先假定定位算子 0 ,那么这里一定存在 k1 , k2 , k3 ,这
样:
k1 ( x2 x1 , y2 y1 , z2 z1 ) k2 ( x3 x1 , y3 y1 , z3 z1 ) k3 ( x4 x1 , y4 y1 , z4 z1 ) 0
p1 P1
P3 p3
p2 P2 p O p4 P4
图 2 参考点共面 Fig 2 Reference nodes on a plane
证明:
1.充分性:如果这四个节点中的任意两个是相同的,那么能够推导出定位 算子 3 0 。 因此,不失一般性,这里假定 P i (i 1, 2,3, 4) 四个节点是不同的节点。如果
如果定位算子 3 不为 0,那么这个线性方程组将有唯一的解,这个解是:
1 x0 3 2 y0 3 3 z0 3
其中 i (i 1, 2得到的。
(4)
1 1 2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