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试题分析
2018高考政治全国I卷试卷评析及2019备考建议
![2018高考政治全国I卷试卷评析及2019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f9de8da5fbfc77da269b195.png)
2018高考政治全国I卷试卷评析及2019备考建议2018年的全国I卷政治试题适用地区有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试卷充分体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的命题要求,试题遵循“考查核心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涵盖考试大纲中的大部分知识点。
试题的情境、问题的设置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没有出现令考生焦虑的计算题,坐标图题难度有所下降。
一、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形式灵活多样政治试题的基础性主要指向学科主干知识考查。
在试题中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和时政性的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特别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
综合题重在考查学生熟悉程度高的主干知识,明确指出所运用的知识范围。
考查内容全部回归教材,突出重点。
如价值与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消费的作用、企业的经营、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政府的职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识论、矛盾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
主干知识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意在引导中学的“教”与“学”打牢知识基础,关注灵活运用,摆脱反复刷题、机械训练的沉重负担。
例如12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基础知识,厘清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表格信息量大且简洁清晰,便于学生比较。
题的大背景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选材既体现对教材基础知识,又体现重大时政。
选点好,形式活,难度适中。
二、贴近生活,贴近时政,素材不拘一格试题关注时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基本上各题都是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作为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需要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素材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比如: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十九大、宪法修订、五大发展理念、乡村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edb3c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0.png)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在总体上延续了往年的考查特点,重视考察学生对政治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规范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试题设计符合高考政治科目的命题体裁,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
下面根据试卷整体情况对具体试题进行分析总结,为学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指导。
一、试卷的命题特点(一)文字题和图表题相结合。
试卷的25个小题中,有21个为文字题,分为5道2选1题和16个单选题。
4个图表题为极简单图,针对具体问题,考查对数字信息和图表统计的分析和运用。
(二)知识的梳理与综合。
试卷涉及到政治教材的各个章节,但没有出现超纲内容,重在考查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
(三)针对性强。
试卷按照教材的个别章节分别考查,基本按照章节的顺序推进。
(四)熟悉情境的综合应用。
试卷对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制度规范进行了汇总和挑选,并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把单个概念和规范融入到具体的背景和现实问题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独立推理和判断。
二、试卷各题的分析(一)第1题“维护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文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单海青曾表示,面对东海和南海,中国在领土问题上既不服输,又不寻求战争。
我国对领土的维护态度包括“两个坚决维护”,即坚决维护领土安全,坚决维护领土完整。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领土问题如何影响到外交政策呢?A.强国与强权共存的休戚相关B.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所在C.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战略D.会导致与邻国的冲突和对抗【答案及分析】A。
本题根据D单中的“在领土问题上既不服输,又不寻求战争”可以得出答案A。
(二)第6题“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造就90后……”——科教兴国要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依靠发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B.以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为中心C.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答案及分析】C。
2018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评分细则及考生答题策略
![2018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评分细则及考生答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7160b08bd64783e09122bd0.png)
2018年全国I卷高考政治试题与考生答题评析(一)政治试题评析1.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聚焦素养试题关注的热点,既有重大的时政热点,比如18题的世界政党高层对话、21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9题的修改宪法,也有长效热点,例如40题的农村改革等。
情境材料上贴近生活,例如,快递行业发展状况(14题)、亏损运营慢火车(23题)、马拉松热(38题)等,正是这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易懂有话说。
试题通过热点材料和生活化的情境,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
2018年的政治高考试题,突出了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
第40题,以小岗村的改革作为背景材料,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理解改革的意义,增强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和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第39题,以修改宪法为背景材料,把党领导修宪、广聚民智修宪、依法修宪有机结合起来,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中共的地位、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凸显依法治国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国家观念。
2.注重思维,凸显逻辑,高分难拿2018年的政治试题,注重思维,凸显逻辑思维的考查。
在选择题中,很少有教材的原话,绝大多数选项都是根据材料生成的,这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第13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从材料来看,该企业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进行联合,不是兼并其他企业的行为,事实逻辑不成立,因此③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确定市场份额增加,利润率提高,事实逻辑也不成立,故④不选,如果离开材料,这道题无法选择。
