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关于定风波的语文教案

关于定风波的语文教案

关于《定风波》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定风波》的背景、作者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能够准确地把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领会《定风波》的艺术特色,提高古文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思想,揭示《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意象和表达分析诗中的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引导学生领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感悟苏轼面对困境的豁达态度。

3.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通过分析诗中的韵律、对仗、用词等,提高学生对古文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资料准备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相关历史背景资料,诗歌的注解和译文。

4.2 学生学习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对文学的贡献,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定风波》。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苏轼的情感。

5.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表达和艺术特色,解答学生的疑问。

5.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

5.6 课后作业六、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诗歌,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等,进行比较分析,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6.2 文化背景的了解介绍宋朝的历史背景,分析当时社会风气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7.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和感悟的深度。

《定风波》典型教案

《定风波》典型教案

《定风波》典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定风波》;(2)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3)分析诗中的情感内涵和哲理。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中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3)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鉴赏的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的大意;(2)要求学生注意诗中的韵律、节奏和意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讲解诗中的生僻字词和难懂句子的含义;(2)解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阐述诗中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诗文填空练习;(2)选取一些相关题材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诗文填空练习的完成质量;(2)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程度。

3. 单元测试:(1)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分析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定风波》,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品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 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2. 诗歌的鉴赏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等知识点。

2. 品读法: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鉴赏方法和个人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出《定风波》这首诗。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等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品读: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4. 鉴赏:教授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

5.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鉴赏方法和个人感悟,分享彼此的收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涵盖了《定风波》的教案编写,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意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定风波》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6篇)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6篇)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6篇)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多次诵读,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2、解析探讨,欣赏词的写作特色。

3、结合资料,体会豪放派的特征。

教学方法:1、通过诵读感悟法、默读咀嚼法,品味本词“言”之味,“意”之美。

2、通过自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豪放词派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鉴赏关键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探究豪放派词作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介绍苏轼。

二、读定基调,感知大意1、小序请学生朗读这首词的小序部分,归纳小序交代的信息。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感情基调根据本词写作背景,联系苏轼在这段时间里的其它作品,奠定感情基调。

请学生一读定基调。

3、感知大意请学生归纳词的上阙和下阙各侧重写的内容。

疏通文意,明确:上阙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阙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三、读明态度、赏析内容1、请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词中有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轻、任、迎、也无”等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2、探究本词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3、提问本词给学生的启发。

4、归纳苏轼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以小见大。

请学生二读明态度。

四、读懂豪放,理解风格1、请学生阅读辛弃疾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豪放词派的特点。

太常引辛弃疾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zhuó,砍。

婆娑:pósuō枝叶茂盛的样子。

明确:从内容、情感、写景等入手,鉴赏本词。

2、结合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总结豪放派的诗歌的特点。

明确:课本57页:豪放词题材较广泛,抒怀言志,关注社会现实,涉及人生重大主题。

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

请学生三读懂豪放。

五、结束语以苏轼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做结束语,请学生在朗读中结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定风波》。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如“莫听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吹酒醒”等。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学会面对人生的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韵律特点和意境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典故的理解。

(2)作者人生态度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乌台诗案”吗?苏轼是如何面对这场困境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典故的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音韵、意境等方面欣赏诗歌。

(2)学生谈欣赏感悟,教师点评。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写一篇关于作者苏轼的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苏轼”。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全文、注释、相关背景资料、典故解析等。

2. 准备诗歌手册,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欣赏。

3.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趣闻,用于激发学生兴趣。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定风波》这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篇,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特点,掌握诗歌赏析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文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定风波》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 理解苏轼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3. 运用诗歌赏析方法,深入解读《定风波》的意境和情感;4. 分析《定风波》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定风波》的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引发学生对宋代文学的兴趣。

2. 阅读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定风波》,并讨论以下问题:1) 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2) 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方式展现了自己的情感?3) 你对诗中的意象有什么理解?3. 诗歌赏析(25分钟)向学生介绍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对《定风波》进行深入解读:1) 音韵和节奏:分析诗中的韵脚和节奏感,探讨如何通过音韵和节奏表达情感。

