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教案(公开课)原创配套
《计算机病毒》教案
《计算机病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高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和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实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计算机病毒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因计算机病毒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计算机病毒,以及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
2、知识讲解(20 分钟)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在系统中潜伏一段时间,不被察觉,等待特定的条件触发。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数据,甚至导致硬件损坏。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隐藏自己的存在,以避免被用户发现和清除。
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被激活,例如特定的时间、操作或系统环境。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引导型病毒:感染磁盘的引导扇区,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文件型病毒:感染可执行文件,如exe、com 等。
《计算机病毒》教案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认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如何定义计算机病毒。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速度、潜伏期、激活条件等。
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对计算机系统、个人隐私和网络环境的影响。
4.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如何识别、防范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5. 典型计算机病毒案例分析:分析近年来流行的计算机病毒案例,了解其传播途径和危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和防范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计算机病毒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安排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合适的计算机病毒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计算机病毒案例:收集近年来流行的计算机病毒案例。
4.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网络畅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好奇心。
2.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3. 分析典型计算机病毒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
4.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防范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经验。
6.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机病毒防范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课后作业,包括研究报告和防范措施的实施。
2.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概念和防范方法的理解。
(2024年)精选计算机病毒优秀教案(1)
01计算机病毒基本概念与分类Chapter计算机病毒定义及特点定义特点按寄生方式分类按破坏性分类按连接方式分类030201计算机病毒分类方法木马病毒蠕虫病毒宏病毒勒索病毒CIH 病毒常见计算机病毒类型举例02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与防范策略Chapter网络传播途径分析电子邮件附件恶意网站文件共享移动存储介质传播风险U盘、移动硬盘病毒可隐藏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中,通过自动播放或用户双击打开时感染计算机。
手机等移动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的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如存在病毒,也可能传播给计算机。
打印机、扫描仪部分病毒可通过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的驱动程序进行传播。
0102安装杀毒软件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访问正规网站定期备份数据控制移动存储介质使用030405防范策略制定与实施03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与方法探讨Chapter传统检测技术回顾及局限性分析基于特征码的检测技术01启发式检测技术02完整性检测技术03新型检测技术原理及应用案例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比较与选择建议04计算机病毒清除与数据恢复技巧分享Chapter常见清除工具介绍及使用指南杀毒软件专杀工具系统急救箱使用指南数据恢复原理及操作步骤数据恢复原理操作步骤•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或插件以防止恶意软件感染。
常见问题解答Q: 为什么杀毒软件无法清除所有病毒?A: 因为病毒会不断变异和升级,而杀毒软件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识别新的病毒。
此外,一些高级病毒可能会采用特殊技术躲避杀毒软件的检测。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QA05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在防范计算机病毒中作用Chapter1 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行业自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宣传计算机行业自律规范计算机行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自律规范,要求行业从业者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道德准则宣传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计算机行业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倡导诚信、公正、负责任的职业操守。
计算机病毒教案(公开课)原创配套
计算机病毒教案(公开课)原创配套第一篇:计算机病毒教案(公开课)原创配套计算机病毒教学目标1、掌握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3、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掌握其特点;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教学设想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照全体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注重交流与合作。
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防治方法形成比较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导→提问→讨论→归纳→延伸→练习这样的过程,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当我们感冒时,我们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
它使我们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无法集中精神进行正常的学习与工作。
不但如此,它还会传染给我们的亲朋好友。
可以看出,病毒侵袭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适。
如果我们的电脑“感冒”了,它会有什么症状呢?提问,学生分组讨论,预设的答案可能为:①反应迟钝,出现蓝屏甚至死机②常用的程序突然无法使用,或者图标变更③开机后出现陌生的声音、画面或提示信息揭题:计算机病毒二、新授课首先,请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谁见过计算机病毒?有没有见过计算机病毒发作的样子?(随机选取几个同学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感知本节课教学内容)然后,向同学展示一个案例。
(PPT展示熊猫烧香病毒案例:)演示完毕,大家有没有发现,病毒的危害是如此巨大,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所料。
病毒的攻击会使我们的个人的隐私权造成很大的侵犯并对我们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及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精选)
阐述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舆论压力,以及对企业和个人 声誉的负面影响。
26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6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方 法,以及常见的病毒类型如蠕虫病毒、木 马病毒等。
