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如何处理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竞争和冲突产生的问题?
如何处理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竞争和冲突产生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与企业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竞争和冲突。
政府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演变。
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实现有利于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共赢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加强政府角色的定位和强化监管体系政府应该从定位上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即秉持“服务于人民”的原则,为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高效的服务。
政府还应该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制框架,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管,防范企业行为对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威胁。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行业、企业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指导,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二、企业应建立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利益的同时,应牢记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
企业应该树立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的意识,加强自我约束,遵守法律法规,增强企业诚信度,在竞争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三、政府与企业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政府与企业双方应该通过长期合作建立个人、企业间的互信和合作关系。
加强沟通和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共赢。
政府与企业可以建立咨询机构、论坛、社团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使双方更好地了解、了解对方的情况和态度。
四、政府与企业可进行市场分工以避免成为竞争对手政府与企业应该彼此尊重,在竞争中可以进行市场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成为竞争对手。
政府可以依托政府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市场的发展,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长,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和品牌认知度。
总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政策制度、市场规范、企业等手段加以控制。
政府与企业双方应加强互信和沟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竞争中实现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浅论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论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城镇居民失业、下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分配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达,是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开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开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那么,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效劳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问题对策一、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第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是最重要的宏观收入分配关系。
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64.81%下降至2008年的57.11%,十年间下降了15.38个百分点。
同期,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均呈波动上升,其中企业占比由2000年的15.65%上升至2008年的21.60%;2004年,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骤然下降,分别较2003年下降2.91和2.51个百分点,同期企业收入占比增加了5.43个百分点。
第二、劳动报酬在居民初次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
初次分配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由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总额和财产性净收入组成;再分配那么是生产环节之后通过经常转移的形式对收入的分配。
企业与政府关系与企业发展
企业与政府关系与企业发展在当今社会中,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政府对企业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企业的发展也会对政府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贡献。
首先我们来谈谈政府对企业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出台的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营运和利润产生影响。
政府是否鼓励外商投资、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都需要政策来支持。
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更加有优势。
当政府的政策稳定、可预见时,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增加,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相反,政府的不良政策也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政府税收过高、贸易壁垒过多,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政府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也会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此外,政府对某些产业的保护过度,也会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再来谈谈企业对政府的贡献。
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力量。
当企业发展壮大,就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不仅能带来物质上的财富,还可以带来人才,文化上的交流和创新。
同时,企业也能为政府提供税收收入,帮助政府改善公共设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此外,企业对社会的义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应该不仅仅是利益的追求者,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这包括对环境、文化的保护和贡献。
因为企业的发展不应该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它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
当企业能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也会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形象,从而带来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相互支持的。
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不仅要体现对企业的支持和鼓励,也要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
而企业则需要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认可。
这样,企业和政府双方才能共同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规划者,需要通过向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等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而企业则需要依托政府的力量和资源来开展业务,并实现良性循环,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入手,探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如何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种类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种类繁多,在不同的阶段和领域,政府需要提供不同的支持和保障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合作方式。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产业和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政府通过财税支持、科技研发投入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资源保障政府也可以通过资源保障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土地资源、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方面的设施,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此外,政府的政策和行政权力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困难,达到更加理想的发展目标。
