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量)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活动教案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活动教案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活动教案(精选6篇)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乐观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活动预备: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外形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预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
然后,请幼儿依据拼出的场地的外形,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争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觉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争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3、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觉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伴侣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争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外形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乐观尝试,主动学习。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量。
4、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活动预备:小长方形每人5个三角形若干记录纸笔活动过程:一、设疑(老师出示两个外形不同,但面积相同的纸)师:小伴侣,老师这儿有两张纸,你们觉得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你能有什么方法证明谁大,谁小?小结:这两张纸究竟谁大?谁小?这问题可好难?怎么办?假如我给你们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小长方形来解决谁大,谁小的问题吗?二、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再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几个小长方形?小结:这两张纸都用了5个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面积的守恒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面积的守恒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摆放位置和外形变化等的影响,正确判断长度及面积的守恒。
2.能用重叠、移位、计数等方法进行验证。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绳子、记号笔、图形。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灰太狼发来的邮件,我们来听一听灰太狼说了什么吧。
引导语:灰太狼说:小羊们,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被我请到狼堡里做客了,想要救他。
就闯过我设置的关卡吧!在来救喜羊羊的路上,我设置了三个关卡,每闯过一个关卡,就能得到一把钥匙。
闯过了三个关卡,就能救出喜羊羊了。
2.初步探索,感知发现长度守恒。
(1)提出问题,集体探索,发现长度守恒。
引导语:第一关呢,灰太狼要考考小朋友的眼睛,看看小朋友的眼睛观察的仔不仔细。
我们来看看这些绳子一样长吗?(2)教师操作,幼儿观察绳子长度变化。
引导语:刚刚我们一起闯了第一关。
那我们到底有没有闯关成功呢?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答案吧!小结:原来一样长的绳子,如果不增加,不减短,无论形状、方向、位置怎么改变,它的长度都不会改变。
3.集体探索,感知面积守恒。
引导语:我们终于来到第二关了。
我们来看看第二关遇到了什么难题呢?(1)闯关,感知面积守恒。
引导语: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形的面积是一样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小结:恭喜你们顺利的拿到第二根钥匙。
它们的图形数量是相等的,一样的1图形,不管怎么摆放,大小都不会改变。
(2)进一步感知面积的守恒。
引导语:欢迎小朋友来到了第三关,现在请小朋友自选6个图形,在白纸上摆出形状,然后用勾线笔沿摆好的图案画出轮廓;将图形取出,在白纸的空白处继续拼摆成不同的图案。
想一想、比一比摆出的不同图案是不是一样大。
小结:虽然有些物体改变形状后看起来好像长短、大小变得不一样了,但是。
刚才我们用了数数、重叠、还原等方法来进行比较后,就发现了原来它们还是一样的。
小朋友们,回家之后我们也可以一起来找找生活中长度、面积守恒的东西哦。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教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学生,主要目的是在教授面积守恒的基本概念后,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守恒及其运用。
本教学内容涵盖数学、科学和美术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守恒的基本原理;2.学会运用面积守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感知面积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4.发扬团队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面积守恒原理1.请学生描述一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发现,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它们的形状和面积是不同的;3.为了达到等周长的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更小,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更大。
这时,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长度之间的关系;4.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守恒原理: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越大,形状越扁。
面积守恒实践活动实验一:造纸1.让学生围成一个实验小组;2.给每个小组一些水和棉浆,让他们自己制作纸张;3.让学生观察棉浆的面积大小,并标记出来;4.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面积守恒的实际运用。
实验二:数学游戏1.准备一些面积不同的纸片,每个纸片上都有一个数字;2.每个学生随机取一张纸片,并计算出纸片的面积;3.学生再把自己的纸片拆开,把面积相等的纸片拼在一起,看看哪些同学面积相同;4.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守恒的概念。
实验三:多角体拼图1.准备一些面积不同的多角体拼图,要求每个拼图最终拼起来的面积相同;2.让学生自愿分组完成拼图,并比较各组完成时间;3.通过合作拼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守恒的概念,并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方法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面积守恒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通过实验、数学游戏和多角体拼图等活动,学生不仅理论扎实,实际操作经验也十分丰富。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并提高了相互合作的能力。
长度面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

长度面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教案目标•理解长度和面积守恒的概念•运用长度和面积守恒的原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长度守恒–通过实验展示长度守恒的概念–解释长度守恒的原理2.面积守恒–通过实验展示面积守恒的概念–解释面积守恒的原理3.运用长度和面积守恒解决问题–给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的原理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运用守恒原理进行计算教学步骤1.导入–引入长度和面积守恒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2.实验展示–准备实验材料,如绳子、木板、纸片等–进行长度守恒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行面积守恒的实验,同样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3.概念解释–结合实验结果,解释长度和面积守恒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守恒原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4.解决问题–给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运用长度和面积守恒的原理进行解决–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和计算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长度和面积守恒的要点–强调守恒原理在数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学练习1.问题1:有一个矩形,宽度为5厘米,面积为20平方厘米。