在主观题中,从材料到设问到答案,都渗透着逻辑思维的考查,主观题的材料主要体现了事实逻辑,例如,第38题的材料,第一段说明经济发展和健身战略掀起马拉松热,第二段材料说明马拉松热又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从而驱动马拉松热,把握了这一事实逻辑,答案就好写了;主观题的设问主要体现了问题逻辑,例如第40题,有三个小问,以农村改革为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设置了为什么和怎么做两类问题,问题设置层层深入,逻辑性强;主观题的答案往往是理论逻辑和事实逻辑的统一,例如,第39题看起来容易得分,实际得分比较低,很多考生没有根据材料写答案,没有弄清事实逻辑,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人大之间,到底是谁修改宪法,很多考生写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而全国大人常委会没有修宪的权力,全国人大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有最高的立法权,这是答题的理论逻辑。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035456cf84b9d528ea7a3c.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说明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2. 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A. 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B. 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C. 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D. 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相关知识。
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逐年增长,说明我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C符合题意。
图示不体现民间资本投资与投资回报率的相关信息,排除A、B。
新登记企业数逐年增长,会带动更多人口就业与就业岗位也会增加,D表述错误。
故选C。
3. 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是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③提高农业生产率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A. ①→②→④→③B. ③→④→②→①C. ④→②→①→③D. 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中央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C是“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的正确路径。
4. 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6所示。
浅析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及2020备考措施(共18张PPT)
![浅析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及2020备考措施(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431f5108a1284ac950432e.png)
——浅析2018年高考政 治试题
一 试题立意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政治试题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 ”为核心,注重考查了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 、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等政治学科素养。整套试 题坚持生活化的教学思想,主观题结合宪法修改 ,农村改革等时政热点考查了学生对政治、文化 、哲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马拉松赛事这一生 活消费热点考查了学生对经济生活知识的理解与 运用。总起来说,试题以时政为背景,以知识为 载体,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2、各个模块的题量较2017年全国Ⅰ卷有所变化。《文化生活》选择题增加了 1个,《生活与哲学》选择题减少了1个。
3、非选择题的设问数量较2017年全国Ⅰ卷有所减少。2017年全国Ⅰ卷非选 择题第38题、第39题的设问都是由两个小问题组成。而今年全国Ⅰ卷38题、 第39题都只有一个问题。
4、分值分配上,主观题40题哲学分值减少了2分,开放性试题增加了2分。
39(1 )
39(3 )
核心价值 观传统文
化
2014
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 意义1。
39(1 )
文化创新
常考的重点知识模块仍是考查重点,但不会单纯考查对知识 点的死记硬背,而是结合最新时政和社会热点事件来考查考 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四 试题难度
今年高考政治试题整体难度系数与去年基本一致。
政治试题选择题难度比去年略高一点,如卷一选择 题14题考查快递市场供需曲线的变动难度就比较大 。但是主观试题难度比去年略有下降,第38题、39 题、40题三道主观试题相对容易,跟考完后学生的 反应一致。
《政治生活》主观题的考点统计
年 份
考查点
题号 教材内容
高三政治-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2018年高考命题走向 最新
![高三政治-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2018年高考命题走向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29d30777e21af45b307a8fc.png)
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2018年高考命题走向第一节2018年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及2018年高考命题走向一、2018年高考试卷分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的题目紧扣当前的世界政治热点,时代感很强,试卷总体内容、形式、难度等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自主命题的省市选取的背景材料联系了本省市实际,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客观分析当前政治形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江苏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紧扣考试大纲命题,体现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一,高考试卷的实际内容比例和题型比例与《2018年政治科考试大纲》的规定大致吻合。
(见下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试卷内容比例和题型比例与考纲规定的相差不超过两个百分点。
第二,高考试题的难度比例和考纲规定的大体一致。
试卷中P值大于0.7的题目,即基础题约占总分的34%,比考纲规定的30%多出了4个百分点;P值为0.3~0.7的题目,即中档题约占总分的59.3%,与考纲规定的60%大致持平;P值小于0.3的题目,即较难题约占总分的6.7%,比考纲规定的10%少了3.3个百分点。
可见,试卷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三,试卷对考纲修改、变动或新增的知识点进行了考查。
例如第12题考查“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第13题考查“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这些是考纲予以修改的考点。
第38题第(1)问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考纲予以变动的考点。
还有,第16题考查“通货膨胀的产生”,第21题考查“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第23题考查“事物的因果联系”,第27题考查“国家职能”,第37题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第38题第(2)问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这些都是考纲新增的考点。
2.试题充分体现了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第一,主观题的设问更加灵活、新颖。
2018年江苏卷有一道设问新颖的简答题:“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今年主观题的设问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求新,求变。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政治试题评析及反思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政治试题评析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153d0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c.png)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政治试题评析及反思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政治试题评析及反思一、试题分析(一)试题总体评价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功能,贯彻“一体四层四翼”要求,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平稳过渡,实现“软着陆”。
