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化学
高中化学电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01d4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d.png)
高中化学电化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研究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现象,以及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进行化学反应和物质分析的学科。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理论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电解、原电池、电解池和电化学分析等内容。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电化学知识进行总结。
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电解质溶液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导电。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电极迁移的速度与负离子向电极迁移的速度相等,保证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中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溶液浓度、温度和溶质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溶质种类越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而言,其导电能力受浓度影响较大;而对于弱电解质溶液来说,其导电能力受溶质种类和温度影响较大。
2. 电解电解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或原电极上的物质释放出或吸收电子。
电解的条件包括电解质的种类、电解质浓度、电极材料、电解温度等。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被称为阴极的极化物质,而阴离子被称为阳极的极化物质。
电解可以用来制备金属、非金属元素、氢氧化物和酸等。
3. 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也称为化学电池。
原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液三个部分构成。
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受三个因素影响:阳极和阴极的化学性质、电解液的种类和温度。
原电池的电动势由阳极和阴极的标准电极电动势决定,与浓度无关,但与温度有关。
原电池的电动势可以通过特定的振铃法、电流法、电位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4. 电解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由外电源、电极和电解液三个部分构成。
在电解池中,外电源通过电极向阳离子注入电子,从而在负极处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阳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的工作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电池操作模式,另一种是电解操作模式。
电解池主要用来生产金属、非金属元素、有机物、氯碱等化学品。
高中电化学详解
![高中电化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d8f3ab51e79b89680226e5.png)
电化学讲义第一章电解1 概念1.1 什么叫电解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其装置叫电解池,常由直流电源、两个电极、导线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构成,如图。
图中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发生反应:CuCl2=Cu + Cl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u2++ 2Cl-=Cu + Cl2↑1.2 发生电解反应的条件①连接直流电源②阴阳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
③两级处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
④两电极形成闭合回路1.3 电解质在通电前、通电后的关键点通电前: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它包括了电解质的电离也包括了水的电离)。
通电后:离子才有定向的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2 电极反应放电是电化学中常用的词,就是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或原子得失电子的过程都叫放电。
2.1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
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如上图装置中,Cu2+在阴极是得到电子转化为Cu,阴极反应式:Cu2++2e=Cu阴极电极材料的本身受到保护,不参与反应,溶液中较易得电子的阳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而被还原,在阴极得电子的难易顺序为: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
当此放电顺序适用于阳离子浓度相差不大时,顺序要有相应的变动。
当溶液中H+只来自于水电离时,H+的放电顺序介于A13+和Zn2+之间。
规律:铝前(含铝)离子不放电,氢(酸)后离子先放电,氢(酸)前铝后的离子看条件2.2 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
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如上图装置中,Cl -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Cl 2,阳极反应式:2Cl --2e =Cl 2↑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 以前),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被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d8c5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1.png)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领域,它广泛应用于电池、电镀、腐蚀防护、电解、电泳等领域。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学习电化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电池原理、腐蚀机理、电解制备金属等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中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1. 电化学基本概念电化学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电解和电池。
电解是指利用外加电压将化学反应进行反向的过程,即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而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电化学中,经常会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也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
2. 电解和电解液电解是通过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发生反向过程的过程。
在电解中,要求制导体能够导电,并且在电解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液可以是溶液、熔融态的盐类、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某些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液体。
在电解液中,正离子会向阴极移动,而负离子会向阳极移动,从而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应用。
通常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
正极是电池中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负极是电池中能够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而电解质则是能够传递离子,并保持电池中电荷平衡的物质。
常见的电池有原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4. 电极反应在电化学中,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电极反应。