如果长度守恒,那么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2.问题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如果面积守恒,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3.问题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30平方厘米,长度为6厘米。
如果面积守恒,那么它的宽度是多少厘米?教学任务1.准备实验材料,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问题解答的过程4.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并提出扩展学习的建议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情况•批改学生解答的问题,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教学延伸•给学生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运用守恒原理解决•引导学生发现守恒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理解长度和面积守恒的概念以及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长度.面积守恒教案大班

长度.面积守恒教案大班教案标题:长度与面积守恒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度和面积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一些长度和面积相关的实物,如尺子、纸张、地毯等,用于示范和讲解。
- 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长度和面积的图形,用于学生观察和比较。
-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任务卡片,如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面积,并记录结果。
2. 学生准备:- 学生需要准备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和测量结果。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图形,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
教师问学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
2.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不同,但面积可以相等。
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面积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探究活动:3. 教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一张纸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学生观察并记录。
4.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自行测量一张纸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5. 学生将自己测量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并讨论为什么结果会有差异。
6.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一张纸折叠成两半,长度和宽度是否会改变?为什么?拓展活动:7.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分配一张纸和一张卡片,要求学生测量纸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8. 学生将测量的结果汇总,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纸张的长度和宽度会有所差异?9. 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纸的面积,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10. 学生从环境中选择一个物体,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计算面积。
学生将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11. 学生与同组的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
总结活动:12.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长度和面积的概念和特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含反思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物体面积的直观认识;2. 培养幼儿合作与沟通能力;3.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 一块大纸;2.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卡片;3. 尺子;4. 计算器;5. 彩色纸和笔。
活动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先带领幼儿们观察一下环境中面积的概念,比如课桌上的书本、教室地板的瓷砖等。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方形卡片,并提问:“这个卡片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幼儿们根据前面观察的经验,猜测并回答问题。
2. 引入(10分钟)引导幼儿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出示纸张,并告诉幼儿这张纸的面积是一平方尺。
然后,教师拿一个尺子,在纸上测量出一条边的长度,并告诉幼儿这是一尺。
然后,教师让幼儿以此为例,自己测量其他长度,并计算出不同形状的纸张的面积。
3. 活动(30分钟)3.1. 分组制作图形卡片(1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然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彩色纸和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不同的图形。
完成后,教师收集这些彩色卡片。
3.2. 观察和计算(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方框,并告诉幼儿这个方框的面积是15平方尺。
然后,教师将之前收集的彩色卡片随机放在方框中。
教师让幼儿观察并估计每个图形的面积,然后用尺子测量出来,并请幼儿使用计算器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领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们回答以下问题:a. 你们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吗?b. 你们学到了哪些图形的面积?c. 在测量和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d. 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教师提供适当引导,帮助幼儿们思考和回答问题。
反思: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在观察和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他们对于测量和计算方法的学习也非常认真。
然而,在小组合作方面,有些幼儿还存在一些困难,互相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4年大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教案