渗透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突出时代性、引领性和方向性的学科特征,立足实际,化大为小,小中见大。
2、课标卷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在试题类型、内容比例、呈现形式能力考查等诸风格方面,保持并发扬了原有的风格与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
3、难度基本保持稳定,难易程度和比例分布大体适当。
试题科学合理,公平规范,能力考查目标清晰,难度适当。
通过内涵高远的立意,精心选择的素材,构建新颖的情景和创新问题设置,体现高考改革精神,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考查,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起到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二)考查知识点情况《经济生活》考查有考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供给曲线、经济结构、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涵盖的知识面较广。
《政治生活》主要考查依法治国、政府、国际社会、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这些主干知识。
《文化生活》主要考查了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二、试题主要特点(一)形式方面1、选择题试题结构和题型略有改变(变与不变),同时不遗余力的采用组合式选择题,使其成为选择题重点题型2、主观题方面:38、39题和17高考相比设问形式也略有改变,40题(3)开放性试题分值增加两分。
这些变化可能也是一种暗示,高考以后还会有改革。
(二)内容方面1.取材新颖、紧贴社会热点试卷取材丰富多元与时事热点、生活热点交相辉映,在结合热点的情况下,创新设问,巧妙地将生活和学习的政治知识结合在一起。
高考:2018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全word 解析版)2018.6.12
![高考:2018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政治试题解析(全word 解析版)2018.6.12](https://img.taocdn.com/s3/m/06b973be04a1b0717fd5dd93.png)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 ①③B. ②④C. ②⑤D. ④⑥【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根据材料信息和图像信息,当甲的价格上升后,甲的需求减少,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丙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这表明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与丙是互替商品或乙与丙是互替商品。
①③⑤符合题意,②④⑥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普通商品(耐用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生活水平降低;②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涨或下降一般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变动,但会影响生活水平;③ 相关商品:替代品: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二者呈正方向变化;互补品: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二者呈反方向变化。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 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cbe15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9.png)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一、试题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包含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题型多样,内容覆盖了政治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并注重了考生对于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的考察。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突出了对于考生综合应用政治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选择题部分的试题设计强调了对于政治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题考察了对于政治学中的概念“国家”、“主权”、“民主”、“宪政”等的理解,要求考生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二题则要求考生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准确地理解理论概念,并对其进行判断分析。
非选择题部分的试题设计更加注重了考生对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第三题考察了对于国际政治问题的深度分析,要求考生对于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题和第五题则分别考察了考生对于中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些非选择题试题的设计,不仅检验了考生对于政治知识的掌握,更引导了考生对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备考启示针对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考生在备考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备考和提高应试能力。
1. 加强对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是整个学科的基础,考生需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大量的知识练习和案例分析,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2. 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年的政治试题更加注重了对于考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考生需要在备考中注重对于政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实践和案例分析的训练。
3. 增强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政治实践的了解。
2018年的政治试题涉及了对于国际政治格局和中国政治体制的问题,考生需要增强对于国际政治和中国政治实践的了解,在备考中要关注国际政治和中国政治的热点问题,提高对于国际政治格局和中国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2f69cf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5.png)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2018 年高考政治试题在试卷难度和考查形式上延续了近几年的趋势,以深化对课程标准内容的考查为主,突出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下面,笔者将从试卷结构、难度、知识点考查及备考启示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试卷结构一、单选题占主导,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涵盖整个题库,考查全面,且42 道单选题的难度多在中等和偏易之间,几乎没有很难的题型。
这个特点与近年高考政治试题的考查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二、多选题数量减少,但难度相对较高,可以说是本次考试比较难的题型,考查知识点系统性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减小了题目数量,但难度上升,达到了一定的筛选能力。
三、阅读理解题的数量也明显下降,只有 3 道题,减少到之前的 5~6 道题。
阅读理解题依然是重视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考查形式,不过由于前两类题型的设置较多,阅读理解题的题量适量减少是可行的。
二、试卷难度2018 年高考政治试题总体难度中等偏易,较为平均。
单选题42 道,周全地考查了政治课程标准内容,考查形式较为多样,难度在中等和偏易之间,部分题目同时涉及多个知识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多选题、阅读理解题考查程度较深,但题目数量不多,这些题目较高的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
三、知识点考查试题的命题依然贯彻了“全面、规范、实用”的原则,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适中。
单选题考查范围涵盖全国卷Ⅰ题库的易中难所有知识点,难度主要集中在中等难度;多选题依然强调知识点的系统性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偏难;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重难点、典型事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从知识点考查情况来看,与政治课程标准的内容互为依存,依据课文和课外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认知框架,需要将政治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学习的效果。
