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共19张PPT)

2.西周灭亡
背景:①公元前841年,周厉 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厉王逃亡。
②到周幽王时,朝政腐 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 朝被犬戎族所灭。
3.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
11
12
总结一下,夏、商、西周 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从中我 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 将被人民所抛弃。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 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
夏商西周的更迭
朝代
都 城
开国 亡国 起止时间 国君 之君
败亡 事件
约公元前 夏 阳 2070年—
城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商 殷 1600年— 公元前 1公04元6前年
禹
桀
商 汤
灭
夏
汤
纣
牧 野
之
“战国人
西周 镐 1046年— 周武 周幽 暴动”
京 公元前 王 王 ,犬戎 14 771年
2
• 3、二里头遗址: • 二里头遗址相关地图和出土文物图片, • 河南偃(yǎn)师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 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其中
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8间、进深3间的大型宫殿。同 时,遗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手工作坊和 一些陶器、铜器等。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 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化 • 4、 夏朝的灭亡 • 夏朝的统治约有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jié) •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 纪》 • (夏桀)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竹 书纪年》 • (夏桀)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韩诗 外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清单(部编版2024)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座遗址:二里头遗址 一次迁都:盘庚迁殷 两种制度:世袭制、分封制 三个朝代:夏、商、周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必背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必背考点2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的对象)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起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
朝代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亡国君 国家性质 \形势重点夏 禹 公元前2070年 阳城 桀 奴隶制国家开创世袭制 商汤公元前1600年亳 纣 牧野之战 西周 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镐京 周幽王 分封制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争霸 春秋五霸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兼并 战国七雄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加强了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实质确立了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弊端诸侯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当各诸侯国的国力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为春秋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总结归纳1、禅让制建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和国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世袭制随之出现。
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盘庚迁到新邑后,并没有将其叫作殷,甲骨文中称之为大邑商,商朝也不称为殷朝。
周灭商后,用商王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
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
3、分封制的影响(1)积极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有利于西周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延续;通过分封制,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朝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
禹
夏朝建立的意义:
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 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②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
国家的政权归为自己,把国家当作 一家私产,世代相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 家,……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材料二: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己的政务。 一次不朝见,贬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削减他 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出兵进行讨伐。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 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于不 贡。”
内容:
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权力,建立诸侯国
周王 (封者)
缴纳赋税,服从调兵
武王伐纣:
西周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建立者: 主要的战役:
牧野之战
分封的等级:贵族、平民与 奴隶
统治阶级
卿
军队 刑罚 礼仪
被统治阶级
上图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
聚焦分封制
材料一: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神农、黄帝、尧、
舜、禹的后代;二是姜太公等功臣谋士;三是自己
的弟弟及其他的亲戚。
夏朝灭亡的原因:
商汤灭夏
商汤兴起的原因: 任用贤才,关心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展经济。
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1600年
建立的都城:
汤建都亳 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后,商朝国力日渐强盛。鼎盛时期,商的 势力范围东至山东西部,西到陕西西部,南抵长江流 域,北达河北北部。
讨论,比较一下夏桀和商纣的共同之处,分析国家灭亡的共同原因? 国家的灭亡统治者残暴统治的结果,也是人心所向。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ppt课件

4、末代暴君: 桀
5、中心地区: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6、社会形态:奴隶社会
7、生产力发展状况:
金石并用时代,以农业为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建立者:禹
都城: 阳城 统治中心: 今河南中西部 和山西南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约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046年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
桀
汤
纣
公元前
镐京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武王 幽王
西周的分封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请点击数字查看答案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周朝开国贤臣姜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因为在 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 尚”。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为周王朝 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武王封他到 齐地作诸侯,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西周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武王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课件(共27张PPT)

都因出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 反抗。
Summary(小结)
朝代 都城
开始 前1600
年
公元前 西周 镐京 1046年
结束 时间 约公元 前1600 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开国 君主 禹
阳城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发展 统治者 政治
启
世袭制 国家机构
阳城
3、灭亡 桀(商汤灭桀)
夏朝的发展
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 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公 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共传14 代17王,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互动探究1】课本18页“材料研读”
Think about it(思考下列问题)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暴政引起民忿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
心。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历史教训:成由勤俭败由奢。
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 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 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 ,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 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 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 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互动探究2】(导学案第8页) 夏朝的国家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实
质是什么?
