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ZX

合集下载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共92张PPT)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共92张PPT)
由于染色体的凝集,核仁中的DNA分别参加到各自 所属的染色体的组装中,核仁中的RNA和蛋白质分
散在细胞质中。
48
S、G2 期高度磷酸化
Rb蛋白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活
化 / 激活
被磷酸化
调节细胞周期过程
转录因子被释放
36
5) 射线或化学因素引起的DNA损伤
可阻止G1期进入S期、G2期进入有丝分裂。
37
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 point)
38
细胞分裂
原核细胞的增殖:简单的一分为二,速度快。 真核细胞的增殖
MPF
核纤层蛋 白磷酸化
核膜破裂
组蛋白H1磷 酸化
染色体凝集
相关蛋白磷 酸化
纺锤体形成
相关蛋白磷 酸化
骨架和细胞 器重排
M期开始
27
影响细胞周期的其它因素
1)、生长因子:目前发现的多达几十种,多数有促进细胞增殖的功能,故又称有丝分裂原
(mitogen)
自分泌
来源
旁分泌
PDGF (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 血小板生长因子
★无丝分裂(amitosis)
✓不形成纺锤丝 ✓也不形成染色体
直接分裂 (direct division)
★有丝分裂 (mitosis)
✓形成纺锤丝
✓出现细丝状染色质
细胞周 期
★减数分裂 (meiosis)
✓形成纺锤丝
✓出现细丝状染色质
✓染色体数量减半
40
一、无丝分裂(直接分裂)
直接进行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分裂过 程中既无染色体、纺锤体的形成,也无核膜、核仁 的解体。
10
G0期

细胞生物学第10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细胞生物学第10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30
第10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 每一条复制后的染色体具有1个着丝点,和1对朝向 相反的动粒。这一特殊蛋白复合体称为着丝点-动粒 复合体(centromere kinetochore complex, CKC)
• 前中期始,动粒微管与CKC结合,朝相反的方向拉动 染色体。动粒的聚集和形成依赖于着丝点处特定DNA 序列的存在
第10 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第10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内容提要
导言 第一节 细胞分裂类型简介 第二节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 第三节 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形成与有性生殖 第四节 细胞周期 本章小结
2
第10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导言
• 已知:
– 细胞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 细胞数目大致确定
• 纺锤体(包括星体和三种纺锤丝)和与之结合的染 色体总称为有丝分裂器( mitotic apparatus )
28
第10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前中期——染色体被“捕捉”到纺锤体上
• 通常,只有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和染色体复 制的细胞才能够进入有丝分裂期
• 在前期细胞核中,每条复制后的染色体都含有1对 姊妹染色单体,沿着长轴平行地结合在一起
• 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无丝分裂示意图
14
第10章: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 最初在低等生物以及高等生物体内的衰老、病态 细胞中观察到,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分裂方式。
• 后来,发现在正常组织中也普遍存在。如原生动 物纤毛虫细胞、动物的上皮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肝组织、填充组织的细胞中,以及胎盘细胞、肌 肉细胞等,高等植物的薄壁组织细胞、表皮细胞、 生长点细胞、根尖细胞、木质部细胞、绒毡层细 胞、和胚乳细胞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联会通过联会复合体结构得以实现,该 复合体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 成。其微细结构包括侧生组分和中央组 分。在联会后,通过重组结的作用,同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 分片段的交换和重组。Z-DNA (占 0.3%),出现于偶线期,参与联会复 合体的形成。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mitosis)
有丝分裂过程——前期细胞内事件
• 核仁组织者组装至所属染色 体中,核仁分解并最终消失;
• 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导致核 纤层降解,核膜随之破裂; • 组蛋白H1磷酸化,使染色质 (螺线管)组装成染色体,并在 着丝粒两侧附着动粒;
• 中心体发出微管形成星体并 向细胞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洋葱根尖细胞的缩时显微电影技术观察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Animal Cell
Mitosis-animal cell and onion
Plant Cell Mitosis-onion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无丝分裂(amitosis)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In side the cell Mitosis-3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mitosis)
• 有丝分裂(mitosis)是真核生 物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其主要特 征是分裂时期出现了由纺锤体和 染色体组成的有丝分裂器,将遗 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保证了细胞在遗传上的稳定性。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 2014年最新最完整的课件 第十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 2014年最新最完整的课件 第十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一个受精卵发育为初生婴儿,细胞数目增至1012 个,长至 成年有1014个。
1. 2. 3. 无丝分裂(amitosis) 有丝分裂(mitosis) 减数分裂(meiosis)
生物界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conception
细胞周期的概念(concept of cell cycle)
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
第一次减数分裂( meiosis I )