3.资本注入政府还可以通过资本注入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向企业或者企业所在的产业注入资金,帮助其扩大规模,增加产值,提高对市场的占有率并提升企业发展的速度。
二、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促进企业发展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转化。
政府可以通过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传授管理和经营经验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2.降低企业风险政府的政策和资源保障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例如,在企业创业初期,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初期资金,提高企业的成功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府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市场和政策层面上的问题,降低企业受到风险的影响。
3.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政府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理顺思路
东方企业文化·封面文章 2011年7月6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理顺思路孙雪峰(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摘 要: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当前存在政府压制市场、市场体制发育不健全、市场微观主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要理顺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发展关系,一方面政府应当重视市场功能的发挥,减少失灵现象;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培育和管理。
关键词:政府 市场 存在问题 理顺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7—0006—02 一、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政府和市场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府方面1.政府强制压制市场我国有些地区政府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往往不能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强势惯性,遇到问题总有人习惯性的去寄希望于政府可以施以干预之手,解决所有问题,导致了政府对一切社会事务包括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包办等全面管制,扮演着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角色。
再者,这又与政府自身的内部性特点是分不开的,同市场的外部性特点一样,政府同样具有内部性特点,即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者官员自身的物质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
这样,在内部性的驱使下,政府为了取得自身的利益而很自然的会在与市场的关系中进行扩张,导致了与市场关系的失衡,形成大政府,小市场的格局。
这种经济发格局片面主张政府的干预而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对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会直接导致市场的软弱,信息与激励功能的退化,各种生产资源也不能有效地流通。
政府不是万能的,也非绝对正确,弱化市场的功能就意味着经济发展领域之中扮演一种“全能者”的角色。
在这种“全能论”支配下,政府功能实际上是畸形发展的,管了许多不该管又管不好的事情,许多本来该发挥的宏观控制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萎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建树不大。
2.政府失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充分当家作主,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有先天的优越性。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发展的思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
而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发展是首要目标。
政府在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怎样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为了在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效能最大化,也就是政府如何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企业如何创造更大价值回馈社会。
当前各地都在强调更快更好发展经济,从操作的层面来讲,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职能,理顺政企关系;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社会法治;完善监管规则,强化执行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手段,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腾飞。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等。
因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透明高效的政企关系,是我国必须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
政府与企业关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权力的影响无孔不入,整个社会生活高度政治化,政府与社会关系开始进行根本性的重组。
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中心高度重叠。
政府逐渐建立起了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将社会纳入到政府的权力体系之下,政府的权力空前扩张,社会权力萎缩。
在建国初期,这一权力格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巩固了新政权,也很快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持续30年的繁荣,也给中国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它从根本上改革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从本质上变革了中国社会的权力格局。
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逐渐从国家主义模式中走了出来,政府开始还权于社会,政府的权力渐渐从部分社会领域退出,而社会的力量开始积聚与壮大起来。
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摘要政府与企业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共组织,他们之间不是简单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合作关系。
作为决定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政企关系始终是牵动政府和企业神经的因素,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探讨当前政府和企业关系的现状,以及应当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政府应如何创造好外部环境来引导和刺激企业发展,而又不伤害企业的独立性,企业又如何制约政府,怎样在这种关系中获得最好的收益,这都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使用比较研究、理论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首先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分析政企关系的现状,给出针对的意见,最后做出小结。
关键字:政府企业关系目录1 政府与企业职能概述 (1)1.1政府的职能 (1)1.1.1建立市场 (2)1.1.2监督市场 (2)1.1.3调控市场 (2)1.2企业的职能 (2)1.2.1生产的职能 (2)1.2.2技术创新职能 (3)1.2.3文化培养职能 (3)2 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现状分析 (3)2.1政府微观干预过多 (3)2.2企业社会负担沉重 (3)3.3改革各方利益格局失衡 (4)3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重塑的思考和建议 (4)3.1加强我国法律政策体系建设 (4)3.1.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5)3.1.2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 (5)3.2建立现代企业领导制度 (5)3.3加强企业对政府的制约性 (6)结束语 (6)后记 (6)参考文献 (7)引言经济发展应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在从传统计划经济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推动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转型。