互动探究1:课本18页“材料研读”
“天下为家”的“家”指帝王把国家 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 产。
【互动探究2】(导学案第8页) 夏朝的国家机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实质是 什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例3 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朝屡屡迁都,最后一次迁都后,都城才稳定下 来,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 ( ) A.商汤 B.桀 C.盘庚 D.商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水患和政治 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答案 B
歌谣记忆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 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 都始称殷,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 亡西周立。武王定都在镐京,分封制行天下固。厉王无道国人起,西周 灭在前771(年)。
【重要图片点拨】 教材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点拨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后,出现了一些大的诸侯国,如鲁、齐、 燕、吴、宋、晋等,重点注意周都城的位置以及分封的诸侯国所处的位 置。
2.(2015江苏盐城中考)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 准确信息是 (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
件(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A发生于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之间;B发生于商汤和夏桀之间;C即武王伐纣,符合题意;D是西周镐京城 里人赶走周厉王的暴动。故选C。
4.(2016安徽中考)《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 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有)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了解本课的重点知识中国奴隶社会:夏朝商朝西周春秋建立时间 BC 2070 BC 1600 BC1046建立者禹汤周武王都城阳城几次迁都镐京重大事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任用贤才实行分封制有了国家机器盘庚迁殷国人暴动桀的暴政牧野大战二、读读历史歌谣第4课夏、商、西周的灭亡《顺口溜》夏启世袭代替禅让,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夏桀残暴失去民心,前1600年被汤战胜;伊尹助汤建立了商,盘庚迁殷河南安阳;纣王炮烙周用姜尚,武王伐纣牧野进攻;西周都城定在镐京,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后期发生国人暴动,前771年亡国寿终。
三、练习题:( C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A. 禅让制B. 奴隶制C. 世袭制D. 分封制( A )2.学习了夏、商、西周之后,你知道下面的内容哪一项与事实不符吗?A.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分别是启、汤、周武王B.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所以商朝也叫殷朝C.商纣王的残暴导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D.伊尹辅佐了商汤,姜尚辅佐了周武王( A )3.夏朝建立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发展B.原始社会解体C.禅让制的实行D.禹拥有大权( A )4.下列人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①禹②启③桀④汤⑤盘庚⑥纣⑦文王⑧武王⑨姜尚A.①④⑧B.②③⑥C.⑤⑦⑨D.①②③( B )5.商朝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迁都的是:A. 汤B.盘庚C.伊尹D.纣( D )6.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根源于:A. 禅让制B.世袭制C. 郡县制D.分封制( A )7.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家这种形式在我国最早确立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B )8.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主要启示是: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B.任用贤者,勤政爱民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9.材料题(1)此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2分)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分封制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4分)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3)该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4分)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还扩大了统治范围。
第4课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建造豪华宫室, 征发百姓服劳役,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不分昼夜饮酒作乐……
夏 桀 把 人 当 坐 骑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者 时间 意 义 都 城 地 位
禹传启,
国家机构
亡国君主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二、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1600 1、建立时间:
武王伐纣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2)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3)内容: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4)作用: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 大了统治范围。 (5)实质: 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统治中心: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初步被确认 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 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 坊、窖穴、墓葬等遗迹。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046年 约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商
殷
汤
纣
西周 镐京
武王
幽王
分封制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夏朝的传承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世袭制……
禅让制……
♣ 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 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 家天下: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 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四、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对象: 宗亲、功臣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 内容: 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 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 子作战。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 作用: 国家。
天子
级统 治 阶
级被 统 治 阶
想一想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 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商汤和武王能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 部落,抓住时机一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 周 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商
夏朝50多万平方公里 商朝100多万平方公里 周朝250多万平方公里
•二 里 头 宫 殿 复 原 图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4、夏朝的灭亡 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
王桀(jie),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
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 百姓。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 桀的暴政。最终被商部落所灭。
二、商汤灭夏
夏朝衰败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国的 国君汤,任用贤相伊尹,团结周围的小国,趁着桀失去民心, 起兵攻夏。 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技能1.列表归纳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和末代国王、都城、导致灭亡的事件等内容,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更替的史实;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基本掌握)2.简单解释什么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天下”;运用历史地图简单描述夏、商、西周的大致疆域。
(初步知道)3.知道夏朝与商朝文化的主要代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考古成果。
(扩展了解) 过程与方法1.查找、整理有关夏朝二里头文化、殷墟及夏、商、西周建立与更替的资料。
2.认真阅读教材和资料,科学标记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归纳制作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基础知识表格。
3.思考、回答问题,认真、及时做好笔记:(1)为什么说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以此认识什么是“国家”。
(2)简述一下,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共同原因?以此理解、认识国家衰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4.模拟绘制一个图示,形象展现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严格的等级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和夏桀、商纣、周厉王等腐朽残暴的表现,认识国家兴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2.从夏、商、西周王朝“家天下”的统治观念、西周建立分封制并确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建立的意义。
3.与同学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和感受,找出自己在本课学习中最感兴趣、学习效果最好的内容或活动,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
重点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简述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家天下”的基本含义;明确贵族等级制度的层级关系。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 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四、西周的分封制
为了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1、目的: 2、分封对象:宗亲、功臣等,建立诸
侯国。
3、权力: 管理土地和人民 4、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纳贡物, 5、贵族等级:
服从周王调兵。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前1046年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军队倒戈,商纣逃回到鹿 台自焚而死。商亡。
三、武王伐纣
周的国力日益强大
周 文 王
姜 尚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武王 建立西周,定都镐。
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 会取得胜利?