2024年大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长度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守恒概念的理解,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长度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掌握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能够运用长度守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守恒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长度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如:两根长度不同的铅笔,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度差异。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长度守恒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长度守恒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长度守恒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把尺子、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出长度为10厘米的线段,然后通过移动铅笔,将线段分成两部分,使两部分长度相等。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度守恒的概念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守恒概念2. 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3. 长度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长度为15厘米的线段,将其分成两部分,使两部分长度相等。
(2)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两部分长度均为7.5厘米。
(2)铅笔长度约为18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度守恒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所提高,但仍有个别学生操作不熟练,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长度守恒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运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度的守恒》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度的守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测量》第三节《长度的守恒》。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长度的概念、长度的测量方法以及长度的守恒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长度的概念,理解长度是物体表面或线条的延伸距离。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帮助幼儿理解长度的守恒原理,使幼儿认识到长度不会因为物体的形态、位置、方向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的守恒原理。
教学重点:长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守恒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绳子、剪刀、彩纸、铅笔等。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卷绳子、一把剪刀、一叠彩纸、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绳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根绳子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比较两根绳子的长度,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2. 新课导入讲解长度的概念,让幼儿理解长度是物体表面或线条的延伸距离。
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让幼儿动手操作。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比较两根绳子,哪根更长?引导幼儿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分析例题:让幼儿发现,无论绳子如何弯曲、折叠,其长度始终保持不变。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长度测量,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方法,解答幼儿疑问。
拓展活动:让幼儿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室内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长度的概念2. 长度的测量方法3. 长度的守恒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某一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长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守恒原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长度守恒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将引入面积、体积等其他守恒概念,帮助幼儿全面理解守恒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量)

大班科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量)一、设计意图“守恒”作为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之一,其影响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守恒”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孩子对守恒观念还比较缺乏。
大班幼儿好学,认知能力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
《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本次活动利用“闯关”游戏,通过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由浅入深引领幼儿一步一步感知、理解“长度、面积守恒”这一概念,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发展幼儿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摆放位置和外形变化等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长度或面积的守恒。
2.能用重叠、移位、计数、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卡片各若干,白纸,笔;ppt2.经验准备:能使用自然物对物体进行测量、比较。
四、活动过程1.多媒体情境创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引导语:“小兔多茜和爸爸妈妈在森林里走散了,不小心闯进了森林中的绿色城堡(背景音乐危机四伏)。
只有聪明勇敢的人才能顺利闯关,走出城堡,找到回家的路。
”(2)出示关卡,幼儿思考。
(ppt)2.游戏闯关,了解比较长短的方法,初步感受长度守恒。
引导语:“到底谁的答案才是对的呢,要到绿色城堡里试一试才知道。
你们能帮助多茜来闯关吗?”第一关(位置发生改变,长度不变)引导语:“多茜来到了城堡的第一扇门,看,出现了什么?”引导语:“请你们看看这两条线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语:“现在这两条线发生了什么变化?”(单击图片,改变位置,起点相同。
)引导语:“那现在它们是不是一样长,为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引导语:“那我们将两条线摆放整齐,让它们放到相同的起点,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大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大全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大全大班数学教案《量的守恒》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同伴良好的沟通并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通过实验感知守恒得概念,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量的守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感知守恒得概念。
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同伴良好的沟通并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1.能在实验过程中感知量的守恒的含义。
2.能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
活动准备1.量杯、透明瓶子、染色水溶液、不同大小的容器2.教师准备的课件活动过程1.创编故事情节,引发幼儿思考(1).教师:“有一天小熊小和狗拿着瓶子去猪爸的商店买一斤油,结果小熊和小狗发现猪爸卖出的一斤油不公平”。
出示两个装有染色液体高矮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请幼儿观察。