分析检测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和分析,评估检测技 术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4/1/26
18
05
计算机病毒清除与恢复技术
2024/1/26
19
常见清除工具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
使用杀毒软件
选择知名品牌的杀毒软件,定期 更新病毒库,对计算机进行全面
扫描和清除。
2024/1/26
使用专杀工具
针对某些特定的顽固病毒,可以使 用专杀工具进行清除。
恶意软件与勒索软件
窃取个人信息、破坏系统或勒 索钱财为目的的计算机病毒。
10
03
计算机病毒传播与防御策略
2024/1/26
11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分析
网络传播
通过电子邮件、恶意网站、下载的文件等方 式传播病毒。
系统漏洞传播
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传播。
2024/1/26
移动存储介质传播
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 毒。
案例二
某高校成功防御蠕虫病毒传播。 高校网络中心采取了严格的网络 管理措施,限制学生使用未经授 权的移动存储介质,有效杜绝了
蠕虫病毒的传播。
案例三
某政府机构成功防御木马病毒窃 密。该机构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 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避免了木马病毒的植入和数据窃
大学计算机病毒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危害。
2.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清除方法。
3.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会使用相关工具进行病毒防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清除方法。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实时监控和防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计算机病毒爆发案例,如“熊猫烧香”、“勒索病毒”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吗?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二)讲解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具有传染性、破坏性和潜伏性等特点。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隐蔽性、针对性、变种性和可触发性。
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移动存储设备传播、软件传播等。
(三)讲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1. 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修补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
2. 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正规、可靠的杀毒软件,实时监控计算机病毒。
3. 谨慎下载和安装软件: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避免感染病毒。
4. 防范网络钓鱼: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5.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四)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清除方法1. 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扫描:定期使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2. 手动删除病毒文件:根据病毒文件的特征,手动删除病毒文件。
3. 重装操作系统:在病毒清除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重装操作系统。
(五)实际操作演练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计算机,使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计算机病毒防护方面的疑问。
公开课 ---计算机病毒与杀毒软件(教案)
教师:对,其实这种情况是手机中毒的表现,那应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安装杀毒软件。。。
教师:对,现在的智能手机就相当于一台迷你的小电脑,电脑会中毒,这些手机当然也会中毒。
教师:今天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计算机病毒以及杀毒软件,病毒让它无处可逃,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只有彻底了解了病毒,才能战胜病毒,预防病毒。
教学互动提问
5分钟
四、新课讲授
讲授法
一、计算机病毒定义
教师:那到底什么是病毒呢?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呢?是软件?是程序?
还是其他什么?
病毒的定义又是怎么样的呢?
同学们对病毒是怎么理解的?
教师:那我们来看看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重点讲解下自我复制,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教师:病毒就是一段程序代码,它要么是单独生成一个文件,要么是嵌入到已经存在的文件中,就是说病毒代码插入到已经存在的文件中。
三、计算机病毒感染表现与危害、传播途径简单讲一下:
4类表现、4类危害、磁盘与网络传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学生:杀毒工具,系统重装等等……
五、杀毒软件讲解:
杀毒软件的功能、杀毒软件的发展历史、杀毒软件使用常识三方面学习讲解。
六、课堂小结:重点知识点梳理回顾。
3、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危害,并有能力去处理病毒,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以及杀毒软件
授课方法
多媒体教学、提问法、讲授法
挂图
名 称
数 量
名 称
数 量
模型
、
教具
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特征、危害、传播途径等知识点,与此同时我们我掌握怎么去预防控制病毒,认识了杀毒软件的概念与功能,让我们在未来信息化社会使用计算机更加的安全快捷。
《计算机病毒》教案
《计算机病毒》教案《计算机病毒》教案《计算机病毒》教案1一、本课的地位、作用《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中第一章第1.6节《计算机数据的安全》中的第1小节。
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这节作为重点讲授课。
二、学习目标(见简案)的提出依据1、学生的学习现状:计算机知识学的少、用计算机的经验少2、教材大纲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3、根据新课程理念:全面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4、学生将来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求:财经专业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的安全需求5、计算机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书本知识的落后性三、重点、难点的安排(根据学习目标的提出依据)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治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办法研究重点: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四、课堂过程设计1、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采取以问题交流为主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2、教学过程:★布置预习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目标地查阅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培养合作意识、学习方法。
★导入课题:以非典这种生物病毒为例自然引入与它相似的计算机病毒★新课探讨问题(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性老师给出问题、实例,学生回答问题、解释问题、分析问题、应用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二)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给出计算机病毒发作的图片、实例,让学生对病毒危害大胆设想,以此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绪,激起对病毒危害的高度重视及憎恨情绪,为病毒防治做准备。
(新课程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材施教,加强直观性教学)(三)计算机病毒的诊治帮助学生诊症状,给出可操作问题让学生了解类别,联网介绍新病毒,演示查杀病毒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全过程后总结结论,以此突破难点,并为防病毒做准备(直观性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四)计算机病毒的预防让学生找出传播途径,分析传播途径的对比图,参考生物病毒,从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有用数据两方面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病毒的措施,以此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的日益猖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计算机病毒,我们设计了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防范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危害。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常见的传播途径。