在电解和电池中,电极反应是电化学过程的关键步骤。
在电解中,电极反应是电解过程发生的地方,而在电池中,电极反应则是电池产生电能的地方。
电极反应的速率决定了电解或充放电的速度。
5. 电化学应用电化学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电解生产、电镀、电池制造等领域,还在环境保护、能源存储、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电解制取金属铝、钠等;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电化学传感器则可以用于监测水质、大气污染、生物检测等领域。
电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67ad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e.png)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池、电解、电镀、腐蚀等。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电化学电池和电解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能够导电的物质,如盐酸、硫酸等;非电解质是不能导电的物质,如蔗糖、乙醇等。
2. 电解:电解是利用电流使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3. 电导:电导是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导电能力。
4. 极化现象: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会在电极上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在电极上发生物质沉积或析出等现象。
5. 电势差:电势差是表示两点之间电压高低差异的物理量,单位为伏特(V)。
6.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表示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异,单位为伏特(V)。
7. 电池:电池是利用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二、电化学电池1. 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是自发反应转化化学能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电解池是消耗外部电能,并使非自发反应发生的装置,如电解槽。
2. 电池的构成要素:电极、电解质和电池外电路是电池的构成要素。
3. 电池图示法:用文氏图表示电池符号,电池的正极标记为+,负极标记为-,两电极间用直线相连。
4. 电动势:电动势是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势差,表示电池驱动电荷流动的能力,单位为伏特(V)。
5.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表示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异,单位为伏特(V)。
6. 离子在溶液中的位置:阳离子在溶液中靠近负极,阴离子靠近正极。
7. 电池的工作原理:著名的电池有干电池、铅蓄电池、锌银电池等。
8. 电池的应用:电池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如手电筒、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三、电解1. 电解过程:电解过程包括阳极的氧化反应和阴极的还原反应,电解质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2. 电解溶液的导电性:电解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决定了电解溶液的导电性。
高二电化学知识点
![高二电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3e2f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7.png)
高二电化学知识点电化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高二电化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
以下是高二电化学的主要知识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导电的物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形成离子;弱电解质只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非电解质则不能在溶液中导电,由分子组成。
二、原电池原电池是由两个不同金属与一个被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构成。
在原电池中,金属中的电子转移到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离子,从而形成电流。
三、电解池电解池由两个导电电极组成,通过外加电压驱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得到释放或沉积。
四、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电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相互对应的,并且需要同时进行才能维持电荷平衡。
五、电解过程电解是利用外加电源驱动非自发反应进行的化学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得到释放或沉积,从而实现电解。
六、电化学计量电化学计量是通过测量电流强度和反应时间来确定化学物质的量。
电化学计量通常使用库仑定律来计算,该定律描述了电流强度与反应时间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七、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电动势是评价电池产生电能的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电极电势和电解质的浓度。
电极电势是指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八、电极反应与反应速率电极反应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浓度、电极的表面积和温度等因素。
增加电极表面积和提高温度可以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九、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的流动性。
离子浓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离子流动性越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
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2f4f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1.png)
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相结合的学科,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电化学反应:指在导电溶液中,由于电子在电极之间的流动引起的化学反应。
2. 电解:指通过外加电流使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 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溶液(或电池内部的电解质)组成的装置,能产生电流。
4. 电解质: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5. 电极:电池中能与电解质直接接触并参与电化学反应的部分,包括阳极和阴极。
6.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7. 标准电极电势:参照物为标准氢电极,测量其他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二、电化学反应1. 金属腐蚀:金属与溶液中的氧、水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金属表面的损坏。
2. 电解池:由阳极和阴极以及电解质溶液构成,用于实现电解反应。
3. 电解液的选择:选择适当的离子化合物作为电解质,使得电解质能够导电并且电解反应比较容易发生。
4. 电沉积:通过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还原成金属的过程,常用于金属镀层的制备。
三、电化学方程式1. 电子转移:电化学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电子转移可以通过方程式表示。
2. 半反应:电化学反应可以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通过电子的转移实现整个反应过程。
3. 构建电化学方程式:根据具体反应过程,将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电化学方程式。
四、电池1. 原电池:由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反应组成,如原电池、干电池等。
