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教程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教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基础知识,包括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及应用。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精密仪器的原理、结构和性能;了解精密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精密仪器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操作和使用精密仪器的基本技能;能够阅读和理解精密仪器的说明书和技术参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精密仪器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精密仪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2.精密仪器的原理:讲解各种精密仪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光学、机械、电子等原理,使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核心技术。
3.精密仪器的结构与性能:分析不同类型精密仪器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精密仪器的设计和应用。
4.精密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精密仪器,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5.精密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介绍精密仪器在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精密仪器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实验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精密仪器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精密仪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青大精密机械设计教学大纲
青大精密机械设计教学大纲05010092《精密机械设计》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60+8)一、课程性质和目标本课程是为仪器仪表类及相近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学时为68学时。
作为专业骨干课程,本课程是在具备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它融合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与热处理,零件的精度设计于一门课程,对精密机械及仪器仪表中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工程材料以及零件几何精度的基础知识等诸方面进行阐述,是该专业本科学习期间的一门综合性机械类课程。
在课程科学知识体系上,充分考虑仪器仪表类专业精密机械设计的特点,削减了对仪器仪表专业应用性较弱的知识点,贯彻落实“少而精,教给手”的教育理念,著重培育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工程化和标准化设计能力。
充分利用一流设计手段,强化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精密机械设计特点,特别强调设计方法和设计者素质的培育。
通过本课程的自学:1)使学生基本掌握精密仪器仪表中通用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其设计方法;2)并使学生掌控通用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法,培育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科学知识,化解精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问题;3)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精密机械传动和仪器机械结构的能力,以及对某些典型零、部件的精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4)并使学生介绍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试验方法;初步具备某些零、部件的性能测试和结构分析能力;5)使学生了解零件的材料与热处理方法、精度设计和互换性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工程设计中如何正确选用。
二、课程基本建议本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集中课程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应用多媒体课件结合,采用启发式,问答式等方法进行教学。
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由院实验中心组织任课老师和实验员负责实验的准备和实施,通过形式生动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23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仪器分析技术是测量物质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状态,进行科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仪器分析》是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和生物工程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鉴于硕博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课程基础知识,并且仪器分析技术种类繁多,发展迅速,本课程《仪器分析技术》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编制主要遵循“通用、精炼、新进展”的原则,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可帮助学员较好地掌握本研究所研究领域较通用的仪器分析技术,重点学习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各类仪器分析技术的原理、仪器结构和构效关系、主要实验技术/方法的特点、影响检测的主要因素、谱图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前沿技术进展和典型应用实例等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使用本研究所大中型仪器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价值,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应能够在两个方面得到能力提升:(1)正确选择分析技术和分析仪器的能力。
(2)评判数据质量,解析数据、挖掘数据信息的能力。
二、预修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完成本科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或了解相关知识,具有较好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具备较好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概念基础上开设的。
三、适用对象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和生物工程相关专业博硕士研究生。
四、授课方式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演示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并结合讨论、学生自学、课外辅导答疑以及考核。
五、课程内容课堂理论教学总计42学时,实验演示教学18.5学时,分6个技术模块共计11章展开教学,模块I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模块II-VI包括第三章至第十一章。
其中,模块1为必选项,在模块II-VI中,不同专业研究生可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和技术需求情况,从第三章至第十一章教学内容中任选数个章节学习。