2.讨论小熊和小狗的油谁多谁少吗?(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一说小熊和小狗的油谁多?为什么”?(2)幼儿表述自己猜想。
(3)教师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谁多的都有,那么请小朋友看我做个实验,来检查一下到底谁多。
3.教师进行实验(1)教师:“老师现在这里有两瓶水,一瓶代表是小熊的,一瓶代表是小狗的,我们来看看到底谁多“。
(2)教师:“首先我把小熊这瓶水倒到量杯里,在水位处用红笔标示画一条线,接着我把小狗这瓶水倒到量杯里,也在水位处用红笔标示画一条线。
(3)让幼儿观察水位红笔标示。
教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什么啦”?“看看是不是两瓶水其实是一样多的”?(4)教师小结:“一样多的液体装在不同容器里,在装的过程中不增加不减少,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是一样多的”。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长度守恒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概念。
让孩子们理解长度守恒,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为日后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比较,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即物体的长度不会因为形状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1、相同长度的彩色纸条若干,分别折成不同的形状,如直线、折线、曲线等。
2、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剪成相同长度的小段。
3、搭建积木若干,用于构建不同形状的物体。
4、记录表格和笔。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小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拿出一根彩色纸条,将其弯曲成不同的形状,然后问幼儿:“纸条的长度变了吗?”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2、操作与探索(1)发给每个幼儿一组相同长度的彩色纸条,让他们自己动手将纸条折成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然后,引导幼儿将自己折好的形状与旁边小朋友的进行比较,看看长度是否一样。
(2)提供长短相同的吸管小段,让幼儿用这些吸管搭建不同的形状,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搭建完成后,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看看谁搭建的图形长度没有改变。
3、深入理解(1)拿出搭建积木,让幼儿用相同数量的积木分别搭建两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如一个高塔和一个长桥。
搭建完成后,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用的积木数量一样,那这两个物体的长度一样吗?”(2)让幼儿亲自用尺子测量两个物体的长度,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4、记录与总结给每个幼儿一张记录表格,让他们将自己操作和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
表格可以分为三栏,分别是操作内容、比较结果(是否长度守恒)、自己的想法。
记录完成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和想法,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游戏巩固(1)开展“长度猜猜猜”的游戏。
教师将一些长度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藏在幕后,只露出一部分,让幼儿猜测这些物体的长度是否相同。
大班科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量)

大班科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量)活动目标:1.通过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发展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
活动准备:洞洞板学具图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纸两大张活动过程: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探讨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1.教师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这两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2.讨论:可用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办法4.师幼验证寻找的方法,尝试学习用摆棋子的方法比较大小。
(1) 幼儿讲述所找到的各种办法,师幼验证。
(2) 学习移动棋子的方法比较两图形大小在图形上摆上棋子,根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
移动棋子位置,把两个图形变成不同图形,比较另一图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结:原来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
二.为幼儿园设计“草坪”幼儿第二次动手操作,进一步面积守恒。
1.教师提出任务:幼儿园要修草坪,请小朋友来设计草坪的外形!2.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草坪,请幼儿观察。
3.幼儿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师设计的草坪面积一样大,形状不一样。
4.教师展示所设计草坪,师幼验证面积是否一样。
三.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1.师:在小朋友的作业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
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2.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活动反思:主要优点: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幼儿能积极参与,对活动充满兴趣。
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创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存在问题:难度较大,能力差的幼儿不容易接受。
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对大班幼儿比较难理解的面积守恒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初步理解面积守恒概念,教师能将这一知识点转化成一节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强的一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测量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转化成数单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动棋子的面积与个数的方法。
长度面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

长度面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与面积守恒的概念;2. 能计算长度和面积守恒的问题;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长度与面积守恒的概念,能计算长度和面积守恒的问题。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1. 点名、纪律检查;2. 出示图片:一个长方形,将其分成四个小正方形;3. 提问:你们注意到了什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Step 2 引入新知1. 出示图片:一个小正方形,然后变成了一个长而窄的长方形;2. 提问:原来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你们观察到什么?Step 3 解释守恒1. 解释长度的守恒:虽然形状改变了,但是边长的总和没有变;2. 解释面积的守恒:虽然形状改变了,但是面积的总和没有变;3. 出示示例:一个小正方形,一对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形成两个长方形;4. 提问:边长有变化,面积有变化吗?为什么?Step 4 锻炼守恒能力1. 出示问题:有一片正方形的沙滩,小明想用这片沙滩来建一个矩形花坛,他可以选择不同的边长,但是面积必须是一样的,你们认为他可以怎样规划?2. 让学生讨论并思考解决方案;3. 学生报告自己的解决方案,解答问题。
Step 5 小结1. 归纳:我们学习了长度和面积的守恒;2. 总结:形状的改变不会改变长度和面积的总和;3. 提醒:在计算问题时要注意守恒定律。
