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三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江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今往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赞颂过长江。
2、熟读《长江万里图》、《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并体会情感。
熟读《长江之歌》,学有余力的同学会唱这首歌。
3、略知长江概况。
活动重点背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熟读《长江之歌》活动难点:了解长江概况活动准备:搜集长江的知识。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长江三峡风光》片段师:这是一段长江三峡风光视频,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用一个字来表达。
生说。
师:用两个字呢?生说。
师:用三个字呢?生说。
师:是啊,三峡风光秀丽,引人入胜,但它只是万里长江小小的一局部。
长江不但风光雄美、气势磅礴,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江,了解长江。
〔板书课题:长江之歌。
〕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1、长江概况师:老是想先听听同学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长江概况〕学生自由阅读师小结:长江真的是历史悠久,风景壮美,价值巨大。
〔板书:历史悠久风景壮美价值巨大〕长江不但如此壮美,更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赞颂过长江。
你都了解哪些赞美长江的诗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展示交流。
师:老师也搜集到一些赞美长江的诗句,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学生自读。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有关长江的诗词,一同感受长江所蕴含的人文之美。
1、屏幕出示《长江万里图》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生自由朗读。
指名范读。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读一读。
〕师:长江和黄河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流向东海的万里之遥中容融着深深的中华儿女情,展现着深厚的人文之美。
〔板书:人文之美。
〕三、课堂活动,拓展延伸〔1〕出示长江之歌歌词。
师:老师还给大家打来一首歌颂长江的现代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
师:是啊,长江之美激荡着人们对他的崇敬与热爱,她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
202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精选3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等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的含义教学难点:课文两小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
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
我们来交流一下。
(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3、老师课件展示长江视频资料。
学生谈感受。
过渡:长江他九曲回肠,奔流不息,他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
曾经有一部纪录片《话说长江》展示了长江的秀丽风光。
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叫胡宏伟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这首歌歌词豪迈,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长出了对长江的热爱。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谈感受。
1、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诗歌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何感受?2、学生交流。
3、检测字音。
哺育依恋磅礴奔去荡涤灌溉4、指名接龙朗读课文,给以评价。
三、引导自学。
作者在诗中尽情赞美长江,你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这种写法叫什么?(反复)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几部分?请同学们自学诗歌两部分内容。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3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3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它气势宏大,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奔腾不息、源远流长的情景,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搜集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
2.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收获和感受。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长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重难点分析:●课文中有几个词是关键词,例如“磅礴”“灌溉”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词,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长江之歌》的教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效果才会让人满意。
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
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课前、课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课文《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长江之歌》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长江的壮丽景象,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长江之歌》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对长江的描绘,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3.2 问答法:引导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
3.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长江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对长江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象。
4.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
4.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长江的认识和感受。
4.5 总结延伸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5.2 阅读延伸学生课后阅读有关长江的诗歌或文章,提高文学素养。
5.3 绘画作业学生绘制长江景象的画作,培养审美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作业检查: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对长江的理解。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回顾课堂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以便进行改进。
7.3 教学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长江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长江大桥等。
8.2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了解长江的重要性,增进亲子关系。
8.3 社区参与:邀请社区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长江保护的认识。
长江之歌教案(多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长江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长度等。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在中国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2 教学内容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和年径流量。
长江在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通过地图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长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长江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长江基本情况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长江在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第二章:长江的起源和发展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2.2 教学内容长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的事实和证据。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通过地图和数据让学生了解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2.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长江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长江是中国最长河流的认识。
第三章:长江的地理特征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河流形态、流域地貌等。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2 教学内容长江的河流形态和流域地貌。
长江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河流形态和流域地貌。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长江流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长江地理特征的理解。
通过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长江流域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认识。
第四章:长江的经济价值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经济价值,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等。
让学生认识到长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2 教学内容长江的农业、工业和交通价值。
长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江的经济价值。
歌曲长江之歌教案

歌曲长江之歌教案【推荐】歌曲长江之歌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歌曲长江之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歌曲长江之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
抄写第一节诗句。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品: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1984年,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摄制组向全国征集主题音乐歌词,当时的东北青年胡宏伟创作的歌词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后被选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长江之歌》。
想先听一听这首歌吗?歌曲渲染。
听完后你有哪些感受?二、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三、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学习诗歌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8.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
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
(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2.第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
你了解它吗?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长江之歌 教案(6篇)