总学时数不少于36学时。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
必做 验证 2~3
本科生 专职生
3. 掌握位置误差测量的误差计算方
法。
1. 了解有关位置公差的定义;
2. 理解和掌握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准
4
形状误差 则; 测量 3. 学习使用百分表直接测量平面度
1
必做 验证 2~3
本科生 专职生
的方法;
4. 熟悉平面度误差的数据处理。
1. 加深对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理解,
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名称:精密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开课学院:精仪学院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工程、光电子技术科学
一、 学时、学分 总学时:96 总学分:6 实验学时:16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主要讲授精密机械和仪器中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适
应范围、选型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并适当介绍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 识和应用,为精密机械和仪器的机械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实验的目的和作用
精密机械设计实验是技术基础课实验。实验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巩固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 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了解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 实验方法;初步掌握某些零、部件的性能测试和结构分析能力;了解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 用的精密测试技术与方法。 四、 实验具体要求
9 构分析实 理。
验
3. 熟悉各种零件部件在百分表中的
2
必做 综合 2~3
本科生 专职生
具体应用及其结构形式,增强感性认
识。
4. 掌握拆装技能及其方法。
所在 实验室
测控 及精 密机 械实 验室
测控 及精 密机 械实 验室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包括生产和科学研究在内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新的必要性。
精密仪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科技人才的需求,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成为了大学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课程设计目的现代精密仪器设计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精密仪器设计来领略工程设计的实质,具备精密仪器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教学内容1.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对于仪器的种类、结构、并对其功能预测和使用原理进行阐述。
2.精密仪器设计实践课程的讲解,包括对于精密仪器的制造和组装的规划、测试和修理等内容的教授。
3.实际应用案例的分享和讨论,学习精密仪器在科研、医疗、环境监测、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并结合典型案例实践,让学生在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实际应用经验。
2.基于工程类科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其他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实验;例如结合机械课程,进行复合材料加工实验或3D打印实验。
3.基于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学术能力的目标,进行研究课题设计、资料查阅、论文撰写、实验进行等环节的全面培养。
五、教学成果与评价1.学生能够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和精密仪器设计方案制定、组装的基本技能。
2.学生能够合理规划、组织小型精密仪器制造和测试活动的能力。
3.学生能够在实际案例中模拟真实生产环境,并能够在问题中积极协作,迅速获得解决能力。
4.依据教师要求,在课后提交课程报告,阐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体会和习得技能的个人收获。
六、实施计划1.教材:现代精密仪器设计,作者胡激明等。
2.授课时间:本课程为选修课,3学分,30学时。
时间为每周2学时,共15周。
3.授课模式:理论授课+实践展示+课程讨论。
精密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技术与仪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掌握精密测量、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学生能了解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精密仪器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精密技术与仪器的相关项目设计和实施。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精密技术与仪器在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3. 学生能关注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行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做贡献的志向。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精密技术与仪器概述:介绍精密技术与仪器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精密测量原理:讲解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长度、角度、形状、表面质量等测量方法,以及传感器、光栅、激光等测量技术。
3.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介绍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误差的来源、分类和评价,使学生掌握精密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4. 精密仪器及其应用:分析各类精密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激光干涉仪、电子显微镜等)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精密仪器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5. 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发展现状:介绍我国精密技术与仪器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第一章_概述
实验等领域中,成为纳米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AFM的原理: 当原子间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以后,原子间的作 用力将迅速上升。因此,由显微探针受力的大小就 可以直接换算出样品表面的高度,从而获得样品表 面形貌的信息
AFM 原子力显微镜
现代仪器仪表分6大类: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指工业,特别是流程产业生产过程中应
基因测量仪器问世,使世界基因研究计划提前6年完成。
(3)国防装备-“战斗力“
——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精密制导炸弹和导弹占8%,12年后伊拉克战 提高90%以上, 靠一系列先进仪器仪表系统装备实现。 ——1994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了“自动测试系统执行局”,统一海路空 测试技术,保证立体作战有效实施。现代武器装备无一不配备先 进的测量控制仪器仪表。