Step 6 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书面作业练习题第1-3题;2. 布置预习: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Step 7 课堂检测1. 提问:长度和面积的守恒在哪些情况下成立?2.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图片和问题让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并理解长度和面积的守恒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较为积极,能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释守恒的时候,要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在作业布置时,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题意,并能够独立完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面积守恒》含反思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1.了解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体验面积守恒的概念;3.提高孩子们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1.室内用的桌子、椅子、地图等;2.两个砝码;3.10个盒子;4.可水洗的撕裂标签纸等。
2. 教师准备1.确定活动时段和场地;2.根据本次课程目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3.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制定教学方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什么是面积”,并引导孩子们认识标准化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2. 实验教师放置两个相同的盒子,因为孩子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盒子的数量不应超过三个。
教师告诉孩子们,这两个盒子的表面积相等,并用撕裂标签纸测量出盒子表面积,然后将标签纸贴到盒子表面上,使所有盒子的表面积都一样。
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盒子的表面积是否一致,同时用口语描述自己的发现。
接着,教师要求孩子们将盒子摆成和第一次的形状不同的位置,并用标签纸重新测量盒子的表面积,然后比较不同情况下盒子表面积是否相等。
最后,教师让孩子们总结他们的发现,并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形状的物体表面积不同的现象。
3. 计算面积教师继续介绍关于面积的几个概念,如面积的计算方法、物体的平面图形等,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孩子们熟练计算面积。
4. 实例演示教师将一个仙人掌插在一个公斤称上,让学生计算仙人掌的表面积。
然后,教师移动仙人掌的位置,让孩子们重新计算,并比较不同情况下表面积是否相等。
最后,教师以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的方式结束这节课,同时留下想要了解和探索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设计主要在于让孩子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面积守恒这一概念。
通过实验的方式,孩子们体验到了不同形状物体的表面积的不同,加深了对于面积的认识。
同时,将实验例子应用到平时生活中也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长度守恒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长度守恒一、活动概述长度守恒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理解和应用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活动内容1.活动1:测量物体长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标尺,并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钢尺、铅笔、书本等。
学生可以按照标尺的刻度,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填写在预设的表格中。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体验到长度的差异。
2.活动2:长度移动游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游戏。
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一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将其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游戏的规则是,学生们不能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只能凭直觉和感觉来确定长度相等。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并更好地理解长度的概念。
3.活动3:长度守恒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展示一个实验装置,由两个容器和一根细管组成。
在一开始,两个容器中的液体高度是相等的。
然后,老师通过将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让学生观察液体的高度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在液体的交流过程中,液体的总长度保持不变。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并和学生一起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4.活动4:长度守恒应用在生活中,长度守恒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或观察实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长度守恒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材料配送、体育竞赛等。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展开研究,并通过展示或报告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
三、活动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理解长度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锻炼估算能力,更好地理解长度的差异。
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讨,深入理解长度守恒的原理。
4.学生能够应用长度守恒的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面积守恒长度守恒”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模板集锦

“面积守恒长度守恒”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模板集锦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洗衣机转的越快,衣服就会被甩得越干?或者为什么当你拉伸橡皮筋时,它会变得更长?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面积守恒”和“长度守恒”来解释。
这些概念似乎很简单,但它们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无处不在,如何将它们教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呢?在这个数学教案中,我们将要探索这些有趣的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索,让孩子们了解“面积守恒”和“长度守恒”的概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面积守恒,长度守恒”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模板集锦吧!(一)教案目的:1、初步感知长度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在尝试与比较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二)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三)教案流程:1、教师演示,它们一样长吗?(初步感知长度的守恒)①出示2条长度相等的毛线,这两条线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比较)②将其中一条线摆放成s形,现在这两条线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比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长度的守恒。
③出示例图,这两条线一样长吗(排除箭头干扰)?你是怎么知道的?如幼儿意见出现分歧,借助测量工具(火柴或小棍)来验证。
(培养幼儿验证的习惯)原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不准确,我们还是要认真仔细地比较、检查一下。
2、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长度的守恒(工具:毛线火柴)①教师讲解要求:任选一张图,比较图中2条线的长度是否相同。
