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定额相关知识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第一篇劳动定额基础理论知识
§1序
§1-1劳动定额的概念及其涵义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规定这些消耗的数量标准就是定额,“定”即规定,“额”即额度。工业企业的定额主要有劳动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设备利用定额、资金定额和费用定额等,它们构成了企业完整的定额体系。
劳动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它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预先规定的劳动量的标准,或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
劳动定额概念包括下列涵义:
一、规范性
劳动定额是一种标准,具有一定的“法定规范性”,是衡量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客观规范,是一种经济上的法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二、相对性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的,条件不同,劳动定额水平则不同。这些条件可以归纳为客观因素(如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等)和主观因素(如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和积极性、企业领导层对劳动定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
三、综合性
劳动定额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组织的综合水平,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四、预定性
劳动定额是人为预先规定的,它反映一定范围内的水平。劳动消耗量的标准,不是个别劳动消耗,而是以平均的必要劳动消耗为标准。
五、凝固性
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者劳动状况的一种标准,然而,它衡量和反映的是劳动的凝固形态,而不是劳动潜在形态和流动形态。
§1-2劳动定额工作的主要内容
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合理设置劳动定额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定额管理机构及定额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分工。
二、研究定额管理与相关管理工作的配合。
三、运用工作日写实、测时等方法,分析工时利用,研究工时结构,减少工时损失和工时浪费,制定时间定额标准。
四、结合企业实际,研究改善工序操作方法,推广先进经验。
五、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定额管理。
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定额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业务水平。
§1-3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的重要基础
企业生产、劳动、成本等项计划的编制,应以劳动定额为基础。如编制生产计划时,首先要根据劳动定额的资料核算出生产任务总量然后在生产任务与设备生产能力、劳动能力之间进行平衡,经过全面分析和研究后,才能编制出
企业生产计划。如编制劳动计划时,也应以劳动定额为依据,核算、平衡劳动力的需要量,确定各个工种完成生产计划所需要的人数。
二、劳动定额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基础
由于劳动定额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高低,如果单位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支出和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各项费用也就相应降低;反之,则提高。
三、劳动定额是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由于劳动定额是考核、衡量职工劳动成果的重要尺度,把劳动定额作为开展劳动竞赛过程中的主要评比标准,可以不断促进劳动生产提高。
四、劳动定额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依据
在企业中,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劳动量的大小、技能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规定劳动报酬时,应把劳动定额完成情况作为一项必要的考核指标。如果没有劳动定额作为考核标准,劳动者的劳动量大小就难以衡量。
实行计件工资制更要以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就无法确定计件单价。实行奖励制度,同样应以完成劳动定额的情况作为确定奖金的依据。
§1-4劳动定额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劳动定额发展的初级阶段
劳动定额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的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简单的分工协作开始,经过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的生产,生产力发展很快,同时产生了雇佣劳动和产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支付工资,就必须有一个劳动的计量和考核问题。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英国,就出现了一些企业家和学者,他们提出了劳动计量、劳动分工、劳动效率等问题。比较有名的人物有:
亚当·斯密,着名的英国奏古典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劳动他工、劳动效率和劳动计量问题。他把制针他为18道工序,使工人每天的产量由20根提高到4806根,用以说明分工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提高效率的途径。
小詹姆斯·瓦特、马修·鲁滨逊、包尔顿,他们对自己经营的工厂进行了改革,他们按工作流程设计和规划各项操作,并对各个职位制定了标准产量,还建立了详细的统计记录制度,实行按成果支付工资的办法。
二、劳动定额发展的第二阶段
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泰勒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形成了定量作业管理阶段和泰勒制,劳动定额成为科学管理的一项标志,形成了劳动定额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使劳动定额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研究劳动者的劳动效率问题,建立科学先进的劳动定额,注入一些新的科学方法。
泰勒研究的主要内容有7方面:⑴研究人机关系、劳动效率。他第一次把时间效率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和方法提到日程上来,形成了劳动定额;⑵进行动作分析,详细分析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动作状况;⑶对工艺路线和切削量进行分析和试验;⑷对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和劳动过程的服务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
⑸实行差别工资制,凡是达到定量作业标准的,按照高工资率计算工资,否则按照低工资率计算工资;⑹以新的作业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培训工人,使培训时间缩短,使工人之间的效率差别有所缩小;⑺改直线制为以计划管理为中心的职能制,建立职能管理科室,开展质量验收。
总之,泰勒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三定:定标准作业方法、定标准作业时间、定每日的工作量,形成了定量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