计量仪器
计量院
大尺寸、微尺寸、角度、热、光等
物理量 导出量,如速度、加速度等
举例
工具显微镜、电感(电容)测微仪、表面形貌仪、 光电光波比较仪、压力计、原子钟、色度计、
电子隧道加速度计等。
自准直仪 :常用于测量导轨的直线度、平板的平面度(这时称为平面度测 量仪)等,也可借助于转向棱镜附件测量垂直度等。光电自准直仪多应用 于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要求精密度极高的行业,例如机械加工工业的 质量保证(平直度、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等)、计量检定行业中角度 测试标准 、棱镜角度定位及监控、光学元件的测试及安装精度控制等等
用于RNA样品自动质量控制分析
Gene Logic公司设计制造的生物芯片可以从待检样品中分离出DNA或
RNA,并对其进行荧光标记
清华大学生物系程京教授、长江学者 南洋理工大学和国防医学院
——借生物芯片进行血液检验有突破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仪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精密仪器的关键操作原理和步骤。
3. 学生能了解精密仪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基本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精密仪器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精密仪器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精密仪器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研活动中,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精密仪器的定义与分类- 仪器的基本概念- 精密仪器的分类及特点2. 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 常见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 影响精密仪器精度的因素3. 精密仪器的应用与操作- 精密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精密仪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 精密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分析方法及技巧5. 精密仪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精密仪器的发展历程- 现代精密仪器的技术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精密仪器的定义与分类2. 第2周:精密仪器的操作原理3. 第3周:精密仪器的应用与操作4. 第4周:精密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5. 第5周:精密仪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本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精密仪器的相关知识,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总结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精密仪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精密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精密仪器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2.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精密仪器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精密仪器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实验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精密仪器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精密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精密仪器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精密仪器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比不同类型的精密仪器,让学生了解其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 精密仪器概述2. 精密仪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各类精密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光学、电子、机械等方面,为学生后续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 精密仪器的结构与原理3. 精密仪器的操作与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精密仪器,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 精密仪器的操作与使用4. 精密仪器的维护与保养:讲解精密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强调爱护仪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四章 精密仪器的维护与管理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精密仪器实验方案,并教授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精密仪器设计实验指导书
《精密仪器设计》实验指导书陈曼龙牛文莉杜宇波编写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精仪)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 4 月前言本课程首先系统地论述了测控仪器的精度设计、总体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其次分析了在总体设计时如何考虑测控仪器的机械系统、电路系统、光电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和方法,最后还对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测控仪器设计内容,在进行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学生对精密传动件制造工艺、仪器精度理论的理解和使用仪器完成具体测量任务的能力。
为今后进行仪器的设计奠定基础。
根据所学知识,按给定设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选择实验所用仪器,完成丝杠副的测绘和主要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
完成螺距误差测量和误差分析。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零件测绘、编制精密传动件制造工艺流程;利用已有测量仪器订立测量方案;对待测对象丝杠螺旋线进行分析;进行丝杠螺旋线误差测量并对实验数据处理,展开测量精度讨论。
实验除涉及本门课程《精密仪器设计》必要知识(主要包括仪器精度理论、精密机械系统的设计直线导轨设计与误差分析、仪器总体设计)外,还包含《精密仪器制造》(滚珠丝杠工艺的了解)、《精密测量技术》(三坐标测量机原理与使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最小二乘法)等课程内容。
本指导书包含《精密仪器制造》课程部分实验。
适合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仪方向。
目录实验规则实验一精密传动件制造与传动误差测量 (1)实验二大型工具显微镜拆装实验 (4)实验规则一、实验课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作好预习及准备工作。
二、进入实验室后,应更换拖鞋。
书包、雨伞等不得带入仪器室,只准带进实验指导书、报告及有关的书籍和文具。
三、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严禁喧哗、打闹、及随地吐痰。
四、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使用仪器,操作要细心正确,不得用手触摸光学镜头表面。
五、实验时应每个人独立完成。
六、凡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等,均不得使用或触摸。