1、其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2、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3 其能够重用人才,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 机一举取胜
侯国。
3、权力: 管理土地和人民 4、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纳贡物, 5、贵族等级:
服从周王调兵。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五、西周的灭亡
国人暴动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了防止民众议 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 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 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 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 民赶走了周厉王。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铜爵(jué )· 盛酒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 )· 兵器
陶盉(hé )· 温酒器
陶鼎(dǐng)· 煮肉器
二里头出土铜鼎
二里头出土铜爵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出土五种作物
6、末代君主: 桀
他在做什么? 这说明了什 么?假如你 是当时的百 姓,你会怎 样做?
七上历史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科技传播
02
早期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四大发明等。
政治格局
03
早期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外交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的启示
重视国家治理
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家治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 关重要。
倡导文化交流
早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 流具有启示意义。
强化科技创新
早期国家的科技创新精神对于现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商业的快速发展。
商人的崛起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人的崛起, 他们成为早期国家的重要力量之
一。
城市的兴起
城市规划与建设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逐渐兴起,城市规划与建设也越 来越完善。
人口集聚与文化交流
城市成为人口集聚的中心,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促进了文化 的发展。
城市管理制度的完善
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保障。
03 早期国家的文化
宗教与哲学
宗教
早期国家通常会形成一种统一的宗教信仰,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凝聚民族精神 的重要力量。例如,古埃及人信仰太阳神拉,古希腊人崇拜宙斯等。
哲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思想家开始对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形 成了早期的哲学思想。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 家对人类存在、真理和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学与艺术
文学
早期国家的文学创作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如史诗 、神话、民间故事等。例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等史诗作品,以及古埃及的《死者之书》等文学作品 。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以及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夏商周的传说和部分历史事实。
但学生对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历史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了解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
2.教学难点: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及其与原始社会的关系,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early state 的产生和发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与更迭。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早期国家制度的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的更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
新版七年级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剖析

•
——《礼记·礼运》
•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 指的是什么?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 3、统治: •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
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 4、中心地区: • (1)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
部一带 • (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铜鼎 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 铜礼器
• 动脑筋: •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
么会取得胜利?
1、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人民不满 2、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3、重用贤人,联合小国,抓住时 机
三、西周的分封制
• 1、目的: •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2、内容:
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 诸侯国
• 3、权利: • 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受封者可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 5、衰落: • 历经400多年,夏王桀国力衰弱
桀 把 人 当 作 坐 骑
二、商汤灭夏
•1、商朝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汤 (3)都城:亳(今河南郑州)
盘庚
殷
迁殷
亳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故历史上称为殷商
•2、迁都: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殷商)
•3、亡国: 纣
商纣与妲己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纣, 是个有名的暴君。
成语:酒池肉林
• 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
夜之饮。形容穷奢极欲。
•
——《史记》
三、武王伐纣
(1)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武王
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 灭亡。
•(2)安)
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 4、义务: • (1)向周王进纳贡物 • (2)服从周王调兵 • 5、结果: •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镐京 申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幽王被杀。
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在幽王被犬戎杀 死后,受诸侯拥立为新天子,是为周 平王。
周平王即位后,因为……
镐京西面受犬戎威胁
犬戎
镐京
洛邑
镐京残破
第二年,迁都洛邑。
本课小结
朝代 都城
建立 时间
灭亡 时间
夏
阳城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商
殷
约公元前 1600年
历史微剧场
• 众人(姜、微、康、毕)齐说:谢天子,我们一定会遵守义务, 绝对服从您的命令,管理好诸侯国,保卫您,定期朝拜进贡、 跟随您作战。
• 周天子:哈哈,太好了,这样天下太平了,我终于可以歇心了。 • 旁白:经过分封,周初共分封71国,同姓诸侯40国。天下真的
太平了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公元前 1046年
开国 末代 君主 君主 禹桀
汤纣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盘庚迁殷
西周
镐京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武王 幽王 牧野之战,
771年
分封制
随堂测试
C 1.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面的什么制度产生的(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D 2.商朝的最后一位王是(
)。
A.夏桀
B.成汤
04 西周的分封制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燕
周公东征后
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黃河中游 霍晋
殷
卫 黃河下游
齐
魯
渭水
洛管邑 蔡
淮河
讲授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代《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起国家的产生。
禹在位时,将城池修建在阳城,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子。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1阳城,今河南登封。
2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国家的形成,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促进人类跨入文明的三大标志。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夏朝灭亡原因)
商汤灭夏
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打败,夏王朝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商纣王是商朝的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武王伐纣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
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商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局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评价:西周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维持了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
负面评价: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周王氏的衰败,他们趁机称雄割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三晋大地齐鲁大地燕赵报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兼制天下,第七十一团。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原因:都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令人民反对。
要勤政爱民,关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