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考察题目 Microsoft Word 文档

《民间文学》考察题目 Microsoft Word 文档
《民间文学》考察题目 Microsoft Word 文档

《民间文学》考察题目

一、读书报告:《新科学》《金枝》《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二、就本学期所讲内容任选一题作小论文。

三、1、搜集本家乡流传的民间传说或故事,附录流传地域及完整的讲述人资料;

2、作品评述文字不少于500字;

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一、名词解释

民俗、民间文学、巫术、宗族、神话、传说、幻想故事、创世史诗、英雄史诗、民间叙事诗、歌谣、寓言

二、简答题

1、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谈谈民间文学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说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4、什么是民间文学的文本概念?谈谈你的认识。

5、民间文学与俗文学有那些联系与区别?

6、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哪些重要影响?

7、谈谈口头语言表现范式的主要特征。

8、比较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不同特点。

9、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为什么说口头文学是永恒的?如何理解它与民间文学的书面传承之间的关系?

10、网络语言是一种特色语言,它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有何关联?网络流传许多民间作品,如何看待这种新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方式?

11、谈谈马克思的神话观。

12、上古神话叙事对后代历史和文学的影响

神话在历史上有两种存在方式:其一是作为文化综合现象的神话其二是作为单纯文学体裁的神话

1历史: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艺术、信仰以及其他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神话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文学的三大源头之一,神话开启了人类的

叙事艺术。

13、为什么说神话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今天所谓的科学神话是不是神话?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神话的产生和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的同大自然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当时生产根据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举凡日月的运行、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意志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也加以人间形式的假设和幻想,并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灵感的神的主宰。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原始人不想屈服,与大自然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一心渴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减轻劳动,保障生活。他们把这一意志和愿望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于是便有了神话的产生。由此可见,神话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

神话的产生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当时人们必须依靠集体,共同获得生活资料,抵御野兽和敌人;劳动所得有限,必须平均分配。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人与自然的主要矛盾,成为人民注意的中心。因此,解释自然和制服自然,就成为神话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人们的利益一致,在集体生产中涌现出来的技艺超群、勇敢刚强的人物,受到全体成员的崇敬,被赋予神奇的能力而成为神或半神。在他们身上,寄托了原始人制服自然的愿望。

有一部分神话表现了部落间的战争。这部分神话主要产生在原始公社制的后期。当时公社制趋于解体,但部落间为了占有生活资料而产生的斗争仍是全民的事业。战争的胜利和领导者的业绩被看作集体的威力和光荣的标志。因此,人们同样自发地通过幻想把战争过程和指挥者予以神化,使这部分故事成为神话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神话所反映的是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种反映现实的观念形态,是产生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只是由于神话反映客观世界是通过人类童年期自发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神话的产生既然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因此决定了它的兴旺时期只能是人类的童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自然逐步被支配,人们的认识提高,阶段产生,注意中心转移;这时,对自然和社会的神化不再成为人类意识的特征,民间文学作为劳动人民生活和思想的一面镜子,从内容到表现方法上都必然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神话或迟或缓地趋于消亡,有的则变形为别的民间文学种类,如传说、故事等由于神话思维方式的残存,在民间还会产生一些关于灾异的迷信、变形的幻想和新生的鬼神,但是迷信和一般的幻想并不等于神话。它们的产生,从另一侧面证实神话的繁荣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科学的神话是神话吗?

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他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表现。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是原始思维的一种体现。

今天的科学神话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现代人类的一种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所以科学的神话也是神话。他们

的本质都是在表达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具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信仰。

14、为什么说史诗是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

史诗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流传至今的比较著名的外国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即《伊利昂纪》(一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一译《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代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和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芬兰的《卡勒瓦拉》(又名《英雄国》),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和法国的《罗兰之歌》等.

史诗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在内容方面同神话有紧密的联系.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用想象和借助想象解释自然、支配自然的一种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提高,神话逐渐接近现实生活,逐渐接近现实的人,于是出现了各种半人半神的英雄传说.古代史诗便是这些神话传说与歌颂本民族在最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斗争以及在这些斗争中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的传说互相影响、互相结合的产物.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直接相通.诗中的英雄既具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时借助神力,克服各种险阻和磨难.北欧和中亚的一些史诗,神话色彩比较浓厚.《卡勒瓦拉》由开天辟地开始叙述.《贝奥武甫》描述贝奥武甫同妖魔斗争,先杀死了危害丹麦人的巨妖,后又杀死危害本族人民的火龙而英勇牺牲.史诗中一些凶恶、狰狞的妖魔是远古时期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力的化身.“荷马史诗”也包含不少神话成分,诗中直接描写的英雄虽然都是凡人,但他们中不少人按家庭谱系追溯往往是神的后代.神、人分居两个世界,但神直接干预人间事务.许多战斗场面往往成为神和神、人和人之间的混战,甚至人还能把神杀伤或打败,表现了古代希腊人的丰富想象力.一般说来,以远古人类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史诗,神话色彩比较浓厚.随着氏族制度的瓦解和国家的逐渐形成,神话存在的基础受到冲击,神话对史诗的影响逐渐减弱;史诗便逐渐以历史传说为主要题材,神话往往成为对远古时代的回忆或联想.