精密仪器及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基本工作情形是,液压动力组件产生起落架收放、竖顶所需的液压压力,经增压的液压缸油通过系统管路流入动作筒“收上”或“放下”室及竖顶油缸,推动动作筒液压缸及竖顶油缸活塞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收上或放下并实现汽车的竖顶。
(三)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液体内部压强处处相等。
利用油泵产生一定内部压力的液态油,通过液压管路传送到液压执行元件,比如液压油缸,高压油作用在活塞上,使得活塞两端压力不平衡,于是活塞运动做功,高压油也可以作用在周向布置的叶片上,带动叶片轴旋转,这就是油马达。
液压系统就是传送压强的装置,液压油是压强传送的载体,具有一定压强的液体作用在一定大小的面积而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驱动零件运动课程设计内容:【方案设计】(一)汽车底盘的构造及尺寸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传动系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本课程设计以骐达为例:车身新骐达现款骐达长度(mm):4295 4250宽度(mm):1760 1695高度(mm):1523 1535轴距(mm):2700 2600底盘距离地面的距离: 160mm(二)选用适合的轮【轴承和外形的设计】轿车的普通车重与载重为p.轴承的数量为x.每个轴承的载荷为z.Z=p/x.【x=8.p=2500kg】Z=312.5kg.选用能够承载300牛的轴承。
(二)起落架的选择及设计1、起落架的原理图:2、起落架的说明: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动力组件(含电机和液压泵〉、液压分配器、压力开关、应急控制活门、收放动作筒和系统管路等组成。
其基本工作情形是,液压动力组件产生起落架收放所需的液压压力,经增压的液压缸油通过系统管路流入动作筒“收上”或“放下”室,推动动作筒液压缸活塞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收上或放下。
(三)液压系统的选定设计根据整个液压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回路与泵源回路组成液压系统。
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设计
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设计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精密仪器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对于现代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掌握精密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技能已成为一项必备的基本素养。
因此,在高等教育中,精密仪器测量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进行设计,并提出一些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各类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2.培养学生准确、熟练地使用精密仪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精密仪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测量误差与精确度- 误差分析及校正方法- 测量精度的评定与提高2.常见精密仪器的使用和调试技巧- 光学测量仪器(如光谱仪、显微镜等)- 电子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机械测量仪器(如千分尺、卡钳等)3.精密仪器的应用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 分析实际问题,确定适当的精密仪器进行测量-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 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通过讲授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测量的基本概念;-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精密仪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设计小组实验项目,组织学生使用精密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3.讨论与互动相结合-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分享实验和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实验报告和作业- 考察学生对精密仪器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小组讨论和展示- 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生需参与小组讨论,解答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指导书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精密仪器课程设计的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学生修完《精密仪器设计》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如下:(1)内容涉及“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光学”,“光电技术”,“测控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各学科知识,是对机、光、电、算技术结合的综合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精简、合理组合和创新的关键性环节。
(2)设计内容包括机械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光路系统三大部分,学习精密测试系统的一般方法,掌握精密仪器系统中的微位移机构、支承机构设计、导向机构设计,精密测试系统中的误差分析与误差分配方法等。
(3)训练学生综合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设计功能分析现代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电子产品整机具有轻量化、微型化、高集成化、高可靠性的优点,这促使表面组装电子原件SMD逐渐取代插装电子原件,表面组装技术SMT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随着SMD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带引线元件的引线间距不断减小,这时采用像普通波峰焊、红外再流焊等整体再流焊方法实现元件与印刷电路板的机械和电的连接容易造成桥接缺陷,而采用像激光软钎焊这样的局部再流焊方法则避免了出现这种缺陷。
但是,采用局部再流焊方法焊接系统需要预先拥有焊点的类型和位置数据信息。
焊点的类型和位置数据信息的获取有以下几种方法:(1)人机示教法(2)从PCB的CAD文件中通过程序自动获取数据的CAD法(3)通过图像处理自动获得数据的图像法。
人机示教法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容易漏教的缺点;CAD法忽略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PCB的制造和装卡造成的误差;图像法是通过对装卡后的印刷电路板采集图像并处理而获得焊点信息,从而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所以采用第三种方法更为合适。
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变换形成平行光线,经过光学元件投射在线阵CCD上,形成目标影像,CCD上的光敏元件根据感受到的光强输出高低不同的电信号,经数据采集卡输入计算机。
精密仪表课程设计
精密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精密仪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精密仪表在工程测量、物理实验等领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精密仪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各类精密仪表,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数据记录。