四、备考启示一、认真学习政治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政治课程标准是考试的基础,要认真掌握政治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建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对知识点的认知框架的构建,形成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性。
情境·任务·学科知识——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试题评析
![情境·任务·学科知识——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试题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b5a6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3.png)
情境·任务·学科知识——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试题评析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试题中,涉及了情境、任务与学科知识等多方面内容,下面我们将对试题进行评析。
首先,作为一门学科,政治试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理解与思考能力,还通过情境题目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运用于具体的情境中去。
在2018年的试题中,出现了一道关于健康教育的题目。
这道题目的情境是:你的一个同学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焦虑不安,尤其是面对期末考试。
请你以健康教育专家的身份给你的同学提几点建议。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相关建议来帮助同学们缓解焦虑。
分析这个题目可以发现,学生需要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与政治学科中的健康教育知识相结合,提出有效的建议。
其次,在试题中还有涉及任务的题目。
这类题目考察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于组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理解。
举个例子,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某校社团活动收支情况如下,收入为1000元,支出为800元,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活动的财务状况如何?2.你认为该活动应如何改进?这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情况分析活动的财务状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学科知识中的财务管理等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确保所提的意见合理可行。
再次,高考政治试题中也包括了对学科知识的考察。
这些题目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读取一份报纸摘要,并根据所给的信息回答问题。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对于国家政治、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问题,运用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通过对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试题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出,政治试题不仅仅是对政治知识的考察,还涉及了情境与任务等方面的内容。
这种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政治时,学生不仅要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对于情境的理解与思考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法。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
![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1e18a040b4c2e3f56276335.png)
三一文库()/高三〔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部分试卷分析及反思〕1、体现政治学科素养。
今年的政治试题一如既往的考查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了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考察,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加强了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考察,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同时,渗透人生价值观教育。
例如第39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当前有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的现象为载体,搭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道德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注重能力,突出主干。
试卷不注重知识覆盖面,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
试题有侧重点地考查了四个必修模块主干知识点。
如,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生活与哲学中的价值观。
知识点的考查也不是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而是通过新背景、新材料的创设和新角度的切入,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转换、逻辑表达、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热点,贴近生活。
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基本上涉及到了当前国内和国际的重要时事内容,如:企业的经营、政府补贴、国家的宏观调控、居民自治制度、特赦令、全面依法治国、传承文化遗产、智库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一带一路“建设、英雄精神等。
4、凸显学科知识体系构建。
38题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就要去综合利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39题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就是要求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传承英雄精神。
5、设问细化,答案针对性强。
38题不是笼统地分析一带一路的正确性、必要性、得到各国认同等通常的问法,而是具体地要求分析为什么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9题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也不像个别同学所认识的那样仅回答出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就完了,而是要结合材料中的问题,结合英雄精神本身,结合如何弘扬一种精神等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高中政治2018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政治2018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8cb2e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f.png)
高中政治2018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考真题对于高中考生复习政治课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生应该加强练习。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2018高考真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1.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治则国治,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之所以重视少年时期的教育是因为( )A.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D.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答案:D,本题为易错题,难度大,A、B、C选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题目所给材料体现了重视对少年的教育,是因为少年时期的教育与国力息息相关。