在此阶段,必然要对以前的社会秩序和格局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利益关系调整集中体现出来了。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社会结构的调整是社会转型的一般规律,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重点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纵观改革的历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各种关系的调整,打破阻碍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企业与政府合作下的囧系分析与对策
企业与政府合作下的囧系分析与对策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重要。
政府是社会的代表,具有一定的权威和资源,企业则是社会的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因此,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不仅可以实现互利共赢,而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造福于整个社会。
然而,在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囧系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企业和政府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囧系问题和对策。
二、政府与企业合作中的囧系问题及分析1.政府因素(1)政府无授权或授权不当政府在合作中没有明确的授权或授权不当会导致分权和不统一的决策,甚至是分散的政策。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和政府高层接触,高层很少直接参与,事务全部由下级处理。
有时政府下级领导之间甚至存在因个人原因造成政策执行分歧的现象。
(2)政府层级化机构的繁琐政府层级化机构的繁琐也是企业合作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政府在决策和执行中需要跨越多个部门,需要下属单位议论、承认,从而导致了政策制定有时可能会存在久拖不决或拖延时间。
2.企业因素(1)企业的欺骗性行为一些企业可能不合法地追求更大的利润,会将政府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归为自己所有,对政府瞒报或虚增营业额等,影响了政府的判断和政策的正确性,甚至危及政府的声誉。
(2)企业品质问题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智力和资源,政府在准备阶段需要依靠企业的技术支持。
如果企业存在品质问题,可能会导致政府赔偿大量钱财或者出现其他负面影响。
此外,企业的品质问题也会严重破坏政府与企业合作的信任关系。
3.合作关系本身(1)合作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和企业在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企业可能更关注目前的利润,而疏于考虑政府的长远利益。
(2)合作结果不平等不平等的合作结果会导致企业对政府很不满意,长期以来自己的合作和投资都没有获得相应的红利。
政府如果不能保证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实现相对的平等,企业不能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利益, 它将很难长期保持积极性和状态。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理顺思路
东方企业文化·封面文章 2011年7月6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理顺思路孙雪峰(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摘 要: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当前存在政府压制市场、市场体制发育不健全、市场微观主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要理顺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发展关系,一方面政府应当重视市场功能的发挥,减少失灵现象;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培育和管理。
关键词:政府 市场 存在问题 理顺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7—0006—02 一、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政府和市场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府方面1.政府强制压制市场我国有些地区政府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往往不能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强势惯性,遇到问题总有人习惯性的去寄希望于政府可以施以干预之手,解决所有问题,导致了政府对一切社会事务包括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包办等全面管制,扮演着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角色。
再者,这又与政府自身的内部性特点是分不开的,同市场的外部性特点一样,政府同样具有内部性特点,即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者官员自身的物质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
这样,在内部性的驱使下,政府为了取得自身的利益而很自然的会在与市场的关系中进行扩张,导致了与市场关系的失衡,形成大政府,小市场的格局。
这种经济发格局片面主张政府的干预而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对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会直接导致市场的软弱,信息与激励功能的退化,各种生产资源也不能有效地流通。
政府不是万能的,也非绝对正确,弱化市场的功能就意味着经济发展领域之中扮演一种“全能者”的角色。
在这种“全能论”支配下,政府功能实际上是畸形发展的,管了许多不该管又管不好的事情,许多本来该发挥的宏观控制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萎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建树不大。
2.政府失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充分当家作主,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有先天的优越性。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以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与政府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以取得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从而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企业政府关系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公众则是客体,也即企业政府关系的作用对象。
政府公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结构,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的中央政府和组织利益所触及的各级地方政府;二是政府组织机构的职能部门,企业通过这些部门与政府打交道,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约束;三是政府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与政府交往过程中,企业需要接触到政府的各级官员、行政部门的助理和秘书,以及职能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改革和发展的课题,因此一直受到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
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
政府与企业论文
政府与企业论文工商管理学院专业:财管13-1班姓名:秦平学号: 201308051003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中两种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政府有着政府的职能,企业有着企业的作用。
中国的经济体制,一方面,以历史的路径依赖性基础上已有的制度为依据;另一方面,又根据技术变化、规制缓和等外部环境的改变产生着适应性演化,以及与外国不同的经济制度的相互作用,而向新的体制转变。
改革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
本文将会从政府的与企业地位以及其分别扮演的角色,政府与企业分别发挥的作用来探讨政府与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字:政府与企业市场经济政府企业宏观调控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主导者,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起着发动者、设计者、调控者、推动者的作用。
中国经济市场化所以要由政府主导,是因为中国经济市场化受到五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受时间的制约;二是受市场化进程的体制起点的制约;三是受内部经济二元结构与外部国际竞争的制约;四是受由前面的原因而导致的市场化推进方式的约束;五是受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制约。
任何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都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我们认为企业在保证市场体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尽管我们希望市场体系会通过看不见的手管理好自己。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狭隘的自我利益和竞争压力就能够为社会保护和推进市场体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和金融危机余波后的许多资料所持观点不同,我们也没有将政府视为市场体系的救星,当然,好政府很关键。
政府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才能更加高效运行。