2. 学生能够运用精密仪表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精密仪表在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精密仪表行业的发展,激发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树立远大理想。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精密仪表基本原理与构造:- 介绍精密仪表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 分析各类精密仪表(如电子天平、示波器、万用表等)的构造特点。
2. 精密仪表的操作与应用:- 讲解各类精密仪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精密仪表在工程测量、物理实验等领域的应用。
3. 精密仪表行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现状:- 介绍我国精密仪表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分析国内外精密仪表技术的差距,探讨缩小差距的措施。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精密仪表基本原理与构造第二周:精密仪表的操作与应用(电子天平、示波器)第三周:精密仪表的操作与应用(万用表、频率计)第四周:精密仪表行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现状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密切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精密仪表的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弹簧管压力表设计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 20112890 20112916姓名:王佳航鞠晓龙指导教师:孟红记设计时间: 2012.7.7---2012.7.12目录1、引言.‥‥‥…‥‥‥‥‥‥‥‥‥‥‥‥‥‥‥‥‥‥‥‥‥‥‥‥‥‥‥‥‥‥‥‥‥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3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31.2.1设计任务‥‥‥‥‥‥‥‥‥‥‥‥‥‥‥‥‥‥‥‥‥‥‥‥‥‥‥‥‥‥31.2.2设计要求‥‥‥‥‥‥‥‥‥‥‥‥‥‥‥‥‥‥‥‥‥‥‥‥‥‥‥‥‥‥52、正文.‥‥‥‥‥‥‥‥‥‥‥‥‥‥‥‥‥‥‥‥‥‥‥‥‥‥‥‥‥‥‥‥‥‥‥‥.5 2.1 设计方案‥‥‥‥‥‥‥‥‥‥‥‥‥‥‥‥‥‥‥‥‥‥‥‥‥‥‥‥‥‥‥‥‥52.1.1弹簧管‥‥‥‥‥‥‥‥‥‥‥‥‥‥‥‥‥‥‥‥‥‥‥‥‥‥‥‥‥‥‥52.1.2齿轮传动‥‥‥‥‥‥‥‥‥‥‥‥‥‥‥‥‥‥‥‥‥‥‥‥‥‥‥‥‥‥52.1.3齿轮滑块机构‥‥‥‥‥‥‥‥‥‥‥‥‥‥‥‥‥‥‥‥‥‥‥‥‥‥‥‥52.1.4游丝‥‥‥‥‥‥‥‥‥‥‥‥‥‥‥‥‥‥‥‥‥‥‥‥‥‥‥‥‥‥‥‥52.1.5标尺指针‥‥‥‥‥‥‥‥‥‥‥‥‥‥‥‥‥‥‥‥‥‥‥‥‥‥‥‥‥‥5 2.2测量环节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62.2.1弹簧管‥‥‥‥‥‥‥‥‥‥‥‥‥‥‥‥‥‥‥‥‥‥‥‥‥‥‥‥‥‥‥72.2.2弹簧管的强度校验‥‥‥‥‥‥‥‥‥‥‥‥‥‥‥‥‥‥‥‥‥‥‥‥‥‥102.2.3齿轮传动机构‥‥‥‥‥‥‥‥‥‥‥‥‥‥‥‥‥‥‥‥‥‥‥‥‥‥‥‥112.2.4曲柄滑块机构‥‥‥‥‥‥‥‥‥‥‥‥‥‥‥‥‥‥‥‥‥‥‥‥‥‥‥‥‥122.2.5齿轮机构设计‥‥‥‥‥‥‥‥‥‥‥‥‥‥‥‥‥‥‥‥‥‥‥‥‥‥‥‥‥142.2.6表盘的设计‥‥‥‥‥‥‥‥‥‥‥‥‥‥‥‥‥‥‥‥‥‥‥‥‥‥‥‥‥‥162.2.7指针的设计‥‥‥‥‥‥‥‥‥‥‥‥‥‥‥‥‥‥‥‥‥‥‥‥‥‥‥‥‥‥162.2.8轴承的设计‥‥‥‥‥‥‥‥‥‥‥‥‥‥‥‥‥‥‥‥‥‥‥‥‥‥‥‥‥‥172.2.9游丝的设计‥‥‥‥‥‥‥‥‥‥‥‥‥‥‥‥‥‥‥‥‥‥‥‥‥‥‥‥‥‥182.3仪表非线性设计误差计算‥‥‥‥‥‥‥‥‥‥‥‥‥‥‥‥‥‥‥‥‥‥‥‥‥‥‥193、结论‥‥‥‥‥‥‥‥‥‥‥‥‥‥‥‥‥‥‥‥‥‥‥‥‥‥‥‥‥‥‥‥‥‥‥‥‥224、参考文献‥‥‥‥‥‥‥‥‥‥‥‥‥‥‥‥‥‥‥‥‥‥‥‥‥‥‥‥‥‥‥‥‥‥‥235、附录‥‥‥…‥‥‥‥‥‥‥‥‥‥‥‥‥‥‥‥‥‥‥‥‥‥‥‥‥‥‥‥‥‥‥‥‥231.引言1.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仪表机构零件》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个简单工程问题的的实践性环节。
广工精密仪器课程设计
广工精密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其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精密仪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
3. 帮助学生掌握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精密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精密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相关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质量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使用精密仪器时注重节能和环保。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精密仪器的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精密仪器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二章“精密仪器原理与应用”进行组织,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精密仪器概述:介绍精密仪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精密仪器基本原理:讲解精密仪器的核心工作原理,如传感器、执行器、信号处理等。
3. 精密仪器关键性能指标:阐述精度、稳定性、重复性等指标的含义及其对精密仪器性能的影响。
4. 精密仪器的选型与使用:分析不同类型精密仪器的特点,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型和使用。
5. 精密仪器安装与调试:详细介绍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6. 精密仪器维护与维修:讲解精密仪器常见故障的判断、维修方法以及日常维护措施。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精密仪器概述及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精密仪器关键性能指标及选型方法;第三周:精密仪器安装与调试技巧;第四周:精密仪器维护与维修实践。
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相关数学模型和算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方案设计、参数优化、结构设计等,并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精密仪器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精密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3.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精密仪器设计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5.精密仪器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6.精密仪器设计实例分析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精密仪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精密仪器设计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精密仪器设计软件,进行实际设计实践。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精密仪器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4.