前期Ⅰ prophaseⅠ
中期Ⅰ metaphaseⅠ


后期Ⅰ anaphaseⅠ
末期Ⅰ telophase I
前期Ⅰ( prophase I )

细线期
leptotene stage


偶线期
粗线期
zygotene stage
pachytene stage
后期(anaphase)
末期(telophase) Summary of mitosis
前期(Prophase) 1.染色质(chromatin)凝集(condense)
2.细胞核膜崩解(disintergrate)、核仁消失
3.形成纺锤体(spindle)
4.染色体(chromasome)向细胞的赤道面运动
第十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Cell Division and Cell Cycle
第一节 细胞分裂方式及其特征 第二节 细胞周期
受精卵

成人
细胞生长(cell growth)

细胞分裂 (cell division) 细胞周期 (cell cycle)

细胞生长(cell growth)
细胞大小的增加,表现为细胞干重、蛋 白质和核 酸等的含量增加。 影响细胞生长因素: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在生物学中,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是两个相互关联且不可分离的概念,对于生物学研究非常重要。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得细胞体积翻倍后分裂成两个同等大小的细胞的过程。

而细胞周期则描述了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所需经历的一系列不同阶段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过程之一,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指一种非常规模的细胞分裂方式,适用于常见的多细胞生物,如哺乳动物。

其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和后期是两个准备阶段,中期是细胞体积分裂和染色体分裂的主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再生的复制和配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了基因传递的稳定性和减少了随机变异的风险。

减数分裂,则适用于生殖细胞的分裂,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对染色体通过 Meiosis I 进行分离,从而形成两个互不相同的单倍体细胞。

随后,这两个单倍体的细胞经过 Meiosis II,将染色体进一步分离成四个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在性生殖细胞的不断更新和繁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细胞分裂外,细胞周期也是细胞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

主要有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指一些营养因子进入细胞并激活复制的过程,S期是指细胞进行 DNA 复制,而 G2期是指细胞在准备分裂前继续增加体积和生长。

M期是指分裂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两种重要的分裂过程。

通过对细胞周期的研究,可以对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更好的理解癌细胞的生长及其治疗方式。

另外,还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进行。

比如,细胞健康状况的影响、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等)的影响、药物的作用等等。

对于癌细胞更是如此。

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与正常细胞不同,往往会不断分裂而不死亡,这些过程被称为 "无限增殖”。

通过研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癌症的成因,从而提高癌症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细胞生物学》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细胞生物学》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一)前期(prophase)
主要特征: ①染色质凝集(M期开始标志)
②分裂极的确定 ③核仁缩小并解体
1. 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
➢染色体形成; ➢核仁逐渐分解最终消失。
凝缩蛋白(condensin)
粘连蛋白(cohesin)
2.分裂极确定
在前期,伴随着染色质的凝集, 原分布于细胞同一侧的两个中心体 开始沿核膜外围分别向细胞两极移 动,它们最后所到达的位置将决定 细胞分裂极。
Hela 人腺癌 人羊膜
Tc
87 64 151 47.5 15 24 20 76.5 19.4
TG1
75 37.7 139 28 3.5 10 8 55 9.8
TS
7.2 21.7 6.2 16 8 11.5 6 15.4 6.8
TG2
4.1 3 5.3 1.8 2 2 4.5 4.12 2.2
Tm
抑制RNA聚合酶
mRNA停止转录 蛋白质合成停止 细胞不进入M期
4. MPF的活化
M期促进因子(M-phase promoting factor
or Mitosis promoting factor or 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是有丝分裂调 控因子,使细胞从G2→M, M期完成后, MPF失活,细胞进入间期。
组蛋白合成停止
环己亚胺 嘌呤霉素
蛋白质合 成抑制物
S期 DNA合成停止
3. 核小体组装
(三)G2期
1. S期促进因子(S phase-promoting factor,SPF)-失活 保证一个周期中 DNA只复制一次 2. 能量准备
3. 合成RNA和有丝分裂相关的 蛋白质:如微管蛋白的合成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1
细胞分裂
-
目录
CONTENTS
2
3
4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调控
总结
1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基础过程,也是生物体适 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细胞分 裂主要分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三种类型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 的主要形式,也称为间接分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经历四 个阶段:间期、前期、中期和后 期。在间期,DNA进行复制,蛋 白质合成增加,细胞体积略微增 大。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 逐渐消失,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 板上,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 配。后期,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 两极,形成两个子细胞
2
细胞周期
1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
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 为止的整个过程。细胞周期可以
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包括
3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在分裂期中,细胞经历一系列的 变化,包括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上、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等 过程,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3
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调控
1
细胞周期的进程受到精密的调控,以 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这种调控主要通过检查染色体的状态 和细胞环境来实现
2
3
如果条件适宜,细胞会进入分裂期, 否则,它会停留在间期进行更多的DNA
合成和细胞生长
1. 检查染色体的状态
在细胞周期的特定点 ,染色体会进行自我 检查。如果染色体数 量正常,且没有出现 致命的DNA损伤,那 么细胞会继续分裂。 然而,如果染色体数 量异常或存在严重的 DNA损伤,那么细胞 将停止分裂并可能进 入凋亡程序