2. 锂离子电池: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3. 燃料电池: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用于提供电力驱动汽车等。
4. 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导致电子流动,形成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转化。
高中化学之电化学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电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5ec67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b.png)
高中化学之电化学知识点一、电化学四极正负极是根据物理学上的电位高低而规定的,多用于原电池。
正极电位高,是流入电子(外电路)的电极;负极电位低,是流出电子(外电路)的电极。
阴阳极是化学上的规定,多用于电解池或电镀池。
阳极是指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二、电化学中四个池子1、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除燃烧电池外,一般有活泼金属组成的负极。
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镀池: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新的金属的装置,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的物件接电源负极,电镀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
4、电解精炼池:应用电解原理提纯某些金属的装置,待提纯的金属接电源正极,该金属的纯净固体接电源负极,电解液含有待提纯金属的阳离子。
三、原电池电极的四种判断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作正极。
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流向判断: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电极为负极,反之为正极。
3、根据原电池的反应进行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
可依据电极附近指示剂(石蕊、酚酞、湿润的KI淀粉等)的显色情况,推断该电极是H+还是OH-或I-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
如用酚酞作指示剂,则溶液变红色的那一极附近溶液的性质为碱性,是H+放电导致c(OH-)>c (H+),H+放电是还原反应,故这一极为正极。
4、根据两极现象判断:溶解或质量减少的一极为负极,质量增加或有气泡产生的一极为正极。
四、电解的四种类型1、只有溶质发生化学变化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HCl溶液:CuCl2=Cu+Cl2↑;2HCl=2H2↑+Cl2↑2、只有水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H2SO4、NaOH、Na2SO4溶液的电极反应均为:2H2O=2H2↑+O2↑3、溶质、水均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SO4+2H2O2H2SO4+2Cu+O2↑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 2NaOH+H2↑+Cl2↑4、溶质和水均未发生化学变化如铁器上镀铜,阳极铜棒:Cu—2e-=Cu2+,阴极铁器:Cu2++2e -=Cu五、书写电极反应的四原则1、加和性原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总反应式为两个反应式之和,若已知一个电极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知的反应式,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化学高三知识点电化学
![化学高三知识点电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335e78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9.png)
化学高三知识点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化学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电解、电池以及电化学反应等内容。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电池用于电子设备、蓄电池用于汽车等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高三知识点电化学的相关内容。
一、电解与化学电池1. 电解电解是指利用电能使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其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移动,产生化学反应。
2.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其中一个半电池发生氧化反应,另一个半电池发生还原反应。
通过两个半电池之间的电子流动来实现电能的转化。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释放出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的离子;而弱电解质只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2. 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不会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
常见的非电解质包括醇类、糖类等有机化合物。
三、电位与电动势1. 电位电位指的是电池或半电池中任意一电极相对于标准电极(常用氢电极)的电势差。
电位是以参比电极为基准进行测量的。
2. 电动势电动势是指电池或半电池对单位正电荷做的功。
它反映了电池或半电池的内禀特性,与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相关。
四、标准电极电位与标准电动势1. 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它用于衡量不同半电池中化学反应的强弱。
2. 标准电动势标准电动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电池的电动势。
它是通过测量两个半电池之间的标准电极电位差来计算得到的。
五、电解池与电池1. 电解池电解池是用于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
它由两个电极和连接电源的电解槽组成,电解质溶液放在电解槽中。
电解反应发生在电解槽中的电极上。
2. 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中都包含一个电极和溶液。
电化学知识点高三
![电化学知识点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5ae44d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c.png)
电化学知识点高三电化学是研究电荷在化学反应中转移的科学,是化学与物理交叉学科的重要分支。
在高三学习电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三电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电化学基础知识1. 电解池和电池电解池是电化学实验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发生的容器,它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通过电解质连接。
而电池则是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反应物质与电极组成。
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非电解质则不能产生离子,无法导电。
3. 电离程度和电离度电离程度是指在溶液中离子浓度与初始摩尔浓度的比值。
而电离度则是指一个溶液中离子浓度与理论完全电离时的最大离子浓度之比。
二、电化学反应1.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根据反应方向可分为电解池和电池。
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发生,产生电能;而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反应可以用电化学方程式表示,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类。
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电势差的测量结果。
标准氢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被定义为零。
三、电解、电镀和电解质浓度变化1. 电解电解是利用外加电压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现象在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的过程,常用于制作防锈和装饰物品。