长江之歌教案(6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一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有条件的可播放《话说长江》光碟,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
二、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录音磁带或者碟片,如无条件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长江之歌》。
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
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
三、初读感悟,小组交流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
四、细读体会,全班交流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
五、品读探究,升华情感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们力量。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第二人称的好处。
重点读以下句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有条件的班级,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播放这几句歌词的碟片,引导学生随着旋律练习朗诵这几句。
条件不具备的班级,学生自己练习品读这几句。
教师激情导语:你听到长江惊涛拍岸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长江正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让人回肠荡气的歌曲。
播放全首歌曲。
学生自由地跟唱,自由地练习朗诵全诗。
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
初中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9篇

初中音乐教案长江之歌9篇长江之歌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长江都有哪些了解?2你们见过长江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的美丽风光。
(播放画片)是啊,长江它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赞美她,作曲家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歌,想听吗?3.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检查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至于使预习流于形式,因此,检查预习更有必要,他可以提示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查缺补漏。
所以,让每一个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进行预习,必将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二交流释疑。
大家知道吗,刚才那美妙的歌曲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长江之歌》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又两小节,通过朗读,你发现这两小节在结构上又什么相同的地方?2.屏幕出示后四行:读一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运用反复的写作方法,更能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3.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4.分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静心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将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并做批注。
5、交流:(第1节)(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长江之歌教案1、长江之歌·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名词。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语言和作诗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格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消失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
《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长诗。
二、范读课文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三、初读课文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赞美、依恋)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2)这首诗先叙事,其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谈文句呢?请你翻看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8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8篇)长江之歌篇1教材简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qing和豪迈。
《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
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
(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
(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三、初读课文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赞美、依恋)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篇一:《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学唱《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热情地情绪,以赞颂、赞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会并用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通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确实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水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其中长江、黄河是盘踞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 | c4(3 2. 2 2 6 | 5 ——d2 3 | 5 4 .4 3 . 2 |1——师:第一句,第二句运用了七度、六度大跳音程,音域较宽,表现了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的气概。
指导学生听琴用啦模唱。
第三句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要求演唱时力度要强一些。
第四句运用了从六度又到气七度的大跳音程,表现出滚滚浪潮奔流向前的景象。
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唱准音准。
同学们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设计意图:这四个有个性的乐句,运用了六度、七度大跳音程,让我们感觉到旋律犹如长江水一样波涛起伏,体会旋律波浪式进行的形态,为下面的歌曲演唱打下基础。
】(3)现在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来歌颂长江,表达我们对它的热爱和赞美。
a 师弹琴演唱第一段歌词,师:纠正唱不准的乐句,简单讲解歌唱的方法,口腔要上下打开,使声音竖起来,保持歌唱位置的统一和声音的连贯。
b 带着这种感觉随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音乐教课方案【篇一:《长江之歌》音乐教课方案】《长江之歌》教课目的:1、学唱《长江之歌》,指引学生能够用和蔼、热忱地情绪,以颂扬、赞叹的歌声演唱歌曲。
2、认识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引学生仔细倾听音乐,踊跃思虑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悟并用己的语言解说音乐所传达的感情信息。
3、经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课要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觉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感情。
教课难点:歌曲感情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课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企图:创建轻松开朗的氛围,衬着氛围,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方才我们赏识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的确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川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川就是一幅琳琅满目的画卷。
此中长江、黄河是占据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叹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
1、第一,我们一同来认识《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叙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 13 页。
同学朗诵《话说长江》简介2、感觉长江的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师:此刻我们就一同走进奇特的长江,来感觉长江浩大而宏伟的英姿。
播放课件,【共同赏识视频《话说长江》的开头片段】。
(注意画面及音乐 )师:经过赏识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如何的?生:风起云涌、波浪汹涌、宏伟、壮丽??师:长江还有柔美的一面,我们能够联想到(生: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这也是长江。
作曲家王世光为这气概恢宏,千姿百态的场景配上了激动优美的音乐,这段音乐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也是《长江之歌》的主旋律。
【设计企图:学生认识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经过赏识视频,倾听音乐也感觉到了长江的气吞河山,千姿百态,为后边的演唱长江作了铺垫】二、新授歌曲1、此刻我们一同来认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篇:《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学唱《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热情地情绪,以赞颂、赞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会并用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通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中国美》【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生:美。
师:确实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水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其中长江、黄河是盘踞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
1、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3页。
同学朗读《话说长江》简介2、感受长江的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长江,来感受长江浩荡而雄伟的英姿。
播放课件,【共同欣赏视频《话说长江》的开头片段】。
(注意画面及音乐)师:通过欣赏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生:波澜壮阔、波涛汹涌、宏伟、壮丽…… 师:长江还有柔美的一面,我们可以联想到(生: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这也是长江。
作曲家王世光为这气势恢宏,千姿百态的场景配上了激昂优美的音乐,这段音乐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也是《长江之歌》的主旋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纪录片《话说长江》,通过欣赏视频,倾听音乐也感受到了长江的气势磅礴,千姿百态,为后面的演唱长江作了铺垫】二、新授歌曲1、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3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3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欢送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它气势宏大,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奔腾不息、源远流长的情景,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1.正确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1.通过学生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
2.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收获和感受。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长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课文中有几个词是关键词,例如“磅礴”“灌溉”等比拟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词,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展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件、有关长江的资料。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效果才会让人满意。
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
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
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有关长江的资料。
课前、课中让学生对资料进展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充分的表达了资料为学习效劳,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
这样,一堂课没有过多的赘述,学生便能在理解的根底上有感情的进展阅读与思考了。
长江之歌教案(多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长江的概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等。
2. 培养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地理位置和发源地2. 长江流经的省份和重要城市3. 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4. 长江的地理意义和作用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长江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和发源地,引导学生观看长江地图。
3. 介绍长江流经的省份和重要城市,引导学生了解长江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
4. 讲解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水系特点。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地图,找出长江流经的省份和重要城市。
2.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第二章:长江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长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水资源特点和利用2. 长江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3. 长江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4. 长江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长江资源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长江的水资源特点和利用,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 介绍长江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4. 讲解长江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 讨论长江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水资源特点和利用,并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 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并思考如何在农业发展中保护土地资源。
第三章:长江的生态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包括水质、湿地、生物多样性等。
2. 培养学生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和保护2. 长江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3.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4.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了解和关注。
《长江之歌》的教案设计