2) 意象和象征:解读诗中的意象,理解作者通过意象和象征来呈现情感和意境。

3) 结构和篇章布局:分析诗的结构和篇章布局,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进一步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指导他们深入思考以下问题:1) 《定风波》如何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2) 为什么《定风波》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3) 《定风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定风波》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选择用朗读、演讲、展示图片等形式进行。

四、教学延伸1. 分组研读其他宋代名篇,通过比较来深化对宋代文学特点的理解。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讲述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扩大学生对宋代文学的了解广度和深度。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学展览,了解文学艺术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苏轼的《定风波》这首名篇,了解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并掌握了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3)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2)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定风波》诗歌内容的解析;2. 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2. 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歌内容;(2)要求学生圈点批注,标记出不理解的诗句和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诗歌的美感。

4. 诗歌解析(1)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境;(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中的主旨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定风波》篇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定风波》教案设计

《定风波》教案设计

反思与改进
教学内容反思
教学效果反思
回顾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检查是否 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是 否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技能和情感 态度。
分析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 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找出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 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反思
评估本次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 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悟。
05
作业与要求
作业布置
作业一
熟读并背诵《定风波》。
作业二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三
搜集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苏 轼作品的理解。
要求与建议
要求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建议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培养 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教学效果,提炼出本次课程的优点 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和教训。
展望未来
根据本次课程的总结和反思,展望未 来的教学方向和改进重点,制定出更 加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 《定风波》这首词中,苏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 无喜无悲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年龄较小、生活阅 历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
• 由于《定风波》是一首宋词,其中涉及到的历史背 景、文化背景和人物背景与现代生活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难点2:抽象情感的把握
• 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感 受苏轼的情感,例如让学生描述自己置身于雨中, 面对风雨无惧无畏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中的 情感。

苏轼定风波教学方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教学方案设计

苏轼定风波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设计:苏轼定风波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认识他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2. 理解《定风波》的艺术特点和主题;3.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在学习中突出苏轼的创作风格和《定风波》的艺术特点;2. 提高学生对于意象、修辞手法等文学元素的辨析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苏轼简介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定风波》的背景讲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包括苏轼的亲身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3. 《定风波》的内容赏析逐句解读《定风波》,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表达。

4.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将《定风波》与苏轼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创作风格和主题的特点。

5. 学生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分享对《定风波》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对《定风波》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解读法以逐句解读和分析《定风波》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表达。

3. 对比法将《定风波》与苏轼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思辨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问题,要求学生以作文形式提交作业,对学生的文学理解和表达进行评价。

3. 课后作品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与苏轼相关的作品,评价其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

八、教学资源准备1. 苏轼的相关资料和生平介绍;2. 《定风波》的诗歌文本和注释;3. 苏轼其他作品的文本和相关阅读材料;4. PPT或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苏轼教案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苏轼教案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3)分析并欣赏《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2)学会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独特之处;(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2)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定风波》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3. 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苏轼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把握;2. 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及其作品《定风波》,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交流心得;4. 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5. 文学鉴赏:欣赏苏轼的文学风格,提高鉴赏能力;6.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定风波》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见解;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8.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学生对比分析、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5.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苏轼的时代背景和《定风波》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学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苏轼产生共鸣,理解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词中的意境和语言,感受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3、学习词中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赏析词中的名句,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1)领悟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豁达心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种情境下的感受。

(2)提问:如果在这样的风雨中行走,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3)引出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面对风雨时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政治生涯、文学成就等。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3、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和节奏。

(3)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4、文本解读(1)结合注释,让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2)重点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引导学生思考苏轼为何能在风雨中如此淡定从容。

(3)探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4)解读“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几句,感受作者在经历风雨后的感悟。

(5)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层含义,理解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困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苏轼生平和文学地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的把握。

2.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3. 苏轼人生态度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苏轼其他作品,为学习《定风波》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文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分析。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诗歌进行客观评价。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悟苏轼在面对困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

4. 思考如何将苏轼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运用到生活中,写在日记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定风波》。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并能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赏析。

3. 学生能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PPT演示)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但从他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旷达刚毅、乐观潇洒的一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精神特质,《定风波》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写的。