在电镀中,被镀金属的物体作为阴极,金属溶液的金属作为阳极。
3. 电解质浓度变化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会发生移动,导致电解质浓度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电镀过程中阳离子浓度减少,阴离子浓度增加。
四、电池原理与应用1. 电池原理电池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f5e8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d.png)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化学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化学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以及电化学工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首先,电化学的基本概念是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电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运动,这是电化学现象产生的基础。
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而负离子向阳极移动,这就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性质。
当外加电压时,正极和负极会吸引离子,促使化学反应发生,从而产生电能。
这种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是电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其次,电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是电极反应。
在电化学中,电极是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叫做阳极,另一个极端叫做阴极。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极和阴极上会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电极反应。
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中,电子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电子的流动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也是电化学反应中的关键环节。
另外,高中电化学中还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运动和化学反应是电化学现象的基础,因此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对于理解电化学知识非常重要。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电导率、电解质的选择等因素都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因此对于这些性质的认识是电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
最后,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镀、电解制氢、电解制氧等工业生产过程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的。
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中电化学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性质以及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二化学电化知识点大全
![高二化学电化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f7ee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6.png)
高二化学电化知识点大全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电流和电位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化学中的电化学知识点。
1. 电化学基础概念1.1 电解和电解质电解是指通过电流使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1.2 电解池和电解反应电解池由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板和外部电源组成。
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池中由于电流通过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3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进行能量交换的装置。
常见的电化学电池有原电池(干电池)和可逆电池(如铅蓄电池)。
2. 奥姆定律和电阻2.1 奥姆定律奥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I = U/R表示,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2.2 电阻电阻是指电流通过时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
常用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可以按照形状、材料和功能进行分类。
3. 电解池和半反应3.1 电解池中的半反应在电解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发生在阳极和阴极上。
这两个反应被称为半反应。
3.2 电解池中的电流方向在电解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氧化反应发生在阳极,负极化学变化和还原反应发生在阴极。
4. 电化学电池4.1 电化学电池的分类电化学电池可以按照电池工作方式和电池原理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化学电池包括锌-铜电池、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4.2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
通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位差,电化学电池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5. 电动势和标准电极电势5.1 电动势电动势是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用来衡量电化学电池做功的能力。
电动势可以用公式Ecell = Ecathode - Eanode表示。
5.2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指电极在标准状态下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标准氢电极被定义为0V。
6. 稀释电池和可逆电池6.1 稀释电池稀释电池是一种特殊的电化学电池,其中溶液的浓度在电池中被改变。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7f72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5.png)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涉及电解质溶液、电池、电解和电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
根据电解质的溶解度可分为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完全离解,并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只部分离解,并不能很好地导电。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有关。
二、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两个半电池组成。
半电池分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两部分。
其中,氧化半反应发生氧化作用,还原半反应发生还原作用。
电池中通过离子的迁移产生的电流称为电解质电流,而由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的电流称为电子电流。
三、电解与电化学反应电解是指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化学反应向有利于产生离子的方向进行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电解池中通过电解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与短路电流和电荷守恒定律密切相关。
四、电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流大小和时间可以用来表示电量的大小。
电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有法拉第定律和伏安定律。