市场经济在西方社会已经达到相当成熟和完备的程度。
企业管理中的政府关系处理
企业管理中的政府关系处理在企业管理中,政府关系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政策、法规和行动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是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开展业务,获得政府支持和资源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中政府关系的处理方式和策略,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
一、政府关系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管理者,其法规和政策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变动,可能对企业的产业环境、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通过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获得政府资源、政策支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和干预。
二、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的原则和策略在处理政府关系时,企业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策略,以确保与政府的合作与沟通更加顺利和有效。
1. 建立互信关系建立互信关系是构建良好政府关系的基础。
企业应该坦诚和政府交流,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与政府合作共赢,增加政府对企业的信任。
2. 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早期介入,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走向,预判未来市场环境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 建立行业组织和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组织和协会,企业可以与同行业的企业建立联系,共同维护行业的权益,通过行业组织和协会的合作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
4. 了解政府政策和法规企业应该高度关注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动态,了解政府的关切和政策导向,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战略,以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三、案例分析以下案例将分析几家企业在政府关系处理上的策略和做法,以期为广大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1. 企业A是一家新能源技术企业,其主营业务是研发和销售清洁能源产品。
在政府关系处理上,企业A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企业A成功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政策,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2. 企业B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其主要产品是节能环保设备。
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关系,进一步深化转型期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关系进一步深化转型期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和今后,只有积极地面对并正确的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可持续、健康完善和发展。
一、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挑战更加严峻。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恢复的过程必将缓慢、动荡和曲折。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沉重,流动性泛滥,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本身的问题,但必然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复苏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通货膨胀问题。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了复杂形势,在经济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
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已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二、当前政府、企业、社会的关系我国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经济行为中具有很大的行政干预权力,并且缺乏对这种权力必要的监督机制,往往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并为权力“寻租”留下空间,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体体制下的主体地位名存实亡。
企业在这种不完善的经济环境中,对市场前景会充满失望情绪,无法做出合理、放心的投资,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而易转向周期短、见效快的资本炒作等投机行为,甚至为企业生存或逐利热衷于权钱交易、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丧失了企业基本的原则和起码的道德准则。
当前社会对政府、企业存在着诸多不满情绪,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教育、医疗、住房的不平等,企业社会责任心的缺失,工作环境恶劣、虐工等现象的频发,而近两年“逃离北上广”口号受到广泛关注,更是凸显了当代年轻人时刻处在生活、精神的高压之下,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蕴藏着危机,亟待解决。
论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却没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双方的能力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发挥,使双方的开展没有到达应有的效果。
因此,政企关系是经济开展良好的标志,政企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所以建立良好的政府和企业关系是我国企业和政府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开展的自由度和活力。
本文对我国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进展了探讨,并结合世界政企关系开展的历程,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观点。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结果就是政府到达自己的管理目的,而企业也取得了自己的开展目标,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开展。
关键词:政企关系政治企业经济目录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国外政企关系对国内政企关系的影响 (2)2.1从世界各国当前的开展来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类型 (2)2.2 目前来看,我国几种典型的政企关系模式同时并存 (2)2.3 结合世界政企关系的开展启示,我国政企改革之路还很长 (3)3 政企关系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3)3.1 为建立新型政企关系需要多方面通力协商 (3)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应进展转变 (3)3.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4 结论与建议后记参考文献附录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开展,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政府和企业关系的不明确成了我国企业开展的重大问题。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政府对其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指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我国今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标准行政审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正面临新挑战
革 的 时 候 ,是 需 要 创 新 的 一 代 政 企 关 食 物 中 毒 在 医 院 住 了 两 天 , 出 院一 分 能 够 弘 扬 创 新 ,一 个 超 级 和 谐 的 社 会
系的时候 。
钱 也 : 要 交 。 法 国 真 是 一 个 社 会 主 是 会 扼 杀 创 新 的 ,谷 歌 ,Fa e o k 不需 c b o 这
商 业 打 造 方 面 是 不 行 的 ,这 里 我 想 谈
中 国 的 优 势 是 什 么 ? 第 一 , 能 做 谈 华 为 的 贡 献 。 任 正 非 持 有 华 为 股 权
14 %,他 的 梦 想不 是 成 为全 中 国最 富 .2
国 政 府 权 力 确 实 很 大 ,优 秀 的 人 才 都 有 的 人 之 一 ,而 是 给 中 国 打 造 1 7 以 0i
中 国 的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造 就 了 很 方 面 ,东 西方 双 向互动 的 时代 已经 到 界 都 是 一 样 。 如 何 形 成 一 套 机 制 ,解 多很 多富 商 ,上 了福 布 斯富 商榜 的人 来 。 ( 刊记 者 井华 报道 ,王南 海 本 决 和 遏 制 政 企 将 来 一 步 一 步 走 到 狼 狈 数 到 了 全 球 第 二 ,但 是 ,这 些 机 构 的 摄影)皿
工作经验 。
也 在 探 讨 之 中 ,未 来 新 型 政 企 关 系 有
我 们 的 挑 战 是 政 府 权 力 相 对 比较 几 点 可 能 是 共 通 的 ,第 一 必 须 形 成 有 度 和 制 衡 政 府 的 机 制 。 集 中 优 势 办 大 实 现 精 英 治 国 ,西 方 实 现 不 了 精 英 治