(可借助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根据线条不同,选择合适的工具)②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③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测量过程。
④小结,帮助幼儿理解长度守恒。
3、拼搭火柴(毛线),巩固长度守恒①讲解要求:利用相同数量的火柴棍(相同长度的毛线),拼搭出不同线形。
②幼儿自由拼搭,利用双面胶将火柴(毛线)粘在白纸。
③幼儿自由交流。
4、延伸活动:利用不同材料,组合拼搭出长度相等的不同线形(如毛线的曲线和火柴的折线)一、设计思路:新《纲要》及《指南》在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长度面积守恒

大班数学教案长度面积守恒教案主题:长度与面积守恒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的概念;2.学生能够应用“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长度和面积守恒相关的问题;4.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概念解释: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2.长度守恒的实际应用;3.面积守恒的实际应用;4.综合应用练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把一根长绳剪成了两段,长度分别是5cm和7cm,请问原来的绳子长度是多少?同学们可以先尝试自己解答一下。
Step 2:概念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长度守恒”的概念,即一个物体的长度在剪断或变形后仍然保持不变。
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面积守恒”的概念,即一个物体的面积在变形或改变形状后,其面积依然保持不变。
Step 3:长度守恒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班上有20个同学,他们要在一个长方形的操场上排队,每个人站2米。
请问操场的长度应该是多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Step 4:面积守恒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红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面积为16平方米。
她想把花坛改造成一个长方形,使得花坛的宽是原来的一半,问新花坛的长度和宽度各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Step 5:综合应用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的房间是一个长方形,长是5米,宽是4米。
他想用同样的地板砖铺满整个房间,请问每块地板砖的边长是多少?Step 6: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长度守恒”和“面积守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大班数学活动:面积守恒

大班数学活动:面积守恒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幼儿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
以《纲要》为依据设计本次活动,将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与幼儿生活、兴趣相结合,引导幼儿借助游戏情景,通过实物操作初步感知面积守恒,推动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引导幼儿在操作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感知量的不变性。
2.幼儿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3.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三、活动准备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2张,剪刀1把,大本的书、小本的书,大蓝色正方形纸、小黄色正方形纸,10个黄色正方形纸张、10个红色正方形纸张,若干个三角形,若干正方形格子的纸张。
四、活动过程(一)使用各种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回顾“面积”知识点。
师:上次数学活动中,我们明白物体的表面有大大小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图形的面积,那我们现在先一起来回顾一下“面积”的知识点吧。
1.教师展示两本大小差别比较大的书(大本的书、小本的书)师:老师现在手上有两本故事书,请你们看一看,这两本书封面,哪一本更大?小结:这两本书封面的面积大小差距较大,所以我们通过目测就可以直接判断出两本书封面面积的大小。
2.教师展示两张纸差别比较小的纸张(大蓝色正方形纸、小黄色正方形纸)师:老师手上还准备了两张纸,哪张纸面积比较大?现在分发纸张,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尝试比较一下,等一下来分享你是怎么比较的?师:这个小朋友说蓝色的纸比较大,他是把两张纸的两边对齐摆放在一起,看哪张纸要多出一点,就比较大。
小结:这个小朋友他用了重叠比较的方法,把两张纸的两边对齐摆放在一起,能准确的比较出纸张表面的面积的大小,多出一点的那张蓝色正方形纸面积比较大。
刚刚我们比较两组物体和图形的大小,回顾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它们叫做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量)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摆放位置和外形变化等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长度或面积的守恒。
2.能用重叠、移位、计数、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
【活动准备】
(一)材料投放:长度不同的各色绳子若干,小木棍、铅笔等自然测量工具,火柴棒若干,记录纸;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卡片各若干,白纸,笔。
(二)环境创设:布置“绳子商店”的情境,将3~4张桌子连成长条桌,桌上摆放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帮绳子找朋友”,了解比较长短的方法。
(一)引导每个幼儿拿着一根绳子,找到与这根绳子一样长的绳子;注意观察幼儿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二)讨论:你们帮绳子找到朋友了吗?它们一样长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可以采用目测、一端对齐比较、自然测量的方法,其中自然测量可用小木棍、铅笔等工具。
)
二、改变绳子摆放的方式,初步感受长度守恒。
(一)请幼儿将一根绳子摆放成不同的形式,如S形、C形、团成卷,另一根绳子不变,引发幼儿思考。
师:现在两根绳子还一样长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分享同伴的操作结果,展示两三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获得经验:不管绳子怎么摆放,它的长度都不会改变。
三、通过正方形拼图游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一)引导幼儿取出操作材料《正方形》里的红色正方形和黄色正方形,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目测、重叠比较等),知道红色图形与黄色图形一样大。
(二)请幼儿将四个黄色正方形拼摆、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参见图4-12摆放),比比谁最有创意。
(三)思考与交流:你们摆出什么样的图案?拼出的黄色图形与原来的红色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不管图形怎么摆放,面积都不会改变。
)
四、幼儿分组活动,进一步感知长度与面积的守恒。
(一)介绍操作材料和玩法。
1.第一组“火柴棒造型”:引导幼儿用6根火柴棒摆造型,如摆出直线、曲线,斜线等等并尝试用图画、符号的方式记录下来。
看看用6根火柴棒可以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比较不同排列形式的火柴棒是不是一样长,引导幼儿通过数火柴棒的数量来判断长度。
2.第二组“图形大作战”:自选4~6个图形卡片,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在白纸的空白处继续拼摆成不同图案。
想一想、比一比摆出的不同图案是不是一样大,可引导幼儿用还原、重叠比较等方法来判断面积。
3.第三组“看一看,比一比”:提供操作材料《看一看,比一比》,引导幼儿看一看、比比两边积木所占的面积是否一样,想一想为什么;再引导幼儿观察哪堆砖可以补齐墙上的空缺,并把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二)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活动,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活动延伸】
(一)游戏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继续投放到数学区,鼓励感兴趣的幼儿继续操作。
(二)生活活动:可以让幼儿参与拼摆娃娃家、阅读区等的地垫,引导幼儿发现和地垫不管摆成什么造型,摆出的区域面积是一样大的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