余秋雨曾说过:“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

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

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差一点被处死,坐牢103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当时的恐悸、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这生活的苦果。

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性格情怀中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才是苏轼人品性格中的另一大半。

关于定风波的语文教案

关于定风波的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定风波》的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高中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及作者苏轼的历史地位。

2. 让学生掌握《定风波》的基本内容,领会其文学价值。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章:导入及背景介绍1. 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 介绍《定风波》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1. 让学生熟读《定风波》,了解其诗歌结构。

2.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三章:词语解析1. 对诗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 引导学生通过词语解析,领略苏轼的写作风格。

第四章:意象分析1. 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让学生通过意象分析,体会苏轼的思想感情。

第五章:主题探讨1. 引导学生探讨《定风波》的主题,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

2. 鼓励学生从诗中吸取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诗歌特点。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丰富教学手段。

四、作业与评价1. 课后要求学生背诵《定风波》,加强诗歌的记忆。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章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定风波》,了解苏轼的写作风格,领会诗歌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六、诗歌情感与审美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变化,分析苏轼在诗中的情感表达。

2. 通过对诗歌的品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定风波的课程设计

定风波的课程设计

定风波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诗,掌握诗歌的字词、句式及修辞技巧。

2. 学生能够分析《定风波》的文学背景,了解作者苏轼及其创作特点。

3. 学生能够解读《定风波》的意象、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具有个人风格的诗歌,展现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3. 学生学会运用古典诗歌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通过学习《定风波》,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境,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3. 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表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古典诗歌鉴赏课,旨在通过学习《定风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古典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创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定风波》背景介绍,了解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定风波》,感受诗歌韵律,体会情感。

3. 词语解析:学习生僻字词,理解诗句含义,分析修辞手法。

4. 意象分析:探讨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理解作者如何借景抒情。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学会以诗人的视角看待生活。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7. 诗歌创作:指导学生借鉴《定风波》的写作技巧,创作一首反映生活感悟的诗歌。

8.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提出建议。

九年级语文下册《定风波》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定风波》教案、教学设计
4.拓展阅读: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比较与《定风波》的异同,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比较与《定风波》的异同,进一步了解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共同探讨诗词的魅力。
- “家长们,你们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他们一起完成作业,共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1.朗读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反复朗读《定风波》,感受词的韵律美,并在家长面前进行表演,让家长共同感受古词的魅力。
- “请大家课后继续朗读《定风波》,尝试背诵下来。并邀请家长一起欣赏,共享诗词之美。”
2.写作作业:结合《定风波》的情感表达,写一篇关于“面对困境”的作文,要求运用词中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让学生尝试朗读《定风波》,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感受词的韵律美。
- “现在,请同学们尝试朗读《定风波》,注意把握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中的美感。”
2.设计一些关于词义、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测自己对《定风波》的理解程度。”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体会《定风波》的意境和韵律美,尤其是对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2.把握作者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塑造;
3.提高学生对古词的鉴赏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古诗词。
2.播放一段古风音乐,同时朗读《定风波》,让学生在音乐和朗读声中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美。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及《定风波》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特点;2.通过学习《定风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地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定风波》的主旨和意义;2.分析《定风波》的艺术特点和手法;3.启发学生发现诗歌中抒情和寓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苏轼的生平和《定风波》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内在含义。

2.朗读法:通过朗读《定风波》,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思维导图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梳理《定风波》的艺术特点和寓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细节和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A.启发学生探讨诗歌主题和情感1.通过讲解苏轼的生平和《定风波》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内在含义。

2.听取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启发学生探讨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B.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手法1.朗读《定风波》,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制作思维导图,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手法,包括韵律、寓言、抒情等。

C.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义1.小组讨论,启发学生探讨诗歌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抒情和寓意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2.关注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3.评价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和小组讨论的成果。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体会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3、掌握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苏轼的旷达胸怀。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深入领会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处世态度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当面对这些不如意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困境中是如何保持从容和豁达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心态。

