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类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延、昔”7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重点)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重点)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板书设计

沿河

延安,我把你追寻枣园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

南泥湾力求上进……)

杨家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

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这节课则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

2.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个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

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的难度。

类文阅读-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百年新诗代表作现代卷》)

1.诗歌中鸟儿歌唱土地、、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

,“黎明”象征着。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破折号表示。

3.判断题。

(1)“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2)诗歌用“嘶哑”来形容鸟的喉咙,让人体味到其中经历的坎坷和辛酸。()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我”指鸟。()

4.诗歌中写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这种诗歌流露了作者怎样一种感情?

【参考答案】

1.河流风当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2.语意未尽转折

3.(1)√(2)√(3)×

4.这句话表明作者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选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1.文中的“火山”暗指;“霹雳”比喻;“铁树开花”比喻

4.这首诗歌反复两次出现“咱们的中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人民人民的反抗人民当家作主

2.对偶、夸张比喻、拟人

3.咱们的中国!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