3、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学会使用常见的杀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
5、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按照病毒攻击的系统、传染方式、破坏能力等分类。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等。
4、计算机病毒的症状:系统运行缓慢、文件异常、数据丢失等。
5、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轻易打开未知来源的文件等。
6、常见的杀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360安全卫士、卡巴斯基杀毒软件等。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如下:1、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2、电子书籍:提供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参考书籍。
3、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微软官网、360安全中心等。
4、实验环境:提供模拟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实验环境。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传播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防范经验。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技能。
六、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出勤率:考察学生的出席情况。
《计算机病毒》教案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案设计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解释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和特点强调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1.2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和发展简述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一些著名的计算机病毒案例1.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阐述计算机病毒对个人和企业的危害讨论计算机病毒对社会的影响第二章: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2.1 网络传播途径介绍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分析网络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的原因2.2 移动存储设备传播途径讲解计算机病毒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的方式强调移动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2.3 其他传播途径探讨计算机病毒通过其他途径传播的可能性提醒学生注意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的潜在风险第三章: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3.1 安装杀毒软件介绍杀毒软件的作用和功能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杀毒软件并进行安装3.2 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强调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定期检查和更新软件3.3 定期备份数据强调定期备份数据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第四章:计算机病毒的清除和处理4.1 计算机病毒检测介绍计算机病毒检测的方法和工具讲解如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检测4.2 计算机病毒清除讲解如何使用杀毒软件清除计算机病毒强调清除病毒时需要耐心和细心4.3 计算机病毒处理介绍计算机病毒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强调在处理计算机病毒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五章: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5.1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调个人用户和企业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讲解如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的方法5.2 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范强调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范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范5.3 及时获取安全信息强调及时获取安全信息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获取和关注安全信息第六章:典型的计算机病毒介绍6.1 木马病毒解释木马病毒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一些常见的木马病毒案例6.2 蠕虫病毒解释蠕虫病毒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一些常见的蠕虫病毒案例6.3 宏病毒解释宏病毒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一些常见的宏病毒案例第七章: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策略7.1 防御网络攻击讲解如何防御网络攻击的方法和策略强调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重要性7.2 提高系统安全性讲解如何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和策略强调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的重要性7.3 数据安全保护讲解如何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和策略强调定期备份数据和加密重要数据的重要性第八章:实践操作:使用杀毒软件8.1 选择合适的杀毒软件介绍几种主流的杀毒软件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杀毒软件8.2 安装和配置杀毒软件讲解如何安装和配置杀毒软件强调正确配置杀毒软件的重要性8.3 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检测和清除讲解如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检测和清除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第九章:实践操作:处理计算机病毒事件9.1 识别计算机病毒症状讲解如何识别计算机病毒的常见症状强调及时发现病毒的重要性9.2 处理计算机病毒事件讲解如何处理计算机病毒事件的步骤和方法强调在处理病毒事件时应保持冷静和谨慎9.3 预防计算机病毒感染讲解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方法和策略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回顾本课程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计算机病毒防范的重要性10.2 展望计算机病毒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计算机病毒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强调个人用户和企业应做好防范措施第十一章:案例分析与讨论11.1 真实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计算机病毒感染案例,包括病毒类型、传播途径、影响范围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类似病毒的感染11.2 讨论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防范经验和策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使用计算机时的安全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第十二章:计算机病毒的legal and ethical issues12.1 计算机病毒的法律法规介绍计算机病毒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强调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后果12.2 计算机病毒的伦理问题讨论计算机病毒制作和传播的伦理问题第十三章:抗病毒技术的发展趋势13.1 传统抗病毒技术介绍传统的抗病毒技术,如病毒库匹配、行为监测等分析传统抗病毒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13.2 新型抗病毒技术介绍新型抗病毒技术,如、大数据分析等分析新型抗病毒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第十四章:抗病毒领域的创新与挑战14.1 创新技术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介绍创新技术,如区块链、云计算等,在抗病毒领域的应用强调创新技术在提高计算机病毒防范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14.2 抗病毒领域面临的挑战分析抗病毒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如病毒变异速度加快、新型病毒层出不穷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第十五章:课程复习与考试15.1 复习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病毒概述、传播途径、防护措施等强调重点内容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巩固记忆15.2 考试进行课程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概述、传播途径、防护措施、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法律法规、抗病毒技术发展趋势、创新与挑战以及课程复习与考试。
