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单元-第十章分类和鉴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分类学文献中
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现名定名年份 必要(斜体) 可省略(正体)
(3)三名法
有亚种或变种时,学名由“三名法”构成
学名=属名 + 种名加词 + subsp 或 var + 亚种或变种的加词 斜体 正体(可省略) 斜体(不可省略)
三、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菌种鉴定步骤: 获得纯培养物 测定必要的鉴定指标 查找权威性的菌种鉴定手册 分类鉴定方法:
分类、
命名、
鉴定
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一定的原则(表型特征相似性或系 统发育相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 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 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根据现有数据建立系统的过程)
命名(nomenclature):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 的名称。
根据Carl Woese的理论,现在还在界之上使用域(domain),即: 古生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图10-5 生命世界的系统发育树状图(Olsen & Woese 1993)
2. 种(species)
种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微生物的种:指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的菌株群,这个菌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菌株与型的区别: • 菌株之间不存在鉴别特征的差异,命名不同的菌株无需分类学依
据;
• 不同型的细菌之间存在鉴别特征的差异,命名或鉴定不同的型必 需有分类学依据。
二、微生物的命名
微生物名称: 俗名(common name) 学名(scientific name) (1)学名国际命名法规: 双名法:属名 + 种名加词
(二)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1. 数值分类法(统计分类法)
按大量表型性状的相似性程度进行统计、归类 特点: 使用尽可能多的性状,每个性状同等重要。 步骤:
(1) 收集菌株,选择性状 (2) 性状编码 (3) 相似性计算: 计算相关系数Ssm或Sj: Ssm=(a+c)/(a+b+c) 正负反应性状 Sj=a/(a+b+c) 正反应性状 Sj > 80~85% 种 Sj > 65% 属 (4)系统聚类 (5)聚类结果的表示
2.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特点:
与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不同,对 DNA的碱基组成的比较和进行核酸分子杂交 是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基因组的差异,因 此结果更加可信。
(1) DNA碱基比例的测定
测“GC比”:
(G+C ) mol% = (G+C )/(A+T+ G+C )× 100%
分类学上,用G+C占全部碱基的克分子百分数来表 示各类生物的DNA碱基组成特征。 DNA碱基组成是各种生物的一个稳定特征,即使 个别基因突变,碱基组成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株群与其他类群的菌株有很明显的区别。
种的具体代表: 称为“模式种”(type species)
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 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
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
种和亚种指定模式菌株(type strain); 亚属和属指定模式种(type species); 属以上至目级分类单元指定模式属(type genus)。
GC%使用注意事项:
a)每个生物种都有特定的GC%范围,因此可以作 为分类鉴定的指标。细菌的GC%范围为25-75%, 变化范围最大。
b)GC%测定主要用于对表型特征难区分的细菌作 出鉴定,从分子水平上判断物种的亲缘关系。
c) GC%的比较,主要用于分类鉴定中的否定. 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G+C含 量,但具有相似G+C含量的生物,并不一定表明它 们之间具有近的亲缘关系。
第十章 微生物分类与鉴定
本章内容
一、分类单元 二、命名规则 Baidu Nhomakorabea、分类鉴定方法 四、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据保守估计,地球上 真菌约150万种,细菌4万种,病毒130万种 但认识的微生物仅是估计数量的5~10%,即15万~20万种
要认识、研究和利用类群庞大的微生物资源, 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
分类学的具体任务有三个:
经典分类鉴定法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细胞化学成分的鉴定 数值分类法
现代方法
(一) 经典分类鉴定法
经典鉴定指标:
• 形态学特征
• 生理学特征
• 生态学特征
• 生活史,有性生殖情况 • 血清学反应 • 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 其他
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是最常用 的细菌分类、鉴定指标
以生物学表型为指标的传统方法, 正在向微量化、简便化、快速化、智能 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有商品化的鉴 定系统,如: API系统 “Enterotube” “Biolog”全自动和手动系统
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
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
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根据现有系统确定未知微生物分类归属的过程)
一、分类单元
1. 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
七级




科 属 种(基本分类单元)
属名在前,一般用拉丁文名词表示,字首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全部小写
一般用斜体表示
若所分离的菌株只鉴定到属而未鉴定到种,用 sp.(单数)或 spp.(复数)表示。 如:Bacillus sp.
当两个或多个学名排在一起时,若它们的属名 相同,则后面的属名可缩写成1个、2个或3个字母, 在其后加一个点。 如 : Bacillus可缩写成“B.” 或“Bac.”
3.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1)亚种(subspecies)和变种(variety): 2)型(form或type):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
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
分为不同的型。
例如:抗原特征的差异,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对噬菌体裂解反应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噬菌体型
3)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 物都可以称为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 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 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