细胞生物学课件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细胞生物学课件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 复制完成的中心粒体积逐渐增大并开始分离移向 细胞两极。
2021/8/11
35
4、M期为细胞有丝分裂期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蛋白质合成显著降低(非组蛋白除外)。
2021/8/11
36
细胞周期
Cell cycle
2021/8/11
分裂间期
interphase
DNA合成前期( Gap1,G1 ) DNA合成期(DNA synthesis, S) DNA合成后期(Gap2,G2)
2021/8/11
20
胞质分裂
1、收缩环形成 2、分裂沟出现 3、中间体形成 4、膜融合
2021/8/11
21
收缩环
2021/8/11
22
2021/8/11
23
2021/8/11
24
2021/8/11
25
有丝分裂
2021/8/11
核分裂 胞质分裂
前期(prophase) 前中期(prometaphase) 中期(metaphase) 后期(anaphase) 末期(telophase)
前期 (prophase)
有丝分裂
(mitosis)
核分裂
(Nuclear division)
前中期(prometaphase) 中期(metaphase) 后期(anaphase)
胞质分裂
末期(telophase)
(cytokinesis,
plasmodieresis)
2021/8/11
9
前期(prophase):染色质凝集、分裂极 确定、核仁解体。
存在于高等生物中。 (掌握)
2021/8/11
28
细胞周期阶段划分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的生命周期又与细胞的分裂息息相关。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事件开始,直到下一个分裂事件开始的整个过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两个阶段。

本文将就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生物过程。

一、细胞周期的概述细胞周期通常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增殖期和分裂期。

在增殖期,细胞会进行DNA复制,以准备进行细胞分裂。

而在分裂期,细胞会完成分裂过程,将复制后的DNA和其他细胞器均等地分配给两个新的细胞。

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可通过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来划分。

二、细胞周期的具体阶段1. 间期间期是细胞周期中最长的阶段,通常占据整个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间期又可分为三个亚阶段:G1期、S期和G2期。

在G1期,细胞会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和细胞器发育,为DNA复制做准备。

在S期,细胞进行DNA复制,确保每一个新细胞都有完整的基因组。

在G2期,细胞再次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并准备进行细胞分裂。

2. 有丝分裂期有丝分裂期又可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质开始凝缩成染色体,核仁消失,细胞分裂起始点形成。

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每对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被连结在一起,准备分离。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分离成两个子嗣染色体,并开始迁移到细胞极点。

在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三、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周期的准确调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受到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外界环境因素的调控。

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因子包括细胞周期蛋白激酶、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抑制蛋白等。

这些因子相互作用,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四、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持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必要过程。