法拉第定律表明,在电解过程中,物质的电解或电化学反应的速率与电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伏安定律描述了电流与电解程度之间的关系,即电流与电解程度成正比,电流与电解时间成反比。
五、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极与离子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对比电极,其他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和强弱。
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性的指标,与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有关。
一般来说,电导率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趋向极限值时,电导率趋向极限值。
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浓度关系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和验证。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914e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4.png)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的交叉学科领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化学基础知识1. 电化学基础概念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和电能转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电化学中,存在着电解、电解质溶液和电极反应等基本概念。
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了电解质、电解、电极、原电池、电解池等方面的内容。
2. 电解质和电解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
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施加电压,使其发生化学变化,称为电解。
电解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它是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3. 电极反应电极反应是指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电极反应中,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从而产生电流。
电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极反应。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当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电解池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是电化学应用领域的重要部分。
二、电化学的应用1. 腐蚀与防腐电化学在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在接触电解质时,会发生腐蚀反应,而防腐措施则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来进行的。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者通过电流作用,将金属表面上的阳离子还原成为金属,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
电镀是利用电解将一种物质镀在金属表面上的一种工艺。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将零件做成阴极,以金属盐溶液作为电解质,并通过外加电流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镀在阴极上。
这样就可以得到均匀、致密、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的镀层。
蓄电池是利用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电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蓄电池内部包含了正极、负极和电解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蓄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手机电池、汽车蓄电池等。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bb66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4.png)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电子流动和电荷转移现象。
电化学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为同学们打开电化学的大门,也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着重介绍高中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我们将介绍电化学的基础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盐、酸、碱等。
而非电解质则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脂肪类物质、糖类物质等。
在电化学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于电解池中的离子传导和电化学反应的进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原电池我们将介绍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原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原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等组成。
当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外部电路流向正极,离子则在电解质中传输,从而产生电流。
原电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干电池、锂电池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三、电解电池四、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方程式是描述电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方式。
电化学方程式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化学方程式不仅要考虑物质的化学反应,还要考虑电子的流动和离子的传输,因此更加复杂。
在电化学方程式中,通常会包括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过程等内容。
五、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所产生的电势差。
电极电势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通过标准电极电势来进行比较和计算。
在电化学实验中,电极电势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进行程度以及反应动力学的规律。
六、电化学能量电化学能量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能量变化。
在电解电池和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在电化学反应中通常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电化学能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还有助于开发电催化剂和新型能源技术。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d337e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a.png)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原电池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两个不同的电极,其中一种电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在稀硫酸溶液中:锌片较活泼,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 2e⁻= Zn²⁺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铜片上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 2e⁻= H₂↑4、电极的判断(1)负极: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