设计实践:学生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实践,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仪器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MI3102、课程名称(中/英文):精密机械设计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4、开课院(系)、教研室: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系5、先修课程:《互换性技术与测量》、《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6、面向对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名称:《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等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7月教学参考书:《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3版)》徐祥和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何雪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机械原理》郑文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高延新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机械零件》郑志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理论力学》王崇斌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材料力学》沈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学教研组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机械零件学习指南与课程设计》张绍甫徐锦康魏传儒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编写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席伟光杨光李波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二、课程性质和任务《精密机械设计》是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与机械类有关的最后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与仪器仪表相关的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综合了《机械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零件》等课程的知识,因此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授课难度大。
《精密机械设计》主要研究精密机械中常用机构和常用的零件和部件。
是从机构分析、工作能力、精度和结构等诸方面来研究这些机构和零、部件,并介绍其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选型、材料、精度以及设计计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本门课程涵盖的内容有常用工程材料和热处理方法、零件几何精度、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联轴器和离合器、支承、直线运动导轨、弹性元件、联接、仪器常用装置和机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涵盖了有关精密仪器设计所有的基础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的精密仪器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1、使用学生初步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其设计方法;2、使常用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型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习能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精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问题;3、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精密机械传动和仪器机械结构的能力某些典型零、部件的精度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4、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实验方法;初步具有某些零、部件的性能测试和结构分析能力;5、使学生了解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工程设计中如何正确选用;6、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AutoCAD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以及某些典型机构及零、部件的程序设计方法。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授课时,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法,充分利用图片、教具、挂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授课生动性,同时还安排有习题课、教学参观课及课程设计的实践性环节,目标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实践课,运用所有的有关工程方面的先修课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利用AutoCAD、ProE、UG等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机械图的绘制,在绘制过程中,必须学会利用工程力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强度、寿命验算,学会查表,使用相关设计工具,如何撰写科学技术论文报告,最后还需要进行正式答辩,是一次非常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培养过程。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及供参考的学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分为两学期进行,本学期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绪论至第十章的知识。
绪论(0.5学时)讲授《精密机械设计》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一章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4学时)1.概述2.零件的工作能力及其计算3.零件与机构的误差估算和精度4.工艺性5.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6.零件的设计方法及其发展要求:重点掌握零件的工作能力及其计算(强度包含载荷和应力、零件的整体强度、零件的表面接触强度,刚度),了解振动稳定性,掌握误差的估算及分类,了解工艺性、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概念,重点掌握零件设计方法中的零件的可靠性设计。
第二章工程材料和热处理(6学时)1.概述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常用的工程材料4.钢的热处理5.表面精饰要求: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指标,重点掌握表征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应力极限、弹性模量、硬度;了解常用的工程材料,重点掌握黑色金属材料:常用钢分类、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合金渗碳钢、调质钢),重点掌握有色金属材料:铜及铜合金(黄铜、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铝及铝合金(硬铝合金),重点掌握钢的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电镀、化学处理、涂漆;了解材料的选用原则。