细胞分裂能够确保每个子细胞都拥有完整的基因组和细胞器,使细胞能够正常进行代谢活动和功能表达。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共97张PPT)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共97张PPT)
由星体微管、动粒微管(kinetochore microtubule)和重叠微管纵向排列构成纺锤
样。
星体微管: 围绕中心粒向四周辐射的微管。起主导
作用,逐渐构成其他类型的纺锤体微管。
动粒微管:极→染色体动粒
重叠微管(极间微管):极→极
星体微管
中心粒
横桥
动粒
中心体
极间微管 动粒微管
Cell Division and Cell Cycle
封闭式有丝分裂:
许多单细胞生物,如酵母、粘菌等,在 其细胞分裂整个过程中,细胞核膜均保持完 整,纺锤体形成及染色体分离均发生于核膜 内,纺锤体两极附着在核膜上。
而在大多数植物和动物中,细胞进行的 是一种开放式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中心粒
间期
赤道板
前期
收缩环造成的分裂沟
中期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第一次减数分裂进程中细胞内发生复杂
的生化和形态变化
1、前期 I (1)细线期:也称为染色质凝集期。
特点:在间期已经完成复制的染色质开始凝 集和同源染色体配对。
光镜下染色体仍呈单条细线状,染色单 体的臂未完全分离,可能与染色体上某些
DNA片段的复制尚未完成有关。
前期I(细线期)
(2)偶线期
二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 四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微管只与染 微管与染色体的两个动粒相连 色体的一个动粒相连(中期Ⅰ )
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
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后期Ⅰ )
末期 染色体数目不变
染色体数目减半(末期Ⅰ )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分裂前少一半,子细
分裂结果 同,子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 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及子细胞之间均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周期蛋白
2.细胞周期蛋白类型
G1期周期蛋白:cyclinD G1/S周期蛋白:cyclinE S期周期蛋白: cyclinA存在于所有
Hela 人腺癌 人羊膜
Tc
87 64 151 47.5 15 24 20 76.5 19.4
TG1
75 37.7 139 28 3.5 10 8 55 9.8
TS
7.2 21.7 6.2 16 8 11.5 6 15.4 6.8
TG2
4.1 3 5.3 1.8 2 2 4.5 4.12 2.2
Tm
关系
第一节 细胞分裂
一、无丝分裂(amitosis) 二、有丝分裂(mitosis) 三、减数分裂(meiosis)
一、无丝分裂(amitosis)
也称直接分裂,直接进行细胞核 与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既 无染色体、纺锤体的形成,也无核膜、 核仁的解体。
特点:
1.不形成纺锤丝和染色体;
2.遗传物NA的复制 2.组蛋白的合成 3.核小体组装
1. DNA复制是细胞分裂的基础
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DNA复制过程显示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2. 组蛋白的合成与DNA的复制
羟基脲阿 糖胞苷
DNA 合成 抑制物
组蛋白合成停止 S期
DNA合成停止
2. 组蛋白的合成与DNA的复制 同步进行
主要事件是同源染色体相互分开,但在 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某些部位上,可 见其相互间有接触点,称为交叉,交叉 是交换的结果,随着双线期的进行,交 叉向染色体的端部移动,交叉的数目也 因此减少,此现象称为交叉端化。
同源染色体片断的交换和重组
5)终变期(diakinesis stage)
主要事件是同源染色体在其端部靠 交叉结合在一起,并进一步凝集, 核仁消失,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 染色体开始移向赤道面上。
末期(telophase)
胞质分裂(cytokinesis)
二、细胞周期中各期的主 要动态变化
细胞周期最重要的事件有二个:
1. DNA复制:S期 2.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M期
事件
时期
合成三种RNA
G1
进行DNA的复制
S
合 成 DNA 聚 合 酶 , 胸 苷 激 酶等
G1
合成脱氧核苷酸
p15
p53
CyclinD 1,2&3
p21
TGFβ 接触抑制
P107
&E2F
p27
p RB CyclinECDK2