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为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史诗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不同的史诗展开的历史画面幅度不一样.有的史诗叙述的面比较宽,事件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如《摩诃婆罗多》,它以印度北方婆罗多族王国内两族斗争为主要线索,描述了几乎席卷整个印度的一场大战争.有的史诗着重叙述一桩大的事件中的某个片断,如《伊利昂纪》,它所涉及的虽然是一场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战争,但诗中集中叙述的则是十年战争临近结束前的51天的战事.尽管如此,这些史诗反映的都是整个时代的面貌和斗争情景,诗中往往包含有对当时生活、风俗的广泛描写.即使是那些神话传说占很大比重的史诗,它们虽然为较浓厚的幻想雾霭所笼罩,但仍然于朦胧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生活面貌.在神话中,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而在史诗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天和地乃至万物,则往往是由象征整个部落或民族的英雄以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反映了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的最初胜利.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使许多原先无比繁荣的城邦和王国变成面目全非的废墟,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变迁湮没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资料,使人类早年的历史面貌在许多方面变得模糊不清.在史料缺乏的情况下,有许多

史诗由于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人曾经怀疑荷马史诗中叙述的事件的历史真实性,但是后来的考古发现不仅打消了这种怀疑,反而使人对诗中的某些细节描写的精确和真实为之惊愕,直到现在,史学界还一直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至8世纪的古代希腊历史称作“荷马时代”.

史诗在其产生的初期,一般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吟诵,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吸收各种成分,丰富内容,增添情节,然后由专人整理、加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不少史诗至今仍然保留有民间即兴创作的痕迹.史诗描写的通常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受到普遍尊敬、爱护的英雄,风格一般庄严、崇高.史诗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产物,同民间创作有紧密的联系,表现朴实、自然.诗中经常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形象丰富、鲜明.敷陈故事还采用插叙倒叙等手法,布局讲究,结构严谨,艺术技巧达到惊人的高度.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曾经模仿“荷马史诗”,以罗马古代传说为基本材料,结合帝国初期的政治需要,创作史诗《埃涅阿斯纪》.意大利诗人塔索模仿荷马的《伊利昂纪》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题材,写成长篇叙事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但这些文人创作,在风格方面同古代史诗有明显的差别.由于史诗产生过程的长期性和各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流传到现在的史诗在思想倾向和故事情节方面必然包含有各种复杂的因素. 史诗不仅存在于远古时代,不仅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和奴隶制社会时期,在一些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民族中仍继续产生着,如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贝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这些史诗虽然也以民间传说和历史传说为依据,但它们产生于这些民族高度封建化之后,反映的是这些民族建立封建国家之后的社会关系和政治要求.骑士小说和英雄传奇是史诗向当代小说的过渡形式,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史诗即被黑格尔称之为“资本主义史诗”的长篇小说所代替.

由于史诗的广泛叙事性质和它所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现在人们常常把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优秀长篇小说等,称作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在西方语文中,史诗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ποs,意为字、叙述、故事.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艺理论家在研究古代史诗的基础上,继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类型的理论,根据这个词的原意,使西方语文中的史诗一词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即用它来作文学作品的分类概念,泛指叙事类文学,统括诗歌和散文形式的叙事作品,如故事、小说及通常理解的史诗等,与抒情诗、戏剧并列.这种文学分类,至今一直沿用.

15、谈谈我国“南方创世史诗群”现象。

史诗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流传至今的比较著名的外国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即《伊利昂纪》(一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一译《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代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和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

武甫》,冰岛的《埃达》,芬兰的《卡勒瓦拉》(又名《英雄国》),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和法国的《罗兰之歌》等.