(2)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
5、原电池中的三个方向(1)电子方向: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
(2)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
(3)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6、原电池的应用(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例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铜片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3)设计化学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二、电解池1、定义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 Cl₂↑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铜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²⁺+ 2e⁻= Cu4、电极的判断(1)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2)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5、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1)阳极:①活性电极(除金、铂以外的金属):电极本身失电子。
②惰性电极(石墨、铂):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为:S²⁻> I⁻> Br⁻> Cl⁻> OH⁻>含氧酸根离子。
(2)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放电顺序为:Ag⁺> Hg²⁺> Fe³⁺> Cu²⁺> H⁺(酸)> Pb²⁺> Sn²⁺> Fe²⁺> Zn²⁺> H⁺(水)> Al³⁺> Mg²⁺> Na⁺> Ca²⁺> K⁺6、电解的应用(1)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高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电化学高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a23a6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9.png)
电化学高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电化学是化学和电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在高二电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电化学基础知识1.1 电解和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是指利用外加电源将化学反应进行逆反应,使反应发生的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其中施加电子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而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1.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如无机非电解质和有机非电解质。
1.3 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 电解池是指进行电解实验所使用的装置,一般包括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 电解质溶液是指在电解池中溶解的电解质,它在导电和电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 线性伏安法和电解质电导率2.1 线性伏安法- 线性伏安法是一种测定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的方法,通过测定电流和电势的关系来判断电解质的电导率。
2.2 电解质电导率- 电解质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内的电解质导电能力,反映了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离子浓度。
3. 电化学电池3.1 电化学电池的构成- 电化学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其中正极为氧化剂,负极为还原剂。
3.2 电池电动势和标准电动势- 电池电动势是指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可以通过测量开路电压来确定。
- 标准电动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摩尔反应物参与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4. 电极电势与Nernst方程4.1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是指电子在电极上的位置能引起的能量变化,由于电势差的存在,导致了电流的流动。
4.2 Nernst方程- Nernst方程是描述电极电势与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用来计算电极的电势值。
5. 腐蚀与电镀5.1 腐蚀- 腐蚀是金属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受到的化学或电化学侵蚀。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6edfd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9.png)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非电解质则是在这些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原电池:原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由两种不同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导电的非金属)以及电解质溶液组成。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
电子通过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电解池:电解池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电极反应描述了在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
电池反应则是描述整个电池系统中发生的总化学反应。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环境(如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失去其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防护金属腐蚀的方法有很多,如涂漆、电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等。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会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有关。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如弱酸、弱碱和水。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用来描述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或离子间的反应。
它只包含参加反应的离子,不包括未参与反应的分子或原子。
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氯碱工业、精炼金属、电镀等。
以上是对高中电化学主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在学习电化学时,建议多进行实验操作,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电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高三电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电化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8f7c3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8.png)
高三电化学知识点归纳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在高三学习过程中,电化学是必须掌握的一部分知识。
本文将对高三电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一、电化学基础知识1. 电解池电解池由电解质溶液和电极组成。