《长江之歌》的教案设计第一篇:《长江之歌》的教案设计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
《长江之歌》(优秀5篇)

《长江之歌》(优秀5篇)《长江之歌》音乐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长江之歌》,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背唱歌曲,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内容分类。
2、过程与方法:聆听、演唱《长江之歌》,感受、体验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喜欢影视音乐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场景音乐;《猪八戒背媳妇》、电视纪录片《长江之歌》等影视音乐片段。
(1)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会唱的跟着哼唱。
(2)问题:这些音乐属于哪个艺术门类?(3)交流:影视音乐。
2、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类。
(1)提问:什么是影视音乐?它包括哪些内容?(2)交流: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
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3、教师简介《长江之歌》的有关内容。
二、学唱歌曲(一)教师播放音乐《长江之歌》,学生聆听。
思考:歌曲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段?交流:歌曲给人以雄伟、开阔、激昂、庄严、抒情、赞美……的感觉。
(二)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三)学唱旋律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啦”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1)了解旋律的基本特点。
问题:请大家观察曲谱的旋律和节奏有哪些特点?交流:四个乐句都是弱起进入。
(2)、学生用充满激情和赞颂的声音唱旋律。
2、学唱第二段旋律(1)教师播放第二乐句旋律音乐,学生用“啦”跟唱。
提问: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哪些不同?他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交流:附点音符比较多、音域比较宽广;前后两句给人亲切抒情和精神饱满的感觉。
(2)教师指导学唱第二乐段旋律a、用撘音阶的方法演唱2 5 ,第三小节3 5 1和第五小节4 6 3,解决音准问题。
b、用稍慢的速度、深情饱满的声音划拍视唱。
3、学唱第三乐段旋律。
(1)、教师带学生用“啦”唱旋律。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8篇)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8篇)歌曲长江之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
抄写一节诗句。
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品: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1984年,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摄制组向全国征集主题音乐歌词,当时的东北青年胡宏伟创作的歌词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后被选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长江之歌》。
想先听一听这首歌吗?歌曲渲染。
听完后你有哪些感受?二、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自读——指名读———听录音读三、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学习诗歌1.读一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2.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它在讲什么?3.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结合地图长江大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从雪山走来,补充注入东海帮助学生理解向东海奔去,补充长江所流经的8个省自治区来体会哺育各族儿女等。
4.通过这些了解,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长江的伟大)5.有感情地读一读前4句。
6.作者在描写长江时,是用则那样的手法来写的?(拟人)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7.作者有怎样的感受?(齐读后两句)8.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都以各种方式来赞美长江。
你们学过哪些赞美长江的诗,读一读。
(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2.一大河,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就是黄河。
你了解它吗?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继续查阅一些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黄河,也可以像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来赞美长江、黄河。
《长江之歌》教案篇二《长江之歌》教学反思新学年,在新接手的班级上一课——《长江之歌》, 为了能尽力上好这一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找各种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学生翻阅本单元教材,导课。
同学们,中国有两条大河,横贯中国大半个国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你们知道是哪两条河吗?
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
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播放《长江之歌》
1、听一听,说说感受。
2、了解长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2、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五、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
六、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七、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
3.欣赏并跟唱《长江之歌》。
教师放录音,学生欣赏并跟唱。
八、质疑问难。
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
九、课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