史诗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在内容方面同神话有紧密的联系.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用想象和借助想象解释自然、支配自然的一种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提高,神话逐渐接近现实生活,逐渐接近现实的人,于是出现了各种半人半神的英雄传说.古代史诗便是这些神话传说与歌颂本民族在最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斗争以及在这些斗争中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的传说互相影响、互相结合的产物.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直接相通.诗中的英雄既具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时借助神力,克服各种险阻和磨难.北欧和中亚的一些史诗,神话色彩比较浓厚.《卡勒瓦拉》由开天辟地开始叙述.《贝奥武甫》描述贝奥武甫同妖魔斗争,先杀死了危害丹麦人的巨妖,后又杀死危害本族人民的火龙而英勇牺牲.史诗中一些凶恶、狰狞的妖魔是远古时期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力的化身.“荷马史诗”也包含不少神话成分,诗中直接描写的英雄虽然都是凡人,但他们中不少人按家庭谱系追溯往往是神的后代.神、人分居两个世界,但神直接干预人间事务.许多战斗场面往往成为神和神、人和人之间的混战,甚至人还能把神杀伤或打败,表现了古代希腊人的丰富想象力.一般说来,以远古人类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史诗,神话色彩比较浓厚.随着氏族制度的瓦解和国家的逐渐形成,神话存在的基础受到冲击,神话对史诗的影响逐渐减弱;史诗便逐渐以历史传说为主要题材,神话往往成为对远古时代的回忆或联想.

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为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史诗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不同的史诗展开的历史画面幅度不一样.有的史诗叙述的面比较宽,事件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如《摩诃婆罗多》,它以印度北方婆罗多族王国内两族斗争为主要线索,描述了几乎席卷整个印度的一场大战争.有的史诗着重叙述一桩大的事件中的某个片断,如《伊利昂纪》,它所涉及的虽然是一场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战争,但诗中集中叙述的则是十年战争临近结束前的51天的战事.尽管如此,这些史诗反映的都是整个时代的面貌和斗争情景,诗中往往包含有对当时生活、风俗的广泛描写.即使是那些神话传说占很大比重的史诗,它们虽然为较浓厚的幻想雾霭所笼罩,但仍然于朦胧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生活面貌.在神话中,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而在史诗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天和地乃至万物,则往往是由象征整个部落或民族的英雄以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反映了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的最初胜利.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使许多原先无比繁荣的城邦和王国变成面目全非的废墟,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变迁湮没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资料,使人类早年的历史面貌在许多方面变得模糊不清.在史料缺乏的情况下,有许多史诗由于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人曾经怀疑荷马史诗中叙述的事件的历史真实性,但是后来的考古发现不仅打消了这种怀疑,反而使人对诗中的某些细节描写的精确和真实为之惊愕,直到现在,史学界还一直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至8世纪的古代希腊历史称作“荷马时代”.

史诗在其产生的初期,一般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吟诵,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吸收各种成分,丰富内容,增添情节,然后由专人整理、加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不少史诗至今仍然保留有民间即兴创作的痕迹.史诗描写的通常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受到普遍尊敬、爱护的英雄,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史诗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产物,同民间创作有紧密的联系,表现朴实、自然.诗中经常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形象丰富、鲜明.敷陈故事还采用插叙倒叙等手法,布局讲究,结构严谨,艺术技巧达到惊人的高度.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曾经模仿“荷马史诗”,以罗马古代传说为基本材料,结合帝国初期的政治需要,创作史诗《埃涅阿斯纪》.意大利诗人塔索模仿荷马的《伊利昂纪》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题材,写成长篇叙事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但这些文人创作,在风格方面同古代史诗有明显的差别.由于史诗产生过程的长期性和各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流传到现在的史诗在思想倾向和故事情节方面必然包含有各种复杂的因素. 史诗不仅存在于远古时代,不仅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和奴隶制社会时期,在一些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民族中仍继续产生着,如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贝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这些史诗虽然也以民间传说和历史传说为依据,但它们产生于这些民族高度封建化之后,反映的是这些民族建立封建国家之后的社会关系和政治要求.骑士小说和英雄传奇是史诗向当代小说的过渡形式,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史诗即被黑格尔称之为“资本主义史诗”的长篇小说所代替.

由于史诗的广泛叙事性质和它所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现在人们常常把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优秀长篇小说等,称作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在西方语文中,史诗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ποs,意为字、叙述、故事.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艺理论家在研究古代史诗的基础上,继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类型的理论,根据这个词的原意,使西方语文中的史诗一词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即用它来作文学作品的分类概念,泛指叙事类文学,统括诗歌和散文形式的叙事作品,如故事、小说及通常理解的史诗等,与抒情诗、戏剧并列.这种文学分类,至今一直沿用.

16、民间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17、民间传说中的女性形象。

18、为什么说传说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历史记忆?

19、民间故事的文化意义。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起着什么作用?

20、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及类型划分。

21、论×地歌谣

22、如何理解不是方言记录的就不是民歌?

23、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24、民间俗语与网络语言的关系

25、日常禁忌语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

26比较谚语、谜语和歇后语的结构特点

27、中国民间小戏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28、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方法是民俗研究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

29、你怎样认识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学的应用?

30、谈谈胡适、周作人、鲁迅等人对民间文学的研究

31、神话与《红楼梦》

32、中外民间寓言比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