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无机盐溶液或酸碱溶液,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分别与当前向外提供的正离子和负离子有关。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电离解离成离子,导电能力强,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无法电离解离成离子,导电能力弱,如醇、醚等。
3. 电解过程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离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完成电化学反应。
4. 离子的迁移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迁移的速度与其电荷数和溶液中的浓度有关。
迁移速度较快的离子往往先到达电极表面参与反应。
二、电解和电镀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将化学反应向特定方向进行的过程。
电解可以用于合成化合物、金属的电解精制等。
2. 电镀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沉积在另一种金属表面或其他材料上的方法。
常用的电镀方法包括镀铜、镀银、镀金等,可以改善材料的外观、防护和导电性能。
三、电化学电池1. 女罗斯堪算法女罗斯堪算法是用于计算电化学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其中,标准电极电势与温度、离子浓度有关,可以根据该法则计算得到。
2.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化学能为电能的装置。
其中,氧化反应是降解物质的过程,还原反应是合成物质的过程。
电池可以分为原电池和库仑(恒电流)电池。
3. 电池的构成电池由电解质、阳极和阴极组成。
阳极为负极,阴极为正极。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离子在阳极和阴极间迁移,产生电流。
四、电解质溶液导电性1. 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解度、溶解度积、电离度密切相关。
强电解质离子浓度高,电离度大,导电能力强。
2. 离子浓度和电导率离子浓度与电导率成正比,离子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24c9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1.png)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化学和电学的交叉学科之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入手,介绍高中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1. 电解和电解质电解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通过外加电压驱动化学反应进行。
而在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在中间加上一定的外加电势,从而促使电解质发生电解。
2. 电极和电势电极是电解池中用来导入或者导出电子的电导体,并且是电解反应的场所。
电势是反映电极上电化学活性的物质能力的物理量,用来表示在电解质中电离的程度。
3. 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通过引起的一种化学变化。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不同,可以有电解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等。
以上就是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这些概念是电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从电化学的应用角度,介绍电化学的一些高中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二、电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 电镀技术电镀是一种利用电解质在电极上沉积出均匀的金属薄膜的工艺过程。
这种工艺不仅可以美化物体的表面,还可以提高物体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金属制品上的镀层,比如金属首饰、水龙头等,这些都是通过电镀技术实现的。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源设备。
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装置,广泛应用于手机、手电筒、相机等电子设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的电源支持。
3. 腐蚀控制电化学在腐蚀控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腐蚀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损坏现象,而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对腐蚀进行控制,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1. 电化学废水处理电化学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它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2. 电催化氧化电催化氧化是一种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2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量。
二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
煤气、电力都是二次能源。
2.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顺序: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顺序: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在进行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形成原电池的要素和作用作用:1.把化学能转化电能。
2.对反应起加速作用。
要素:1.形成闭合回路。
(外电路+内电路)外电路:自由电子导电内电路:离子导电外电路和内电路交界的地方有电子和离子的转换。
2.化学要素:自发的放热的氧化反应自发反应:在对应条件下自发的反应3.电极参加反应的情况下需要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二)原电池中的微粒流动自由电子:负极正极阳离子:负极正极具体微粒离子阴离子:正极负极电流(正电荷):外:负极正极抽象物体内:正极负极负电荷:外:正极负极内:负极正极(三)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1、电流方向,电子流动方向和离子流动方向2、氧化性和还原性:负氧正还电极质量减小:被氧化,作负极金属单质:被还原,作正极电极质量增加(析出固体)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考虑):被氧化被还原产生气体吸收气体3、活泼金属一定做负极吗?特例:Al-Mg-NaOH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Fe-Cu-HNO3 (浓)反应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会钝化正极反应:负极反应:关键是比较两个电极失电子能力,有些两边都可以失电子,如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
(四)电极PH的升降判断:反应为主,离子移动和生成水为次。
Mg-Al-NaOH:正极反应:PH变化负极反应:PH变化总反应:PH变化海水电池(Al-O2-H2O)正极反应:PH变化负极反应:PH变化总反应:PH变化(五)钢铁的腐蚀与保护(六)一些零碎的知识点1、纯锌与电解质反应较慢,含有杂质的锌会反应较快。
做原电池加快反应的实验时(Zn-HCL)通常向溶液中滴入几滴CuSO4 加快反应。
2、原电池是串联电路,每一部分的电流相同。
3、铁在原电池反应中一定是先反应成Fe2+,可能有后续反应。
(如Fe2+被继续氧化,或形成了Fe(OH)2继续被氧化了。
)4、氧化剂还原剂都是溶液中的粒子时不能做成单液电池。
如2Fe3++I2==2Fe2++2I-5、并不是所有的电池正极都不反应(铅蓄电池),并不是所有的电池负极都参与反应(燃料电池)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酸性)锌锰电池是最早使用的电池,电解质会腐蚀外壳。
碱性锌锰电池的电解质为KOH。
2、充电电池铅蓄电池: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通过测量硫酸的密度来检测铅蓄电池的完好性。
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4、燃料电池选修四1 原电池双液电池:双液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中间由盐桥连接,盐桥中通常是含有琼脂的饱和KCL溶液,双液。
双液电池并不可以无限使用,当盐桥中的盐溶液消耗完后双液电池不能继续工作。
在原电池中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发生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与双液电池相比单液电池的缺点:1、铁棒会直接与溶液中的铜发生反应,阻碍反应。