Cdc25C
G2 期
Weel

Mikl
Cdc25A
CyclinACDK2

P107
CyclinB
p p
Cdc2
CyclinB Cdc2
&E2F S 期
⊕ CyclinH
与癌瘤相 关的蛋白
0.7 1.6 0.5 1.7 1.5 0.5 1.5 1.96 0.6
TG1显著特点:时间变化大;持续时间长
G1期的主要生化活动
1.合成RNA(三种) 2.合成蛋白质:触发蛋白,细胞周期
蛋白和抑素等 3.合成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脱氧 核苷酸、DNA聚合酶、胸苷激酶等) 4.合成钙调蛋白(与细胞进入S期及 DNA合成有直接相关性)
2.中期 I
同源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形成 赤道板;与有丝分裂不同是,与它 们相连的动粒微管 均位于纺锤体的同 一侧面。
3.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两
极移动,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 生自由组合。
4.末期I染色体去凝集,核仁、
核膜重现,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 细胞,每个子细
胞中,含有母细 胞一半的染色体 数目。
组蛋白合成停止
环己亚胺 嘌呤霉素
蛋白质合 成抑制物
S期 DNA合成停止
3. 核小体组装
(三)G2期
1. S期促进因子(S phase-promoting factor,SPF)-失活 保证一个周期中 DNA只复制一次 2. 能量准备
3. 合成RNA和有丝分裂相关的 蛋白质:如微管蛋白的合成
高浓度的放线菌素D G2细胞
G1期(Gap I, DNA合成前期)
分裂间期 S期(synthetic phase, DNA合成期)
细 (interphase) G2期(Gap II, DNA合成后期)
胞 周 期 有丝分裂期
(M期,mitotic phase )
前期(prophase) 前中期(prometaphase) 中期(metaphase) 后期(anaphase)
(一)前期(prophase)
主要特征: ①染色质凝集(M期开始标志)
②分裂极的确定 ③核仁缩小并解体
1. 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
➢染色体形成; ➢核仁逐渐分解最终消失。
凝缩蛋白(condensin)
粘连蛋白(cohesin)
2.分裂极确定
在前期,伴随着染色质的凝集, 原分布于细胞同一侧的两个中心体 开始沿核膜外围分别向细胞两极移 动,它们最后所到达的位置将决定 细胞分裂极。
中心体的极向移动需要多种马达 蛋白的参与 。
马达蛋白与中心体的极向移动
前期两个中心体向两极移动
(二)前中期(prometaphase)
主要特征: ➢核膜的崩裂; ➢纺锤体的形成; ➢染色体向赤道
面运动。
1.核膜破裂
核纤层磷酸化降解核膜消失
前中期
2.纺锤体(spindle)
在前期末出现的 临时性细胞器: 由两端星体,包 括极间微管、动 粒微管和星体微 管组合形成纺锤 样结构。
限制点(restriction point)
1) 继续增殖细胞 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的细胞。
2) 暂不增殖细胞(G0期) 由于R点作用,暂时脱离细胞周期 不进行增殖,但给予适当刺激后 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3) 不增殖细胞 高度分化,已丧失增殖能力。
(二) S期
从DNA合成开始 到DNA合成结束 的全过程,是细 胞增殖周期的关 键阶段。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减数分裂
(一)第一次减数分裂
1.前期I
可细分为五个亚期:细线期、偶线 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1) 细线期(lepotene stage)染色质 开始凝集,核及核仁体积增大。
2) 偶线期(zygotene stage)同源染 色体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 (synaptonemal complex, SC): 侧生成分和中央成分
3.常见于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中也 存在。
二 .有丝分裂(mitosis)
➢最基本的分裂方式; ➢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 ➢染色质等量分配; ➢生成两个子细胞。
核分裂 胞质分裂
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
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 核分裂 胞质分裂
6个时期:前期、前中期、中期、后 期、末期及胞质分裂。
有丝分裂
收缩环
●間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 器以确保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确保遗传物质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
Metaphase
Anaphase Telophase
三、减数分裂(meiosis)
有性生殖个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所进行的特殊分裂方式。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只复制一 次,结果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 殖细胞。
5. G2期存在限制点
限制没有经过DNA复制的细胞进入M 期,以保证错误的遗传物质不遗传 到子细胞。
如射线引起的DNA损伤可以作为信号 使细胞阻止在G2期限制点。
(四)M期-有丝分裂
M期的 主要特点
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 有丝分裂器的形成 核仁和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子细胞的形成
第三节 细胞周期的调控
(二)第二次减数分裂
➢与有丝分裂类似,分为:前期Ⅱ、中 期Ⅱ、后期Ⅱ、末期Ⅱ、胞质分裂。
➢结果:一个亲代细胞共形成4个子细胞, 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在 染色体组成及组合上也存在差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
第二节 细胞周期
一、细胞周期(cell cycle)的概念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整个过 程。
动粒(kinetochore):动粒(kinetochore,
着丝点): 由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 两侧的特化圆盘状结构,为染色体的运 动中心,也是微管组织中心之一。
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在中
期染色体的两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处的一 个染色较浅而缢缩的区域。
3.染色体向赤道面的运动
侧生成分
联会复合体
联会复合体组装
3)粗线期(pachytene stage)
主要事件:同源染色体片断的交换 和重组。其发生可能与重组节的作 用有关。
在 粗 线 期 , 细 胞 中 也 存 在 DNA 的 合成,叫做P-DNA, 它与交换中 DNA链的修复、连接有关。
4)双线期(diplotene stage)
抑制RNA聚合酶
mRNA停止转录 蛋白质合成停止 细胞不进入M期
4. MPF的活化
M期促进因子(M-phase promoting factor
or Mitosis promoting factor or 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MPF),是有丝分裂调 控因子,使细胞从G2→M, M期完成后, MPF失活,细胞进入间期。
G1
微管蛋白的合成
G2
组蛋白的合成
S
核小体组装
S
(一)G1期
G1期是指有丝分 裂完成后与S期 DNA开始合成之 间的间歇时期, 又称为DNA合成 前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