《计算机病毒》教案
《计算机病毒》教案教案:《计算机病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涉及第四章“计算机安全”中的第二节“计算机病毒”。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防范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安全的意识和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防范措施。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计算机病毒导致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隐蔽性、传播性、破坏性等。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如木马病毒、蠕虫病毒、病毒广告等。
(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讲解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如安装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病毒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计算机病毒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防范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套合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案,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防范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哪些?(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
(3) 写出至少三种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 答案:(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隐蔽性、传播性、破坏性等。
(2)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木马病毒、蠕虫病毒。
(3)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安装杀毒软件、更新操作系统、不打开陌生邮件附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计算机病毒(公开课)图文PPT课件
杀毒软件原理及使用技巧
杀毒软件原理
通过病毒库比对、行为分析、启发式 扫描等技术,识别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
选择合适的杀毒软件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知名品牌的杀毒软 件,确保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
定期全盘扫描
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以便及 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病毒威胁。
注意误报与漏报
留意杀毒软件可能产生的误报和漏报 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对突发 的计算机病毒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 处理,减少损失。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Linux内核中的一个权限提升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将自己的进程提升为root权限 ,进而完全控制受害者的计算机。
Meltdown和Spectre漏洞
利用处理器设计中的缺陷,攻击者可以绕过操作系统的内存隔离机制,窃取其他程序的内 存数据。这两个漏洞影响了大量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性。
PART 05
网络攻击手段及其防范方 法
安全配置
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限制远程访问权限,启 用防火墙等安全配置,提 高系统安全性。
案例分析:操作系统漏洞利用实例
EternalBlue漏洞
利用Windows系统的SMB服务漏洞,攻击者可以远程执行代码,控制受害者计算机。该 漏洞曾导致全球范围内的WannaCry勒索病毒爆发。
Dirty COW漏洞
近年来,恶意软件和勒索软件 大量涌现,以窃取个人信息和
勒索钱财为目的。
危害与影响
数据破坏
病毒可以删除或修改文 件,导致数据丢失或损
坏。
系统崩溃
病毒可能占用大量系统 资源,导致计算机运行
缓慢或崩溃。
网络攻击
《计算机病毒》教案
《计算机病毒》教案一、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并掌握基本的防范和清除病毒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强化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增强对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激发其探索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在我们的数字化生活中,计算机病毒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对个人信息和计算机系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计算机病毒,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其基本概念及特点。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病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其本质和特性,从而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受到病毒攻击的风险。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这些病毒程序通常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就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目标计算机系统,可能表现为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现象。
病毒的破坏性有轻有重,部分病毒仅删除一些文件或更改系统设置,而一些恶意病毒则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或数据丢失。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常常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不易被用户发现。
它们可能在用户下载并运行某个程序时潜入系统,或者在特定的条件下被激活,悄无声息地对系统进行破坏。
病毒的隐蔽性是病毒生存和扩散的关键。
复制性: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邮件附件、下载的文件等)进行传播,一旦触发就会迅速扩散。
病毒的复制性是造成大规模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
潜伏性:部分计算机病毒在感染系统后并不会立即发作,而是潜伏在系统中等待触发条件。
这种潜伏性使得病毒更加难以被发现和预防。
当触发条件满足时,病毒就会开始破坏活动。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检测和清除潜在的病毒。
2024年《计算机病毒》教案
2024年《计算机病毒》教案2024年《计算机病毒》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3、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目标2、3教具准备:相关素材、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这种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
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常就把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和危害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现象列出来,供用户参考。
(1)机器不能正常启动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
有时会突然出现黑屏现象。
(2)运行速度降低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磁盘空间迅速变小由于病毒程序要进驻内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内存空间变小甚至变为“0”,用户的什么信息也进不去。
(4)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
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5)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死机现象的,即使是初学者,命令输入不对也不会死机。