第三章零件的几何精度(8学时)1.概述2.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3.光滑圆柱件的极限与配合及其选择4.形状与位置公差及其选择5.表面粗糙度及其选择要求:了解零件加工误差分类,掌握互换性定义;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轴与孔、尺寸、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配合、极限制与配合制;重点掌握光滑圆柱件的极限与配合及其选择: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极限与配合的选择;掌握形状与位置公差的定义与标注,重点掌握公差原则中的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掌握表面粗糙度及其选择。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8学时)1.概述 2.运动副及其分类 3.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5.平面机构的组成原则和结构分析要求:了解运动副及其分类,重点掌握平面运动副的高副和低副;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的绘制;重点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及其计算;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重点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8学时)1.概述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3.平面四杆机构存在的条件和几个基本概念 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要求: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含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重点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死点位置概念;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六章凸轮机构(4学时)1.概述 2.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3.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4.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5.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要求: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重点掌握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掌握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掌握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了解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七章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4学时)1.概述2.摩擦轮传动3.摩擦无级变速器4.带传动5.其他带传动方式要求:掌握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弹性滑动及打滑)、传动比计算、法向力及作用在轴上的载荷,了解摩擦无级变速器,重点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掌握同步带传动,了解其它带传动(齿孔带、拖运式带传动)。
第八章齿轮传动(24学时)1.概述 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渐开线齿廓曲线4.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符号和几何尺寸的计算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6.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根切和最小齿数7.变位齿轮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9.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10.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1.圆锥齿轮传动12.蜗杆传动13.轮系(重点) 14.齿轮传动精度15.齿轮传动的空回16.齿轮传动链的设计要求:重点掌握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重点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形成、性质、渐开线方程式,掌握渐开线齿廓满足啮合基本定律的证明,掌握渐开线齿廓各部分的名称、符号和几何尺寸的计算,重点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啮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正确安装和可分性、连续传动条件,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根切和最小齿数,了解变位齿轮:采用变位齿轮的原因、变位齿轮及其特点、最小变位系数、变位齿轮传动几何尺寸的计算、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掌握齿轮传动的形式和材料,重点掌握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了解圆锥齿轮传动,了解蜗杆传动,重点掌握轮系,了解齿轮传动精度,了解齿轮传动的空回,了解齿轮传动链的设计。
第九章螺旋传动(3.5学时)1.概述 2.滑动螺旋传动3.滚珠螺旋传动4.静压螺旋传动要求:掌握滑动螺旋传动:滑动螺旋传动的型式及应用、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原则,了解影响螺旋传动精度的因素及提高传动精度的措施,了解消除传动的空回的方法,掌握滚珠螺旋传动的结构型式与类型,了解静压螺旋传动。
考试前答疑(2学时)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实验主要是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有关机械的先修课程来实现常用的精密机械设计,通过这次设计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常用的绘图软件如AutoCAD,学会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撰写科研报告,根据设计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在正式场合下进行正规的答辩等基本技能。
本学期的实验安排2学时的参观实验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参观实验主要是机械中常用的零部件,如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带传动部件、凸轮部件、齿轮部件、螺旋传动件、弹簧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目的是训练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技能,了解机构组成方法、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如何计算自由度,了解自动机中各招待机构运动协调配合的意义和重要性。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多动脑,建立常见机械零件和结构的三维空间结构,能够运用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如AutoCAD/UG等绘制机械零件的平面工程图和立体图,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
同时应能将教材中常见的机械零件和机械结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多观察、勤动脑,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机械结构能够分析其运动原理,验证教材理论知识,收集和积累具典型意义的机械结构图,这对于提高本课程的学习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六、其它说明本课程的考试属于开圈考试,成绩评定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内容包括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考试成绩占80%,平时作业成绩占20%。
撰写人:刘华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