2、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

当时,他与朋友外出春游,途中遇雨,同行之人皆觉狼狈,唯有苏轼泰然处之,吟咏自若,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四)词句赏析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提问:“莫听”“何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2)引导学生回答:“莫听”表明作者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干扰,“何妨”则体现出他的从容和洒脱。

(3)总结: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在风雨中泰然自若的神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提问:“竹杖芒鞋”与“马”相比,有何深意?(2)学生讨论后回答:“竹杖芒鞋”象征着作者简单朴素的生活,而“马”则代表着富贵和权势。

作者认为在困境中,简单的生活反而更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3)追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惧怕人生的风雨,愿意坦然面对一切的豁达胸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编者按:《定风波》是苏轼一首著名的词,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呢?老师应该怎么设计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教学设计吧!【设计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教学目标】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板书:雨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

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说明:通过简单议论,来激活思维,最后引到“雨”,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1、一读: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

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

点拨:——他没躲雨。

(小序中,词中可见。

顺便解读小序作用。

)——他说风雨皆无。

——他化了所有的风雨。

2、二问: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二读:齐读一遍,然后从文本中寻找与之呼应的句、词。

方式:小议,然后作答。

点拨:——沉着。

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

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

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

也无风雨也无晴。

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了,有几分禅意。

(可根据学生回答调整点拨语言和点拨顺序)3、三问:词中有禅意,苏轼出世了吗?你怎么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当时背景如何?为何获罪?以对这样的背景来理解东坡,本词应当如何读(三读)?方式:追问。

点拨:(1)出世了吗?没有。

根据他人生经历得知:一生都在仕途上。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

(2)写在什么时候?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3)请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知识链接:乌台诗案。

)(5)为何获罪?“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苏辙)提示可多解。

(推荐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看如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来阐释东坡获罪原因。

)说明:三问三读,以穿插背景知识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积累,引领学生由粗略感知到内容理解,逐渐走近苏轼,走进词人细致而丰富的世界。

三、重点探究1、抓关键句子: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想想这首短短的词中,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寻找关键句子。

方式:自由讨论发言点拨:上片关键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

——“谁怕”: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几分笑傲江湖的味道。

——“任风雨”,似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另一个版本。

板书:任下片关键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转身,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也无晴”,本无风雨,何来晴明?——“无风雨”,似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极佳呼应了;无一物,无风雨,空蒙之感,浓浓禅意。

板书:无由“任”到“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由沉着、潇洒到空蒙、超脱。

2、抓关键词: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方式:学生静思然后作答。

点拨:“归”——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这种渴望退隐于江湖,悠然于田园之心是一种归;——“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超凡拔俗是一种归;——“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比较鉴赏:这“归”字让你想到谁?苏轼和他们能划等号吗?方式:追问点拨:(1)联想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等;联想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

(2)不能划等号。

联系前面所说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他是入世而非出世。

知人论诗,知人论文,苏子宦海沉浮一辈子,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4、探究“归”字: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

他要往哪归?方式:教师提供拓展文本,学生朗读议论感悟。

拓展(1):“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点拨: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拓展(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点拨:人生如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

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是心里有,而他是化了悲与喜。

拓展(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点拨:别人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

可见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

他的江海是什么?拓展(4):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点拨:“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超越乃至超脱!拓展(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点拨: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

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

苏轼呢,春来秋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还可课后拓展以下词作,以大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苏轼的理解。

《南柯子》: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

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万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行香子》: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总结:他想归哪儿?归于心。

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呼应第一环节“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

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

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

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

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板书:归于心说明:此为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入于文本,出于文本,在对词作鉴赏、拓展的同时,走近苏轼灵魂,走进中国文化。

教师的点拨都应该由学生的回答转移而来,延伸而来。

四、温故知新我们以前读苏轼的诗文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请举例。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点评: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

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点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壮志难酬。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点评:“归”的味道已渗透其中。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

联想苏轼另一首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

心里有就有。

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

说明:温故知新也是一种纵向的比较,主要交给学生来回忆、品评,以形成知识的关联和迁移。

五、个性阅读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请联系本词来谈谈。

设例:问:如果不喜欢,原因何在?答: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问: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答: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

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推荐网上一篇文章节选:“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