如果机器经常死机,那可能是由于系统被病毒感染了。
(6)外部设备工作异常因为外部设备受系统的控制,如果机器中有病毒,外部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出现一些用理论或经验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计算机病毒(公开课)图文
通过手动方式检测与清除
手动检测病毒
手动检测病毒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 通过分析系统日志、查看进程列表等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 病毒。
手动清除病毒
手动清除病毒需要先找到并锁定病毒进程,然后终止该进 程并删除病毒文件。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删除系统 文件或重要数据文件。
恶意软件下载
一些病毒程序会伪装成实用工具、游戏等,诱导用户下载并安装, 进而传播病毒。
非法网站访问
一些非法网站可能会嵌入恶意代码,导致用户访问时被感染病毒。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优盘病毒
优盘是一种常用的移动存储设备,一些病毒程序会隐藏在优 盘中,当用户插入优盘时,病毒就会自动复制并感染电脑。
手机病毒
“震网”病毒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一种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病毒,可导致系统崩溃 和数据泄露。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震网是一种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病毒,也称为 “Stuxnet”。该病毒通过感染西门子工业控制软件, 导致核电站、水处理厂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系统出 现故障,甚至发生灾难性事故。此外,震网病毒还可 以通过U盘和网络传播,对工业控制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
“熊猫烧香”病毒案例
总结词
一种恶意的网络病毒,通过感染和破坏计算 机系统,导致文件损坏和信息泄露。
详细描述
熊猫烧香是一种蠕虫病毒,通过网络传播, 感染计算机系统。该病毒会在系统中添加隐 藏的恶意程序,导致系统运行缓慢、文件损 坏和信息泄露。它还可能通过感染数据库和
其他网络资源,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给计算机系统和用户 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计算机病毒》教学案
《计算机病毒》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
(2)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危害。
(3)掌握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预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危害。
3、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危害,掌握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2、难点: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展示、实际操作演示。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演示PPT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以及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危害。
2、新课教学: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3、巩固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探讨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以及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防治计算机病毒》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危害性;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预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2、提高学生处理计算机病毒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二)难点1、处理计算机病毒突发事件的方法;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习惯。
《计算机病毒》教案(精选12篇)
《计算机病毒》教案《计算机病毒》教案(精选12篇)《计算机病毒》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学会检查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加强对杀毒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3.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难点】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采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法,向学生介绍熊猫烧香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致使电脑出现“熊脑蓝屏、频繁重启,甚至整个网络瘫痪的案例。
以此提问学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查和查杀病毒?”引出课题——《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讲授1.计算机病毒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后请学生回答。
【计算机病毒是破坏计算机中的.信息,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的特殊程序。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计算机病毒是否会传播给人体?学生会发现: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软盘、硬盘、光盘、网络等介质进行传播的,由此得到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不会感染人体。
2.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发生过一些小故障或奇怪的现象?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回想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打不开或者文件失踪等相关情形。
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出现过的奇怪现象。
【经常死机或蓝屏、运行速度明显下降,文件莫名丢失、自动弹出各种网页窗口等】之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计算机出现了类似的一些征兆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所导致,同时给学生进行补充像文件突然变大、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等也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并提醒学生在日后遇见以上症兆要多留心。
3.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教师提问学生:要想确切地知道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可以怎么检查?学生根据常识可以回答出答案。
【杀毒软件不仅可以排查病毒,甚至还能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盘符和文件进行隔离和查杀】之后教师请学生自行分享知道的一些杀毒软件。
2024版《计算机病毒》教案
混合型病毒
具有多种传播方式和危害的计算 机病毒,如同时具有蠕虫和木马 特性的病毒。
15
04
防范策略与措施
Chapter
2024/1/29
16
个人用户防范策略
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
定期备份数据
使用受信任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 库,以便检测和清除最新的计算机病毒。
清理注册表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查找并删除与病毒相关的注册表项。
禁用病毒启动项
在任务管理器中禁用病毒的启动项,防止病毒随系统启动。
2024/1/29
23
手动清除计算机病毒方法
• 重置浏览器设置:清除浏览器缓存、cookie 和重置浏览器设置,以消除病毒对浏览器的 影响。
2024/1/29
24
手动清除计算机病毒方法
云安全技术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
云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安全数据的共享和协同防御,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未来,云安 全技术将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1/29
物联网安全对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挑战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这给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 途径。未来,物联网安全将成为计算机病毒防范的重要领域之一。
4. 若无法清除病毒或系统受到严重破 坏,可考虑恢复系统或重装系统。
28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Chapter
2024/1/29
