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平面镜成像特点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继上一节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之后,本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上来。这节一方面是“光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后续内容“光的折射现象”做些方法和知识上的准备,教材的顺序安排很好地吻合了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并且再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即:意在用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去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镱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
成的,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并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探究方法探索事物本质的方法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
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不断地进行
探索与实验进行证实与证伪。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整个过程。
难点: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实施和分析评估。
四、教学方法:
本节平面镜成像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学生分析与论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全套、玻璃板、平面镜、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方格纸、刻度尺等六、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反射分为几种类型?
二、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阿基米德与平面镜的故事和唐太宗评价魏征的典故,引入平面镜的两个作用:1、平面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径。2、平面镜能够成像。从而引入新课,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新课讲解:
(一)什么是平面镜?
请同学亲身体验:用手摸一摸课桌上的小平面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平面镜:表面是平的镜子。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呢?
多媒体展示:镜子,玻璃板,光亮的金属,平静的水面等图片。让学生体会平
面镜所成的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
1.问题与猜想: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照镜子时的情形思考下列问题:
(1)你在镜中的像在什么位置?能用光屏接收吗?
(2)像的大小和你一样吗?
(3)你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如何移动?
(4)像和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如何?
(5)你在镜中看到的一切是否在镜中真实存在?
师:具体的来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像和物上下左右可相同?请同学们来猜猜。
生:猜想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
猜想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
猜想3.物体与平面镜距离变了,成的像大小__
猜想4. 像与物体左右____
师展示实验仪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方格纸、刻度尺等。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确定像位置?能否用光屏接收?如果不能接收怎么办?
多媒体演示唐老鸭与米老鼠的动画课件,让学生明白平面镜成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
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后,提出方案,师引入替代法来解决像的位置问题。
2.制定计划:
(1)在刻度尺放在课桌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刻度板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节相同的蜡烛A、B。
(2)调整B的位置,使蜡烛B与蜡烛A在镜中的像重合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做几次实验分别测出对应的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课本P88页的表格中
(4)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不能透过玻璃看)看白纸上有没有出现像。
3.收集证据:
找两位学生上前按步骤演示整个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师指导实验过程。
4.分析与结论:
(1)蜡烛B与蜡烛A的象重合了,说明了:_____ (像与物大小相等)
(2)通过表格中记录的三次实验数据对比说明: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移开蜡烛B后,在此位置放一张白纸,能否在白纸上观察到像?说明: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同学们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实验结论:1、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5.表达与交流:找学生思考并回答。
(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两节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是否相等(2)实验时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看清物与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为什么测量三次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4)刻度尺可以用来干什么?(坐标纸)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三)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1.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都听过,猴子最后捞到月亮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2.例: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是3 .8×108米,一个面盆里水深0.2米,问:月亮的像到盆中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3.人与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那么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若人向
镜面移动0.5 m,人与镜面的距离为_____m,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m。
四、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虚像。
(1)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2、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虚像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看清物与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五.作业布置:
课后89页1、2、3题。
七、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二、例题
1、发现并提出问题和猜想
2、制定实验计划
3、实验收集证据
4、分析实验的结论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