整 体 质 量 在 下 降 , 民 主 制 度 的局 限 之 大 , 目 前 缺 乏 一 个 有 效 的 、 成 熟 的 制 效 的 政 府 权 力 的 制 衡 , 同 时 , 又 能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法律角度的解析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法律角度的解析在经济社会中,政府和企业是两个重要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紧密的。
然而,由于各自的利益追求和角色定位的不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法律角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依据政府干预经济是保障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需要,同时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秩序。
政府在干预经济中的权力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 宪法的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则和界限进行了明确规定。
例如,宪法规定了国有财产并保护私人财产权。
这些规定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法的依据。
2. 法律的制定: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立政府在经济中的权益和责任,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
例如,国家颁布的《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文件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处理程序。
3. 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政府通过颁布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来具体规范和实施经济管理措施。
这些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具体方式和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类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纠纷: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许多合同关系,例如政府与企业间的采购合同、服务合同等。
当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就可能引发合同纠纷。
2. 土地征收与补偿纠纷:政府为了进行城市建设等需要,可能会对企业的土地进行征收。
在征收过程中,土地补偿问题是常见的经济纠纷。
3. 税收争议:政府对企业的税收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职责,但税收政策的执行和企业的纳税义务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摩擦和争议。
4. 资金补贴与支持政策纠纷:政府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可能会出台一些相关的资金补贴和支持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的执行和企业的获取权益也可能会产生纠纷。
三、政府与企业之间经济纠纷处理的法律途径为了解决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法律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式:1. 诉讼途径:当政府与企业之间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处理。
企业与政府合作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与政府合作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合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对于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风险,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会给企业和政府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对企业和政府合作中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企业和政府合作中最常见的风险,是由于政策、法规以及经济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比如,政府突然修改了政策或者法规,导致企业的合作计划受到影响,或者政府对某些行业进行了限制,导致企业无法开展业务。
政策风险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因素,企业和政府都需要制定可行的应对策略。
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和政府合作中另一个常见的风险。
经营风险通常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
比如,企业可能会出现财务管理问题、生产设备故障等,并且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合作计划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在合作中需要注重内部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
三、法律风险企业和政府合作中还有一种风险就是法律风险。
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备,企业和政府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
比如,根据合同规定,某企业需要在合作期间向政府支付一定的费用,结果由于立法过程中政策发生了变化,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就受到影响。
因此,合作双方相互了解彼此的法律和合同条款是必要的。
四、品牌风险品牌风险是企业和政府合作中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如果合作失败了,企业很可能会失去因此而赢得的信任和声誉。
而声誉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产,它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形象和发展。
因此,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品牌,加强公共关系,以减轻品牌风险。
五、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企业和政府合作中最少被提到的一个风险因素,但是它却是很有影响力的。
企业和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坚守诚信原则,不应该在合作中隐瞒信息。
如果企业或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缺乏诚信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当前的合作计划,还会使之后的合作计划受到影响。
企业与政府关系策略分析
信阳市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处理政府关系时的策略分析一、企业简介信阳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0年9月28日建立西亚超市,并探索连锁经营,2011年元月公司正式更名为“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
现有员工9000余名,27个卖场,一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遍布信阳、固始、淮滨、光山、潢川、明港、罗山、驻马店、确山、新县、湖北广水、湖北安陆,经营面积达13.5万平方米的中型民营零售企业。
XY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度内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纳税总额超过5500万元,公司荣登零售行业纳税贡献奖榜首,也是唯一一家纳税排行前十的零售企业。
主营:精品百货、超市大卖场、便利连锁店、时尚百货、家电公司、餐饮公司。
拥有四大品牌:西亚和美、西亚超市、西亚丽宝、美•好生活。
现有综合门店:XY广场、西亚固始购物广场、西亚生活广场、西亚广水丽宝广场等15家;市内连锁店有铁路店、报晓店、龙潭店、二纺机店等17家社区连锁店;广州西亚兴安便利连锁店50家;库房面积1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
二、XY公司对政府关系管理的看法与重视程度政府关系既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政府关系做好了,有助于其他公关工作的全面开展;反之,其他公关工作做好了,再做政府关系也会事半功倍。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说明了政府关系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因素,能否做好政府关系,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外部公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功能性公众,如媒体、合作伙伴(对象)、竞争对手等等;第二类是支撑性公众,政府关系就是支撑性的公众,另外还有社区关系、消费者关系等等,这类公众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公关对象最重要的一类。
第一、XY公司认识到市场的经济活动从来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
企业应该努力使这种影响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最低限度也要力争避免负面影响。
企业无法左右大环境,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关系网络。
企业管理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说到企业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人们很自然的就会与行贿受贿联系在一起。
这也很正常,因为现实当中有大多的案例可以佐证这一现象。