29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024/1/29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具有复制自身并在计算机网 络中进行传播的能力,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危害。
《计算机病毒》教案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保护个人电脑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定义、起源和发展。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寄生性、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
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木马病毒、蠕虫病毒、宏病毒等。
4.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系统崩溃、数据丢失、隐私泄露等。
5.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补丁、不打开陌生邮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危害。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概念、特点、分类和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案例,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安装杀毒软件,学习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知识。
3. 分析典型计算机病毒案例,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
4. 讲解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概念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的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
2. 网络资源:计算机病毒案例分析,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网站。
3. 软件资源:杀毒软件、系统补丁更新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危害。
2. 第3-4课时:分析典型计算机病毒案例,讲解防范方法。
3. 第5-6课时:学生实践操作,学习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4. 第7课时:课堂问答,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危害。
关于电脑病毒的公开课教案
关于电脑病毒的公开课教案关于电脑病毒的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电脑病毒的概念、表现、危害和防治。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更好的使用电脑。
过程与方法目标:遵循兴趣原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善于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电脑的良好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1、了解电脑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和防治。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电脑的道德规范教学难点:电脑病毒的预防与清除。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社会实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机房有关电脑病毒资料表格1 学生机上装了杀病毒软件教学过程一、了解电脑病毒师:同学们,经常上网吗?生:师: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你的电脑感染过病毒吗?生:师:你的电脑感染病毒后有什么表现?生1:黑屏、屏幕出现异常图形、图标改变、显示信息突然消失、生2:某些程序不能运行、速度减慢、频繁死机、反复重启、生3:不能保存文件、文件丢失、上不了网,网速非常慢等(课件出示电脑感染病毒后的表现)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电脑感染病毒,像人感染病毒后不能正常工作一样,也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电脑中信息的破坏和丢失。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收集好的资料,谁先来介绍一下你的资料?生:师:通过查找资料和你的理解你认为电脑病毒到底是什么?生1:电脑病毒就是一种对电脑有破坏性的程序或指令集合,由一些搞恶作剧或蓄意破坏的人设计。
生2:能够潜伏在电脑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
生3: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电脑带来故障和破坏。
生4: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电脑病毒”。
(课件出示病毒概念)二、(师生互动)学生从一些病毒资料中体会病毒的特点、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病毒
教学目标
1、掌握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掌握其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教学设想
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照全体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注重交流与合作。
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防治方法形成比较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导→提问→讨论→归纳→延伸→练习这样的过程,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当我们感冒时,我们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
它使我们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无法集中精神进行正常的学习与工作。
不但如此,它还会传染给我们的亲朋好友。
可以看出,病毒侵袭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适。
如果我们的电脑“感冒”了,它会有什么症状呢?
提问,学生分组讨论,预设的答案可能为:
①反应迟钝,出现蓝屏甚至死机
②常用的程序突然无法使用,或者图标变更
③开机后出现陌生的声音、画面或提示信息
揭题:计算机病毒
二、新授课
首先,请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谁见过计算机病毒?有没有见过计算机病毒发作的样子?(随机选取几个同学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感知本节课教学内容)然后,向同学展示一个案例。
(PPT展示熊猫烧香病毒案例:)
演示完毕,大家有没有发现,病毒的危害是如此巨大,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所料。
病毒的攻击会使我们的个人的隐私权造成很大的侵犯并对我们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及危害性。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板书)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板书)
①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
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②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
感染的计算机。
③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④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⑤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⑥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者数值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板书)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种:(出示PPT课件)
⑴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例如,从不明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⑵硬盘:硬盘的存储量大,在利用它传输文件或引导系统时,也很容易传播病毒。
⑶光盘:盗版光盘的泛滥却为病毒传播带来了方便。
盗版光盘上的软件示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难免不带有病毒,即使发现病毒用户也无法清除。
⑷网络:通过网络来传递文件越来越方便,对于网上众多的软件,谁也不能保证其中不含有病毒,由于网络覆盖面广、速度快,更为病毒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式病毒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板书)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清除为辅。
”防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PPT展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2、如何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五、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