2、铁棒一般不纯,会自身形成原电池。
3、单液电池由于会发生直接的置换反应装置的温度会升高。
4、一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双液电池,但不能设计成单液电池。
其他的知识点:1、太阳能电池不是原电池。
2、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
(Fe3O4)2 化学电源化学电池是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这几大类。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看它单位质量或者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比能量),或者输出功率的大小(比功率)。
一、一次电池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了。
一次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是胶状的,不流动,也叫做干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Zn-MnO2-KOH)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碱性锌锰电池与普通锌锰电池相比,比能量和可储存时间均有提高,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银锌电池:(Zn-Ag2O-KOH)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这种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用于连续大电流放电。
锂电池:锂电池是Li作为负极的电池,锂电池的比能量高、电压高、工作温度宽,可长时间储存。
由于锂电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锂电池的电解液不用水。
(Li-I2)电池:负极:正极:二、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化学上把发生氧化反应的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称为阴极。
三、燃料电池1、总反应:物质燃烧+与环境的反应2、正极反应:(1)酸性环境中:(2)碱性环境、中性环境中:(3)熔融碳酸盐中(通入的空气有少量的CO2)(4)熔融氧化物:在熔融氧化物中即使有CO2也不会发生反应,在熔融氧化物的温度时CO32-不稳定。
3、负极反应(1)初判产物(2)得失电子守恒(3)电荷守恒:酸性用H+,碱性用OH-,熔融碳酸盐用CO32-,熔融氧化物用O2-(4)原子守恒练习:(1)C2H5OH-O2-H2SO4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2)C2H5OH-O2-KOH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3)CO-O2-熔融碳酸盐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4)CH3OH-O2-熔融氧化物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燃料电池中电极的作用:催化、导电。
记忆效应:不当的充放电方式会造成电池内容物结晶或气泡,使电池容量降低,这种效应叫记忆效应。
3 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与原电池相反。
一、电解原理两极都是石墨,通电后,阴极石磨棒覆盖一层红色的铜,阳极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变成蓝色。
阴极反应:阳极反应:总反应:在通电状态下,自由离子做定向运动,阴离子趋向阳极,阳离子趋向阴极,当这些离子到达阴极或者阳极时,就失去或者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个过程叫放电。
在电解池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与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活性电极:除了Pt、Au、石墨之外的电极反应电极:惰性电极:Pt、Au、石墨活性电极指在阳极会发生反应的电极,阴极电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反应。
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阳极的放电顺序:金属>S2->I->Br->Cl->OH->含氧酸根>F-Ⅰ区在水溶液中Ⅱ区在水溶液中会放电不会放电1、这里的含氧酸根指最高价含氧酸根,非最高价含氧酸根在水溶液中会放电,最高价含氧酸根在水溶液中会放电。
阴极的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Zn2+>Al3+>Mg2+>Na+>Ca2+>K+Ⅲ区在水溶液中Ⅳ区在水溶液中不会放电,会放电在熔融状态下放电2、在电镀条件下,即离子浓度非常大的情况下,Zn2+的顺序在H+前面。
Ⅰ与Ⅲ区:电解本身型Ⅰ与Ⅳ区:放氢生碱型Ⅱ与Ⅲ区:放氧生酸型Ⅱ与Ⅳ区:电解水型电解反应中的H+和OH-来自酸或碱时,电极反应和总反应都用H+和OH-;当电解反应中的H+或OH-来自水时,电极反应可以写水或者H+和OH-,总反应写H2O。
石墨电极-NaCL(aq):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石墨电极-NaOH(aq)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石墨电极-CuSO4(aq)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Fe电极-NaCL(aq)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C电极-H2SO4(相当于电解水)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Cu电极- H2SO4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二、电极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工业制备NaOH装置:Cl2与NaOH分开在两边发生反应,避免了Cl2溶于NaOH,提高产率。
2、电镀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者合金的方法,电镀的目的主要是增加金属的抗氧化能力,增加美观和表面硬度。
镀层金属通常是在空气和溶液中不容易发生反应的金属(Cr、Ni、Ag)和合金(如黄铜)。
电镀的方法可以用于电解铜上。
电解精炼铜Cu中含有的杂质:CuO、Fe、Ag、Au、C。
放电顺序在Cu之前的物质在溶液中,放电顺序在Cu后的物质(粗铜中的大多数杂质)沉积在电解质底部成为阳极泥。
阳极泥可以作为提炼Ag、Au等贵重金属的原料。
3、电冶金金属冶炼就是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Mn++ne-==M电解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电解法是冶炼金属的一种重要方法。
NaCL在高温下熔融阳极反应:阴极反应:总反应:Al2O3在高温下熔融:(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保护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金属接触到干燥气体如(O2、Cl2、SO2)发生腐蚀金属的腐蚀析氢腐蚀:PH<4.3 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吸氧腐蚀:PH>4.3钢铁的析氢腐蚀: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钢铁的吸氧腐蚀:绝大多数金属的腐蚀是吸氧腐蚀。
正极反应:负极反应:总反应:后续反应:钢铁吸氧腐蚀现象:白色变为灰绿色变为红褐色。
铁与氧气的反应:(1)无水条件下(非燃烧):Fe与O2直接反应生成的Fe2O3是致密的。
(2)有水条件下:原电池反应+后续反应生成Fe(OH)3,Fe(OH)3是絮状结构(氢氧化物普遍是絮状物),脱水生成的Fe2O3是蓬松的,不能阻止钢铁被进一步腐蚀。
同一种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快慢: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在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
二、金属的化学防护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比铁活泼的金属如镁、锌等成为原电池的负极,不断遭到腐蚀,作为正极的钢铁被保护。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用惰性电极作为辅助阳极,两者均存在于海水里,接电流,钢铁被保护下来。
除了电化学防护外,还有其他的办法用于金属防腐蚀,如把金属制成合金,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漆或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防止金属腐蚀。
在同一电解质里: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阳极)>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负极)>化学腐蚀>有防腐方法的腐蚀防腐措施的好坏:外界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一般保护>无防腐条件检查Fe2+:生成特征蓝色沉淀检查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