单以2009年“落马”的高官为例,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副主席李堂堂、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来自企业的行贿问题。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企业会与政府形成这一畸形关系呢?客观地讲,在形成这一关系的过程中,既有可能源自企业的“投怀送抱”,同样也可能来自政府的“主动要求”,本文将侧重从企业的视角去分析企业“投怀送抱”背后的逻辑。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即决定政企关系的核心命题、影响企业资源获取的关键要素、企业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
第一层面:决定政企关系的核心命题影响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核心命题,毫无疑问是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市场等要素。
在这些资源中,有些是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获得,但有些则与政府关系紧密。
其中,与政府关系紧密,同时又是企业最为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进入权(或机会),包括行业进入权和市场进入权。
行业进入权,是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牌照”,是企业生存最基础的资源之一,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下,部分行业的经营权(比如3G牌照、第三方支付、网吧连锁)、产品的生产权(比如汽车、医药)、产品的销售权(比如天然气进出口)等都需要获得政府的许可。
市场进入权,主要针对地方保护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市场进入上的限制也逐渐放开,但在关乎地方政府主要财税的领域,仍旧存在着隐形的保护主义影子,比如说房地产市场上的土地资源供给。
第二类,融资,主要涉及到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融资额度等方面。
在融资方面,一直存在着因企业性质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一般来讲,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在融资上存在先天的优势,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多、融资成本更低、融资额度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当前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以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与政府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以取得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从而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企业政府关系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公众则是客体,也即企业政府关系的作用对象。
政府公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结构,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的中央政府和组织利益所触及的各级地方政府;二是政府组织机构的职能部门,企业通过这些部门与政府打交道,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约束;三是政府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与政府交往过程中,企业需要接触到政府的各级官员、行政部门的助理和秘书,以及职能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改革和发展的课题,因此一直受到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当谈起政府与企业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局限于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职能部门与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整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
这是因为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其次是职能部门仅仅在某些特定职能上与企业发生关系;第三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随机的,非紧密性的;第四是职能部门视企业为均质的,不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对待;第五是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多为由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由行政手段调整。
因此,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政企关系中的基本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全部内涵。
目前政企双方在职责上越位与缺位行为同时并存。
政府的越位行为表现在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干涉企业经营、乱收费等方面。
其缺位行为表现在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公共服务提供者缺位、市场竞争监督者缺位等行为。
企业的越位行为表现是一些国有企业私自处置企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强迫企业职工购买企业股份等行为。
其缺位行为表现有国有企业没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企业不能按国家政策规定保障下岗职工权益、不履行保护环境职责产生严重污染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
对于目前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应从目前国际环境分析。
一方面,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变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高速增长状态,我国必须调整过度依赖对外贸易的模式。
过度依赖外需也不符合大国经济的特征。
大国的国内市场广阔,具有巨大的内需优势,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
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压力使得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低成本模式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其先天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以前我们必须重视经济发展速度、重视经济总量,现在则应更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就要看GDP的内容,看它的实际构成。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当前,我们必须把发展思路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正确把握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新的发展方式要求。
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强调富民,保
障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特别强调内需,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长效机制;要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淘汰落后产能,尤其要重视农业的发展;要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公平正义,强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强调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微观主体,应及时对资源约束和市场条件作出反应。
首先,应有危机意识,善于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着力于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其次,应努力克服思维定势和发展惯性,不断地超越自我;第三,善于把问题转化为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不应当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但其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却可以扮演关键性角色,通过创造环境,提升企业活力,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提供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
譬如,政府的政策应当使价格完整地反映资源环境成本,使企业把社会成本内部化,以充分利用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
其次,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着力培育高级生产要素。
文化教育、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基础科学、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些领域投资的收益会惠及整个社会,需要政府承担起责任。
再次,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竞争,竞争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应最大限度地遏制垄断,尽可能减少直接补贴产业和企业。
最后,政府应发挥好政绩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校正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思维行为,克服经济增长主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