重视对少年的教育,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国际地位。
所以本题答案是D,ABC不符合题意。
2.2015年12月22日,电视剧《宫锁连城》经由司法审判确认为侵权作品,法院判决已明令停止复制、发行和传播(永久禁令)。
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传承性,《宫锁连城》继承了其他优秀电视剧作品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捍卫了法律的尊严③仲裁委员会依法维护影视行业健康发展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发展的劣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本题难度适中,①项与题意不符合,“《宫锁连城》是抄袭了其他优秀作品”;③项说法错误,仲裁委员会属于非诉讼程序,而材料体现的是人民通过诉讼程序维权。
所以选②④。
3.“我爱你”是国语我爱你的表达方式,“I LOVE YOU”是英语我爱你的表达方式,“Je t'aime”是法语我爱你的表达方式。
不同国家表达我爱你的文化方式不同的原因不包括( )A.文化具有多样性 C.受地理、宗教等影响B.文化具有独特性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答案:A,材料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题目问的却是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4.聚焦,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政治真题含答案解析[推荐5篇]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政治真题含答案解析[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faa2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7a.png)
2018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政治真题含答案解析[推荐5篇]第一篇:2018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政治真题含答案解析2018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政治真题含答案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 C.②⑤ D.④⑥13.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锅铁关税大幅度度提高至25%。
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③锅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锅铁企业利润增加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14.近三年来,某国对政赤字率和通货感胀率的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年份2015年指标2016年2017年财政赤字率通货膨胀率 3% 5%4.2% 7.5%6.7% 3%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养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④压缩政府开支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18年4月,在博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2大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
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④将形成新的竟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2018年高考政治经典题型分析8.评析辨析类主观题
![2018年高考政治经典题型分析8.评析辨析类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afb4c07f1922791688e8cb.png)
2018年高考政治经典题型分析八、评析辨析类主观题(一)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具体类型有“观点争论型”和“观点辨析型”。
(1)观点争论型命题特点:即对某一件事情(现象、问题),有支持一方,也有反对一方。
同时不论支持一方还是反对一方都有自己的观点(理由)。
(2)观点辨析型命题特点:即命题给出一个观点,该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需要就合理(或不合理)的一面或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解题指导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表明态度(立场),说明理由(依据),指出不足(缺陷)。
(1)观点争论型:首先表明态度,即支持还是反对,绝对不可以既支持又反对;其次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支持的理由或者反对的理由。
(2)观点辨析型:首先表明态度,即该观点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其次阐明合理的理由或者不合理的理由。
(注意:尽量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即要么从合理的方面分析,要么从不合理的方面分析,也可从两方面分别分析,但要注意不能有矛盾的观点出现。
)(三)题组训练1.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些企业没有市场前景,长期资不抵债;有些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因“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会产生并释放出更多不良资产,企业经营困难。
为此有不少专家建议国家实行“债转股”,由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企业的不良资产,把原来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请对材料中专家的观点做简要评析。
答案(1)债券是债务凭证,要还本付息,股票是所有权证书,只能获取股息或红利,债转股有利于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债转股后,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激发公司活力;债转股把债务转化为资本,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基本情况
试题整体体现政治学科素养,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性,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重大战略,注重启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能力,突出主干。
试卷不仅仅是有侧重点的考查了四个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点。
如经济生活中的税收、通货膨胀,政治生活中的民族问题、国际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文化自信,生活与哲学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试题还通过新背景、新材料的创设和新角度的切入,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转换、逻辑表达、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基本上涉及了近两年当前国内和国际的重要时事内容,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宏观调控、“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北大重要讲话等
四大板块试题分值基本与去年持平,经济生活选择题16分,非选择题14分;政治生活选择题12分,非选择题12分;哲学生活选择题8分,非选择题12分;文化生活选择题8分,非选择题14分。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难易程度适中。
除13题外均为四选二组合型选择题,注重知识和审题能力的结合,比重比去年有所上升,或将成为政治选择题型新趋势。
12题主要考查了价格与需求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互补品和替代品的概念
38题涉及到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财政税收的相关内容。
由于我国产能过剩而且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同时我国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待提升,所以社会关切的问题就油然而生——通过税收政策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
该题考查的是企业的发展需要在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紧密配合的同时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既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
材料中已简短的把我国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促进企业的自身实力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促进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